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基础知识。(31分)1.看拼音写词语lǐ________白诗不朽piān_____才不shū_______志不duǎn_______仗jiàn________行蜀道nán______shàng____功名宏tú________展mèng_______夫子名誉mǎn________yàn________尘世tuì_______田园心宽kuò_______不做guān_______________ài读书不空tán________文清xīn______诗疏dàn_______wú________辈人难比jiān________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选择填空。神________气爽
昙花一________
________手就擒
________钉截铁
完好无________严阵以________
________根问底
望而生________
水________不通
________拥而至3.选出恰当的词。
春天来了,果园里的梨花一片________(雪白
白雪),远远望去像一片银海。空气中到处是梨花的清香。蜜蜂哼着悦耳的小曲,在梨花中飞舞。初夏,梨树上________(清清
青青)的果实躲在________(翠绿
嫩绿)的叶子中间,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秋高气爽的时候,________(黄中透白
红里透白)的梨挂满了枝头,微风吹来,像在对客人们点头微笑。4.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1)例1:云霞在天边飘荡。(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________夜空中闪烁着________星星。(2)例2: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
万里长城像________,在山岭中连绵起伏。5.按要求写句子。(1)饥饿的鹿把植物吃光了。(改为被字句)(2)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冰心写的。(在原句上修改)(3)藏民还在山里,怎么受的了呢?(改成意思不变,带句号的句子)(4)很多小朋友在河里钻上钻下。(改为比喻句)6.将下列排列混乱的句子重新整理,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于是,他请人在弓上雕刻了各种各样的花纹。(
)将军高兴极了,想试一下弓。(
)古时候,有位将军得到一张射得又远又准的弓。(
)那些花纹,看上去非常精美。(
)他用力一拉,没想到,弓断了。(
)他很珍爱这张弓,想把它修饰一下。7.口语交际.
小明在生活中有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你能劝劝他吗?注意,这种劝告应当有效果,同时,不但要帮助同学,还要能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1)环卫工人收垃圾时,小明远远地捂住鼻子,连声说:“真臭!真臭!”绕着走开了。这时,你会对他说:________(2)小明还爱给同学起绰号,有的绰号特别难听,把同学都给气哭了。看到这种情况,你会对他说:________二、积累与应用(14分)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宋诗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唐时的鸟:“两个黄鹂鸣翠柳,________;”“________,上有黄醇深树鸣”;”________,沙暖睡鸳鸯”;”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唐时的悲:“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宋时的春:“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2)二三月间,微风________,毛毛细雨________。千万条柔柳________。(3)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________,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________;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________。三、阅读(35分)。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一)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
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1)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①反义词。枝繁叶茂-________
消失-________②近义词。轻松-________
生育-________(2)用“||”分好的层次,写出每层的意思。第一层:________第二层:________(3)“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的“这里”是指________。作者写石榴树的目的________。(4)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借________抒情,以________喻人。(5)人们为什么“也总爱在她故居的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二)心底盛开一朵花
匆匆上了公交车,我才发现没带公交卡。
司机倒是不错,可能是看我不像经常逃票的人,让我在皮包里继续找零钱。
在车上,我觉得自己像个小偷,把身上里里外外翻了个遍,除了几张百元整钞,再也没有找到一个硬币。那种尴尬和狼狈是我从来没有过的。面对车厢里几十人诧异的目光,我恨不能马上掏张百元大钞扔进投币箱来证明自己的粗心大意和清白。慌乱时,一个粗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先生,我这里有一块钱,你拿去吧。”我回头一看,说话的是位七十岁左右的老太太,满脸黑色的皱纹,一套灰色的布衫,头上裹了条很旧的白毛巾,脚套一双褪了色的绣花鞋——个典型的外地老太太。言语间,她已经替我把一块钱投了进去。我慌忙解释说:“那怎么可以,我怎么还您的钱呢?”
