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究中探究出两步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应用两步乘法解决相关的生活问题。
2.能从多个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力量,进展思维。
3.感受数学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胜利的欢乐。
教学重点: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能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间接信息敏捷解决问题。
教具预备:
课件。
教学预案:
一、情景引入激活思维
1、引言
教师介绍学校体操竞赛活动状况。相机解释“横队”、“纵队”“方阵”等词。
2、收集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看主题图,找出数学信息。教师把收集到的信息写在黑板上。
每行有10人,有8行。有3个方阵。
3、提出问题
依据收集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教师把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1个方阵有多少人?)
[教学预设]:学生可能提出:每个方阵有多少人?2个方阵有多少人?3个方阵有多少人?3个方阵比一个方阵多多少人?等等。
4、解决问题。
首先引导学生独立解决每个方阵有多少人?
5、汇报沟通相互评价
学生汇报时候要说清晰思索的过程,即怎样想的,怎样列式的。
[教学预设]学生已经学过用一步乘法算式解决问题,看到主题图后会很快收集到数学信息,学生也能清晰表达出思索的过程,如下:
(1)、10×8=80(人)表示求8个10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8×10=80(人)表示求10个8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7、总结学习方法
师生加以提炼学习方法:读----想----做----说,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
8、提醒课题。
(本环节设计意图运用学过的一步乘法算式引入新课,了解学生思维的根底,激活学生思维。然后经过总结学习方法,表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索过程来标准学生的解题思路,为下一步的探究做好充分预备。)
二、探究新知训练思维
1、出示刚刚提出的问题: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3个方阵有多少人?
2、思索解决方法
(1)独立列式,
(2)在组内沟通自己的想法(组长统计:本组有几种计算方法)
(3)全班沟通评价
[教学预设]学生的解决策略可能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10×8=60(人)80×3=240(人)
其次种:8×10=60(人)80×3=240(人)
第三种:8×3=24人24×10=240人
第四种:10×3=30人30×8=240人
第五种:80×3=240人
第六种:10×8×3=240人或者8×10×3=240人
预设处理:依据学生的答复与解释,教师相机用课件演示学生思索过程,利用课件的直观效应帮忙中下水平学生渡过思维困区。黑板上去掉一样的做法,展现不同的算式。比拟每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觉最简洁的方法。根本方法鼓舞全体学生都尝试做一做。)
3、课堂小结
(本环节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读、想、做、说等解决问题的思路中,做到先思后说,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能正确使用数学语言,留意严密标准把解题的内在思维过程,变为外在的表现形式,这样有利于培育学生解题过程中思维的有序性和合理性,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三、稳固应用进展思维
1、课本中的做一做学生独立试做
(设计意图:做一做的练习特别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表达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通过这道题引导学生利用学会的思维方式,把握了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能推断出学生把握新知的状况。)
2、补充问题并解答:
小青有两本相册,每本有24页,每页可以放4张照片
(设计意图:帮忙学生初步应用分析、综合的规律思维的方法,把握初步的规律推理力量,进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培育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教师教学设计方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写景,学会细致的观看生活与大自然,养成留心观看、乐于准时记录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力量。
2.通过接触、描写、赞美景,激发学生喜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3.通过习作让学生把握肯定写景的根本技能和方法。
4.引导学生对习作进展修改,养成习作之后仔细修改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细致的观看生活与大自然,养成留心观看、乐于准时记录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力量。
教学难点:描写细致,感受真实。
课前预备:
课前引导学生走进景,观看景。
1.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景物重点观看。
2.精确地把握景物特点。
3.把自己最感兴趣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看是写作的根底,教者有意识地的在课前让学生走进秋天,感受秋天的漂亮,为写作积存了素材,减轻了课堂习作的难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教师出示自己假期时游玩拍摄的照片)叙述自己假期开心的旅游经受。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等于胜利的一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实际动身,利用学生的熟悉规律、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利用课件让学生感悟秋天的漂亮,吸引学生的留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苗,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
二、沟通信息,激发写作兴趣
1.师:我想我们都喜爱出去游玩儿,去拥抱大自然,想必你们也定有难忘的经受?能告知我们吗?
生自由沟通。
2.师:是呀,通过刚刚的沟通,让我们回忆起了难忘的欢乐时间,与其回忆,还不如动笔记录下这一串串脚印,那样看起来更清晰,对吧?
设计意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实际动身,利用学生的熟悉规律、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利用自己的经受,吸引学生的留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苗,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明确写作内容,做到写作时言之有物。
三、片段赏析、发觉写作方法
1、师:我们到风景区巡游,观赏自然风光,增长见识,留影拍照,真是一件乐事。那怎样给自己最宠爱的照片配上一篇精彩的文章呢?大家相互争论一下,一会我们来献计献策。
生争论。
2、师:谁有好的建议,快给大家说说!
(学生初步谈到:(1)按肯定挨次,也就是旅行的挨次来记,这样更清楚;(2)要围绕照片的内容来写,把那里的漂亮风光生动的描绘出来;(3)可以把其中一个地点和内容作为一个重要局部,精彩片断;(4)要围绕欢乐来写,写出旅途的.难忘。)
对于以上的建议教师要给与准时地引导、归纳和鼓舞。
3、师:我也给大家介绍两种观看景物的方法,一种就是定点观看。如站在公园某一角,对公园进展由远及近的观看。又如我们登上塔顶,从东南西北四个
方向对塔下景物进展观看。二就是移动观看,它又叫移步换位法。就是随着脚步的移动变换位臵,一处一处地进展观看。选好了观看点,就是确定好了写的挨次。如这样,就有条理有重点地写下了去公园所看到的景物。
4.范文引路。
秋天是迷人的,也是五颜六色的。
记得上次去公园玩,我看到了一片火红的枫林,一片片枫叶看上去那么得意,那么布满生气,像天涯的晚霞,像梦中的油画。我不由得想起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哦,秋天是红色的!
