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2、管理是让别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所以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3、企业管理的二重性是指(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4、(直接控制原理)强调依靠提高主管人员及其下属的素质来提高控制的有效性。5、管理学形成以后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它们是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新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和(现代管理理论阶段)。6、《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是(法约尔)的代表作,该书系统阐述了管理过程理论。7、较早提出目标管理的管理学家是(德鲁克?)。8、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泰罗)。9、在企业一般环境中,人们的价值取向属于(社会伦理因素)。10、运筹学的建立和运用导致了(管理科学学派)的产生。11、通过"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说认为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12、下面对管理学形成以后的发展阶段概括不正确的是(美国管理运动阶段)。13、以企业整体为对象提出有关经营管理职能划分的代表人物是(法约尔)。14、群体行为学派关心的重点是(群体中个人的行为)。15、社会学是(社会合作学派)学派的重要理论基础。16、社会合作管理理论学派的创始人是(巴纳德)。17、由于在决策管理思想方面做出卓越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的是(西豪)。18、明确提出不存在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佳管理方法的管理理论是(权变理论学派)。19、组织外部环境的最普遍因素是(科学技术)。20、主张将管理人员看成为一个信息中心,并围绕这一概念形成管理理论的学派是(沟通中心学派)。21、未来组织中的成员比例将发生变化,(业务专家和管理人员)的比例会提高。22、从经济角度看,计划的效率高是指(产出与投入的比例高)。23、程序可以看成是一系列(规则)的总和。24、在管理职能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计划)。25、(政策)是指组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以及指导和沟通思想活动方面的方针和一般规定。26、计划工作的核心是(作出决策)。27、组织目标系统的最高层是(社会经济目标)。28、(程序)规定了处理问题的例行方法、步骤。29、本世纪五十年代后目标管理出现于(美国)。30、确定合理的计划期限遵循了计划工作的(许诺原理)。31、管理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计划赶不上变化的现象,故需要调整计划或重新制订计划,这遵循的是(改变航道原理)。32、目标管理是(分权制)的必然结果。33、组织目标系统的最低层次是(个人目标)。34、(程序)规定了如何处理那些重复发生的例行问题的标准方法。35、德尔菲法是本世纪50年代(美国兰德公司)和道格拉斯公司协作研究出来的一种预测方法。36、资料是否齐全、正确,是否恰当,是否新,直接影响预测的(准确度)。37、指数平滑法属于(外推法)。38、确定计划工作前提条件的主要手段是(预测)。39、我国习惯上称"专家预测法"为(德尔菲法)。40、下面所列的预测方法中不属于定量预测方法的是(德尔菲法)。41、因果法就是要找到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据此预测未来。(回归分析法)就是其中的一种。42、预测方法中的时间序列法主要应用于(短期预测)。43、短期预测的预测时间一般是(3个月以内)。44、越是组织的上层主管人员,所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战略的,非常规的,风险的)。45、按决策对象的内容分类的决策类型是(非常规决策)。46、(费用效果分析法)的主要特点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方案或系统的最终效果上,即根据每个方案在为目标服务时的效果去权衡其优劣。47、狭义的决策是指(选择方案)。48、主观决策法特别适用于(非常规决策)。49、以下关于决策的说法错误的是(主观决策法通用性差)。50、被称为决策"硬技术"的决策方法是指(计量决策法)。51、决策管理理论学派的创始人是(西蒙)。52、按决策的依据分类,可以把决策分为(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53、(决策)是管理的基础。54、有利于提高管理专业化程度的组织结构形式是(职能制)。55、管理宽度原理可以理解为(管理者管辖的人数应当适当)。56、对于多样化经营的大型跨国公司适于采用的组织结构形式是(事业部制)。57、在工业发展初期形成的最简单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是(直线制)。58、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形式的特点有(权力集中)。59、按"集中政策、分散经营"的原则设置的组织结构属于(事业部制)。60、在多种组织结构中,直线型组织结构形式适用于(小型企业组织)。61、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强的优点,但稳定性较差的组织结构形式是(矩阵制)。62、为了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而确定组织内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活动过程,这是指(组织工作)。63、组织领导层将决策权分配给下级,以便于他们通过行使权力,自主解决问题,完成工作职责,这叫做(分权)。64、组织的职能参谋机构和人员在高层管理的授权下,拥有在一定的职能工作范围内向下一级直线部门或其它部门发布命令、提出要求的权力。这种权力在权力类型中属于(职能权力)。65、当一个组织决策的风险程度较大,下属人员素质较低时,组织的领导者一般倾向于(集权)。66、为了提高管理工作专业化的程度,提高工作效率,而将具有相同技能的人员集中在一个部门工作,这种划分部门的方法是(按职能划分部门)。67、委员会制的领导方式实质体现的是(集体管理)原则。68、把组织划分为若干个管理单位,规定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和上下级关系以明确责任和权力,这是(组织工作的内容)。69、上级指挥下级工作的权力,在权力类型中属于(直线权力)。70、公司的董事会是一种(决策机构)。71、以下哪种描述是不正确的?(授权关系相当于主管与助理的关系)72、在人员培训中,有计划地使主管人员在组织同一层次上的各个部门之间进行职务轮换,这是指(在主管的职位间轮换)。73、责权一致原理强调的是(管理者的职务、职责和职权应当对等)。74、将职务评价因素划分为所要求的技术知识、所要解决的问题、所负责任的大小和范围各类因素内含具体的评价因素,并划分若干分数等级。这种职务评价方法是指(职务系数法)。75、在人员配备工作中,实行公开竞争的首要前提是(人才能够合理流动)。76、让主管人员处于最能发挥其才能的位置上,使组织得到最大收益,这是组织人员配备中的(用人之长原理)。77、用于评价主管人员职位的最常用的方法是(比较法)。78、时距判定法对一个职务价值的衡量的主要依据是(该职务斟酌决定问题的时间的多少)。79、(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一般是指体现在怎样处理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及组织的发展这两个方面的能力。80、主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的重点内容应该是(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81、在人员考评工作中,按主管人员完成工作量的标准对主管人员进行考评属于(对主管人员绩效的考评)。82、在人员选聘中,采用内部提升方式的优点有(能较快胜任工作)。83、主管人员应具有的系统的全面管理的技能属于(概念技能)。84、在组织中最常用的人员考评方法是(上级考评)。85、组织中个人对成果的责任感加强,要求领导做到(命令一致)。86、组织管理除了行使必要的管理职能以外,还需要领导作为一种(追加的影响力)。87、使科学、技巧、艺术和人的属性在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有机结合起来的是(指导与领导工作)。