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美丽乡村面貌改造提升
规划设计技术导则方案垃圾收集处理③村庄垃圾清理集中开展“四清”(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清庭院)活动,确保村庄周边无垃圾积存,街头巷尾干净通畅,房前屋后整齐清洁。村庄应重点清理公路沿线、村庄周边、公共场所、山林、景区、村内街道、房前屋后、厨房、厕所内的各类积存垃圾、死角垃圾,消灭卫生死角。清除河道、冲沟、坑塘内多年积存的垃圾渣土,捡拾村庄周边的塑料布、塑料袋等。④清除乱建拆除村内侵街占道的私搭乱建,清理、修整坍塌破房、残墙断壁,整治改造危旧房屋,合理利用闲置地,使村内从主街道到小街小巷整洁通畅。厕所改造规划内容根据农户院落布局,合理确定厕所改造方案,选择适合农户的厕所形式,提出厕内给排水管道、采光、通风等改造要求和措施。提出村庄公共厕所布局方案,制定公厕的改造建设标准。提出粪便无害化处理措施。规划设计指引①设置标准村庄内应合理布局公共厕所,1500人以下规模的村庄,宜设置1~2座,1500人以上规模的村庄,每增加1000人增设一座。②厕所形式农村厕所要改造为卫生厕所,保证厕屋清洁、无蝇蛆、无臭,贮粪池不渗、不漏、密闭有盖,能适时清出粪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农户要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条件的卫生厕所类型,有完整给排水设施的村庄,优先使用水冲式厕所;没完善给排水系统的农户,可选用三格式、双瓮式厕所;干旱、缺水和寒冷地区可使用双坑交替式厕所;养殖大禽畜的农户可选用三联式沼气池式厕所。有水冲条件且房屋结构、面积适宜设置室内厕所的农户,宜将厕所移至室内。为防止冬季水冲厕所上冻,可安装水箱,在水箱内安装加热管,在外部包裹保温棉(板),防止冲厕水冻结;大便池采取高压冲水、自动关闭闸板的设计,防止透风透味;厕所墙体采取保温材料,安装电热板、空调和换气扇,保证室内冬暖夏凉,通风换气。此外,应对往年容易封冻和铺设较浅的厕所给水管道进行重新挖掘铺设,进行填充保温珍珠岩、包裹水管保温泡棉等防冻处理,并对厕所取暖设备进行维护,确保冬季正常运行。双瓮式三格式粪尿分集式三格式化粪池断面图三格式化粪池平面图③建设标准双瓮式厕所。“双瓮式”厕所主要由厕室、便器、前后两个瓮型粪池、过(进)粪管、后瓮盖、排气管等部分组成。前瓮瓮体中间横截面圆的内半径不得少于40cm,瓮体上口圆的内半径不得少于18cm,瓮体底部圆的内半径不得少于22.5cm,瓮深不得小于1.5m;后瓮瓮体中间横截面圆的内半径不得少于45cm,瓮体上口圆的内半径不得少于18cm,瓮体底部圆的内半径不得少于22.5cm,瓮深不得小于1.65m。双瓮容积不小于1m3。在寒冷地区,为防冻,可把前后瓮粪池上部脖颈加长,以做到瓮体深埋,达到防冻效果。三格化粪池式厕所。三格化粪池式厕所的主要结构由便池蹲位(或坐便器)、过粪管和三个密封化粪池组成。总容积不小于1.5m3;第一、二、三池的容积比例应为2:1:3。当第二池宽度不足0.5cm时,可加大至50cm设计施工。三格有效深度不少于1m,加上化粪池上部空间,池深约为1.2m。过粪管以斜插管为首选,应斜插安装在两堵隔墙上位置,与隔墙的水平夹角呈60°。其中第一池到第二池过粪管下端(即粪液进口)位置在第一池的下1/3处,上端(即粪液出口)在第二池距池顶15cm;第二池到第三池过粪管下端(即粪液进口)位置在第二池的下1/3或中部1/2处,上端在第三池距池顶15cm。“双坑交替式”卫生厕所。由两个互不相通但结构完全相同的方形厕坑组成,两个便器,每个蹲坑一个。一坑使用时另一坑为粪便封存坑。化粪池单坑容积不得小于0.6m3,高度60〜80cm。有畜禽养殖的农户,可参照《户用沼气池标准图集》(国标68/14750-2002)改造“三联通沼气池式”厕所。④卫生防护公共厕所与饮食行业及其销售网点、托幼机构的间距210m,与集中式给水点的距离230m。禁止在水体周边建造厕所,禁止厕所污水直接排入水体。⑤粪便处理农村公厕要彻底改造、清理,及时保洁。鼓励有条件的村庄建水冲式的公厕。不具备上、下水设施的村庄,可建三格式化粪池厕所、双瓮式厕所、三联式沼气池式厕所等适宜类型公厕。应严格限制畜禽放养,推进生态健康养殖、干清粪养殖模式。养殖点应及时清扫、定期消杀,做好环境监控和疫病防控。集中处置畜禽粪便,通过生物堆肥、厌氧发酵产沼气等方式,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沼气处理。有较大规模集中畜禽养殖等条件适合的村庄,可单村建设沼气工程。