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高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例1.高二班级语文上册教案范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骈体文的特点。
2、掌控文章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以及擅长将典故与眼前景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和积累以下文言词语“故、尽、属、即、且、矣”的意义和用法。
技能目标
1、学习体会本文精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进行文言仿写训练。
2、娴熟背诵2~5段。
【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用富丽的词藻称道洪州,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美以及寥廓壮丽的山川秋景,借以抒发自己弹剑作歌、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繁复感情。
2、辩析“故、尽、属、即”等多义词的词义。
【教学难点】
1、学习文章事、景、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
2、指导同学背诵2~5段。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文章属骈文,名式整齐,便于诵读。通过同学的反复朗读,不断培育他们对作品的感悟和理解技能〕。
2、点拨、归类法〔如解读词语时,多以练习形式实时反馈同学的掌控状况,实时点拨总结,以巩固旧知,积累新知〕。
3、争论法〔对比较难理解的问题,如抒发弹剑作歌的情感、融情于景的特点可通过师生争论查找解决途径。〕
2.高二班级语文上册教案范例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荀子》;掌控文言基本知识点。
2、学习本文比方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语】
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学习”的名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刘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能量。高尔基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名言,这都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讨论的,是如何把这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白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应有的方法、立场,是一篇鞭辟入里、喜闻乐见的佳作。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荀子》介绍】
《荀子》:荀子所著,共32篇,其中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内容涉及政治、哲学、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其文笔雄辩,说理透彻,气概浑厚,多用排比,又善比方,有独特风格。
【字词、文言知识点和内容】
1、同学们,荀子特别强调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劝学》就阐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请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学不能已。
2、荀子从哪三个方面说明学习不能停止?
明确: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立场。
3、文章通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怎样论证的?
明确:论证方法——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比方论证〕、作比较、作诠释、列图表、分类别等。本文通篇运用了比方论证的方法。〔板书见后〕
【艺术特征】
1、比方论证的方法: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谈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劝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能已”之理,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能已”而需要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刻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
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那么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比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详细明白。
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方,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非常敏捷:
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方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先连用五个比方,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
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方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方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2、富有音韵美的语言:本文的语言形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韵律美。文中的比方大都采纳对偶、排比的句式,整齐和谐,既加强了文章的气概,也使文章朗朗上口,便于诵读。多用偶句,兼用散句,既整齐对称,又参差错落,加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和表现力。还用了一些排比句,读起来语气畅达,有气概。
3.高二班级语文上册教案范例
知识目标:
1、掌控本文的字、词、句的意义及用法。
2、学习本文严谨的谈论结构。
3、学习本文布局谋篇的特点。
4、本文是史论,是借古讽今之作,理解文中阐发的“盛”“衰”;“得”“失”;“成”“败”;“损”“益”;“兴”“亡”的道理。
技能目标:
培育同学阅读理解技能。理解文章的思路,学习本文的论证法:例证法,正反对比论证法。
德育目标:
1、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之身”的道理。
2、理解“谦受益,满招损”“祸害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句的深刻含义的启示。
教学重点:
1、文中关键字、词、句。
2、文章谈论思路。
3、如何通过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内容与题目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诵读法,探究引申法
4.高二班级语文上册教案范例
教学目标:
1、了解姜夔及其词作
2、掌控本词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
3、鉴赏本词用典的技法
教学重难点:
体会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
教学方法:探讨、点拔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一起复习前几节课的内容,指出词分婉约、豪放。重点复习婉约派词的特点,指出本词的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二、解题:
简介:引导同学结合说明介绍姜夔,老师稍作补充。他一生未仕,精通音律,能自度曲。所以他的词牌往往和词题是全都的。扬州慢可以看出写的是扬州战后的景象,又是慢词,故称扬州慢。
三、同学自由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老师放录音,同学跟读,进一步体会本词传达的情感,争论明确本词的情感基调〔诗人为国家的残败以及人民的不幸而及其沉痛的心情〕
四、引导同学结合说明,进行探讨,把握本词的文意及结构
问:本词的'写作背景和缘由从哪儿可以找到?
引导同学争论明确:
在小序中可以看出为何写这首词,以及写本词的目的,即抒发“黍离之悲”。〔要求同学找出有关词句〕
追问:是如何书法自己的“黍离之悲”的?〔即本词的文意及结构如何〕
争论明确:〔结构示意〕
所见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萧条冷落〕
空城二十四桥明月
所闻清角吹寒〔凄清〕
所感杜郎须惊〔难言之痛〕对比手法
“黍离之悲”
冷月无声〔凄清〕
桥边红药〔感时伤乱〕
老师在和同学分析的过程中重点解决以下字词:
霁,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冷月,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五、引导同学讨论探讨本词和前面的几首婉约词的不同
要求同学结合前面的婉约派词来感受〔文学史指出‘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对传统的婉约派词的表现艺术进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
明确:语言由“俗”变雅,内容有开拓〔如本词跳出了以往的词为表现个人的狭隘情感的范围,把国家和个人联系在一起〕,详细分析略。
六、要求同学进一步探究本词独特的写作技巧
①明确:本词着重用了虚实相生的写作技巧
详细分析:词的一开头,运用虚写“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是想象中的往日扬州繁华的景象。接着是虚实相结合的写法,“春风十里”是虚写,“尽荠麦青青”是实写,这对比鲜亮的图景,自然有昔胜今衰的感慨!由此词人直抒胸臆,最末从听觉处渲染。
词的下片分两层,第一层虚写,以杜牧的难赋深情杜郎须惊反衬出今日扬州的凄凉,后一层实写,写二十四桥明月,发出年年知为谁生的感慨。综观全词,有实有虚,有情有景跌宕生姿,情景交融。
②引用前人诗句〔杜牧〕是本词的另一特色〔引导同学和辛弃疾词作比〕
明确:引用前人诗句是词中用典的又一种方式,引用的目的是加深词中意境,使人联想而寻于言外。〔举例略〕
拓展延伸:词中引用杜牧词的用处?
