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一~二单元综合期末复习专练一、选择题1.据李维《罗马史》记载,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人将在一年一度选出的官员的治理下,成为以法律取代个人治理的国家”。文中“以法律取代个人治理的国家”中的法律是指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C.万民法 D.《查士丁尼法典》2.脍炙人口的《木兰辞》是北朝民歌,也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艺术形式上,反映了北方民族妇女的特色;从文字而言,词兼胡汉,“天子”“可汗”并用。这反映了()A.少数民族为中华文化增添色彩B.北方女性具有男子的英雄气概C.民族融合的趋势开始出现D.儒家思想观念已深入人心3.中国思想的源头基本起自先秦时期,后世的各种思想潮流都可以从哪里找到最初的萌芽()A.原始社会 B.夏商时期C.学术下移 D.百家争鸣4.唐朝的对外开放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唐朝“开放”的表现包括()①鉴真东渡日本②玄奘西游天竺③日本“遣唐使”来华④法显到天竺学习佛法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5.732年,官修的礼仪巨著《大唐开元礼》颁行,舍弃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盛行,并为皇室和国家所采用的道教和佛教礼仪。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三教合一”局面的出现B.理学对朝廷影响日益深入C.儒学的正统地位根深蒂固D.佛、道盛行导致战乱不休6.伏尔泰很赞赏中国的儒家文化,认为中国乃是政治和哲学的一种典范,是反对旧制度之下贵族特权的一种崇高旗帜。他提出:“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真理绝不与迷信混同。”材料表明伏尔泰()A.汲取儒学思想,维护法国社会秩序B.借助中国儒家文化,打击旧制度旧观念C.倡导文化多元性,促进东西方交流D.受中国文化影响深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7.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选出的“解说员”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所选专题的相关资料。有一组的解说员展示搜集的材料如下方框所示。请你判断其所选的专题是()(1)位于非洲北部的尼罗河流域(2)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金字塔(3)其统治者称“法老”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C.古巴比伦 D.古代希腊8.古代文明具有多元特点,受地理和历史环境影响,古代西亚、埃及和印度先后建立地区性大国,希腊城邦也辉煌一时。下图所示的制度来自()A.古埃及 B.古巴比伦C.古印度 D.古希腊9.“以零号填补个位、十位、百位……的空白,进位法简明准确”,评述的对象是()A.阿拉伯数字 B.《罗马民法大全》C.中国的造纸术 D.高丽词章之学传播10.顾炎武批评王阳明心学是“清谈之流祸”,读书人“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终于导致明朝的灭亡。对上述顾炎武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心学导致人们道德沦丧B.心学使儒家丧失正统地位C.心学的流弊是空谈误国D.心学背离理学的思想原则11.当代印度著名政治家、哲学家、作家拉贾戈帕拉查理曾经说过:“一个人旅行了全印度,看到了一切东西,可是除非他读了《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他不可能了解印度的生活方式。”在此,他所要强调的是两部作品的 ()A.文学价值 B.艺术价值C.史学价值 D.精神价值12.对古代西方三位著名学者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C.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13.《汉谟拉比法典》得以流传于今世,主要得益于 ()A.两河流域的区位优势B.楔形文字的保存释读C.汉谟拉比的文治武功D.古罗马人的继承传播14.2007年2月,印度那烂陀举行了玄奘纪念堂修复完善工程落成典礼,中印两国领导人应邀出席。印度举行这一盛大庆典是因为()A.玄奘长期生活于印度那烂陀B.印度那烂陀是佛教的诞生地C.唐代高僧玄奘曾去该地取经D.玄奘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15.19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谢里曼根据《荷马史诗》中吟咏的特洛伊战争以及其他相关传说,先后对小亚细亚及南希腊进行考古发掘,取得了惊人的成果。谢里曼的考古发掘 ()A.证明了《荷马史诗》是一手史料B.丰富了研究古罗马帝国的史料C.说明特洛伊是当地最早的城市D.显示了《荷马史诗》的史料价值16.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出家,还要尊敬父母,忠于国君,僧人也提倡忠君爱国。所以中国的寺院有的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对材料推断最合理的是 ()A.中国佛教与儒家思想逐渐趋同B.佛教被统治者改造成精神统治工具C.中国佛教与儒家争夺正统地位D.佛教深受中国文化浸润利于其传播17.冯天瑜在《史学术语“封建”误植考辨别》一文中写道:“近代中日两国学人皆以‘封建’翻译西方史学术语feudalism(意为领主、采邑制),遂成一汉字重要史学术语。”据此定义,下列分别属于中西方“封建时代”的是()A.夏商时期、罗马帝国时期B.秦汉时期、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C.殷周时期、法兰克王国时期D.明清时期、英国都铎王朝时期18.“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诗句表明中华民族历来具有()A.勤劳勇敢的精神 B.耕读情怀C.艰苦奋斗的精神 D.家国情怀19.下表为先秦思想家的相关论述。思想家名句出处老子“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管仲“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孟子“得其民,斯得天下矣……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据此可知,我国古代 ()A.