综合利用人畜粪便、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产生的沼气、沼渣、沼液,用于炊事、发电、供暖及肥田等。三格式化粪池。三格式化粪池建设规模灵活,可单户建设、或多户联建(原则上不超过10户)。通过第一池接纳粪便,厌氧发酵,分解分层、沉淀虫卵;第二池深度厌氧发酵,杀菌杀卵;第三池储粪等程序化处理,实现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农户可结合厕所设置洗澡间,厕所污物和洗澡废水及其他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经发酵处理,排入村庄污水管网,最后集入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村庄绿化规划内容提出村庄周边、入口、主要道路两侧、公共活动场地、公共建筑附近、房前屋后绿化的具体方案,明确植物配置类型。提出村庄休闲、游憩绿地布局方案。规划设计指引①植种配置植物配置与村庄山形水体、建筑相协调,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植物种类选择应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及植物的生长习性,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观赏性植物。做到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相结合,合理组织绿化空间,注重植物季相搭配,色彩搭配,考虑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植物、花卉等多种植物的重叠交错,形成四季有绿、季相分明、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乔木配置可选择孤植树、对植树、丛植树、群植树、列植树等方式。②四边绿化大力推进村边、路边、水边、房边以及村口、庭院、公共活动空间等绿化美化。村庄周边设置一定宽度的环村绿化带,绿化以乔木、果树为主。充分利用村边荒地、荒滩和环村路,大力营造用材林、防护林,建设名优果品观光采摘基地。有条件的地方营造三行以上环村林带。路边绿化可采用乔木列植或乔灌混植的方式。次要道路绿化接近村民生活,可以形式多样,小乔木、灌木、乡土花卉、爬藤植物均可,形成乡土气息浓厚的路旁绿化景观。种植形式可以三五品种成组团列植。道路两侧有高压线等设施的选择小乔木或花灌木。路旁有农田的,还可以种植果蔬及农作物。水边绿化要以生态保护、水土流失治理、绿化美化河岸为目的,体现乡土特色,一般种植耐水性较强的乔木以及水生花卉。房边绿化主要指农房宅前屋后的绿化种植,应充分利用闲置用地和不宜建设的地段,以小尺度绿化景观为主,做到见缝插绿,不留裸土。注意要与农房建筑朝向及门窗位置相结合。庭院绿化以经济树种为主,将绿化美化与发展庭院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打造花果飘香、居所优美的生态经济型庭院。村庄绿化图③节点美化村中心小公园、村民广场或邻里休闲活动中心等村民日常聚集较多的公共活动空间和重要的景观节点,应结合村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和民俗乡情、地域文化加以整治和美化。植物品种宜以观赏类乔木与花灌木搭配为主,强调乡土、生态、自然,尺度宜人,塑造富有特色的村庄风貌。④绿化围合围合形式主要指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的院落围合,以及路边、绿地和活动场地等周边围合。围合能丰富村庄空间层次,展现乡村风貌及乡土风情。提倡采用乡土材料,做法简洁朴实且尺度适宜、风貌自然。院落围合:实围墙是村庄中最常见的院落围合形式,也可以采用半高的围墙,增加院落的通透感。围墙宜采用地方石材堆垒,就地取材,降低造价,并体现地域特色,宜种植爬藤植物。路边围合:可采用本地碎石、绿篱或花砖等形式围合在村内道路边,既丰富景观层次,又经济美观。绿篱还能很好地起到遮挡与防尘作用。绿地与活动场地围合:绿地和活动场地周边的围合宜采用简单的形式,形成虚实变化,增加美感。⑤铁路公路沿线绿化结合区域绿道绿廊建设,对铁路公路沿线两侧进行绿化美化,开展生态林和经济林的建设,高速铁路两侧建设20米绿化带,铁路两侧建设10-20米绿化带,高速公路两侧建设20-30米绿化带,二级以上公路两侧建设10-20米绿化带。形成有序和富有特色的绿色生态景观。在视野狭窄,车速较低的区段,种植中小乔木或彩叶植物,便于乘客欣赏近处的景物。