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高考生物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高考生物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高考生物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高考生物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的生长是由单侧光引起的B.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相同C.生长素由苗尖端产生并促进尖端的伸长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2.生态护坡能保障公路边坡的稳定性,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人员选取四段某新建高速公路边坡,分别移栽不同植被(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1年后四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边坡移栽类别植被覆盖率(%)小型土壤动物土壤有机质(g/kg)物种数个体数甲草本93372601.8乙灌木65332.2丙草本+灌木99625803.9丁无8934.9A.表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数是通过目测估计法进行计数的B.与其它三段护坡相比,丁段边坡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C.与单独移栽相比,同时移栽草本和灌木更能提高群落结构的稳定性D.随时间的延长,四段边坡的群落演替最终都能够演替到森林阶段3.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主要是由肾脏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能够促进红细胞生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参与EPO合成和分泌的单层膜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B.红细胞与造血干细胞中的蛋白质种类完全相同C.成熟红细胞内的O2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组织液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通过注射EPO可高效改善症状4.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是()A.激素都是由内分泌细胞产生的B.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C.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D.动物的激素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时间长5.如图是为理解某些生物学问题所建立的一个数学模型(此图仅表示变化趋势),以下对此数学模型应用不科学的是()A.若x表示外界温度,y表示耗氧量,则a为变温动物,b为恒温动物B.若x表示外界O2浓度,y表示CO2释放量,则a为有氧呼吸强度,b为无氧呼吸强度C.若x表示进食后血糖浓度,y表示激素含量,则a为胰岛素,b为胰高血糖素D.若x表示生长素浓度,y表示生理作用,则a为对根的促进作用,b为对茎的促进作用6.下列各项中,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第一道防线的是()A.中性粒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B.血浆蛋白对病原体的破坏C.皮肤黏膜对细菌的阻挡作用D.人体对外来器官的排异反应7.如图表示培养和纯化X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步骤①操作时,倒好平板后应立即将其倒置,防止水蒸气落在培养基上造成污染B.步骤②接种环和试管口应先在火焰上灼烧消毒,接种环冷却后再放入试管中沾取菌液C.步骤③沿多个方向划线,使接种物逐渐稀释,最后一区的划线不能与第一区的相连D.步骤④是将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培养,也需倒置,一段时间后所得到的就是X细菌的菌落8.(10分)锥栗是我国南方特有经济林树种之一,冬季修剪枝条对其增产有效。科学家开展了修剪强度对锥栗叶片生理特性的研究,结果如下:单叶面积/cm2叶片厚度/mm相对叶绿素含量最大光合速率μmol﹒m-2﹒S-1处理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对照61.6069.6575.680.420.400.3945.350.651.99.40轻修剪66.7372.0873.620.430.410.3945.349.952.210.34中修剪72.9276.8478.580.430.430.4149.253.256.212.03重修剪70.5575.2381.540.450.430.4248.152.153.911.05注:“上”指距地面3米以上;“中”指距地面1.5~3米;“下”指距地面1.5米以内。