思想家关注民众政治权利B.儒学逐渐占据正统地位C.民本思想植根于历史传统D.社会崇尚人文理性精神20.在一张地图上,出现了“欧罗巴”“亚细亚”“地中海”“大西洋”“尼罗河”等汉字地名,“大地是球形的”这一观念被引入了中国,这幅地图的绘制者是 ()A.林则徐 B.沈括 C.徐光启 D.利玛窦21.苏美尔人是于公元前4000年迁徙到西亚两河流域南部地区居住的一支古老民族。苏美尔人于公元前3000年代率先进入了文明时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古文明,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下属于他们文明成就的是 ()①《汉谟拉比法典》②楔形文字③农耕文明A.①②③ B.②③C.①③ D.①②22.646年,孝德天皇颁布的《改新之诏》规定: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效仿唐朝制度实行“八省百官”制和“国郡里”制,对官吏实行“食封”和“俸禄”。这表明()A.树立了天皇的绝对权威B.建立了完备的中央集权行政体制C.全面效仿唐朝政治制度D.王室积极谋求中日国家对等关系23.下图为著名画家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局部,描绘了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景象。它()A.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时的盛况B.展现了魏晋以来佛教传播的趋势C.说明了古代绘画以宗教题材为主D.印证了唐代佛教中国化的态势24.以公元8世纪为界限,在此之前“阿拉伯人是以剑和舌为荣,而不是以笔为荣的”。在此之后,则变成了“他们把一切工作都归纳为剑和笔两个方面”。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阿拉伯文学的突出成就B.造纸术的传播与普及C.西学东渐促进科技交流D.印刷技术的推广作用25.“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这段话赞誉()A.郑和下西洋增加了明王朝的财政收入B.中国明朝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的高超C.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之间友好交往D.郑和下西洋对中国社会推动作用巨大26.古代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古代印度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下列与古代印度相关的文化成就是 ()A.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C.《吉尔伽美什》D.发明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二、非选择题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人类文明的第一缕光出现在水土丰沛的大河流域。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每年春季的河水泛滥给农田带来肥沃的淤泥,大约在公元前4300年,生活在这里的苏美尔人开始了向文明的过渡。北非的尼罗河纵贯埃及全境,水量充沛,土壤肥沃,有学者把埃及称为“尼罗河的馈赠”,约公元前3100年,埃及开始形成统一的国家,并且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高度文明。根据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史的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28.阅读下列《汉谟拉比法典》片段,回答问题。19.倘藏匿此奴隶于其家而后奴隶被捕获,则此自由民应处死。21.自由民侵犯他人之居者,应在此侵犯处处死并掩埋之。22.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25.若一自由民的房屋失火,另一前去灭火的自由民瞅见房屋主人的财产,并将它占为己有,这人应被扔进火中。196.如果一自由民毁坏一贵族的眼睛,他应将自己的眼睛弄瞎。198.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平民的眼睛或打断他的骨头,该凶犯应赔偿一米纳白银。199.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眼睛,或打断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骨头,应折半赔偿。请根据以上史料对《汉谟拉比法典》做一评价,做到论从史出。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18年5月30日《光明日报》载:“中华文明兼容并蓄的特征,不仅表现为内部各种文明间的联系、交流,而且表现在对外来文明的吸收、借鉴与发展上。”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是基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更深认识,是基于对中国文明历史的更深领悟,体现了全球化的时代眼光。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在吸收借鉴中坚持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结合自己的实际消化吸收。提取材料信息,自拟主题,结合中国史所学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层次分明)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相对于世界其他几大历史文化系统而言,中国文化是自我一系的;中国古代文化又是多源的;它的发展不是一条线贯彻始终,而是多条线互有交错的网络系统,但又有主有次。各大文化区系既相对稳定,又不是封闭的。通过区内、外诸考古学文化的交汇、撞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通过不断地组合、重组,得到不断更新,萌发出蓬勃生机,并最终殊途同归,趋于融合。