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秘书腐败现象探析PAGE12PAGE17一、中国流行歌词简述及其相关概念介绍(一)中国流行音乐歌词的发生与发展流行音乐,是根据英语PopularMusic翻译过来的,它泛指一种通俗易懂、形式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它盘踞在民间音乐与艺术音乐之间的广阔地带,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它可能只是流行一时,也可能流传后世。追溯中国流行音乐的渊源,得从20世纪20~30年代,也就是上海时期说起。黎锦晖的早期流行歌曲作品《毛毛雨》、《妹妹我爱你》等,标志着中国流行歌曲的诞生,黎锦晖也因此成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1949年以后,流行音乐的重心转移到了香港,这是因为当时大量的在上海时期表现出色的歌星都移居香港,去寻求新的发展。然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香港流行音乐本地化、世俗化的发展趋势,国语流行音乐逐渐被人忽视,从而走向了衰落,这时标志着新的流行音乐发展方向的粤语歌曲开始兴起,慢慢地在歌坛上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为止,台湾成了后起之秀,一度成为流行音乐的中心。20世纪70年代中期,台湾曾出现过著名的校园民歌运动,由学生首先发起创作、演唱,影响波及香港和内地歌坛。到了80年代前期,汇入了流行音乐,融合在一起发展,为中国流行音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时间的齿轮转到了20世纪80年代,前期港台歌曲仍在不断地往内地输入,邓丽君、罗大佑、苏芮等一批台湾流行歌手的歌曲通过翻唱在中国内地流行开来,大大地刺激了中国内地的音乐人,于是大陆原创音乐开始了一次井喷式地大爆发,宣告了内地流行音乐的复苏。此后进入9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开始获得新的发展契机。港台流行音乐进入调整期,内地流行音乐也出现了很多变化,同时东南亚流行音乐及欧美流行音乐也大量渗入,直到如今,中国流行音乐仍处在一个重心多元化时代。(二)中国流行歌词审美趣味的变迁在中国流行音乐从产生到发展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它的审美趣味也在不断地跟着时代、环境的发展而产生变化。从一开始黎锦晖创作的早期中国流行歌曲来看,由于他之前主要创作一些健康积极、活泼向上的儿童歌曲,所以他创作的流行歌曲一开始就出手较低。虽然在旋律上有很大优势,但在题材和歌词上,由于要适应当时唱片市场的需要,黎锦晖创作的流行歌曲的题材和歌词在今天看来实在是无聊得可以,充满了浓烈的小市民的低级趣味。例如他的《桃花江》,歌词内容主要讲每天闲着没事做,在美人窝桃花江边看女人,最后得出一个“我也不爱瘦,我也不爱肥,我要爱一位像你这样美”的结论。由此可见,当时的流行歌曲审美趣味的确是格调不高。改革开放以后,港台流行音乐获得全面发展,伴随着盒式录音机的引进,刘文正、邓丽君等歌手的歌曲开始流入内地,引发了内地听众的强烈追捧。之后1980年,台湾校园民谣风靡内地。关于流行音乐的美学观念也有了不同的看法:一部分人认为应当向港台学习,写一些抒情性、娱乐性强的作品;另一部分则强调流行音乐的文化意义。随着崔健的《一无所有》获得广泛好评,这个争论也就自然有了答案。紧接着像《信天游》这些与《一无所有》风格相近的作品相继问世并且也获得成功,这就是内地歌坛第一次原创歌曲的高潮期——“西北风”时期。“西北风”歌潮的美学观念是明确的。这就是歌词上的文化批判意识,音调上主要使用北方慷慨悲凉的音乐素材,编曲和演唱上则借鉴摇滚乐的形态和技法,追求一种大感觉和大力度。某种程度上,“西北风”是当时的音乐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摇滚乐文化的自觉吸收。同时,它也适应了那个时期大众心理上对于改革开放事业所抱有的希冀、期待、渴望。然而,“西北风”所承担的文化意识过于凝重,以传统批判传统,再加上它不能极快地适应急速发展中的社会生活以及大众心态的变化,所以不到一年,歌坛就出现了以劳改歌曲、知青歌曲、调侃歌曲为主流的“俚俗风”,同时,齐秦的《狼》和苏芮《跟着感觉走》的正式引进,使齐秦的歌立刻获得青少年的狂热认可,苏芮的歌和“俚俗风”一起则获得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同。而随着港台版的正式引进,中国流行音乐就进入了港台、内地、东南亚流行音乐鼎足而立、碰撞交流乃至融合互动的新的发展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的美学观念既有强烈的分化态势,也有相对丰富的发展。在台湾音乐人的介入和帮助下,内地摇滚乐获得了一段良好的发展,摇滚乐手们乐于强调文化上的叛逆性,得到了不少青少年的拥护和乐评人的支持。