老太太笑了:“一块钱,还什么?又不是1万元。”这时,我发现车里的人都冲我和老太太笑了,这种让我捉摸不透的笑容使我越发不安起来。他们越是这样,我越不好意思,迫不及待地说:“大娘,要不这样吧,我和您一道下车,您等我几分钟,我去买包香烟,换开零钱后给您。”老太太又笑了:“我下一站就到了,下午回山东枣庄老家。我儿子一家都在南京打工,我是专门来看孙子的。三年前,我第一次在南京坐车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就像你现在的样子,是一位好心的姑娘帮我投了一块钱。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南京人一份情。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的粗心人,替他投一块钱,就算你还我了,我把这一块钱暂时保存在你那里。
听了老太太的话,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1)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
)描写。A.
外貌
B.
语言
C.
动作
D.
心理(2)“我”因什么事而感到尴尬?(3)老太太叫“我”怎样还她的一元钱?(4)短文实际写了三次投币:①三年前,________,②今天,________,③将来,________。(5)“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A.
老太太的话把车厢里的人逗乐了。
B.
车厢的人听了“我”和老太太的对话觉得老太太很可爱。
C.
这是发自内心的笑,饱含着车上的人对老太太的赞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三)坐中国船
1919年6月的一天,在重庆朝天门码头,一只木船靠岸了。准备去上海的陈毅和其他几个青年,一一走出船舱,登上码头的最高处,欣赏着祖国的大好河山。
不一会儿,陈毅却皱起了眉头,他的目光(掠
惊)过河岸,盯着挂着外国旗子的军舰,气愤地说:“美丽的祖国,却在外国列强的铁(啼
蹄)下惨遭蹂(róu)躏(lìn)!”
不几天,联系船票的人回来告诉大家:去上海,有三家轮船公司的船,一家是日本人办的,给乘客赠送一把洋伞;一家是英国人办的,给乘客赠送一条床单;还有一家是中国人办的,大概是(陪
赔)了本,没有什么送给乘客。
大家在坐船的问题上争论起来。有的主张坐日本人或英国人的船,因为可以得到点洋货。陈毅对大家说:“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欺
期)侮。重庆人民也正在抵制日货,声援北京爱国青年。在这个时候,我们怎么能为了一点洋货去坐外国船呢?这还有一点民族气节吗?”大家都觉得陈毅说得句句在理,一致决定坐中国船去上海。(1)将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找出出来。(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观赏一________
争辩一________
漂亮一________
愤怒一________(3)从文中找出合适的量词。一________木船
一________青年
一________洋伞
一________床单(4)日本人送伞、英国人送床单的目的是:________(5)陈毅他们最后决定坐________去上海。从这儿可以看出他________的思想品质。四、习作(30分)12.题目:
真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我真棒,奶奶真辛苦,春天的景色真迷人,校园真美丽,布娃娃真可爱,这件事真感人,这次活动真有意思……然后根据补充好的题目写一篇作文。动笔前,认真想一想,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要把自己最想说的意思写具体,写清楚。做到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350字。
答案解析部分一、基础知识。(31分)1.【答案】李;篇
;疏
;短
;剑
;难
;上
;图
;孟
;满
;厌
;退
;阔
;官
;爱
;谈
;新
;淡
;吾
;肩
【考点】拼音,字形【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疏、剑、难、满、阔、淡、艰”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李、篇、疏、短、剑、难、上、图、孟、满、厌、退、阔、官、爱、谈、新、淡、吾、肩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2.【答案】清
;现
;束
;斩
;损
;待
;刨
;畏
;泄
;蜂【考点】成语【解析】【分析】考查补写成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故答案为:清、现、束、斩、损、待、刨、畏、泄、蜂
【点评】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成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3.【答案】雪白
;青青
;翠绿
;黄中透白【考点】词形,词义【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故答案为:雪白;青青;翠绿;黄中透白
【点评】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4.【答案】(1)宁静的;无数的
(2)一条巨龙【考点】修辞手法,扩写、缩写句子【解析】【分析】(1)考查学生扩写的能力。扩写句子时,在原句中加上修饰语,使句子更为具体形象,充实丰满即可。
(2)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故答案为:(1)宁静的;无数的
(2)一条巨龙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扩句的方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5.【答案】(1)植物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2)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冰心。或:这篇课文是冰心写的。
(3)藏民还在山里,会受不了的。
(4)很多小朋友像泥鳅似的在河里钻上钻下。【考点】修辞手法,修改病句,句式转换【解析】【分析】(1)把字句改被字句原则是把"把字句"中前后主语调换即成为被字句,把“把”改成“被”。即成为“被字句”。
(2)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有一定条理。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A成分残缺;B前后矛盾;C用词不当;D词序颠倒;E搭配不当;F语义重复;G不合逻辑;H句式杂糅;I表意不明等。此句属于句杂糅,可删掉“的作者”或“写的”。