请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所学予以说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注意题干时间限定“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万民法、《查士丁尼法典》出现在罗马帝国时期,排除C、D。习惯法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因此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与题干不符,排除A。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故选B。2.A据材料“脍炙人口的《木兰辞》是北朝民歌,也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北方民族妇女”“词兼胡汉”等说明少数民族为中华文化增添色彩,故选A项。3.D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后世的各种思想潮流都可以从诸子百家的思想中找到源头,故选D。4.A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的医药、文学等;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途经我国新疆及中亚诸国,到天竺取经;“遣唐使”是日本皇室派往唐朝的使节,是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所以,①②③都是唐朝“开放”的表现,A项符合题意;④是东晋时期,不符合题意,需排除含④的B、C、D三项。5.C舍弃道教和佛教礼仪无法体现“三教合一”,故A项错误;理学是指宋代的儒学,与题目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官修的礼仪巨著《大唐开元礼》颁行,舍弃了道教和佛教礼仪,说明了儒学正统地位根深蒂固,故C项正确;战乱不是开元年间的政治特征,故D项错误。6.B从材料可知,伏尔泰之所以赞赏儒家文化,是因为他认为儒家文化“是反对旧制度之下贵族特权的一种崇高旗帜”,由此可以判断,伏尔泰借助中国儒家文化打击专制制度和宗教观念,故选B项;伏尔泰借助儒家思想,不是为了维护法国现有社会秩序,而是对旧制度、旧秩序的冲击,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C项内容,排除;伏尔泰是利用中国儒家文化反对旧制度,其目的不在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排除D项。7.B由题干中“狮身人面像、金字塔”判断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人类文明的杰出成就,故选B项。8.C题干给出的是古印度种姓制度示意图,故选C项。9.A由材料“以零号填补个位、十位、百位……的空白”可知材料评述的对象是阿拉伯数字,故选A项。10.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顾炎武批判阳明心学“空谈心性”“不修实学”,空谈误国,导致明朝的灭亡,故选C项;心学注重个人修养反而有利于道德素质的培养,排除A项;心学亦属于儒学在明清时期的新发展,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心学与理学的关系,排除D项。11.C材料“可是除非他读了《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他不可能了解印度的生活方式”强调的是两部作品的史学价值,C符合题意;A、B、D与材料无关,排除。12.A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生卒年是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柏拉图是约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亚里士多德是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故选A项;另外,根据三人的师生关系也可以判断出正确选项: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由此可知A项正确。13.B《汉谟拉比法典》是目前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得以流传于今世主要得益于其用楔形文字记录下来,并流传于世,故B正确;A、C、D都不是其能够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故排除A、C、D。14.D玄奘为探求佛学西行天竺,在那烂陀寺钻研佛学,返回长安后专心翻译佛经,并将《道德经》等中国经典译为梵文,介绍到天竺,他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故D项正确。15.D谢里曼根据《荷马史诗》的记载取得了惊人的考古成果,由此说明《荷马史诗》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并不能因此说明《荷马史诗》就是一手史料,故选D,排除A;谢里曼考古研究的是古希腊文化,而不是古罗马帝国,故排除B;谢里曼的考古取得了惊人成果,但并不能因此证明特洛伊是当地最早的城市,故排除C。16.D材料信息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表明佛教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也提倡忠君爱国,体现佛教主动融合儒学精神,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故D正确,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国佛教与儒家思想逐渐趋同,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出佛教成为统治工具,故排除B。17.C“feudalism”意为“领主、采邑制”,对应分封制,中国古代在殷商时期有原始分封,周朝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并行的制度;西欧的中世纪分封制流行,封建领主拥有庄园和武装。故对应殷周时期和法兰克王国时期,选C。18.D材料“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一寸丹心图报国”“苟利国家生死以”这些诗句表明中华民族历来具有提倡爱国的家国情怀,故D项正确。