而都市民谣强调的亲情、乡情,校园民谣所特有的“70年代人”的狂热、温馨、理想主义、伤感主义也各自有自己的天地。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80后”开始成为流行音乐主要的消费群,“日流”和“韩流”奔涌而来并日益兴盛。中国流行音乐界因此陷入了强烈的“失语”状态。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音乐网站的建立,网络歌曲迅速成为一个风靡一时的文化现象。雪村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杨臣刚的《老鼠爱大米》、庞龙的《两只蝴蝶》等等凭借着它们草根化的特点,代表了平民的审美观,具有源于民间的生命力,因此迅速走红。与此同时,互联网还为自己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数字音乐。可以说,中国流行歌曲的审美趣味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更新与发展,同时随着“80后”、“90后”、“00后”这些音乐消费群的不断更新替换,流行音乐的审美也将随之一直变化下去。(三)1978年以来相关中国流行音乐的争论从中国流行音乐的产生到发展整个漫长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起初,流行音乐并不能被完全接受,甚至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攻击。尽管有些人认为它是一种亲切的声音,是一种新的生活的暗示,是一种新颖的,与生命律动合拍的节奏。但在一些人看来,它却是“资产阶级”进行“和平演变”的工具;是对艺术纯正性的污辱;是社会风气变坏的催化剂;是诲淫诲盗的“靡靡之音”;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音乐垃圾。正因为流行音乐有着无孔不入的渗透力,它太强烈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的生活包括价值取向,因此它被批斗,正因为如此,一些早期的流行音乐歌手也被牵扯进这场争论中。1980年《北京晚报》推出的《新星音乐会》曾获得巨大的成功,也捧红了很多新人。不过,它依然没能抵挡大众挑剔的眼光与审美,尤其是苏小明和她的那首《军港之夜》。这首歌也曾掀起过轩然大波,苏小明被指责犯下“涣散军心”的罪过,因为《军港之夜》歌词中写到“让我们的水兵好好睡觉”,正因为如此,苏小明成了“金毛狐狸”。其实,苏小明真正的罪过是她的演唱有了“流行”的味道,就像李谷一,她以创新手法“气声”演绎抒情歌曲《乡恋》,这首歌犹如春风滋润大众的心灵,却又被某些保守势力视为“洪水猛兽”,斥之是“靡靡之音”、“黄色歌曲”。因为《乡恋》这首歌,李谷一横遭批判,甚至被扣上了“黄色歌女”的帽子。其实,在当时《乡恋》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率先播出的时候,一下子流行开来,很多人在排队买东西的时候都会哼唱这首歌。但是没想到的是李谷一和《乡恋》却竟然成了当时中国乐坛上离经叛道的众矢之的,招致了如同政治事件般的批判,说《乡恋》是“资产阶级腐朽音乐、亡国亡党之音”。其实在改革开放之后,抒情歌曲屡屡遭打压和排挤,李谷一是演唱抒情歌曲的先驱者之一,批《乡恋》的实质是批她有悖于“社会主义”传统的歌风和唱法。不过时代和人民终究还了李谷一一个清白。从1980年到1983年,《乡恋》从被批到解禁,见证了中国社会打破思想禁锢,中国人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已无可阻挡。与李谷一有着相同遭遇的还有台湾的一代歌后邓丽君。邓丽君也是当年“著名”的“黄色歌女”、“靡靡之音”的主唱,她的那些岛国情歌受到了激烈的指责与攻击。当时邓丽君的歌传入内地的时候,很多人只能偷偷地躲在家里听,虽然她的歌遭到了批判,但是无可非议的是,邓丽君在当时的确影响了一代人,包括之后的一些音乐人。流行音乐就是在不断地争论与批判中成长起来的,如今,时过境迁,流行音乐早已经走出了阴霾,带给我们是晴空与阳光。二、当代中国流行歌词的十大主题一路走来,流行音乐仿佛是我们生活的写照与缩影,流行歌曲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忠实地记录下青春、理想、生命的骚动,还有大众的心态、时代的情绪。私人化的情感迸发是流行歌曲最主要的题材,青春的萌动、爱情的体验、理想的抒写,以及反映一些社会问题等等都是流行音乐集中表达的内容。上世纪60年代的西方,流行音乐有这么三大主题:性解放、吸毒和反战。我个人认为,中国的流行歌曲的主题相对来说更丰富些,例如早期的台湾有很多以浪子弃妇为主题的流行歌曲,之后又有很多借由小人物的生活反映当时台湾政治、社会、文化、教育、交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与现象的流行歌曲。