88、领导和指导是对组织成员行为进行(引导、施加影响)的过程。89、指导工作是管理的(方法)问题,类似运动员的教练。90、(命令一致)原理强调上级主管所发布的命令、指示不能互相矛盾、抵触,更不能"朝令夕改"。91、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有好的(士气)将大大有助于组织事业的成功,而这正是指导与领导工作所发挥的作用。92、组织是一个信息沟通的网络,主管人员处在(中心)。93、解决简单问题时效率最高的沟通网络有(轮式和链式)。94、在指导和领导工作中,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95、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沟通渠道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是(正式沟通)。96、下列情况适合使用单向沟通的是(上级缺乏处理负反馈的能力)。97、非正式渠道的沟通对组织是(有利有弊,不可缺少的)。98、沟通的(明确原则)是指信息沟通所用的语言和传递方式要能够被接受者所理解。99、张杰是一家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这家研究所工作条件优越,拥有一流的研究设备。根据双因素理论,(调整设计工作流程,使张杰可以完成完整的产品设计而不是总重复局部的设计)最能对张杰起到激励作用。100、(工作丰富化)激励方式试图把一种更高的挑战性和成就感体现在工作中。101、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所支配的。102、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是(双因素论)。103、"社会人"的假设认为,人的工作动机是由(社会需要)引起的。104、"双因素理论"认为(成就、责任感)是具有激励作用的因素。105、激励强化理论的提出者是(斯金纳)。106、从心理学角度看,对人的行为起引发、维持、导向和推动作用的是(动机)。107、提出"期望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弗鲁姆)。108、期望理论认为,对人能产生最大激励作用的情况是(期望值高,效价也高)。109、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认为,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实现需求)。110、领导行为理论认为,有效领导者以他们特殊的(领导作风)区别于不成功的领导者。111、将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模拟他人的感情与价值观的能力称为(移情作用)。112、有效的领导者可以从领导者个人性格特征中识别,这是(领导性格理论)的观点。113、领导权变理论认为,职位权力、任务结构和(上下级关系)对领导工作影响最大。114、作为控制工作的衡量尺度和实施控制的必要条件的是(确定控制标准)。115、管理活动中的慢性问题是指(人们对其存在已习以为常,不愿承认和解决的问题)。1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主管人员不可能通过重新制定计划或修改目标来纠正偏差)。117、在控制工作中,例外情况原理一般应与(控制关键点原理)相结合。118管理控制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有控制机构和人员)。119、一家旅馆经过盈亏平衡分析,知道平均入住率要达到75%才能不亏损,于是把75%的入住率作为绩效标准,这属于(目标标准)。120、在下列控制标准中不属于财务标准的有(实物标准)。121、在控制工作中,例外情况原理一般应与(控制关键点原理相结合)相结合。122、组织对新加入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这属于(前馈控制)。123、主管人员应将控制的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出现了的特别好和特别坏的情况上,这反映了哪个控制原理的要求(例外情况原理)。124、通过提高主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来实施控制工作属于(直接控制)。125、对企业进厂的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抽检,这属于(前馈控制)。126、以下哪项属于反馈控制?(财务报告分析)127、(直接控制原理)强调依靠提高主管人员及其下属的素质来提高控制的有效性。128、包含有预计的资产负债表和资产损益表的预算是(总预算)。129、资产负债预算中用于表达企业组织财产状况的内容主要是(资产、债务和权益)。130、在计划与控制方法中,能够简单明了地表达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先后次序的方法是(时间网络分析法)。131、总预算是对工作成效进行的一种(综合控制方法)。132、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实物量预算内容的是(管理费用)133、规定出所设想的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做些什么,应该具有怎样的功能,以形成新的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这是(系统分析的任务)。134、管理审核的目标是评价一个组织的整个管理系统的(管理质量)。135、预算是用数字说明组织活动的(综合计划)。136、甘特图主要表明了计划中各项活动在(时间上的联系)。137、PERT的最主要进步是体现了(控制关键点原理)。138、现代管理科学主要是为决策服务的,"管理科学"理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决策科学化)的过程。139、直线型组织结构形式的特点是(权力集中)。140(组织工作)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而确定组织内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活动过程。141、专门帮助信息接收者从大量信息中选出一些适宜于优先处理的事情,以保证信息沟通效率的人称为(快速处置人员)。142、许诺原理揭示了许诺程度、所需时间长度和实现目标可能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大、长、小)。143、科学管理理论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144、委员会制体现了(集体管理)思想。145、强调主管人员与下属直接接触,尽可能多地了解下属情况,使指导与领导工作更加有效的原理是(直接管理原理)。146、在管理方格图中,9.1型对应的领导方式是(任务型)。147、为避免职务轮换中常见的"作客"思想,较适宜采用的职务轮换方式是(事先未规定的主管职位间轮换)。148、在(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管理学强调管理方法的定量化和管理手段的自动化。149、由于在决策管理思想方面做出卓越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的是(西蒙)。150、沈先生是某公司的一名年轻工程师,一年前被调到公司营销部任经理,考虑到自己的资历、经验等因素,他采取了较为宽松的管理领导方式。下列哪种情况最有助于沈先生取得好的管理效果?(营销部责任明确,沈先生与下属关系差且职位权力弱)。二、多项选择题1、管理学作为一门不精确的、有待发展的科学,具有(一般性、多样性、实践性、历史性)等特点。2、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进行的,所以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3、组织的类型、规模可能不同,但组织内部都具有人、物和(信息、机构、目的)等五个基本要素。4、现代管理学家孔茨主张的管理职能是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5、群体行为学派的理论基础是(人类文化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6、下列人物属于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的是(马斯洛、梅奥、坦南鲍姆)。8、 怀特•贝克的社会合作理论认为,组织的结合力包括奖惩制度、职能规范系统和(组织规程、职位系统、沟通联络系统)。9、 组织的外部环境对组织的效率和效果有很大影响,组织环境因素有(社会文化、财政资源、产品市场、经济形势)和其他因素。10、 组织面临的具体外部环境要素有(顾客、供应商、竞争者)等。11、 社会合作学派认为构成组织社会系统的因素有(生物的、物质的、社会的)。12、 一个组织的一般环境因素有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科技、法制)。