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建筑防火设计课件_第1页
工业建筑防火设计课件_第2页
工业建筑防火设计课件_第3页
工业建筑防火设计课件_第4页
工业建筑防火设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安全学

民用建筑设计防火主讲:赵运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教研室建筑技安研究室2007年1月第一篇建筑设计防火第1章建筑火灾及防火对策第2章建筑耐火设计第3章建筑防火分区设计第4章安全疏散设计第5章总体布局与布置设计防火第6章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

第7章工业建筑防火设计第7章工业建筑防火设计

7.1工业建筑的类型及火灾危险性分类

7.2工业建筑耐火设计

7.3工业建筑防火分区与防火间距

7.4工业建筑的安全疏散防火设计

7.5工业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设计(1)主要生产厂房:用于完成主要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加工工艺过程的各类厂房。例如机械厂的铸造、锻造、机加、装配车间等。(2)辅助生产厂房:为主要生产车间服务的各类厂房。如机修和工具等车间。(3)动力用厂房:为工厂提供能源的各类厂房,如发电站、锅炉房、煤气站等。(4)储藏用房间:储藏各类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仓库,如金属材料库、备品备件库等。(5)运输工具用房:停放、检修各种运输工具的库房等,如汽车库、电瓶车库等。返回(1)冷加工厂房:在正常温度状态下进行生产的车间,如机加工、装配等。

(2)热加工厂房: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进行生产的车间,生产中产生大量的热及有害气体、烟尘。如冶炼、铸造、轧钢和锻造等车间。

(3)恒温、恒湿厂房:在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状态下进行生产的车间。如纺织车间和精密仪器车间等。(4)洁净厂房:为保证生产质量,在无尘、无菌、无污染的高洁净状态下进行生产的车间。如集成电路、医药车间等。返回(1)单层厂房: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等许多工业。适用于有大型设备及加工件,有较大荷载和大型起重设备的;需要水平方向组织工艺流程和运输的生产项目。(2)多层厂房:特指二层及二层以上的,但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24m的厂房。多用于电子、精密仪器、食品和轻工业。适用于设备、产品较轻、竖向布置工艺流程的项目。(3)混合厂房:同一厂房内既有多层,也有单层,多用于电力、化工工业。(4)高层厂房:指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两层及两层以上的厂房、库房以及建筑高度超过24m的高架仓库。