通过对比,抚今追昔,有力地表达了对扬州的昔胜今衰的感伤。
5.高二班级语文上册教案范例
一、齐读
同学齐读课文,温习巩固,加深理解。
二、研讨
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后人认为,的结论也是片面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让同学查阅有关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资料,或发给同学有关资料,让同学阅读、思索、争论,畅所欲言。
[明确]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是难能珍贵的。虽然由于种种缘由,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确定的。
第三段提出结论,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话无疑是正确的。
虽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石钟山是因山形像覆钟而得名的,今人经考察又认为石钟山是因“形”和“声”两方面而得名的。苏轼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原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测的精神全都的。
三、比较
比较《石钟山记》与《游褒禅山记》两篇文章。
让同学思索、争论,畅所欲言,老师引导、点拨、归纳。
相同点
通过记游来说明道理,叙议紧密结合,前后呼应,事、理浑然一体,这是两篇文章写法的相同之处。它们与一般游记不同,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它们也不同于一般谈论文的写法,而是通过记游来说明事理。
不同点
1.叙议结合的安排和文章的结构不同。《石钟山记》全文分为谈论、记游、谈论三部分,先议沦,由谈论带出记叙,最末又以谈论抒发感想。它的第一段是质疑,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属谈论部分;第二段是解疑,通过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属谈论部分;第三段是结论,在质疑、解疑的基础上得出要认识事物真相需要“目见耳闻”,切忌“臆断其有无”的事理,属谈论部分。第一段谈论是第二段记叙的前提,第二段记叙是上下两段谈论的中间环节,第三段谈论是第一段谈论和第二段记叙的自然归结,全文为“谈论——记叙——谈论”的三段式线性结构,一脉相承。这是与《石钟山记》具有考察性质这一特点分不开的,《游褒禅山记》的文章主体分为记游和谈论两部分,前面记游山,后面发谈论,它的记叙和谈论是上下相对、两相协作的二合结构。
2.谈论事理的不同。《石钟山记》通过质疑、释疑得出事理,事理极其简明,仅为一句话,不加阐释,也无须阐释。《游褒禅山记》借记游内容为喻,对事理作规律严密的深入阐释,充分论说,有更多的说理成分、更强的论说文特点。
3.记游的不同。《石钟山记》的记游部分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从整体来说是记叙,但其中又有不少描写,既以叙事过程的波澜起伏取胜,又以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取胜,叙事、描写交相烘托。夜游石钟山的一段记叙,既贯穿了考察的完整经过,又通过对怪石鸣禽的逼真描写渲染环境气氛,也有探究两处声响缘由的描写,还有谈论兼抒情的踌躇满志的感慨,写得饶有兴味。《游褒禅山记》的记游部分扼要地交待游山的经过,概括地叙写景物,以记叙的简要明白取胜。
4.文章风格不同。前者缘事寓理,将记叙、谈论与描写、抒情熔于一炉,率性而至,毫无凋琢痕迹,行文简洁而又随笔挥洒,轻快自如,写得颇有情致。后者借端说理,记叙、谈论丝丝入扣而毫无旁骛,刻意追求,规律严密,析理精微,说理透辟,笔锋刚健有力。
四、作业
将本单元所学的词类活用进行整理。
6.高二班级语文上册教案范例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
2、了解《滕王阁序》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的缘由。
3、观赏《滕王阁序》的景美。
4、培育同学观赏古代散文的技能。
5、训练同学能将名句改写成精美片段散文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争论讨论法、形象描述法、利用网络筛选信息法、总结归纳法
2、讨论创新的方法:形象描述法、改写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林芝客运上岗证模拟考试
- -2024年电机维修技术咨询合同3篇
- 2024年海南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目和答案
- 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摸底测试(3)卷含答案
- 2024年汉中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考试
- 2024年度技术转让合同标的及技术细节2篇
- 2024年济南客运考试口诀是什么
-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经典练习卷(B)含答案
- 2024年马鞍山客运资格证题库下载
- 2024年专业电缆敷设服务协议
- 2025年日历表(A4版含农历可编辑)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财务报表分析》一平台在线形考(作业一至五)试题及答案
-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方案-技术标部分
- 公司日常费用报销管理规定
- 外墙外保温(石墨聚苯板)及装修施工方案
- 会议纪要会议记录Excel表格模板
- 幼儿园科学领域幼儿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分小班、中班、大班)
- 二十四山开门放水作灶真诀
- 物料替代申请单
- 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规范标准
- 计量型MSA-GRR分析表格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