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与建设_第1页
南京市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与建设_第2页
南京市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与建设_第3页
南京市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与建设_第4页
南京市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与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2/107南京市都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与建设治理导则(试行)南京市建设委员会二○○七年三月五日

目录TOC\o"1-3"\h\z1总则 12道路建设项目治理程序及交通设计 12.0.1道路建设项目差不多建设程序 12.0.2 道路建设项目设计程序 12.0.3 道路建设项目设计审批治理 22.0.4 道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治理 22.0.5 道路建设项目后期治理 32.0.6 道路建设项目的一般工作程序 32.0.7 道路具体规划 42.0.8 工程方案设计 42.0.9 工程初步设计 42.0.10 工程施工图设计 42.0.11 交通工程设计的编制 42.0.12 无障碍设施设计的编制 53道路交通设计技术指引 53.1道路功能分类及交通分析 53.1.1道路分类与分级 53.1.2交通分析 63.2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内容 83.2.1路段交通工程设计内容 83.2.2交叉口交通工程设计内容 83.2.3其它设施交通设计 83.3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指标 83.3.1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操纵要素 83.3.2路段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指标 93.3.3道路交叉口交通工程设计 243.4道路交通信号设计 483.4.1交通信号灯的设置 483.4.2交通信号操纵设计 483.5其它配套设施设计要求 523.5.1道路管线设计 523.5.2道路交通景观设计 533.6施工期间交通组织 543.6.1一般要求 543.6.2交通组织方案设计 544附则 55附录1术语 56附录2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报告文件编制深度 58附录3文本统一注释 611总则1.0.1为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适应南京都市道路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治理要求,统一道路交通工程规划、设计、建设标准和治理程序,提高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水平,编制本导则。本导则也是《南京交通进展白皮书》的具体实施配套文件之一。1.0.2本导则适用于南京市区范围内道路交通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及治理活动,郊县范围可参照执行。1.0.3本导则的技术规定以国标为依据,结合南京具体情况和城建实践多年经验编制而成。本规定中未包括内容,应参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及规定执行。2道路建设项目治理程序及交通设计2.0.1道路建设项目差不多建设程序道路建设项目应遵循国家规定的“七时期”基建程序,按序开展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道路规划)、工程勘察设计(含地质勘察、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建设预备(各类基建手续办理、现场“三通一平”等)、工程建设、竣工验收、后评估等七个时期。各时期工作先后衔接,互相联系,其中交通工程设计贯穿于工程设计与建设过程的始终。道路建设项目设计程序道路建设项目勘察设计须按照“先勘察,后设计”和“先初步设计,后施工图设计”的原则开展,一般应通过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时期。为提高设计水平,道路建设单位应按招投标法有关规定,对大中型及以上规模的项目和含较大规模构筑物工程的项目在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时期,组织设计竞赛或设计招投标,择优选择设计方案和设计单位。道路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须符合国家建设部《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施工图设计须遵循初步设计确定的原则、标准和范围。道路工程设计应从实际动身,科学确定合理的设计与建设标准,以操纵建设成本和提高投资效益。道路建设项目设计审批治理中小型道路建设项目的方案设计由市建委组织规划、公安交管等部门进行会审;重大项目的方案设计应在建设、规划等部门会审的基础上,由市建委组织专家咨询和进行社会公示,并报请市政府批准。道路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须按国家有关规定,上报市建委组织审批和审查。初步设计文件报审前应由建设单位组织预审。设计文件一经批准,不得随意修改;确属技术、水文地质等缘故必须修改的,应由原设计单位负责修改,其中重大设计修改须经原审批部门批准。凡初步设计未经审批或审批不合格、施工图设计未经审查或审查不合格,项目不得开工建设。道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治理道路建设项目须及时办理各类报建审批手续。工程建设须取得规划、土地使用、拆迁、施工等相关许可手续后,方可组织实施。道路建设项目严格执行招标投标制度。工程的施工、监理、要紧设备和大宗材料采购,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招标。道路建设项目执行建设合同治理。工程建设须依据招投标结果,依法订立各类合同,合同中必须包含明确的质量要求、履约担保、项目治理要求、价格结算依据和违约处罚等条款。道路建设项目严格操纵施工设计变更。凡因建设需要的设计变更,须按以下程序报批。未按以下程序报批、擅自实施的设计变更,投资部门不得认可所变更的工作量,增加的工程投资不得纳入决算,由建设单位自行承担:在合同约定范围内的设计变更,须经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相关单位共同研究并取得一致意见,形成正式材料后施行;在合同约定范围以外的设计变更,须在前款基础上,由建设单位上报原初步设计审批部门批准。