13、 不属于社会环境的因素有(法律、市场)。14、根据计划的内容,可把计划分为(综合计划、专项计划?)。15、政治、经济、人口、税收因素属于计划工作的(外部前提条件、不可控的前提条件)。16、按涉及的范围可把计划分为(高层管理计划、中层管理计划、基层管理计划)。17、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约尔、泰罗、韦伯)。18、广义的计划工作包括(制定计划、执行计划、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19、计划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有(目标、战略、政策、规则、预算)。20、计划工作的原理有(限定因素原理、许诺原理、灵活性原理、改变航道原理)。21、目标的基本层次可以划分为(环境目标、组织目标、个人目标)。22、目标管理的优点有(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有利于改善组织机构、有利于控制)。23、目标管理自身的缺点有(适当的目标不易确定、目标一般是短期的,与长期目标脱节不灵活)。24、目标管理的过程可分为(建立目标体系、组织实施、检验结果、新的循环)几个步骤。25、目标的性质可以概括为(目标是分层次、分等级的,目标可以多样化,有主要目标与次要目标之分,有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之分)。26、以下关于目标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目标一般是长期的、目标管理很灵活)。27、在目标管理中,一般把目标完成结果的评价等级分为(A级一达到目标以上、B级一刚好达到、C级--尚未达到目标、D级--结果与预期目标相反)。28、预测方法中的时间序列分析法一般采用什么计算方法?(移动算术平均法、指数滑动平均法)29、组织对市场占有率的设想、组织内职工流动率均属于组织计划工作的(部分可控的前提条件、定量的前提条件)。30、下列项目中属于经济预测内容的是(自然资源状况、最终产品的需要量、产品价格)。31、组织内的政策和规定是计划工作的(内部的前提条件、可控的前提条件)。32、一般说来,越是组织的下层主管人员,所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经验型、常规型、肯定型)。33、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决策是管理的基础,决策是各级、各类主管人员的首要工作,决策是计划工作的核心)。34、按决策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划分,决策的类型有(肯定型决策、非肯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35、组织的高层主管人员所做的决策倾向于(战略型、科学型)。36、决策的程序一般包括(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备选方案、评价备选方案、选择方案)。37、直线式组织结构的优点包括(分工细致明确、上下级易于协调、容易快速作出决定)。38、直线--职能参谋型组织结构的特点有(有直线指挥人员和职能参谋人员、职能参谋人员有指挥权)。39、管理学上对组织含义的理解包括(组织是实现目标的工具、组织是一个分工协作系统、组织有一个共同目标)。40、组织工作的特点包括(组织工作是一个过程、组织工作是动态的、组织工作要考虑非正式组织的影响)。41、集权制的特点有(统一经营、决策审批手续繁琐、统一核算、决策权集中在高层领导)42、组织中参谋人员掌握的职权是(顾问权、咨询权、建议权)。43、组织中的直线职权是指(命令权、指挥权)。44、"指示图表"个人能力分析法主要从(所要求的技术知识、所要解决的问题、所负职责的大小和范围)方面对各种职务进行评价。45、明确职务的方法有(比较法、职务系数法、时距判定法)。46、人员配备工作的原理包括(责权利一致原理、公开竞争原理、用人之长原理)。47、在人员选聘中采用内部提升方式的优点有(组织成员能够较快胜任工作、可激励组织成员的进取心、可使过去对组织成员的培训投资获得回收)。48、指导工作的具体体现是(向下属传授自己对组织目标和政策的见解、使下属熟悉组织结构和各方面的关系、使下属熟悉他们的责任、权力和任务)。49、要实现有效沟通,应该(传递准确信息、避免过早评价、消除下级人员的顾虑)。50、从组织系统看,沟通联络可分为(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5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指示隐含有上下级关系,这种关系不能反过来、指示的方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指示可以正式地发布也可以非正式地发布、指示的内容应该和实现组织目标密切关联)。52、管理理论研究中对人性的假设有四种不同的观点,它们是("社会人"的假设、"复杂人"的假设、"自我实现人"的假设、"经济人"的假设)。53、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有(思想政治工作、奖励、职工参与管理、工作内容丰富化、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54、四分图管理理论所说的"体制"包括的具体因素有(工作目标、责权关系、组织设计、交代任务的方式)。55、随机制宜理论认为,对领导工作最有影响作用的三个基本方面即情景要素是(任务结构、上下级关系、职位权力)。56、(四分图理论、管理方格理论、领导连续流理论)属于领导行为理论。57、在下列标准中属于实物标准的有(时间标准、产量标准、质量标准、空间标准)。58、控制工作的原理包括(反映计划要求、组织适宜性、控制关键点、例外情况、直接控制)。59、按纠正措施的环节分类,控制的类型有(前馈控制、反馈控制、现场控制)。60、预算的作用包括(全选)。61、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全选)。62、预算是一种(数字化的计划、计划的工具、计划的表现形式、控制方法)。63、以下哪些情况适宜扩大管理幅度?(下级素质较高、政策稳定、控制系统健全)64、主管人员考评应符合一定的要求,包括(考评指标要客观、考评方法要可行、考评结果要反馈)。65、在下列组织结构形式中,设立专业职能管理部门的有(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66、下面所述情况属于前馈控制的是(猎人把瞄准点定在飞奔的野兔的前方、汽车驾驶员在上坡时,为了保持一定车速提前踩加速器、根据虫情预报,农资公司做好农药准备)。67、根据权力定位和工作定位的不同,领导方式可分为(民主型、兼备型、集权型、关系型)。68、下列描述正确的是(控制论的创立人是美国数学家维纳、计划工作必须先于控制工作管理控制系统实质上是一个信息反馈系统、管理控制有两个前提条件:控制标准、相应的监督控制机构和人员)。69、职能制组织结构的优点有(能减轻上层主管人员的负担、充分发挥专业管理的作用)。三、判断题1 (X)管理过程必须与外部环境交换能量和信息,这就是管理系统的相互依存性。2、 (X)做好管理工作只有通过能够熟练背诵管理的原则和原理,应象建筑师用公式设计建筑一样。3、 (V)运筹学、系统分析法和数学模型是管理科学理论的主要研究手段。4、 (X)管理过程必须与外部环境交换能量和信息,这就是管理系统的相互依存性。5、(V)管理学是一门随着实践变化而不断发展的科学。6、(V)管理产生于人类的集体协作和共同劳动。7、 (V)系统是指由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8、 (X)泰罗制是服务于资产阶级的最巧妙、最残酷的剥削手段,不能为我们的企业管理所用。9、 (X)法约尔首先对管理的职能进行了科学的概括,他认为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激励和控制。10、 (V)乔治?埃尔顿?梅奥通过〃霍桑实验〃,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11、 (X)法约尔是一位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先驱者,人们称他为〃科学管理之父〃。12 (V)中世纪意大利的尼古拉?马基雅维利提出了管理的四项原则,对管理思想发展有很大的影响。13、 (V)企业文化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即:表层、中层和深层。14、 (X)社会技术学派特别注重组织中人一人系统的研究。15、 (X)未来组织管理方法的最大变化在于实行集中化管理。16、 (X)权变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巴纳德。17、 (X)〃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决定管理成败〃,这是社会系统学派提出的观点。18、 (X)管理的社会责任就是关于管理者作出决策、采取行动背后所依据的准则问题。19、(V)社会学是社会合作学派的重要的理论基础。
