八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教学课件-人教新课标(通用)_第1页
八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教学课件-人教新课标(通用)_第2页
八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教学课件-人教新课标(通用)_第3页
八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教学课件-人教新课标(通用)_第4页
八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教学课件-人教新课标(通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比喻与外界隔绝的幽静美好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何处?《桃花源记》比喻与外界隔绝的幽静美好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世外桃源这个1

陶渊明(365或372-427),名潜,字元亮,是东晋伟大诗人。

陶渊明(365或372-427)2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又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31.晋太元中()2.缘溪行()3.便舍船()4.豁然开朗()5.屋舍俨然()6.阡陌()7.黄发垂髫()8.便要还家()9.遂与外人间隔()10.此中人语云()11.不足为外人道()12.及郡下,诣太守()13.刘子骥()

jìnyuánshěhuòshèyǎnqiānmòtiáoyāohuánsuìjiànwèijùnyìyùjì1.晋太元中()2.缘溪行()jìnyuán4东晋年间作为沿着行船的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偶然夹着几百步长鲜艳美丽渔人甚异

之。复前行,欲穷

其林。

很惊奇代所见景物又走完

那东晋年间5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作为职业。(有一天)他沿着小溪行船,忘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有几百步长,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很惊奇。又往前走,想走完这林子。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作为职业。(6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2.作者是如何描写桃花林中的自然景色的?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7武陵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沿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以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渔人甚异之鲜艳美丽忽逢桃花林→欲穷其林走到尽头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点评]此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的时间、经过和沿途所见的奇丽景色。语言准确精炼,优美动听,仅“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八个字,就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桃花溪水行舟图’,富有诗的意境。

武陵渔人8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

源头有小洞口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离船很仅一个人忽然开阔敞亮平坦开阔整整齐齐的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

代桃花源都老人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小孩都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9(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有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好象有光似的。(渔人)就离开船,从洞口进去。刚开始(洞口)很窄,仅能通过一个人。又走了几十步,忽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这里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都像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有10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于是处所详细邀请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都消息祖先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妻子儿女、乡邻与世隔绝的地方断绝了来往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竟然更不用说给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都其余的人请自己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离开告诉

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11(那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然大吃一惊,问(渔人)从什么地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热情款待。村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述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着妻子儿女以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一件一件地给他们详细介绍自己所听到的事情,(他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请(渔人)到自己家里,都拿出酒食来(款待他)。(渔人)住了几天,告辞离开。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那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然大吃一惊,问(渔人)122.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1.渔人是如何进山的?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2.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133.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4.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好客、淳朴、生活富足)5.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3.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14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对桃源生活满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找桃源而不得埋下伏笔。[点评]此段是全篇文章的中心。写渔人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以及和世外桃源的人接触交往的情况。刻画细腻、语近旨远。先写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精神面貌——和平安宁,怡然自乐;然后再写他们和渔人的交往,风俗淳朴,平等相交。作者细致描绘了桃花源里的情况,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让人无限向往,增强了感染力。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对桃源生活满足,15

既出,得其船,便扶

向路,处处志

之。及郡已经代渔人的沿着

原来

做标记

到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拜见

如此这般

派代渔人原来标记遂迷,不复得路。代渔人去桃源这件事计划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不久问路,这里指探访、访求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16(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原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说有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去,寻找原来所做的记号,竟迷失了方向,不再找到路。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去,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此后于是没有问路访求(桃花源)的人了。(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原路(回去),177.渔人是如何离开桃花源的?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8.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远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7.渔人是如何离开桃花源的?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18为什么寻不到?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为什么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以渔19

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是作者追求的一2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历史特点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