其中,凡涉及扩大或缩小建设规模、提高或降低建设标准、投资调整额大于50万元的重大设计变更,必须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并报原初步设计批准单位审查。道路建设项目严格执行施工治理各项规定,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做到场容场貌整洁,环境爱护有效,做到安全文明施工。道路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投资操纵。坚持概算操纵预算、预算操纵决算,严格执行概算和决算审批制,推行建设投资的跟踪审计制。道路工程施工执行无现场签证原则。只有符合以下所有条件,现场签证方有效,可纳入工程决算:(1)仅在发生外界专门情况,且不是由于施工单位缘故造成的工程内容及工程量增加时;(2)现场签证由施工单位提出,并提供相关资料,由监理单位审定、建设单位批准;(3)现场签证的一次性投资不超过5万元;超过5万元投资的现场签证,由建设单位报经投资或项目主管部门同意。道路建设项目后期治理道路建设项目建成后,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严格进行竣工验收。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并报市建委备案。竣工验收备案通过后的项目方可移交。重大道路建设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一段时期后,须进行项目后评估。项目批准部门应对比批准项目的相关文件,对工程质量、投资效益和环境阻碍等方面组织进行综合评估,形成项目后评估报告。道路建设项目的一般工作程序(表2.0.6)表2.0.6道路建设项目的一般工作程序序号程序责任单位序号程序责任单位1编制项目建议书项目提出单位8申办建设拆迁手续建设单位审批项目建议书市建委批准建设拆迁手续房产、国土局2编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工程立项)项目提出单位9组织工程地质详勘,编报施工图设计文件建设单位审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工程立项)市建委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市建委3申办规划设计要点、规划红线建设单位10办理工程招投标、工程质量、安全报监手续建设单位发放规划设计要点、规划红线规划局11依法办理其他工程建设手续(如环评等)建设单位4调查地质状况,编制工程方案设计建设单位12申办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建设单位审批工程方案设计市建委批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市建委5申办建设用地批准手续建设单位13工程建设预备(各类设施拆迁、交通疏导等)建设单位批准建设用地批准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划、国土局14工程正式建设建设单位6组织地质初勘,编报初步设计及其他相关专业文件建设单位15组织完成工程竣工验收并报竣工验收备案建设单位审批初步设计及其他相关专业文件市建委办理竣工验收备案及移交手续市建委7申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16编报工程决算建设单位批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划局审批工程决算市建委17组织开展工程后评估市建委道路具体规划道路具体规划是都市总体规划中道路网络规划、都市交通规划等内容的细化深化。道路具体规划应明确:道路功能定位、标准等级;设计要紧技术标准;红线宽度、工程范围;平面线形、竖曲线设计等方面操纵要素,提出道路要紧结构类型、横断面分配等方面建议。道路具体规划由规划局组织编制,通过规划设计要点和道路红线确定。工程方案设计道路方案设计应着重依照都市规划道路,分析道路功能,确定道路红线宽度、道路平纵线形、断面分配、路面设计、工程量等内容(可参考2.0.3部分内容),并应满足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和操纵概算的需要。为提高效率,小型项目(总投资低于1000万元的项目)的方案设计及初步设计可合并编制。道路方案设计可由建设单位在项目立项后组织编制,也可在项目立项前,由市建委或其他项目主管部门直接托付前期代建单位组织编制。工程初步设计道路初步设计应着重研究道路技术标准,确定道路红线宽度、道路平纵线形、断面分配、路面设计、工程量、施工技术方案等内容,并应满足编制施工招标文件、要紧设备材料订货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的需要。道路初步设计应包含管线综合规划和设计。工程施工图设计道路施工图设计应包括全部交通设计及路面、路基结构设计、施工技术方案等,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需要,并注明建设工程合理使用年限。道路施工图设计应包含各类专业管线的施工图设计。交通工程设计的编制道路交通工程设计贯穿于道路规划、设计、建设和治理的全过程。在道路规划时期,交通工程设计着重开展交通调查、交通预测和交通研究,提出交通分析报告。在初步设计时期,交通工程设计在道路交通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明确路幅宽度、道路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横断面分配、交叉口缘石转弯半径等;道路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分车带宽度等;路段的进出交通、行人过街设施、路边临时停车、公交路途停靠站、公交专用道(路)及出租车临时停靠点设置要求;交叉口的进出口道设计、地面公交停靠站设置、公交专用道、行人过街设施、非机动车交通处理等。同时,交通工程设计应明确道路路段及交叉口交通治理设施,如标志、标线、停车线、信号操纵等要求,也应明确道路景观、绿化、管线等设计要求。在道路工程建设前或施工时期,交通工程设计着重编制施工期交通组织方案,保证一定水平的交通运行,确保施工期间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同时结合建设实践,对交通工程设计进行调整完善,提出与治理运行相衔接的建议。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文件由建设单位组织编制或托付具备相应资质的咨询单位编制,由市建委组织市规划、公安交管局进行论证审批。无障碍设施设计的编制道路设计须执行《都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在初步设计时期,须编制无障碍设施专项设计内容,并明确提出指导施工的具体讲明。3道路交通设计技术指引3.1道路功能分类及交通分析3.1.1道路分类与分级3.1.1.1道路分类按照道路在道路网络中的作用、功能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性质等,都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等级。快速路的功能是快速疏解跨区间长距离大运量机动车流,既提高路网的总体容量和快速疏解能力,又减轻主次干路网的交通压力和交通污染的阻碍面。