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第六章-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b1bed618b667298decf3b177419804e/1b1bed618b667298decf3b177419804e1.gif)
![信息经济学第六章-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b1bed618b667298decf3b177419804e/1b1bed618b667298decf3b177419804e2.gif)
![信息经济学第六章-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b1bed618b667298decf3b177419804e/1b1bed618b667298decf3b177419804e3.gif)
![信息经济学第六章-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b1bed618b667298decf3b177419804e/1b1bed618b667298decf3b177419804e4.gif)
![信息经济学第六章-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b1bed618b667298decf3b177419804e/1b1bed618b667298decf3b177419804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
——信息供给:二次信息市场代理方先行动信号发送简单模型信息甄别应用企业并购风险投资
信贷配给规避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的方法应用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商品市场信号均衡混同均衡分离均衡信号效率信号发送失灵简单模型一般模型一般模型委托方先行动第六章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
——信息供给:二次信息市场代形成二次信息市场的主要原因:一类是由外在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特别是为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在一次信息市场基础上形成的各种对策行动的信息经济结果,如文凭、优质产品称号、售后服务承诺、广告等,构成二次信息市场。另一类是由信息生产成本与使用规模无关等内在不确定性导致的,形成信息的再销售和再使用,如盗版和分享等。形成二次信息市场的主要原因:第一节信号发送经济生活中的信号发送:
——品质保证书/售后服务承诺
——大学文凭
——品牌(麦当劳)
——“民工荒”现象
——战争中的各类真假情报第一节信号发送经济生活中的信号发送:Spence和信号发送理论: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主要成在于“对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市场理论”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迈克尔•斯彭斯于1973年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著名论文“劳动力市场中的信号问题”(JobMarketSignaling,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74年出版了专著《市场信号:雇佣及相关程序的信号传递》(《MarketSignaling》HarvardUniversityPress)。Spence和信号发送理论:基本思想:
——发送市场信号是市场中的行为主体降低“逆向选择”的重要方式之一;
——由于信息的非对称,市场上会存在真假信号;
——只有当真假信号对于发送者的成本差异足够大时,真实信号才能发挥作用;
——只有当信号发送的预期收益大于信号成本时,市场中的行为主体才会选择发送信号。基本思想:一、基本模型——劳动力市场信号模型假设劳动市场由高、低生产率劳动者组成。其中,低生产率者每年的平均与边际产量为1,高生产率者每年的平均与边际产量为2,招聘厂商为完全竞争厂商,产品价格为$10,000,预期每位员工平均可工作10年。假设高、低生产率者各占50%,即求职者的平均生产力为1.5。低生产率者预期给厂商带来10万元(1万元/年×10年)的收益;高生产率者预期给厂商带来20万元(2万元/年×10年)的收益。
1)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厂商根据求职者的劳动生产率给予相应的平均工资。高生产率者可得到2万元的工资,低生产率者每年可得到1万元的工资。
