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灾规划课件_第1页
城市防灾规划课件_第2页
城市防灾规划课件_第3页
城市防灾规划课件_第4页
城市防灾规划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城市防灾规划第一节城市防灾规划的作用与地位第二节城市防灾规划的内容、程序与分析方法第三节城市抗震防灾工程规划设计第四节城市防洪规划第五节城市消防规划和工程第六节城市人防规划第六章城市防灾规划第一节城市防灾规划的作用与地位城市防灾规划的重要性城市防灾规划的作用于地位城市防灾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第一节城市防灾规划的作用与地位城市防灾规划的重要性城城市防灾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第一节城有关城市防灾的单项法律1950年,《政务院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1955年,《东北及内蒙古沿线林区防火办法》1963年,《关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决定》1979年,《国家地震局关于保护地震台站观测环境的暂行规定》水法(1988)、水土保持法(1991)、防洪法(1997)、防震减灾法(1998)、消防法(1998)、气象法(1999)。单灾种法律覆盖面单一,没有综合的减灾思路,造成投资的重复建设和浪费。有关城市防灾的单项法律1950年,《政务院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有关城市防灾的应急法律防洪应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条例》是森林防火应急工作的主要法律依据。环境灾害应急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灾害应急法是分散在不同的灾害法中,专门的应急条例很少。有关城市防灾的应急法律防洪应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有关城市灾后恢复重建的法律没有统一《灾害救助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有所体现。民政部《关于严格执行灾民生活救济款专款专用的原则的通知》、《关于切实加强救灾款管理使用工作的通知》、《关于调整接受国际救灾援助方针问题的请示》、《关于妥善处理农村救灾保险超付资金问题的通知》、《关于加强监督检查管好用好救灾款的通知》、《关于加强灾情信息工作的通知》、《救灾捐赠管理办法》。有关城市灾后恢复重建的法律没有统一《灾害救助法》第一节城市防灾规划的作用与地位城市防灾规划的重要性城市防灾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城市防灾规划除了规划本身要符合国家标准以外,在规划布局上应当服从城市规划的统一安排城市规划也要尽量满足城市防灾规划的要求城市防灾的各个专项规划一般仅针对各专业的防灾,各专项之间也应加强相互协作城市防灾的各个专项总体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业工程规划第一节城市防灾规划的作用与地位城市防灾规划的重要性城市防灾第六章城市防灾规划第一节城市防灾规划的作用与地位第二节城市防灾规划的内容、程序与分析方法第三节城市抗震防灾工程规划设计第四节城市防洪规划第五节城市消防规划和工程第六节城市人防规划第六章城市防灾规划第一节城市防灾规划的作用与地位城市防灾规划的内容与程序日本城市防灾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管理经验城市防灾规划的内容、程序与分析方法城市防灾规划若干原则性问题一般与重点防灾工程的结合问题

防灾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结合问题

防灾规划编制的程序

防灾规划的法制管理

防灾规划的社会基础

广义的城市防灾规划内容与程序常规的城市防灾规划内容与程序

城市防灾规划层次问题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问题城市防灾规划的内容与程序日本城市防灾规划的城市防灾规划的内一城市防灾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广义的城市防灾规划内容与程序城市灾害预防规划规划的内容主要依据灾害的类型相应制定共性通过选址避开天然易灾地段通过合理规划避免建城时产生人为的易灾区建立适于防灾的城市单元结构布局形态一城市防灾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广义的城市防灾规划内容与程序共一城市防灾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广义的城市防灾规划内容与程序城市灾害预防规划城市救灾规划在临灾或灾害发生时以及灾后所采取的抗灾、救灾措施与规划规划目标临灾要有充分准备,包括组织、思想、技术与物质准备,灾害发生后要有灵活反应策略、快速机动的应变能力、科学高效的组织指挥和救援工作一城市防灾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广义的城市防灾规划内容与程序规划内容与程序救灾准备、救灾规划、灾害预测救灾对策、灾情估计与分类、编制灾害轻重分布区划图、迅速全面实施救灾规划、预防次生灾害发生及实施减轻次生灾害对策灾后对策:灾害考察、短期对策、长期对策对市民进行经常性的宣传教育,普及防灾知识和组织防灾演习一城市防灾规划的内容与程序规划内容与程序一城市防灾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常规的城市防灾规划内容与程序规划内容包括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城市防洪规划、城市消防规划、城市人防规划等专项

规划程序确定城市防灾标准与规划目标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防灾工程规划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防灾工程设计规划一城市防灾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常规的城市防灾规划内容与程序确定城市防灾标准与规划目标总体二城市防灾规划若干原则性问题城市防灾规划层次问题区域防灾规划城市防灾总体规划城市防灾详细规划城市重点工程防灾设计二城市防灾规划若干原则性问题城市防灾规划层次问题区域防灾规二城市防灾规划若干原则性问题城市防灾规划层次问题城市综合防灾规划问题区域防灾规划城市防灾总体规划城市防灾详细规划城市重点工程防灾设计二城市防灾规划若干原则性问题城市防灾规划层次问题区域防灾规二城市防灾规划若干原则性问题城市防灾规划层次问题城市综合防灾规划问题一般防灾工程与重点防灾工程的结合问题区域防灾规划城市防灾总体规划城市防灾详细规划城市重点工程防灾设计二城市防灾规划若干原则性问题城市防灾规划层次问题区域防灾规二城市防灾规划若干原则性问题城市防灾规划层次问题城市综合防灾规划问题一般防灾工程与重点防灾工程的结合问题城市防灾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结合问题区域防灾规划城市防灾总体规划城市防灾详细规划城市重点工程防灾设计二城市防灾规划若干原则性问题城市防灾规划层次问题区域防灾规三日本城市防灾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管理经验日本城市防灾规划编制的程序根据不同城市灾害的特点,确定城市防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同时提出通过城市防灾规划的实施促进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措施进行广泛的城市地域灾害危险度测定调查,经综合分析后,制定城市危害风险度评定图根据城市灾害危险度的评定,划定避难地、避难道路、防灾缓冲地带等,并把城市划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防灾生活圈三日本城市防灾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管理经验日本城市防灾规划编日本城市防灾规划的法制管理防灾规划编制,实施和管理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地方和城市政府有权在遵循国家法律的原则下,根据当地情况制定临时性法规可以通过国家购买的手段来限制土地私有者建房的自由,以保证城市防灾规划的实施三日本城市防灾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管理经验日本城市防灾规划的法制管理三日本城市防灾规划的编制、实施和日本城市防灾规划的社会基础城市防灾规划从编制到实施均有较高的透明度居民也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城市防灾规划的实施能得到居民的关心和支持三日本城市防灾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管理经验日本城市防灾规划的社会基础三日本城市防灾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第六章城市防灾规划第一节城市防灾规划的作用与地位第二节城市防灾规划的内容、程序与分析方法第三节城市抗震防灾工程规划设计第四节城市防洪规划第五节城市消防规划和工程第六节城市人防规划第六章城市防灾规划第一节城市防灾规划的作用与地位概述城市抗震设施城市抗震防灾工程规划设计城市抗震防灾对策城市抗震设防烈度