19.C依据材料“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得其民,斯得天下矣……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来看,先秦时期思想里已经包含有民本思想,说明我国的民本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故答案为C。材料未涉及民众政治权利的问题,排除A;儒学在汉代开始占据正统地位,排除B;D与材料无关,排除。20.D明神宗万历年间,传教士利玛窦向皇帝进献《坤舆万国全图》,第一次将世界地图传入中国,同时也将西方先进的地理学知识和测绘技术介绍进来,为我国近代地理学、制图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大地是球形的”这一观念最早是由利玛窦引入中国的,故选D;林则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晚于利玛窦,排除A;沈括是北宋科学家,排除B;开明士大夫如徐光启等人受到利玛窦的影响,积极引进西学,为中国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排除C。21.B结合所学知识,《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制定的,排除①;②③是苏美尔人的成就,故②③正确。B符合题意。22.B由材料“八省百官”制、“国郡里”制、“食封”“俸禄”等信息可知,日本仿效唐朝建立了完备的中央集权行政体制,故B项正确;A项并非材料的主旨,排除;C项“全面效仿”说法绝对化,排除;材料无法体现王室对中日关系的立场和态度,故D项错误。23.D西汉末年,佛教已经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原,《送子天王图》是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的作品,不能作为印证佛教传入中国时的史料,故A项错误;题中《送子天王图》只是“描绘了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景象”,并未反映魏晋以来佛教传播的趋势,故B项错误;古代中国绘画包含了山水画、花鸟画、宗教画、历史画等多种形式,并不是仅以宗教题材为主,故C项错误;《送子天王图》的画中净饭王和摩耶夫人的穿着符合中国唐代皇帝及后妃的装束,这体现了唐代佛教中国化的态势,故D项正确。24.B根据材料“公元8世纪”“在此之后,则变成了‘他们把一切工作都归纳为剑和笔两个方面’”并结合所学可知,公元8世纪,我国的造纸术传到了大食,也就是阿拉伯,对阿拉伯产生了影响。造纸术使纸张得到了普及,因此“笔”的使用也多了起来,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均可排除。25.C从题干材料中的“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可知郑和下西洋有利于促进中外之间的友好交往,故C项正确。题干中未强调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而且郑和下西洋也不是追求经济目的,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明朝造船和航海技术的高超,故B项错误;题干中未强调对中国社会的推动作用,故D项错误。26.D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D正确;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化成就,A错误;《汉谟拉比法典》《吉尔伽美什》都是古代西亚文化成就,B、C错误。二、非选择题27.示例观点:各区域人类的早期文明往往发源于大河流域。论述:大河流域由于水量充沛,土壤肥沃,在生产力极端落后的人类早期,更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居住,由此决定了各区域人类最早的文明往往诞生在各大河流域。如西亚的两河流域,早在公元前4300年左右,生活在这里的苏美尔人就开始了向文明的过渡,他们创造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其中有大量的“大麦”和“鱼”的文字,《吉尔伽美什》中著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学教师招聘-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 新游戏产品营销创业计划书
- 2025年四季香酒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1单元第1章第2节植物体内的其他激素教案中图版必修3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8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2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课堂训练新人教版必修4
- 2025年中国定象轮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6万吨亚氨基二乙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
- 2025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全景评估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玩具包装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2025年超高压液压控制阀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2012年修订)
- 教育:创造无限可能
- 风电场工程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
- 茶叶的起源与发展
-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9课 剪窗花丨赣美版
- 人保理赔员试题车险查勘定损
- 罗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 发展经济学 马工程课件 1.第一章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
- GB/T 25775-2010焊接材料供货技术条件产品类型、尺寸、公差和标志
- 房屋建筑学-01概论
- 2023年大唐集团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新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