2)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厂商不能确定每个求职者的实际劳动生产率,只好给予每位员工平均工资15,000元,即牺牲高生产率者的收入,补贴了低生产率员工。一、基本模型——劳动力市场信号模型重要假设:讨论:如何解释大学中“高分低能”的现象?1.斯彭斯—莫里斯条件:受教育时间越长,教育成本越高,且为达到相同的教育程度,低生产率者的受教育成本高于高生产率者,即信号成本与生产能力负相关。2.斯彭斯假设:教育程度仅仅代表信号的价值,不影响劳动生产率。假设e为求职者受教育年限,也代表教育程度。1)假设低生产率者的教育成本为:
C1(e)=$40,000e2)高生产率者的教育成本为:
C2(e)=$20,000e重要假设:讨论:如何解释大学中“高分低能”的现象?1.斯彭
如果厂商将教育程度作为信号,并且认为:e≥e*者属于高生产率者,给予$20,000的工资;e<e*者属于低生产率者,给予$10,000的工资。虽然e*的值由厂商自行决定,但是,如果某e*值的水平无法向厂商提供正确的判断,那么,厂商将会更改e*值。因此,要想知道e*的高低,需要进一步了解两类员工的受教育程度。由于受教育的收益在于获得高工资,因此,教育收益R(e)为不同教育程度所增加的工资,如图表4-1所示。A2B2B1A1如果厂商将教育程度作为信号,并且认为:e≥e*者属
如果受教育年限达不到e*,即介于0与e*之间,都属于低生产率者,工资相同,故教育收益R(e)=0。如果受教育年限达到e*时,都属于高生产率者,工资(工作10年)从$100,000提高到$200,000,故教育收益R(e)=$100,000。
1)对于低生产率者,受教育成本为$40,000e,而受教育的收益为$100,000,因此,当以下不等式成立时,低生产率者宁愿不接受教育:$100,000(受教育收益)<$40,000e*(受教育成本)即e*
>2.52)对于高生产率者,受教育的成本为$20,000e,而受教育的收益为$100,000,因此,当以下不等式成立时,高生产率者愿意接受e*的教育水平:$100,000(受教育收益)>$20,000e*(受教育成本)即e*
<5因此,当2.5<e*
<5时,社会达到信号均衡。即低生产率者不再接受教育,而高生产率者将接受e*的教育程度,劳动者不再改变其教育水平。如果受教育年限达不到e*,即介于0与e*之间,都属于低
肯尼思·阿罗(1973)提出了高等教育的过滤器观点。他认为,高等教育在社会选拔人才方面发挥着双重过滤器的甄别作用。较高的教育水平对于获得更好的经济结果并没有太大帮助,它既不能增加认知能力,也不会增加社会化程度。相反,教育仅作为一种甄别手段发挥过滤作用,将具备不同生产率的个人加以分类,从而向雇主传递信号。大学教育就象一个双层过滤器,一方面对进入与没有进入大学的社会成员进行挑选,另一方面甄别通过或没有通过大学教育的社会成员。图表4-2简要地解释了教育水平作为市场信号的机制。肯尼思·阿罗(1973)提出了高等教育的过滤器观点。他模型结构雇主关于生产能力与教育水平的信念
形成或者修正雇主向不同教育水平的雇员提供不同水平的工资教育成本不同生产力水平的人选择不同的教育水平雇主在雇佣发生后逐渐认识生产能力和教育水平的经验关系模型结构雇主关于生产能力与教育水平的信念雇主向不同教育水平的二、理论模型——劳动力市场信号模型
假设某竞争性劳动市场中存在两类个人:低生产率的个人L1与高生产率的个人L2。其中,低生产率个人的边际产量是a1,高生产率个人的边际产量是a2,且a1<a2。假定劳动市场上高生产率个人所占的比例是b,则低生产率个人所占的比例为(1-b)。为简单化,假设某个线性生产函数使低生产率的个人L1和高生产率的个人L2生产的总产量为a1L1+a2L2。在完全信息条件下,雇主很容易观察到个人的实际生产率,则雇主将向高生产率的个人提供工资W2=a2,向低生产率的个人提供工资W1=a1。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雇主不能观察个人的生产率类别,他的最优选择是提供平均工资W=(1-b)a1+ba2。只要两类个人都接受这个工资率,劳动市场将不会出现逆向选择,然而现实情况则一定会出现逆向选择。二、理论模型——劳动力市场信号模型
假设个人可以拥有能使雇主区分个人生产率高低的信号,如受过教育。令e1表示L1类型的个人接受的教育水平,e2表示L2类型的个人接受的教育水平。假定个人接受教育的成本不相等,低生产率的个人接受教育的总成本为c1e1;高生产率个人接受教育的总成本为c2e2。
问题:个人必须对接受多少教育进行决策,而雇主则需要对支付多少报酬给不同教育水平的个人进行决策。为简单化,假设教育对个人生产率没有任何影响(这在实际中是不真实的),可以证明,在该模型中,市场均衡的性质主要依赖于个人接受教育的成本。假定c1>c2,即高生产率个人的教育成本低于低生产率个人的教育成本。令e*表示满足下列不等式的受教育水平:由于有a2>a1,c2<c1,故,必然存在一个这样的e*。假设个人可以拥有能使雇主区分个人生产率高低的信号现考虑下列情况:高生产率个人受教育水平是e*,低生产率个人的受教育水平是零(这里可假设教育水平是指高等教育),雇主支付受教育水平为e*的个人的工资等于a2,而对受教育水平低于e*的个人支付的工资等于a1。低生产率个人接受教育的效益将是工资增量a2-a1,成本是c1e*。如果a2-a1<c1e*那么,效益小于成本。选择e*将使该条件成立。因此,低生产率个人将发现零位受教育水平(即维持原状)是其最优选择。然而,接受教育水平e*确实对高生产率个人有利吗?由上面的不等式可知,效益超过成本的条件是a2-a1>c2e*由于选择e*,故该条件也成立。现考虑下列情况:高生产率个人受教育水平是e*,低生产率个