建筑抗震设防标准疏散通道

疏散场地

防灾规划期限及编制与实施抗震防灾分类

建、构筑物的防灾对策城市布局的避震减灾措施

震级、烈度、基本烈度和设计烈度城市与工程建设抗震设防标准规划设计的成果及要求规划目标概述城市抗震设施城市抗震防灾工程规划设计城市抗震防灾对策一概述规划目标逐步提高城镇的综合抗震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城镇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害,保障地震时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使城镇在遭遇相当于基本烈度的地震影响时,要害系统不遭较重破坏,重要工矿企业能正常或很快恢复生产,人民生活基本正常一概述规划目标防灾规划期限及编制与实施

期限

规划期限和规划区的范围要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

编制

城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

审批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当地人民政府、企业主管部门

实施

城市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规划成果定期修订一概述防灾规划期限及编制与实施一概述抗震防灾分类

震害不致使人民生命安全和重要生产设备遭受危害地震基本烈度6度以上(含6度)的城镇都应编制抗震防灾规划抗震防灾规划按其内容和深度等不同要求,分为甲、乙、丙三类模式一概述(1)省会城镇及全国重点抗震城镇按甲类模式编制;(2)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以上(含7度)的城镇按乙类模式编制;(3)其他城镇按丙类模式编制抗震防灾分类一概述(1)省会城镇及全国重点抗震城镇按甲抗震防灾分类

震害不致使人民生命安全和重要生产设备遭受危害地震基本烈度6度以上(含6度)的城镇都应编制抗震防灾规划抗震防灾规划按其内容和深度等不同要求,分为甲、乙、丙三类模式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以上(含7度)地区的大、中型工矿企业各城镇采用《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规定的基本烈度一概述抗震防灾分类一概述二地震的震级、烈度、基本烈度和设计烈度地震震级震级就是地震的级别里氏震级,分为10级,一个震级地震烈度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及房屋建筑等,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12度烈度表,多个烈度震级(M)=0.5810X烈度+1.5

地震烈度7相当的震级:

M=0.58X7+1.5=4.06+1.5=5.56级二地震的震级、烈度、基本烈度和设计烈度地震震级基本烈度和设计烈度基本烈度是指某地区在今后一定时期内(100年),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到的最大地震烈度设计烈度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在基本烈度的基础上,按区别对待的原则进行调整确定的二地震的震级、烈度、基本烈度和设计烈度基本烈度和设计烈度二地震的震级、烈度、基本烈度和设计烈度三城市抗震防灾对策建、构筑物的防灾对策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和地基选择形体简单的建筑平面建筑物平面布局长宽比例适当,平面刚度均匀,对建筑物应力集中的部位要在构件上加强立面上高度参差不齐或局部突出的建筑物或质量悬殊、刚度突变的建筑,在震时易发生局部损坏保证结构整体性,使结构和联结部分有较好的延展性减轻建筑物的重量不做或少做地震时容易倒塌脱落的建筑附属物保证施工质量三城市抗震防灾对策建、构筑物的防灾对策城市布局的避震减灾措施城市发展用地选择时,尽量避开断裂带、窑洞、液化土等地质不良地带城市建筑群布局时,应保留必要的空间与间距(不小于1:1),保证建筑物震倒时不致影响别的建筑或阻塞人员疏通道路道路规划要考虑地震时避难,疏散和求援的需要,保持必要的通道宽度并有多路出入口充分利用城市绿地、广场作为震时临时疏散地三城市抗震防灾对策城市布局的避震减灾措施三城市抗震防灾对策四城市与工程建设抗震设防标准城市抗震设防烈度城市的抗震标准即抗震设防烈度我国工程建设从地震基本烈度6度开始设防,设防烈度有6、7、8、9、10等级。6度及6度以下的城市一般为非重点抗震防灾城市。6度地震区内的重要城市与国家重点抗震城市和位于7度以上地区的城市,都必须考虑城市抗震问题,并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四城市与工程建设抗震设防标准城市抗震设防烈度建筑抗震设防标准设计原则: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建筑重要性分类甲类建筑—特殊要求的建筑,如遇地震破坏会导致严重后果的建筑等,必须经过国家规定的批准权限批准乙类建筑—国家重点抗震城市的生命线工程建筑,其实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且地震破坏后会造成社会重大影响和国民经济重大损失的建筑丙类建筑—地震后有一定影响及其他不属于甲、乙、丁类的建筑丁类建筑—次要的建筑,如遇地震破坏不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的经济损失的建筑四城市与工程建设抗震设防标准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四城市与工程建设抗震设防标准

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对甲类建筑、乙类建筑、特别重要的建筑物经国家批准设计烈度可比基本烈度提高一度采用乙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计算,当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提高一度设计抗震措施,为9度时应加强抗震设施丙类建筑、丁类建筑、次要的建筑物,如一般仓库、人员较少的辅助建筑物等,其设计烈度可比基本烈度降低一度采用为了保证属于6度地区的建筑物都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设计烈度不再降低。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以设计烈度6度作为设防起点,即小于6度的不设防,在9度以上的地区一般应避免进行重大工程建设四城市与工程建设抗震设防标准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四城市与工程建设抗震设防标准五城市抗震设施疏散通道市区内疏散通道宽度不小于15m,一般为城市主干道,通向市内疏散场地和市外旷地或通向长途交通设施100万人口的大城市至少应有两条以上不经过市区的过境公路,其间距应大于20km为保证震时房屋倒塌不致影响其他房屋和人员疏散较高房屋高度h(m)〈1010-20〉20最小房屋间距d(m)126+0.8h4+h表6-1震区城市房屋抗震间距要求五城市抗震设施疏散通道较高房屋高度h(m)〈1010-2疏散场地人均避震疏散面积避震疏散场地布局要求远离火灾、爆炸和热辐射地势较高,不易积水内有供水设施或易于设置临时供水设施无崩塌、地震与滑坡危险易于铺设临时供电和通信设施城市设防烈度6789面积(m2)1.01.522.5表6-2震区城市人均避震疏散面积

