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蔬菜栽培技术白菜类1第1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4点33分,星期六2第四章白菜类蔬菜第2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4点33分,星期六3第三章白菜类蔬菜概述第一节大白菜第二节结球甘蓝第三节花椰菜第四节白菜类病虫害防治第五节白菜类蔬菜植株形态与产品器官结构及病害观察第3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4点33分,星期六4第四节白菜类病虫害一、生理性病害二、侵染性病害三、虫害第4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4点33分,星期六5一、生理性病害(一)未熟抽薹(二)白菜裂球、花椰菜散花球第5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4点33分,星期六6一、生理性病害
(一)未熟抽薹
防止措施:1.选择适宜春播的冬性强的品种。2.适期播种3.加强肥水管理。4.适当增加密度第6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4点33分,星期六7一、生理性病害
(二)白菜裂球、花椰菜散花球白菜裂球原因:
收获不及时,后期肥水过多,特别是氮肥偏重。花椰菜散花球原因:
成熟后不及时采收,遇到高温,导致花球边缘散开,表现不平。防治措施:
及时收获,白菜类蔬菜在后期管理上要注意适当施肥,适时收获。第7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4点33分,星期六8二、侵染性病害(一)病毒病
(二)霜霉病(三)软腐病
(四)黑腐病第8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4点33分,星期六9(一)病毒病1.症状大白菜病毒病俗称“孤丁病”、“抽疯病”,东北和华北地区受害严重。大白菜整个生育期均受害,苗期主要表现为花叶,成株发病轻的只有叶片边缘皱缩,能正常结球,但内层叶上生出许多灰褐色小斑点;稍重会半边皱缩,半边结球;严重的叶片皱缩成团,叶变脆硬,常着生许多褐点,植株明显矮化畸形,不结球或结球松散。甘蓝、花椰菜感病后,在幼苗叶片上产生褪绿的圆斑,后期叶片呈淡绿与黄绿色的斑驳或明显的花叶症状。老叶背部有黑色的坏死斑,病株发育缓慢,结球疏松。
第9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4点33分,星期六10(一)病毒病2.病原马铃薯Y病毒组,芜菁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组,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萝卜花叶病毒和花椰菜花叶病毒等。3.发病规律北方地区,病毒在上年秋末冬初侵染的白菜、甘蓝等的留种株上越冬,也可以在宿根作物如菠菜及田边杂草上越冬。春季传到十字花科蔬菜上,再经夏季白菜、甘蓝等传到秋菜上。病毒主要是通过蚜虫和汁液摩擦传染,田间主要是靠蚜虫转播。苗期高温干旱适于病害的发生,特别是七叶前是易发病期,七叶后,明显减轻。蚜虫多病害严重,有风、阴天、大雨或者阴雨连绵,蚜虫少,病害轻。第10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4点33分,星期六11(一)病毒病4.防止措施(1)选择抗病品种。如早熟5号、北京新3号、北京大青口等,一般青帮比白帮品种抗病。(2)适期播种。(3)加强田间管理。注意轮作。苗期不浇水,及时间苗,淘汰病株弱株,适当追肥,促苗生长,增强抵抗力。集中力量防治蚜虫,发现蚜虫立即消灭。(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1.5%病毒灵乳剂1000倍液,每隔10d喷一次,连续两三次。第11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4点33分,星期六12
(二)霜霉病1.症状白菜霜霉病在整个生育期均易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先在叶面出现水渍状淡绿色病斑,逐渐变成黄褐色,因受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和不规则形,在湿度较大时,病叶背部长出白霉,严重时数个病斑会相互连接形成不规则的枯黄叶斑,造成叶片枯死。甘蓝和花椰菜发病后,叶片正面出现微凹陷的黑色病斑,点形或者不规则形,叶背面出现白霉,花球顶部变黑。第12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4点33分,星期六13(二)霜霉病2.病原鞭毛菌亚门,霜霉属的十字花科霜霉菌。3.发病规律北方地区,主要是以卵孢子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次年春天侵染春菜。春菜中后期,病组织形成大量卵孢子,成为秋菜的侵染原。