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PAGE3金山金矿500t∕d开采、运输与提升设计方案目录TOC\o"1-2"\h\z\u第一章设计总论 11.1矿山概况 11.2设计任务 11.3设计依据 21.4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21.5矿山设计简述 3第二章矿山地质 62.1矿区地理 62.2区域地质 72.3矿体地质特征 102.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122.5矿石质量特征 142.6矿石储量计算 17第三章矿山年产量及服务年限 193.1矿山企业年产量 193.2矿山服务年限 203.3矿山工作制度 20第四章矿床开拓 214.1井田划分 214.2地表移动带与保安矿柱圈定 214.3各中段矿体的圈定 224.4阶段高度的确定 234.5矿床开拓方法的选择 254.6主井位置的确定与副井的配置 264.7井田中阶段的开采顺序和阶段中矿块的开采顺序 28第五章矿山基本巷道 305.1矿山基本巷道工程 305.2主斜井断面形状设计 305.3盲斜井断面形状设计 335.4段运输巷道断面形状 365.5井底车场形式 405.6各种硐室的确定 41第六章采矿方法 456.1采矿方法的选择 456.2采矿方法的构成要素 476.3采准切割 476.4回采工作 496.5矿块生产直接费用 516.6矿柱回采与采空区处理 53第七章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 557.1通风概述 557.2矿井通风条件 557.3通风方式与通风系统 557.4通风制度 577.5风量计算与分配 577.6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607.7自然风压计算 627.8通风设备选择 637.9局部通风 647.10矿井的通风构筑物,反风设施及反风方法 64第八章矿山运输与提升(专题) 668.1运输设备选择、矿车和机车选择 668.2轨道线路和坡度的选择设计 698.3机车牵引和列车组的计算 718.4提升系统设计 78第九章矿井排水 899.1矿井涌水量及其确定的依据 899.2排水系统 899.3排水设备选型 899.4防水措施 90第十章地面运输与地表布置 9110.1矿山地面运输 9110.2地面布置 9111.2废石场 92第十一章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9311.1劳动安全 9311.2防洪防水 9511.3矿山防火 9511.4矿山救护 9611.5三级安全教育与安全宣传 9611.6工业卫生 96第十二章矿山环境保护 9812.1矿山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9812.2采矿车间环境及保护 9812.3其它污染源及环境保护 99参考文献 100致谢 101附录 102 第一章设计总论1.1矿山概况金山金矿床属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变质热液型金矿床。在大地构造上处于扬子准地台江南台隆东南缘,南东侧与钱塘台坳毗邻,区域构造上,定位于赣东北韧性剪切蛇绿岩构造混杂带应变中心带上盘金山韧性推覆变形中。矿区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系。浅变质岩为一套浅变质的火山碎屑沉积岩夹大量的基性火山熔岩。岩性主要是粉砂质板岩,凝灰质板岩、绿泥绢云板岩、沙质千枚岩、变质杂砂岩、沉凝灰岩、凝灰质千枚岩、变质安山玄武岩等。金山-西蒋韧性剪切带是一条典型的含金构造岩带,是金山矿田唯一的成矿—容矿构造,严格控制金矿床的形成和矿体的产出。金矿体复存在韧性剪切带应变中心超糜棱岩,糜棱岩带中,成矿后断裂发育较弱,发育北东向及北西向三组陡倾斜断层,不同程度错切矿体。其中北东向断层规模较大。矿区岩浆活动微弱,仅见辉石闪长岩和辉绿岩呈岩瘤、岩脉、“岩块”沿断层和剪切带零星分布。金山矿区共圈出10条矿体,以蚀变岩型为主,石英脉型仅两条次要矿体(V4,V5)。其中V1是主矿体,其储量占全区储量的72%。V1总体上是北西——南东向展布,倾向北东,倾角10~35度,平均为23度。呈似层状产出。已控制走向长1910米,倾斜延伸控制了1480米,呈舒缓波状延展。矿体膨缩,分支复合,尖灭侧现,尖灭再现现象时有出现。矿体厚度一般为1.2~6米,平均厚度3.45米。Au平均品位5.86克/吨,矿体以蚀变岩型为主,石英脉型次之,厚度变化系数为85%,属厚度不稳定矿体。矿体品位变化系数为231%,属有用组份分布极不均匀矿体。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次为绢云母、钠长石、绿泥石和铁白云石。自然金是唯一的金矿物,主要以晶间金、裂隙金状态产出。黄铁矿是金的主要载体。矿区及区域均处在含水极微弱的双桥山群板岩,千枚岩广泛分布的低山——丘陵区,区内地表水体不发育,松散岩类和风化带厚度较小含水微弱,无大的导水断层存在,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矿区主要为较坚硬的浅变质岩和蚀变构造岩,力学强度较高,构造裂隙不发育,矿床开采坑道围岩稳固性比较好,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矿区地形坡度较缓,无较大的山体失稳及明显的污染源,矿区地质环境质量基本良好。1.2设计任务本次设计任务是设计金山金矿-200m水平以上,304~337勘探线之间的矿床开采,设计日产量500t/d,年产量15万吨。1.3设计依据1、设计的文件依据(1)毕业设计任务书。(2)《金山金矿地质报告》及附图。2、设计的法规、规程、标准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年11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1996年10月ll日国务院批准,1996年10月30日劳动部发布;(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l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5)《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1996年10月4日劳动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1996年10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第三号令颁布;(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全国七届人大十一次会议通过,同日公布施行;(7)《