快速路应尽量保证其交通流的连续性。主干路是交通性道路,承担跨区间长距离或较长距离机动车交流的输送。都市主干路能够是景观性的,但不应当是生活性的,尤其不应当是商业性的。次干路的交通功能是为主干路和快速路承担交通分流和集散。次干路兼具交通性和生活性两种要紧功能。支路要紧是为地区或地块的出入交通或通达交通服务的。3.1.1.2道路分级各类道路按其功能、区位、专门限制条件及设计交通量等细分为Ⅰ、Ⅱ级,见表3.1.1.2。表3.1.1.2都市道路分级表道路等级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道路级不ⅠⅡⅠⅡⅠⅡⅠ路段双向车道条数6、86、86、84、6642路幅(m)50~8050~8045~6035~4528~4028~3516~28要紧服务对象·中长距离机动车交通·快速公共交通·严格分离非机动交通·中长距离机动车交通·大容量公共交通·分离非机动车交通·集散性机动车交通·一般地面公共交通·非机动交通·出入机动车交通·支线公交·非机动车交通注:①Ⅰ级快速路为全封闭形式;Ⅱ级快速路为半封闭形式。②非机动交通包括自行车交通和步行交通。3.1.2交通分析关于新建道路,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应有一定的预见性,以交通需求结论作为交通设计的要紧依据。关于建成道路的改善和治理,交通分析一般应通过交通调查、交通预测、问题分析三个过程。1.交通调查对建成道路进行改善或治理时交通调查的内容见表3.1.2-1。表3.1.2-1道路交通调查内容调查内容用途道路具体规划资料道路等级确定几何设计原则及交叉口操纵设计车速及行驶车速用于确定展宽渐变段长度及转弯半径、信号相位衔接顺序红线宽、断面型式、车道宽、分隔带宽、道路纵坡等道路路段及交叉口空间设计车道数、车道功能划分改善进出口道及其与路段协调设计道路沿线资料道路沿线用地类型用于停车及沿途进出交通和公共汽车停靠站设计沿线出入口、大型交通发生源等路段交通安全及通行能力改善设计、公共汽车交通设计公交线路、停靠站位置公共汽车交通设计、行人过街交通设计停车设施的位置和治理措施路段沿线安全及秩序设计交通资料机动车设计交通量(分流向和车种,其中交叉口须获得各进口道流量和流向),一天中分时段的高峰小时流量或15分钟高峰小时流量车道功能划分与信号配时方案公共汽车交通量、公交客流量公交优先方案设计非机动车与行人交通量(区分平峰与高峰)确定交叉口的渠化方案(要紧是确定机非交通流的组织及停车空间)交通操纵状况(信号配时方案)用于改善交通操纵方案交通禁行状况用于通行权治理措施的制定事故资料事故发生时刻、地点、类型、缘故分析事故发生症结,提出对策规划资料都市总体规划、都市交通规划、都市交通治理规划了解都市的差不多功能,土地利用,道路网及交通结构,交通治理措施与打算相关政策法规交通治理法规、停车收费法规、交通进展政策等整合各类治理措施与规定周边市民及单位意见交通的安全性、便捷性、经济性、交通环境污染等以人为本改善交通其它都市所在地的气候、地形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多方位考察交通问题及其成因注:后四项内容同时应作为新建道路调查内容。2.交通预测交通预测内容分道路路段和交叉口分不进行,同时应确定预测的年限,一般近期为3~5年,远期为10~15年。预测内容见表3.1.2-2。表3.1.2-2交通预测内容预测内容详细内容道路路段交通量分全日和高峰小时的小汽车、公交车双向交通量服务水平饱和度,行车延误,行程车速交叉口交通量分全日和高峰小时的小汽车、公交车交通量,各进口道交通量的流量流向应分不预测服务水平交叉口饱和度、平均行车延误,各进口道饱和度3.问题分析通过上述交通调查和交通预测结论,对道路现状出现的问题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应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并依照本导则的技术指标对道路进行交通设计。3.2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内容3.2.1路段交通工程设计内容应包括道路宽度、道路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横断面分配、路段进出交通、行人过街设施、路边临时停车、公交中途停靠站、公交专用道(路)、出租车临时停靠点、交通治理设施(标志、标线、信号操纵)等技术要求及指标。3.2.2交叉口交通工程设计内容应包括交叉口缘石转弯半径、进出口道设计;公交停靠站、公交专用道设置;行人过街设施、非机动车交通设施;交通治理设施(标志、标线、信号操纵)等技术要求及指标。3.2.3其它设施交通设计包括道路绿化、美化、照明、管线等配套设施建设的设计要求。3.3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指标3.3.1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操纵要素3.3.1.1计算行车速度计算行车速度的规定见表3.3.1.1。当老城改建有专门困难时,可适当降低计算行车速度,但要考虑夜间行车安全。表3.3.1.1各类各级道路计算行车速度道路等级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道路级不ⅠⅡⅠⅡⅠⅡⅠ计算行车速度(km/h)80606050504030注:条件许可时,宜采纳大值。交叉口内的计算行车速度应按各级道路计算行车速度的0.5~0.7倍计算,直行车取大值,转弯车取小值。3.3.1.2设计车辆尺寸机动车设计车辆外廓尺寸见表3.3.1.2。表3.3.1.2机动车设计车辆外廓尺寸(m)车辆类型项目总长总宽总高小汽车51.81.6一般汽车122.54.0铰接车182.54.0注:平面交叉口规划中,设计车型取小汽车与一般汽车两种。3.3.1.3道路建筑限界都市道路建筑限界最小净高见表3.3.1.3,顶角抹角高度为50cm;顶角抹角宽度非机动车道为50cm,机动车道同外车道侧向净宽。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物体侵入。表3.3.1.3最小净高(m)车行道总类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最小净高推举值4.53.52.5极限值4.02.252.53.3.2路段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指标3.3.2.1道路路段运行空间设计3.3.2.1.1机动车道设计参见3.3.2.2.3。3.3.2.1.2非机动车道设计参见3.3.2.2.4。3.3.2.1.3人行道设计参见3.3.2.2.5。3.3.2.1.4路段进出交通设计1.路段进出交通的设计既要考虑车辆进出的便捷性,更要考虑对主线交通的干扰阻碍,一般情况下应幸免左进左出。2.为幸免车辆直接左进左出,可采纳以下几种方法:(1)可采取局部区域交通组织的方法,使车辆绕道而行;(2)可使车辆利用交叉口调头后右进右出;(3)在路段上设置调头车道和调头通道。3.三块板道路上,应尽量保持机非分隔带的连续性,路段上单位门前的机非分隔带开口间距一般不应低于200m。4.两块板道路上,在中央分隔带宽度不小于4m,或单向机动车道许多于3条的情况下,一般可设置调头车道和调头通道。当车辆调头需求较小时,可让调头车辆在调头通道停车待行;否则,就应在对向车道划出避让线。若中央分隔带宽度足够,可考虑压缩中央分隔带以设置调头待行区段和汇入区段。