五城市抗震设施疏散场地城市设防烈度6789面积(m2)1.01.522.5六震灾防灾减灾规划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组织体系和指挥系统。六震灾防灾减灾规划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组织体系和指挥系统。六震灾防灾减灾规划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组织体系和指挥系统。按照《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制定城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六震灾防灾减灾规划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组织体系和指挥系统。六震灾防灾减灾规划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组织体系和指挥系统。按照《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制定城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震前防灾措施的检查落实。六震灾防灾减灾规划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组织体系和指挥系统。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组织体系和指挥系统。按照《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制定城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震前防灾措施的检查落实。避难疏散规划。估算人口进行避难疏散场所区划就近疏散原则宣传和指示牌疏散区尽量集中六震灾防灾减灾规划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组织体系和指挥系统。六震灾防灾减灾规划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组织体系和指挥系统。按照《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制定城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震前防灾措施的检查落实。避难疏散规划。救灾物资保障规划。六震灾防灾减灾规划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组织体系和指挥系统。六震灾防灾减灾规划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组织体系和指挥系统。按照《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制定城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震前防灾措施的检查落实。避难疏散规划。救灾物资保障规划。救治重伤员。六震灾防灾减灾规划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组织体系和指挥系统。六震灾防灾减灾规划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组织体系和指挥系统。按照《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制定城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震前防灾措施的检查落实。避难疏散规划。救灾物资保障规划。救治重伤员。防疫灭病规划。六震灾防灾减灾规划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组织体系和指挥系统。六震灾防灾减灾规划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组织体系和指挥系统。按照《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制定城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震前防灾措施的检查落实。避难疏散规划。救灾物资保障规划。救治重伤员。防疫灭病规划。居民生活应急规划。六震灾防灾减灾规划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组织体系和指挥系统。六震灾防灾减灾规划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组织体系和指挥系统。按照《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制定城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震前防灾措施的检查落实。避难疏散规划。救灾物资保障规划。救治重伤员。防疫灭病规划。居民生活应急规划。简易城市建设规划。六震灾防灾减灾规划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组织体系和指挥系统。六震灾防灾减灾规划简易城市建设规划简易房建设简易工厂设置简易商店和其他服务机构建立简易医院建立简易学校,开设简易门诊和病房建立简易学校,恢复教学活动与招生清理废墟,形成简易的城市街道交通网六震灾防灾减灾规划简易城市建设规划六震灾防灾减灾规划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组织体系和指挥系统。按照《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制定城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震前防灾措施的检查落实。避难疏散规划。救灾物资保障规划。救治重伤员。防疫灭病规划。居民生活应急规划。简易城市建设规划。重建规划六震灾防灾减灾规划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组织体系和指挥系统。六震灾防灾减灾规划重建规划建设方针、规划原则明确就地重建,还是异地重建震后总规力求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在震后总规基础上制定专业规划重建过程加强管理注重总结经验六震灾防灾减灾规划重建规划六震灾防灾减灾规划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组织体系和指挥系统。按照《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制定城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震前防灾措施的检查落实。避难疏散规划。救灾物资保障规划。救治重伤员。防疫灭病规划。居民生活应急规划。简易城市建设规划。重建规划六震灾防灾减灾规划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组织体系和指挥系统。六震灾防灾减灾规划七规划设计的成果及要求规划应准备的基础资料城镇基本情况有关城镇及附近地区的历史地震与地震、地质资料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地形地貌资料城镇建筑物工程设施和设备的抗震能力规划区内各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七规划设计的成果及要求规划应准备的基础资料1规划纲要城镇抗震防灾的现状和防灾能力抗震防灾规划的防御目标,及其根据地震对城镇的影响及危害程度估计抗震防灾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和措施2抗震设防区划包括根据地震地质,地形地貌、场地条件和历史地震震害提出城镇不同地区的地震影响或破坏势(可以用烈度或地震参数来表达),区划出对抗震有利和不利的区域范围,不同地区适于建筑的结构类型和建筑层数3避震疏散规划包括规划出市、区、街坊级的避震通道、防灾据点以及避震疏散场地(如绿地、广场等)4城镇生命线工程规划包括城镇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供气,医疗卫生、粮食、消防等系统的提高抗震能力和防灾措施规划5防止地震次生灾害规划主要包括水灾、火灾、爆炸,溢毒、疫病流行以及放射性辐射等次生灾害的危害程度、防灾对策和措施6工程抗震规划包括新建设防管理和提高现有工程设施、建(构)筑物和设备抗震能力的规划7震前应急准备及震后抢险救灾规划,包括抗震救灾组织机构、应急预案和抢险救灾对策等8抗灾培训防灾人才培训、宣传教育、防灾训练和防灾演习规划9规划实施要点包括近期(5年)和远期(15年)实施计划表6-3甲类模式抗震防灾规划的内容

1规划纲要城镇抗震防灾的现状和防灾能力2抗震设防区划包括根据1规划纲要包括城镇抗震防灾的现状和防灾能力分析,遭遇城镇防御目标地震影响时的主要震害预测,规划指导思想、目标和措施2避震疏散和临震应急措施规划包括规划出市、区、街坊级的避震通道、防灾据点以及避震疏散场地(如绿地、广场等)3城镇生命线工程规划包括城镇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供气,医疗卫生、粮食、消防等系统的提高抗震能力和防灾措施规划4防止地震次生灾害规划主要包括水灾、火灾、爆炸,溢毒、疫病流行以及放射性辐射等次生灾害的危害程度、防灾对策和措施5工程抗震规划包括新建设防管理和提高现有工程设施、建(构)筑物和设备抗震能力的规划6震前应急及震后抢险规划准备及震后抢险救灾规划,包括抗震救灾组织机构、应急预案和抢险救灾对策等7规划实施要点包括近期(5年)和远期(15年)实施计划表6-4乙类模式抗震防灾规划的内容

1规划纲要包括城镇抗震防灾的现状和防灾能力分析,遭遇城镇防御1总说明包括城镇抗震防灾的现状和防灾能力分析2主要地震灾害估计根据城镇建筑物、工程设施和人口分布状况,阐明遭遇城镇防御目标地震影响时可能出现的主要灾害(包括可能产生的重大次生灾害)及生命线工程震害预测3减灾对策针对城镇抗震防灾的主要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减轻地震灾害的主要对策和措施表6-5丙类模式抗震防灾规划的内容1总说明包括城镇抗震防灾的现状和防灾能力分析2主要地震根据城第六章城市防灾规划第一节城市防灾规划的作用与地位第二节城市防灾规划的内容、程序与分析方法第三节城市抗震防灾工程规划设计第四节城市防洪规划第五节城市消防规划和工程第六节城市人防规划第六章城市防灾规划第一节城市防灾规划的作用与地位城市防洪规划的任务与原则城市与工程防洪措施

城市防洪规划工程城市防洪规划的成果及编制、审批与实施城市治涝规划

以蓄为主的防洪措施

以排为主的防洪措施

不同城市的防洪措施

规划原则调查研究

城市防洪、治涝水文分析计算

城市防洪规划城市防洪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城市防洪规划的基础资料

城市及建筑物防洪标准

规划任务规划报告汇编城市防洪、防涝工程设施

第四节城市防洪规划城市防洪规划的任务与原则城市与工程防洪措施城市防洪规划工程一城市防洪规划的任务与原则规划任务确定城市防洪、治涝标准研究蓄、滞、泄的关系,选择防洪、治涝方案,拟定工程措施阐明工程效益确定近期工程和远期建设规划,即一般为20年,远景设想可为10-20年。规划设计应制定具体工程的分期实施期限和分期建设措施一城市防洪规划的任务与原则规划任务规划原则以城市所在的江河流域防洪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明确规划水平年,并和城市总体规划年限相一致贯彻国家建设方针,认真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注重研究防洪设施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积极采用新理论、新技术,使工程安全可靠、合理、美观根据城市大小及其重要性,作出对策性防护方案注意节约城市用地,慎重研究河滩地的利用全面考虑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相互协调一城市防洪规划的任务与原则规划原则一城市防洪规划的任务与原则二城市防洪规划的内容与程序