c,W
c1
a2
c2
a1
e*e
图4-3信号均衡。
接受教育的收益为a2
-a1,高生产率者受教育成本为e*A,低生产率者受教育成本为e*B。AB接受教育的收益为a2-a1,高生产率者受教信号发送的方式:——广告、品牌——承诺——企业形象——政府干预——第三方独立评价——文凭、证书在大学生招聘会上学生争先递简历,招聘会上学历是求职者能力的一个重要信号信号发送的方式:——广告、品牌——承诺——企业形象—三、例题分析例题1:品牌的信号价值
说明:商品1为名牌产品(价格为P1),商品2为同类型普通商品(价格为P2)。名牌商品的信号价值为P1-P2,C1和C2分别代表名牌和同质非名牌商品的搜寻成本,则市场搜寻成本的差为C2-C1。由此,我们可以获得成为名牌商品的市场条件为P1-P2=C2-C1,即购买名牌商品所支付的高于非名牌同质商品的价格差,等于同质非名牌商品的市场搜寻成本与名牌商品的搜寻成本之差。12三、例题分析说明:商品1为名牌产品(价格为P1),商品例题2:广告的信号作用广告是卖主向买主发送信号的重要方式之一。
广告能对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做出的选择产生明确的或潜意识的刺激,因此,厂商为了使消费者对广告的需求更为敏感,将会对市场广告宣传投入更多资本;当消费者更加需要信息进行合理决策时,他们对于广告的需求也更为敏感。消费者对于其熟悉的某些产品(如啤酒、饮料、洗发用品等)的广告往往会有更敏感的反应,尽管这类广告可能并不含有任何质量或价格内容。因此,厂商都对同一产品大做广告,以期消费者对这些产品的广告更为敏感,并在此基础上改变或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和消费水平。
例题2:广告的信号作用广告能对消费者在购买商
一般而言,不是每种产品做广告都是经济的,低质量产品做广告就不经济,而高质量产品做广告才是经济的,因为广告的目的在于让消费者能长期、持续地购买企业的产品,而低质量产品很难做到这一点。只有当做广告带来的收益大于广告的信号成本时,企业才会选择做广告。低质量产品的信号成本要大于高质量产品的信号成本,因此,低质量产品通常不会做广告。
SD1D2
Q1Q2一般而言,不是每种产品做广告都是经济的,低质例题3:政府对旧汽车市场信息结构的干预
政府可以通过对二次信息市场进行干预而使一次信息市场的效率得到恢复。
图表4-6说明了在旧汽车市场上政府增加信息供给对一次信息市场的积极影响。其中,D1和S分别表示一次信息市场上的需求需求和供给曲线,均衡点为E1,市场以价格P1提供Q1数量的旧汽车销售。假设政府向一次信息市场提供有关旧汽车真实质量的信息,或促进二次信息市场的发展,买主将因此而提高分辨高质量旧汽车质量的能力,从而对不同质量的旧汽车给出不同的价格。结果,需求曲线将向右移动,直至到二次信息市场的位置D2,E2为二次信息市场的均衡点,市场以P2的价格销售Q2数量的旧汽车,此时高质量旧汽车的比重比一次信息市场时提高了,从而实现有效的市场资源配置。例题3:政府对旧汽车市场信息结构的干预
二次信息市场的形成,能有效地缓解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带来的市场低效率状况,使一次信息市场条件下的经济效率得到恢复和提高。
二次信息市场的形成,能有效地缓解逆向选择和道例题4:政府对食品市场的干预
例题6:招商银行的“网上银行”——通过网上银行发出“科技领先”的信号例题7:王石最怕什么?——制定食品安全卫生的标准——对经营者的安全卫生信息进行披露——对市场产品进行检测,并定期公布检测结果——房价暴涨例题4:政府对食品市场的干预例题6:招商银行的“网上银行第二节信息甑别罗斯查尔德和斯蒂格利茨:《竞争性保险市场均衡》RothschildM.andJ.Stiglitz(1976):EquilibriuminCompetitiveInsuranceMarkets:AnEssayontheEconomicsofImperfectInformation
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95,629-649信息甑别:是指市场上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委托方),可以通过信息甑别(Screening)的方式,给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代理方)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诱使他们显示其真实信息。信息甑别与信号发送的区别:主要在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行动顺序不同。第二节信息甑别罗斯查尔德和斯蒂格利茨:《竞争性保险市场均衡指鹿为马的信息甄别《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记载:赵高势倾人主,老臣皆被黜(chu)。尝遇朝会,乃使人献鹿于帝,高指曰:“此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矣,此鹿也。”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盖高有篡夺之意,故指鹿为马,以验群情之顺逆。后高使其婿阎乐杀二世于望夷宫,迎立扶苏之子婴。