20、212223242627282930313233343536、(V)管理过程学派主张按管理职能建立一个作为研究管理问题的概念框架。(X)计划工作的第一步是确定前提,即确定计划工作的假定条件。(V)计划工作就是要回答5WIH,或者说计划工作的任务就是5WIH。(V)组织目标是通过一定的计划来实现的。(X)规则与程序实际是等同的。25、(X)计划工作的第二步是估量机会。(X)估量机会是计划工作的真正起点。(V)目标是在目的或任务指导下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预期成果。(V)目标管理的特点之一是〃奉行成果第一的方针〃。(V)灵活性原理是指制订计划时要有灵活性,留有余地。(X)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无法协调。(V)确立目标是计划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X)目的或任务是在目标的指导下,制订的整个组织所要达到的具体成果。(V)改变航道原理是指执行计划时要有应变能力。(V)目标管理强调的是自我控制。(V)回归分析是从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出发来进行预测的一种预测方法。(X)回归分析法不属于因果分析法的一种。
37、(X)运用德尔菲法时要注意,征询专家意见的问题不必太清楚,模糊一点有利于专家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38、(X)德尔菲法是外推法的一种。39、(X)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是不可控的。40、 (V)德尔菲法是直观判断法的一种。41、 (V)职工流动率是计划工作中部分可控的前提条件。42、 (V)预测是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又是计划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3、 (V)组织内部政策是计划工作中绝对可控的前提条件。44、 (X)科学决策追求的是最优最好方案。45、(X)科学决策主要以主管人员的判断为基础。46、 (V)决策是一种分析判断过程。47、 (V)进行决策时,要求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48、 (V)主观决策法灵活,通用性大,易于被一般管理干部接受,特别适合于非常规决策。49、 (X)〃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办法多〃的做法是符合现代决策理论的。50、 (X)决策的第一步是评价备选方案。51、(X)风险型决策属于肯定型决策。52、 (V)管理学中所讲的组织的含义是指按照一定目的和程序组成的一种权责结构。53、 (V)组织工作应要充分考虑非正式组织的影响。54、(V)事业部组织结构形式通常适用于大型企业采用。55、 (V)组织工作是根据组织的目标、考虑组织内外环境来建立和协调组织结构的过程。56、 (X)组织工作就是要回答5W1H。57、 (X)在工业发展早期,最早出现的组织结构形式是职能制。58(X)开展组织工作的首要环节应该是对组织内部的管理层次和职能部门进行划分。59、 (V)具有按项目划分的横向和按职能划分的纵向两套领导系统的组织结构形式是矩阵制。60、 (V)在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形式中,职能部门人员只有参谋建议权,没有直线指挥权。61(X)将进行业务活动所必需的职权授予各部门的负责人,这是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步骤。62、 (V)按职能划分部门的方法是指遵循专业化的原则,以工作或任务的性质为基础划分部门。63、 (X)由于管理职能过于专业化,导致综合性的管理人才难以选择、训练和培养,这是按产品划分部门方法的局限性。64、 (X)授权是指上级领导者给予下级一定的任务和权力,让下级拥有自主权而行动,并负全部责任。65、 (V)组织中的直线人员掌握的是指挥权,称为直线职权;参谋人员掌握的是辅助性职权,称为参谋职权。66、(V)未来组织的层次将会变少,业务专家将会增多。67(X)职能制组织结构形式是按照〃集中政策、分散经营〃的管理原则确立的。68、 (X)委员会是集体管理的体制,它的实质是指上级将权力分配给下级,让下级参与管理。69、 (V)人员配备要求采取开放的系统方法,考虑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两个环境。70、 (X)实行公开竞争,应该使组织内部的人员处于有利地位,增加他们谋求职务的机会,以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发展。71、 (X)确定职务时,先确定几个关键职位,然后把其他的职位与这些职位比较并作出主观判断。这就是确定职位的职务系数法。72、 (V)个人素质和知识结构是管理能力的基础,而不是管理能力的决定因素。73、 (V)如果一个主管人员不能说服和激励下属并通过他们的努力完成任务的话,这个主管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强的。74、 (X)按主管人员的标准进行考评,主要是指按个人品质和工作特征的标准来评价主管人员。75、 (X)现代的观点认为,人员配备工作主要包括人员选聘和人员考评两个环节。76、 (V)从人员选聘的条件看,成功履行管理职能的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有强烈的管理愿望。77、 (X)主管人员所处管理层次越高,概念技能要求越低。78、 (X)寻找最合适的人员,追求尽善尽美的人才,这是对人员招聘工作的基本要求。80、(X)主管人员在领导组织成员实现组织目标时,下达的各种命令越一致,领导和被领导双方对最终成果的责任感也就越小。81、(X)领导就是向下属发号施令的过程。82(V)员工要获得满意的薪酬和职业发展,企业要获得盈利和长远发展,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这正好体现了目标协调原理。83、 (X)管理人员在领导组织成员实现组织目标时,下达的各种命令越一致,领导和被领导双方对最终成果的责任感也就越小。84、 (V)口头沟通的主要优点是具有迅速和充分交换意见的潜力。85、 (V)会议制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沟通手段。86、 (X)轮式和链式沟通网络适合于解决复杂的组织问题。87、 (V)〃认清形势〃在组织沟通中的含义是,给明智的行为提供必要的情报。88、 (X)组织中沟通的目的是维护稳定,了解情况。89、 (X)平行沟通就是指行政级别相同的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90、 (X)非正式沟通是组织之外的沟通,对组织有害无利。91、 (X)在沟通过程中,要尽量早些对情报进行评价,以便取得更佳的沟通效果。92、 (X)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借助各种先进设备就可以进行联络沟通,我们已不再需要会议这种古老沟通方法了。93、(V)职员努力工作能够从组织获得相应的报酬,这是积极强化的表现。94、(V)赫茨伯格认为,保健因素不能直接起到激励职工的作用,但能防止职工产生不满情绪。95、 (X)期望理论认为,人的积极性取决于人和环境的关系。96、 (V)领导的作用之一是激励组织成员,调动积极性。97、 (X)双因素理论认为,人际关系、工作条件、职业安定等因素是激励因素。98、 (X)领导连续流理论认为,放任自由的领导方式是绝对错误的。99、 (V)控制论是一门研究各种控制系统共性的学科。100、 (X)对于不肯定因素造成的管理上的失误,主要依赖于间接控制的技术去解决。101、 (V)控制标准是从一个完整的计划中所选出来的对工作成果的计量有重要意义的关键点。102、 (X)控制工作的首要环节是用控制标准对实际工作成效进行衡量,以便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103、 (X)例外情况原理是指主管人员越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例外的情况,控制工作就越无效。104、 (X)控制工作的灵活性主要适应于在正确计划指导下的人们工作不当的地方。105、 (V)在销售利润率一定的条件下,加大资金的周转率可以提高投资的回收率。106、(X)在PERT网络图的多条线路中,耗用时间最少的即为关键线路。107、(V)博弈论决策方法是说决策不能单顾自己一方,而且要估计对手一方,犹如两人对弈,是一个胜负问题。108、 (X)组织中的直线权力和参谋权力的职权关系是一种对等的关系。109、 (X)在控制过程中,主管人员越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例外的情况,控制工作就越无效。110、 (V)管理需要有一种追加的影响力,这是通过领导和指导实现的。111、 (X)在销售利润率一定的条件下,加大资金的周转率不可能提高投资的回收率。112、 (V)目的或任务是指社会赋予一个组织的基本职能,它要回答组织是干什么的和应该干什么的问题。