(5)地下厂房:特指建造在地下的,用于工业生产的厂房。它们多用于机械、五金、服装、针织等行业。7.1.2生产和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是按生产过程中使用或加工的物品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类的。库房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是按物品在贮存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类的。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划分为五类:甲、乙、丙、丁、戊,火灾危险性依次递减。相应的厂房建筑也被划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举例分别见表7-1和表7-2所示。表7-2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生产类别举例甲1.闪点<28℃的油品和有机溶剂的提炼、回收或洗涤部位及其泵房,橡胶制品的涂胶和胶浆部位,二硫化碳的粗馏、精馏工段及其应用部位,青霉素提炼部位,原料药厂的非纳西汀车间的烃化、回收及电感精馏部位,皂素车间的抽提、结晶及过滤部位,冰片精制部位,农药厂乐果厂房,敌敌畏的合成厂房、磺化法糖精厂房,氯化醇厂房,环氧乙烧烷、环氧丙烷工段,苯酚厂房的磺化、蒸馏部位,焦化厂吡啶工段,胶片厂片基厂房,汽油加铅室,甲醇、乙醇、丙酮、丁酮异丙醇、醋酸乙酯、苯等的合成或精制厂房,集成电路工厂的化学清洗间(使用闪点<28℃的液体),植物油加工厂的浸出厂房2.乙炔站,氢气站,石油气体分馏(或分离)厂房,氯乙烯厂房,乙烯聚合厂房,天然气、石油伴生气、矿井气、水煤气或焦炉煤气的净化(如脱硫)厂房压缩机室及鼓风机室,液化石油气罐瓶间,丁二烯及其聚合厂房,醋酸乙烯厂房,电解水或电解食盐厂房,环已酮厂房,乙基苯和苯乙烯厂房,化肥厂的氢氮气压缩厂房,半导体材料厂使用氢气的拉晶间,硅烷热分解室3.硝化棉厂房及其应用部位,赛璐珞厂房,黄磷制备厂房及其应用部位,三乙基铝厂房,染化厂某些能自行分解的重氮化合物生产,甲胺厂房,丙烯睛厂房4.金属钠、钾加工厂房及其应用部位,聚乙烯厂房的一氯二乙基铝部位、三氯化磷厂房,多晶硅车间三氯氢硅部位,五氧化磷厂房5.氯酸钠、氯酸钾厂房及其应用部位,过氧化氢厂房,过氧化钠、过氧化钾厂房,次氯酸钙厂房6.赤磷制备厂房及其应用部位,五硫化二磷厂房及其应用部位7.洗涤剂厂房石蜡裂解部位,冰醋酸裂解厂房乙1.闪点≥28℃至<60℃的油品和有机溶剂的提炼、回收、洗涤部位及其泵房,松节油或松香蒸馏厂房及其应用部位,醋酸酐精馏厂房,已内酰胺厂房,甲酚厂房,氯丙醇厂房,樟脑油提取部位,环氧氯丙烷厂房,松针油精制部位,煤油罐桶间2.一氧化碳压缩机室及净化部位,发生炉煤气或鼓风炉煤气净化部位,氨压缩机房3.发烟硫酸或发烟硝酸浓缩部位,高锰酸钾厂房,重络酸钠(红钒纳)厂房4.樟脑或松香提炼厂房,硫磺回收厂房,焦化厂精萘厂房5.氧气站,空分厂房6.铝粉或镁粉厂房,金属制品抛光部位,煤粉厂房,面粉厂的碾磨部位,活性炭制造及再生厂房,谷物筒仓工作塔,亚麻厂的除尘器和过滤器室库房存放物品的火灾危险性是按物品在储存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类的,也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见表7-3所示,相应的分类举例见表7-4所示。表7-4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存储物品类别举例甲1.已烷、戊烷,石脑油,环戊烷,二硫化碳,苯,甲苯,甲醇,乙醇,乙醚,蚁酸甲脂、醋酸甲脂、硝酸乙脂,汽油,丙酮,丙烯,乙醚,60度以上的白酒2.乙炔,氢,甲烷,乙烯,丙烯,丁二烯,环氧乙烷,水煤气,硫化氢,氯乙烯,液化石油气,电石,碳化铝3.硝化棉,硝化纤维胶片,喷漆棉,火胶棉,赛璐珞棉,黄磷4.金属钾,钠,锂,钙,锶,氢化锂,四氢化锂铝,氢化钠5.氯酸钾,氯酸钠,过氧化钾,过氧化钠,硝酸铵6.赤磷,五硫化磷,三硫化磷乙1.煤油,松节油,丁烯醇,异戊醇,丁醚,醋酸丁脂,硝酸戊脂,乙酰丙酮,环已胺,溶剂油,冰醋酸,樟脑油,蚁酸2.氨气、液氯3.硝酸铜,铬酸,亚硝酸钾,重铬酸钠,铬酸钾,硝酸,硝酸汞,硝酸钻,发烟硫酸,漂白粉4.硫磺,镁粉,铝粉,赛璐珞板(片),樟脑,萘,生松香,硝化纤维漆布,硝化纤维色片5.氧气,氟气6.漆布及其制品,油布及其制品,油纸及其制品,油绸及其制品丙1.动物油,植物油,沥青,蜡,润滑油,机油,重油,闪点≥60℃的柴油,糖醛,>50度至<60度的白酒2.化学、人造纤维及其织物,纸张,棉、毛、丝、麻及其织物,谷物,面粉,天然橡胶及其制品,竹、木及其制品,中药材,电视机、收录机等电子产品,计算机房已录数据的磁盘储存间,冷库中的鱼、肉间丁自熄性塑料及其制品,酚醛泡沫塑料及其制品,水泥刨花板戊钢材,铝材,玻璃及其制品,搪瓷制品,陶磁制品,不燃气体,玻璃棉,岩棉,陶磁棉,硅酸铝纤维,矿棉,石膏及其无纸制品,水泥,石,膨胀珍珠岩