赵高指鹿为马,其意就在于对丞相顺从心的信息甄别,这一过程中还伴随着各位丞相对赵高指鹿为马行为的用意进行信息甄别。指鹿为马的信息甄别《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记载:赵高势倾人主一、基本模型——保险市场考虑一家保险公司。假设它面临的所有客户的收入y和可能遭受的损失d(d<y)都是一样的,但其客户可以分为两类,他们遭受损失的概率不同。其中,高风险客户遭受损失的概率为pH,低风险客户遭受损失的概率为pL,这里有0<pL<pH<1。如果保险公司对两类客户都采用同样的保单,则会出现“逆向选择”的问题而导致保险公司的亏损。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保险公司可以对两类客户采用不同的保单。保单定义为数组(a,b),其中a是保费,b是赔偿金。保险公司推出两种保单(aH
,bH
)和(aL,bL
),其中,aH>aL,bH=d,bL<d,即一种是保费较高的全额赔偿保单,另一种是保费较低的部分赔偿保单。对高风险客户而言,选择第一种保单有利;对低风险客户而言,选择第二种保单有利。这样,保险公司通过不同的保单设计可以有效地将两类客户甑别开来,达到分离均衡。
一、基本模型——保险市场二、一般模型1)客户不参加保险时,效用为;2)参加保险时,效用为;因此,只有当时,客户才会投保。二、一般模型均衡的特点:1)每一投保人在所有可能选择的合同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合同2)保险公司的利润不能为负。均衡集中的所有保险合同没有一个给公司带来负收益,这意味着负收益的合同将被舍弃。3)不存在新的合同能够使得选择提供该合同的保险公司得到严格正的利润。均衡集外没有可以带来正收益的保险合同。“之外”指没有在市场上被提供出来的合同,设想,如果有可以带来正收益的合同没有被保险公司提供,那么,受利益的驱使保险公司将会提供这种合同。以上均衡条件表明:均衡集中的合同都带来零利润。零利润指正常的社会平均利润水平,并非是没有利润,而是没有超过正常的社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额利润。如果有可带来超额利润的合同,那么,自然有公司采用它。由于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其他竞争者会迅速模仿采用该合同,直到市场的超额利润为零。均衡的特点:以上均衡条件表明:1)信息对称一类合同信息对称条件下只有一类消费者的保险合同:保险公司拥有客户风险概率信息,以此为依据提供完全保险合同。x1AFGU1U0x245o△xkL1)信息对称一类合同信息对称条件下只有一类消费者的保险合2)信息对称两类合同信息对称时有两类消费者的保险合同:保险公司了解客户类型,并提供相应的合同。x1x2AHALUHU’HU’LULHLANA2)信息对称两类合同信息对称时有两类消费者的保险合同:保3)信息不对称不存在均衡a不存在完全保险的混同均衡
:保险公司不了解客户类型,一旦提供单一完全保险合同就会亏损。x1x2AHNLKUHU’’LAHAL3)信息不对称不存在均衡a不存在完全保险的混同均衡:保险4)信息不对称不存在混同均衡b不存在部分保险的混同均衡
:AN上任意点都不是均衡,保险公司无法找到可提供的部分保险合同。x1x2AHALUHU’HU’LULHLANCD4)信息不对称不存在混同均衡b不存在部分保险的混同均衡5)信息不对称不存在均衡x1AKMNHLx2U’’LUH不存在均衡
:低风险客户所占比例绝对高时,不存在混同均衡和分离均衡。5)信息不对称不存在均衡x1AKMNHLx2U’’LUH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聘请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主考官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小车去拿,觉得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两公尺。”第一位说。“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我会尽量远离悬崖,越远越好。”第三位说。