对路段行人过街横道与调头车道的布设能够相互结合。5.某些专门的大型交通集散点,可同意车辆直接左转进出。宜将其门前路段上中央分隔带断开一段距离,在其门前右侧设置左转待行区段。必要时可进行感应信号操纵,以方便车辆左进左出。必要时还应做好前后临近交叉口的交通组织治理,通过组织绕行线路,尽量减少通过该集散点的车流。3.3.2.1.5路边临时停车位设计机动车路边临时停车位设计不严峻阻碍交通,同时满足表3.3.2.1.5的条件下,同意设置少量的路边机动车停车泊位,同时配以严格的限时和收费等治理措施。表3.3.2.1.5设置路边临时停车场与机动车道宽度关系表道路类不机动车道宽度B停车状况都市道路(支路)双向道路B≥12m同意双侧停车12m>B≥8m同意单侧停车B<8m禁止停车单行道路B≥9m同意双侧停车9m>B≥6m同意单侧停车B<6m禁止停车巷弄或断头路B≥9m同意双侧停车9m>B≥6m同意单侧停车B<6m禁止停车2.非机动车路边临时停车位设计(1)一般应处于公交站点覆盖的范围内;(2)一般路段上应采纳分散式停车方式。有行道树时,利用树间空当布置非机动车停车区;行道树但人行道较宽时,可在有停车需求的范围内划定非机动车停车区,并设置停车标志、标线。3.3.2.1.6公交中途停靠站设计1.公交中途停靠站的设置类型及规模应满足公交线路路网规划的要求,同时应充分考虑道路性质、沿线两侧用地性质、换乘便利性、临近路段和交叉口交通状况及用地可能条件等的约束。2.公交中途停靠站设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保证乘客的安全;方便乘客换乘、过街(与过街人行通道尽量结合);有利于公共汽车安全停靠、顺利驶离;与路段及交叉口通行能力相协调。3.公交中途停靠站的间距应符合表3.3.2.1.6规定要求。同向换乘距离应不大于50m,异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100m。表3.3.2.1.6公交中途停靠站间距(m)公交车市区线郊区线公共汽车与电车500~800800~1000公共汽车大站快车1500~20001500~25004.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公交中途停靠站应尽量设计为港湾式。5.在快速路和主干路及郊区的双车道道路上,公交中途停靠站不应占用车行道,应采纳港湾式布置;市区的港湾式停靠站长度,至少为两个停车位。对主干路而言,若两侧路网比较发达,可考虑结合附近大型交通集散点将公交站点设置在相邻支路上。6.公交中途站的设计若采纳港湾式,可参考3.3.3.2.8技术标准进行设计。7.非港湾式公交中途停靠站为占道式的停靠站,即占用最外侧机动车道或机非混行车道进行设置。3.3.2.1.7公交专用道(路)设计1.公共汽车专用道的设置条件如下:道路单向机动车道至少有2条;公共汽车流量大于100辆/小时;公共汽车专用道的设置不致严峻阻碍其他车辆。2.为便于乘客上下,一般宜选择最外侧机动车道作为公共汽车专用道;在可能的条件下,可利用中央分隔带将公共汽车专用道设在道路内侧,设置成港湾式公交停靠站。3.路段上,公共汽车专用道的宽度与一般车道宽度差不多一致,在困难条件下应不得小于3.0m。3.3.2.1.8出租车临时停靠点设计1.出租车临时停靠点的设置应以保证不同交通流的安全为前提,同时不能严峻阻碍其他车辆尤其是公交车辆的通行。2.在宾馆、酒店、商场、交通枢纽点、学校或其它较大型的人流集散点附近,可设置出租车临时停靠点。3.如附近已有公交停靠站,出租车临时停靠点应设在公交停靠站的上游至少50m处。3.3.2.1.9行人过街横道设计1.路段行人过街横道的设计既要保障行人过街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又要尽量减少行人过街对车辆通行的干扰。2.行人过街横道的设置应在整条道路上做整体布置。3.在主干路和次干路的路段上,行人过街横道间距宜为250~300m。4.下列地段不宜设置行人过街横道:弯道、纵坡变化路段等视距不良的地点;车辆转弯进出较多且不能禁止的地点;瓶颈路段。5.行人过街横道的最小宽度不宜小于3.0m,在此基础上,依照行人过街需求和行人过街横道设计通行能力适当增加,增加幅度以1m为单位。6.当道路双向机动车道数为6条以上时,应在中央分隔带或机非分隔带上设置行人过街安全岛。人行道及分隔带上与行人过街横道衔接处应进行无障碍设计。7.快速路路段上须布置人行天桥或地道。当行人过街交通及其相交的机动车流饱和度、人均待行区面积同时满足表3.3.2.1.9时,主干路和次干路应考虑设置行人过街天桥或地道。支路不应布置人行天桥或地道。表3.3.2.1.9都市主次干路设置行人过街天桥或地道的差不多条件道路性质行人过街交通平均饱和度机动车交通平均饱和度人均待行区面积主干路≥0.85≥0.7<0.6m2/人次干路≥0.85≥0.753.3.2.2横断面设计3.3.2.2.1设计原则1.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都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2.道路横断面型式应按道路等级、功能及设计年限的交通量、交通流特性、地形等因素统一安排。3.道路横断面设计应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成为远期工程的组成部分,并预留管线位置。4.对道路施工期间的横断面划分应采取工程措施与交通治理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保障交通安全。3.3.2.2.2横断面布置

1.道路横断面一般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分隔设施等组成。2.道路横断面型式依照分隔情况,有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及高架路、隧道等。路面分隔设施可为绿岛或隔离墩(栏)。3.各级道路适用断面型式见表3.3.2.2.2。表3.3.2.2.2各级道路适用断面型式断面型式道路类不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高架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注:机动车、非机动车专用路及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老城道路可采纳单幅路。4.一条道路宜采纳相同型式的横断面。当道路横断面型式或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宽度变化时,应设过渡段,宜以交叉口或结构物为起止点。5.桥梁、隧道断面型式规定如下:1)小桥断面型式及总宽度应与道路相同。大、中桥断面型式中车行道及路缘带宽度应与道路相同,分隔带宽度可适当减窄,但应大于或等于1m。计算行车速度小于或等于40km/h2)隧道的的车行道及路缘带宽度应与道路相同,分隔带宽度可适当减窄,但应大于或等于1m。分隔带可用交通标线代替,但曲线隧道不得用标线代替。隧道中不应设置停车带。3.3.2.2.3机动车车道与路面宽度、铺装结构1.各级道路的机动车车道宽度应依照使用车型及计算行车速度确定。机动车车道宽度见表3.3.2.2.3。2.各级道路的宽度表3.3.2.2.3机动车道宽度道路类不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车道位置外侧中间内侧外侧中间内侧外侧中间内侧-车道宽度(m)3.753.53.03.753.53.03.753.53.03.5车道条数6~84~84~62注:双向四车道时,内侧车道宽度取为3.5m;以上宽度还可结合实际变动3.