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个男女有爱情,便可共处,爱情尽了,当然分手。这根本没有什么可奇怪,可羞耻,可惊骇。更用不着发什么恼!爱情原与天气是差不多一样的自然现象。”
——五四时期青年的爱情观1“两个男女有爱情,便可共处,爱情尽了,当然分手。这根本没有什散文写作特点形散神聚“形”,就是描述对象的具体特征,即形象;“神”,就是作者通过联想、寄寓等精神活动,移注到描述对象之中去的某种思想感情。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茅竹。从远处看,一片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峻峭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一支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袁鹰《青山翠竹》)“形”的刻画:生动地勾勒出苍山竹海的蓊郁气势。“神”的寄寓:井冈山人民战斗风貌的剪影。效果:笔笔写“竹”而又笔笔见“人”2散文写作特点形散神聚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茅竹毛主席下山去了,红军北上抗日去了,井冈山的人,井冈山的茅竹,同样地坚贞不屈。血雨腥风里,茅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青青翠竹。触“竹”生情,既回顾了当年血雨腥风中的艰苦斗争情景,又使抽象的斗争历史,通过千枝万叶、盘根错节的“青青翠竹”,而变得有血有肉,可感可触了。3毛主席下山去了,红军北上抗日去了,井冈山的人,井冈山的茅竹你看,你看,这不是又一批新砍的茅竹滑下山来了么?这些青翠的竹子,沿着细长的滑道,穿云钻雾,呼啸而来。它们下了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江,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途。去吧,去吧,多少工地,多少工厂矿山,多少高楼大厦,多少城市和农村,都在殷切地等待着你们——井冈山的翠竹啊!快快地去吧,带去井冈山人的心愿,带去井冈山人的干劲,也带去井冈山人的风格吧。一连串的动词,写活了竹子的形象,也表现了竹子急于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革命激情!没有真情融注,对竹子描写就可能变成客观死板的风景画;离开了各具神态的竹的形象,感情的抒发,就会因失去依托而成为无病呻吟!小结:形散神聚①摹形要善于使用修辞手法,刻画丰满的形象。②在形象描摹中要融注激情,使“摹形”和“传神”有机结合。4你看,你看,这不是又一批新砍的茅竹滑下山来了么?这些青翠的
如何读懂散文?
——基于《荷塘月色》的思考——逸群5如何读懂散文?
——基于《荷塘月色》的思考理解鉴赏评价
分析综合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7.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8.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阅读鉴赏散文考点6理解鉴赏评价分析综合1一.读懂散文
(一)阅读一篇散文,我们必须明白三个问题,即“写的什么?怎样写的?为何这样写?”要搞清这些内容,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关注“标题”,理清“思路”,抓“关键语句”,理解“主旨”。“标题”,提供了阅读的线索,隐含着写作对象、重要内容等信息,与文章的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阅读首先从标题开始,必须加以关注。7一.读懂散文(一)阅读一篇散文,我们必须明白三个问题,即“(二)理清“思路”,整体把握。任何一篇作品都有其特有的行文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情感主旨的把握。要理清思路,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概括段意、划分层次,能理清思路。2.捕捉“线索”,能理清思路。“线索”常有这样几种:①以中心事件为线索,②以感情为线索,③以具体事物为线索,④以时空变化为线索。3.分析表现技巧的作用,也能理清思路。文章中的照应、对比、衬托、穿插、虚实结合、欲扬先抑等表现技巧都体现了作者写文章的思路。8(二)理清“思路”,整体把握。任何一篇作品都有其特有的行文思(三)局部把握,抓住关键。要想抓住文章的主旨或者是作者的情感,就要善于把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关键句子”。中心句,抒情句,议论句,过渡句,修辞句等在文中具有很强的概括力。这些语句,或者是作者塑造形象的主要特点,或者是作者的主观情感,或者体现作者的观点态度。因而,我们在阅读时要特别留心,必须重视这些语句的作用。把握住这些语句,我们就能够很清楚的抓住文章的思路和作者的情感脉络。文章的主旨也就清楚了。另外,我们更不能忽略文章的开头、结尾,文章的文眼,作品的背景、作者的处境等方面内容,这些都是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9(三)局部把握,抓住关键。9
