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同步练习 (word版解答)_第1页
1.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同步练习 (word版解答)_第2页
1.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同步练习 (word版解答)_第3页
1.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同步练习 (word版解答)_第4页
1.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同步练习 (word版解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22/221.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同步练习(word版解答)1.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选择题

1.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有大片的戈壁滩,此处生活的蜥蜴体色大都是黄褐色,这体现了(?

?

A.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B.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

环境能够改变生物

D.

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能影响青青草原上的草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

人??阳光??空气??羊

A.

B.

C.

D.

3.到了寒冷的冬天,法国梧桐树的叶纷纷落下,而松树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

?

A.

法国梧桐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B.

松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C.

它们都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D.

它们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4.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实验中,如果将草坪上早、中、晚的湿度平均值绘制成曲线,就可以了解(?

?

A.

草坪、裸地、灌木丛的温度差异

B.

无对照,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C.

草坪一天内的湿度变化

D.

草坪、裸地、灌木丛一天中湿度变化的异同

5.生物圈中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成语“优胜劣汰”描绘的自然现象,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

A.

竞争关系

B.

捕食关系

C.

合作关系

D.

共生关系

6.下列各种环境中,最适于霉菌生长的是(?

?

A.

潮湿的粮食堆

B.

干燥的皮鞋

C.

潮湿的沙土地

D.

冰箱冷冻室

7.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

雨露滋润禾苗壮

C.

草盛豆苗稀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8.下列各句中,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

清明雨纷纷,植树又造林

B.

立秋处暑八月天,

防治病虫管好棉

C.

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

D.

白天热来夜间冷,一棵豆儿打一捧

9.生命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各种影响。下列现象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

枯叶蝶静止时像一片枯叶

B.

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

C.

雷鸟的羽毛冬季为白色,夏季为灰色

D.

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能加速岩石的风化

10.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谚语“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意思是说谷雨前后适于播种。这体现了哪些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

阳光、温度

B.

土壤、水分

C.

水分、温度

D.

空气、阳光

11.生活中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枳”之说,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依次是(?

?

A.

光和温度

B.

温度和水分

C.

水分和光

D.

土壤和温度

12.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下列实例中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变色龙随着环境改变体色

B.

常刮大风的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

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生长在岩石表面的地衣,能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土壤层形成

13.阳台上的铜钱草高低错落,不留一点儿缝隙。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

?

A.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适应

D.

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14.在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

B.

“南橘北枳”,反映了环境因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C.

叶片退化为刺的仙人掌,可以适应干旱环境

D.

“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5.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理解错误的是(?

?

A.

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生物依赖于环境

B.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C.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D.

所有的生物都永远适应环境

二、非选择题

16.我们的校园中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校工伯伯会定期给苗木浇水、治虫、施肥、除草。到了冬天,有些苗木还要搬到暖棚里,否则过不了冬,而松、杉、柏之类的树,一般不需要进行这方面的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草能帮助苗木更好地生长,杂草与苗木之间存在着??????????关系。苗木上的小毛毛虫常会成为喜鹊等鸟类的食物,它们之间是生物间最常见的??????????关系。

(2)一些苗木冬天需要搬入暖棚,这说明植物的生存受??????????的影响,能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

?

?

(3)

松树在缺水少肥的土壤里也能生长茂盛,

可见生物在一定程度上能??????????环境。天气炎热的时候,

大树附近更凉爽,

这能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

?

?

17.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着环境。用你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分析下列现象。

(1)大树在秋天落叶是生物对环境的????????????????????;蚯蚓能疏松土壤并能给土壤增加肥力是生物对环境的????????????????????。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诗句中表明了????????????????????(填“生物”或“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

(3)水中的生物大多生活在距水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而在水面150米以下几乎没有生物生存。请你分析:几乎没有植物的原因是????????????????????;几乎没有动物的原因是????????????????????。

18.分析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蹿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1)在百草园中影响蝉生存的因素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

(2)下列哪项不是蝉、云雀的基本特征(

A.自己制造有机物B.呼吸C.生长和繁殖D.排出废物

(3)黄蜂的体色与菜花的颜色相似,这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影响环境D.二者没有关系

19.你听说过“阴茶花,阳牡丹,半阴半阳四季花”这句谚语吗?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句谚语说明影响这些花卉的生长发育较大的因素是?

?

?

?

?

?

?。

(2)日照时间长短直接影响万寿菊开花,秋季日照时间短,夏季日照时间长,而万寿菊盛开在秋季。为了美化环境,使万寿菊提前到夏季开花,你会采取什么措施??

?

?

?

?

?