病菌主要通过风雨传播,喜温暖潮湿的环境,最适发病环境为日平均温度14~20℃,相对湿度90%以上。但北方少雨地区,只要田间有高湿的小气候,也会容易发病。最适感病生育期为莲座期至包心期,如果多雨、气温忽高忽低,昼夜温差大,病害容易流行。第13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4点33分,星期六14(二)霜霉病4.防治措施(1)选用抗霜霉病的品种。青帮品种抗病性好于白帮品种,直筒型好于圆球型。播种前用70%百菌清等药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4%。(2)加强栽培管理。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施足有机基肥并适当增施磷钾肥,精细整地,提倡深沟高畦或垄作,防止雨后及浇水造成的积水。(3)药剂防治。可用75%白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喷雾。喷药要全面,特别是老叶背面也要喷到,雨后必须补喷。注意多种不同类型农药的合理交替使用,以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
第14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4点33分,星期六15(三)软腐病
1.症状白菜软腐病又称烂疙瘩、脱帮。多在包心期开始发病,外叶基部先发病,发病处呈水浸状微黄色病斑,逐渐扩大呈淡黄色或黄褐色而腐烂。发病初期,病株外叶在烈日下下垂萎蔫,而早晚可以复原,逐渐不能恢复原状,病株外叶平贴地面,叶球外露,形成“脱帮”,直至全株倒地,基部心髓变成灰褐色粘稠物,具腥臭味。也有的从外叶边缘或叶球顶端开始腐烂,渐次向下发展,病叶干燥后成薄纸状,病株易被脚踢倒。第15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4点33分,星期六16(三)软腐病2.病原植物病原细菌,欧氏杆菌属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的软腐病亚种。3.发病规律病原菌主要在留种株、土壤中、堆肥里及菜窖附近的病残体上越冬,天气转暖后迅速繁殖。通过灌水、雨水、昆虫等传播,施用带有未腐熟病残体的肥料也可以传播,病菌从寄主的伤口或生理裂口侵入。病菌主要是从伤口侵入,所以造成伤口及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都与病害的流行有关系,如害虫取食造成大量伤口,雨水过多使叶片处于浸水和缺氧状态,促使伤口不易愈合。此外还有白菜包心期遇低温多雨,或雨后转晴,气温回升,发病就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粘重,施用未经腐熟的肥料,与茄科等蔬菜连作,病害亦重。
第16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4点33分,星期六17(三)软腐病4.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2)选择种植地块。(3)加强田间管理。(4)药剂防治。叶片上只要出现黄褐色斑点,即立即采取药物治疗。全田喷农用链霉素5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每10d一次,连续防治2~3次,喷药以叶下部和根茎部为主。(5)加强贮藏期的管理。第17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4点33分,星期六18(四)黑腐病1.症状生长期中均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叶球和球茎。幼苗受害,子叶呈水渍状斑,逐渐枯死或蔓延至真叶,使真叶上出现小黑点或黑色细条纹。成株病叶边缘变黄,向内延伸呈“V”形病斑,病斑内叶脉变黑呈网状,外围组织淡黄色,后向茎部、根部扩展,最后全株枯萎死亡。第18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4点33分,星期六19(四)黑腐病2.病原植物病原细菌,黄单胞杆菌属,野油菜黄单胞菌的野油菜致病型。3.发病规律种子带菌是该病的主要侵染源。播种后,病菌从幼苗子叶叶缘的气孔侵入,引起发病。一般和白菜类蔬菜连作容易发病;中耕施肥伤根及暴风雨致使叶片碰撞产生伤口,加重发病;高温高湿利于发病;虫害严重,传染病害。第19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4点33分,星期六20(四)黑腐病4.防治措施(1)从无病株上采种,并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2)实行轮作,不与白菜类蔬菜连作。(3)前茬收获后及时清净田园,提倡高畦或垄作,雨后及时开沟排水,防止田间积水。(4)药剂防治。选用1:1:200的波尔多液(即lkg硫酸铜与1kg生石灰和匀后加水200kg)喷雾、25%叶枯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20%龙克菌悬浮剂500~600倍液、30%DT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第20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4点33分,星期六21三﹑虫害(一)小菜蛾(二)菜粉蝶(三)菜螟(四)黄曲条跳甲第21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4点33分,星期六22