有学者研究指出,从春秋时代的《诗经》到明清戏曲小说,中国古代文学有十大主题曾反复出现,那就是相思、怀古、悲秋、春恨、思乡、黍离、出处、游仙、生死和惜时;而且他们查阅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为流传的455首流行歌曲,发现其大部分歌词都与古代文学的十大主题有巧妙的对应关系。其中,“相思”、“怀古”、“思乡”成为“重复率最高的三大主题”。(一)与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一脉相承的三大主题1.相思。相思,即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相思在古代诗歌中是个很常见的主题,柳永的《凤栖梧》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男主人公因为相思,日日消瘦,一再憔悴。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首诗与柳永表达的思念爱人不同,诗人借诗中的红豆表达对友人的眷怀。流行歌曲中以相思为主题的也不占少数。例如毛阿敏的《相思》,就是根据王维的这首诗加以改编的。红豆生南国是很遥远的事情相思算什么早无人在意醉卧不夜城处处霓虹酒杯中好一片滥滥风情最肯忘却古人诗最不屑一顾是相思守着爱怕人笑还怕人看清春又来看红豆开竟不见有情人去采烟花拥着风流真情不在(节选自《相思》,三宝曲、赵小源词)这首《相思》情调绵长而哀婉,歌中感叹现如今,像古时那种真挚的相思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了,社会充满霓虹诱惑,相思不存,真情难再。再比如莫文蔚的《如果没有你》,演绎的又是另一番相思之情。hey我真的好想你现在窗外面又开始下着雨眼睛干干的有想哭的心情不知道你现在到底在哪里hey我真的好想你太多的情绪没适当的表情最想说的话我该从何说起你是否也像我一样在想你如果没有你没有过去我不会有伤心但是有如果还是要爱你如果没有你我在哪里又有什么可惜反正一切来不及反正没有了自已(节选自《如果没有你》,左安安曲、李焯雄词)《如果没有你》这首歌写了曾经相爱的两个人,因为种种原因最后没能在一起,但是她还是深深地爱着他,尤其是在一个人的下雨天。两个人的喜剧变成一个人的伤感,她只能在回忆里找寻曾经的美好。爱情没有如果,任谁都不能重来,这应该是这首歌相思背后的主题吧。2.怀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怀旧”风潮几乎此起彼伏,从未间断。时装在复古,文人在回顾,历史学家在写传记,歌手在翻唱,从文坛到歌坛,从“红色经典”到“校园民谣”,不一而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怀旧成为了这个时代的特征和情绪。我认为,怀旧是人的一种情感的宣泄,是人们基于对现实痛感的弥补和调节。如今的时代,经济发展迅速,文明变化剧烈,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比起以往有太多的差异,人们很容易产生一种落差感。例如,在物欲横流的现在,爱情信仰危机普遍存在,自由泛滥,真情匮乏,于是人们开始怀念古时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爱情。例如周杰伦的《发如雪》:狼牙月伊人憔悴我举杯饮尽了风雪是谁打翻前世柜惹尘埃是非缘字诀几番轮回你锁眉哭红颜唤不回纵然青史已经成灰我爱不灭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只恋你化身的蝶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焚香感动了谁邀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你发如雪纷飞了眼泪我等待苍老了谁红尘醉微醺的岁月我用无悔刻永世爱你的碑(节选自《发如雪》,周杰伦曲、方文山词)这首歌中前世今生的轮回、伊人红颜的憔悴都让我们不禁感动,歌中的化蝶向我们诠释了经典的爱情,白发如雪更是让我们看到了“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理想爱情。这些在如今看来都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只能通过爱情怀旧歌曲的吟唱来重拾信心。这类怀旧歌曲的价值取向和基本主题是表现一种现代性反思,即对现代城市化负面后果的批判。它一方面折射出当今人们因精神匮乏而“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困境,另一方面反映出人们的一种普遍心理:作为当下中国之时尚的怀旧,与其说是在书写记忆,追溯昨日,不如说是再度以记忆的构造与填充来抚慰今天。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怀旧意味着对传统的集体回忆。流行音乐作为一种通俗文化,在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最具代表的莫过于“中国风”的流行歌曲了。