一般来说,不管是按生产的分类,还是按贮存物品的分类,凡接触到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生产厂房和库房,都应属于甲、乙类。而所谓甲、乙类的区别也主要是在正常条件下发生火灾或爆炸危险性大小的区别,危险性大的属于甲类。丙类生产,是对可燃物体如焦油、甘油、木材、棉花等加工的生产。丁类生产,是指对钢材等金属的热加工,对难燃材料如树脂、塑料的冷加工,以及在煤炭、可燃气体、易燃或可燃液体做燃料的生产,如锅炉房、汽车库等。戊类生产,是在常温下对非燃烧材料如黑色金属冷加工的生产。

需要注意的是,当一座厂房或仓库里,生产或贮存了几种或很多种不同火灾危险性的物品时,它的类别就要按其中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物品的级别来确定。但如果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所占面积的比例较小时,而且安装了良好的排气装置,危险性气体对整个车间的影响就比较小,这样的车间仍可以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戊类生产来考虑。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质的数量很少,不足以构成爆炸和火灾危险的,也可以按实际情况确定其火灾危险性的类别。返回7.2工业建筑耐火设计7.2.1单多层工业建筑耐火设计

工业建筑在选定耐火等级的时候,主要是根据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和存储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确定的。此外,也要考虑建筑的规模大小和高度等因素。

(1)厂房的耐火等级选定

(2)库房耐火等级的选定

厂房的耐火等级主要是根据其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而定的。一般情况下,甲、乙类生产应该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丙类生产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根据厂房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厂房的层数、占地面积选定的耐火等级如表7-5所示。对于甲类生产厂房,除生产上必须采用多层外,最好采用单层建筑。严禁将甲、乙类生产厂房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对于甲、乙类生产厂房,当其面积较小、且为独立的厂房时,也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对于火灾危险性小,但有特殊贵重的机器和仪表等的厂房,应采用一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在小型企业超过300㎡独立的甲乙类厂房,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建筑。锅炉房应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但每小时锅炉的总蒸发量不超过4t燃煤锅炉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返回库房是物资很集中的地方,其耐火等级的选定除了要考虑前面的因素外,还要考虑储存物品的贵重程度。根据防火要求,甲、乙类库房的耐火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在小型企业中,占地面积小,并为独立的建筑物的甲类物品库房,也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其耐火等级具体见表7-6所示。7.2.2高层工业建筑的耐火设计

高层工业建筑系指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两层及以上的厂房、库房以及建筑高度24m的高架仓库

(1)高层工业建筑耐火等级划分

高层工业建筑的耐火等级也分为两级,其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见表7-7的规定。

(2)高层工业建筑耐火等级的选定为了保证高层工业建筑的消防安全,并考虑在火灾后能迅速修复和使用,因此,高层工业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宜采用一级。甲类生产不应设在高层厂房中,并且甲、乙类生产均不得设在建筑的地下室内或者半地下室内。甲乙类物品和闪点大于60℃的液体也不得存储于高层库房。表7-7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构件名称耐火等级和耐火极限(h)一级二级墙防火墙不燃烧体4.00不燃烧体4.00承重墙、楼梯间、电梯井的墙不燃烧体3.00不燃烧体2.50非承重外墙、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不燃烧体1.00不燃烧体1.00房间隔墙不燃烧体0.75不燃烧体0.50柱支承多层的柱不燃烧体3.00不燃烧体2.50支承单层的柱不燃烧体2.50不燃烧体2.00梁不燃烧体2.00不燃烧体1.50楼板不燃烧体1.50不燃烧体1.00屋顶承重构件不燃烧体1.50不燃烧体0.50疏散楼梯不燃烧体1.50不燃烧体1.00吊顶(包括圆顶搁栅)不燃烧体0.25难燃烧体0.25在划分高层工业建筑的耐火等级时应该注意的问题:e.厂房的非承重外墙为不燃烧体时,其耐火极限可降低到0.25小时,为难燃烧体时,可降低到0.5小时。

f.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屋顶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小时的承重构件有困难时,可采用无保护的金属构件。但甲、乙、丙类液体火焰能烧到的部位,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g.建筑物的屋顶应采用不燃烧体,但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其不燃烧体屋面基层上可以采用可燃的卷材防水层。

