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课件20张_第1页
14《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课件20张_第2页
14《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课件20张_第3页
14《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课件20张_第4页
14《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课件20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宇宙的边疆》中人类激发了探索宇宙的热情,百万年来用巨大的代价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诚然,人类对宇宙每一步的探索都是那么的曲折复杂,争论不断。那么,在东方,在对宇宙结构的认识上,又有什么样的争论?让我们一起学习关增建教授的《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旧识导入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关增健学习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识记重要词语,能够辨别、运用本课重点词语。2.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本课各学说的特点,理解本文的观点,理解本篇课文的说明方法。3.审美鉴赏与创造:探讨科学理论、思想的演变及在科学发展史上的意义。4.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知作者关增建,男,1956年生,博士生导师,教授。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1992年初破格晋升副教授,1995年破格晋升教授,任郑州大学文博学院院长。2000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党总支书记。主要从事物理学史、计量史研究,出版著作6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其著作《中国古代物理思想探索》、《中华文明史话·计量史话》,系国内同类著作的首部。获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两次,河南省社科联优秀成果一等奖一次,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二等奖各一次,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一次,其他奖项多种。日本计量史学会学报《计量史研究》曾两度介绍其计量史方面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和丘光明被誉为中国计量史界的双璧。相关背景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学说的争论有很多,其中浑盖之争——浑天说和盖天说的争论最为严重。浑天说与盖天说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上两大主流学派的理论,两派都创造了许多天文仪器,用于观测、记录、研究和演示天象。浑天学派的浑天仪和浑象奇瑰雄浑,在历史上备受推崇;盖天学派的圭表也广为世人所知。今天再进行浑盖之争当然已经毫无意义,但如果把盖天图仪纳入人类天文学史,则依然是很有意义的。文化典故[典故]盘古开天地[出处]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徐整《三五历纪》)[解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锦绣的宇宙。这个传说故事虽纯属虚构,但它说明了人类改造、征服大自然的伟大理想,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与自然抗争、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和智慧才智。从另一个角度说,盘古让我们见证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伟大。坚持不懈,能够为他人幸福而自我牺牲的人是高尚的,是值得我们永远崇敬的。预习检测:介绍本文行文思路一(1):首先从日心说与地心说之争引出浑盖之争。二(2-9):接着介绍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四种观点。三(10-15):然后具体介绍浑盖之争。四(16):最后评价浑盖之争的作用与意义,收束全文。行文思路:找关键词、关键句、观点句、总结句等加以概括。学说代表人物(信奉人物)基本观点历史贡献“天圆地方”说

宣夜说

盖天说

浑天说

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表格(自行浏览3分钟再讨论)学说代表人物(信奉人物)基本观点历史贡献“天圆地方”说孔子、曾子天是圆形平盖,在人的头顶上方悬置,地是方的,静止不动。较早形成了中国人对宇宙形状的认识。宣夜说郗萌(记载者)日月星辰自由飘浮在虚空中,它们之间相互独立,没有联系。似乎更接近宇宙的实际。盖天说司马迁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等大,天地相距8万里,日月星辰围绕着北极依附在天壳上运动。能够解释人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各种天象;能够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能够编制历法,满足社会需求。浑天说落下闳、邓平、扬雄、葛洪、祖暅、朱熹等天在外,地在内,天大地小。更加符合观测依据;制订了更符合实际天象的历法;成为主流认识。时间主要参与人数分歧所在争论结果(成就)汉武帝时西汉末年东汉中国古代历史上围绕着盖天说与浑天说发生了哪些旷世之争?时间主要参与人数分歧所在争论结果(成就)汉武帝时司马迁、落下闳、邓平

双方主张的宇宙结构不同,所采用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不同浑天说胜出,汉武帝采纳邓平

的《太初历》西汉末年扬雄、桓谭

驳盖天说关于"天至高,地至卑,太阳依附在地

壳上运动”的观点发现了盖天说的诸多破绽撰写了《难盖天八事》

东汉王充

责难浑天说关于“天在外,表里有水;地在内,漂

浮水上”的观点击中浑天说的软肋

中国古代历史上围绕着盖天说与浑天说发生了哪些旷世之争?从《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来看,浑盖之争有什么特点及意义?表现了怎样的科学传统?试概括说明。特点:①争议延续时间长,从公元前2世纪一直持续到公元12世纪。②参与人员多、规模大、涉及面广。③影响深远,成就丰富。④注重以实际测量的方式进行检验(重以实践检验真理)。⑤学术争议较少受政治、宗教权威的影响。意义:①促成了与之相关的众多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促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诸多重要成就的获得。②表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问题的关注程度,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待科学问题的态度。传统:重视实际校验,严谨务实。(1)引用说明。如介绍宣夜说时引用了《晋书·天文志》中的一段文字,既指出了学说出处,体现了其真实性,又完整呈现了学说观点及原理,也为作者进一步阐释提供了依据。(2)比较说明。在介绍宣夜说时,作者注意与古希腊人的水晶天说作比较,通过比较,证明了中国早期的天文学发展更接近宇宙的实际,赢得了学者的高度评价。通过比较,使观点更加清楚。本文的说明法有哪些?

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①结构明晰,逻辑清楚。分析文章如何体现这一特色的。

文章以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为线索,围绕对字宙的认识问题,介绍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四种学说,对每种学说产生的背景、观点、历史贡献和存在的缺点等加以评说,并说明了各种学说的相互关系。

其中重点介绍了浑盖之争的内容、影响、乘持的原则、争辩特点及学术价值,使读者对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有了整体的清晰的认识。

②文本大量引用古籍,举例说明引用的好处。文章在介绍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学说时,都有对古籍记载的直接引用,增强了可信度与说服力,也增强了文学性。作者引用之后,就做出深入浅出的解释,叙述中,完全采用客观的态度,没有自己的倾向,使读者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学说有了科学的认识。

主题归纳

本文回顾我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模式的论争,向读者介绍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关于宇宙结构的几种主要学说,以中国古代天文学上的一场持续千余年之久的学术争论为话题,表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问题的关注程度,指出中国古代天文学有重视实际校验的传统,向读者普及了中国古代天文学方面的知识。课堂检测:本文以记录科学史的形式,引导我们认识科学,理解科学,你认为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科学态度?观点一:务实进取的实干态度观点二: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观点三:大公无私的奉献态度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因为观测宇宙的新方法被使用,天文学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最初,

。400多年前,伽利略最早使用望远镜进行观测。然而,可见光仅仅是电磁波谱上的一小部分,在遥远的宇宙中,并非所有的天体都会在这个特别的波段产生很强的辐射。于是,人们开始新的探索,

。利用射电望远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