中国风的流行歌曲主要是建立在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基础上,对古典诗词的借鉴和感悟总是透漏出浓浓的怀旧情结,它是流行音乐的创新,同时也拓展了流行歌曲的怀旧主题。首先来看周杰伦的《东风破》:一盏离愁孤灯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节选自《东风破》,周杰伦曲、方文山词)《东风破》是中国风歌曲类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首标准的中国小调歌曲,歌词中的月圆、烛火、酒壶、水东流、花落、琵琶曲、古道、荒烟蔓草等意象,均为古典诗词中积淀下来的表达离愁别恨的典型意象,它将古诗词中离人长恨的主题通过歌词的形式重新演绎,不论是从视觉还是听觉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3.思乡。在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期,人口流动很大,许多来自农村和小城镇的人,纷纷背井离乡,他们或是到大城市打天下,或是云游全国、走遍四方,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由于大城市的快节奏和冷漠的人情,使得这些人不可避免地成为城市中的“边缘人”,他们被一种无根、漂泊的感觉所缠绕。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许多表现思乡主题的流行歌曲,通常也被称为“城市民谣”。《九月九的酒》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首。又是九月九重阳夜难聚首思乡的人儿飘流在外头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忧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走走走走走呀走走到九月九他乡没有烈酒没有问候走走走走走呀走走到九月九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节选自《九月九的酒》,朱德荣曲、陈树词)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是思乡的节日,古代的文人墨客就此写过不少流传千古的诗篇,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虽然这首歌词也借用了九月九这个特定的时间作为抒情的契入点,但是它抒发的思乡之情与古代诗人的思乡却有本质的不同。古代诗人的离乡大多是为了赴京赶考,而今日的城市边缘人离家大多是为了赚钱。这个本质的规定也使得90年代的思乡曲极大地区别于80年代《小村之恋》等从港台传入的思乡曲。弯弯的小河青青的山冈依偎着小村庄蓝蓝的天空阵阵的花香怎不叫人为你向往啊问故乡问故乡别来是否无恙我时常时常地想念你我愿意我愿意回到你身旁回到你身旁美丽的村庄美丽的风光你常出现我的梦乡(节选自《小村之恋》,薄井须志程曲、庄奴词)邓丽君的这首《小村之恋》,曾获得1978年香港金曲奖十大金曲奖。她以清爽婉转的歌声唱出了故乡的无限风光,同样是抒发思乡之情,这首歌与《九月九的酒》却截然不同,歌中的欢乐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让人对故乡充满了向往。(二)中国流行歌词中的其他诸多种类的情感表达1.爱国。爱国这一主题,从古至今经久不衰,从岳飞的“靖康耻,犹未雪”,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何香凝的“与其忍辱生,毋宁报国死”,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爱国热情一直是推动华夏文明前进的动力。对于流行歌曲而言,爱国热情在歌词中都彰显得一览无余了。例如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那首由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节选自《我的中国心》,王福龄曲、黄霑词)这首《我的中国心》直被张明敏带入春晚唱响华夏大地之后,引起了听众很大的反响与共鸣。华夏子女的爱国热情一下子越发高涨起来,歌词中的“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等把海外赤子对祖国的眷恋和心中的民族自豪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歌以海外游子直抒胸臆的语气切入,把一个壮阔的题材写得自然而然,从而征服了所有人。2.爱情。在当下流行的流行歌曲中,以爱情主题为题材的可谓是一抓一大把,不管你是走在大城市繁华的步行街,还是小镇喧闹的集市上,耳朵里都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爱情歌曲的旋律。