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导语第一节历史课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大赛获奖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8e31787601814ec2abeb120a2b74d1e/98e31787601814ec2abeb120a2b74d1e1.gif)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导语第一节历史课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大赛获奖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8e31787601814ec2abeb120a2b74d1e/98e31787601814ec2abeb120a2b74d1e2.gif)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导语第一节历史课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大赛获奖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8e31787601814ec2abeb120a2b74d1e/98e31787601814ec2abeb120a2b74d1e3.gif)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导语第一节历史课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大赛获奖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8e31787601814ec2abeb120a2b74d1e/98e31787601814ec2abeb120a2b74d1e4.gif)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导语第一节历史课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大赛获奖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8e31787601814ec2abeb120a2b74d1e/98e31787601814ec2abeb120a2b74d1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导言“历,过也,传也。”——汉·许慎《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汉·许慎《说文解字》黄宗羲精通天文历算和数学。他用推算日食方法考证古文《尚书》是系古人伪作,给当初思想界带来很大震动。黄宗羲经过对照《国语》,认为古文《尚书·汤诰》是后人“误袭周制认为《汤诰》”。并得结论“今因推日食于昭十七年六月”(鲁昭公十七年夏六月甲戌朔日),“可见《夏书》本文不一样孔书、左氏而非伪也,则不能不致疑于古文矣”。西人FredEspenak数据表明黄宗羲推算完全正确。沈括之说,世后没人怀疑。黄宗羲作《春秋日食历》,对此观点进行进行了分析和修正。黄宗羲用西汉三统历推算出鲁庄公十八年二月是否有闰,并论证了《春秋》中鲁襄公二十四年相关月食统计是错误,而鲁庄公十八年三月日食统计是可靠。黄宗羲用历算方法对武王伐纣确实切年代进行了探讨,写有《历代甲子考》。他重新推算了孔子确实切生辰日期.黄宗羲参考西方天文学中本均轮理论(托勒密理论)考查了中国“日高于月”说法。“历史”用英语怎么说?History与story同源于希腊文historia“一个人调查纪录”。它是由Hi,加story所组成。以Hi为原形词,最常出现是High,既高大,珍贵,成熟之意;而story则为故事,小说,轶事之意。由此显而易见,History主要表示亦是“高级故事”,或是“珍贵小说”,或是“成熟轶事”之概念。HISTORY一、什么是历史?歷:历法、经历史:事件统计广义历史,泛指一切事物发展过程;《辞海》:广义历史泛指一切事物发展过程,包含自然史和社会史。通常仅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它是史学研究对象。大到宇宙、生物起源。人类社会发展,或一个国家历史。小至我们学校也有建立,发展历史。即使你们个人也有成长历史。二、什么是历史学(人们对历史研究和认识)1、历史学基本要素: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历史评价文字史料:史书、档案、学术著作、文学作品、书信、报刊杂志、口述史、家谱碑刻等等非文字史料:图象和实物对史料解读,不加入个人观点对历史描述、统计考据学通常指人们对历史人物、事件等一切历史现象从价值角度所做认识。历史和历史学关系历史科学与文学艺术有何不一样?
历史科学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恢复历史真象为目标,它不允许在历史材料基础上,将许多历史人物糅合在一起,加以经典化,塑造出一个经过加工文学形象,更不允许在叙事描写中利用夸大、虚构等文学伎俩。当代思维科学认为,人类主要有三种思维方式: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历史科学思维,实际上是兼有这三者特点综合思维过程。“历史就像一个小姑娘,你爱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胡适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民谚历史:是客观存在事实,真相只有一个。历史学:带有些人主观意识,我们要尽可能探索还原真实历史。史料、史料解释、历史评价
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孙子子思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同情,对不义之事羞辱,辞让心情及区分是非能力。他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他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根源在于君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看法,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思想遗产。例题2、常见史学研究方法⑴、从甲骨文到书籍——文件史料(包含纸张、电子媒介为载体)文字创造、造纸术、印刷术创造⑵、洛阳铲下——实物史料(包含遗址和遗物等)考古学发展填补文件不足,能够相互参证,更靠近历史事实真相⑶、从田野中来——口述史料(包含笔录、录音、录像等)采取实地调查、采访回想等方式对待口述资料一定要慎重,应该尽可能与文件史料、实物史料结合使用。(即二重证据法)⑷、一手史料与二手史料:普通来说,第一手史料是指原始资料,即历史事件等发生那个时代留下材料,尤其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史料,直接反应了所研究对象情况;第二手史料是指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统计、转述,或者后人研究结果,间接反应了研究对象情况。普通来说,一手史料史料价值较高,使用二手史料时需要愈加小心慎重。实物史料普通都是第一手,文件史料中第二手居多(除当事人回想等),而口述史料辗转相传,更需要仔细甄别。还要注意历史跨学科研究,如地理学、文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统计学,包含自然科学都会给历史研究以很大帮助。考古
历史遗址史书实地考查历史题材影视剧历史课
文物
民间传说
教授讲座
1.曾国藩为晚清重臣,湘军创建者,清末军事家、理学家和政治家,但因其镇压过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而备受后人诟病,近年来研究曾国藩人逐步增多。假如你搜集了以下资料,你认为对研究曾国藩最有价值资料是
A.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B.“文革”中出版《曾国藩反动言论》C.关于曾国藩史学论著
D.部分曾国藩日志、奏折、书信影印件2.就论证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而言,最有说服力证据应该是