113、 (X)授权是指上级领导者给予下级一定的任务和权力,让下级拥有自主权而行动并负全部责任。114、 (X)在三种常见的口试类型中,〃漫谈式口试〃着重了解的是主管人员的知识水平。四、名词解释1、 管理二重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管理具有二重性,一方面,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具有组织技术属性(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具有社会经济属性(社会属性。2、 社会合作学派:社会合作学派(也称社会系统学派)将组织作为一个合作的社会系统来研究,认为人的互相关系就是一个社会系统,它是人们在意见、力量、愿望以及思想等方面的一种合作关系。管理人员的责任就是围绕着物质的、生物的和社会的因素去适应总的合作系统。社会合作学派的创始人是巴纳德。3、非正式组织:是人们在共同工作中由于兴趣、情感或归属等因素而构成的组织体系。"非正式组织"通过不成文的规范左右着成员的感情倾向和行为。4、企业文化: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及企业职工在经营和管理中逐步形成的观念形态、文化形式和价值体系的总和。主要构成因素是:价值观念、企业精神、制度规范习俗仪式、英雄人物、企业环境等。5、规则:是关于在某种具体情况采取或不采取某个特定行动的规定,它也是一种计划。规则实际告诉人们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做,以及不能怎样做。一系列规则的总和构成程序。6、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7、组织使命:是指社会赋予该组织的基本职能。组织使命表明组织是干什么的、组织应该干什么。8、所谓限定因素原理,是指在计划工作中,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对达到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越是能够准确地、客观地选择可行方案。9、许诺原理: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小;反之亦然。10、目标统一原理:是指组织中每个部门或个人的贡献越是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就越是合理有效。11、定量目标:通常可以用数量表示的目标,数量目标是用"多少"的标准来衡量的。12、社会未来预测:是研究与社会发展有关的未来问题,尤其是对科学技术发展而产生的社会问题的研究。其目的是协助政府机构制定政策,选择方案,提出改进措施。社会未来预测还要顾及预测各种社会现象和发展趋势。13、德尔菲法又称"专家预测法",是一种通过有控制的反馈来收集专家意见的方法。这是50年代初美国蓝德公司与道格拉斯公司在协作研究如何获得可靠的专家意见的方法过程中提出来的,并以德尔菲为代号。14、所谓主观决策法,指的是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成就,采取有效的组织形式,在决策过程中直接利用专家们的知识和经验,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和资料,提出决策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并作出评价和选择。15、组织工作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而确定组织内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活动过程即设计一种组织结构并使之运转的过程。16、责权一致原理是指为保证组织结构的完善和组织工作的有效进行,在组织结构的设计中,职位的职权和职责要对等一致。17、组织结构是指表明组织内部各部分的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散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18、授权是指上级领导者给予下级一定的权力,使下级在一定的监督之下拥有相当的自主权而行动。在授权过程中,授权者对被授权者有指挥和监督的权利,被授权者有行使权力的权利,并负有向授权者汇报情况和完成任务的责任。19、委员会制是一种集体管理的组织形式,委员会是指集体掌握权力共同执行某些管理职能的一组人。委员会制是相对于个人管理而言的,将决策权分散在一组人中,由集体共同负责。20、部门是指组织中主管人员为完成规定的任务有权管辖的一个特殊领域,也可以说部门是指承担一定管理职能的组织单位。21、管理愿望是指人们希望从事管理工作的主观要求,即人们是否在主观上愿意积极主动地去从事管理工作。一个人是否具有强烈的管理愿望,是他能否学会管理基本技能和成功履行管理职能的最基本的要求。22、人事技能:指主管人员做好本职工作并带领下属人员一起发挥合作精神的能力。23、领导:是拥有权力的个人或集团向他人施加影响,使之为实现预定目标而努力的过程领导要引导、鼓励下属,使组织成员心甘情愿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24、指导与领导工作,就是对组织内每个成员(个体)和全体成员(群体)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使个体和群体能够自觉自愿且有信心地为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而努力。25、"指示"是组织中上级对下级发出的命令、指导和示意,他要求下级据此采取相应的行动。指示作为上级的训令,它体现了从上级到下级的直线指挥人员之间的隶属关系,这种关系是不能反向的。指示是具有强制性的指导和要求。26、所谓需求,是指人体和社会生活中所必要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当人们缺乏所需事物而引起生理或心理紧张时,就会产生需要,并为满足需要而采取行动。因此,需要是一切行为的原动力。27、移情作用:是美学和心理学的概念,意思是说一个人将自己的意识以想象力投射到他人身上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将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模拟他人的感情、意见与价值观念的能力。28、领导行为理论认为,领导者最重要的方面不是领导者个人的性格特征,而是领导者实际在做什么,有效领导者以他们特殊的领导作风区别于那些不成功的领导者。领导行为理论的主要代表理论有领导连续流、领导四分图、管理方格理论等。29、控制工作是指为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上级主管人员对下属的工作成效进行测量、衡量和评价,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过程。30、管理审核是指以管理学基本原理为评价准则,系统地考查、分析和评价一个组织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成效,进而采取措施使之克服存在的缺点或问题的工作过程。31、预算是一种以货币和数量表示的计划,它是按财务项目或非财务项目表明的组织的预期成果,反映了组织在未来某一时期的综合计划。32、计划工作:是指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和主观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的活动。广义的计划包括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狭义的计划只包括制定计划。33、直线职权:直线职权是指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包括作出决策、发布命令等的权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指挥权。34、控制关键点原理:控制关键点原理是指主管人员越是尽可能的选择计划的关键点来作为控制标准,有重点地实施控制,则控制工作就越有效。控制工作的这一原理主要反映了在控制工作中应如何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五、简答题1、为什么说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的科学性表现在:经过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寻找和证实了大量的管理客观规律;管理在长期实践中,已经将经验上升为理论,开始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管理不仅积累了自身的经验和规律,而且,众多的科学逐步融入到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中,使其更加严谨和科学。