机动车道路面一般应采纳沥青砼。短隧道、下穿通道或专门情况的路面可适当采纳钢筋砼。4.机动车道沥青砼路面依照使用功能、交通量、环境爱护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具体材料。快速路、高架路、中长隧道推举采纳改性沥青砼(或掺加纤维的沥青砼)、SMA路面等,重点区域(商业区、出入口)的主干道可采纳改性沥青砼路面,一般区域的主干道、次干道及支路宜采纳一般沥青砼。居住区范围内或其他环境敏感地区的道路应采纳降噪路面等环保型路面。3.3.2.2.4非机动车车行道与路面宽度、铺装结构1.非机动车车行道要紧供自行车行驶,应依照自行车设计交通量与每条自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计算自行车车道条数。2.非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包括几条自行车车道宽度及两侧各25cm路缘带宽度。3.非机动车道路面宽度既应体现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时空分离的原则,又要兼顾远期满足一条路边停车道或一条机动车道宽度的要求。4.非机动车车道宽度见表3.3.2.2.4-1与表3.3.2.2.4-2。表3.3.2.2.4-1非机动车车道宽度车辆种类自行车三轮车板车非机动车车道宽度(m)1.02.01.5~2.0表3.3.2.2.4-2非机动车道宽度道路类不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非机动车道宽度(m)≥3.5≥3.5≥3.5≥3.55.为减少分隔带断口,保证机动车交通顺畅,同意少量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上顺向行驶一段距离时(一般不超过100米),应适当加宽非机动车道路面宽度。6.非机动车道铺装应以一般沥青砼为主。当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合并时,路面可采纳彩色沥青砼或现浇砼。3.3.2.2.5路侧带宽度及人行道铺装结构1.路侧带宽度应依照道路类不、功能、设计行人交通量、绿化、沿街建筑性质及布设公用设施要求等确定。2.路侧带各组成部分的宽度确定如下:(1)人行道宽度必须满足行人通行的安全和顺畅,其宽度不得小于表3.3.2.2.5-1中最小值。商业步行区,人行道的宽度可采纳10~15m。表3.3.2.2.5-1人行道宽度类不人行道宽度(m)老城老城外围地区一般最小值43推举值54(2)绿化带宽度见表3.3.2.2.5-2。表3.3.2.2.5-2绿化带净宽度绿化种植绿化带净宽度(m)灌木丛0.8~1.5单行乔木1.5~2.0双行乔木平列5.0双行乔木错列2.5~4.0草皮与花丛0.8~1.5(3)设施带包括设置行人护栏、照明灯柱、标志牌、信号灯等所需宽度。红线宽度较窄及条件困难时,设施带可与绿化带合并,但应幸免各种设施与树木间的干扰。设施带宽度见表3.3.2.2.5-3。表3.3.2.2.5-3设施带宽度项目宽度(m)设置行人护栏0.25~0.50设置杆柱1.0~1.50注:如同时设置护栏与杆柱时,宜采纳表中宽度最大值。

3.人行道铺装结构设计应贯彻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材料及工业废渣的原则,并考虑施工最小厚度。人行道铺装面层应平坦、抗滑、耐磨、美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宜采纳一般砼人行道板、面包砖、贴面砖等,能够采纳成熟的透水性强的人行道铺装结构,非中心商务区幸免采纳花岗岩道板、路牙。基层材料应具有适当强度,处于潮湿地带及冰冻地区时,应采纳水稳定性好的材料。车辆出入口处人行道铺装的结构和厚度应依照车辆荷载确定。人行道设计应严格遵循无障碍设计规范。3.3.2.2.6分车带1.分车带按其在横断面中的不同位置与功能分为中间分车带(简称中间带)及两侧分车带(简称两侧带);分车带由分隔带及两侧路缘带组成;分隔带按其隔离形式分为绿岛、隔离墩(栏)及交通标线。2.快速路、主干路中间带应采纳绿岛或隔离墩(栏)进行分隔;老城条件限制时,主干路中间带可采纳双黄线进行分隔。3.快速路、主干路及次干路(机动车专用路除外)均应设置两侧带。4.分车带最小宽度见表3.3.2.2.6。表3.3.2.2.6-1分车带最小宽度分车带类不中间带两侧带计算行车速度(km/h)8060,50408060,5040分隔带最小宽度(m)2.001.501.501.501.501.50路缘带宽度(m)机动车道0.500.500.250.500.500.25非机动车道0.250.250.25分车带最小宽度(m)3.002.502.002.252.252.00注:表中分隔带宽度系按设施带宽度1m考虑的,如设施带宽度大于1m应增加分隔带宽度。表3.3.2.2.6-2分车带最小宽度分车带类不中间带两侧带计算行车速度(km/h)8060,50408060,5040隔离墩(栏)宽度(m)0.50.50.50.50.50.5双黄线宽度(m)0.50.50.50.50.50.55.快速路上无信号灯管制交叉口的中间分隔带不应设断口。快速路上两侧分隔带的断口间距应大于或等于400m。应严格操纵快速路、主干路的路侧带缘石断口。缘石断口位置应离开交叉口,间距应大于100m,困难情况下不小于60m。断口最小长度宜采纳6m。3.3.2.2.7路拱坡度1.路拱设计坡度应依照路面宽度、面层类型、计算行车速度、纵坡等条件确定,见表3.3.2.2.7。表3.3.2.2.7路拱设计坡度路面面层类型路拱设计坡度i(%)水泥混凝土1.0~2.0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沥青贯入式碎(砾)石1.5~2.0沥青表面处治碎(砾)石等粒料路面2.0~3.0注:①快速路路拱设计坡度宜采纳大值;②纵坡度大时取小值,小时取大值。②非机动车车行道路拱设计坡度可依照路面面层类型按表5.2.8选用。

③人行道横坡度宜采纳单面坡,横坡度为1~2%。3.3.2.2.8路缘石1.缘石宜高出路面边缘10~20mm。隧道内线形弯曲路段或陡峻路段等处,可高出25~40cm,并应有足够的埋置深度,以保证稳定。缘石宽度宜为10~15cm。

桥上缘石的规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规范的要求。

2.缘石宜采纳立式,出入口宜采纳斜式或平式。人行道及人行横道宽度范围内缘石宜做成斜式或平式。在分隔带端头或交叉口的小半径处,缘石宜做成曲线形。3.3.2.3平面与纵断面设计3.3.2.3.1一般原则

1.道路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结合,并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

2.道路平面设计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合理地设置缓和曲线、超高、加宽等。

3.道路平面设计应依照道路等级合理地设置交叉口、沿线建筑物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分隔带断口、公共交通停靠站位置等。4.道路规划设计必须保持平面线形与纵断面线形的均衡,实现平包纵。5.