A.古籍记载B.学者解释
C.政府申明D.实物史料DD例题3.孔子在修订《春秋》时,同记战争,有“伐、征、侵”等区分;同记杀人,有“杀、弑、歼”等不一样表示方式。这被称为“春秋笔法”。这表明:
A.文字史实总带有主观原因
B.写史者总对战争杀人津津乐道
C.历史是个人心态反应
D.非实迹史料不能反应历史真实4.“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惯用图书分类法。“经”主要指儒学经典,“史”是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子”是诸子百家及其它书籍,“集”指历代作家诗歌文词等。按此分类,以下著作中属于“子部”是
A.《论语》
B.《梦溪笔谈》
C.《史记》
D.《春秋》BA5.(浙江卷第13题)有学者认为,中国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China。更有学者指出,China是“秦”音变(Qin--China-a)。处理这个问题关键是A.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证据B.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伎俩,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学结论C.调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方式处理这一学术问题D.搞清最早使用China称呼中国者先得悉了“秦”还是“瓷”信息D历史价值国家要求:历史课是高中教育阶段必修课。历史课程是国民素质教育一门基础课程。1)为了学会做人(我们把历史教育作为民族或人类集体记忆来对待,像一个人记忆一样主要,它不是可有可无。我们把历史作为承载着民族或人类精神财富来对待,像个人有灵魂一样主要,它不是可有可无)。2)历史教育给国民树立自信心,培养责任心。3)历史要探索和处理人类发展一系列问题。名人眼里历史1、读史能够使人明智。英国培根曾说过这么一段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涵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性格。人生苦短,不过百年。我们不可能每件事都样样亲身实践,只有从历史土壤中汲取营养,我们才能不停提升自己,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如此,我们不可能老是摸着石头过河,只有以史为镜,只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才能少走弯路。2、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列宁九月十八日即未降临,大家知道这一日子有什么深刻意思吗?九一八降临之际,某报社在街头做了一个问卷调查,意在了解不一样年纪层次市民对九一八事变认知程度。调查结果让人汗颜,有90%人不知道“九一八”是什么日子,50%人将“九一八”和“南京大屠杀”事件相混同。据此有许多学者忧虑:当参加或经历过这些事件老一辈逝去时,年轻也有几个能记得。3、“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灵魂,指示着未来命运。”
——鲁迅《华盖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
★以史为鉴,能够知兴替(唐太宗)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司马光)
★“国可灭,而史不可灭”(连横)
★
感受历史是一个愉悦(王家范)★历史就在每一个人生活中(莎士比亚)名人眼中历史三、初、高中历史区分
1、内容愈加丰富历史必修一(政治史)历史必修二(经济史)历史必修三(文化史)历史选修(20世纪战争与和平)自选模块(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高一高二2、地位愈加主要:学考和高考时间次序
朝代歌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又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古代中国:1840年前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近代后期(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当代:1949年至今四、高中历史教学要求1、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学习目标性要明确2、要重视每一节历史课,重视每一次练习和历史测试。在各阶段中出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做到查漏补缺。3、课内学习和课后预习、复习相结合。上课一定要认真听好,做好笔记。课前课后要预习复习,提升学习自觉性,克服没书面作业不看书,考试时暂时抱佛脚不良倾向。4、微观和宏观相结合,即点、线、面相结合,既要把握历史发展基本线索,又要把握历史发展过程中某一知识点。关键素养——凸显学科能力现实状况:高中课标修订重中之重:历史学科关键素养:时空观念发展意识多元联络史料实证历史了解历史评判历史认同感学好历史四大法宝背:苦背+巧背巧背>苦背笔: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关键词做:认真做好每一次练习和测试问:我思故我在我问故我在独立之意志,自由之精神历史史实
——血与肉
历史概念
——细胞
历史线索
——筋骨历史规律
——灵魂历史学习基本思绪
1.“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么就成为一个价值判断。”这一主张强调历史研究应A.抓住事物发展根本原因B.分清历史事件主次原因C.多角度地认识和考查历史D.以正确价值判断为起点2.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指出:“我们必须抛弃自己幻觉,即某个特定国家、文明和宗教,因恰好属于我们本身,便把它当成中心并认为它比其它文明要优越。”对这一观点了解最准确是历史研究要尊重人类不一样文明结果历史研究没有固定中心C.历史研究要有世界视野D.世界上没有优越文明CA例题多元史观解读历史23◆与时俱进.国共合作◆领导革命.建立共和◆反对独裁.捍卫共和◆弃医从政.图谋救国知识回顾24
对于伟人孙中山,站在不一样史学角度,会有不一样评价:甲说:“他是民主革命先行者。”乙说:“他是中国当代化光芒先驱。”丙说:“他是移风易俗提倡者。”丁说:“他是有世界影响政治家和革命家。”
……思索:⑴你怎样了解甲、乙、丙、丁对孙中山评价?①因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以甲说……②因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所以乙说……③因为孙中山就任暂时大总统南京暂时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改变礼节等办法,所以丙说……④因为孙中山百折不挠民主革命斗争促进了亚洲觉醒,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斗争,所以丁说……⑵甲.乙.丙.丁分别主要是站在哪种史观上对孙中山作出评价?25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历史,包含政治.经济.思想等认为:人类历史是经过不停革命斗争推进社会演进历史。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历史。革命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当代化(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但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小事件历史,包含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史观解读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纵向看,包含: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横向看,包含: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文明史观26革命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当代化(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甲说:“他是民主革命先行者。”丙说:“他是移风易俗提倡者。”乙说:“他是中国当代化光芒先驱。”丁说:“他是有世界影响政治家和革命家。”