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金子悬崖与的距离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聘请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二、主要思想:——指出均衡可以分为两种:混同均衡和分离均衡——混同均衡表示所有人都采取同样的行动,做出同样的选择——分离均衡表示不同类别的人采取不同的行动,做出不同的选择——混同均衡将导致“逆向选择”——分离均衡是唯一能实现市场效率的均衡二、主要思想:应用说明:劳动力市场雇主如果根据平均劳动生产率提供相同的薪酬(混同均衡),就会导致逆向选择的出现。因此,雇主通常根据不同的教育水平,给出多种(教育水平,薪酬水平)的组合,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从而达成“分离均衡”,实现市场效率。应用说明:三、例题分析例题1:移动公司推出不同的品牌——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大众卡例题2:信贷市场的信息甑别——银行给出不同信用水平-不同贷款额的组合例题3:飞机票定价的信息甑别——不同的定价区分不同的顾客类型例题4:企业缴税的信息甑别——不同的缴税给予不同的配额奖励三、例题分析例题2:信贷市场的信息甑别例题3:飞机票定价的信课堂讨论1、助学贷款的问题及解决思路2、大学扩招引发的问题3、美国的天使投资团体与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创业艰难课堂讨论2、大学扩招引发的问题3、美国的天使投资团体与中国的本章小结——信号成本与劳动者生产能力(或产品质量)负相关。——只有当信号发送的预期收益大于信号成本时,市场中的行为主体才会选择发送信号。——在信号甑别模型中,分离均衡是唯一能实现市场效率的均衡。本章小结课堂延伸资料查询:企业评比优秀员工的指标方法,分析各种甄别优秀员工制度的可行性。实践体会:以你身边某一市场为例,总结你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的经验,分析其中反映的信号发送和信息甄别原理。课堂延伸资料查询:企业评比优秀员工的指标方法,分析各种甄别优第六章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
——信息供给:二次信息市场代理方先行动信号发送简单模型信息甄别应用企业并购风险投资
信贷配给规避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的方法应用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商品市场信号均衡混同均衡分离均衡信号效率信号发送失灵简单模型一般模型一般模型委托方先行动第六章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
——信息供给:二次信息市场代形成二次信息市场的主要原因:一类是由外在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特别是为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在一次信息市场基础上形成的各种对策行动的信息经济结果,如文凭、优质产品称号、售后服务承诺、广告等,构成二次信息市场。另一类是由信息生产成本与使用规模无关等内在不确定性导致的,形成信息的再销售和再使用,如盗版和分享等。形成二次信息市场的主要原因:第一节信号发送经济生活中的信号发送:
——品质保证书/售后服务承诺
——大学文凭
——品牌(麦当劳)
——“民工荒”现象
——战争中的各类真假情报第一节信号发送经济生活中的信号发送:Spence和信号发送理论: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主要成在于“对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市场理论”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迈克尔•斯彭斯于1973年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著名论文“劳动力市场中的信号问题”(JobMarketSignaling,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74年出版了专著《市场信号:雇佣及相关程序的信号传递》(《MarketSignaling》HarvardUniversityPress)。Spence和信号发送理论:基本思想:
——发送市场信号是市场中的行为主体降低“逆向选择”的重要方式之一;
——由于信息的非对称,市场上会存在真假信号;
——只有当真假信号对于发送者的成本差异足够大时,真实信号才能发挥作用;
——只有当信号发送的预期收益大于信号成本时,市场中的行为主体才会选择发送信号。基本思想:一、基本模型——劳动力市场信号模型假设劳动市场由高、低生产率劳动者组成。其中,低生产率者每年的平均与边际产量为1,高生产率者每年的平均与边际产量为2,招聘厂商为完全竞争厂商,产品价格为$10,000,预期每位员工平均可工作10年。假设高、低生产率者各占50%,即求职者的平均生产力为1.5。低生产率者预期给厂商带来10万元(1万元/年×10年)的收益;高生产率者预期给厂商带来20万元(2万元/年×10年)的收益。