??。

A.增加灌溉

B.适量施肥

C.提高栽培区的温度

D.通过覆盖缩短日照

(3)为了研究其他因素(如光照强度)是否影响植物开花,科研人员选取凤仙花、万寿菊和一串红进行了有关实验,结果如下:

植物

从播种到开花所需天数/d

光照较强

光照较弱

凤仙花

22

20

万寿菊

24

18

一串红

27

21

分析表中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的开花受光照强度的影响较小,?

?

?

?

??的开花受光照强度的影响较大。

解析和解答

1.【解析】A

【解答】本题的关键词是“戈壁滩”“生活的蜥蜴体色大都是黄褐色”。明确“戈壁滩”与蜥蜴体色相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在戈壁滩生活的蜥蜴体色呈黄褐色,与环境的色彩相似,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这体现了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2.【解析】D

【解答】分析题干四个因素中,人和羊是影响草生活的生物因素,而阳光、空气是影响草生活的非生物因素。

3.【解析】D

【解答】本题考查的归纳点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冬季法国梧桐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松树的叶细如针,叶的气孔较少,而且气孔深陷表皮下,叶的表面还有一层蜡质保护,因此蒸腾作用非常弱,可以减少热量散失,适应冬天寒冷的环境。

4.【解析】C

【解答】把草坪早、中、晚的湿度平均值绘制成曲线,曲线上的点代表一天内不同时段的湿度,因此可以了解草坪一天内的湿度变化。

5.【解析】A

【解答】强势者胜出,劣势者被淘汰,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6.【解析】A

【解答】?霉菌在营养物质丰富的条件下,只要温度和水分适宜,就会快速繁殖。潮湿的粮食堆既有水分,又有营养,最适于霉菌生长。

7.【解析】C

【解答】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A项表示生物影响环境;B、D项表示非生物因素(水、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项表示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8.【解析】B

【解答】“清明雨纷纷,植树又造林”,影响植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A不符合题意;

“立秋处暑八月天,

防治病虫管好棉”,

虫能够吃棉,

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符合题意;“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肥水属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白天热来夜间冷,一棵豆儿打一捧”,是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D不符合题意。

9.【解析】B

【解答】枯叶蝶静止时像一片枯叶是为了保护自己,属于生物适应环境。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由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深处几乎没有光线,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属于环境影响生物。雷鸟的体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是一种保护色,是对环境的适应。地衣加速岩石的风化,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0.【解析】C

【解答】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的到来意味着气温回升加快,每年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段时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体现了水分和温度对农作物的影响。

11.【解析】A

【解答】“春兰秋菊”主要是春季和秋季的光照长短不同的影响,“南橘北枳”主要是受南北温度的不同的影响。

12.【解析】D

【解答】地衣能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土壤层形成,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3.【解析】A

【解答】阳台上的铜钱草高低错落,不留一点儿缝隙,可充分吸收阳光。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4.【解析】D

【解答】“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5.【解析】D

【解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当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

不是所有的生物都能适应急剧变化了的环境。

16.【解析】竞争

捕食

温度

环境影响生物

适应

生物影响环境

【解答】(1)

除草能帮助苗木更好地生长,杂草与苗木之间相互争夺阳光、水分等,二者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苗木上的小毛毛虫常会成为喜鹊等鸟类的食物,它们之间是生物间最常见的捕食关系。

(2)一些苗木冬天需要搬入暖棚,这说明植物的生存受温度的影响,能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环境影响生物。

(3)松树在缺水少肥的土壤里也能生长茂盛,说明生物在一定程度上能适应环境。天气炎热的时候,大树附近更凉爽,是因为大树的蒸腾作用对环境产生了影响,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生物影响环境。

17.【解析】?(1)适应?

影响?

(2)非生物?

(3)缺少阳光?

缺少食物

【解答】?(1)秋天,大树的叶子纷纷落下,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同时还能减少热量散失,避免大树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秋季落叶是植物对干燥、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蚯蚓钻洞能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2)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春天温度升高,江水变暖,鸭子开始下水游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鸭子)的影响。(3)水中的植物主要分布在距水面150米以内的水层,因为距水面150米以内的水层有阳光;大多数水生动物生活在距水面150米以内的水层,是因为在该水层有植物,能满足其对食物的需求。

18.【解析】(1)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2)A

(3)B

【解答】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的特征、生物之间的关系。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解答】

(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因此在百草园中影响蝉生存的因素有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2)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够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⑥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蝉、云雀是动物,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可知自己制造有机物不是蝉、云雀的基本特征。故选A。

(3)黄蜂的体色与菜花的颜色相似,有利于隐藏自己,说明生物适应环境,只有适应环境者才能生存。故选B。

故解析为:

(1)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2)A

(3)B

19.【解析】(1)光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