平面线形标准需分期实施时,应满足近期使用要求,兼顾远期进展,减少废弃工程。6.旧路改建在旧路面上加铺结构层时,不能阻碍沿路范围排水及道路最小净高。3.3.2.3.2平面线形标准1.直线、平曲线的布设与连接宜符合下列规定:(1)计算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时,直线长度宜满足下列要求:1)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m)宜大于或等于计算行车速度(km/h)数值的六倍。2)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m)宜大于或等于计算行车速度(km/h)数值的二倍。当计算行车速度小于60km/h,地形条件困难时,直线段长度可不受上述限制,但应满足设置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的要求。(2)计算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40km/h时,半径不同的同向圆曲线连接处应设置缓和曲线。受地形限制并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采纳复曲线。1)小圆半径大于或等于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2)小圆半径小于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但大圆与小圆的内移值之差小于或等于0.1m;3)大圆半径与小圆半径之比值小于或等于1.5。(3)计算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40km/h时,长直线下坡尽头的平曲线半径应大于或等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在难以实施地段,应采取防护措施。(4)计算行车速度小于40km/h,且两圆半径都大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可不设缓和曲线而构成复曲线。2.道路的圆曲线半径应采纳大于或等于表3.3.2.3.2-1规定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当受地形条件限制时,可采纳设超高推举半径值。地形条件特不困难时,可采纳设超高最小半径。表3.3.2.3.2-1圆曲线半径计算行车速度(km/h)806050403020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100060040030015070设超高推举最小半径(m)4003002001508540设超高最小半径(m)2501501007040203.平曲线由圆曲线及两端缓和曲线组成。平曲线长度与圆曲线长度应大于或等于表3.3.2.3.2-2的规定值。表3.3.2.3.2-2平曲线与圆曲线最小长度计算行车速度(km/h)806050403020平曲线最小长度(m)14010085705040圆曲线最小长度(m)705040352520当中心转角α≤7°时,平曲线长度应大于或等于表3.3.2.3.2-3的规定。表3.3.2.3.2-3小转角平曲线最小长度计算行车速度(km/h)806050403020平曲线最小长度(m)1000/α700/α600/α500/α350/α280/α注:α小于2°时,按2°计。4.直线与圆曲线或大半径圆曲线与小半径圆曲线之间应设缓和曲线。缓和曲线长度应大于或等于表3.3.2.3.2-4规定值。表3.3.2.3.2-4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计算行车速度(km/h)806050403020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705045352520计算行车速度≤40km/h时,缓和曲线可用直线代替。直线缓和段一端应与圆曲线相切,另一端与直线相接,相接处予以圆顺。圆曲线半径大于表3.3.2.3.2-5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时,直线与圆曲线可径相连接。表3.3.2.3.2-5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计算行车速度(km/h)80605040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m)200010007005005.圆曲线半径小于表3.3.2.3.2-1中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在圆曲线范围内应设超高,最大超高横坡度的规定见表5.3.2-6。表3.3.2.3.2-6最大超高横坡度计算行车速度(km/h)8060、5040、30、20最大超高横坡度(%)6426.圆曲线半径≤250m时,应在圆曲线内侧加宽,每条车道加宽值见表3.3.2.3.2-7。表3.3.2.3.2-7圆曲线每条车道加宽值圆曲线半径车型200<R≤250150<R≤200100<R≤15060<R≤100500<R≤6040<R≤5030<R≤4020<R≤30150<R≤20小型汽车0.280.300.320.350.390.400.450.600.70一般汽车0.400.450.600.700.901.001.301.802.40铰接车0.450.550.750.951.251.501.902.803.507.加宽缓和段长度的规定如下:(1)设置缓和曲线或超高缓和段时,加宽缓和段长度应采纳与缓和曲线或超高缓和段长度相同值。(2)不设缓和曲线或超高缓和段时,加宽缓和段长度应按加宽侧路面边缘宽度渐变率为1∶15~1∶30,且长度不得小于10m的要求设置。8.计算行车速度≥50km/h的路段需加速合流或减速分流时,应设变速车道,变速车道长度需通过计算确定。3.3.2.3.3纵断面设计1.道路最小纵坡度应大于或等于0.5%,困难时可大于或等于0.3%,遇专门困难纵坡度小于0.3%时,应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2.机动车车行道最大纵坡度推举值与限制值见表3.3.2.3.3-1。