居住区或景观不理想的地段,配置高大、阔叶、常绿乔木进行有效遮挡,同时在防护绿带宽度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多层设计,保证隔音、滞尘、遮挡视线。民居改造规划内容分析村庄既有建筑的建筑质量,评价建筑等级;根据建筑质量并结合当地地域文化及建筑特色,提出屋顶、墙体、门窗节能改造的具体方案和措施;明确节能改造所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提出新建民居推荐样式,确定屋顶、墙体、色彩等外观方案。明确危房改造的农户和改造方式、方案。规划设计指引①庭院布局要求对院落各要素包括房屋、厕所、洗澡间、停车位、杂物间、宠物间、绿化等统筹安排。院落内尽量不安排鸡、猪、羊、牛等圈舍,多布置果木花草,墙边布置爬藤植物。②房屋等级划分村庄房屋建筑可按质量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A级房屋结构承载力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未发现危险点,结构安全;B级房屋结构承载力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个别结构构件需要改造,但不影响主体结构,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C级房屋部分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需要加固处理;D级房屋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A级住宅改造提升应注重完善内部功能和整修屋顶、墙面;B级和C级住宅要加固修缮;D级危房应原址重建或异地新建。③屋顶改造提升现有公共建筑和农民住宅正房为平屋顶的,在房屋结构许可、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鼓励改为坡屋顶。坡屋顶的具体形式结合村庄总体规划和农户需求确定,一般采用全坡、半坡、檐口三种。
山区宜采用全坡屋顶,平原地区有晾晒粮食要求的,可采用半坡屋顶和檐口形式。全坡半坡形式选用轻钢屋架,屋面瓦可选用经济实惠、节能环保材料。屋顶颜色应与规划确定的整体风貌特色相协调,可选用灰色、蓝色(深)、黑色、红色(深)等。根据农户需求,预留加装太阳能热水器、电视接收天线等位置。大力推广利用屋顶建太阳能发电站技术,太阳能发电站由专业公司统一市场化运作。永久性房屋屋瓦材料不宜采用彩钢板,宜采用节能屋面及其他现代材料。屋顶坡度应根据日照要求、建筑进深等条件确定,不得影响相邻建筑标准日照要求。不适合做坡屋顶的,可通过对屋顶、墙身作细部处理达到美观效果,整治后的屋顶形式应与村庄原有风貌相协调。平屋顶坡屋顶
平屋顶工而:本封才七复工)半坡顶立面图半坡顶大样图工而:本封才七复工)半坡顶立面图④墙体改造提升墙体改造要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环保装修材料。公共建筑和农户住宅正房可采用两种作法:一是加抹保温砂浆、喷刷保温涂料;二是外贴保温板、喷刷保温涂料。其他房屋外墙和围墙墙面采用加抹普通砂浆、喷刷普通涂料。颜色以浅色为主,局部可配以深色形成图案。沿街外墙可绘制文化墙。有一定历史价值的房屋、围墙应保持原有风格,修旧如旧。清水砖墙、石坯墙、贴面墙体、水刷石墙简易的整治方式:直接清洗、修补表面平整且勾缝较为整齐的墙面。选用相同或相近的材料修补局部有破损的墙面。对墙面勾缝较脏或已损坏的,可重新用白色或灰色水泥进行勾缝。土坯墙简易的整治方式:结构完好、墙面平整的土坯墙,宜保持原状;及时修补结构尚好、局部破损的墙体;拆除破损严重、影响安全或观瞻效果的墙体。
原结构板粘结砂浆505(角钢505(角钢抗剪玻纤网格布3原结构板粘结砂浆505(角钢505(角钢抗剪玻纤网格布3布嵌固带及托外墙耐水腻子抗碱底漆外墙涂料505(角钢I505(角钢自粘型防水卷材自粘型防水卷材外墙剖面图(加抹砂浆、喷刷涂料)⑤门窗改造提升在满足安全、采光、通风等性能要求下,门窗改造要使用现代工艺,提高保温效果,搞好造型设计,注重增加美感,宜采用保温节能的塑钢双玻门窗,一般不采用普通铝合金门窗和钢门窗。⑥危房改造危房改造所需材料宜就地取材、经济适用。选用当地石头、砖、瓦、木材、生土等建筑材料。可通过本地原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细砂和砾石,形成“黏土混凝土”骨料,进而形成夯土墙体,提升房屋的耐久性能和强度。