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的分析研究 财务管理专业_第1页
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的分析研究 财务管理专业_第2页
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的分析研究 财务管理专业_第3页
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的分析研究 财务管理专业_第4页
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的分析研究 财务管理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题目: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的分析目录摘要 1Abstract 11文献综述 21.1国外研究现状 21.2国内研究现状 22人民币国际化与货币政策相关理论 32.1人民币国际化的概念 32.2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效果的概念 32.3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作用机制 42.3.1人民币国际化强化货币政策的负溢出效应 42.3.2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利率波动,如何削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42.3.3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42.3.4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需求供给量的影响 53我国货币政策及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53.1我国货币政策现状 53.2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54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分析 64.1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64.2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的实证分析 65结论与对策 85.1完善供应量的监测统计和干预 85.2进一步改革金融市场 85.3合理供给货币供给量 9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的分析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金融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人名币在全球范围的广泛使用,因而人民币国际化有了基本条件。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我国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产生了影响。本文通过结合理论和实证方法,研究人民币国际化给我国货币政策各个变量和环节带来的影响,从而总结出如何防范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货币政策AnalysisoftheEffectofRMBInternationalizationonMonetaryPolicy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China'seconomy,theimprovementofcomprehensivenationalstrength,thedeepeningoffinancialglobalizationandthewideuseofpersonalnames,theinternationalizationoftheyuanhasbasicconditions.TheinternationalizationofRMBisnotonlyanopportunitybutalsoachallengeforChina,whichbringsbenefitstoChina,butalsohasanimpactonChina'smonetarypolicy.Bycombiningtheoryandempiricalmethod,thispaperstudiestheinfluenceofRMBinternationalizationonvariousvariablesandlinksofChinesemonetarypolicy,inordertosumuphowtopreventtheinfluenceofRMBinternationalizationonChinesemonetarypolicy,andputsforward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Keywords:RMB;internationalization;monetarypolicy引言目前,对于货币国际化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从货币的功能方面来讲也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架构,现如今,国际社会暂时将其定义为一种货币的使用范围超出其发行国的地界,在发行国以外的地界仍将可以被他国居民拥有使用。十九大后,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加强,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必将不断的提高以及和国际金融界也将有更深入的融合,这将极大的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界的影响力,2016年,中国与世界各国签订了币种互换协议,金额达2.57万亿元,为了能够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已经在人民币能达到国际货币的条件和职能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有了很好的效果。人民币国际化给我国带来了许多实惠,但我们一定要知道人民币国际化也给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带来了许多影响,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和货币体系的独立性,在经济不断开放的背景下,货币的实施政策必将受各种不同的因素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加强,必然会影响我国的货币政策。因此,本文对此展开研究,希望能够剖析出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影响的情况,并据此提出一些防范对策。1文献综述关于货币国际化对国家实施货币政策时所造成的影响,国内外学者都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研究。国外研究现状国外有学者认为美元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大大的削弱了美国对货币政策实施的独立性。有学者研究认为美元不但使美国面临“特里芬难题”,同时也阻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日本学者在研究日元国际化进程中,指出日元国际化会让其外部影响扩大,尤其是日本在制定货币政策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对东南亚地区国家的影响。格里东(1981)利用实验建立起了模型,他认为在经济不断开放的大背景下,货币国际化程度越高,汇率越加不稳定,极大的影响一个国家对货币政策实施的独立性。阿里兹(1991)研究认为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利益差引起的货币替代也会影响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效力[1-2]。瓦西里(1997)认为在汇率稳定的情况下,货币国际化会因为不同人对货币的喜好不同而降低央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力;如果不紧盯汇率,货币国际化也将加大大影响汇率浮动的频率,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3]。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大多数研究都提出货币的国际化对货币政策的实施具有阻碍作用。曹源芳(2005)在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下,提出了人民币应该构建出回流机制、加强审计和监管、加强与其它国家的合作协作,实施行之有效的货币政策。张青龙(2011)使用IS-LM模型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在实施货币政策时的影响和产生的效应。汪洋(2004)研究了中国的资本流动具有双向流动的特点,这使得我国在那个时期所实施的货币政策效力不理想。王勇(2003)认为,我国的金融市场容易被外国的不法投机者操纵,进而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张青龙(2005)提出,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会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加强而降低政策对货币的影响力。刘力臻、粟勤(2006)认为,在人民币国际化不断的加强,汇率变动、资本自由流动性加强、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等制度,会削弱我国对货币政策实施的独立性。