表3.3.2.3.3-1最大纵坡计算行车速度(km/h)806050403020最大纵坡推举值(%)455.5678最大纵坡限制值(%)6778993.各级道路纵坡最小长度应大于或等于表3.3.2.3.3-2的数值,并大于相邻两个竖曲线切线长度之和。表3.3.2.3.3-2纵坡段最小长度计算行车速度(km/h)806050403020坡段最小长度(m)29017014011085604.设计纵坡大于表3.3.2.3.3-1推举值时,可按表3.3.2.3.3-3的规定限制坡长。设计纵坡大于5%,坡长超过表5.3.3-3规定值时,应设纵坡缓和段。缓和段坡度为3%,长度符合表3.3.2.3.3-2规定。表3.3.2.3.3-3纵坡限制长计算行车速度(km/h)80605040纵坡度(%)55.5666.5766.576.578坡长限制(m)6005004004003503003503002503002502005.在设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超高横坡度与道路纵坡度的合成坡度应小于或等于表5.3.3-4规定值。表3.3.2.3.3-4合成坡度计算行车速度(km/h)806050403020合成坡度(%)76.56.57786.非机动车车行道纵坡度宜小于2.5%。当大于或等于2.5%时,应按表3.3.2.3.3-5规定限制坡长。表3.3.2.3.3-5非机动车车行道纵坡限制坡长车种坡度(%)自行车三轮车、板车3.5150/32001002.53001507.各级道路纵坡变更处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采纳圆曲线。竖曲线半径及最小长度见表3.3.2.3.3-6。设计中应采纳大于或等于表3.3.2.3.3-6一般最小半径值;专门困难时,应大于或等于极限最小半径值。表3.3.2.3.3-6竖曲线最小半径及最小长度(m)计算行车速度(km/h)项目80605045403530252015凸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3000120090050040030025015010060一般最小半径45001800135075060045040025015090凹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1800100070055045035025017010060一般最小半径27001500105085070055040025015090竖曲线最小长度705040403530252020158.非机动车车行道的竖曲线的最小半径为500m。9.桥梁引道设竖曲线时,竖曲线切点距桥端应保持适当距离,大、中桥为10~15m,工程困难地段可减为5m。3.3.2.3.4平面线形与纵断面线形的组合1.道路线形组合应满足行车安全、舒适以及与沿线环境、景观协调的要求,并保持平面、纵断面两种线形的均衡,保证路面排水通畅。2.线形组合应满足以下要求:(1)在视觉上自然地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平曲线起点应设任凸形竖曲线顶点之前。急弯、反向曲线或挖方边坡均应考虑视线的诱导,幸免遮断视线。(2)为使平面和纵断面线形均衡,一般取竖曲线半径为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3)合理选择道路的纵坡度和横坡度,以保持排水通畅,而不形成过大的合成坡度。(4)当平曲线与竖曲线半径均大时,平、竖曲线宜重合,但平曲线与竖曲线半径均小时,不得重合。3.平曲线与竖曲线应幸免下列几种组合:(1)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插入急转的平曲线或反向曲线。(2)在一个长平曲线内设两上和两个以上的竖曲线;或在一个长竖曲线内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曲线。(3)在长直线段内,插入小于一般最小半径的凹形竖曲线。3.3.2.4道路路段交通治理设施设计3.3.2.4.1一般规定1.路段交通治理设施包括:标志、标线、交通信息引导及隔离等设施。2.路段交通治理设施,应与道路同步设计、建设和投入使用。3.3.2.4.2标志与标线的设置1.道路路段应设置必要的标志和标线。2.主干路应通过绿化带或隔离墩分隔对向交通流;在条件受限制的老城内,也可通过划设双黄线分隔;主干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应通过绿化带或隔离墩分隔,在条件受限制的老城内也可通过黄色实线分隔。3.交通量较大的次干路应尽量通过绿化带或隔离墩分隔,条件受限时可通过黄线或双黄线分隔;次干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可通过黄色实线分隔。4.支路中心线应划设白色实线或虚线。5.交通量较大的快速路和主干路应通过设置可变信息牌提供即时交通信息。6.在机动车停车场附近道路应会同停车场经营治理单位设置即时停车信息标志。7.在中小学附近路段应设置注意学生过街的警告标志。8.路段行人过街横道应配以相应的交通标志、标线,包括注意行人标志、行人过街横道标志、行人过街横道指示标线、机动车停车让路标志等。9.公共汽车专用道的隔离可采纳“实线+虚线”的车道划线形式,不同意除公共汽车之外的其它社会车辆使用,但同意公共汽车随时驶离专用道。也可在道路上使用侧石、道钉、栅栏的方法进行隔离;还可利用公交车底盘比小汽车高的特点,在专用道进口处设置障碍,阻止小汽车驶入。10.在车辆进入公交专用道之前,可通过交通标志牌和地面车道标线给予提示。通过在上游各进口道处设立提示标志牌,明确注明公交车专用道的起始位置、使用权、使用时刻,并用图形方式把道路断面上车道功能的划分情况清晰地表示出来。3.3.2.4.3隔离设施设计都市快速路及设计车速不低于50km/h的主干路上,应设中间分车带,专门困难时可采纳分隔物,不应采纳双黄线。在其余低等级道路上,可采纳双黄线分隔对向交通。条件同意时,主次、干路均应设两侧带,分隔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两侧带推举采纳绿化带,也能够采纳隔离墩等形式。3.3.3道路交叉口交通工程设计3.3.3.1设计原则与规定1.都市道路交叉口应按都市规划道路网设置。道路相交时宜采纳正交,必须斜交时交叉角应大于或等于45°,不宜采纳错位交叉,多路交叉和畸形交叉。2.