应兼顾防火要求,采用阻燃材料。农村危房改造应由经培训合格的农村建筑工匠或有资质的施工队伍承担。⑦新建农房农房新建应综合考虑日照、通风、消防、防震、地形地貌等要求,在传承当地传统文化的建筑风格和结构形式基础上,鼓励发展新样式。平面设计应根据当地风俗习惯和农户要求,做到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各功能空间互不干扰。新民居提倡优先采用坡屋顶,有晒粮要求的,可通过对屋顶、墙身作细部处理达到美观效果。新民居设计应积极采用新型节能材料和产品,同时应注重就地取材,降低建造成本。污水处理规划内容确定排水体制、雨水水量、排水方案、排水管沟尺寸或管径、管材、坡度、埋深;确定污水排水量、排水管网布局、排水管径、管材、坡度、埋深;确定污水处理方式,污水站或人工湿地的位置、用地、布局。规划设计指引①河渠清理清理水岸、水面垃圾,清除有害水生植物,治理水体污染。保留、疏通原有冲沟、河道、排水沟渠。完善导排系统,引导雨水就近排入河道等自然水系,避免倒灌。山区村庄可利用道路纵坡自然排水,也可就地取材,用石块砌筑排水渠,排水渠底部用碎石块加混凝土做基础,水泥抹平,防渗水,防冻裂。平原村庄宜依靠路侧边沟、坑塘排水。②排水体制原则上应进行雨污分流,雨水应就近排入水体。新建污水收集系统应采用雨污分流制;已建成合流制收集系统的地方,应尽量创造条件进行改造;近期确实无法改造的,宜采用截流式合流制,中远期仍应逐步改造为分流制。靠近城区、镇区且满足城镇污水收集管网接入要求的村庄,污水
宜优先纳入城区、镇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一般村庄,雨水实行路面排放,污水实行管道或沟渠排放。③污水处理有条件的村庄要采用管道收集生活污水,主要道路管径不宜小于200mm,可根据地方实际选择混凝土管、陶土管、塑料管等多种材料。生活污水宜采用湿地处理等符合村庄实际的处理方式,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可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污水。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处理,宜设置围堤和防渗层,种植水生植物,进行水产和水禽养殖,形成人工生态系统,依靠塘内生长的微生物处理污水。可单户、单村建设,也可多户或多村联合建设。通过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利用土壤、植物、微生物、人工介质的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表流人工湿地进水潜流人工湿地出水
表流人工湿地进水潜流人工湿地出水扫监JOOmi里砌昌3E%扫监JOOmi里砌昌3E%廊足W&rm土工芾能砥1D&rtn人工湿地基质材料组成有湖、塘、洼地及闲置水面可供利用的农村地区可采用稳定塘进行污水处理。选择类型以常规处理塘为宜,如厌氧塘、兼性塘、好氧塘等。曝气塘宜用于土地面积有限的场合。稳定塘地址宜选饮用水水源下游;应妥善处理塘内污泥,污泥脱水宜采用污泥干化床自然风干;污泥作为农田肥料使用时,应符合《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中的相关规定。没有污水收集或管网不健全的农村、民俗旅游村等可采用净化沼气池进行污水处理。净化沼气池功能区应包括:预处理区、前处理区和后处理区。净化沼气池内污泥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1〜2年需清掏一次。净化池所产沼气应收集利用。沼气利用应严格按照《农村家用沼气发酵工艺规程》(GB9958-88)中规定执行。土地整理规划内容与土地整理专项规划相衔接,提出对田、水、路、林、村、矿及滩涂荒地、未利用地的综合治理对策。提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目标。提出对闲置宅基地、废弃的砖瓦窑、废沟渠堰塘的整治措施。分析村庄宅基地使用情况及近年宅基地增长数量和废弃地数量,对村庄建设用地进行整理。提出空心村改造、整治的具体措施;制定宅基地转让、利用和闲散荒废土地的利用措施。规划设计指引①村庄周边整理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保证建设用地总量不扩大、布局更合理,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前提下,对田、水、路、林、村、矿以及滩涂荒地、未利用地实行综合治理。