以“形”探“神”找“通”形(形象)——人、景、物、事神(主旨)——情、理、志、趣
神(情、理、志、趣)形(人、景、物、事)10以“形”探“神”找“通”形(形象)——人、景、物、事神
1.写景散文――借景抒情――主旨在景人相通处。《荷塘月色》《故都的秋》
2.写人散文――因人抒情――主旨即对所写之人的感情。《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3.写物散文――移物就情――主旨即物人相通处《小狗包弟》
4.哲理散文――托物说理或直接说理――物与理相通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记叙性散文:这类散文以叙述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叙述多是日常生活较为平淡的人事。主旨即对所写人事寄寓的感情,或由此得到的感悟。典型写作思路:简叙写作缘由→多角度多层次写人记事→中间穿插一些细节描写→结尾抒发情感,由实到虚,反映世态,总结感悟
111.写景散文――借景抒情――主旨在景人相通处。《荷塘
状物性散文:这类散文以描写和议论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描写多是景、物的某一突出特征,议论抒情多是在景、物的突出特征上进行人生道理的隐喻。主旨即物人相通处。典型写作思路:引出写作对象→咏物状景,时空拓展→中间常穿插其他景、物对比反衬→再由自然之物作拟人化延伸议论→结尾抒情言志,升华主旨
议论性散文:哲理散文。这类散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但议论不是凭空而生,往往在文章的开头交代议论的由头,或事,或物,然后逐层递进式议论。主旨在物(事)与理相通处。
典型写作思路: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触发点)→类似事情相近或相反的联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12状物性散文:这类散文以描写和议论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描读懂小说(宏观):1.本文的叙述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梳理行文思路。2.本文的线索有什么作用?3.本文有何构思特色?作用:①明暗线结合,一实一虚,双线并行,贯穿全文,使得中心内容突出,叙述、描写、抒情浑然一体。②双线并行,使得行文富于变化。①明暗线结合。②结构上层层深入,由实入虚。③材料组织详略得当,详写荷塘月色,突出中心内容。④以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⑤插入采莲旧事,大量引用诗文。13读懂小说(宏观):1.本文的叙述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梳理行课文结构出门小径荷塘明线暗线得静进门出静不静求静14课文结构出门小径荷塘明暗得静进门出静不静求静14清单1:文章构件的一般作用1.题目①写作对象;②文章体裁;③其它重要内容。2.开头⑴开篇点题;⑵总领全文;⑶引出下文;⑷烘托渲染3.主体部分⑴过渡段:承上启下(过渡)作用;⑵段落总括句:总结上文;引出下文;表明观点态度4.结尾
⑴卒章显志(点明……的中心),画龙点睛;⑵总结全文,深化(强调、升华)中心;⑶首尾呼应(照应开头,呼应题目)。15清单1:文章构件的一般作用1.题目15清单2:人称选用的效果作用第一人称以身临其境的口吻叙述,显得真实,可以增强文章的可信度、真实感;第二人称以对话的口吻叙述,可起到拟人化的作用,拉近与抒情对象的距离,显得亲切自然,便于交流感情,用于抒情能增强感染力。第三人称以客观旁述的口吻叙述,可使文章张驰自由,便于多角度描述事物,表达感情。16清单2:人称选用的效果作用第一人称161.表达方式:叙述顺序、描写方法、抒情类型。2.表现手法:悬念、铺垫、伏笔、烘托、渲染、 衬托、对比、象征、想像、联想3.布局谋篇:线索选择、顺序选用、过渡照应、 伏笔铺垫、卒章显志、详略剪裁4.语言辞格:⑴描绘类:比喻、夸张、拟人、借代——生动 形象⑵结构类:对偶、排比、反复——强调突出⑶语气类:反问、设问——增强语气特别注意:散文的反衬手法。清单3:常见表现手法与技巧171.表达方式:叙述顺序、描写方法、抒情类型。清单3:常见表现读懂散文(微观):1.赏析加点字的含义。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参考:“袅娜”“羞涩”二词,在作者的眼里荷花已是仙子一般。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荷花饱满盛开、含苞待放的情状。2.解释加点词语的指代义。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指“不能朗照”,“酣眠”指“满月”的“朗照”的境况,“小睡”指“淡淡的云”遮月情景。18读懂散文(微观):1.赏析加点字的含义。参考:“袅娜”“羞涩3.理解面的句子。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4.说说下面的句子有何作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表层:写僻静、人少的路,体现出荷塘环境的幽静。深层:僻静和寂寞一语双关,写出了作者内心得不宁静和孤独寂寞。这句话是文眼。