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8)《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l6423-2006;(9)《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1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l2348-90;(11)《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94;(1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1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l-2002;(14)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45号《江西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l6-87(2001);(1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l40-90(1997);(18)《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1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4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本次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在充分合理利用矿山现有生产生活设施及自然条件的基础上,以较少投入建成一个安全、环保,充分利用资源的矿山。在本次设计过程,始终遵循以下原则:1、充分而合理地利用矿山地质储量,采用适宜矿床的开采方式,尽可能多地回收地质资源。2、充分研究和利用矿山现有设施及设备,尽量少地新增加投资,以提高矿山经济效益。3、选择和利用我国已经比较成熟的工艺,矿山己采用且掌握了的适合本矿床开采加工条件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节能的开采加工设备。4、在满足矿山正常生产的前提下,辅助设施从简或委托社会力量承担,以减少投资。1.5矿山设计简述1.5.1矿床开拓本矿体开拓时在矿井一侧在地表(井口标高120m)沿302勘探线方向即北偏东40°掘进明斜井至-130m阶段,斜井全长640m,倾角23°,沿300勘探线方向即北偏东40°掘进盲斜井至-200m斜井全长180m,倾角23°。明斜井内设置人车运送人员进出,盲斜井不设人车,工作人员步行出入。由于产量不大为了简化开拓全矿只在+145m布置一个溜井,其他阶段均各自出矿。1.5.2矿山基本巷道本矿山主要巷道有斜井、阶段运输巷道、溜井、西风井等。明斜井断面为1/3B0三心拱,巷道净宽2300mm、墙高1800mm、净断面积5.5m2;盲斜井断面为1/3B0三心拱,巷道净宽2100mm、墙高1800mm、净断面积4.7m2;阶段运输巷道断面为1/3B0三心拱,巷道净宽2200mm、墙高2100mm、净断面积5.438m2;西风井为边长3m的方形。1.5.3采矿方法设计采矿方法为全面采矿法,损失率为4%、贫化率5%,矿块生产能力80d/t。由于矿体属于厚度变化大、缓倾斜的难采矿体,选用有底部结构的分段凿岩阶段矿房嗣后充填法和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尾砂充填采矿法等作为补充。1.5.4矿井通风全矿采用统一对角抽出式通风、局部采用局扇通风,风流从明、盲斜井进入阶段运输巷道,再入各工作面,后由西风井排出地表。选用G4-73-11No25D离心式通风机,转数为580转/分,效率为91.2%。电动机型号为VJSQ158-10,电动机功率为310千瓦。1.5.5矿山运输与提升明斜井用JK-2/20A单绳缠绕式提升机提升YFC0.7-6翻转式矿车。提矿时不行人,人员乘坐XRB15-6/6W斜井人车进入。盲斜井不设人车,工作人员步行进入,行人时不提矿。选用单绳缠绕式提升绞车提升YFC0.7-6翻转式矿车。阶段运输巷道采用架线式ZK7-6/250电机车牵引YFC0.7-6翻转式矿车运输。100m及以下各中段均各自出矿不设溜井,145m和120m中段则设置一条溜井将矿山溜放至100m中段出矿。1.5.6排水由于矿区的-200m中段涌水量最大,为了节省排水电费,简化管路铺设,采用主水泵站排水系统,在-200m中段设置大型排水设备,所有在-200m中段以上的各中段用水先自流到-200m水仓中,最后连同主水泵站阶段的矿坑水集中排出地表。排水选用DF155-67×6型不锈钢多级泵,它的排水流量155m3/h,扬程为402m。1.5.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可采矿石量t3328220走向长度m1910矿体平均厚度m3.45倾角(°)23矿石体重t/m32.71矿岩松散系数1.68矿山设计规模t/d500矿石贫化率%4矿石损失率%5平均品位g/t4.0边界品位g/t1.0最低工业品位g/t2.0最小可采矿厚度m1.2夹石剔除厚度m2.0第二章矿山地质2.1矿区地理2.1.1矿区位置和交通金山矿区位于江西省德兴市东,直距13.5公里,处大茅山垦殖场金山林场内。地理坐标:东经117°41′44″~117°43′35″;北纬28°58′35″~28°59′30″;面积5.13平方公里。矿区交通方便,从矿区往南5公里到花桥镇,有水泥公路相通,经花桥到德兴市公路里程25公里,经德兴市到乐德铁路终点——香屯火车站,公路里程38公里,经香屯到达乐平市公路里程73公里,可与皖赣铁路和206国道连接,经新营至上饶市公路里程113公里,与浙赣铁路和320国道相通。图2-1江西金山金矿交通位置图2.1.2矿区自然地理和气候简况金山矿区位于怀玉山脉大茅山支脉的北西麓、官帽山的南西麓,处低山一丘陵过渡地带,属侵蚀地形。矿区的西北东三面为山岭,南部开阔,组成半环形低山地貌,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最高峰水泽坞海拔425米南部最低,侵蚀基准面海拔103米,矿区相对高差100~300米,最大322米。矿区溪流水系呈扇形,由西北东三面向南汇集于金山金矿选长附近,形成金山河。金山河往南西经金山口流入洎水河,后汇乐安江注入鄱阳湖。本区属亚热带气候,四级更替分明,春秋两季短而夏冬两季较长。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春夏多雨,秋冬干燥。据德兴市气象局1978~1992年统计,年平均降雨量1860.32毫米,年最大降雨量2838.6毫米,昼夜最大降雨量197.1毫米,雨水集中于春季和夏初,梅雨连绵夏末秋初有间歇性雷阵雨,全年降雨天数138~205天,平均169天。