城市防洪规划是统筹安排各种预防和减轻洪水对城市造成灾害的工程或非工程措施的专项规划,它包括防山洪、海潮和排涝等方面内容二城市防洪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城市防洪规划是统筹安排各二城市防洪规划的内容与程序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1-9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jj50-92)《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河流域综合规划纲要》二城市防洪规划的内容与程序规划依据调查研究收集、分析流域与保护区的自然地理、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气象与洪水资料。了解历史洪水灾害的成因与损失。了解城市社会经济现状与未来发展状况。摸清城市现有防洪设施与防洪标准。广泛收集各方面对城市防洪的要求二城市防洪规划的内容与程序调查研究二城市防洪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城市防洪、治涝水文分析计算有关流域特征和暴雨洪水资料的分析整理设计洪水的计算涝区设计洪水的计算排涝泵设计扬程的确定二城市防洪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城市防洪、治涝水文分析计算二城市防洪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城市防洪规划防洪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标准》的有关规定选取防洪标准,防洪标准的最终选定须经过论证堤防、大坝、水库、涵闸、泵站等防洪工程设施的等级和设计标准应按《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和1990年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的《补充规定》确定二城市防洪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城市防洪规划二城市防洪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堤防工程堤线布置必须上下游、左右岸统筹兼顾,堤线距岸边的距离在城市用地较紧的情况下,以堤防工程外坡脚距岸边不小于10m为宜,且要求顺直,并沿地势较高、房屋拆迁量较少的地方布置堤防工程布置要结合其他专业规划,并考虑路堤结合、防洪抢险交通的需要以及城市绿化要求各堤段的堤型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建筑材料、房屋拆迁量和城市美化要求统一考虑,因地制宜、合理选择防洪堤工程应与排涝工程、排污工程、交通闸、下河码头等交叉建筑物及管理维修道统一考虑堤防工程应根据工程安全需要和城市美化要求,在河边岸坡设置必要的护岸工程防洪堤的断面尺寸和各项设施的规模应按有关规范计算确定或参照类似工程确定,堤防工程计算工程量控制断面间距在50m左右二城市防洪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堤防工程二城市防洪规划的内容与程序河道整治工程根据沿河的地质条件、河势和水情等因素研究河槽的稳定性和整治后可能在防洪、排涝、供水等方面对上下游、左右岸的影响,并有处理措施(清除河道淤积物和障碍物),对重大的整治工程,应研究其施工条件整治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过水能力,降低洪水位,减少洪水泛滥的程度和几率;提高河道过水能力的办法是加大河槽断面,具体工程措施有裁弯取直、河岸线修平、挖泥疏浚(挖槽)等二城市防洪规划的内容与程序河道整治工程二城市防洪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减河工程在城市主要行洪河道的上游开挖绕城而过的分洪河道,减少通过城市河道的洪水流量对降低通过城区的洪水流量、简化城区防洪措施、减少城区防洪用地,具有比较好的效果二城市防洪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减河工程二城市防洪规划的内容与程序水库蓄洪、滞洪工程水库工程多在山区或丘陵区修建,通常选择库容大、坝线短、施工方便、淹没损失小的山谷作为水库坝址利用水库蓄洪、滞洪,所需防洪库容应经多方案比较、合理选定,其具体规划内容和要求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水利动能设计规范》执行由于城市上游的水库蓄滞洪工程同时给城市造成溃坝威胁,其防洪标准一定要慎重研究二城市防洪规划的内容与程序水库蓄洪、滞洪工程二城市防洪规划的内容与程序低洼区分洪、滞洪工程根据有关规程,编写利用低洼区分洪、滞洪工程的规划大纲,上报主管部门审批后执行为确保分洪、滞洪区内的防洪安全,还要修建安全区、安全台及交通通信系统二城市防洪规划的内容与程序低洼区分洪、滞洪工程二城市防洪规划的内容与程序非工程防洪措施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1958年美国开始接受从1966年起美国防洪政策调整为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是尊重自然、适应自然的政策和措施,是防洪减灾的发展方向,其主要内容包括:洪泛区和蓄滞洪区内的建筑物使用、管理及宣传,洪灾区内土地的防洪措施,政府对洪灾区的政策,强制性的防洪保险、洪灾救济,洪水预报警报及紧急撤退措施等应根据城市具体情况规定非工程防洪区,并对其土地使用控制及建筑物防洪措施提出建议或办法;同时还应编制洪水预报警报方案,制定防汛抢险方案(包括机构、分区撤退人数、物资数量、撤退路线、安置地点及其他配套措施);有条件的城市,应对推行防洪基金制度和洪水保险提出意见或办法二城市防洪规划的内容与程序非工程防洪措施二城市防洪规划的内容与程序行洪河道清障调查行洪河道阻水物,对主要阻水物进行泄洪能力影响方面的计算,并研究清障原则,提出处理方案及措施对重要城市或防洪区的超标洪水提出应急措施二城市防洪规划的内容与程序行洪河道清障二城市防洪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城市治涝规划治涝标准研究一般应以涝区发生一定重现期的暴雨时不受涝为准。建成区设计暴雨重现期一般采用P:1-2年;天然下垫面为主的产流区设计暴雨重现期P=10-20年设计排涝流量的确定根据涝区洪峰流量及设计洪水过程线,考虑涝区蓄涝容积的滞洪作用等因素,分析确定设计排涝流量治涝工程措施因地制宜采取排、截、抽等方式,正确处理排与截、自排与抽排等关系,合理确定治涝工程的作用和任务二城市防洪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城市治涝规划二城市防洪规划的内容与程序规划报告编制包括流域自然地理概况、社会经济概况、水文气象与洪水特性分析、历史洪灾损失、规划方案比较与选择、规划图件等防洪标准城市防洪保护范围城市防洪规划方案的研究洪水灾害损失调查二城市防洪规划的内容与程序规划报告编制二城市防洪规划的内容与程序三城市防洪规划的成果、审批与实施文本规划依据,规划原则,规划水平年,防洪、排涝标准,防洪、排涝方案的选定及其等级,管理措施及环境评价,效益及经济评价规划图洪水淹没范围图(1:10000-1:5000)防洪、治涝规划图(1:10000-1:5000)主要堤防工程的纵、横剖面图(包括地质情况)主要工程设施及建筑物的单体选型图(1:200-1:100)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相关文件表6-6城市防洪规划成果