返回7.3工业建筑防火分区与防火间距

7.3.1单多层工业建筑防火分区

7.3.2高层工业建筑防火分区

7.3.3特殊部位的防火分区

7.3.4工业建筑的防火间距(1)厂房的防火分区(2)库房的防火分区表7-5厂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占地面积生产类别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单层厂房多层厂房高层厂房厂房的地下室和半地下室甲一级二级除生产必须采用多层者外,宜用单层4000300030002000----乙一级二级不限6500040004000300020001500--丙一级二级三级不限不限2不限8000300060004000200030002000-500500-丁二级三级四级不限31不限40001000不限2000-4000--1000--戊二级三级四级不限31不限50001500不限3000-6000--1000--在进行厂房的防火分区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防火墙上开设门窗洞口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厂房(甲类厂房除外)如面积超过表7-5中的规定的数值,设置防火墙有困难时,可用防火卷帘或防火水幕带等进行分隔。

b.一级耐火等级的多层及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多层纺织厂房(麻纺厂除外),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可按表7-5中的规定增加50%,但上述厂房的原棉开包、清花车间均应设防火墙分隔。c.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多层造纸生产联合厂房,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可按表7-5的规定增加1.5倍。

d.甲、乙、丙类厂房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按表7-5的规定增加1倍;丁、戊类厂房设自动灭火系统时,其占地面积不限。局部增设时,增加面积按该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返回库房每个防火墙间面积及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应符合表7-6的要求。在进行防火分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其上开设门窗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b.独立建造的硝酸铵库房、电石库房、聚乙烯库房、尿素库房、配煤库房以及车站、码头、机场内的中转仓库,其建筑面积可按表7-6的规定增加1倍,但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c.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库房,其建筑面积可按表7-6及上述“2”的规定增加1倍。

d.在同一座库房或同一个防火墙间内如储存数种火灾危险性不同的物品时,其库房或隔间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按其中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物品确定。

e.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冷库,每座库房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和防火墙间面积应符合表7-8规定。表7-8冷库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库房的耐火等级最大允许层数单层多层每座库房防火墙间距每座库房防火墙间距一、二级不限6000300040002000三级320007001200400返回(1)高层厂房防火分区(2)高层库房的防火分区高层厂房是指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两层及两层以上的厂房。甲类厂房不能设在高层厂房内。高层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高层厂房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表7-9的要求。表7-9高层厂房防火分区面积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耐火等级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乙一级二级20001500丙一级二级30002000丁一、二级4000戊一、二级6000在进行防火分区划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

b.乙、丙类厂房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面积可按表7-9的规定增加1倍;丁、戊类厂房设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限。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返回高层库房是指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二层及二层以上的库房。高层库房每个防火分区防火墙间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表7-10的要求。表7-10高层库房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存储火灾危险性类别耐火等级每座库房(㎡)防火墙间(㎡)丙类2项一、二级40001000丁类一、二级48001200戊类一、二级60001500高层库房防火分区划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高层库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b.甲、乙类物品及丙类可燃液体不应储存在高层库房内。c.高层库房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建筑面积可按表7-10增加1倍,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返回

a.变电所、配电所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内或贴邻建造,但供上述甲、乙类厂房专用的10kVA及以下的变电所、配电所,当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隔开时,可一面贴邻建造。

b.多功能的多层或者高层厂房内,可设丙、丁、戊类物品库房,但必须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不燃烧体墙和1.5h的不燃烧体楼板与厂房隔开,库房的耐火等级和面积应符合表7-6的规定。

