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单元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以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为例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高中历史单元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以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为例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高中历史单元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以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为例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高中历史单元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以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为例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高中历史单元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以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为例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

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为例高中历史单元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高中历史的单元教学可以实现“由碎片化的知识状态转向对不同时空条件下历史的延续、变迁与发展的清晰认知,深化历史发展趋势和规律性的认识,成为撬动课堂转型、实现教学方式转变和教学内容延展深化的方式”。将教材、活动等划分为完整单元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法,又称“莫里逊单元教学法”。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几种类型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类型1:类型2:类型3:第六单元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第七单元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第八单元第16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第六单元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单元教学误区课时教学与大单元教学设计相偏离甚至“另起炉灶”的现象,人为拆解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构架,违背大单元设计的整体性、递进性的思想,从而在落实核心素养的成效上大打折扣。单元的整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背景:经过:结果:日本的侵华(背景、过程、罪行)局部抗战全面抗战前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抗日战争的胜利概况:正面战场抗战敌后战场抗战东方主战场单元教学实施策略(一)概念引领,明确主题新课标指出“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以大概念为标准选择、整合教学内容,以大概念为核心确定单元教学结构、制定进阶式教学目标,以大概念为依据实施单元教学评价,能够赋予大单元教学以实质性的意义,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素养的重要途径。第五单元课时标题和课内子目单元教学实施策略(一)概念引领,明确主题大概念:“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反映了1840-1901年间的中国历史,展示了晚清中国社会变动的轨迹和发展趋势。单元教学实施策略(一)概念引领,明确主题重组第五单元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单元大概念课时子概念教学内容重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1.内忧外患:国家从主权国家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之变(变)两次鸦片战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1课时)2.救亡图存:中国人面对民族危机不断寻找不同的救国道路之“变”(应变之道)地主阶级: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农民阶级: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戊戌变法运动(2课时)单元教学实施策略(一)概念引领,明确主题“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内忧外患救亡图存两次鸦片战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地主阶级:睁眼、变器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戊戌变法单元教学实施策略(二)深研标本,制定目标课标要求:“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1、概述列强的侵略与中华民族反抗斗争等相关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时空观念、历史解释)2、能从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中寻找世界市场的时空背景理解列强侵华的阶段。(时空观念、史料实证)3、从大历史观认识近代工业文明与传统农业文明的碰撞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理解中国社会各阶层为寻找中国出路的方式和路径。(史料实证)单元总体教学目标:进阶性课时教学目标单元教学实施策略(二)深研标本,制定目标课时1:结合工业革命时代的大背景,理解“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出现的历史必然性。(历史解释)结合《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的签订和内容分析,感受弱国无外交、人强还需国强的时代悲歌,激发为民族复兴而努力的爱国激情;(史料实证、家国情怀)课时2、3:通过对各阶级在救亡图存相关史料的全面分析,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辩证观点分析历史问题。(唯物史观、历史解释)认识鸦片战争后晚清社会发展中屈辱与探索之间的交织,感受近代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史料实证)感受近代中国各阶级阶层为应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前赴后继、挽救民族危亡的精神。(家国情怀)单元教学实施策略(三)立足学情,巧设问题1.了解学生初中已学知识本单元知识点初中已学知识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两次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第一课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第二课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第18课挽救民族危机的斗争瓜分中国的狂潮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民族危机加深第三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维新变法运动文化教育革新综合探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推动留学生计划的容闳出使英国的郭嵩焘单元教学实施策略(三)立足学情,巧设问题2.制定层级问题链:第1课时:内忧外患:国家从主权国家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之变

近代前期中国的面临哪些内忧外患(变局一)?1.为什么会产生变局?2.变局造成了什么局面?3.又带来什么影响?第2、3课时:救亡图存:中国人面对民族危机不断寻找不同的救国道路之“变”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做了哪些努力?有何影响?1.前人已做什么?2.今人该做什么?能做什么?3.后人还可做什么?(以三个问题对每个阶级的探索抗争做深入分析)核心问题:如何理解“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之“变”?单元教学实施策略(三)立足学情,巧设问题3.创设情境,深入理解历史故事——“十年”1886年,丁汝昌带着德制定远号、镇远号抵日。伊东祐亨参观后承认“如果现在和清国开战,没有胜利的可能”。思考:此时的中国正在开展洋务运动,伊东祐亨的感慨说明洋务运动取得了什么成果呢?镇远号单元教学实施策略(三)立足学情,巧设问题3.创设情境,深入理解十年后(1895年)一封写自伊东祐亨的“劝降信”:“时局之变……今贵国亦不可不以去旧谋新为当务之急,亟从更张,苟其遵之,则国可相安;不然,岂能免于败亡之数乎?……大厦之将倾,固非一木所能支。……诚以些些小节,何足挂怀?”。看罢后,丁汝昌长叹一声,默默收起信,让人传递给朝廷。10天之后,丁汝昌就自杀了。设问:丁汝昌看完此信后,为何会长叹一声?清廷当局者看完又当如何?100年后的我们读来心情又如何?历史故事——“十年”这一历史故事的设置意图是用中日10年前后的反差来制造情感冲突,引出“内忧外患”下“变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四)多元评价,发展思维单元教学评价目标课时教学子评价目标知识层面:概述晚清中国人民抗争的主要事迹;价值观层面:认识列强侵华的影响及中国社会各阶级挽救危局的努力,理解晚清时期中国人民抗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课时1:构建知识体系,或制作思维导图,将中外历史和列强侵华的过程结合起来,纵向上体现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从全球视野角度分析《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课时2、3:以时间线索梳理2课时所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前一课时中列强侵华之间的相互联系,将重大事件置于特定时空中,据此掌握重大历史事件间的因果关系和发展规律。单元教学实施策略(四)多元评价,发展思维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