1)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厂商根据求职者的劳动生产率给予相应的平均工资。高生产率者可得到2万元的工资,低生产率者每年可得到1万元的工资。
2)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厂商不能确定每个求职者的实际劳动生产率,只好给予每位员工平均工资15,000元,即牺牲高生产率者的收入,补贴了低生产率员工。一、基本模型——劳动力市场信号模型重要假设:讨论:如何解释大学中“高分低能”的现象?1.斯彭斯—莫里斯条件:受教育时间越长,教育成本越高,且为达到相同的教育程度,低生产率者的受教育成本高于高生产率者,即信号成本与生产能力负相关。2.斯彭斯假设:教育程度仅仅代表信号的价值,不影响劳动生产率。假设e为求职者受教育年限,也代表教育程度。1)假设低生产率者的教育成本为:
C1(e)=$40,000e2)高生产率者的教育成本为:
C2(e)=$20,000e重要假设:讨论:如何解释大学中“高分低能”的现象?1.斯彭
如果厂商将教育程度作为信号,并且认为:e≥e*者属于高生产率者,给予$20,000的工资;e<e*者属于低生产率者,给予$10,000的工资。虽然e*的值由厂商自行决定,但是,如果某e*值的水平无法向厂商提供正确的判断,那么,厂商将会更改e*值。因此,要想知道e*的高低,需要进一步了解两类员工的受教育程度。由于受教育的收益在于获得高工资,因此,教育收益R(e)为不同教育程度所增加的工资,如图表4-1所示。A2B2B1A1如果厂商将教育程度作为信号,并且认为:e≥e*者属
如果受教育年限达不到e*,即介于0与e*之间,都属于低生产率者,工资相同,故教育收益R(e)=0。如果受教育年限达到e*时,都属于高生产率者,工资(工作10年)从$100,000提高到$200,000,故教育收益R(e)=$100,000。
1)对于低生产率者,受教育成本为$40,000e,而受教育的收益为$100,000,因此,当以下不等式成立时,低生产率者宁愿不接受教育:$100,000(受教育收益)<$40,000e*(受教育成本)即e*
>2.52)对于高生产率者,受教育的成本为$20,000e,而受教育的收益为$100,000,因此,当以下不等式成立时,高生产率者愿意接受e*的教育水平:$100,000(受教育收益)>$20,000e*(受教育成本)即e*
<5因此,当2.5<e*
<5时,社会达到信号均衡。即低生产率者不再接受教育,而高生产率者将接受e*的教育程度,劳动者不再改变其教育水平。如果受教育年限达不到e*,即介于0与e*之间,都属于低
肯尼思·阿罗(1973)提出了高等教育的过滤器观点。他认为,高等教育在社会选拔人才方面发挥着双重过滤器的甄别作用。较高的教育水平对于获得更好的经济结果并没有太大帮助,它既不能增加认知能力,也不会增加社会化程度。相反,教育仅作为一种甄别手段发挥过滤作用,将具备不同生产率的个人加以分类,从而向雇主传递信号。大学教育就象一个双层过滤器,一方面对进入与没有进入大学的社会成员进行挑选,另一方面甄别通过或没有通过大学教育的社会成员。图表4-2简要地解释了教育水平作为市场信号的机制。肯尼思·阿罗(1973)提出了高等教育的过滤器观点。他模型结构雇主关于生产能力与教育水平的信念
形成或者修正雇主向不同教育水平的雇员提供不同水平的工资教育成本不同生产力水平的人选择不同的教育水平雇主在雇佣发生后逐渐认识生产能力和教育水平的经验关系模型结构雇主关于生产能力与教育水平的信念雇主向不同教育水平的二、理论模型——劳动力市场信号模型
假设某竞争性劳动市场中存在两类个人:低生产率的个人L1与高生产率的个人L2。其中,低生产率个人的边际产量是a1,高生产率个人的边际产量是a2,且a1<a2。假定劳动市场上高生产率个人所占的比例是b,则低生产率个人所占的比例为(1-b)。为简单化,假设某个线性生产函数使低生产率的个人L1和高生产率的个人L2生产的总产量为a1L1+a2L2。在完全信息条件下,雇主很容易观察到个人的实际生产率,则雇主将向高生产率的个人提供工资W2=a2,向低生产率的个人提供工资W1=a1。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雇主不能观察个人的生产率类别,他的最优选择是提供平均工资W=(1-b)a1+ba2。只要两类个人都接受这个工资率,劳动市场将不会出现逆向选择,然而现实情况则一定会出现逆向选择。二、理论模型——劳动力市场信号模型
假设个人可以拥有能使雇主区分个人生产率高低的信号,如受过教育。令e1表示L1类型的个人接受的教育水平,e2表示L2类型的个人接受的教育水平。假定个人接受教育的成本不相等,低生产率的个人接受教育的总成本为c1e1;高生产率个人接受教育的总成本为c2e2。