②村庄内部整理村庄闲置宅基地要规划还田、还林、还园、还绿。优化农村居住空间,节约集约利用农村土地,提升农村土地价值,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村庄人均建设用地逐渐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公共墓地建设规划内容结合国家政策和当地风俗,提出公益性公墓或骨灰堂式公墓的选址和内部的布局方案。规划设计指引①节约用地与选址公共墓地要在村庄附近的废弃地或山地建设,严禁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骨灰堂式公墓宜在村庄边缘选址。山区村庄墓地应充分利用荒山;平原村庄应选择薄瘠地、荒废地,严禁占用基本农田建设公墓。每个村原则上兴建一处公益性公墓,也可联村建设。②用地标准与绿化公益性公墓的每个墓位用地面积不超过1平方米。墓地总用地规公墓布局模综合考虑墓位数量,墓位间合理间距,通道及绿化等因素确定。公墓使用年限不少于20年,墓位数可按村庄人口和当地平均寿命计算。公共墓地要进行绿化,绿地率不低于40%o无绿化条件的石质山地,要凿坑换土绿化,每个墓位至少一棵树。绿化树种以松、柏树为主。现有公益性公墓生态化改造要求不保留坟头或只留一个小标记,以树木代替坟头。骨灰堂式公墓的建设标准为:容量1000个格位,覆盖人口3000人,建筑面积150至200平米,占地约1500平米,要建设祭奠、停车等配套设施,并进行美化绿化。土葬改革区的遗体公墓要严格控制墓穴用地面积,按照保护环境、节约土地的原则统一规划,严禁占用耕地、林地。10厨房改造和秸秆处理规划内容根据燃料、生活习惯等,提出每户的厨房改造方案;根据不同燃料所使用的厨具类型,结合冬季供暖炉具安放,合理布局厨房空间;提出厨房用电用水安全、排水顺畅的具体措施。提出秸秆、薪柴及杂物等的放置规定和整治要求,防止沿路沿街堆放。提出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方式、规模及布局。2规划设计指引①厨房改造要求推广使用先进炉具、灶具,提高热效能,减少污染物排放。厨房改造规划要协调好给水、排水、电力线、燃气、排烟通风等管线,使其互不影响,布管美观大方。各种管线要尽量埋入墙体或地下。要改造整治厨房的给排水管线、排烟、通风、采光等,给水和排水管道应考虑与太阳能热水器的连接。厨房改造提升厨房的地面必须有一定坡度,保证能顺畅排除地面水。厨房电路要预埋管,保证能在必要时更换导线,电源插座要采用防水防潮式。厨房改造中不得拆除承重墙,非承重墙可使用半砖墙或轻质墙。厨房改造必须保障顺畅排烟和不受烟气污染。与起居室或客厅连通的厨房,要能直接向室外排烟,防止烟气飘入起居室或客厅。厨房改造要有防蝇、防异味、防污染措施。要与厕所等可能产生污染的设施隔离。室外改为敞开式的厨房,要注意防止苍蝇污染,厨房与外部空间要有防蝇措施。②秸秆利用与处理方式有条件的村庄应推进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工业原料化等多种形式综合利用,宜采取秸秆直接还田的方式,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环境污染;或与人畜粪便处理相结合,制作沼气,用以做饭、取暖;沼渣用做农业肥料。以养殖业为主的村庄可将秸秆运至工厂或村内,集中制作畜禽饲料。秸秆利用③易燃易爆物处理要求要提出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地点和安全要求。较大数量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地必须独立设置,并与农户距离不小于50米。较大柴草、饲料堆与电气设施、电线、建筑物及其他柴草与饲料堆的间距应不小于25米。2.11新能源利用规划内容提出太阳能、风能、地热、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要求;提出新能源利用对村庄布局、民居改造提升、街道整治的要求。2规划设计指引①太阳能利用具有一定规模的民居建设可进行太阳能夏季制冷及生活照明工程的示范。民居建设改造中应根据生产生活需要,设计太阳房及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设计与安装,应符合民居结构及外观的要求,屋顶架设或外墙面悬挂不得破坏屋面、墙体,并做好防冻、防雷击、抗风、抗冰雹措施。坡屋顶民居宜采用强迫或直流循环的太阳能热水器,不宜采用蓄水箱高于集热器的自然循环热水器。厨房、洗浴间应考虑与太阳能热水器的连接。