江凯(2010)指出,人民币国际化的加强会提高政府对货币管控的难度,削弱国家对人民币现金的监管。匡可可(2011)认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深入会为人民币现金存量的监管增大难度,降低我国对货币政策实施的独立性,与此同时人民币离岸业务也限制了我国实施货币政策的效力[4-5]。2人民币国际化与货币政策相关理论2.1人民币国际化的概念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尽管目前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但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6]。人民币国际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民币在境外具有流动性;二是成为国际的主要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以人民币计价的;三是以人民币结算的经济贸易要达到一定的要求。这是衡量人民币国际化的通用标准,后两点最为重要。2.2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效果的概念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货币政策的选择和实施会影响到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等问题。货币政策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际上是国家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投资者对资本的投资。调节需求供给的货币政策工具的三大法宝为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7]。货币政策效果是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总需求从而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货币政策效果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衡量。一是从数量方面,它是用来衡量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大小,即货币政策的数量效果;二是从时间方面,它是用来分析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快慢,即货币政策的时间效果。从而说明衡量货币政策效果就是分析和测算货币政策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效力强弱程度,以及这个效力在政策实施后多长时间才会发挥作用表现出来。2.3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作用机制2.3.1人民币国际化强化货币政策的负溢出效应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是指在国际经济不断融合一体的背景下,每个国家之间的经济都在互相影响,互相依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个国家货币政策的改变很容易对其它国家的经济造成影响[8]。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中包括了正溢出效应和负溢出效应,也就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对其它国家造成的好的方面的影响和坏的方面的影响。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会导致我国的货币政策实施不到位,政策的影响力只有一部分发挥出,又因为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会反过来对我国经济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效力。因此,减少人民币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负面影响是我们的义务,以至于在某种情形下放弃自己的利益最大化。2.3.2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利率波动,如何削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利息率是一个国家中央银行控制信贷量的重要手段[9]。在人民币与国际接轨以前,人民币都只是在国内使用流通,当人民币国际化之后,人民币就需要考虑在国外流通的需求量,因此,影响利率的因素就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在制定利息率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对国内的影响,还要考虑对国外的影响,和外国利息率对我国的影响。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加深,人民币的市场需求量在不断扩大,市场利率也不断的上调,导致人民币不断升值。在人民币国际化后,利用利率来调控物价水平的难度更加困难了。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利率市场的全面改革,改革前利率由我国中央银行决定,改革以后利率由市场需求和供给双方共同决定。因此,这样也大大削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10]。人民币国际化后,当我国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实现国内的经济增长时,一方面,低利率可以刺激居民消费和企业的投资,另一方面,低利率政策会降低人民币收益率,导致大规模的资金流出,最终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不能实现预定目标,反而动摇了人民币持有人的信心。相反,为了控制经济过热,当我国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通过收紧银根,增加利率等措施使人民更加愿意存储,抑制了投资者的,但因高收益率增加了国际资本的投入,从而减弱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2.3.3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本国货币的供给数量上升,国家内部货币利息率的下降,一方面,对于各方面的基金项目,让资金流向其他国家,导致外汇价值得到提升,本国货币则贬值,另一方面,在物品价格所拥有的竞争力方面,本国的物品价格上升,对外出口的竞争力遭到削弱,外汇价值在上涨,本国货币价值却在下跌,因为人民币价值下跌,使得其恢复了竞争力,需求方面也得到改善时,对外出口的物品也随之增加,在国际社会的收支达到平衡,民众的可支配收入也得到增加,除此之外,人民币在国际的影响力也会下跌,如果操作不得当,会影响金融市场。因此,如果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升,货币政策的效果也会显得越来越小。就像2003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运用有效的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利用信用途径来调控宏观经济情况。2.3.4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需求供给量的影响根据费里德曼函数的分析,当人民币国际化后,国内对他国货币的会下降,但总体需求是增加,所以人民对货币需求是增加的。货币的需求来源主要来自三大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假设货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不平衡,将会导致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影响,从而造成通货膨胀等许多不良后果,导致货币政策效应降低[11]。在人民币还未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通以前,我国的货币的供给量通常是由中央银行来统一调控管理的,利率对其影响非常小。当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通后,我国的货币供给量主要由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供应量与我国金融市场供给量一同决定。在我国当货币供给市场和人民币离岸市场相叠加之后,会导致货币供给函数的曲线变化趋势向右上方倾斜,也就是说,当我国货币利率的增加后,货币供给量也会随着增加,3我国货币政策及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3.1我国货币政策现状我国目前实施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是放松银根、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消费、投资和生产,采取的工具主要是降低利率、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减少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同时鼓励银行信贷投放等手段,目的就是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从2017年一季度的情况来看,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具体表现为:一是广义货币(M2)供应量增速自2016年10月后连续5个月回落,但是2017年2月有所上升,3月再度回落[12]。