秋冬多雾,冬天有霜冻,全年有霜期19~39天,平均28天。年最高气温40.5°C,最低温度-8.7°C。春夏两季以东南风为主,最大风速为24米/秒;秋冬两季以西北风为主,最大风速21米/秒。2.1.3经济概况1991年,德兴撤县设市,市内有17个乡镇,4个综合垦殖场,人口28.7万,其中大茅山垦殖场1.6万,花桥镇7457人。矿业和林业是其两大经济支柱。2.2区域地质2.2.1区域地层区域出露地层有中元古界双桥山群(Pt2sh)上元古界登上群(Pt3d)和震旦系(Z)。古生界寒武系(?)中生界侏罗系(J)和白垩系(K)及新生界第四系(Q)(表2-1)。以江光-富家坞韧性剪切带为界,北西侧广大地域出露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系,其出露面积约占全区的70%;剪切带南东侧,从北西往南东依次出露登山群,震旦系,寒武系,侏罗系和白垩系零星分布于中西部的银山和东南部盘龙桥——焦坑一带。第四系沿河谷和山间小盆地分布。区内广泛分布的双桥山群由一套浅变质的火山碎屑沉积岩夹变质火山熔岩组成。1:20万乐平幅地质图将其划分为第三岩组和第四岩组。铜厂矿区第四岩组下部千枚岩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值为140Ma。据朱训(1980)资料,这套浅变质岩铜平均含量为65PPm,部分含量达203PPm,约为维氏值的四倍。江西有色地质研究所对这套地层的含矿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德兴地区取金样323个,得出该区双桥山群金平均含量为15.3PPb,约为赣北双桥山群区域地层平均含量的3倍,是江西省变质岩系金平均含量的7.5倍。江西省金矿集中产于赣东北,其中98%的金矿床在双桥山群中。大量的地质事实和科研成果充分说明,金质绝大部分来自围岩,双桥山群是最为中央的区域含金矿源层。德兴地区双桥山群含金量明显高于区域背景值,这为“德兴金铜矿化集中区”的形成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2.2.2区域构造金山金矿田所在的德兴地区地跨两个二级大地构造单元,赣北东韧性剪切蛇绿岩构造混杂带,乐安江深断裂带及泗州庙复向斜三者构成该区的基本构造格架(图2-2)。图2-2区域地质构造区划图2.2.3区域岩浆活动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从海底喷发,深成侵入至陆相喷发皆有表现,以晋宁期和燕山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而广泛。晋宁期岩浆活动表现为早晚两期。早期的海底火山活动带来了双桥山群大量的安山质火山碎屑和基性火山熔岩,并为本区大规模的铜、金矿化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晋宁晚期岩浆活动以海相和陆相火山喷发、喷溢为主,沿赣东北韧性剪切蛇绿岩构造混杂带及乐安江深断裂带,有呈构造侵位的蛇绿岩岩块线状分布。加里东-海西-印支3期的岩浆活动较弱,有辉石闪长岩,辉绿岩、辉长岩等基性岩呈岩脉、岩株、岩滴沿北东向断裂串珠状分布燕山期是继晋宁运动之后最为强烈的岩浆活动时期,分早、晚两期。燕山期早期的岩浆活动分成三个阶段,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岩浆岩由酸性—中酸性-中性演化;第二、三阶段深源中酸性岩浆的侵入、喷发形成铜厂矿田的花岗闪长斑岩岩株和岩脉群,以及银山矿田的英安斑岩、石英斑岩及英安质火山岩,带来本区大规模的铜、钼、铅、锌、银及伴生金矿化;壳源酸性岩浆岩呈岩株、岩基产出,位于本区南侧的大茅山黑云母花岗岩岩基出露面积约370平方公里。2.2.4区域变质作用区内变质作用较复杂,有区域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与岩浆期后热液蚀变。一、区域变质作用本区的区域变质作用有三期。晋宁运动I幕使中元古代沉积的富含火山物质的泥砂质复理石建造褶皱变质,形成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系。双桥山群主要岩石类型为千枚状板岩‘千枚岩,次为变质杂砂岩;晋宁运动II幕形成的登山群浅变质岩系主要由板岩和变余杂砂岩组成。变质岩的结构属变余结构和鳞片变晶结构,变成构造以板状构造和千枚状构造、条带状构造为主,次为褶纹状构造,变质矿物组合以石英-钠长石-绢云母-绿泥石为主,绢云母含量15%~35%,绿泥石含量5%~40%,变质相属低绿片岩相;加里东运动I幕发生本区第三期区域变质作用,使震旦系、下寒武统泥砂质岩石发生轻微变质,形成板岩、变余砂岩等。晋宁运动I幕、II幕及加里东运动I幕三期区域变质作用从早到晚由强变弱,后期对早期的变质岩有叠加改造作用。区内双桥山群、登山群、震旦系及荷塘组的浅变质岩系的“层理”属片层理,片层理继承了原始沉积层理,两者产状基本一致,浅变质岩系的地层层序仍可恢复。二、接触变质和浆期后热液蚀变接触变质作用和岩浆期后热液蚀变与燕山期中酸性、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接触变质作用主要表现为角岩北,在岩体外接触带出现角岩和斑点千枚岩带。接触变质岩主要发育于大茅山花岗岩外接触带,在铜厂、银山两矿田也有分布。岩浆期后热液蚀变与中酸性深源浅成斑岩体有关,与铜钼锌铅金银矿化关系密切。蚀变类型主要表现有硅化、伊利石-水白云母化、黄铁绢英岩化、绿泥石化、碳酸岩化、硫酸盐化及钾长石化、绿帘石化等、发育于铜厂、银山两大矿田。铜厂矿田近矿围岩蚀变晕宽2公里,北西—南东长7公里,面积约14平方公里。燕山早期第二阶段花岗闪长斑岩体中心为钾长石化带,由接触带向外蚀变分带为:石英-绢云母化带—伊利石化—水白云母化带—绿泥石—绿帘石化带。银山矿田近矿围岩蚀变晕较铜厂矿田略小,由3号英安斑岩向外蚀变分带为:黄铁绢英岩化带—黄铁绢英岩化、绿泥石化带—碳酸盐化带。三、动力变质作用发育于各种地质体中的剪切带和断裂,其形成和活动过程就是动力变质作用过程,形成线状展布的动力变质带。剪切变质作用是叠加在区域变质作用之上的递进变质作用,剪切带以北东向为主,宽几十厘米至几百米不等,遍布全区,集中于赣东北韧性剪切蛇绿岩构造混杂带和乐安江深断裂带,剪切带主要由糜棱岩类动力变质岩组成,剪切带及其两侧出现新的矿物相带,以黑云母亚相为主,在深断裂应变中心带出现韧性剪切动力变质作用的高压至极高压变质相—蓝闪石——硬柱石片岩相及榴辉岩相,如茅桥的蓝闪石片岩,乐安江河谷的石英黑云母片岩等。脆性断层的错动使岩石破碎和退化变质,形成由碎裂岩类组成的破碎带,带宽十几厘米至十几米,延长延伸变化大,破碎带及其两侧常见硅化、泥化、绢云母化等蚀变现象。动力变质作用是本区最重要的成矿作用之一,韧性剪切变质作用是一种重要的成矿机制,形成了遍及全区的含金剪切带,金山金矿、蛤蟆石英矿皆属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变质热夜型金矿床。2.3矿体地质特征矿床勘查范围内共圈出矿体10个。