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亲环境行为_第1页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亲环境行为_第2页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亲环境行为_第3页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亲环境行为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亲环境行为作者:卢宁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2014年第8期卢宁(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郑州450044)摘要:从1972年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开始,人们就开始关注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环境与生态问题越来越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生态文明和生态城市的提出则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和建构提出了新的方向。本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索亲环境行为的作用模式,并针对此提出有价值的操作建议。关键词:生态文明;主观规范;环境态度;亲环境行为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志码:A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了生态文明的建设宗旨,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地位。生态文明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进化,倡导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应遵循人与自然的发展规律,达成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持续发展的文明形态,强调人类生存方式和核心价值观的转变。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系统失调,因此其本质并不是科技和经济问题,而是人类心理和社会行为之间的问题。人类个体能被环境改变其经验和行为,也能通过其行为对外在环境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当社会个体与集体利益产生冲突时,个体所采取的对环境产生的非负面影响的行为就属于亲环境行为,是个体自觉自愿并主动的做出有利于环境的行为。个体的生态价值观、生态意识、亲环境行为及背后的动机和情感更能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性作用。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对人类个体的环境心理和亲环境行为的研究和实践比自然儿科学更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二、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是人类生存方式和核心价值观的改变,即从资源的高消耗到低消耗的转变;从物质的占有、使用、废弃到循环利用;从社会生活和经济生产与自然环境的相对立到兼顾社会、经济、环境的整体效益和和谐统一。因此生态文明的建设核心其实是人的发展问题,只有依靠人类的认知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才能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个体的态度与认知、动机与感情、价值与信念以及激励与规范正是影响着其生态行为的根本原因。首先是生态知识整体情况。通过调查发现,公众个体生态知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人们对“日常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好,对于较为专业的生态知识则缺乏真正的了解和深度思考。其次是社会公众环境态度。环境态度是指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这一事件的情感,即积极或者消极的评价,喜欢或者排斥会形成个体对该事件的行为意图,包含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部分。公众环境态度的整体水平较之以前有很大的提高,这说明环境问题已经开始引起公众的高度重视,人们已经认识到环境保护的迫切性。最后是环境行为整体情况。发现被调查对象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有较好的卫生习惯,但是在总体上表现了不理想的环境行为。与环境态度相比,环境行为显著滞后于态度水平,表现出观念与行为相对脱节。三、亲环境行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机制人类既是环境的创造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生态系统失衡,是人类行为的结果。心理学认为,破坏环境行为的心理根源是人类生态自我的缺失和生态潜意识的抑制。生态潜意识是人类的本性,但一直被我们目前的政治模式、消费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掩盖着,而亲环境行为正是对生态潜意识的释放以及生态自我的建构。亲环境行为源于个体与环境相连的价值观,当个体认为不采取某种行为会威胁自己的这种价值观时,那么他就认为有义务做出某种亲环境行为,即某种价值观导致个体产生的亲环境行为。当个体对结果的意识越强,并将该结果归因于自己时,就会出现更多的亲环境行为。为了验证心理因素对社会公众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先就一般意义上的行为作用机制进行考察。知信行模式(KAP)是一种行为干预理论,在心理学、行为学等领域普遍运用。知信行模式认为,个体行为的改变是一个过程,即“知”(认知)、“信”(信念)、和“行”(行为)三个过程。个体只有具备了知识,同时对知识进行积极的思考,上升为信念,才可能采取积极的态度去改变行为。知信行模式是描述认知、态度和行为之间影响机理的心理认知模式,因此,本研究在知信行经典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以便更有效的解释心理意识因素对个体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在扩展的知信行模式中,“知”理解为“生态知识”,“信”拓展为“环境态度”和“个体主观规范”,“行”则为“亲环境行为”。作用模式如下图。生态知识:指关于生态保护的具体知识,社会大众可以通过生态知识的增加促进个体产生更积极的相应态度,更好的解释亲环境行为。个体环保行为主观规范:个体对于是否采取环保行为所感受到的压力,即如果个体是否采取环保行为会受到对其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团体的所发挥的影响作用。