三城市防洪规划的成果、审批与实施文本规划依据,规划原则,规审批程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全国重点防洪城市的防洪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其他城市一般可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省(自治区)政府认为重要的防洪规划可提高一级审批全国重点防洪城市:广州、成都、武汉、南京、梧州、安庆、南宁、长沙、岳阳、开封、郑州、柳州、北京、济南、蚌埠、淮南、合肥、上海、黄石、荆州、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长春、吉林、沈阳、盘绵27个城市三城市防洪规划的成果、审批与实施审批程序三城市防洪规划的成果、审批与实施规划的实施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所需投资由各城市人民政府负责安排全国重点防洪城市的实施计划,应报水利部、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防总和有关流域机构备案城市防洪工作实行市长负责制,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资力度和建设步伐,使城市的防洪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三城市防洪规划的成果、审批与实施规划的实施三城市防洪规划的成果、审批与实施四城市防洪规划的基础资料气象、水文(山洪、海潮)资料地形资料地质资料社会经济资料洪水灾害资料城市防洪治涝历史资料四城市防洪规划的基础资料气象、水文(山洪、海潮)资料五城市与工程防洪措施原则:“上蓄水、中固堤、下利泄”,即上游以蓄水分洪为主、中游应加固堤防、下游应增强河道的排水能力以蓄为主的防洪措施水土保持水库蓄洪和滞洪以排为主的防洪措施修筑堤防整治河道五城市与工程防洪措施原则:“上蓄水、中固堤、下利泄”,即不同城市的防洪措施在平原地区,市区地面高程低于河道洪水位时,修建防洪堤当河流贯穿城市,一般采用挡土墙护岸工程,这种护岸工程常与修建滨江大道相结合位于山前区的城市,采取防洪堤(或挡土墙护岸)和截洪沟的综合防洪措施当城市上游近距离内有大、中型水库,提高水库的设计标准和可开辟滞洪区,在城区的河段可同时修建防洪堤地处盆地的城市,在城区外围修建围堰或防洪堤,在市区采取排涝措施位于海边的城市,除修建海岸堤外,还可修建防洪堤五城市与工程防洪措施不同城市的防洪措施五城市与工程防洪措施六城市及建筑物防洪标准城市防洪标准设计标准设计标准指当发生或等于该标准洪水时,应保证防护对象的安全或防洪设施的正常运行防洪工程设计是以洪峰流量和水位为依据的,而洪水的大小通常是以某一频率的洪水量来表示洪水的频率用重现期的倒数表示。例如,重现期为50年的洪水,频率为2%;重现期为100年的洪水,频率为1%六城市及建筑物防洪标准城市防洪标准校核标准是指遇该标准相应的洪水时,需采取非常运用措施,在保障主要防护对象和主要建筑物安全的前提下,允许次要建筑物局部或不同程度的损坏,次要防护对象受到一定的损失。设计标准频率校核标准频率设计标准频率校核标准频率1%(百年一遇)0.2%-0.33%(500-300年一遇)5%-10%(20-10年一遇)2%-4%(50-25年一遇)2%(50年一遇)1%(百年一遇)表6-7防洪校核标准六城市及建筑物防洪标准校核标准设计标准频率校核标准频率设计标准频率校核标准频率1%我国现有防洪标准规范有《防洪标准》(GB50201-94),并已于1995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标准对城市、乡村工矿企业、交通运输设施、水利水电工程、动力设施、通信设施、文物古迹和旅游设施等防护对象,按照不同等级及其重要性和规模大小,确定了各自相应的不同的防洪标准。六城市及建筑物防洪标准我国现有防洪标准规范有《防洪标准》(GB50201-94),等级重要程度城市人口(万人)防洪标准(重现期:年)河(江)洪、海潮山洪1特别重要城市〉150〉200100-502重要城市150-50200-10050-203中等城市50-2050-2020-104一般城市〈2050-2010-5表6-8城市的等级和防洪标准等级重要程度城市人口防洪标准(重现期:年)河(江)洪、海潮山等级重要性和受淹损失程度防洪标准(重现期:年)河流、平原河流山区河流1特别重要或重要的主要港区,受淹后损失巨大100-5050-202中等城市的主要港区,受淹后损失巨大50-2020-103一般城镇的主要港区,受淹后损失较小20-1010-5注:如港区防洪工程是城市的组成部分且影响城市防洪安全时,应根据城市防洪要求确定。

表6-9江河港口的等级及防洪标准等级重要性和受淹损失程度防洪标准(重现期:年)河流、平山区河等级年吞吐量(万t)防洪标准(重现期:年)等级年吞吐量(万t)防洪标准(重现期:年)1〉1000200-100310050-2021000-100100-50注:按表列标准的高潮位低于历史最高潮位时,应用该最高潮位进行校核表6-10海港的等级及防洪标准等级年吞吐量防洪标准等级年吞吐量防洪标准1〉1000200-表6-11民用机场的等级和防洪标准等级重要程度防洪标准(重现期:年)等级重要程度防洪标准(重现期:年)1特别重要航线机场200-1003一般航线机场50-202重要航线机场100-50注:跑道和重要设施可分开防护时,其跑道和机场区的防洪标准可适当降低表6-11民用机场的等级和防洪标准等级重要程度防洪标准等级城市防涝标准城市防捞取决于城市的排水能力,而城市的排水能力是由地形、气象和排水设施的排水能力所决定的城市防涝标准可用可防御暴雨的重现期或出现频率表示对于城市的一般居住区和道路来说,防涝标准可取1年。对于城市中心区、工厂区、仓库区和主干道与广场,防涝标准可取2年左右。特别重要的地区可取3-5年六城市及建筑物防洪标准城市防涝标准六城市及建筑物防洪标准七城市防洪、防潮规划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1-9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江河流域综合规划纲要》可导致城市洪涝灾害河流的综合规划纲要、防洪规划报告和城市总体规划等七城市防洪、防潮规划规划依据规划依据洪涝灾害成因分析依据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气象与水文地质条件、河流流域概况以及洪涝灾史等,分析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七城市防洪、防潮规划规划依据七城市防洪、防潮规划规划依据洪涝灾害成因分析设防标准防洪防潮工程现状分析邻近地区的防洪防潮标准防洪防潮设防标准七城市防洪、防潮规划规划依据七城市防洪、防潮规划1、十年一遇是指某河流在某个过流断面出现的最大洪水流量的平均概率为每十年一次,但并不是只有每十年才会出现这一流量的洪水,比如去年某地某个河流出现一次洪水其流量和洪峰被定为十年一遇,今年这一河流又出现洪水其流量与去年基本相等也是十年一遇,那么下次这条河流出现同一流量的洪水的时间可能就会为二十年以后甚至更长。但也可能某个河流连续几年每年都出现洪水,那么这几年过后很可能相当长时间都将会是枯水。七城市防洪、防潮规划1、十年一遇是指某河流在某个过流断面出现的最大洪水流量的平均