生活用热水尽量采用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利用风能利用沼气池建设太阳能利用风能利用沼气池建设②风能与地热坝上地区可利用风能发电,用于村民生产生活的辅助用电。具有丰富浅层地热的地区,民居改造提升宜积极探索利用地热资源,以热交换的方式实现集中供暖,满足生产生活需要。③生物质能秸秆、粪便等有机物充足的村庄,炊事采暖宜采用沼气、秸秆固化成型炊事采暖技术。秸秆气化炉应满足使用功能及气体用量要求,储气罐应密闭。宜单独设置气化炉房,并保证良好通风。设置沼气池的,应将其与畜禽舍、厕所、庭院日光温室组合,构成能源生态综合利用体系。12村民服务中心建设规划内容制定村庄公共设施改造提升方案,提出村民服务中心(包括村委会、农村超市、幼儿园、文化活动室、幸福院、卫生室、图书室、健身设施与场地等设施)的选址、规模、布局形式、功能等建设要求;提出村民室外活动场地选址与规划要求。2规划设计指引①分级配置中心村应设置村委会、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卫生室、老年人活动室、健身场地等公共设施,有条件村还可配置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体育活动室、运动场地、养老服务站等其他设施;基层村应设置村委会,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其他设施。文化活动室、图书室、老年人活动室等宜结合村委会联合设置。活动广场卫生室幼儿园②布局要求村民服务中心:整合村委会办公室、村民活动室、医务室、警务室等设施,集中建设集政务办公、村务公开、事务代办、医疗服务、购物超市、文化娱乐、信息技术服务、法律援助等功能为一体的村民中心。充分利用土地,有效配置资源。规模适中,合理布局,功能分区明确,不应贪大求全。卫生室:按照方便使用、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原则,设置村庄卫生室。卫生室应具备基本的医疗设施和药品。平原村一般一个行政村设一所卫生室,中心村等条件好的行政村卫生室的设置宜兼顾多村使用、联村建设,偏远山区村可设卫生服务网点。卫生室服务范围以步行30分钟能到达为宜。文体设施:按照方便使用、交通便利、综合利用等原则,与村委会等相结合,设置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室外健身场所等。文化体育设施的选址宜位于村庄中心位置,宜结合广场、绿地等集中设置。幸福院:综合考虑老龄化情况、村民家庭结构特点、经济条件、养老习惯等因素,确定幸福院的规模、护理方式和建设标准。③室外活动场地公共活动场地应尽量改造利用现有闲置用地,严禁侵占农田、毁林填塘,并应兼作避灾疏散场地。健身运动场地应与住宅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对周边住户的干扰。公共活动场地建设规模应适中,不宜过大;建设内容应紧扣村民生活需求,不可过洋。可通过建、构筑物或自然地形地物围合构成,公共服务设施、住宅、绿化、水体、山体等建筑物、自然地形地物都可以用作围合场地。场地应平整、畅通,无坑洼、无积水,雨雪天无淤泥,宜生态铺装,不用或少用硬质地面。有条件的村庄可设置照明灯具。标语广告整治规划内容提出村庄标语广告的整治措施。结合墙体改造提升,规划在村庄适当位置墙面设置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墙。规划设计指引①集中清除内容低俗、不健康的户外广告,拆除陈旧、破损严重的标语广告,且今后不得在墙体上书写标语,任何企业不得在农村民居墙体上做广告。户外标语广告要与村镇规划相统一,标语广告的绘制、悬挂、张贴要整齐规范,与街道环境相协调。②整治临街建筑立面。对沿街建筑立面进行整修,清除有碍观瞻的建筑物,主要街道、公路两侧的墙壁应结合改造提升的主色调统一整饰。③绘制农村文化墙。在村庄主要街道两侧,绘制“善行**”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文化墙。每村文化墙一般在10块以上,面积不低于20平米。④在村民中心或其他适当位置规划宣传窗和村庄公示明白墙。村庄标志设计规划内容规划应提出村庄的标志和小品设置的具体方案,明确位置和主题,并提出设置要求。规划设计指引①村庄标志村庄应在主入口设置乡土气息浓郁的村名标志。村庄标志要美观大方、统一造型和色彩,整齐、简洁、与环境协调。标志牌的设置高度应在人站立时眼睛高度之上、平视视线范围之内,提供视觉的舒适感和最佳能见度。