东晋王朝极端腐败,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历史特点封建国家分裂21社会现实桃花源祥和安宁生活环境赋税繁重怡然自得平等互爱污秽黑暗自食其力苦不堪言连年内战社会现实桃花源祥和安宁生活环境赋税繁重怡然自得平等互爱污22题解本文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面的“序”,因为语言清新自然,状物亲切逼真,想象奇特新颖,被人们当作一篇独立的文章来读,并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佳作。兵连祸结的晋、宋期间(公元421年),其时作者57岁,已隐退农村达十多年,对广大农民的苦难深有感受。文中描绘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理想社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愿望,同时对于当时的社会也是一种否定。题解23(一)通假字(二)古今异义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古:交错相通今:交通运输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知识归类古:鲜艳美丽今:新鲜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通假字(二)古今异义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246.诣太守,说如此。古:不值得今:不满不充分古:像这样今:这样5.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不用说,更不用说今:关联词“不管”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妻子:古:妻子和儿女今:专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与世隔绝之地今:毫无出路的境地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6.诣太守,说如此。古:不值得25古:渡口,这里指问津探访今:口液9.后遂无问津者。古:请今:延伸、延长8.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古:沿今:缘分7.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古:渡口,这里指问津探访今:口液9.后遂无26(三)一词多义①便舍船,从口入(放弃、舍弃,动词)②屋舍俨然(房屋,名词)①处处志之(作标记,动词)②寻向所志

(标记、记号,名词)①寻向所志(寻找,动词)②未果,寻病终(随即、不久,副词)①复前行,欲穷其林(其:这、那)②既出,得其船(其:他的,代渔人的)(三)一词多义①便舍船,从口入(放弃、舍弃,动词)②屋舍俨然27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并:全部)(并:一起,一同)①武陵人捕鱼为业(为:作为)②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对,向)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给)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并:全部)(并28“然”字是个语缀性的词与现代汉语的“地”相当,作“……的样子”讲(有时可不翻译)。如本文中:“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俨然”——整整齐齐的样子。“怡然”——高兴、满足的样子。“欣然”——欣喜、乐意的样子。“然”字是个语缀性的词29(五)精华集萃1.世外桃源

是陶渊明描绘的与世隔绝、没有遭受战乱和没有“王税”的社会。后来就用“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的生活安乐幸福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也用以比喻一种理想的脱离现实的境地。2.鸡犬相闻

本义是鸡狗的叫声能互相听见,表示居住在附近。由“鸡犬相闻”,生成成语“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意思是彼此居住的地方连鸡狗的叫声都能听见但相互间却至死都不往来,没有交情。现在用来形容个人、单位或地区之间互不联系,互不通气。落英缤纷、豁然开朗、俨然、怡然自乐……(五)精华集萃1.世外桃源是陶渊明描绘的与世隔绝、30古人写文章,为了使文章精炼,常常省去某些根据语境不言自明的词语,语法书上称作“省略”。阅读文章时要清楚它省略了什么,翻译时有的还需要补译出来。试看下面几句话中括弧处省略了什么词语:()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村人渔人渔人村人渔人村人渔人村人渔人古人写文章,为了使文章精炼,常常省去某些根据语境不言自明的词31《桃花源记》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发现的时间、经过、景色所见所闻所历寻向所志…后遂无问津者环境良好幽静美丽与世隔绝民风淳朴似有若无所感和平安宁安居乐业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照的美好社会寄托作者政治理想,反映人民愿望