2、越是洪水的流量大其出现的频率也就会越小,可分为百年一遇大洪水,千年一遇特大洪水,或者是万年一遇罕见洪水。比如98年的长江全流域大洪水就为百年一遇,下次出现九八年那么大的洪水可能就会在一百年后,但也可能这几年连续出现一次五年一遇小洪水和十年一遇或又是百年一遇的洪水了,但今后就可能相当长的时间不出现百年一遇的大洪水了,上推长江前次出现如九八年的洪水是在一九三四年。三峡工程的设计防洪标准是:能够抵御九八年那样的百年一遇洪水,当洪水到来时能够拦蓄住洪水,而不用启用下游的分洪区分洪;其大坝设计行洪能力是在千年一遇特大洪水到来时在下游荆江分洪区配合下能够确保武汉及下游平原土地不被淹:当万年一遇罕见大洪水到来时确保不溃坝。再如黄河有二十多年没有发生洪水,所以出现十年一遇或百年一遇的洪水的机率也越来越大,这也就是人常说的:久旱必大涝七城市防洪、防潮规划2、越是洪水的流量大其出现的频率也就会越小,可分为百年一遇规划依据洪涝灾害成因分析设防标准防洪防潮规划防洪工程规划防潮工程规划非工程防洪防潮规划防洪防潮预案防洪减灾工程管理宣传执法七城市防洪、防潮规划规划依据七城市防洪、防潮规划规划依据洪涝灾害成因分析设防标准防洪防潮规划防洪防潮规划方案的实施安排近、中、远期七城市防洪、防潮规划规划依据七城市防洪、防潮规划规划依据洪涝灾害成因分析设防标准防洪防潮规划防洪防潮规划方案的实施安排超标准洪水的对策七城市防洪、防潮规划利用河道泄洪能力,分流入海确保重点城市,避开工矿企业减少淹没面积,保证生命财产安全不得已时破堤分洪规划依据七城市防洪、防潮规划利用河道泄洪能力,分流入海规划依据洪涝灾害成因分析设防标准防洪防潮规划防洪防潮规划方案的实施安排超标准洪水的对策规划实施要点七城市防洪、防潮规划汛前准备阶段预警预报阶段抢险救灾阶段灾后恢复阶段规划依据七城市防洪、防潮规划汛前准备阶段八城市防洪、防涝工程设施城市的防洪、防涝工程设施主要由堤防、排洪沟渠、防洪闸和排涝设施组成在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爆破、挖塘、打井、钻探、采石、取土等危害工程设施安全的活动

八城市防洪、防涝工程设施城市的防洪、防涝工程设施主要由堤防防洪堤墙为了抵御历时较长、洪水较大的河流洪水,修建防洪堤是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方法,在城市中心区的堤防工程,宜采用防洪墙堤顶标高应高于洪(潮)水位0.5m以上堤线的选择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及河流的治理规划相协调八城市防洪、防涝工程设施防洪堤墙八城市防洪、防涝工程设施堤线选择堤轴线应与洪水主流向大致平行,并与中水位的水边线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可避免洪水对堤防的冲击和在平时使堤防不浸入水中堤的起点应设在水流较平顺的地段,以避免产生严重的冲刷,堤端嵌入河岸3-5m为将水引入河道而设于河滩的防洪堤,其堤防首段可布置成“八”字形,这样还可避免水流从堤外漫流和发生淘涮堤的转弯半径应尽可能大一些,力避急弯和折弯,一般为5-8倍的设计水面宽堤线宜选择在较高的地带上,不仅基础坚实、增强堤身的稳定,也可节省土方、减少工程量八城市防洪、防涝工程设施堤线选择八城市防洪、防涝工程设施排洪沟充分考虑周围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进出口宜设在地形、地质及水文条件良好的地段,出口与河道的交角宜大于90度,沟底标高应在河道常水位以上

纵坡应根据天然沟道的纵坡、地形条件、冲淤情况及护砌类型等因素确定宽度改变时应设渐变段,平面上尽量减少弯道,一般不得小于5~10倍的设计水面宽度排洪沟应做成明沟安全超高宜在0.5m左右在排洪沟内不得设置影响水流的障碍物八城市防洪、防涝工程设施排洪沟八城市防洪、防涝工程设施截洪沟结合地形及城市排水沟、道路边沟等统筹设置均匀布设,沟的间距不宜过大在山地城镇,为防止陡坡崩塌或滑坡,在用地的坡顶应修截洪沟用地坡度比较大,一遇暴雨很快形成漫流,此时在建筑外围应修截洪沟因各段水量不同,断面大小应能满足排洪量的要求沟段应以块石、混凝土铺砌或采用其他加固措施选线时要尽量与原有沟埂结合,一般应沿等高线开挖八城市防洪、防涝工程设施截洪沟八城市防洪、防涝工程设施防洪闸城市防洪工程中的挡洪闸、分洪闸、排洪闸和挡潮闸等闸址选择应根据其功能和使用要求,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水流、泥沙、潮汐、航运、交通、施工和管理等因素,应选在水流流态平顺,河床、岸坡稳定的河段泄洪闸宜选在顺直河段或截弯取直的地点分洪闸应选在被保护城市上游,河岸基本稳定的弯道凹岸顶点稍偏下游处或直段挡潮闸宜选在海岸稳定地区,以接近海口为宜,并应减少强风强潮影响,上游宜有冲淤水源水流流态复杂的大型防洪闸闸址选择,应有水工模型试验验证八城市防洪、防涝工程设施防洪闸八城市防洪、防涝工程设施排涝设施设置排水泵站排水,修建排水泵排水主要有以下情况在市区干流和支流两侧均筑有堤防,支流的水可以顺利排入河道,而堤内地面水在出现洪峰时排泄不畅,可设置排水泵站排水干流筑有堤防,支流上游修有水库,可根据干流水位的高低控制水库的蓄泄洪量时,市区临近干流地段的地面积水可设排水泵站排水干流筑有堤防,支流的洪水由截洪沟排入下游,其余地区的地面水可设排水泵站排水干流筑有堤防,支流的水在汛期由于受倒灌影响难以排入干流,同时支流流量很小,堤内有适当的蓄水坑或洼地时,可以在其附近设排水泵站排水在城市用地中,可能存在一些局部低洼地区。这些地区面积不大,不便修建堤防,可将低洼地区填土,以提高地面高程填高地面应与城镇建设相配合,有计划地将某些高地进行修正,其开挖的土石方则为填平低洼地的土源。根据建设用地需要,可分期填土,也可以一次完成,填土的高度应高于设计洪水位八城市防洪、防涝工程设施排涝设施八城市防洪、防涝工程设施第六章城市防灾规划第一节城市防灾规划的作用与地位第二节城市防灾规划的内容、程序与分析方法第三节城市抗震防灾工程规划设计第四节城市防洪规划第五节城市消防规划和工程第六节城市人防规划第六章城市防灾规划第一节城市防灾规划的作用与地位城市消防系统构成城市特殊部位的防火、灭火与疏散

城市消防规划和工程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

消防站

居住小区消防给水

居住小区消防道路居住小区消防站(队)规划

建筑防火设计消防用水量计算

消防水源

消防管道城市消防规划的任务、依据、原则与成果

城市消防规划的编制与审批、实施与管理

城市消防标准

建筑物消防建筑消火栓城市消防给水

城市消防设施

城市居住小区的消防规划

城市道路消防要求居住小区消防通信规划

地下建筑防火、灭火措施

高层建筑安全疏

城市隧道防火措施

城市森林防火措施

城市消防系统构成城市特殊部位的防火、灭火与疏散城市消防规划一城市消防系统构成城市消防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消火避难防火避难及救灾宣传和演习消防法规市民防火意识及常识防火功能分区和防火隔离防火分隔建筑难燃化消防控制中心消防站通信报警特殊建筑自救灭火系统开敞空间的防火分隔实体空间的防火分隔绿化分隔表6-12城市消防系统一城市消防系统构成城市消防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消火避难防火二城市消防规划的任务、依据、原则与成果要求城市消防规划的任务是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与消防”方面的深化和具体化根据我国消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原则与总体目标,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发展规模和主要发展方向、城市结构特点和各类用地分布状况,着重研究城市总体布局的消防安全要求和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及其相互关系二城市消防规划的任务、依据、原则与成果要求城市消防规划的城市消防规划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消防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NJ1-82《城镇消防站布局与技术装备标准》[89]公(消)字70号《关于印发(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的通知》GB50045-9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城市总体规划、人口发展规划、交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长远规划等二城市消防规划的任务、依据、原则与成果要求