二是为了能够强化各金融机构对结构调整的能力,我国各金融机构将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下调。3.2人民币国际化现状2016年底,人民币位居全球第六大支付货币;人民币跨境使用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16年底,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建设和直接参与扩容,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业务规则,提高数据质量。2016年10月人民币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的货币篮子[13],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7年,人民币国际使用稳步推进,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保持稳定的地位。2018年人名币国际化程度加速上升,最近,货币供给量的迅速增加,引发我国市场的广发关注,并且与之相关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受到全球的关注。据全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统计,2018年将继续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保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位置。当前,全球已经超过25万家集团企业和245家银行开展了跨境人民币业务。此外,根据调查各企业和金融机构利用跨境人民币进行资金交易的产品比重较2017年提升了13个百分点,同时参与人民币金融市场的意向也较2017年提升了9个百分点。因而说明了国际市场存在着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银行副行长张青松表示相比于2017年,人民币国际化整体保持着良好的发展状况,并将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和对人名币国际化的发展前景,应当保持着乐观和坚定的信心。4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分析4.1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第一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外币管理体制。对于我国利率市场化管理体制的改进,对外开放经济,中国人民银行决定采取外币利率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外币贷款利率、小额外币的存款利率等利率,由银行业统一规定,由我国金融机构统一执行。第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实施储蓄实名制。通过规范储蓄行为,可以加强个人信用制度设立,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实施储蓄存款实名制。第三能够促进商业银行对金融业务品种进行创新。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文,公布《证券公司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允许商业银行对证券公司以股票质押取得贷款。第四强化信贷政策指导,把握资金的流动方向。人民银行发文,允许除邮政储汇局以外的金融机构开办“教育储蓄存款”,免交利息所得税;第五推进货币市场化的设立。允许我国证券公司与银行同业市场进行资金业务[14]。4.2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的实证分析为了能够更深入地分析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现以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实证为例,选取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7年第四季度时间上的数据,以表示货币人民币供应量,以跨境人民币指数CRI表示人民币国际化变化量,从而利用表1和表2的数据构建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货币政策供给影响的分析模型为:表1跨境人名币指数(亿元)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201211513214414620131891861902282014278246243256201524829331027620162572742532292017233248257257数据来源:中国银行表2货币供应量(亿元)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2012895565.50924991.20943688.75974148.8020131035858.371054403.691077379.161106524.9820141160687.381209587.201202051.411228374.8120151275332.781333375.361359824.061392278.1120161446198.031490491.831516360.501550066.6720171599609.571631282.531655662.071676800.00数据来源:/cjsj/moneysupply.aspx运用SPSS软件进行模型拟合分析结果为(如表3、表4):从回归模型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模型的可绝系数值为0.515,说明自变量和因变量形成的散点与曲线的接近程度,数值介于0和1之间,这数值越大说明回归越好,也就是散点越集中于回归曲线上,则模型拟合度好,且sig数值为0.000,明显小于设定的显著性水平0.05,从而说明跨境人民币指数CRI对货币供给具有显著性的作用,并且由跨境人民币指数CRI的系数值为3231.377可以看出,跨境人民币指数CRI对货币供给具有正相关性,即人名币国际化水平程度越高,货币供给量越大。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原始数据本身的差异程度比较大,或是选取的样本数据较少,导致散点不能够集中到回归曲线上,但总体趋势是上升的,呈正相关性[15]。如散点图所示:表3模型汇总b模型RR方调整R方标准估计的误差更改统计量R方更改F更改df1df2Sig.F更改1.718a0.515.4921.71436E5.51522.319121.000a.预测变量:(常量),CRI。b.因变量:M2表3系数a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系数tSig.相关性共线性统计量B标准误差试用版零阶偏部分容差VIF1(常量)528722.647159616.4573.3120.003CRI3231.337683.9860.7184.7240.0000.7180.7180.7181.0001.000a.因变量:M2图1跨境人民币指数CRI与货币供给拟合散点图5结论与对策基于以上的研究分析,对此针对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5.1完善供应量的监测统计和干预在人民币国际化后,国内货币当局和人民币离岸市场是对货币政策带来影响的其中两个因素,由此将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统计更加地繁琐。因此,需要对货币供应量的监测系统进行适当的改善,使之能够及时准确地统计出跨境流动的人民币数量,从而确保我国货币政策更加独立、合理和高效。5.2进一步改革金融市场由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目前的金融市场出现比较少的投资者,发展一般的资金运行市场建设加速了货币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通,使得金融市场发展缺乏一定的活跃度和流动性,不利于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快金融市场改革势在必行。一方面,要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对不同偏好投资者的需求进行满足。另一方面。着力培养更多理性的投资者,促使金融市场的活跃度提高。5.3合理供给货币供给量合理有效地调控货币供给量,使供给速度与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适应。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仍处于不断加深阶段,所以应当促使货币供给量与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对应,使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保持一致的步调,需要及时调控我国货币政策,有效地解决人民币国际化造成的货币供给问题,保持货币供应量稳定还能够有效的缓解我国的通胀压力,稳定物价[16]。结束语人民币国际化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有机遇还有挑战,带来了很多潜在的优势,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有效性,和传导性,同时加剧了我国货币政策的负的溢出效应,从而我国必须实行宽松的汇率制度,必须面对特里芬难题、货币替代问题、货币需求量问题。面对这些货币政策的因素受到不利影响,提出完善供应量的监测统计和干预,进一步改革金融市场,合理供给货币供给量等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1]BenjaminJ.Cohen.TheYu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