(3)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4)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故答案为:(1)植物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2)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冰心。或:这篇课文是冰心写的。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冰心写的。
(3)藏民还在山里,会受不了的。
(4)很多小朋友像泥鳅似的在河里钻上钻下。
【点评】(1)掌握把字句改被字句的方法,平时注意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2)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3)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6.【答案】361425【考点】句子排序、仿写【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故答案为:361425
【点评】该题考查对句子进行排序的能力,此外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整体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7.【答案】(1)“这些垃圾都是我们造的,我们应该尊尊敬环卫工人,尊重他们的劳动。”
(2)“我们不应该给别人起绰号,那是对别人的不尊重。”【考点】语言表达【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劝告类口语交际题,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
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称呼、劝说的内容得体、语气委婉(你说呢、你觉得呢、好吗、行吗等)。
故答案为:(1)“这些垃圾都是我们造的,我们应该尊尊敬环卫工人,尊重他们的劳动。”
(2)“我们不应该给别人起绰号,那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话时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二、积累与应用(14分)8.【答案】(1)一行白鹭上青天
;独怜幽草涧边生
;泥融飞燕子
;几处早莺争暖树
;清明时节雨纷纷
;念天地之悠悠
;树头花落未成阴
;春色满园关不住
(2)轻轻地吹拂着
;从天上洒落下来
;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
(3)似瑞雪初降
;像玉雕的圆桌球
;如新疆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考点】课文内容理解【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一行白鹭上青天;独怜幽草涧边生;泥融飞燕子;几处早莺争暖树;清明时节雨纷纷;念天地之悠悠;树头花落未成阴;春色满园关不住
(2)轻轻地吹拂着;从天上洒落下来;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
(3)似瑞雪初降;像玉雕的圆桌球;如新疆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三、阅读(35分)。9.【答案】(1)枝枯叶落
;出现
;容易
;繁衍
(2)别的树木容易招虫。
;樟树本身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不招虫。
(3)樟树的香气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是用对比的写法更突出樟树的特点
(4)物
;树
(5)人们之所以爱在樟树前留影,是因为樟树所表现出的特点与宋庆龄的伟大人格有相似之处,体现了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与高贵品质。【考点】语段阅读【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概括层意,可先看看每层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借物抒情,以树喻人。
(5)体会划线语句,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①枝枯叶落;出现;②容易;繁衍
(2)第一层:别的树木容易招虫。第二层:樟树本身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不招虫。
(3)樟树的香气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是用对比的写法更突出樟树的特点。
(4)物;树
(5)人们之所以爱在樟树前留影,是因为樟树所表现出的特点与宋庆龄的伟大人格有相似之处,体现了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与高贵品质。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主要考查概括层意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考查对文章的写作特点的把握。
(5)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10.【答案】(1)A
(2)作者忘了带公交卡,而且身上也找不到一个硬币的零钱。
(3)老太太告诉作者,如果他真的要还钱,以后在车上遇见像他一样的粗心人,就替他投一块钱,就算还给老太太。
(4)好心的姑娘帮老太太投了一块钱
;好心的老太太为“我“投了一块钱
;“我“要为像自己一样粗心的人投一块钱
(5)C【考点】记叙文【解析】【分析】(1)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A;
(2)作者忘了带公交卡,而且身上也找不到一个硬币的零钱。
(3)老太太告诉作者,如果他真的要还钱,以后在车上遇见像他一样的粗心人,就替他投一块钱,就算还给老太太。
(4)①好心的姑娘帮老太太投了一块钱;②好心的老太太为“我“投了一块钱;③“我“要为像自己一样粗心的人投一块钱
(5)C
【点评】(1)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