V1模最大,其它矿体由大到小依次是V4、V7、V2、V8、V9、V3、V6、V10、V5,工程控制的小矿体,上述矿体均产于金山—西蒋韧性剪切带应变中心超糜棱岩、糜棱岩—金矿化蚀变带中。V1、V2、V7~V10大坞—水泽坞区段,呈平行叠置产出;V3~V6在阳山区段。2.3.1V1体地质特征V1矿床的主矿体,探明键储量占矿床已探明储量的73%,矿体赋存在Ⅰ带中下部,含碳千糜岩带是其底板的宏观标志。由247个见矿工程(探槽10条、坑道71条、钻孔166个)控制,分布在337~328线间,走向控制长1910米,倾向控制延深长(180~-200米标高)1480米,最大控制延深长1800米,矿体在“4吨报告”区317~302线间断续出露地表,属半隐状矿体。矿体在走向、倾向上尚未控制完毕。矿体定位于Ⅰ带的亚剪切带中,产状受剪切带主剪切面控制,总体走向北西—南东,倾向北东,平均倾角23°,沿走向倾向呈舒缓波状延伸。11线以南50米标高以上浅部矿体产状受大坞背形制约,分布于背形核部的矿体,倾角近于水平,两翼呈向北凸出的弧形展布,306~311线间矿体走向由北北西→北西,倾向北东东→北东,0~18线矿体在浅部倾向又北西,倾角22°,延深到333线翘起而倾向南东,329线为次级向形轴线。22线以北50米标高以下,矿体产状趋于稳定,走向305°~310°,倾向北东,延深方向呈舒缓波状陡缓变化,陡坡宽60~200米,倾角35°~45°,局部为50°~60°,陡坡两端矿体产状平缓,倾角5°~15°。矿体形态为似层状,连续延伸,膨胀狭缩明显,局部有分枝复合现象。在陡坡地段矿体厚度较薄,陡坡两端往往出现厚大“富矿包”,厚大矿包下方出现分枝。矿体最大厚度16.28米,最小厚度0.13米,平均厚度3.45米,厚度分级频率以1.2~4米居多,4~6米次之。厚度变化系数为85%,属厚度不稳定矿体。矿体单工程最高品位72.34克/吨,据单工程品位分级频率以1~5克/吨级居多,占圈矿工程的75。6%。单样最高品位267.00克/吨,单样品级分级频率以1~3克/吨级居多,占矿体样品总数的58.1%,3~5克/吨级占15.1%,5~10克/吨级占8.4%,矿体品位变化系数为231%,属有用组份分布极不均匀矿体。V1蚀变岩型矿体,组成矿体的矿石以是散浸染状硅化超糜棱岩-糜棱岩为主,次为星散浸染状硅化黄铁矿千糜岩,在浅部湾家坞和大坞区段主要由“块状矿石”组成,深部水泽坞区段“条带状矿石”比例有增多的趋势。2.3.2V2体地质特征V2明金储量占矿床已探明储量的2.8%,居第4位,矿体赋存在Ⅰ带中上部,与下伏V垂距10~20米,两者产状一致,同步起伏变化,由51个见矿工程控制,分布在11线以南327~304线200~-50米标高地带,长750米,倾向延深长50~330米。矿体形态呈长透镜状,最大厚度6.82米,最小厚度0.62米,平均2.12米,厚度变化系数72%。矿体单工程最高品位62.9克/吨,平均品位10.96克/吨,品位变化系数173%,属有用组份分布不均匀矿体。V2蚀变岩型矿体,矿石组成以“块状矿石”为之,“条带状矿石”所占比例较V1大,局部夹含金石英脉。2.3.3V3矿体地质特征V3分布于阳山区段0~23线180~60米标高地段,长220米,最大延深长250米,由17个见矿工程控制。V3矿体探明的金金属量占矿床总储量的0.8%居第七位。矿体产于阳山向形南东翼,赋存在Ⅰ带下部,走向北东50°左右,倾向北西,受F8影响,矿体倾角上陡下缓,110米标高至地表矿体倾角35°,110米标高以下渐变为20°,呈铲状下插,具有向南西侧伏的趋势。矿体在1~5线出露地表,1线以东3被F8错断成半隐伏矿体,赋矿标高在140米以下。矿体形态为透镜状,沿走向倾向膨胀狭缩变化较大,矿体最大厚度7.79米,最小0.7米,平均2.96米。矿体单工程最高品位36.72克/吨,平均8.37克/吨。矿体由蚀变构造岩组成,以“块状矿石”为主,“条带状矿石”比例较大,部分地段出现含金石英小条带。矿体金矿围岩蚀变以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比较强,矿体顶底板多见呈翠绿的绿泥石化千糜岩,靠近F8出现黄铁矿、菱铁矿团块。2.3.4V4、V5矿体地质特征V4探明的金储量占矿体探明总储量的9.8%,居第二位。分布与阳山区段0~31线80~200米标高地段,长400米,最大倾向延深长225米。在1~11线出露地表,往东被F8错断隐入地下,由43个见矿工程(探槽13条、坑道16条,钻孔14个控制。矿体赋存在Ⅰ带中下部,与下伏V3垂距20~30米,两者产状一致,平行产出,同步起伏变化。矿体形态为似层状,沿走向倾向膨胀挟缩明显,最大厚度8.99米,平均厚度2.52米,厚度变化系数60%。矿体单工程最高品味181.44克/吨,平均品味26.78克 /吨,为矿体勘查范围内品味最富的矿体V4为石英脉型矿体,由含金石英脉及脉旁的蚀变千糜岩组成。V5产于V4上部,垂距20~30米,分布在7~21线地表—110米标高地段。再11~19线出露地表,由18个见矿工程(探槽7条,坑道6条、钻孔5个)控制,长350米,倾向延深长160米,最大厚度4.60米,平均厚度1.30米,呈透镜状产出,矿体为石英脉矿体,单工程最高品位11.13克/吨,平均6.27克/吨,金储量111公斤。2.3.5其它矿体地质特征V6分布在阳山区段西侧ZK405一带,其在Ⅰ带中赋存部位与V1相当,矿石组成相同,为蚀变型矿体。V7~V10分布在湾家坞—大坞水泽坞区段呈平行叠置产出,与V1产状一致,同步起伏变化,V7~V9产于V1上盘,V10产于V1下盘,均为蚀变岩型矿体,矿石组成及空间变化与V1协调一致。2.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2.4.1开采技术条件V1是矿床主矿体,矿体赋存在金山—朱林剪切带Ⅰ带中下部,分布于337~328线,走向控制长1910m、倾向控制延伸1480m(180~-200m),走向、倾向均未控制完。产状受剪切带主剪切面控制,总体走向北西~南东,倾向北东,0~-105米之间,矿体倾角普遍变陡30°~50°,-105m中段以下,倾角变缓10°~25°,与0米以上矿体成明显的反“S”形,平均倾角29°。0、-40m中段矿体断续出现,矿体形态为透镜体,-80、-105、-130m中段矿体受无矿天窗影响,成2~3个大透镜体出现,-130m以下矿体连续,矿体形态为透镜状,矿体整体膨胀狭缩明显,局部有分枝复合现象。矿体最大厚度26.87m,平均厚度4.16m,厚度变化系数86.92%。矿体单工程最高品位78.12×10-6,平均品位5.06×10-6,品位变化系数183.68%,属有用组分分布不均匀矿体,大于3×10-6的等直线呈5个大的弧形或岛状分布,306~312线-80~-105m标高分布高品位石英脉矿体。在321~311线-130~0m标高及311~301线0m标高附近、303~302线-105~-150m标高、308~312线-130~-200m标高三处出现无矿天窗。矿石类型以星散浸染状硅化黄铁矿化超糜棱岩—糜棱岩为主,次为星散浸染状硅化黄铁矿化千糜岩,少量石英脉。矿体及其顶板围岩岩性基本一致,以蚀变超糜棱岩、硅化砂质千枚岩、蚀变千枚岩为主。单轴抗压强度65-100Mpa,属坚硬岩石。局部地段顶板岩石为变质安山玄武岩,单轴抗压强度34Mpa,属半坚硬岩石。