在各街道和胡同出入口标明街道和胡同名称;公厕、村民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都应有明显的标志。②村庄小品邮箱、电话亭、休闲座椅、候车亭、广告牌、垃圾桶、宣传栏等的村庄小品,要统一规划设计,体现当地的历史文化。村庄小品规划设计应满足经济性和实用性,选择耗材少、接点安全牢固、组装便捷、置换方便、利于废弃维修。小品规划应考虑与场所空间、行人交通的关系,便于寻找、易于识别、随时利用,能提供景观和环境效益。村庄休闲座椅的色彩和造型在同一环境中宜统一协调、自成系统、符合环境特点、富于个性。村庄绿地、村民服务中心、主要街道两侧等可休闲的地方,要规划一定数量的座椅。护措施和申报建议,已批准的历史文化名村,要与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相衔接,村庄整治不得破坏现有风貌特色。规划要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进行评估和分类,划分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三类,划定历史建筑保护范围,进行重点保护和修缮,提出有价值的传统民居加以保护性修缮的措施。制定村庄传统民居、历史建筑物与构筑物、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资源的具体保护内容和措施;提出对历史建筑周边的新建筑在尺度和形式上的保护协调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规,提出文物保护单位的具体保护措施;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措施。提出历史文化资源展示利用的措施。2规划设计指引①保护内容严格保护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街巷、传统民居、庙宇、戏楼(台)、古树名木、古井等建筑物和构筑物,按原貌整修破损部分,修旧如旧。注重挖掘、保护和延续村庄的传统民风民俗、革命历史文化、传说典故、民间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②历史文化环境划定传统民居和其他历史建筑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风貌协调区,对位置独立、没有连片的传统民居,划定保护范围,加强管理,并保护传统民居周围环境。建设控制区内的建设活动要履行审批程序,严格控制建筑物的性质、体量、高度、色彩和建筑形式,新建建筑应与传统民居相协调。风貌协调区要严格保护自然地形地貌,不得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康线上教程课件下载网
- 国一花木兰数学试卷
- 2025年中国炼胶机械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1-2026年中国转基因农业市场供需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2030全球水源热工业热泵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以竹代塑”主要产品名录(2025年版)
- 医院医保政策解读课件
- 绿色转型观察|中国基础设施公募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进展研究 2025
- 营口市公共场所管理办法
- 蓝天救援队车牌管理办法
- 爆破三员培训
- 浙江首考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史 含答案
- 2025重庆电费收费标准
- 露天采石场应急预案
- 2025-2030中国水溶性肥料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复杂特征点云的高精度快速配准技术
- 2024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DBJ50T-098-2019 城市绿化养护质量标准
- 消防接警调度(一级)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教材教法基础培训
- DB3301T 0410-2023 城市河道生态清淤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