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本科毕业论文格式_第1页
东莞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本科毕业论文格式_第2页
东莞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本科毕业论文格式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莞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_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论文导读::东莞乘着改革之风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方。在这种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本文出力于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论文本文关键词语:东莞,转型升级,路径一、引言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东莞乘着改革之风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方。自改革开放,东莞充足利用地理上的优势,承接了港澳台的产业转移,以三来一补为突破口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加工贸易为切入点参与国际分工,构成了外源型经济发展形式,并快速地成为国际性的加工制作业基地,成为省内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之一。东莞的加工贸易产业是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其劳动密集度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过大等问题在美国次贷危机、全球消费需求放缓、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升、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人民币汇率连续升值等国内国外经济环境下显得尤其突出。因而,面对全球产业构造调整的新趋势以及国内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环境,这种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低产出为特征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方式严重制约着东莞经济的可连续发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东莞只要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能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这种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本文出力于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捉住了经济发展的脉搏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并总结东莞可行的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二、东莞市经济发展历程分析东莞靠三来一补起家,发展了庞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获得了宏大的成功,构成了广为人知的东莞形式〔刘斌,2009〕。东莞是著名的加工贸易城市,有世界工厂之称,即东莞的产业形式重要是加工制作为主。东莞的经济形式重要是外向型经济,这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东莞的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重要为外资,尤其是港澳台的外商投资;二是东莞的加工制作业重要向外出口产品,这使得东莞对外的依存度非常高。东莞加工贸易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三高的加工制作产业在现今资源有限的环境下突显生存的困难。如今,东莞的制作业总体水平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制作业构造比例发展水平偏低,其表如今制作业的重工业化水平偏低、高加工度化偏低、以及技术集约化偏低。除此之外,东莞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弱,企业规模小,在以外资为主体的投资构造中,大型国企数量屈指可数,而民营企业又小而散,缺少在生产和研发上能发挥龙头作用的企业〔谢文新,2006〕。本文根据东莞的加工贸易发展,将其发展的历程分为下面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978-1984〕。以东莞虎门第一家加工贸易企业东莞虎门太平手袋厂的成立显示东莞加工贸易发展形式的开始。1978年12月东莞成立全国第一个对外来料加工装配办公室,实行全面的加工贸易行政审批效劳。第二阶段:快速发展阶段〔1984-1992〕论文格式范文。在三来一补快速发展的基础上,1984年东莞提出了向农村工业化进军的发展战略,开始了从农村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1985年,东莞的撤县设市政策大鼓励了东莞的经济发展。为了给加工贸易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这一阶段的重要特点有:一是以中小型香港企业为主,二是产业布局较为分散。第三阶段:提升阶段〔1992-2002〕。90年代后,东莞加工贸易发展形式已经逐步成熟,港台资本大量进入,而且内地大量的低价劳动力进入,两者结合构成了双优势,使东莞展示了极大的竞争力。在这一阶段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诸多的外资企业的民营企业构成了东莞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中台商的大量涌入无疑是这一阶段的最重要特点。第四阶段:转型升级阶段〔2002-至今〕。东莞在2002年就开始进行加工贸易的产业转型,在石碣和清溪两个镇各选择三家企业开展转内销试点工作。随着人民币升值、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东莞加快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步伐。在这一阶段,东莞加工贸易大量引入世界500强企业,相比前两个阶段分别以港、台资本为主,这一阶段以欧美、日韩等跨国公司资本为主。三、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因素分析〔一〕国际环境的因素分析2008年以来,美国金融风暴的影响使东莞的外向型经济遭到涉及,增速放缓。