主矿体底板围岩为含碳千枚岩,单轴抗压强度84.5Mpa,经地质队统计,矿体及其顶板130m范围内,RQD值为85.46%,矿体底板100m范围内,RQD值为75.57%。矿区内规模较大的断裂有F4、F5、F6、F8等,走向北东,倾角陡。坑道中表现为0.5-2.0m的挤压片理带和挤压破碎带。常见2-5m的断层泥。结构面紧闭,破碎角砾细小并被石英、绿泥石、碳酸盐矿物胶结。其他方向断层多被石英脉交代充填,构造断裂对岩体稳定性影响不大,但重要工程应避开较大构造。矿岩平均密度2.71t/m3,松散系数1.69,自然安息角40°。2.4.2矿区水文地质矿区为三面隆起半环形地貌。北部地形强烈切割,地形陡峻,东西较缓,且山岭相连形成一个独立得水文地质单元。沿其山势走向溪流较为发育,其中三条较大水溪贯穿矿区,即水泽坞(1号)、大坞(2号)、湾家坞(3号)。在矿区西南狭窄谷地中汇合流出矿区,整个集水面积为2.166平方公里。本区潮湿多雨,雨季集中。地表排泄条件好、集水面积小、流量变化大等是矿区地表溪流得最大特点。流量受季节降水控制甚为明显,有得溪流呈间接性。据矿区两年地表水动态观测资料统计:在雨季4~7月流量最大,而在11月至翌年2月旱季流量极小或干枯。矿区唯一较大的地表水体为水泽坞水库,位于矿区水泽坞区段,流域面积0.54平方公里,最大库容量12587立方米。蓄水量受季节性降水变化控制。1989年7月5日测洪水期最大蓄水量8528立方米,一般蓄水量1000~2500立方米,秋冬季甚至干枯无水。矿区侵蚀基准面海拔103米。洎水河金山口段侵蚀基准面海拔58米,落差45米,折线距离4.8公里,有利于地表水排泄,因此雨季最大降水期均不会有影响生产得洪灾发生。2.4.3区域环境地质本区自然环境地质条件良好,未出现有破坏性地震和较大的山体滑坡及泥石流记载。自矿床开发和配套工业的发展以来,较多的环境地质问题相继出现,矿渣堆积、尾砂与污水的排放、矿坑疏干地下水位降低等,一定程度地影响和污染了本区地表水、地下水资源以及耕植土壤。自水河污染严重,直观上河水以成褐色,其污染源主要是沿河化工厂、造纸厂污水排放,富家坞铜矿、大茅山铜矿、金山金矿和花桥金矿以及民采选矿污水排放等,造成了自水河有害人体健康的元素及毒理指标逐渐增高。2.4.3矿区工程地质组成矿体的蚀变超糜棱岩、糜棱岩、硅化千糜岩,单轴抗压强度在65.63~100.29Mpa之间,均属坚硬、半坚硬岩石。矿体与其顶板围岩多为同一岩石类型,有一致的力学性质,在局部地段顶板围岩为变质安山玄武岩,单轴抗压强度为34.66Mpa,属半坚硬岩石。初糜棱岩、千糜岩离矿体稍远,为矿体间接顶板围岩,单轴抗压强度为48.41Mpa,属半坚硬岩石。主矿体底板围岩为千糜岩,单轴抗压强度84.5Mpa,属坚硬半坚硬岩石。矿床进行坑道开采时,矿坑的稳固性主要受矿体及其顶底板岩体力学强度、岩体完整性和断层裂隙发育程度控制。矿体赋存部位属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区,由岩石力学性能分析可以看出,矿体及其顶、底板岩体属完整坚硬-半坚硬型,岩体裂隙普遍2.5矿石质量特征2.5.1矿石的矿物成分矿区矿石矿物组成比较就简单,金属矿物除自然金外,主要是黄铁矿,其次为磁铁矿、赤铁矿、金红石、毒砂、闪锌矿、黄铜矿、黝铜矿和方铅矿等金属矿物在矿石中的占有量很少,一般在1—4%之间。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次为绢云母、钠长石、铁白玉石和绿泥石等(表2—1)。表2—1矿物成份一览表金属矿物脉石矿物矿物名称含量(%)矿物名称含量(%)矿物名称含量(%)矿物名称含量(%)黄铁矿2.28金红石0.56石英50.00高岭石4.00黄铜矿黑幼铜矿0.02磁黄铁矿微绢云母12.50方解石1.26毒砂0.17自然金微钠长石斜长石正长石12.80铁白云石菱铁矿3.44方铅矿0.01辉银矿微绿泥石绿帘石斜黝帘石11.00磷灰石微闪锌矿0.03自然铋微次石墨0.47磁铁矿赤铁矿1.45硫锑铅锌微2.5.2自然金的载体矿物由表2—2中可见,黄铁矿中的金占矿石中金总量的80.8%,脉石矿物中的金占18.2%,毒砂仅占1.0%;黄铁矿是矿石中自然金最主要的载体矿物。表2—2自然金在矿石矿物中分配表矿物含量(%)金品位(g/t)金的金属量(g/t)占有率(%)黄铁矿2.517152.83.845980.80毒砂0.170.280.04761.00脉石97.310.890.86618.202.5.3矿石化学成份据《江西省德兴市金山金矿田金山矿区金矿勘探地质报告》,矿石的化学成份见(表2—3、2—4、2—5)。表2—3矿石光谱分析结果表元素含量(%)Si>10FeAlMg10~1Ca1~0.1Ti0.1~0.01PbZnNiMnMoVCuBeCrAr0.01~0.001AgGaBa0.001~0.0001表2—4矿石化学全分析结果表组份含量(%)组份含量(%)组份含量(%)Au(g/t)5.00Cr<0.02K2O1.37Ag(g/t)0.5Ni0.0066Na2O1.61Fe3.90As0.077P2O30.069S1.27TiO20.56H2O0.32Cu0.008SiO269.12C总0.97Pb0.01Al2O311.40C有机0.47Zn0.023CaO2.37Mn0.064MgO1.56表2—5组合分析结果表矿体号矿体类型组合样(个)AsC石墨C有机C无机备注V1蚀変岩920.140.170.090.25V4石英脉130.090.2804.20V5石英脉50.030.1202.29V7蚀変岩80.200.060.050.77矿区1400.140.1650.0672.373由(表2—3、2—4、2—5)可见,矿石工业类型属低硫化物型,有用组份仅含金一种,伴生有益组份银、铜、铅、锌含量低,均无综合回收价值。矿石中有害元素仅有砷及碳。砷的含量在0.03%~0.2%之间,平均为0.14%,砷含量与金品位具一定的相关性。石墨含量在0.06%~0.28%之间,平均为0.165%;无机碳的含量在0.77%~4.2%之间,平均为2.373%;有机碳的含量在0~0.099%之间,平均为0.067%。2.6矿石储量计算2.6.1矿床工业指标金山金矿经过十几年的生产实践,根据矿山生产规模的扩大及生产成本的降低,为了充分利用矿山资源,对原地质队勘探期间所利用的工业指标,进行适度的修改。修改后的工作指标如下:1、边界品位:1.0克/吨;2、最低工业品位:2.0克/吨;3、矿床平均品位:4.0克/吨;4、最小可采矿厚度:1.2米;5、夹石剔除厚度:2.0米;6、当矿体厚度小于最小可采厚度、品位较高时,用米·克/吨值衡量;7、只允许一个低于最低工业品位、等于或大于边界品位的工程参加块段平均品位计算;8、较高品位的处理:凡高出矿体平均品位6倍以上的样品,被认定为较高品位,用包括较高品位在内的块段平均品位代替。2.6.2储量计算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金山矿区矿体赋存于金山韧性剪切带应变中心带中,平行主剪切面叠置产出。主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局部有分枝复合、膨缩现象,产状平缓,倾角5°~25°,次要矿体与主矿体基本平行。