《桃花源记》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32八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教学课件-人教新课标(通用)33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2022/12/102022/12/10Saturday,December10,2022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2022/12/102022/12/102022/12/1012/10/20222:01:25PM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2022/12/102022/12/102022/12/10Dec-2210-Dec-22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2022/12/102022/12/102022/12/10Saturday,December10,2022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2022/12/102022/12/102022/12/102022/12/1012/10/2022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10十二月20222022/12/102022/12/102022/12/10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十二月222022/12/102022/12/102022/12/1012/10/2022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2022/12/102022/12/1010December2022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2022/12/102022/12/102022/12/102022/12/10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2022/12/102022/12/10Saturday,December10,2022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2022/12/102022/12/102022/12/1012/10/20222:01:25PM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2022/12/102022/12/102022/12/10Dec-2210-Dec-22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2022/12/102022/12/102022/12/10Saturday,December10,2022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2022/12/102022/12/102022/12/102022/12/1012/10/2022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10十二月20222022/12/102022/12/102022/12/10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十二月222022/12/102022/12/102022/12/1012/10/2022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2022/12/102022/12/1010December2022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2022/12/102022/12/102022/12/102022/12/10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2022/12/102022/12/10Saturday,December10,2022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2/12/102022/12/102022/12/1012/10/20222:01:25PM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2022/12/102022/12/102022/12/10Dec-2210-Dec-22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2/12/102022/12/102022/12/10Saturday,December10,2022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2022/12/102022/12/102022/12/102022/12/1012/10/2022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10十二月20222022/12/102022/12/102022/12/10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十二月222022/12/102022/12/102022/12/1012/10/2022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2/12/102022/12/1010December2022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2022/12/102022/12/102022/12/102022/12/10MOMODAPOWERPOINTLoremipsumdolorsitamet,consecteturadipiscingelit.Fusceidurnablandit,eleifendnullaac,fringillapurus.Nullaiaculistemporfelisutcursus.感谢您的下载观看专家告诉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2022/12/102022/34比喻与外界隔绝的幽静美好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何处?《桃花源记》比喻与外界隔绝的幽静美好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世外桃源这个35

陶渊明(365或372-427),名潜,字元亮,是东晋伟大诗人。

陶渊明(365或372-427)36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又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371.晋太元中()2.缘溪行()3.便舍船()4.豁然开朗()5.屋舍俨然()6.阡陌()7.黄发垂髫()8.便要还家()9.遂与外人间隔()10.此中人语云()11.不足为外人道()12.及郡下,诣太守()13.刘子骥()

jìnyuánshěhuòshèyǎnqiānmòtiáoyāohuánsuìjiànwèijùnyìyùjì1.晋太元中()2.缘溪行()jìnyuán38东晋年间作为沿着行船的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偶然夹着几百步长鲜艳美丽渔人甚异

之。复前行,欲穷

其林。

很惊奇代所见景物又走完

那东晋年间39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作为职业。(有一天)他沿着小溪行船,忘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有几百步长,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很惊奇。又往前走,想走完这林子。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作为职业。(40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2.作者是如何描写桃花林中的自然景色的?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41武陵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沿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以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渔人甚异之鲜艳美丽忽逢桃花林→欲穷其林走到尽头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点评]此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的时间、经过和沿途所见的奇丽景色。语言准确精炼,优美动听,仅“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八个字,就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桃花溪水行舟图’,富有诗的意境。

武陵渔人42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

源头有小洞口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离船很仅一个人忽然开阔敞亮平坦开阔整整齐齐的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

代桃花源都老人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小孩都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43(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有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好象有光似的。(渔人)就离开船,从洞口进去。刚开始(洞口)很窄,仅能通过一个人。又走了几十步,忽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这里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都像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有44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于是处所详细邀请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都消息祖先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妻子儿女、乡邻与世隔绝的地方断绝了来往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竟然更不用说给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都其余的人请自己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离开告诉

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45(那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然大吃一惊,问(渔人)从什么地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热情款待。村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述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着妻子儿女以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一件一件地给他们详细介绍自己所听到的事情,(他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请(渔人)到自己家里,都拿出酒食来(款待他)。(渔人)住了几天,告辞离开。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那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然大吃一惊,问(渔人)462.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1.渔人是如何进山的?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2.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473.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4.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好客、淳朴、生活富足)5.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3.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48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对桃源生活满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找桃源而不得埋下伏笔。[点评]此段是全篇文章的中心。写渔人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以及和世外桃源的人接触交往的情况。刻画细腻、语近旨远。先写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精神面貌——和平安宁,怡然自乐;然后再写他们和渔人的交往,风俗淳朴,平等相交。作者细致描绘了桃花源里的情况,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让人无限向往,增强了感染力。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对桃源生活满足,49

既出,得其船,便扶

向路,处处志

之。及郡已经代渔人的沿着

原来

做标记

到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拜见

如此这般

派代渔人原来标记遂迷,不复得路。代渔人去桃源这件事计划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不久问路,这里指探访、访求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50(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原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说有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去,寻找原来所做的记号,竟迷失了方向,不再找到路。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去,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此后于是没有问路访求(桃花源)的人了。(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原路(回去),517.渔人是如何离开桃花源的?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8.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远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7.渔人是如何离开桃花源的?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52为什么寻不到?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为什么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以渔53