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人物”27多元史观解读“历史时期”评价较高评价较低通商口岸“扶清灭洋”洋务运动思索:对于以下中国近代史上历史现象,利用何种史观会评价较高或较低?并请说明理由。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当代化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文明史观、当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当代化史观、全球史观革命史观革命史观28对中国近代史上通商口岸问题认识从革命史观——
从当代化史观——
从整体史观——
从文明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显著标识;它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对推进中国经济和社会当代化发挥带头作用;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联络,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地方。29主要史观新航路开辟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当代化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人类各种文明交汇人类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经济上:欧洲资义发展。政治上:由传统社会向当代社会过渡。思想上:资产阶级思想观念传输。促进物种、衣食结构、生产生活方式、习俗改变①对殖民地早期殖民扩张、侵略。②殖民地国家反抗斗争。探究:多元史观分析新航路开辟影响?多元史观解读“历史时期”【材料一】长久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准则。第(1)问:按照材料一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间哪些主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它反侵略反封建斗争31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事件”【材料一】长久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准则。【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重视从当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当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当代工业社会转变,包括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历史,能够用“从传统到当代”这一思绪作解释。第(3)问: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影响(6分)32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影响(6分)①(从材料一观点看)新中国建立,标志着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胜利和中国双半社会结束,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②(从材料二观点看)新中国建立,为当代化开辟了辽阔道路。a.政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国家,建立了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b.经济:建立了新经济制度,为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c.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全方面繁荣提供条件。
新中国建立,带来婚葬礼俗改革:土葬为火葬,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时尚,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风气转变。【材料三】法国著名史学家雅克·勒高夫《新史学》中认为:“历史不但是政治史,军事史……而且还是…习俗史”。思索:请结合材料三观点,分析新中国建立影响。332、叶圣陶在一则日志中写到:“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对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这则日志中反应了19C后半叶以后近代化发展一些信息,其中包含①军事近代化②政治近代化③技术近代化④文化生活近代化A.①③④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1、传统史学研究对象侧重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而现行教材把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史学研究范围,这一视角转换表达了A.生态史观B.全球史观C.社会史观D.革命史观 巩固训练34高端地读:触入原点,品味学术
《国史概要》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樊树志《中国近代史》蒋廷黻《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陈旭麓《晚清七十年》唐德刚《大国兴衰》保罗·肯尼迪《天朝瓦解》茅海建多媒体//我们CCTV.COM百家讲坛探索·发觉国宝档案环球时报等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复兴之路等)纪年方法公元纪年法天干地支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国号纪年法天干地支纪年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4567890123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456789101101231~10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11~20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21~30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31~40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41~50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51~60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用六十甲子依次纪年,六十年一个轮回。干支纪年法新一年由立春开始,立春是二月四日,所以2月4日立春之后才是己丑年,在此之前应是戊子年。1.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太宗因属马而热衷骑射,唐太宗出生之年应该是
A.庚申年B.癸卯年C.己未年D.戊午年2.《核舟记》中有这么记载: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文中“天启壬戌秋日”使用是