因此,采用水平投影地质块段法计算储量,既能反映矿体特征,又便于块段划分和储量计算。2.6.3储量计算公式矿石量、金属量计算公式:Q=S·M·DP=Q·C×10ˉ3式中:Q-块段矿石量(吨)M-块段矿体平均铅直厚度(米)C-块段矿体平均品位(克/吨)S-块段水平投影面积(平方米)D-矿石体重(吨/立方米)P-块段金属量(公斤)矿石储量计算结果如表2-6:表2-6储量计算表区段矿体号储量级别表内储量表外储量矿石量(t)金属量(kg)平均品位(×10ˉ6)矿石量(t)金属量(kg)平均品位(×10ˉ6)水泽坞337~304线+165~-200米V1C72976.23299.654.11D313751.411283.644.09381502.16537.361.41C+D386728.141583.294.09381502.16537.361.41V1-1C1037240.514355.644.20D2370070.918349.963.52616124.27862.431.40C+D3407311.4212705.63.73616124.27862.431.40V2C169472.63704.064.15D170000.56543.363.20200032.19248.451.24C+D339473.191247.423.67200032.19248.451.24V2-1C76979.19278.813.62D462035.421523.163.03235119.47295.471.26C+D539014.611801.973.34235119.47295.471.26V7CD106154.54621.335.85105065.52153.791.46C+D106154.54621.335.85105065.52153.791.46V10CD90018.94310.363.4515583.4324.201.55C+D90018.94310.363.4515583.4324.201.55区段储量计算C1356668.565638.164.16D3512031.7812631.813.601553427.042121.71.36C+D4868700.3418269.973.751553427.042121.71.36可采储量的计算:C级储量可采系数为0.90,D级储量可采系数为0.60,矿山采矿损失率为4%、贫化率5%,则矿山可采矿量为3328220吨。第三章矿山年产量及服务年限3.1矿山企业年产量1.按合理开采顺序同时回采矿块数确定矿山企业年产量式中A—矿山企业年产量,t/a;N—单阶段中可布置的有效矿块数16个;g—矿房日产量,80t/d;t—年工作日,300d;k—由矿房产出的矿石日产量占矿块采出矿石日产量的比重,87.2%;—同时回采矿块的有效利用系数,0.05; 式中:L—阶段中的矿床总长度,1000m;Lb—矿块沿走向长度,50m;η—矿体总长度的利用系数,0.80;将式(3-2)代入(3-1)为t/a2.按矿床开采下降深度确定矿山企业年产量t/a式中s—矿体水平可采面积,3450m2;v—矿体开采的年下降速度,10m/a;r—矿体容重,2.71t/m3; k—工业矿石回收率96%; ρ—废石混入率,15%。3.按及时准备的新阶段确定矿山企业年产量t/a式中:Q—阶段中可采矿石的工业储量,3328220t;K—工业矿石回收率,96%;ρ—废石混入率,15%;T—阶段回采时间,a。取以上三种情况的最小值为矿山企业年产量的技术依据,所以矿山企业年产量为150000t/a,设计日产量500t/d。3.2矿山服务年限年式中:Tj—矿山计算服务年限,a;Q—矿床工业储量,3328220t;KZ—工业矿石总回收率,96%;ρ—废石混入率,15%;A—矿山企业年产量,150000t/a。3.3矿山工作制度金山金矿采用的工作制度是年工作日为300天,每天实行3班制,每班8小时,由于该矿是非放射形矿,也并非别的特殊矿山,按照有色矿山的保安规程,该工作制度是合理可行的。第四章矿床开拓4.1井田划分4.1.1井田划分及原则(1)满足国家对矿山基建时间和年产量的要求。(2)满足矿床的勘探程度的要求。(3)符合矿床的埋藏特征。(4)满足矿区地表地形条件。(5)有最好的经济效果。4.1.2井田划分的依据本次设计的金矿体赋存在韧性剪切带应变中心超糜棱岩,糜棱岩带中,成矿后断裂发育较弱。发育北东向及北西向三组陡倾斜断层,不同程度错切矿体。其中北东向断层规模较大。矿区岩浆活动微弱,仅见辉石闪长岩绿岩呈岩瘤、岩脉、岩块沿断层和剪切带零星分布。矿区共圈出10条矿体,以蚀变岩型为主,石英脉型仅两条次要矿体(V4、V5)。设计范围是304线至337线之间,-200m以上的所有矿体。设计范围内的矿体走向长近1000m,平均角度23°,设计矿山年产量为15万吨。根据井田划分原则和划分依据,结合矿床自然条件和开采技术要求及国民经济的要求:当矿体走向长为500~800m至1000~1500m,深度为500~600m时,采用一个井田开采是合理的。用一个井田开采还有许多优越性:用一个井田开采,人员、材料、设备、矿石、废石以及充填料的运输方便,对于年产量仅为15万t的小型矿山,一个井田开采也完全能满足要求,一个井田开采,管理方便且集中,可减少非井下生产人员,管理费用低,在经济上优越。综上:本次设计将矿体划分为一个井田开拓。4.2地表移动带与保安矿柱圈定4.2.1地表移动带的圈定地下采矿形成采空区以后,由于采空区周围岩层失去平衡,引起采空区周围岩层的变形和破坏,以致大规模移动,使地表发生变形和塌陷。为了使地面建筑物以及主要开拓巷道不受地下开采所引起的地表移动的影响,必须圈定地表移动带,设计区域矿岩属中等稳固致密岩石,查得矿体下盘移动角60°、上盘移动角65°、端部移动角75°,其下盘一段矿体移动带标在地质地形图上,如图4-1所示。图4-1矿体移动带4.2.2保安矿柱的圈定本次设计所有巷道和硐室都设计在矿体移动带以外,故不需留保安矿柱。4.3各中段矿体的圈定根据勘探线剖面图圈定各中段矿体其中-200m中段矿体如图4-2所示。图4-2-200m中段地质平面图4.4阶段高度的确定4.4.1本矿开采技术条件矿床矿体零星分布有十条矿体,倾角10~35度,平均为23度。呈似层状产出。已控制走向长1000米,倾斜延伸控制了1480米,呈舒缓波状延展。矿体膨缩,分支复合,尖灭侧现,尖灭再现现象时有出现。矿体厚度一般为1.2~6米,平均厚度3.45米。AU平均品位5.86克/吨,矿体以蚀变岩型为主,石英脉型次之,厚度变化系数为85%,属厚度不稳定矿体。矿体品位变化系数为231%,属有用组份分布极不均匀矿体。矿区及区域均处在含水极微弱的双桥山群板岩,千枚岩广泛分布的低山——丘陵区,区内地表水体不发育,松散岩类和风化带厚度较小含水微弱,无大的导水断层存在,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矿区主要为较坚硬的浅变质岩和蚀变构造岩,力学强度较高,构造裂隙不发育,矿床开采坑道围岩稳固性比较好,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矿区地形坡度较缓,无较大的山体失稳及明显的污染源,矿区地质环境质量基本良好。