城市消防规划的依据二城市消防规划的任务、依据、原则与成果城市火灾的起因人为事故易燃物自燃起火及雷电起火等其他灾害的次生火灾(主要是地震引起)二城市消防规划的任务、依据、原则与成果要求

城市火灾的起因二城市消防规划的任务、依据、原则与成果要求城市消防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在城市布局、建筑设计中,采取一系列防火设施,减少和防止火灾灾害消防队伍、消防设施建设、消防制度和指挥组织机制应健全,保证火灾及时发现、报警和有组织扑救二城市消防规划的任务、依据、原则与成果要求

城市消防工作的方针二城市消防规划的任务、依据、原则与成果要城市消防规划的原则城市消防规划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时要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其规划指导思想、规划布局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二城市消防规划的任务、依据、原则与成果要求

城市消防规划的原则二城市消防规划的任务、依据、原则与成果城市消防规划的原则城市消防规划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时要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其规划指导思想、规划布局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城市消防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生产与生活、城市与乡村、经济建设与国家需要和可能的关系,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二城市消防规划的任务、依据、原则与成果要求

城市消防规划的原则二城市消防规划的任务、依据、原则与成果城市消防规划的原则城市消防规划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时要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其规划指导思想、规划布局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城市消防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生产与生活、城市与乡村、经济建设与国家需要和可能的关系,统筹兼顾、综合部署对新建城市居住区、大型工矿区要严格按国家有关法规、规定进行规划、建设;对旧城区要结合旧城改造制定改建规划并逐步实施。要加强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城市抵御火灾的能力二城市消防规划的任务、依据、原则与成果要求

城市消防规划的原则二城市消防规划的任务、依据、原则与成果城市消防规划的原则城市消防规划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时要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其规划指导思想、规划布局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城市消防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生产与生活、城市与乡村、经济建设与国家需要和可能的关系,统筹兼顾、综合部署对新建城市居住区、大型工矿区要严格按国家有关法规、规定进行规划、建设;对旧城区要结合旧城改造制定改建规划并逐步实施。要加强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城市抵御火灾的能力制订城市消防规划应本着既经济合理,又技术先进和切合实际的原则二城市消防规划的任务、依据、原则与成果要求

城市消防规划的原则二城市消防规划的任务、依据、原则与成果城市消防规划的成果要求规划图纸城市消防安全分区及消防设施分布现状图,包括大型工矿企业、物资仓库、公共建筑、住宅区、人员密集区、易燃建筑密集区及消防站、消防水源、消防通道、消防装备、消防通讯的分布情况。城市消防规划图,内容同上城市近期消防设施项目规划图,包括近期准备规划建设的消防站、消防水源、专项工程及重点地段的消防详细规划。二城市消防规划的任务、依据、原则与成果要求

城市消防规划的成果要求二城市消防规划的任务、依据、原则与规划说明城市的现状概况城市消防设施的现状概况城市消防安全状况调查及综合分析与评价城市消防规划的原则与指导思想城市消防规划构思的具体说明二城市消防规划的任务、依据、原则与成果要求

规划说明二城市消防规划的任务、依据、原则与成果要求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城市消防规划的主要内容城市功能分区和防火分隔消防站布局消防给水消防车通道疏散路线与避难场地火灾报警与消防通信系统

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城市消防规划的主要内容城市功能分区城市总体布局中须将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工厂、仓库设在城市边缘的独立安全地区,并与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保持规定的防火安全距离合理选择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的瓶库、汽车加油站和煤气、天然气调压站的位置,并采取有效的消防措施,确保安全装运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专用车站、码头,必须布置在城市或港区的独立安全地段城区内各种新的建筑工程,应当建造一级、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控制三级建筑,严格限制四级建筑。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与城市的防火功能分区相对应,以促进建筑的难燃化原有耐火等级低、相互毗连的建筑密集区或大面积棚户区,应当纳入城市旧区改造规划,并积极采取防火分隔、提高耐火性能、开辟防火间距和消防车通道等措施,以改善消防条件。贸易市场或营业摊点的设置,不得堵塞消防通道和影响消火栓的使用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城市功能分区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防火分隔开敞空间分隔。利用具有一定宽度的道路、广场和水系、绿地等,形成空气隔离带,类似森林防火沟的功能。这类分隔空间(即防火隔离带)应有足够的宽度(至少15m),以防火焰辐射实体分隔。利用耐火等级高的建筑在防火区外围形成屏障,阻止火灾的延烧。这种间隔方法多用于旧城改造,隔火效果好,但投资相对较大,处理不当会影响城市环境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防火分隔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城市消防规划的主要内容城市功能分区和防火分隔消防站布局消防给水消防车通道疏散路线与避难场地火灾报警与消防通信系统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城市消防规划的主要内容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消防站布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城市消防站的位置和用地消防站的责任区面积,宜为4-7km2

消防站选择在责任区的中心或靠近中心的位置消防站的具体布局要求《城镇消防站布局与技术装备配备标准》GNJ1—82《消防站建设设计标准》GNJ1—81

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消防站布局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城市消防规划的主要内容城市功能分区和防火分隔消防站布局消防给水消防车通道疏散路线与避难场地火灾报警与消防通信系统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城市消防规划的主要内容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消防给水供水部门应根据城市具体条件,建设合用的或单独的消防给水管道、消防水池、水井或加水栓市政给水管网应采用环状双向供水线路,设计消防用水量应大于2小时消防给水管道的管径、消火栓的间距应当符合国家防火设计规范的规定应由城市建设部门根据具体条件修建消防蓄水池,其容量宜为100-200m3