管理是一门艺术:管理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决定了在极其复杂的社会活动中,仅有管理理论知识还不能保证实践的成功,实际上也不存在固定不变的管理模式,只有审时度势,灵活运用管理理论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管理的艺术性表现在:管理作为一项实践活动需要有一系列根据实际情况行事的经验、诀窍和准则,而这些经验、诀窍和准则只能从长期的实践活动中获得。2、简述管理与科学技术环境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管理的外部环境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科学技术发展为管理提供了更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也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十九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促进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核心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等技术群的产生与发展,使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价值越来越弱化,技术、知识在经济发展和组织管理中的作用与价值越来越突出。由信息高速公路而掀起的第二次信息革命的特征是网络化、多媒体化,从而为组织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强大基础。就管理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管理为科学技术的充分发挥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证,管理水平是与科学技术水平相适应的。3、目标管理有哪些优点?1)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它可以促使主管人员去思考用什么方法、需要什么资源来更好地实现目标,并积极实施。(2)有利于暴露组织机构中的缺陷。目标管理促使主管人员把组织的作用和结构搞清楚。(3)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责任心。目标管理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使下级人员不只是上级的奴隶,他们自己同时也是决策者,是有明确目标和承担责任的。(4)有利于进行更有效的控制。它促使主管人员按一定标准来衡量工作,有据可循。4、采用德尔菲法预测时要注意哪些事项?(1)问题必须十分清楚,其含义只能有一种解释,否则专家回答就可能离散。(2)问题的数量不要太多,一般以回答者可在两个小时内完成一轮为宜。要求专家们独自回答,不要串联讨论,也不要请人代劳。(3)要忠实专家们的回答。调查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显示倾向。即便有些专家回答得十分离奇。要注意这种方法是一种思想产生过程,应鼓励提出任何种类的方案设计思想,同时禁止对各种方案提出批评。(4)对于不熟悉这一方法的专家,应事先讲清楚意义和方法。参加这种活动毕竟要付出相当的精力,应给专家适当的精神与物质奖励。5、简述组织工作的分工协作原理。分工协作原理是指组织机构应能正确的反映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需的各项任务和工作分工,以及这些任务和工作之间的协调,组织的运行才能达到精干、高效。首先,管理工作在分工基础上的专业化发展,是组织规模扩大化的必然要求。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可以规定组织结构中的管理层次分工、部门分工和职权分工,明确每个组织成员的工作任务。其次仅有专业分工是不够的。组织中的各个部门既有专门的工作职责范围,其工作又必须在其它部门的协调配合下才能顺利完成。组织各部门和各环节彼此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组织才能正常运转。6、试述授权应坚持的原则。在授权中应坚持以下原则:(1)明确目标,清楚授权的内容和目的。明确目标是授权的基本前提。这里需要明确三个问题:一是授权者及被授权者首先应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要授权;二是要明确授权的内容是什么;三是要明确被授权者工作的考核目标,使被授权者清楚的知道该做什么及应达到的程度。这样既有利于下属完成任务,也可避免下属推卸责任。(2)要做到正确用人。正确授权一定要建立在合理用人的基础上,要保证接受权力的人能够履行职责,正确的行使权力。在现实的管理活动中,合理用人应做到:一要"因事设人",而不要"因人设事";二要"视能授权",选择具有自觉履行职责的意愿,又具备行使权力所需能力的人作为授权对象。(3)授权要适度,所授权力与承担的职责要相当。首先应认识到,科学授权应做到权力和责任的有机结合。这是因为履行职责是组织成员的工作任务,而拥有一定的权力是履行职责所必不可少的手段;其次应认识到,授权不能过度。要明确授权者与被授权者责任的绝对性。授权的实质是上级将权力委托给下级代为行使,而权力的所有权仍然由上级掌握。因此就责任而言,应明确两个方面:一是下级接受了权力就要对上级负责,二是上级仍对权力负有最终的责任。过度放权,会导致对被授权者的管理失控。(4)要保证授权过程的集中统一。正确授权应坚持命令统一性的原则。一方面应注意要逐级授权,不应越级授权。另一方面注意的是一个下级只应接受一个上级的授权并对其负责。在现实的组织活动中,越级授权,或者一个下级同时接受来自多方面的授权并担负多方面的责任,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5)要加强对授权后的有效控制。首先应认识到,授权不是放权,由于授权者最终掌握着权力的所有权,并要对被授权者的行为负有责任。因此授权后,授权者仍应对被授权者履行职责的过程进行监督控制,以保证下级能够履行责任并正确的行使权力。其次也应认识到,控制要适当,要以不干扰授权者正常履行权力和责任为限。7、试述人员配备工作的基本原理。一、职务要求明确原理是指对主管职务及其相应人员的需求越是明确,培训和评价主管人员的方法越是完善,主管人员工作的质量也就越有保证。对组织中的每一项职务应有明确的要求,其意义在于:职务要求明确是人员配备的基本依据:有利于对任职人员工作绩效的考评;有利于对人员进行有目的的培训。二、责、权、利一致的原理是指要充分发挥主管人员的作用,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就必须要使主管人员的责、权、利相统一。所以要贯彻责、权、利一致的原则,主要原因在于:履行职责是对任职人员的基本要求;授予相应的权力是任职人员履行职责的保证;结予相应的待遇是促使任职人员正确使用权力,充分履行职责的保证。三、公开竞争原理是指要不断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就必须要在主管职务的聘任过程中,鼓励人员之间的公开竞争。把竞争机制引入人员配备工作,是保证组织获得优秀人才的必要条件,也是激励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四、用人之长原理是指要使组织的整体效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就必须要把各级主管人员放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职位上。用人之长原理要求管理者应知人善任,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组织成员之间达到知识、能力、性格、年龄和关系等方面的优势互补,以利于组织人力资源整体效能的发挥。五、不断培养的原理是指任何一个组织,越是要使其主管人员能够更好地胜任所承担的职务,就越是需要他们去不断地接受培训和进行自我培养对人员的不断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用人过程中要处理好培养与使用的关系,既要用人,也要育人。8、如何理解人员配备的责权利一致原理?责权利一致的原理是指要充分发挥主管人员的作用,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就必须使主管人员的责、权、利相统一。(1)履行职责是对任职人员的基本要求。人员配备工作必须要做到因事设职,因职设人,要明确规定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员的工作任务和相应的责任。(2)授予相应的权力是任职人员履行职责的保证。组织中的各级管理人员在履行职责和义务时,要以相应的权力作为一种手段,权力的行使应是以履行职责和义务为目的,要使权力和责任相适应。(3)给予相应的待遇是促使任职人员正确使用权力,充分履行职责的保证。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利益所得,是对任职人员尽职尽责的一种重要的激励因素。给予任职人员的利益应与其所承担的责任大小相适应。