A.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B.年号纪年法
C.干支纪年法D.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3.唐朝书法家颜真卿在《劝学》诗写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其中“三更”与今天时钟对应是
A.21点—23点 B.23点—1点
C.1点—3点 D.3点—5点DDB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又称拂晓、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才露脸,冉冉初升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时候称为隅中。(09时至11时)。【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13时至15时)。【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至17时)。【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黄昏:意为太阳落山时候。(17是至19时)。【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顿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廿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阴阳五行】
中国古代哲学,以阴阳来解释自然界各种现象,认为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对立面。如天是阳,地是阴;日是阳,月是阴。阴阳对立和统一,是万物发展根源。凡是旺盛、萌动、强壮、外向、功效性,均属阳;相反,凡是宁静、严寒、抑制、内在、物质性,均属阴。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运动。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运动改变而生成;同时,以五行之间相生、相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相互联络,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而是在不停地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基本含义。
1.中国古代习惯上用五行“金木水火土”来表示方位。“水”应该表示正确方位是
A.东方B.南方C.西方D.北方2.(08全国文综)中国古代地名中“阴”“阳”往往表达了该地与相邻山、水关系。以下都表示“阴”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D.山之北、水之南DD木为东方,火为南方,金为西方,水为北方,土为中央解析:依据阴阳学说,向日面为阳,背日面为阴。我国位于北半球,地形西北高,向东南渐低,山水普通呈东西走向,山水相间,山南面、河床北岸都是向阳,故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反之,山北面、河床南岸都是背日面,为阴。另外,因为地势缘故,我国河流在流动时会倾向于往东南方向流动,南岸较轻易受到河水侵蚀,形成北干、南湿情形,故称水北为阳、水南为阴。
国号是我国历代君主建立国家称号,如秦、汉以至宋、元、明、清。1.用起初地名为国号,如秦与汉。2.另有一个情况是仍用其所封爵邑为国号,如新、魏、吴,南朝宋,北朝北齐,隋、唐、宋。3.取当地金属之特产象征为国号,如辽、金。4.取文字之义为国号者,如元、明。5.国号与称帝者姓相同历史上也有之,如南朝陈。公元五五七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也是陈。
元朝以前,国号之前没加“大”字,至于称“大汉”、“大唐”、“大宋”者,此乃“外夷”臣子对“汉”“唐”“宋”尊称之词也。元朝之后,国号始有加“大”字,如大元、大明、大清。【避讳】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现象,人们对皇帝或尊长不能直呼、直书其名,不然就有坐牢甚至丢脑袋危险。在说话或者写文章时,人们碰到应该忌讳人名字时,必须用音同或音近字来代替,这就是避讳。《史记》总字数达52.65万余字,竟然没有出现一个“谈”字(司马迁父名为司马谈),对此现象了解正确有①司马迁为了避讳父名②“尊宗敬祖”宗法制影响③是等级制度和绝对君权、父权、夫权制度在文化上反应④司马迁行为是愚昧思想表达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C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防止使用本王朝帝王名字,遇有相同字时,必须改用其它字。以下各项属于这种情况是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解析:A。汉朝开国皇帝是刘邦,改“相邦”为“相国”就是为了避讳刘邦名字。
(07全国文综)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以下各项中属于谥号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清康熙帝【皇帝号】
中国古代皇帝有庙号、谥号、尊号、年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封建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室奉祀时追尊名号,如唐高祖、唐太宗等。谥号是后人依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一个称号,有褒贬之意,如汉武帝、隋炀帝等。尊号是为皇帝加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如唐高祖李渊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年号是封建皇帝在位时纪年用名号,西汉时汉武帝首创,他第一个年号为“建元”。谥法制度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他人评定并授予。君主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告,大臣谥号是朝廷赐予。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谥号来自于谥法。谥法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化商场装修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牛肝菌产业链一体化开发合同
- 《A眼和耳眼》课件
- 不定式做后置定语课件
- 《我的成长轨迹》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水面养殖水域渔业数据共享合同
- 文旅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前景与挑战
- 铜产业发展中的风险与应对措施
- 数字化转型下的薪酬管理创新
- 二零二五版金融业专用软件授权与风险管理合同3篇
- JJF 1069-2012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培训讲稿)
- 最新如何进行隔代教育专业知识讲座课件
- 当前警察职务犯罪的特征、原因及防范,司法制度论文
- 计算机文化基础单元设计-windows
- 创建动物保护家园-完整精讲版课件
- 广东省保安服务监管信息系统用户手册(操作手册)
- DNA 亲子鉴定手册 模板
- DB33T 1233-2021 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技术规程
- 天津 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示范文本)
- 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 火炬及火炬气回收系统操作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