其实爱情歌曲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风靡一时了,《甜蜜蜜》、《我只在乎你》、《偏偏喜欢你》等等都是情歌中的代表。此后,情歌就如同潮水一样席卷了包括大陆、港台和新加坡在内的各地华语流行歌坛。爱情主题的流行歌曲也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比如写甜蜜恋爱的《今天你要嫁给我》:“春暖的花香,带走冬天的凄寒,微风吹来意外的爱情,鸟儿的高歌拉近我们距离,我就在此刻突然爱上你”;强调爱情里应多一份理性的沉着与冷静的《梦醒时分》:“要知道伤心总是难免的,在每一个梦醒时分,有些事情你现在不必问,有些人你永远不必等”;从女性的角度剖析新的爱情观的《爱什么稀罕》:“爱什么稀罕,不要再等待,你若是摇摆,只好说声byebye”;还有一些写失恋的伤情歌曲,通常会配以低沉的旋律和浑厚的男声演唱,比如《下沙》:“天空啊下着沙,也在为我牵挂,把爱葬在沙里还有你的消息”;还有《过火》:“怎么忍心让你受折磨,是我给你自由过了火,如果你想飞伤痛我背”等等。在这么多爱情主题的流行歌曲里,偶尔也会飘来一阵清风,给人小清新的感觉,《小情歌》就是以淡淡的旋律和演唱俘获了很多听众的心。这是一首简单的小情歌唱着人们心肠的曲折我想我很快乐当有你的温热脚边的空气转了这是一首简单的小情歌唱着我们心头的白鸽我想我很适合当一个歌颂者青春在风中飘着你知道就算大雨让这座城市颠倒我会给你怀抱受不了看见你背影来到写下我度秒如年难捱的离骚就算整个世界被寂寞绑票我也不会奔跑逃不了最后谁也都苍老写下我时间和琴声交错的城堡(节选自《小情歌》,吴青峰词曲)《小情歌》这首歌描绘的是一种纯粹得令人不忍去破坏的感情,是只属于年轻的纯爱浪漫。它用歌词记载了一段无与伦比的恋情,这种恋情仿佛雨后的青草发出的清香,让人在复杂的都市感情生活中领略情感最本质最纯真的一面。可以说,在如今爱情歌曲滥觞的年代,《小情歌》实在是太被需要了。3.亲情。爱情中可能会有背叛和伤害,但是亲情是无条件也是最忠诚的,古时就有很多颂扬亲情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游子吟》通过写慈母帮游子缝衣服这个生活细节把母爱的细腻写得简单而又深刻。《诗经》中有过这么一句话:“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父母对我们的恩情如天一般,大而无穷。流行歌曲以亲情为主题的也是很多见的,毛阿敏的《烛光里的妈妈》,彭丽媛的《白发亲娘》,刘和刚的《父亲》,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外婆》等等,都是歌唱亲情的。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一首粤语歌——Beyond的《真的爱你》:无法可修饰的一对手带出温暖永远在背后总是罗嗦始终关注不懂珍惜太内疚沉醉于音阶她不赞赏母亲的爱却永远未退让决心冲开心中挣扎亲恩终可报答春风化雨暖透我的心一生眷顾无言地送赠是你多么温馨的目光教我坚毅望着前路叮嘱我跌倒不应放弃没法解释怎可报尽亲恩爱意宽大是无限请准我说声真的爱你(节选自《真的爱你》,黄家驹曲、小美词)这首献给母亲的《真的爱你》,侧重描写母亲对儿女的鼓励,让儿女为了理想而勇敢去闯,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不放弃。这首歌没有其他类似题材歌曲那种带有伤感的曲调,取而代之的是轻松欢快的旋律,让人听来别有一番风味。4.友情。除了爱情、亲情,友情也是人类情感中不可缺少的一块。我记得小时候,《友谊地久天长》的旋律就时常伴随耳边,长大之后,发现也有越来越多的流行歌曲把友情作为题材,田震的《干杯,朋友》,小虎队的《放心去飞》,周华健的《朋友》,郭静、范玮琪和张韶涵三个好朋友演唱的《仨人》等等。范玮琪的《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里有这么一段歌词:如果不是你我不会相信朋友比情人还死心塌地就算我忙恋爱把你冷冻结冰你也不会恨我只是骂我几句如果不是你我不会确定朋友比情人更懂得倾听我的弦外之音我的有口无心我离不开Darling更离不开你(节选自《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陈小霞曲、姚若龙词)短短几句,写出了生活中朋友是无可替代的,一份真正的友情是互相理解与包容还有关怀。(三)流行歌曲中的青涩与成熟1.校园。校园歌曲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台湾各大校园,校园歌曲也被称为“校园民歌”,此后的校园民歌运动也是给中国流行音乐汇入了许多新鲜的血液。校园歌曲以“技巧趋于现代、精神走向中国”为创作原则,从民间歌曲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并将西方乡村歌曲的音乐元素融会其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通俗歌谣体”体裁。音乐结构短小,旋律简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时代感。