9、试述人员配备工作与其它管理职能的关系。人员配备工作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计划工作、组织工作、指导与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等管理职能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人员配备工作的正常开展,能够促进这些管理职能的有机结合。(1)人员配备工作是计划目标实现的基本保障。任何管理活动都是从计划开始的,计划工作为组织的活动确定了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计划的实施则需要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的保障。在这当中,因为人力资源是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的要素因而对于实现组织目标而言,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2)人员配备工作是组织工作落实的基础。组织工作的开展,可以从实现组织目标的要求出发,确定组织自上而下的纵向管理层次结构、横向职能管理部门结构,以及反映组织内部之间权责关系的权力结构,明确组织中的各种岗位及其工作职责。人员配备工作则从数量上和质量上保证为组织结构内部的各个岗位提供合格的人员,以保证组织结构的正常运转。(3)人员配备工作有助于指导与领导工作的开展。指导和领导工作是对组织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过程,目的在于合理用人,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以实现组织目标。人员配备工作既包括对人员的选拔、考评和培养,也包括如何使用人员,其同指导和领导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4)人员配备工作是有效开展控制工作的前提。控制工作是为了保证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而对组织活动进行的检查与纠偏活动。一个组织中完善的控制系统应包括控制目标、控制主体、控制对象,以及控制方法和手段。而在这当中,控制的主体就是组织中的各级管理人员。有效的人员配备工作可以保证控制主体的健全,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控制水平。10、试述人员培训工作应注意的问题。要做好主管人员的培训工作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培训工作应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培训应做到有的放矢,要从提高主管人员履行职责的能力入手,从而有利于保证组织目标的最终实现。(2)组织的领导应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培训工作。领导的支持是人员培训顺利开展的前提。领导者应积极参与培训计划的制定,并为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3)要选择合适的教学人员,采用适于在职培训的方法。教师应具有真才实学,并掌握与被培训人员有效交流的方法。要有好的教学效果,以保证培训工作的质量。(4)要保证参加培训的人员有学习的自觉性。能否达到最终的培训效果,还要取决于参加培训的人员是否具有学习的自觉性。(5)培训内容应切实满足受训者的需要。培训工作应能根据不同人员的需要,在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上区别对待,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6)要注意选择有效的培训方法。在培训中,应善于根据具体情况,对各级主管人员因时、因地、因人地采用各种不同期限、不同要求、不同方式的培训方法。(7)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培训应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理论学习最终还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因此培训的重点应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各级主管人员管理能力的提高。11、在人员选聘中要从哪些方面评价人的管理能力?在人员选聘中对管理者的管理能力的观察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认识问题的能力。这是指管理者对组织内部与外部客观环境认识的敏感性和洞察力。(2)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指管理者应具有的通过现象抓住本质,善于发现和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3)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指管理者应具有的善于把握本质,预测未来,能够做出正确决策,从而能够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一能力是指管理者应具有正确处理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及组织长远的整体发展问题的能力。12、试述激励强化理论的思想观点。激励强化理论是行为改造型理论之一,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来的。强化是心理学术语,是指通过不断改变环境的刺激因素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的过程。强化激励模式强调行为结果对职工行为本身的反作用,主张通过给某种行为以肯定或否定等强化刺激,达到加强积极行为,减弱消极行为,修正固有行为等目的。激励强化理论认为,管理人员可以采用四种强化类型来改变下级的行为:(1)积极强化(正强化)。在积极行为发生以后,立即用物质的或精神的鼓励来肯定这种行为。在这种刺激作用下,个体感到对其有利,从而增加以后的行为反应频率,这就叫积极强化。(2)惩罚(负强化)。在消极行为发行之后,使实施者受到经济上或名誉上的损失,或取消某些为人所喜爱的东西从而放弃不良行为,这就叫惩罚。(3)消级强化或逃避性学习。当一个特定的强化能够防止产生个人所不希望的刺激,就叫做消极强化或逃避性学习。消极强化和积极强化有一定的区别,工人努力从工作、组织中获取报酬,这是积极强化、工人努力工作是为逃避不希望得到的刺激结果,如不挨上级的批评,这是消极强化。当然,在这两种情况下,积极行为都能得以加强。(4)消失。对行为不施以任何刺激,由于一定时期内连续不强化,这种行为将逐步降低频率,以至最终消失。主管人员可以根据下属的行为情况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强化方式,它主要分为连续的和间歇的两种。连续强化是指每次发生的行为都受到强化。间歇的强化是指非连续的强化,它又包括四种形式:固定间隔;可变间隔;固定比率;可变比率。13、现阶段研究领导问题的理论有哪几种?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历史上人们对领导问题有着各种各样的探讨,其核心都是在探讨如何才能使领导工作更为有效。根据研究角度和出发点的不同,出现了三种类型的领导理论即领导性格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领导性格理论着重从领导者的品行、素质、修养等的个性特征的角度来研究领导的有效性问题。领导行为理论将研究的着眼点放在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上,注重研究领导者的领导行为和领导风格对组织成员的影响,力图找出一种最适于组织发展,有利于调动组织成员积极性的领导行为。领导权变理论研究的着眼点是领导行为与领导环境的关系,研究领导环境对领导品质和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影响,认为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最好的领导模式,领导者应能善于根据环境的变化选择不同的领导方式。14、试述控制工作在管理中与其它管理职能的关系。控制职能是管理五大职能之一,在管理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与计划、组织、人员配备以及指导和领导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1)控制是贯穿于管理全过程的一项重要职能。现代组织是以管理者有效的组织众多人共同劳动得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要使组织的各项活动达到协调一致,管理者就必须依赖于控制手段监督管理的全过程。(2)控制要以计划、组织人员配备以及指导和领导工作为基础。