问题:个人必须对接受多少教育进行决策,而雇主则需要对支付多少报酬给不同教育水平的个人进行决策。为简单化,假设教育对个人生产率没有任何影响(这在实际中是不真实的),可以证明,在该模型中,市场均衡的性质主要依赖于个人接受教育的成本。假定c1>c2,即高生产率个人的教育成本低于低生产率个人的教育成本。令e*表示满足下列不等式的受教育水平:由于有a2>a1,c2<c1,故,必然存在一个这样的e*。假设个人可以拥有能使雇主区分个人生产率高低的信号现考虑下列情况:高生产率个人受教育水平是e*,低生产率个人的受教育水平是零(这里可假设教育水平是指高等教育),雇主支付受教育水平为e*的个人的工资等于a2,而对受教育水平低于e*的个人支付的工资等于a1。低生产率个人接受教育的效益将是工资增量a2-a1,成本是c1e*。如果a2-a1<c1e*那么,效益小于成本。选择e*将使该条件成立。因此,低生产率个人将发现零位受教育水平(即维持原状)是其最优选择。然而,接受教育水平e*确实对高生产率个人有利吗?由上面的不等式可知,效益超过成本的条件是a2-a1>c2e*由于选择e*,故该条件也成立。现考虑下列情况:高生产率个人受教育水平是e*,低生产率个
c,W
c1
a2
c2
a1
e*e
图4-3信号均衡。
接受教育的收益为a2
-a1,高生产率者受教育成本为e*A,低生产率者受教育成本为e*B。AB接受教育的收益为a2-a1,高生产率者受教信号发送的方式:——广告、品牌——承诺——企业形象——政府干预——第三方独立评价——文凭、证书在大学生招聘会上学生争先递简历,招聘会上学历是求职者能力的一个重要信号信号发送的方式:——广告、品牌——承诺——企业形象—三、例题分析例题1:品牌的信号价值
说明:商品1为名牌产品(价格为P1),商品2为同类型普通商品(价格为P2)。名牌商品的信号价值为P1-P2,C1和C2分别代表名牌和同质非名牌商品的搜寻成本,则市场搜寻成本的差为C2-C1。由此,我们可以获得成为名牌商品的市场条件为P1-P2=C2-C1,即购买名牌商品所支付的高于非名牌同质商品的价格差,等于同质非名牌商品的市场搜寻成本与名牌商品的搜寻成本之差。12三、例题分析说明:商品1为名牌产品(价格为P1),商品例题2:广告的信号作用广告是卖主向买主发送信号的重要方式之一。
广告能对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做出的选择产生明确的或潜意识的刺激,因此,厂商为了使消费者对广告的需求更为敏感,将会对市场广告宣传投入更多资本;当消费者更加需要信息进行合理决策时,他们对于广告的需求也更为敏感。消费者对于其熟悉的某些产品(如啤酒、饮料、洗发用品等)的广告往往会有更敏感的反应,尽管这类广告可能并不含有任何质量或价格内容。因此,厂商都对同一产品大做广告,以期消费者对这些产品的广告更为敏感,并在此基础上改变或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和消费水平。
例题2:广告的信号作用广告能对消费者在购买商
一般而言,不是每种产品做广告都是经济的,低质量产品做广告就不经济,而高质量产品做广告才是经济的,因为广告的目的在于让消费者能长期、持续地购买企业的产品,而低质量产品很难做到这一点。只有当做广告带来的收益大于广告的信号成本时,企业才会选择做广告。低质量产品的信号成本要大于高质量产品的信号成本,因此,低质量产品通常不会做广告。
SD1D2
Q1Q2一般而言,不是每种产品做广告都是经济的,低质例题3:政府对旧汽车市场信息结构的干预
政府可以通过对二次信息市场进行干预而使一次信息市场的效率得到恢复。
图表4-6说明了在旧汽车市场上政府增加信息供给对一次信息市场的积极影响。其中,D1和S分别表示一次信息市场上的需求需求和供给曲线,均衡点为E1,市场以价格P1提供Q1数量的旧汽车销售。假设政府向一次信息市场提供有关旧汽车真实质量的信息,或促进二次信息市场的发展,买主将因此而提高分辨高质量旧汽车质量的能力,从而对不同质量的旧汽车给出不同的价格。结果,需求曲线将向右移动,直至到二次信息市场的位置D2,E2为二次信息市场的均衡点,市场以P2的价格销售Q2数量的旧汽车,此时高质量旧汽车的比重比一次信息市场时提高了,从而实现有效的市场资源配置。例题3:政府对旧汽车市场信息结构的干预
二次信息市场的形成,能有效地缓解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带来的市场低效率状况,使一次信息市场条件下的经济效率得到恢复和提高。
二次信息市场的形成,能有效地缓解逆向选择和道例题4:政府对食品市场的干预
例题6:招商银行的“网上银行”——通过网上银行发出“科技领先”的信号例题7:王石最怕什么?——制定食品安全卫生的标准——对经营者的安全卫生信息进行披露——对市场产品进行检测,并定期公布检测结果——房价暴涨例题4:政府对食品市场的干预例题6:招商银行的“网上银行第二节信息甑别罗斯查尔德和斯蒂格利茨:《竞争性保险市场均衡》RothschildM.andJ.Stiglitz(1976):EquilibriuminCompetitiveInsuranceMarkets:AnEssayontheEconomicsofImperfectInformation
