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文学性_第1页
电影的文学性_第2页
电影的文学性_第3页
电影的文学性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键入文字]22015-2016-2《影视文学与鉴赏》课程考查电影的文学性XXX物联网工程学院107041XXXX电影文学是在银幕上放出来的电影,实质上这是一种对于影片的高级要求。根据这样的要求,一些只讲究编造情节,不注重刻画人物,甚至低级庸俗、毫无文学气味的影片就不能列入电影文学之林。它的出发点是以文学的高度来要求电影,其目的显然在于提高影片的文学素质和艺术质量。这种提法的用心无疑是可取的,但是,按照流行的观点,电影文学的基本涵义仍旧是指“纸上打印出来的剧本”,而不是指影片本身。因为影片是由镜头画面组成的,不是由文学组成的,因而是电影艺术,而不是电影文学;只有用文字组成的电影剧本才是电影文学。自19世纪以来,电影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其中不乏很多文学性很强的电影,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正面影响。如2012年由汤姆·斯托帕德根据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1877年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安娜·卡列尼娜》。在1874年,美丽而又充满朝气的女主角安娜·卡列尼娜已经拥有了一切同龄人渴求的东西,她的丈夫卡列宁是一位高级官员,两人已经育有一子,而她在圣彼得堡\o"安娜·卡列尼娜电影海报"也拥有无与伦比的社交地位。她收到哥哥奥布朗斯基的来信,这位花花公子希望她能来帮忙挽救他与妻子多丽之间的婚姻,而她也随即踏上前往莫斯科的旅程。在路途中她结识了沃伦斯基伯爵夫人,之后又在车站遇到了伯爵夫人的儿子,帅气的骑兵军官沃伦斯基。当安娜被介绍给沃伦斯基时,两人之间擦出了火花,双方都被彼此吸引住了。

奥布朗斯基在莫斯科的住宅还迎来了另外一位访客——奥布朗斯基的好友列文,一位敏感而好心的农场主。列文爱上了多丽的妹妹凯蒂。他不合时宜的向凯蒂求婚,但后者却被沃伦斯基迷的神魂颠倒。不知所措的列文回到了他位于波克罗夫斯科的家,一心投入农场工作之中。而在一次社交舞会上,凯蒂发现沃伦斯基的眼中只有安娜,而已婚的安娜也同样回应了年轻人的好感,目睹这一切的凯蒂伤心欲绝。

安娜挣扎着重归平静,她急忙赶回圣彼得堡的家,但沃伦斯基却一路尾随。她试图重新回到过去的生活,但却又对沃伦斯基充满迷恋。两人之间擦出了激情的火花,这一切也在圣彼得堡的社交圈闹得沸沸扬扬。卡列宁陷入一个进退不能的境地,他不得不给自己的妻子下达最后通牒。安娜看穿了那个虚伪而不切实际的社交圈,她的应对带来一些浪漫而又悲剧的后果,也严重改变了她以及她周围人群的命运

。《安娜·卡列尼娜》可以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性电影,乔·怀特大胆使用了舞台化的场面设计,戏剧式的多幕结构,再加上他标志性的长镜头,把贵妇安娜的悲剧浓缩在一个小小的剧场中。让观众主动参与场景,脑补故事逻辑。舞会上惊艳的长镜头,身段姿态都被处理得美轮美奂;赛马场的超现实主义处理,时空拓展与人物情绪巧妙融合。整部影片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处使用了外景实拍,大部分内景就如戏剧般“简陋”,直接向观众坦露过程。电影虽相对于经典原著来书有些改动,但整体上并没有改变原著的文学性。《安娜·卡列尼娜》作为一部脍炙人口的文学性电影,也获得了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第70届美国金球奖提名,第26届欧洲电影奖等诸多奖项。再如1990年公映的由严浩导演,三毛编剧,林青霞、秦汉、张曼玉和吴耀汉主演的电影《滚滚红尘》。影片内容影射民国时期女作家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感情纠葛以及张爱玲与炎樱的姐妹情感,剧本是三毛的遗作。沈韶华(林青霞饰)少时因父亲不准其与恋人相处而被锁于家中,自杀未遂,只好将心中抑郁抒发为文,长大后成为了一位作家。父亲去世后,韶华重获自由独立生活,并以写小说为生,开始在报纸上连载自传小说《白玉兰》。某日她接到一位名叫章能才(秦汉饰)的读者来信,一日两人见面,章能才倾吐爱慕之意,韶华对其一见倾心。然而章能才为日本皇军效劳,做着汉奸事,令韶华内心不安。同时韶华的闺密月凤(张曼玉饰)因与男友(严浩饰)赌气来找她倾诉,韶华一边规劝,一边甜蜜地介绍爱人章能才。一日三人一同出游,却恰巧碰见日军设障审查,当街凌辱中国人,章能才的身份随即暴露,月凤顿觉其面目可憎,三人闹得不欢而散。时局转变,日本战败,国民政府四处抓捕汉奸,章能才躲到僻远农村。韶华几经周折在农舍中找到他,却见他为遮掩活命而与寡妇同居,韶华顿感悲愤。韶华在绝望中回到女友月凤的住所生活,过去的邻居知晓后带人前来抄家,月凤维护韶华而被打伤。此时隔壁的余老板爱慕韶华已久,赶忙伸出援手。不久后月凤因与革命男友参加反政府集会而双双遇难。韶华则靠余老板救济生活,此后偶遇穷困潦倒的章能才。解放前夕,余老板用金条换来两张末班赴台船票,欲携韶华离开大陆,韶华却将章能才送上轮船,余老板也放弃离开的机会留下照顾韶华。四十年后,章能才返大陆寻找爱人,只见到韶华写的长篇小说《白玉兰》。电影的剧本为著名台湾作家三毛所写,文学性极浓。电影本身在镜头、音乐、映像方面运用了一些实验性拍摄手法,随着女主角开篇精神上的歇斯底里到结识章能才后的心有所依,节奏渐趋轻快,后篇进入生离死别时又转入深沉。电影将动荡乱世的儿女私情述说得荡气回肠,画面拍摄唯美又不失时代气息,此外在大陆实地取景也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电影在公映之后也受到了广大文学爱好者的一致好评,作为一部文学性电影,也获得了台湾电影金马奖,香港电影金像奖等诸多奖项,这也是人们对文学电影的一种肯定。影视文学作为当代一种时尚与消费结合的新型的文学形式,已经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中,并以其鲜明的视觉形象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