离开了这几项工作,控制工作本身也就不存在了。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一是计划工作为控制提供了基本依据,控制工作要以计划为基础确定控制标准,控制工作本身也是对计划的实施进行的检查纠偏;二是组织工作为控制工作提供了组织基础,组织的控制系统的建立必须要与组织系统相衔接,才能保证组织各层次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三是人员配备工作有助于提高各级主管人员的工作水平;四是指导和领导工作为控制工作实施的有效性提供了有力保证,以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提高控制工作的效率。(3)控制是计划、组织、人员配备以及指导和领导工作有效开展的必要保证。计划、组织、人员配备以及指导和领导工作的开展都要以控制为基础手段,离开了控制工作,各项工作就可能流于形式,难以达到实效。控制工作不仅可以维持其它职能的正常活动,而且在必要时,还可以采取纠正偏差的行动改变其它管理职能的活动。15、控制工作应满足哪些要求?有效的控制工作应满足以下要求:(1)控制系统要符合主管人员的特点和要求。控制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能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参与控制工作的各级主管人员。建立控制系统必须符合每个主管人员的特点,使他们能将理解它,进而信任它并自觉地运用它。(2)要有客观的控制标准。控制标准是控制过程中对实际工作进行检查的衡量尺度,是实施控制的必要条件。控制标准的确定要以组织目标和计划为基本依据,要客观、准确和适当。(3)要提高控制工作的灵活性。为应付复杂多变的环境对组织活动的影响,控制工作应注意把握灵活性和适应性,以便于适应各种变化。(4)要考虑控制工作的经济合理性。控制需要大量的人、财、物的投入,有效的控制也要以是否具有经济合理性作为开展工作的标准。(5)要能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控制工作的有效性在于能否及时的发现并解决组织活动中的各种问题。(6)控制工作要有全局观点。组织的总目标是要靠组织内的所有单位和成员的协调一致的活动才实现,因此控制工作要有整体观念。(7)控制工作应面向未来。有效的控制系统不应只是一个"消防队",控制工作应能预测未来,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偏差,预先采取措施。并能形成管理突破,不断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16、应如何理解控制关键点原理?控制关键点原理是指主管人员越是尽可能的选择计划的关键点来作为控制标准,有重点地实施控制,则控制工作就越有效。控制工作的这一原理主要反映了在控制工作中应如何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对于这一原理的理解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要达到对组织所有活动的全面而具体的控制是不现实的,应善于抓住组织活动中的关键点,以重点控制达到控制全局的目的。(2)要科学地选择控制点,突出控制工作的重点对象。控制应着重于那些对计划的完成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关键问题上。(3)主管人员应锻炼和培养自己认识和正确处理关键问题的能力。17、网络计划技术与传统的计划和控制方法相比有哪些优点?网络计划技术与之传统的计划和控制方法相比,有以下明显的优越性:(1)网络计划技术具有系统性强的特点。无论是制定计划还是计划的实施和控制,都必须要对计划所涉及的各项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制约关系有系统的了解。(2)网络计划的整体性强,涉及面广,它能将一个组织的活动自上而下的结合起来,使无论是上级还是下级都要参与到计划工作中来。(3)有利于对关键点的控制。网络计划技术具有可控性强的特点,网络图清晰地表明了计划所涉及的关键工作和关键路线,从而有助于提高控制的有效性。(4)网络计划技术带有前馈控制的特点。主管人员可以根据前面工作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以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5)易于动态管理。网络计划技术编制的计划具有较大弹性,在计划的实施控制中易于管理者随时根据变化做出相应调整。18、简述计量决策方法的含义及其具体方法。计量决策方法也指决策的“硬技术”,是建立在数学工具基础上的决策方法,它的核心是把决策的变量与变量、变量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用数学式表示出来,即建立数学模型。然后根据决策条件,通过计算(复杂的问题要用计算机)求得答案。这种办法可以适用于决策过程中的任何一步,特别适用于方案的比较和评价。由于决策所包含的变量多少不同、决策环境的不肯定程度不同,以及所进行的分析有静态和动态的区别,所以决策时要运用复杂程度不同的数学工具,具体有:边际分析法,费用效果分析方法,概率方法,效用方法,期望值方法,博奕论方法,线性规划方法等。19、组织内沟通网络的模式一般有哪几种?一般而言,存在链型、Y型、轮型、环型(圆周式)和全通路型五种较为普遍的沟通网络,这五种沟通网络模式都有其优缺点。链式沟通网络只有向上或向下两种,这种形态的网络意味着组织采取直线职权关系而毫不偏离,是典型的命令链的代表。“Y”式网络是一种垂直沟通网络,其中只有一名人员位于沟通的中心,成为沟通的媒介。轮式代表有一个领导者处于中心,与周边部属有密切的联系,但部属与部属之间并无互动关系,只能通过领导人进行沟通。圆周式沟通网络是服务于同层次和同水平的沟通的,任何人都可以担任沟通者的角色,并没有明显的领导者。全通路网络类似于组织内的非正式沟通网络,是一个开放式的网络系统,允许所有成员间的彼此沟通,没有人以领导者的身份位于中心位置,沟通不受任何限制。20、简述管理控制与一般控制的异同(1)管理控制与一般控制都是一个信息反馈系统。(2)管理控制与一般控制都具备两个基本前提条件。一是有着明确的控制标准;二是有相应的控制机构和人员,构成控制系统的主体。(3)管理控制过程与一般控制都是由确定标准、衡量成效和纠正偏差等三个基本环节构成的。(4)管理控制与一般控制都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这一系统有着控制的目标体系,有着控制的主体和客体,有着完善的控制手段和方法。(5)管理控制解决问题的过程慢于一般控制。这是因为一般控制是自动进行并在瞬间完成,而管理控制的主体是人,有一个主观认识过程并要有各种资源的投入。(6)管理控制的目的既要维持组织系统按计划运行,还要能够促进组织系统运行水平不断提高。一般控制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持系统的既定运行状态。21、如何理解预算这种控制方法的缺点?在运用预算作为控制手段时,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预算过繁过细,导致控制过度。一是剥夺了主管人员所必需的自主权,使得当实际情况与预算的要求不相符时无法进行灵活调整;二是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和资金于预算编制,使预算工作成了负担。(2)错把手段当目标,易导致本位主义。用预算作为控制手段时,有时易犯的错误就是把预算目标置于组织目标之上,借口维护预算的严肃性而忽视组织目标的实现。(3)预算依据不足,导致工作效能难以提高。把过去预算的执行情况用来作为今天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数据中心PPP项目运维服务合同3篇
- 2024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改造与升级合同3篇
- 2025年度水电工程安全防护与应急处理合同样本4篇
- 2024私家车短期租赁合同
- 2025年农业科技园区土地承包种植合同4篇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车棚建设及运营管理合同4篇
- 北京朗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 2025年度个人户外活动组织管理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个人艺术品鉴定与评估合同4篇
- 2025年山东兖矿煤化供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称量与天平培训试题及答案
- 超全的超滤与纳滤概述、基本理论和应用
- 2020年医师定期考核试题与答案(公卫专业)
- 2022年中国育龄女性生殖健康研究报告
- 各种静脉置管固定方法
- 消防报审验收程序及表格
- 教育金规划ppt课件
- 呼吸机波形分析及临床应用
- 常用紧固件选用指南
- 私人借款协议书新编整理版示范文本
- 自荐书(彩色封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