c.甲、乙类生产厂房和甲、乙类物品库房不应设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内。

d.厂房内设甲、乙类物品的中间仓库时,其储量不宜超过一昼夜的需要量。中间仓库应靠外墙布置,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不燃烧体墙和1.5h的不燃烧体楼板与其他部分隔开。e.甲、乙、丙类液体库房,应设置防止液体流散设施。遇水燃烧爆炸的物品库房,应设置有防止水浸渍损失的设施,如图7-1所示。

f.除一、二级耐火等级的戊类多层库房外,供垂直运输物品的升降机,宜设在库房外,如必须设在库房内时,应设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井筒内,井壁上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g.甲、乙类库房内不应设置办公室。设在丙、丁类库房内的办公室、休息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1.0h的楼板分隔开,其出口应直通室外或疏散走道。

h.甲、乙类厂房和使用丙类液体的厂房、有明火和高温的厂房,都应该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h的不燃烧体。图7-1防止液体流散与水浸渍做法

返回(1)厂房的防火间距(2)库房的防火间距(3)工业建筑防火间距的其他要求工业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7-11的规定。表7-11厂房的防火间距(单位:m)

耐火等级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三级四级101214121416141618在按上表确定厂房防火间距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物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如外墙凸出的燃烧构件,则应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

2.甲类厂房之间及其与其他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增加2m,戊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减小2m。3.高层厂房之间及其与其他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增加3m。

4.两座厂房相邻较高一面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4m。

5.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当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较低一座厂房的屋盖耐火极限不低于1h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甲、乙类厂房不应小于6m;丙、丁、戊类厂房不应小于4m。

6.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当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门窗等开口部位设有防火门窗或防火卷帘和水幕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甲、乙类厂房不应小于6m;丙、丁、戊类厂房不应小于4m。

7.两座丙、丁、戊类厂房相邻两面的外墙均为非燃烧体,如无外露的燃烧体屋檐,当每面外墙上的门墙洞口面积之和各不超过该外墙面积的5%,且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减少25%。8.耐火等级低于四级的原有厂房,其防火间距可按四级确定。9.一座凵形、Ш形厂房(如图7-2),其两翼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上表的规定。如该厂房的占地面积不超过规定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面积不限者,不应超过10000m2),其两翼之间的间距可为6m。图7-2Ш形厂房10.丙、丁、戊类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7-11的规定,但单层、多层戊类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表7-11的规定执行。甲、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距重要的公共建筑不宜小于50m。为丙、丁、戊类厂房服务而单独设立的生活室与所属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6.00m。

11.

厂房附设有化学易燃物品的室外设备时,其室外设备外壁与相邻厂房室外附设设备外壁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0m。与相邻厂房外墙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上表的规定(非燃烧体的室外设备按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确定)。

12.数座厂房(高层厂房和甲类厂房除外)的占地面积总和不超过本规范第3.2.1条的规定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时,可成组布置,但允许占地面积应综合考虑组内各个厂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生产类别,按其中允许占地面积较小的一座确定(面积不限者,不应超过10000m2)。

13.组内厂房之间的间距:当厂房高度不超过7m时,不应小于4m;超过7m时,不应小于6m。组与组或组与相邻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表7-11的规定(按相邻两座耐火等级最低的建筑物确定)。

14.高层厂房与甲类物品库房的间距不应小于13m。返回乙、丙、戊类物品库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表7-12的规定。表7-12乙、丙、戊类物品库房的防火间距(单位:m)

耐火等级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三级四级101214121416141618其中在按上表确定防火间距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1.两座库房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总建筑面积不超过本规范第4.2.1第一座库房的面积规定时,其防火间距不限。

2.高层库房之间以及高层库房与其他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增加3.00m。3.单层、多层戊类库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减少2.00m。

4.乙、丙、丁、戊类物品库房与其他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上表规定执行。与甲类物品库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表7-11执行,与甲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7-12的规定增加2m。