叙述错误的是()A.上层叶片通过降低厚度和叶绿素含量以保护细胞结构免受强光破坏B.下层叶片通过增大单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提高弱光条件下的光合速率C.应选取多株生长旺盛且长势基本相同的植株,修剪时需注意枝条的合理分布D.推测中修剪对锥栗增产最为有效二、非选择题9.(10分)蛛丝蛋白纤维是目前已知的最坚韧的天然纤维之一,又被称为“生物钢”。为了提高羊毛纤维的拉伸强度,科学家将蜘蛛牵丝蛋白基因整合到羊胎儿成纤维细胞,并用此细胞作为核供体,结合核移植技术,成功获得了能合成蛛丝蛋白的转基因细毛羊。回答下列问题。(1)检测蜘蛛牵丝蛋白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到羊胎儿成纤维细胞,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可使用_______作为探针对目的基因检测。(2)将转基因成功的羊胎儿成纤维细胞作为核供体细胞,在对其进行体外培养时,传代一般都控制在10代以内,原因是_______。(3)用细毛羊卵母细胞作为核移植的受体,在核移植之前必须先对卵母细胞进行的操作有_______。(4)为检测出生小羊是否成功表达牵丝蛋白基因,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填序号)。①DNA测序②染色体倍性分析③体细胞结构分析④抗原-抗体杂交⑤对羊毛纤维进行拉伸度测试(5)为了提高已有重组胚胎的利用率,可采用_______技术,但此技术产生同卵多胚的数量是有限的,从后代数量的角度分析,采用羊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的优势在于_______。10.(14分)某种多年生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为XY型,花色有紫、白两种情况。研究人员让两株纯合的紫花个体杂交,F1全为紫花,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中紫花:白花=15:1,而开白花个体全为雄性(不考虑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此种植株花色的等位基因有________对,控制花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发现当控制花色的基因全部非纯合状态下,紫色雌花的药用价值很高。由于管理不当造成了亲本与F1植株全部死亡。请利用F2中的个体设计实验,选出药用价值很高的雌株。仅需写出简单的实验设计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随光照强度的变化,玉米和水稻的气孔导度及叶肉细胞光合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请回答下列问题:(1)缺少钾盐,水稻的光合产物的运输受阻,c点下降,说明无机盐的作用_____。(2)当光照强度为b时,两种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净积累量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原因是_____。(3)据图分析,在光照强度为4〜8×102μmol•m-2•s-1时,玉米和水稻光合速率差异并不显著,此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主要是_____;当光照强度为14×102μmol•m-2•s-1时两种植物的气孔导度差异很小,而光合速率差异较大,说明_____(填玉米或水稻)利用CO2的效率更高。12.非洲猪瘟(简称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简称ASFV,一种单分子线状双链DNA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猪被高致病力ASFV毒株感染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烧、严重抑郁、厌食、皮肤发绀等病变,死亡率100%。若被较低毒力的ASFV分离株感,仍能存活,转变为慢性感染,并对同源或密切相关分离株的攻击具有抵抗力。据此,人们研制了灭活疫苗、减毒疫苗来预防非洲猪瘟。请回答下列问题:(1)较低毒力ASFV侵入猪的体内后,吞噬细胞会摄取、处理病毒,把特有的抗原暴露出来,传递给T细胞,进而产生__________免疫和__________免疫;其中参与前一免疫的______细胞产生抗体与ASFV结合,阻止病毒吸附并侵染宿主细胞。(2)被感染高致病力ASFV毒株后,猪会发高烧,原因之一是位于__________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受到了刺激,使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当猪持续高烧至41℃时,机体产热量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3)与猪感染ASFV相似的是接种__________(填“减活”或“灭活”)疫苗,在特异性免疫方面,__________(填“减活疫苗”、“灭活疫苗”或“两者都”)能刺激动物产生体液免疫,__________(填“减活疫苗”“灭活疫苗”或“两者都”)能刺激动物产生细胞免疫。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答案解析】