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95,629-649信息甑别:是指市场上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委托方),可以通过信息甑别(Screening)的方式,给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代理方)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诱使他们显示其真实信息。信息甑别与信号发送的区别:主要在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行动顺序不同。第二节信息甑别罗斯查尔德和斯蒂格利茨:《竞争性保险市场均衡指鹿为马的信息甄别《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记载:赵高势倾人主,老臣皆被黜(chu)。尝遇朝会,乃使人献鹿于帝,高指曰:“此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矣,此鹿也。”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盖高有篡夺之意,故指鹿为马,以验群情之顺逆。后高使其婿阎乐杀二世于望夷宫,迎立扶苏之子婴。
赵高指鹿为马,其意就在于对丞相顺从心的信息甄别,这一过程中还伴随着各位丞相对赵高指鹿为马行为的用意进行信息甄别。指鹿为马的信息甄别《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记载:赵高势倾人主一、基本模型——保险市场考虑一家保险公司。假设它面临的所有客户的收入y和可能遭受的损失d(d<y)都是一样的,但其客户可以分为两类,他们遭受损失的概率不同。其中,高风险客户遭受损失的概率为pH,低风险客户遭受损失的概率为pL,这里有0<pL<pH<1。如果保险公司对两类客户都采用同样的保单,则会出现“逆向选择”的问题而导致保险公司的亏损。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保险公司可以对两类客户采用不同的保单。保单定义为数组(a,b),其中a是保费,b是赔偿金。保险公司推出两种保单(aH
,bH
)和(aL,bL
),其中,aH>aL,bH=d,bL<d,即一种是保费较高的全额赔偿保单,另一种是保费较低的部分赔偿保单。对高风险客户而言,选择第一种保单有利;对低风险客户而言,选择第二种保单有利。这样,保险公司通过不同的保单设计可以有效地将两类客户甑别开来,达到分离均衡。
一、基本模型——保险市场二、一般模型1)客户不参加保险时,效用为;2)参加保险时,效用为;因此,只有当时,客户才会投保。二、一般模型均衡的特点:1)每一投保人在所有可能选择的合同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合同2)保险公司的利润不能为负。均衡集中的所有保险合同没有一个给公司带来负收益,这意味着负收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金花米黄大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超声波孔壁测定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色散分析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线阵超声诊断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现场直流电流校验信号发生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连锁店/专卖店管理系统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女性就业权益保护考核试卷
- 养生保健眼罩考核试卷
- 体育组织赛事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考核试卷
- 密封填料的生物降解性与环境友好性考核试卷
- 202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辨识与管控实施指南
- 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 新疆2024年新疆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招聘7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正版授权】 ISO 15978:2002 EN Open end blind rivets with break pull mandrel and countersunk head - AIA/St
- 2024时事政治考试题库(基础题)
- 2024山西文旅投资集团招聘117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趣味数学》
- 干细胞疗法推广方案
- (2024年)电工安全培训(新编)课件
- mil-std-1916抽样标准(中文版)
- 《社区康复》课件-第七章 脑瘫患儿的社区康复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