5.乙类物品库房(乙类6项物品除外)与重要公共建筑之间防火间距不宜小于30m,与其他民用建筑不宜小于25m。对于甲类物品库房,与其他建筑的防火间距应按表7-13的规定。

6.工厂、仓库应设置消防车道。一座甲、乙、丙类厂房的占地面积超过3000m2或一座乙、丙类库房的占地面积超过1500m2时,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如有困难,可沿其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或设置可供消防车通行的且宽度不小于6m的平坦空地。表7-13甲类物品库房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单位:m)储存物品类别甲类3、4项1、2、5、6项储量(t)≤5>5≤10>10建筑名称民用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30402530其他建筑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152025202530121520152025返回1.总储量不大于15m3的丙类液体储罐,当直埋于厂房外墙附近,且面向储罐一面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2.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汽的甲类厂房与下述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下列规定:明火或散发火花的地点——30m厂外铁路线(中心线)——30m厂内铁路线(中心线)——20m厂外道路(路边)——15m厂内主要道路(路边)——10m厂内次要道路(路边)——5m3.室外变、配电站与建筑物、堆场、储罐的防火间距应满足表7-14的要求。表7-14室外变、配电站与建筑物、堆场、储罐的防火间距(单位:m)建筑物、堆场、储罐名称变压器总油量(t)5~10>10~50>50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152025202530253035丙、丁、戊类厂房及库房一、二级三级四级121520152025202530甲、乙类厂房25甲乙类库房储量不超过10t的甲类1、2、5、6项物品和乙类物品25储量不超过5t的甲类3、4项物品和储量超过10t的甲类1、2、5、6项物品30储量超过5t的甲类3、4项物品40稻草、麦秸、芦苇等易燃材料堆场50表7-14室外变、配电站与建筑物、堆场、储罐的防火间距(单位:m)建筑物、堆场、储罐名称44变压器总油量(t)5~10>10~50>50甲、乙类液体储罐总储量(m³)1~5051~200201~10001001~500025304050丙类液体储罐5~250251~10001001~50005001~2500025304050液化石油气储罐<1010~3031~200201~10001001~25002501~5000354050607080湿式可燃气体储罐≤10001001~1000010001~50000>5000025303540湿式氧化储罐≤10001001~50000>50000253035

4.厂区围墙与厂内建筑的间距不宜小于5m,围墙两侧建筑物之间应满足防火间距要求。5.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宜布置在地势较低的地带,桶装、瓶装甲类液体不应露天布置。甲、乙、丙类液体的储罐区和乙、丙类液体的桶罐堆场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7-15的规定。

6.甲、乙、丙类液体装卸鹤管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7-16的规定。表7-15储罐、堆场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单位:m)名称一个罐区或堆场的总储量(m³)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甲、乙类液体1~5051~200201~10001001~5000121520251520253020253040丙类液体5~250251~10001001~50005001~25000121520251520253020253040返回表7-16液体装卸鹤管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单位:m)名称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甲、乙类液体装卸鹤管141618丙类液体装卸鹤管101214返回7.4工业建筑的安全疏散防火设计

7.4.1安全出口及数量

7.4.2安全疏散距离

7.4.3安全出口、走道、楼梯的宽度

7.4.4疏散楼梯、电梯的设置

7.4.5对疏散楼梯和门的要求厂房、库房安全出口的规定和要求如下:

1.厂房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要求的可设一个:(1)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10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5人;(2)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15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10人;(3)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25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20人;(4)丁、戊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40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30人;2.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两个。但使用面积不超过50m2且人数不超过15人时可设一个。3.地下室、半地下室如用防火墙隔成几个防火分区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分区的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如图7-3所示。图7-3地下室的安全出口4.库房或每个防火隔间(冷库除外)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宜少于两个。但一座多层库房的占地面积不超过300m2时,可设一个疏散楼梯,面积不超过100m2的防火隔间,可设置一个门。5.库房(冷库除外)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两个,但面积不超过100m2时可设一个。返回厂房内最远工作地点到外部出口或楼梯的距离(图7-4),不应超过表7-17的规定。图7-4厂房内最远工作点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距离表7-17厂房安全疏散距离(单位:m)