它不但是夜游荷塘的缘由,而且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颇不宁静”是关键词,“颇”字表明不宁静的程度之深。作者不宁静的心绪是笼罩全篇的。193.理解面的句子。4.说说下面的句子有何作用。表层:写僻静、5.文章最后引用《采莲赋》和《西洲曲》,有何作用?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①用古代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②含蓄地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之情。③为下文的“出宁静”做铺垫。205.文章最后引用《采莲赋》和《西洲曲》,有何作用?①用古代采6.作者为什么说“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7.请从语言的角度对划线文字进行赏析。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①长短句、整散结合,使表达错落,有情趣。②运用了比喻、拟人、博喻、通感等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叶的风姿绰约、荷花的美丽动人、荷香的清新淡雅、若有若无。表达了作者对月下之荷的喜爱之情。①采莲是乐事,有趣的事,可以让作者暂时忘掉忧愁。但是,作者又是一个人于荷塘边行走,难免孤独寂寞,又不能忘忧。②作者是江南人,“采莲”让他思乡。③作者内心充满着对政治的担忧。216.作者为什么说“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8.结合文章简要分析本文的表达特色。9.本文的题目“荷塘月色”有何含义?①交代了本文写作的重点: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②宁静之景映衬内心的不宁静。①融记叙、描写、抒情为一体。②充分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③长短句结合,同时语言又体现出匀称之美。228.结合文章简要分析本文的表达特色。9.本文的题目“荷塘月色10.这篇散文的“形”和“神”分别是什么?形: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荷塘四周、江南采莲旧事。神: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揭露了当时蒋介石社会的统治黑暗和一心救国的爱国热情。2310.这篇散文的“形”和“神”分别是什么?形:荷塘上的月色、“两个男女有爱情,便可共处,爱情尽了,当然分手。这根本没有什么可奇怪,可羞耻,可惊骇。更用不着发什么恼!爱情原与天气是差不多一样的自然现象。”
——五四时期青年的爱情观24“两个男女有爱情,便可共处,爱情尽了,当然分手。这根本没有什散文写作特点形散神聚“形”,就是描述对象的具体特征,即形象;“神”,就是作者通过联想、寄寓等精神活动,移注到描述对象之中去的某种思想感情。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茅竹。从远处看,一片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峻峭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一支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袁鹰《青山翠竹》)“形”的刻画:生动地勾勒出苍山竹海的蓊郁气势。“神”的寄寓:井冈山人民战斗风貌的剪影。效果:笔笔写“竹”而又笔笔见“人”25散文写作特点形散神聚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茅竹毛主席下山去了,红军北上抗日去了,井冈山的人,井冈山的茅竹,同样地坚贞不屈。血雨腥风里,茅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青青翠竹。触“竹”生情,既回顾了当年血雨腥风中的艰苦斗争情景,又使抽象的斗争历史,通过千枝万叶、盘根错节的“青青翠竹”,而变得有血有肉,可感可触了。26毛主席下山去了,红军北上抗日去了,井冈山的人,井冈山的茅竹你看,你看,这不是又一批新砍的茅竹滑下山来了么?这些青翠的竹子,沿着细长的滑道,穿云钻雾,呼啸而来。它们下了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江,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途。去吧,去吧,多少工地,多少工厂矿山,多少高楼大厦,多少城市和农村,都在殷切地等待着你们——井冈山的翠竹啊!快快地去吧,带去井冈山人的心愿,带去井冈山人的干劲,也带去井冈山人的风格吧。一连串的动词,写活了竹子的形象,也表现了竹子急于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革命激情!没有真情融注,对竹子描写就可能变成客观死板的风景画;离开了各具神态的竹的形象,感情的抒发,就会因失去依托而成为无病呻吟!小结:形散神聚①摹形要善于使用修辞手法,刻画丰满的形象。②在形象描摹中要融注激情,使“摹形”和“传神”有机结合。27你看,你看,这不是又一批新砍的茅竹滑下山来了么?这些青翠的
如何读懂散文?