作为矿体的蚀变超糜棱岩,硅化沙知干枚岩,蚀变干枚岩单轴抗压强度在65.63~100.29Mpa之间,均属坚硬岩石矿体与其顶板围岩大多数为同一类岩石类型,有一致的力学性质,矿体在局部地段顶板围岩变质为安山玄武岩,单轴抗压强度胃34.66mpa属于半坚硬岩石。砂质干枚岩初糜棱岩离矿体稍远,为矿体间接顶板围岩,单轴抗压强为48.41Mpa,属于半坚硬岩石,矿床住矿体底板围岩为含碳干枚岩,单轴抗压强度84.5Mpa,属于坚硬半坚硬岩石,从岩石力学性质可以看出矿体及其顶底板岩石属于完整坚硬型。4.4.2采矿方法矿方法的本次设计主要采矿方法为全面采矿法,矿块沿走向布置。本矿区矿体属于品味不均匀、倾角和厚度均不稳定的难采矿,除主要采用全面采矿法外选用有底部结构的分段凿岩阶段矿房嗣后充填法和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尾砂充填采矿法作为采补充。4.4.3勘探类型矿体似层状,矿化较连续,断层破坏少.单矿体内部结构比较复杂,矿体尖灭侧现,尖灭再现,膨缩现象时有出现,金分布极不均匀等特征,确定矿床为Ⅲ勘探类型,根据《岩金矿地质勘探规范》要求,采用坑探和钻探相结合的勘探方法,勘探工程网度以50×60米为主,符合本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和勘探阶段的地质经济要求。4.4.4阶段高度的计算(1)采矿技术条件矿体厚度:平均厚度3.45m,属于薄矿体;矿体倾角:平均23°;矿石与围岩的稳固性:中等稳固(f=10~14);矿石的品位:5.86克/吨;矿石的容重:2.71t/m3;采矿方法:全面法:矿山设计年产量:15万吨/年;(2)按阶段开拓和采准时间计算出阶段高度在一定矿山年产量的条件下,增加阶段高度可以改善矿床回采的总回收指标,并可降低开拓采准和回采矿柱的超额费用所摊至每吨矿石上的数额;并可使阶段回采时间增长,为新阶段的建立赢得了时间,并对开采阶段的回采时间有必要的超前关系,依此公式来确定最小阶段高度。式中:——计算出最小的阶段高度——矿床的水平面积,相当于同时开采的采场面积,=3200;——矿山年产量,;——开拓和采准时间对回采的超前系数,一般取;——下一阶段开拓、采准所需时间,取年——矿石的贫化率,;——矿石体重,;——矿石回收率,;将数据代入得:因为12.83<25。综合上述开采技术条件,采矿方法,勘探类型及勘探程度的要求和我国矿山实际开采缓倾斜矿床常用的阶段高,根据本矿体的赋存特点,考虑对原有勘探巷道的充分利用,并根据金山金矿现有资料以及本次毕业设计知道老师给定的相关数据资料,阶段高确定为25m左右,本次设计划分15阶段如下:145M中段,120M中段,100M中段,75M中段,50M中段,25M中段,0M中段,-25M中段,-50M中段,-80M中段,-105M中段,-130M中段,-155M中段,-180M中段,-200M中段,其阶段高度分别为:17m、25m、20m、25m、25m、25m、25m、25m、25m、30m、25m、25m、25m、25m、20m。4.5矿床开拓方法的选择4.5.1地形条件本区位于怀玉山支脉/大茅山的西北麓,属低山一丘陵地形,最高点茅岭海拔456米。地形从北东向南西逐渐变低,一般地形标高100~200米,最低处是矿田南西金山口桥底,标高58米,是当地侵蚀基准面。矿田东、西、北三面地形隆起,由新光—棉花山—茅岭—朱林岭—心济岭一系列山岭连接成开口向南的半环状地貌,构成一个独立的水文地质单位,金山口是矿田水系水量的总排泄口。其中在矿体走向303线至304线之间,地质地形图327200-3207400之间有一平敞的场地可作为选矿等主要工业地面。而304线往337方向则地势走向陡峭从标高110m逐步变化到320m不适合做工业场地。4.5.2矿体赋存条件金矿赋存在韧性剪切应变中心超糜棱岩、糜棱岩中,成矿后断裂发育较弱。矿体赋存在-200m~+162m标高左右,缓倾斜,薄矿体,矿体围岩稳固,矿区水文地质简单。根据以上条件,矿体优先选用下盘斜井开拓。它与竖井相比有如下优点:石门短,初期投资小运输距离开拓时间少,施工简单,投资产快,掘进延深斜井比较容易。本设计采用明斜井加盲斜井开拓,明斜井标高为-130m~+120m长640m,盲斜井标高为-200m~-130m长180m,倾角均为23°。这样可以减少一次提升长度,减少钢绳摩擦损耗及阻力,提高串车组提升性能及降低维护费用综上所述终选择斜井开拓。4.6主井位置的确定与副井的配置4.6.1明斜井井位置选择运输功最小,基建与生产费用最小,尽可能不留保安矿柱,更方便、安全和布局合理的工业场地,掘进作业条件良好,井巷使用安全可靠。其具体影响因素有:(1)矿区地形、地质构造和矿体埋藏条件。(2)矿井生产能力及井巷服务年限。(3)矿床的勘探程度、储量及远景。(4)矿山岩石性质和水文地质条件。(5)应考虑地表和地下运输联系方便,应使运输功最小,工程最小。(6)应保证井巷出口位置及有关构筑物不受山地滚石山崩和雪崩等的危害。(7)巷道出口的标高应在历年最高洪水位3m以上。(8)井筒位置应尽量位于岩层移动带外,距地面移动界线的最小距离应大于20m,否则应留保安矿柱。(9)井巷出口位置应有足够的工业场地,以便布置各种建筑物,调车场、废石场等,同时应尽可能少占或不占农田。在满足上述情况的同时,在结合实际地形允许的情况下,经过综合的分析考虑,并结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斜井布置在矿体一侧比较合理,且达到离移动带20m安全距离外。最后我们将井筒位置确定于X=39569103.85,Y=3207332.93处,井口标高为Z=120m,此处地势相对来说也较平坦,有利于发展,也为以后扩大生产能力提供可能性,如图4-1所示。图4-1明斜井位置示意图4.6.2盲斜井位置的确定斜井位置确定的基本原则:首先应充分考虑断层的影响,同时要求基建与生产费用最小,尽量不留保安矿柱,有方便、安全和布局合理,掘进作业条件好,使用安全可靠。其影响因素有:(1)地区地形、地质构造和矿体埋藏条件;(2)矿井生产能力和井巷服务年限;(3)矿床勘探程度、储量及远景;(4)矿山岩石性质和水文地质条件;(5)应考虑地表与地下运输联系方便,应使运输功最小;(6)井硐尽量位于岩层移动带外20m。在满足上述情况的同时,在结合实际情况下,经过综合的分析考虑,最后我们将盲斜井筒位置确定于-130m中段坐标为X=39569548.77,Y=3207940.95处,如图4-2所示。图4-2盲斜井位置示意图4.6.3溜井的确定本矿山由于设计产量不大,120m以下各中段均为各中段出矿,不设溜井。120m和145m中段则通过一段溜井将矿石溜至100m中段出矿,所以全矿只需设一条溜井。4.6.4回风井的确定在矿体西侧掘西风井作为总回风井,总回风井井口安装抽出式通风机一台,在回风侧形成高负压和较高的压力梯度,使各作业面的污风迅速向回风道集中,快速排出地表4.7井田中阶段的开采顺序和阶段中矿块的开采顺序4.7.1井田中阶段的开采顺序采用下行式,即先采上部矿石,后采下部矿石。这样开采的优点是:以节省初期投资;缩短基建时间;在逐步向下开采的过程中能进一步探清深部的矿体;生产安全条件好。4.7.2阶段中矿块的开采顺序按回采工作对主要开拓巷道的位置关系,阶段中矿块的开采顺序可分为前进式开采、后退式开采、混合式开采三种。