我连续往前走,路旁开满了洁白的百合,闻一下,还带着露珠的芳香。百合虽然没有菊花的绚烂,也没有牡丹的华贵,但他们清爽脱俗,形态高雅,令人百看不厌。哦,秋天是白色的!
我停下来,坐在路边的木椅上想,现在是丰收的季节,农夫伯伯田里的稻谷已经熟了吧。恍惚间,一幅画出现在我的眼前:沉甸甸、黄澄澄的稻穗压得稻秆抬不起头,秋风吹过,掀起阵阵稻浪,我沉醉在无比的喜悦之中。哦,秋天是金黄色的!
啊,秋天,我是多么沉迷你!我已经醉倒在你颜色缤纷的怀抱之中了!
(1)同学们看了这篇文章,觉得秋天美吗?要怎样写才能把秋天描绘得更美呢?
(2)学生发表看法,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有了素材,只能解决言之有物,而怎样使文章写得更好,需要教师的指导。课堂上采纳范文引路的方式,对写法加以示意,使学生明白了该怎样表达。
四、学生写作
学生写作,教师巡察,了解学生作文状况并适时赐予引导。
五、品析评价,升华主题
1、请同学们品读自己的文章,将最满足的句段朗读出来,让他人共享,便利其他学生进展评价。
2、推举、评析同学的作品。教师侧重选择两类文章:
(1)条理清晰,内容详细,重点突出,构造好。
(2)语言美丽,对风光、心情、语言等的描写较生动,且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评一评,作文中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学习。
3、刚刚,我们观赏了几位同学的作文,信任对每位同学都有所启发,下面我们来细心修改自己的文章。我建议大家可以用方位、时间等挨次来构成文章,这样可以让人视野清爽,把笔墨多花在自然景观的特点上。联系自己的感受,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1)学生自己修改。
(2)教师发觉问题准时帮学生解决,对局部学生帮他们开拓一下思路,发觉共性问题随机点拔。
4、小组内相互读别人习作,帮忙同学修改。
5、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互评,发觉问题,进展修改。
6、将最正确作品推举给教师,并在班级展板上展出。
教师教学设计方案3
教材分析
在本课的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顺应学生认知规律。渗透学法。
本课熟悉I厘米和几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用厘米量三个学问点的教学。我都根据“观看感知、操作成像、抽象概括、实践制造”的模式进展。创设一系列的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加教学实践,水到渠成地把握新知。
2.教师指导学生操作细致、到位。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形成技能。
3.面对全体学生。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习长度单位厘米和用厘米录。学生对物体的长度己有初步的熟悉。但这节课是熟悉长度单位的开头,必需借助学生的生活阅历。供应丰富的感知材料帮忙学生初步建立长度概念。
学会录长度的根本方法。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熟悉长度单位厘米。
并能够在实际中运用。教学难点是依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筛得测最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子,熟悉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并学会用厘米录比拟短(整厘米长)的物体的长度。
2.在实际观看和操作中。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动手操作力量和空间想象力量。使学生养成细心、仔细的习惯。初步感受学问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的观点。
3.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奇怪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活动布满着探究与制造。获得胜利的体验。建立自信念。
教学预备
教师预备: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学生尺子。学生指、比、找所用的卡片。
学生预备:学生尺子、剪刀、图钉、线、宽I.厘米的白纸条、小棒、彩条卡片(黄彩条长8厘米。红彩条长5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小方块、数字卡片、反应牌等。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电脑显示:两条线段。一根长10厘米。竖放;另一根长11厘米。横放。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两条线段。哪根长?哪根短?
学生可能猜竖放的长。也可能猜两根一样长。
设问:用什么方法可以精确地知道它们的长度呢?
设计意图:开课。通过比拟线段的长短。使学生回忆己有的生活阅历,从而得出要知道物体的长度。需要用尺子最。
二、探究新知
(一)熟悉刻度尺教师提出问题,折导学生分组争论。
电脑显示争论题:
1.拿出你们的尺子。仔细观看。比一比、找一找有哪些地方是一样的?
2.关于这些共同点。你们想知道什么?
学生分组争论。教师参加到学生争论中。
3.学生汇报争论结果。
4.师生评价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每天使用的尺子入手。让学生看一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造羽绒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合同范本如何复制
- 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研究
- 银基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氯碱电解中的应用
- FoxO1乙酰化介导自噬途径对孤独症大鼠海马神经元发育的影响
- 社交媒体环境下的个人形象塑造与人际关系建设研究
- 科技创新引领未来企业发展方向研究
- 化工产品出口运输中介协议
- 车位不出合同范本
- 住宅精装修水电合同范本
- 六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50篇-含答案-全国通用
- 出版物网络零售备案表
- 云南省昭通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外大学邀请函
- QES三体系内审检查表 含审核记录
- 信息论与编码 自学报告
- 二年级乘除法口诀专项练习1000题-推荐
- 贷款项目资金平衡表
- 设计文件签收表(一)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 公务员入职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