——基于《荷塘月色》的思考——逸群28如何读懂散文?
——基于《荷塘月色》的思考理解鉴赏评价
分析综合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7.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8.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阅读鉴赏散文考点29理解鉴赏评价分析综合1一.读懂散文
(一)阅读一篇散文,我们必须明白三个问题,即“写的什么?怎样写的?为何这样写?”要搞清这些内容,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关注“标题”,理清“思路”,抓“关键语句”,理解“主旨”。“标题”,提供了阅读的线索,隐含着写作对象、重要内容等信息,与文章的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阅读首先从标题开始,必须加以关注。30一.读懂散文(一)阅读一篇散文,我们必须明白三个问题,即“(二)理清“思路”,整体把握。任何一篇作品都有其特有的行文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情感主旨的把握。要理清思路,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概括段意、划分层次,能理清思路。2.捕捉“线索”,能理清思路。“线索”常有这样几种:①以中心事件为线索,②以感情为线索,③以具体事物为线索,④以时空变化为线索。3.分析表现技巧的作用,也能理清思路。文章中的照应、对比、衬托、穿插、虚实结合、欲扬先抑等表现技巧都体现了作者写文章的思路。31(二)理清“思路”,整体把握。任何一篇作品都有其特有的行文思(三)局部把握,抓住关键。要想抓住文章的主旨或者是作者的情感,就要善于把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关键句子”。中心句,抒情句,议论句,过渡句,修辞句等在文中具有很强的概括力。这些语句,或者是作者塑造形象的主要特点,或者是作者的主观情感,或者体现作者的观点态度。因而,我们在阅读时要特别留心,必须重视这些语句的作用。把握住这些语句,我们就能够很清楚的抓住文章的思路和作者的情感脉络。文章的主旨也就清楚了。另外,我们更不能忽略文章的开头、结尾,文章的文眼,作品的背景、作者的处境等方面内容,这些都是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32(三)局部把握,抓住关键。9
以“形”探“神”找“通”形(形象)——人、景、物、事神(主旨)——情、理、志、趣
神(情、理、志、趣)形(人、景、物、事)33以“形”探“神”找“通”形(形象)——人、景、物、事神
1.写景散文――借景抒情――主旨在景人相通处。《荷塘月色》《故都的秋》
2.写人散文――因人抒情――主旨即对所写之人的感情。《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3.写物散文――移物就情――主旨即物人相通处《小狗包弟》
4.哲理散文――托物说理或直接说理――物与理相通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记叙性散文:这类散文以叙述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叙述多是日常生活较为平淡的人事。主旨即对所写人事寄寓的感情,或由此得到的感悟。典型写作思路:简叙写作缘由→多角度多层次写人记事→中间穿插一些细节描写→结尾抒发情感,由实到虚,反映世态,总结感悟
341.写景散文――借景抒情――主旨在景人相通处。《荷塘
状物性散文:这类散文以描写和议论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描写多是景、物的某一突出特征,议论抒情多是在景、物的突出特征上进行人生道理的隐喻。主旨即物人相通处。典型写作思路:引出写作对象→咏物状景,时空拓展→中间常穿插其他景、物对比反衬→再由自然之物作拟人化延伸议论→结尾抒情言志,升华主旨
议论性散文:哲理散文。这类散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但议论不是凭空而生,往往在文章的开头交代议论的由头,或事,或物,然后逐层递进式议论。主旨在物(事)与理相通处。
典型写作思路: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触发点)→类似事情相近或相反的联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35状物性散文:这类散文以描写和议论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描读懂小说(宏观):1.本文的叙述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梳理行文思路。2.本文的线索有什么作用?3.本文有何构思特色?作用:①明暗线结合,一实一虚,双线并行,贯穿全文,使得中心内容突出,叙述、描写、抒情浑然一体。②双线并行,使得行文富于变化。①明暗线结合。②结构上层层深入,由实入虚。③材料组织详略得当,详写荷塘月色,突出中心内容。④以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⑤插入采莲旧事,大量引用诗文。36读懂小说(宏观):1.本文的叙述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梳理行课文结构出门小径荷塘明线暗线得静进门出静不静求静37课文结构出门小径荷塘明暗得静进门出静不静求静14清单1:文章构件的一般作用1.题目①写作对象;②文章体裁;③其它重要内容。2.开头⑴开篇点题;⑵总领全文;⑶引出下文;⑷烘托渲染3.主体部分⑴过渡段:承上启下(过渡)作用;⑵段落总括句:总结上文;引出下文;表明观点态度4.结尾
