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课件_第1页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课件_第2页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课件_第3页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课件_第4页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政策解读杨青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2009.6.16一、中国面临的基本公共卫生问题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目标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保障措施

一、中国面临的基本公共卫生问题数据来源:卫生部网站,《2008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目录传染病发病率下降5070.27/10万272.39/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IMR(‰)14.9‰256‰婴儿死亡率下降数据来源:全国妇幼卫生监测数据人均期望寿命增高73.0数据来源:《2008中国卫生统计年鉴》40.8(二)新老传染病问题仍然严峻全国结核病患者约450万,仅次于印度,每年新发结核病病人150万,其中涂阳结核病人65万,占全球的15%。乙肝病毒携带者约占世界的1/3艾滋病感染者65万新发传染病:SARS、人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2008年发病47.1万例血吸虫患者85万资料来源:卫生部新闻办《中国卫生状况》;卫生部网站《2008卫生发展情况》。资料来源: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2004~2005年我国居民死因构成比历年全国高血压患病率(%)比较资料来源: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综合报告中国不同地区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者患病率(%)资料来源: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综合报告慢性病的疾病负担2003年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心脏病和恶性肿瘤等5类慢性病的直接医疗费用为1209亿元,其中,住院医疗费用588亿元,门诊费用621亿元。这5类慢性疾病的直接医疗费用占国家医疗总费用的21%。从1993年到2003年的1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速度为9.0%,而慢性病中最主要的心脑血管病费用的增长速度却高达17.3%。2005年城镇居民罹患常见慢性病住院一次需花费城市人均年收入的一半以上农村居民罹患常见慢性病住院一次则至少要花费农村人均年收入的1.5倍慢性病给居民家庭和个人,尤其是给农村居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全国每年大约有1000余万农村人口遭遇慢性病与贫困的恶性循环,陷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境罹患常见慢性病住一次院,一般要花费掉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的一半以上罹患常见慢性病住一次院,至少要花掉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的1.5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年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年均纯收入2004年主要慢性病次均住院费用与居民家庭(城镇、农村)人均年收入比较资料来源:2006年中国慢性病报告(四)妇女儿童健康的疾病发病率仍较高新生儿出生缺陷形势严峻。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0万-30万肉眼可见先天畸形儿出生,先天残疾儿童总数高达80万-120万,约占每年出生人口总数的4%-6%。西部地区广大妇女常见妇科疾病已经成为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问题,宫颈癌、乳腺癌等妇女疾病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六)公共卫生公平性问题存在明显城乡差异2007年全国妇幼卫生监测结果显示:婴儿死亡率为15.3‰,其中城市为7.7‰,农村为18.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8.1‰,其中城市为9.0‰,农村为21.8‰;孕产妇死亡率为36.6/10万,其中城市为25.2/10万,农村为41.3/10万。2000~2007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1/10万)

数据来源:卫生部网站,《2008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目录2007年全国各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单位:1/10万)7.86265.38流动人群得不到公平的公共卫生服务全国约有1.2亿流动人口农民工自我保健意识差、居住和工作环境恶劣、是传染病的高发人群。流动儿童健康状况较差、计划免疫接种率低流动孕产妇管理率相对较低、对生殖健康服务可及性较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概念每个居民,无论其性别、年龄、种族、居住地、执业、收入水平,都能平等地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主要通过国家确定若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或低收费向城乡居民提供来实现。均等化不等于平均化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明确政府在公共卫生中的责任对城乡居民健康实施干预措施,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慢性病,使城乡居民平等地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目标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重性精神疾病病例管理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谁建?重点人群: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接受服务的人群逐步扩展到全人群怎么建?以家庭为单位在自愿的基础上统一、规范内容是什么?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如何使用?及时更新逐步实行计算机管理2.健康教育内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形式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及时更新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

3.预防接种

服务对象:适龄儿童重点人群服务内容: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乙肝、卡介苗、脊灰、百白破、麻腮风、流脑、乙脑、甲肝等8种疫苗;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包括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组织下,开展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和群体性接种工作;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4.传染病防治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进行登记并及时报告,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病人进行规范化治疗管理,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做好治疗记录。