由于发达国家受金融风暴的影响较大,而当地的消费不旺,导致东莞出口工厂普遍订单下降,业务量减少。同时,由于两头在外的企业境外融资难度加大以及欧美采购商付款期加长,导致东莞许多企业面临资金紧张的场面,生存空间缩窄〔刘斌,2009〕。据统计,2009年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到达2700亿元,同比增加15.1%,增幅比2007年回落2.4个百分点;财务总收入401亿元,同比增加20.2%,增幅比2007年回落9.6个百分点;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977亿美圆,比去年同期增加12.6%,增幅比2007年下降12.3%,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1.97亿美圆,同比增加16.5%,增幅比2007年下降0.6%。另外,由于外贸壁垒对中国出口产品限制的日益加大,致使中国的出口贸易形势略显紧张,即国外环保壁垒和反倾销迫使东莞产业升级,同时也为东莞的产业升级带来了机遇。〔二〕国内环境的因素分析东莞产业转型的内部原因重要为下面四个方面:一是生产成本的增长。近年来人民币升值与人工成本也加深企业的成本问题。二是资源消耗和环境毁坏的进一步加剧,使改变了发展战略。东莞是以加工制作为主的工厂型城市,多年来的经济增加是以大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恶化为代价的。三是治安环境恶劣,投资商和市民等对此反响大。东莞大部分企业属地劳动密集型企业,东莞外来人口和户籍人口的比例高达6:1,给东莞的治安造成了宏大的压力,治安环境恶劣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使各级、投资商、市民不堪重负。四是珠三角规划中的深莞惠经济圈的战略性发展要求。东莞作为连接深圳和惠州的中间城市,东莞确立了建设以信息产业为特色的现代制作业名城、适宜创新创业安身立命的生态城市、珠三角新兴物流城市的城市功能定位。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显得需要和迫切。四、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一〕产业就地升级和转移产业升级能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本身的改造和升级,重要的做法是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员工减少化、工艺流程技术升级和品牌化;二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代替密集型产业。这两个阶段分别表示了产业就地升级和转移两个途径。东莞市经济发展所碰到的瓶颈是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价格上涨后所带来的成本上升。解决这一问题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对于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就地改造和升级。当前,东莞市最大的比较优势在于已经构成了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集群和相对完好的产业链,通过对这些产业进行改造的办法来实现产业升级,远比从新打造一个新的产业容易得多。而第二阶段的产业升级是进行产业转移。所谓的产业转移就是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劳动力成本相对更低的地区,以腾出更多的空间来发展更为先进的产业。东莞已经与其他地区合作共同建立产业转移园区,以把一些产业转移出去。〔二〕销售渠道由外销转向内销外销转内销对于东莞加工贸易企业来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由于东莞企业一直以来都以国外市场为主,当把市场转向并不熟悉的国内市场时,东莞企业缺少内销的经历体验与渠道,尤其是扎根东莞的台资企业。虽然这样,但这一途径是东莞企业将来所面对的最重要的生存方式之一论文格式范文。其中,东莞企业要想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最主要的一点是需要构成自己的品牌。如今的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不同品牌的竞争,许多东莞企业之所以不肯意从价值链中的代工转向自己销售,关键的一点就是企业无法容易地建立自己的品牌,进而难以与同行业的产品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是为别人作嫁衣,而自己无法走向价值链的更高层次层级。〔三〕发展制作业总部经济东莞市提出加快东莞总部经济发展,是东莞市调整产业构造、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的主要举措,对于东莞市提升区域著名度、信誉度,进一步优化商务环境,推进多元化融合与互动具有主要意义。因而,在2005年,东莞东城等镇区已相继提出发展总部经济,重点引进金融、设计、研发、销售等区域性总部中心。2007年,东莞第十二次代会初次提出,引导金融、保险、证券、贸易、通信、科技、法律等机构的地区性总部进驻东莞大道两侧,鼎力将东莞大道打造成总部经济长廊。另外,全市也针对总部经济来快速地启动了总部一号松山湖,而厚街也会被打造成世界鞋业〔亚洲〕总部基地。〔四〕发展示代效劳业东莞是一个著名的制作业城市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在三种产业的比例中,第二产业占领绝大多数的比例。根据工业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后工业化阶段,第三产业占领较大比重。在一定水平上,第三产业的发展即是现代效劳业的发展。现代效劳业有别于传统效劳业,现代效劳业是伴随着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效劳方式改造传统产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条理、知识型的生产效劳和生活效劳的效劳业。东莞市已重点提出要完善的金融产品和效劳创新,还需要发展物流、商务会展、信息效劳、文化创意、效劳外包、零售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效劳业。〔五〕加快创新体系建设东莞要想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一个关键的途径是通过创新体系的建立来完成。无论是产业就地升级,还是外销转内销的行销改变,还是发展总部经济和效劳业,都需要通过创新来达新的改变。此时,需要鼎力推动创新体系的建立,借助的宏大的行政能力,产学研相结合,积极引导国内外企业完成创新。创新的内容包含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从东莞市的现实基础来看,东莞产业创新以推动为主,这是由于东莞原有的科研实力较弱,创新动机不强。以下为参考文献[1]刘斌.对新经济形势下的东莞产业升级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7):218-220[2]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