⑴卒章显志(点明……的中心),画龙点睛;⑵总结全文,深化(强调、升华)中心;⑶首尾呼应(照应开头,呼应题目)。38清单1:文章构件的一般作用1.题目15清单2:人称选用的效果作用第一人称以身临其境的口吻叙述,显得真实,可以增强文章的可信度、真实感;第二人称以对话的口吻叙述,可起到拟人化的作用,拉近与抒情对象的距离,显得亲切自然,便于交流感情,用于抒情能增强感染力。第三人称以客观旁述的口吻叙述,可使文章张驰自由,便于多角度描述事物,表达感情。39清单2:人称选用的效果作用第一人称161.表达方式:叙述顺序、描写方法、抒情类型。2.表现手法:悬念、铺垫、伏笔、烘托、渲染、 衬托、对比、象征、想像、联想3.布局谋篇:线索选择、顺序选用、过渡照应、 伏笔铺垫、卒章显志、详略剪裁4.语言辞格:⑴描绘类:比喻、夸张、拟人、借代——生动 形象⑵结构类:对偶、排比、反复——强调突出⑶语气类:反问、设问——增强语气特别注意:散文的反衬手法。清单3:常见表现手法与技巧401.表达方式:叙述顺序、描写方法、抒情类型。清单3:常见表现读懂散文(微观):1.赏析加点字的含义。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参考:“袅娜”“羞涩”二词,在作者的眼里荷花已是仙子一般。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荷花饱满盛开、含苞待放的情状。2.解释加点词语的指代义。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指“不能朗照”,“酣眠”指“满月”的“朗照”的境况,“小睡”指“淡淡的云”遮月情景。41读懂散文(微观):1.赏析加点字的含义。参考:“袅娜”“羞涩3.理解面的句子。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4.说说下面的句子有何作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表层:写僻静、人少的路,体现出荷塘环境的幽静。深层:僻静和寂寞一语双关,写出了作者内心得不宁静和孤独寂寞。这句话是文眼。它不但是夜游荷塘的缘由,而且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颇不宁静”是关键词,“颇”字表明不宁静的程度之深。作者不宁静的心绪是笼罩全篇的。423.理解面的句子。4.说说下面的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铁路沿线安全巡查工作规范计划
-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质量测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4年abplc培训教程:引领你进入自动化领域
- 《剪羊毛》音乐教学实践
- 2024年音乐教育:《堆雪人》课件的创新实践
- 探索2024:《炉中煤》课件的创新发展之路
- 2024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发展趋势
- 《接触网施工》课件 3.3.2 腕臂柱安装
- 2024年基于DRGs的医疗质量控制与改进研究
- 湖北省黄冈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随堂测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2.1 认识自己 课件-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
- 5.5《方程的意义》(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 2021新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期末复习背诵资料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看拼音写词语含答案
- 2024年浙江省应急管理行政执法竞赛题库-上(单选、多选题)
- 四肢关节病症推拿治疗-梨状肌综合症患者的推拿治疗
- 房产开发地块收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美版)
- JJF 2133-2024海洋资料浮标传感器校准规范
- HGT 6333-2024《煤气化灰水阻垢分散剂阻垢性能测定方法》
- 高三一模“人生需要学会绕行”审题立意及范文(彩色高效版)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玄武区中考语文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