应充分利用江河、湖泊、水塘等天然水源,并修建通向天然水源的消防车通道和取水设施未经规划部门批准不得破坏天然水源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消防给水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城市消防规划的主要内容城市功能分区和防火分隔消防站布局消防给水消防车通道疏散路线与避难场地火灾报警与消防通信系统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城市消防规划的主要内容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消防车通道在街区内合理规划消防车通道,其宽度、间距和转弯半径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有河流、铁路通过的城市应当采取增设桥梁的措施,以保证消防车道的畅通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消防车通道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关于消防车道1、高层建筑四周应设置环形的消防车道,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当设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的两条长边设置消防车道,高层住宅可沿一条长边布置消防车道。2、尽头式的消防车道,其回车场地一般小于15×15m。登高车的转弯半径为12m,消防车道的内则转弯半径可利用(14m-道宽)的方法进行校核。3、消防车道与建筑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5m。4、消防车道应合理布置水泵接合器、室外消火栓的位置,避免消防车供水与登高作业相冲突。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关于消防车道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关于登高立面1、高层的塔式建筑可留1/4周边作为消防登高立面,其他高层建筑至少应留有一长边,消防登高立面应有楼梯间或住户的室内阳台、主窗。2、若登高面一侧的裙房,其建筑高度不大于5m,且进深不大于4m仍可作为消防登高面。3、消防登高立面不宜设置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关于登高立面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关于登高车的操作场地1、登高场地可结合消防车道布置,与建筑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5m,应在其登高面一侧整边布置8m宽的登高场地。2、上述布置确有困难时,可在其登高面范围内确定一块或若干块消防登高场地。登高场地面积不应小于15m×8m(长×宽),其最外一点至建筑登高面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5%。3、设有坡道的登高场地,其坡道不应大于15%。4、利用市政道路作为消防登高场地,其绿化、架空线路、电车网架等设施不得影响消防车的停靠和作业。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关于登高车的操作场地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城市消防规划的主要内容城市功能分区和防火分隔消防站布局消防给水消防车通道疏散路线与避难场地火灾报警与消防通信系统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城市消防规划的主要内容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疏散路线城市型疏散大道,其宽度不小于15m小区避难道路,基本宽度为7m,疏散道路应导向避难场地,避免越过干道和铁路避难场地广场、绿地和学校操场等旷地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疏散路线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城市消防规划的主要内容城市功能分区和防火分隔消防站布局消防给水消防车通道疏散路线与避难场地火灾报警与消防通信系统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城市消防规划的主要内容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火灾报警与消防通信系统规划并逐步建设先进的有线、无线火灾报警和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由城市的电话局或大中城市的电信局、电话分局至城市火警总调度台,应当设置不少于2对的火警专线。建制镇、独立工矿区的电话分局至消防队火警接警室的火警专线不宜少于2对由一线消防重点保卫单位至城市火警总调度台或责任区消防队,应当设有线或无线火灾报警设备。城市火警调度台与城市供水、供电、供气、急救、交通、环保等部门之间应设有专线通信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火灾报警与消防通信系统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城市消防规划的程序基础资料的调查与收集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城市消防规划的程序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城市消防规划的程序基础资料的调查与收集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的确定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城市消防规划的程序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城市消防规划的程序基础资料的调查与收集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的确定规划构思及方案的确定确定防火分区的界限,并提出防火带分隔方案确定城市各区片的防火分类和耐火等级,计算消防站的数量并确定消防站的位置计算城市消防用水量,规划用水管网的布设和消防栓位置对大城市的高层建筑集中区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古建筑集中区要采取特殊措施规划疏散线路系统及避难场地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城市消防规划的程序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城市消防规划的程序基础资料的调查与收集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的确定规划构思及方案的确定重点地段的详细规划

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城市消防规划的程序三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与程序四编制与审批、实施与管理编制由城市公安消防监督机构会同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共同编制或委托有资格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与消防安全有关的城市规划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也应当吸收城市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参加四编制与审批、实施与管理编制四编制与审批、实施与管理审批

设市城市消防规划应事先征求省、市、自治区公安厅、建设厅(或建委)的意见,由市人民政府审批,报省、市、自治区公安厅、建设厅备案县城的消防规划应事先征求地、市公安局(处)、建设局(建委)的意见,由县人民政府审批,报地、市公安局(处)、建设局(建委)备案四编制与审批、实施与管理审批四编制与审批、实施与管理实施新区配套实施同步完成,旧区先控制、逐步完成实施中应先完成地下部分,后完成地上部分条件不成熟的地段,先控制预留用地,待以后再建四编制与审批、实施与管理实施四编制与审批、实施与管理管理逐步完善城市消防规划管理法规建设普及与宣传城市消防常识,增强市民的防灾意识四编制与审批、实施与管理管理五城市消防标准国家在消防方面颁布的法律、规范和标准已达130余种,而各地根据自身情况也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消防要求相关的消防规范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消防站建筑设计标准》、《城镇消防站布局与技术装备标准》等五城市消防标准国家在消防方面颁布的法律、规范和标准已达13城市道路消防要求五城市消防标准城市道路消防要求五城市消防标准第6.0.1条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其道路中心线间距不宜超过160m。当建筑物的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均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第6.0.2条消防车道穿过建筑物的门洞时,其净高和净宽不应小于4m;门垛之间的净宽不应小于3.5m。第6.0.3条沿街建筑应设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间距不宜超过80m。第6.0.4条工厂、仓库应设置消防车道。一座甲、乙、丙类厂房的占地面积超过3000m2或一座乙、丙类库房的占地面积超过1500m2时,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如有困难,可沿其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或设置可供消防车通行的且宽度不小于6m的平坦空地。第6.0.5条易燃、可燃材料露天堆场区,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应设消防车道或可供消防车通行的且宽度不小于6m的平坦空地注:一个易燃材料堆场占地面积超过25000m2或一个可燃材料堆场占地面积超过40000m2时,宜增设与环形消防车道相通的中间纵、横消防车道,其间距不宜超过150m。第6.0.6条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和占地面积超过3000m2的展览馆等公共建筑,宜设环形消防车道。第6.0.7条建筑物的封闭内院,如其短边长度超过24m时,宜设有进入内院的消防车道。第6.0.8条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置消防车道。第6.0.9条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5m,道路上空遇有管架、栈桥等障碍物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m。第6.0.10条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面积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供大型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5m×15m。消防车道下的管道和暗沟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第6.0.1条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其道路中心线建筑物消防间距我国有关规范要求多层建筑与多层建筑的防火间距应不小于6m,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小于9m,高层建筑与高层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小于13m根据居住小区建筑物的性质和特点,各类建筑物之间应有必要的防火间距,应按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有关规定执行五城市消防标准建筑物消防间距五城市消防标准建筑类别高层建筑裙房其他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高层建筑13991114裙房96679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他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五城市消防标准建筑类别高层建筑裙房其他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高层建筑主体须有不小于1/4周长的防火面在防火面一侧建筑的裙房,其高度不应大于5m、深度不应大于4m防火面应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出口五城市消防标准建筑防火设计五城市消防标准六城市消防给水消防用水量计算城市居住区室外消防用水量根据人口数量确定同一时间火灾次数和一次灭火所需要的用水量

城市室外消防用水量必须包括城市中的居住区、工厂、仓库和民用建筑的室外消防用水量城市中的工厂、仓库、堆场等没有单独的消防给水系统时,其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和一次火灾消防用水量可分别计算。在冬季最低温度达到-10度的城市,如采用消防水池作为水源时,必须采取防冻保温措施,保证消防用水的可靠性六城市消防给水消防用水量计算根据人口数量确定同一时间火六城市消防给水消防用水量计算城市居住区室外消防用水量城市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室外消防用水量应根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类别和建筑物的体积等因素确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