5.儿童保健对象:0-3岁婴幼儿服务内容:建立儿童保健手册,掌握辖区儿童数量及分布;新生儿访视2次,包括对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指导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等;1岁以内婴儿每年健康检查4次,1-3岁幼儿每年健康检查2次,包括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辅食添加指导、心理行为发育咨询指导、五官保健、出生缺陷的发现及转诊、婴幼儿常见疾病防治、意外伤害预防等;对体弱儿、高危婴幼儿进行转诊及管理。

6.孕产妇保健对象:孕产妇服务内容:建立保健手册,掌握孕产妇数量及分布;对孕妇至少进行5次孕期指导,包括体格检查和产科检查(体重、血压、宫高、胎心、胎位等)、心理适应、孕期营养等咨询;进行高危孕妇初步筛查、转诊、随访;开展产后访视,指导产后避孕;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与咨询。

7.老年人保健对象:65岁以上老年人服务内容:进行登记管理;每年进行一次健康危险因素调查、一般体格检查和检测一次指血血糖,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

8.慢性病管理对象:对35岁以上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一般人群服务内容: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糖尿病患者每季度检测1次指血血糖;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高危人群开展健康干预。

9.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对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服务内容: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

(二)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重点干预项目主要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等重大疾病严重威胁妇女、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处置项目特点跨地区严重威胁健康纵向干预

1.继续实施的项目

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国家免疫规划;农村妇女住院分娩。2.2009年开始开展的项目为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等;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农村改水改厕;农村妇女病筛查。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2009年-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002年以前出生的15岁以下未接种儿童,以及未接种医务人员的乙肝疫苗群体性接种工作,优先保护重点人群。至项目结束时,目标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在95%以上,进一步提高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降低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改炉改灶。2009年-2011年,完成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改炉改灶230万户。包括河南、湖北、湖南、贵州、云南5个省。维修已改炉灶。

2009年-2011年,维修不能正常使用的已改炉灶56.5万户。包括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和陕西等10个重点省(区、市)。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等

从2009年,为全国农村1180万育龄妇女孕前3个月和孕早期3个月免费补服叶酸,降低神经管缺陷发生率。

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2009年-2011年,对全国以往和当年新增的约100万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手术并给予补助,力争实现3年后没有白内障患者因贫困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的目标。农村改水改厕2009-2011年,建设1278万座无害化卫生厕所,每年对60000处已建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进行水质卫生监测。覆盖全国除上海市以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改厕重点支持肠道传染病、血吸虫病、寄生虫病多发区和贫困地区。农村妇女病筛查从2009年开始,为全国1000万35-59岁农村妇女进行生殖道感染、宫颈癌和乳腺癌早期筛查,以提高乳腺癌和宫颈癌的早期筛查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保障措施

(一)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体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通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补充。(一)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体系(续)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通过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组织实施。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主要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防治、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计划生育等机构。(一)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体系(续)医院依法承担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救治等职责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职责。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并承担法定的公共卫生职责。优化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协助。(二)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按服务人口确定补助经费,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对困难地区给予补助。(二)完善经费保障机制(续)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由政府预算全额安排。开展业务所需工作经费根据任务和经费标准确定,由政府核拨,经费标准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服务性收入上缴财政专户或纳入预算管理。合理安排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需资金。

政府负责其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及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按定额定项和购买服务等方式补助。政府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合理补助,具体由地方人民政府规定。公立医院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职责,政府应给予专项补助。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由当地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补偿。(二)完善经费保障机制(续)(三)提高服务能力大力培养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转变公共卫生服务模式。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定期深入工作场所、学校、社区和家庭,开展卫生学监测评价,研究制定公共卫生防治策略,指导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深入家庭,全面掌握辖区主要健康问题,主动采取有效的健康干预措施,要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相结合。应用中医药预防保健技术和方法,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四)规范项目管理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研究制定和推广适宜技术规范,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完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制度。整合现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统筹考虑,突出重点。建立重大项目专家论证机制,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研究制订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注重对实施效果的评估。(五)强化绩效考核考核主体: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考核要求: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制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方法,明确职责、目标和任务。考核内容:履行职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社会满意度等情况。考核结果的应用:考核结果要与经费补助以及单位主要领导的年度考核和任免挂钩作为人员奖惩及核定绩效工资的依据。考核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