校园歌曲表现出年轻人的蓬勃朝气、青春活力以及他们那富有诗意的浪漫气息。台湾校园歌曲在80年代中期开始在大陆流行,从《清晨》到《童年》,曲曲旋律婉转动人。在这校园歌曲风格影响下,后期的大陆音乐人也创作了不少的校园歌曲,例如《校园的小路》、《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等。2004年有一首校园歌曲《栀子花开》我想大家应该不陌生,淡淡的旋律配上优美的歌词,琅琅上口:栀子花开,Sobeautifulsowhite这是个季节我们将离开难舍的你害羞的女孩就像一阵清香萦绕在我的心怀栀子花开如此可爱挥挥手告别欢乐和无奈光阴好像流水飞快日日夜夜将我们的青春灌溉……(节选自《栀子花开》,吴娈词曲)这是一首献给毕业生的歌曲,简单的音乐节奏描述着离别的心情,清新的曲调具有非常浓郁的校园气息。2.励志。励志主题的歌曲,在如今的乐坛上也占领了一席之地。由于励志主题歌曲本身所具有的正面能量和积极意义,它总能在无形中给人以鼓励。郑智化的《水手》是励志歌曲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首,“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曾激励了许多在事业和人生道路上遭遇挫折的男性,给了他们失落之后奋起抗争的力量;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的过每一分钟,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未来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杨培安的《我相信》:“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世界等着我去改变,想做的梦从不怕别人看见,在这里我都能实现”,告诉我们理想再高,只要有信心,相信事在人为。周杰伦的《稻香》是励志歌曲中我比较喜欢的一首。对这个世界如果你有太多的抱怨跌倒了就不敢继续往前走为什么人要这么的脆弱堕落请你打开电视看看多少人为生命在努力勇敢的走下去我们是不是该知足珍惜一切就算没有拥有…………不要这么容易就想放弃就像我说的追不到的梦想换个梦不就得了为自己的人生鲜艳上色先把爱涂上喜欢的颜色……(节选自《稻香》,周杰伦词曲)《稻香》是一首温馨而且励志的歌曲,它告诉我们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不要忘了自己内心最朴实最真诚的感动。很多人在追求理想的路上迷失自己,功名利禄并不是最重要的,知足才会常乐。3.公益。1986年的世界和平年,一首《让世界充满爱》在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留下了令人难忘的一笔。这首公益歌曲为中国流行歌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此后的一段时期内,流行音乐的创作一直保持着触及重大社会问题,恢宏阳刚之气的倾向。刘欢的《从头再来》是一首配合下岗再就业主题宣传的公益歌曲,“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简单质朴的歌词很能让人产生共鸣。Beyond的《Amani》是一首抒发对战后长久和平渴望的公益歌曲,歌词中“无助与冰冻的眼睛,流泪看天际带悲愤,是控诉战争到最后伤痛是儿童,我向世界呼叫:“AmaniNakupendaNakupendaWeWe”,警示了人们必须以自己的努力斗争来争取和平。2008年的汶川地震后也涌现了不少公益歌曲,《生死不离》、《心心相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动合同劳务合同范例
- 公司合并协议合同范本
- 全职合同范本
- 医院物业招聘合同范本
- 加盟快递押金合同范本
- 单位电线更换维修合同范本
- 声学顾问合同范本
- 单位车棚工程合同范本
- cpvc管购买合同范本
- ul认证合同范本
- 2025电力物资检储配一体化建设技术导则
- 新学期 开学第一课 主题班会课件
- 民法典合同编讲座
- 2024年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发展中心2025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657名工作人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大学转专业高等数学试卷
- DBJ51-T 198-2022 四川省既有民用建筑结构安全隐患排查技术标准
- 公司厂区保洁培训
- 江苏省招标中心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2024年防盗门销售合同范本
- 支付令申请书(2025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