结合本矿山实际采用前进式开采,其优点是矿井初期基建时间短,缺点是增加了采准巷道的维护费用。4.7.3阶段中相邻矿体的开采顺序一个矿床若有多个彼此相距很近的矿体,开采其中某个矿体,将影响邻近的矿体。这时合理确定矿体的开采顺序,对生产的安全和资源的回收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由于本次设计矿体形态为似层状,连续延伸矿体邻近,矿体的倾斜角度(平均23°)小于围岩移动角(上盘移动角60°、下盘移动角65°),采用先采上盘矿体后采下盘矿体的开采顺序。第五章矿山基本巷道5.1矿山基本巷道工程本矿山主要巷道有斜井、阶段运输巷道、溜井、风井等。表5-1矿山基本巷道断面及支护一览表巷道名称明斜井盲斜井阶段运输巷道溜井风井断面形状三心拱三心拱三心拱圆形方形支护情况一般喷射混凝土支护防止风化,遇构造发育段或断层则用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一般喷射混凝土支护防止风化,遇构造发育段或断层则用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一般不支护,遇岩层不稳段和构造发育段或断层带钢砼砌筑支护。一般不支护,遇构造发育段或断层带用钢砼砌筑支护。一般不支护,遇岩层不稳段和构造发育段或断层带钢砼砌筑支护。明斜井为用JK-2/20A单绳缠绕式矿车提升机一次提升4辆YFC0.7-6翻转式矿车。提矿时不行人,人员乘坐XRB15-6/6W斜井人车进入。盲斜井不设人车,工作人员步行进入,行人时不提矿,选用单绳缠绕式提升绞车一次提升3辆YFC0.7-6翻转式矿车。阶段运输巷道采用架线式ZK7-6/250电机车牵引YFC0.7-6翻转式矿车运输。5.2明斜井断面形状设计5.2.1.明斜井断面形状该斜井是矿山最重要的巷道从+120m延伸至-130m垂直高250m,斜长640m。是一条服务年限较长的主要提升巷道,所穿过的岩层稳固,选拱高为1/3B0类型的三心拱形,支护为喷射混凝土支护,遇构造发育段或断层则用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5.2.2.井筒断面各部尺寸的确定(1)根据该井筒所通过的运输设备类型参照设计手册:查得YFC0.7-6翻转式矿车尺寸长×宽×高为1650×980×1200mm,XRB15-6/6W斜井人车尺寸长×宽×高为3928×1200×1538mm。两者比较取其最大值,故通过井筒设备的宽b=1200mm,高h=1538mm。(2)选取安全系数明斜井采用单轨提升机提升矿车组运输矿岩斜井人车提升人员。非行人侧宽度b1=300mm,台阶人行道宽b2=800mm。(3)计算巷道净宽度B0=b+b2+b1=式中:b——运输设备宽度b=1200; b2——人行道侧安全宽度,查设计手册取b2=800mm; b1——非行人侧安全宽度,查设计手册b1=300mm;(4)巷道喷射混凝土厚T=50mm,拱厚d0=50mm。(5)设计铺轨的结构和尺寸。参照井巷工程表2-8选用15公斤/米钢轨,采用钢筋混凝土轨枕,由表2-9查得,轨枕嵌入底板沟槽中,计算时参照平硐以h5=200mm计算h3。轨枕嵌入底板90mm如图5-1所示。钢轨:查采矿手册表26-5,得钢轨型号为15的尺寸参数为轨高H=91mm,轨底宽A=76mm,轨顶宽B=37mm,轨腰厚C=7mm,断面积为1880mm2,理论重量为14.72kg/m。轨枕:轨枕采用钢筋混凝土轨枕,查采矿手册表26-9得其主要参数轨枕厚130mm,顶面宽为120mm,底面宽为140mm,长为1200mm。道渣:选用粒度为20~40mm的碎石,在倾角大于10°的巷道内,轨枕应嵌入道床底板的沟槽中,其深度不小于轨枕厚度的2/3,取为90mm,轨枕下面的道渣厚度不小于50mm,取为110mm。图5-1主斜井铺轨示意图(单位:mm)(6)三心拱形尺寸失跨比:f0/B0=1/3拱高f0=B0/3=2300/3=767mm 大圆弧半径R=0.692B0=mm 小圆弧半径r=0.262B0=mm(7)计算墙高按行人要求确定:墙高取整为1800mm。各部尺寸表5-2明斜井断面尺寸设备高h1538设备宽b1200三心拱高f0767巷道净宽度B02300非行人侧宽度b1300台阶人行道宽b2800巷道喷射混凝土厚T50拱厚d050道渣厚度h5200道渣宽度1300巷道净高度H02567墙高h31800其中:(9)允许风速较核满足要求,勿需修改断面尺寸。5.2.3水沟设计及管缆布置水沟的坡度与巷道相同,根据巷道水沟特征,选取上宽310mm,下宽280mm,深度200mm,每米水沟支护材料消耗,水沟盖板,钢材1.21公斤。管子采用架空式将管子布置在斜井非行人侧。两条动力电缆设于非人行道一侧,三条通讯电缆与照明电缆设于人行道一侧。电缆悬挂全部采用钩挂式。5.3盲斜井断面形状设计5.3.1.盲斜井断面形状该斜井为混合井是矿山重要的巷道从-130m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7-2024北京双高集团社会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湖北武汉信息公司招聘人员安排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湖北恩施州宣恩县园投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 时政新闻“助燃”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
- 2024广西玉林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下半年公开招聘2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重庆西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综合管理类岗位招聘3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浙江奉化市锦屏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六单元第二课 冲破思想的牢笼教学设计
- 2024年山东土地东方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3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汽车公司APQP质量门检查表
- 哈工大微电子工艺绪论01单晶硅
- 数据结构教学课件:chapter8
- 玉米杂交种制种技术汇总
- T∕ACSC 01-2022 辅助生殖医学中心建设标准(高清最新版)
- 线性空间的定义与性质
- 化妆品批生产记录
- Excel数据透视表培训PPT课件
- 化工车间布置原则
- 硬笔书法纸(A3)
- 【公开课课件】高三英语二轮复习polish writing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