环境态度:具有正向积极环境态度的个体更倾向于采取措施以防止更多污染。环境态度总体上包括了环境认知、环境情感和行为倾向。环境认知主要指对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问题的认知;环境情感指对资源环境问题的情感态度;行为倾向则指行为意图,是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四、亲环境行为的培养模式和路径(一)早期社会化对亲环境行为的培养我们的生态行为依赖于我们建立在学校、家庭教育和社会化基础上的基本价值和信念。由于处于不同的时代,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环境价值观。以消费为导向的生活方式是当代成人世界基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改变这一代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让正在成长中的个体建立一种新的态度和生活方式,建立一种新的价值观,需要从早期社会化开始对儿童进行环境教育。从家庭、幼儿园、学校对儿童进行生态环保教育。在儿童形成价值观的过程中要充分接受生态环境知识的教育,使环境保护意识成为儿童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未来社会中,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必须是一个具有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保护行为的人。(二)增进社会公众和决策者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大学教育理念的转变目前大学教育所起的作用,不是为学生“作为自然界的一份子”做准备,而是为他们在人类扩张对自然界统治中的角色做准备。大学教育所设想的目标,是使人能够在工业社会环境中“富有作为”。一个人之所以要成为有文化修养的人,目的就是在这个系统中去实现某种功能,无论是在原材料获得还是在加工过程中;或者是在为商业利润制造和财产的获得之中,生命的全部过程都在工业过程中被预先设定好了。现在,所有职业生涯,甚至教育、医疗和法律,都不过是在工商业机构内部发挥作用而己。面对人类目前面临生存困境,在新的背景要求下,大学教育理念要发生根本性转变。我们的教育机构不应当把目标放在为开发地球去训练专业人员上,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建立与地球的亲密关系。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国民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会起到关键的作用。一方面,国民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能够提高社会个体对环境问题的理解,从而对政府出台环境保护政策持积极态度。这有利于提高社会成员的自律行为,消除对生态危机问题的漠视和盲目态度,使社会个体做出更多的亲环境行为。同时,国民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尤其是提高农村学生的大学入学率,使乡村人口城市化进程步入良性发展过程。(三)对亲环境行为的心理调节机制增进态度与亲环境行为的一致性人的态度对生态行为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态度影响行为,对公民进行环境教育,宣传环保知识,旨在培养公民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价值观,确立环境保护的态度,进而影响公民的环境保护行为,做到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通过教育改变态度有助于公众体现环境保护行为。但是我们常常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出现环境态度和生态行为不一致的现象。亲环境行为有时会产生一些代价,比如关心能源问题涉及到人们的舒适程度和健康水平,那些要求人们牺牲生活的舒适和健康参与环境保护的宣传通常是无效的,即使对那些对环保持有相当赞同态度的人们也一样无效。因此,增加从事某行为的代价,也会降低态度与特定行为之间的一致性。人的行为是基于一定动机基础之上的,对亲环境行为的动机调节,既要考虑经济的因素,也要考虑非经济的等心理因素,当倡导社会公众做出亲环境行为时,要考虑行为代价的问题。这也就是生态自我的建立,即考虑生物圈利益和他人的自我,我们不能为了更大的精神上的自我,而舍弃小的分开的自我,亲环境行为既有利于小我,也有利于大我。倡导生态自我对于解决环境问题,增进社会公众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一致性非常必要。从利他动机导向亲环境行为社会心理学家施瓦茨在其规范激活理论中提出,可以通过激活利他动机,来引导人们做出利他行为,利他行为可以进一步延伸到有利于亲环境行为。利他主义行为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将外部不成文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信念和价值观。如果不遵循这些内化了的责任感和规范行事的人,不仅会受到社会的惩罚,也会受到内心的谴责。个人能否产生利他行为,有赖于其所形成的内化规范性质、道德义务感被激活、以及对所付代价和可能产生后果的评价等心理活动。利他行为的对象从人类到自然环境的变化正是亲环境行为的生态实践,也是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高度统一。激活利他动机,鼓励社会成员的利他行为,就会进一步使社会成员从利他行为导向亲环境行为。对能源消耗的及时反馈从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出发,反馈即知道行为的结果,及时知道行为结果可以有效的控制一个行为。延迟反馈会削弱对一个行为的控制,及时反馈消费的支出,可以有效的节约能源和消费支出。如果只号召大家尽量减少对家用电器的使用,节约能源的效果不会很显著,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对能源浪费情况没有进行及时反馈。同时,对能源消耗的信息透明度,也可以使社会公众了解企业的能源消耗状况和企业的环境行为,使企业处于社会监督的范畴内。披露的环境信息包括资源消耗情况,企业污染排放程度,哪些行业属于重污染行业。运用经济激励手段保护环境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认为,保持一个行为最基本的方法是对行为给以奖励,减少或终止一个行为最有效的方法是对行为给以惩罚。惩罚是终止一个行为最直接的办法。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用法律的惩罚力度,去终止环境破坏行为。《环境保护法》要具有可操作性,具体到每一项环境破坏行为,而且惩罚的力度要大,要产生威慑力。当行为的代价大于行为所获得的结果时,一个行为即会停止。所以,增加企业行为的代价,促使企业建立起环境成本的概念,为环境污染承担费用,是解决企业环境污染的最直接的办法。参考文献:王民.环境意识及测评方法研究[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