生产类别耐火等级单层厂房多层厂房高层厂房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甲一、二级3025——乙一、二级755030—丙一、二级三级8060604040—30—丁一、二级三级四级不限6050不限50—50——45——戊一、二级三级四级不限10060不限75—75——60——返回厂房每层的疏散楼梯、走道、门的各自总宽度,应按表7-18的规定计算,当各层人数不相等时,其楼梯总宽度应分层计算,下层楼梯总宽度按其上层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但楼梯最小宽度不宜小于1.10m。底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但疏散门的最小宽度不宜小于0.90m;疏散走道的宽度不宜小于1.40m。库房、筒仓的室外金属梯可作为疏散楼梯,但其净宽度不应小于60cm。表7-18厂房疏散楼梯、走道和门的宽度指标厂房层数一、二层三层≥四层宽度指标(m/100人)0.60.81.0返回

1.甲、乙、丙类厂房和高层厂房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高度超过32m的且每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宜采用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2.高度超过32m的设有电梯的高层厂房,每个防火分区内应设一台消防电梯(可与客、货梯兼用),并应符合下列条件:

(1)

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其面积不应小于6.00m2,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其面积不应小于10.00m2。

(2)

消防电梯间前室宜靠外墙,在底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3)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墙隔开;当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

(4)

消防电梯间前室,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

(5)

消防电梯,应设电话和消防队专用的操纵按钮。

(6)

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排水设施。

3.高度超过32m的设有电梯的高层塔架,当每层工作平台人数不超过2人时,可不设消防电梯。

4.丁、戊类厂房,当局部建筑高度超过32m且局部升起部分的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50m2时,可不设消防电梯。

5.高度超过32m的高层库房应设消防电梯。设在库房连廊、冷库穿堂或谷物筒仓工作塔内的消防电梯,可不设前室。返回1.除一、二级耐火等级的戊类多层库房外,供垂直运输物品的升降机,宜设在库房外。当必须设在库房内时,应设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井筒内,井筒壁上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2.库房、筒仓的室外金属梯可作为疏散楼梯,但其净宽度不应小于60cm,倾斜度不应大于60°角。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0.8m。

3.高度大于32m,人数超过10人时可设置防烟楼梯间。如果高度小于32m的厂房,人数不足10人或只有10人时可仅设置封闭楼梯间。另外,当厂房开敞时也可不作封闭楼梯间。但如厂房内人员较多,为保证人员疏散,有条件还是以设置封闭楼梯间为好。

4.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但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超过10º,且每级离扶手25㎝处的踏步宽度超过22㎝时可不受此限制。图7-5所示,适合于疏散楼梯踏步的高宽关系如图7-6所示。

5.高度超过10m的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应设通往屋顶的室外消防梯,但不应面对老虎窗,并宜离地面3m设置,宽度不应超过50cm。图7-5螺旋楼梯踏步关系图7-6楼梯踏步关系

返回7.5工业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设计

7.5.1装修防火标准

7.5.2架空地板设计防火

7.5.3贵重设备房间内装修设计防火

7.5.4厂房附属办公用房内装修设计防火工业厂房内部各部位的装修也应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中的有关要求。该规范规定厂房内部各部位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表7-19中的规定。表7-19工业厂房内部各部位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工业厂房分类建筑规模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顶棚墙面地面隔断甲、乙类厂房有明火的丁类厂房AAAA丙类厂房地下厂房AAAB1高层厂房AB1B1高度>24m的单层厂房高度≤24m的单、多层厂房B1B1B2B2无明火的丁类厂房戊类厂房地下厂房AAB1B1高层厂房B1B1B2B2高度>24m的单层厂房高度≤24m的单、多层厂房B1B2B2B2表中对工业厂房进行分类时,根据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特征将厂房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根据厂房内部装修的特点,将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