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是作者追求的一5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历史特点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

东晋王朝极端腐败,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历史特点封建国家分裂55社会现实桃花源祥和安宁生活环境赋税繁重怡然自得平等互爱污秽黑暗自食其力苦不堪言连年内战社会现实桃花源祥和安宁生活环境赋税繁重怡然自得平等互爱污56题解本文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面的“序”,因为语言清新自然,状物亲切逼真,想象奇特新颖,被人们当作一篇独立的文章来读,并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佳作。兵连祸结的晋、宋期间(公元421年),其时作者57岁,已隐退农村达十多年,对广大农民的苦难深有感受。文中描绘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理想社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愿望,同时对于当时的社会也是一种否定。题解57(一)通假字(二)古今异义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古:交错相通今:交通运输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知识归类古:鲜艳美丽今:新鲜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通假字(二)古今异义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586.诣太守,说如此。古:不值得今:不满不充分古:像这样今:这样5.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不用说,更不用说今:关联词“不管”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妻子:古:妻子和儿女今:专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与世隔绝之地今:毫无出路的境地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6.诣太守,说如此。古:不值得59古:渡口,这里指问津探访今:口液9.后遂无问津者。古:请今:延伸、延长8.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古:沿今:缘分7.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古:渡口,这里指问津探访今:口液9.后遂无60(三)一词多义①便舍船,从口入(放弃、舍弃,动词)②屋舍俨然(房屋,名词)①处处志之(作标记,动词)②寻向所志

(标记、记号,名词)①寻向所志(寻找,动词)②未果,寻病终(随即、不久,副词)①复前行,欲穷其林(其:这、那)②既出,得其船(其:他的,代渔人的)(三)一词多义①便舍船,从口入(放弃、舍弃,动词)②屋舍俨然61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并:全部)(并:一起,一同)①武陵人捕鱼为业(为:作为)②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对,向)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给)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并:全部)(并62“然”字是个语缀性的词与现代汉语的“地”相当,作“……的样子”讲(有时可不翻译)。如本文中:“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俨然”——整整齐齐的样子。“怡然”——高兴、满足的样子。“欣然”——欣喜、乐意的样子。“然”字是个语缀性的词63(五)精华集萃1.世外桃源

是陶渊明描绘的与世隔绝、没有遭受战乱和没有“王税”的社会。后来就用“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的生活安乐幸福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也用以比喻一种理想的脱离现实的境地。2.鸡犬相闻

本义是鸡狗的叫声能互相听见,表示居住在附近。由“鸡犬相闻”,生成成语“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意思是彼此居住的地方连鸡狗的叫声都能听见但相互间却至死都不往来,没有交情。现在用来形容个人、单位或地区之间互不联系,互不通气。落英缤纷、豁然开朗、俨然、怡然自乐……(五)精华集萃1.世外桃源是陶渊明描绘的与世隔绝、64古人写文章,为了使文章精炼,常常省去某些根据语境不言自明的词语,语法书上称作“省略”。阅读文章时要清楚它省略了什么,翻译时有的还需要补译出来。试看下面几句话中括弧处省略了什么词语:()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村人渔人渔人村人渔人村人渔人村人渔人古人写文章,为了使文章精炼,常常省去某些根据语境不言自明的词65《桃花源记》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发现的时间、经过、景色所见所闻所历寻向所志…后遂无问津者环境良好幽静美丽与世隔绝民风淳朴似有若无所感和平安宁安居乐业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照的美好社会寄托作者政治理想,反映人民愿望

《桃花源记》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66八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教学课件-人教新课标(通用)67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2022/12/102022/12/10Saturday,December10,2022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2022/12/102022/12/102022/12/1012/10/20222:01:25PM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2022/12/102022/12/102022/12/10Dec-2210-Dec-22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2022/12/102022/12/102022/12/10Saturday,December10,2022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2022/12/102022/12/102022/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