生长素是植物产生的、对植物有调节作用的激素之一。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关,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这称为生长素的两重性,而且生长素的作用往往与发生作用的器官有密切关系。植物的不同部位对同样浓度的生长素有不一样的反应,如禾本科植物的向光生长,即为单侧光引起尖端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导致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因此植物弯向光源生长;又如植物根的向地性,由于重力作用,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比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高,而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所以根向地生长,而茎对生长素浓度没有根敏感,所以茎向上(背地)生长。【题目详解】A、植物的向光生长是由单侧光引起的,而生长与植物激素、环境、植物自身条件等有关,A错误;B、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相同,如根对生长素比茎对生长素更敏感,B正确;C、生长素由苗尖端产生并促进尖端以下的伸长,C错误;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有可能相同,如处于最适浓度的两侧的效果可能相同,D错误。故选B。2、C【答案解析】

1、分析题图:边坡(甲)上移栽草本,边坡(乙)上移栽灌木,边坡(丙)上移栽草本+灌木,边坡(丁)不进行移栽,与边坡丁相比,边坡甲、乙、丙的植被覆盖率高,小型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甲、乙、丙比较,边坡丙植被覆盖率最高,小型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多,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2、群落的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叫做初生演替。例如,在冰川泥、裸岩或沙丘上开始的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叫做次生演替。例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题目详解】A、表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可通过计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进行计数,A错误;B、与其它三段护坡相比,丁段边坡虽然没有移栽类别,但具有土壤条件,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所以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错误;C、与单独移栽相比,同时移栽草本和灌木增加了物种多样性,更能提高群落结构的稳定性,C正确;D、随时间的延长,由于环境、人类活动等因素,四段边坡的群落演替最终不一定会演替到森林阶段,D错误。故选C。【答案点睛】本题以公路边坡保护为素材,结合调查表格,考查群落演替及稳定性的相关知识,要求理解和掌握群落演替的过程及结果,能结合表中信息,对选项做出正确的判断。3、A【答案解析】

分析题干信息可知,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属于一种激素,能够促进红细胞生成,进而促进机体的运输氧气的能力,可缓解低氧时的缺氧状态。【题目详解】A、EPO是一种分泌蛋白,参与EPO合成和分泌的单层膜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A正确;B、红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的,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红细胞与造血干细胞中的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B错误;C、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可运输氧气,氧气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从成熟红细胞内进入组织液,C错误;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即使产生更多的红细胞,也是异常功能的红细胞,同时还有可能导致溶血性贫血加重,因此,注射EPO不能高效改善其症状,D错误。故选A。4、A【答案解析】

动植物生命活动都有激素调节,其中动物激素是由特定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而植物激素是由特定部位的细胞分泌的;激素对动植物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动物除了激素调节以外,还有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题目详解】A、植物激素不是由内分泌细胞产生的,动物的促胰液素是小肠粘膜细胞分泌的,A错误;B、激素调节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B正确;C、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C正确;D、与神经调节相比,动物的激素调节的作用时间较长,D正确。故选A。5、D【答案解析】

分析曲线图:曲线a表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x的增大,y逐渐增大,后趋于平衡;曲线b表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x的增大,y逐渐减小,后趋于平衡;两者呈负相关。【题目详解】A、对于恒温动物来说,在低温时,为了维持体温的稳定,耗氧量逐渐增加,而温度增加后,耗氧量就会下降,与曲线b符合,而对于变温动物来说,体内温度与外界温度一致,所以体内酶的活性也是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外界温度升高,变温动物体内温度也会升高,新陈代谢加强,耗氧量增加,与曲线a相符,A正确;B、若表示O2浓度与呼吸作用CO2释放量的关系,则在O2浓度较低时,生物体主要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随着O2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受抑制,产生的CO2量逐渐减少,而有氧呼吸逐渐增强,产生的CO2也逐渐增加,有氧呼吸强度还要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所以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最终趋于平稳,因此a表示有氧呼吸强度,b表示无氧呼吸强度,B正确;C、机体进食后,体内血糖浓度较高,需要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当血糖恢复正常后,胰岛素的分泌量就不再增加,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是拮抗作用,所以两者曲线变化相反,C正确;D、植物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所以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根的生长将会受到抑制,与曲线b相符,而茎则表现出促进生长,与曲线a相符,D错误。故选D。6、C【答案解析】

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以及炎症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第一、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题目详解】中性粒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属于第二道防线,A错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因此血浆蛋白对病原体的破坏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B错误;皮肤油脂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C正确;人体对外来器官的排异反应属于第三道防线,D错误。故选:C。7、C【答案解析】

据图分析,步骤①为倒平板,步骤②为接种,步骤③为平板划线,步骤④中划线区域有5个,注意第一次划线和最后一次划线不能相连。【题目详解】A、步骤①操作时,倒完平板后立即盖上培养皿,冷却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防止水蒸气落在培养基上造成污染,A错误;B、步骤②接种环和试管口需要先在火焰上灼烧灭菌,待冷却后才可以沾取菌液后平板划线,B错误;C、步骤③沿多个方向划线,使接种物逐渐稀释,最后一区的划线不能与第一区的相连,培养后可出现的单个菌落,C正确;D、步骤④是将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培养,也需倒置,一段时间后所得到的不一定都是X细菌的菌落,D错误。故选C。8、A【答案解析】