(一)小菜蛾小菜蛾俗称吊丝虫,小青虫,属鳞翅目,菜蛾科,主要为害甘蓝、白菜、油菜等。1.为害状以幼虫为害寄主植物。初龄幼虫仅食叶肉,只留下一层透明的表皮,形成透明的斑,常集中于心叶为害,使菜不能包心。老龄幼虫咬食叶片,造成缺刻与孔洞,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一般春、秋季为害严重。2.发生规律菜蛾每年发生世代数因地而异,从南向北逐渐递增。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北方以蛹越冬。卵期长短受温度影响很大,世代重叠现象严重。第22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4点33分,星期六23(一)小菜蛾
3.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合理布局,避免小范围内白菜类蔬菜周年连作,在白菜类蔬菜大面积连片种植的蔬菜基地或菜场,间种瓜豆等作物,使其能相隔一定距离;收获后及时彻底清除田间残株、杂草,及时翻耕晒土,以降低虫源。(2)物理防治成虫有趋光性,可以在生产集中区设黑光灯诱杀成虫,一般每10000m2两盏,也可设粘性黄板诱杀。对甘蓝类蔬菜育苗,可考虑采用纱网小拱棚育苗法以避虫害。(3)药剂防治应提倡药剂混用、轮用,或加入增效剂和更换与常用药杀虫机制不同的新型杀虫剂;防治适期以一至二龄幼虫期为佳。效果较好药剂有:复方菜虫菌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50%抗虫992乳油500~800倍液、1%灭虫灵乳油3000~4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1500~2000倍液等。
第23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4点33分,星期六24(二)菜粉蝶
菜粉蝶又称白粉蝶,菜粉蝶,其幼虫称菜青虫,属鳞翅目,粉蝶科。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其中以甘蓝、花椰菜、油菜受害最重。1.为害状以幼虫为害白菜类蔬菜,幼虫咬食叶片,留下透明表皮,三龄后可蚕食整个叶片,造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只剩粗大叶脉,幼苗危害严重时整株死亡。此外,幼虫排出的虫粪会污染花菜球茎,使商品价值降低;在白菜上被害的伤口又易感染软腐病而造成全株腐烂死亡。2.发生规律在全国1年发生3~9代,由北向南逐渐递增。成虫白天活动,喜欢在十字花科蔬菜上产卵。以蛹越冬,场所大多在秋季为害地附近的屋墙、篱笆、风障、树干上。温度在20~25℃,相对湿度在75%左右最适合菜粉蝶的发育,常有春秋两个发生高峰期。第24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4点33分,星期六25(二)菜粉蝶3.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参照菜蛾的防治。(2)生物防治喷施细菌性杀虫剂如Bt乳剂或青虫菌液剂500~1000倍液,在气温20℃以上3龄前喷施,隔7~15d喷一次,连喷3次。(3)药剂防治凡适用小菜蛾的化学农药均可用于防治菜青虫。第25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4点33分,星期六26
(三)菜螟菜螟俗称钻心虫、剜心虫、菜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1.为害状以幼虫钻蛀、取食幼苗心叶,并吐丝结网,受害苗因生长点被破坏而停止生长,甚至萎蔫死亡,不仅造成缺苗,而且其老龄虫还能从心叶钻蛀茎髓和根部,传播软腐病菌引起菜株腐烂。2.发生规律菜螟在我国每年发生的世代数,由北向南逐渐增多,华北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在地面吐丝将枯叶、土粒缀合成丝囊越冬,少数以蛹越冬。成虫昼伏夜出,多将卵产在幼苗的心叶上。高温低湿有利于菜螟的发生。菜苗3~5叶期与幼虫孵化盛期相遇,受害严重。第26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4点33分,星期六27(三)菜螟3.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前茬收获后及时翻耕土地,清洁田园,以减少虫源;根据幼虫的发生期,适当调整播期,尽可能使菜苗3~5片真叶期与幼虫孵化盛期错开,可减轻受害程度;适当浇水增加土壤湿度,可以抑制菜螟。(2)药剂防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