分析题中表格:与对照组相比,随着修剪程度的加重,叶面积逐渐增加,叶片厚度逐渐增加;在三种修剪中,中修剪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最多,最大光合速率最大;单独分析每组,下部分叶片面积最大,相对叶绿素含量最多,上部叶片厚度最厚。【题目详解】A、上层叶片受到阳光的直接照射,光照强,实验结果显示上层叶片厚度较大,厚度没有降低,A错误;B、下层叶片由于被上层遮挡处于阳光相对较弱的条件下,下层叶片单叶面积较大,受光面积较大,相对叶绿素含量较高,更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光照,B正确;C、本实验中,实验材料为无关变量,为保证单一变量,需选择多株生长旺盛且长势基本相同的植株,修剪时需注意枝条的合理分布,C正确;D、中修剪的最大光合速率较其它修剪强度大,推测中修剪对锥栗增产最为有效,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9、DNA分子杂交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或荧光标记)的蛛丝蛋白基因10代以内的细胞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培养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去核④⑤胚胎分割可以获得大量遗传物质相同的后代【答案解析】

1、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1)基因工程至少需要三种工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2)基因工程四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①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的方法:显微注射技术;③将目的基因导人微生物细胞的方法:用Ca2+处理细胞→感受态细胞。(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用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用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2、动物核移植是指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核移植得到的动物称克隆动物,克隆动物的核基因完全来自供体动物,而细胞质基因来自受体细胞。核移植包括体细胞核移植和胚胎细胞核移植,其中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因为体细胞的全能性低于胚胎细胞。3、对囊胚阶段的胚胎分割时,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展。【题目详解】(1)检测蜘蛛牵丝蛋白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到羊胎儿成纤维细胞,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其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所用探针为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或荧光标记)的蜘蛛牵丝蛋白基因对目的基因进行分子水平上的检测。(2)供体细胞采用的是羊胎儿成纤维细胞,而不是成年个体成纤维细胞的原因是胎儿成纤维细胞分裂次数少。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原因是该种细胞代谢旺盛、分裂能力强,且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3)核移植的受体细胞常选用去核卵母细胞的原因:卵母细胞大,容易操作;卵母细胞质多,营养丰富;含有促使细胞全能性表达的物质。核移植的受体应选用处于MⅡ中期的卵母细胞。在核移植之前,需将卵母细胞培养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去掉卵母细胞的细胞核,目的是保证核遗传物质来自含目的基因的成纤维细胞。(4)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出相应的蛋白质,除了通过检测羊毛纤维的拉伸强度来确定外,还可以通过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反应来判断,故选④⑤。(5)为了提高重组胚胎的利用率,可采用胚胎分割移植技术。用于分割的胚胎应是桑椹胚或囊胚阶段的胚胎。采用胎儿成纤维进行转基因体细胞克隆,属于无性生殖,因为整合有目的基因的成纤维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从数量上看可以获得大量遗传物质相同的后代。【答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转基因技术、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等过程,能够弄清楚题图中供体、受体的选择和特征,明确核移植时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并能够选择正确的方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10、两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位于性染色体(或X)上让F2中的紫花雌株分别与白花雄株杂交,单株收获种子并分别单独种植,统计F3中花色性状及比例。F3中紫花:白花=3:1的亲本雌株为所需植株【答案解析】

根据题干分析,子一代全部为紫花,子二代出现了白花,说明紫花对白花为显性性状;又因为子二代紫花:白花=15:1,是9:3:3:1的变形,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分离比,说明该性状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而开白花个体全为雄性,说明有一对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题目详解】(1)由于F2中紫花:白花=15:1,是9:3:3:1的变形,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分离比,因此该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由于F2中开白花个体全为雄性,说明一对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又由于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因此,另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2)假设控制此种植株花色的等位基因用A、a和B、b表示,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基因型为AaXBXb的植株上的紫花是高药效花。又因为亲本与F1植株全部死亡,则可用子二代中紫花雌株分别与白花雄株杂交,单株收获种子并分别单独种植,统计F3中花色情况及比例;若F3中紫花:白花=3:1,则该紫花雌株即为所需要的。【答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点,能够根据性状分离比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根据9:3:3:1的变形判断控制该性状的等位基因的对数,并能够根据后代表现型在雌雄性中的差异判断其中有一对等位基因在性染色体上。11、维持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小于光强为b时,叶肉细胞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而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