道路与道路交叉分为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两种,应依照技术、经济及环境效益的分析,合理确定。3.交叉口设计应依照相交道路的功能、性质、等级、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小时交通量、流向及自然条件等进行。前期工程应为后期扩建预留用地。4.在交叉口设计中应做好交通组织设计,正确组织车流、人流,合理布设各种车道、交通岛、交通标志与标线。5.交叉口转角处的人行道铺装宜适当加宽,并恰当地组织行人过街。快速路的重要交叉口应修建人行天桥或人行地道;主干路上的重要交叉口宜修建人行天桥或人行地道。6.交叉口的竖向设计应符合行车舒适、排水迅速和美观的要求。立体交叉的标高应与周围建筑物标高协调,便于布设地上杆线和地下管线,并宜采纳自流排水,减少泵站的设置。7.为提高通行能力,平面交叉可在进口道范围内采取适当措施以增设车道:互通式立体交叉应设置变速车道与集散车道。8.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如下:1)立体交叉应按规划道路网设置。2)高速公路与都市各级道路交叉时,必须采纳立体交叉。3)快速路与快速路交叉,必须采纳立体交叉;快速路与主干路交叉,应采纳立体交叉。4)进入主干路与主干路交叉口的现有交通量超过4000~6000pcu/h,相交道路为四条车道以上,且对平面交叉口采取改善措施、调整交通组织均难收效时,可设置立体交叉,并妥善解决设置立体交叉后对邻近平面交叉口的阻碍。5)两条主干路交叉或主干路与其他道路交叉,当地形适宜修建立体交叉,经技术经济比较确为合理时,可设置立体交叉。6)道路跨河或跨铁路的端部可利用桥梁边孔,修建道路与道路的立体交叉。9.立体交叉应在满足交通需求的情况下采取简单形式,其体形和色彩应与周围建筑协调,力求简洁大方。10.立体交叉的线形布置应与桥梁设计配合,不宜设置过多斜桥、坡桥及弯桥,并减少桥梁面积。3.3.3.2平面交叉口运行空间设计3.3.3.2.1一般规定1.平面交叉口规划和设计的范围是指构成该交叉口各条道路的相交部分及其进口道、出口道,包括进出口道展宽段和展宽渐变段所共同围成的区域。2.交叉口间距应依照道路网规划、道路等级、性质、计算行车速度、设计交通量及高峰期间最大阻车长度等确定,不宜太短。3.平面交叉口设计交通量视具体规划和设计项目而定,当确定进口道车道数及划分车道功能时,应考虑高峰小时周期平均到达量;设计信号配时应考虑高峰小时内高峰15分钟的到达量等;新建道路交叉口,在没有实测交通量的情况下,可采纳规划上的预测交通量。3.3.3.2.2平面交叉口应用类型平面交叉口的应用类型可分为:A型-交叉口展宽及信号操纵交叉口;B型-设有让路标志或停车标志的优先操纵交叉口;C型-不设操纵交叉口;D型-环型交叉口;E型-干路中心隔离带封闭、支路只准右转通行的交叉口;F型-交叉口不展宽及不设信号灯交叉口。规划平面交叉口的应用类型,要紧依照都市道路网规划的相交道路类不确定,见表3.3.3.2.2。表3.3.3.2.2规划平面交叉口应用类型相交道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主干路AAA、E次干路AA、B、E支路A、B、C、D、F注:丁字交叉口不应设置环形交叉口。3.3.3.2.3交叉口视距平面交叉口转角处规划红线应做成圆曲线或切角斜线,并须满足视距三角形要求。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高出道路平面标高1.2m的视线障碍。3.3.3.2.4交叉口缘石转弯半径交叉口转角处的缘石宜做成圆曲线或复曲线。三幅路、四幅路交叉口的缘石转弯最小半径应满足非机动车行车要求;单幅路、双幅路交叉口缘石转弯最小半径见表3.3.3.2.4。表3.3.3.2.4交叉口缘石转弯最小半径右转弯计算行车速度(km/h)30252015无非机动车道路缘石转弯半径(m)35~4025~3015~2010~15有非机动车道路缘石转弯半径(m)30~3520~2510~155~103.3.3.2.5交叉口进口道设计1.交叉口进口道车道数应依照进口道通行能力同路段通行能力相匹配的原则增加,应确保增加车道数所需的宽度。2.交叉口展宽的宽度,应依照实测或预测的各交通流向的流量所需车道数来决定。3.进口道每条车道的宽度可较路段上略窄。老城内一车道的最小宽度可取3.0m,用地受限制区域,一车道的最小宽度可取2.75m。其他地区一车道的最小宽度可取3.25m,用地受限制区域,一车道的最小宽度可取3.0m。4.交叉口范围内可不设路缘带。5.进口道设计时,右转车道宜向进口道右侧(靠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一侧)展宽,左转车道宜向进口道左侧(靠道路中心线一侧)展宽。6.进口道长度La由展宽渐变段长度Ld与展宽段长度Ls两部分构成(图3.3.3.2.5),其中图A为左侧车道的展宽,图B为右侧车道的展宽。图3.3.3.2.5进口道长度示意图Ld与Ls的确定应依照下式进行计算:式中:Va-进口道计算行车速度(km/h);W-横向偏移量(m)。式中:N-高峰每一信号周期的左转或右转车的平均排队辆数。3.3.3.2.6交叉口出口道设计1.新建及改建交叉口的出口道车道数应与上游各进口道同一信号相位流入的最大进口车道数相匹配,并按出口道总宽展宽;出口道每一车道宽不应小于3.5m;条件受限制时,每一车道宽不应小于3.25m。2.出口道为干路,相邻进口道有右转专用车道时,出口道必须设置展宽段。3.出口道设有公交停靠站时,按港湾停靠站要求设置展宽段;在设置展宽的出口道上设置公交停靠站时,应利用展宽段的延伸段设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4.出口道的总长度由出口道展宽段和展宽渐变段组成。出口道展宽段长度由缘石转弯曲线的端点向下游方向计算,不设公交停靠站时,长度为60~80m;设置公交停靠站时,再加上公交停靠站所需长度,并须满足视距三角形的要求。出口道展宽渐变段长度应按下式计算:条件受限制时,不应小于30m。3.3.3.2.7地面公交停靠站的设置1.新建交叉口,公交停靠站必须布置在交叉口的下游。2.改建或治理交叉口,公交停靠站应布置在交叉口的下游;在下游布置停靠站有困难时,可将直行或右转线路的停靠站设在交叉口的上游。3.新建、改建交叉口,公交停靠站应设置在平坡或坡度不大于1.5%的坡道上;当地形条件受限制时,坡度最大不得超过2%。4.公交停靠站设置在交叉口上游时,离开停车线的距离按如下原则确定:1)进口道右侧有展宽增加的车道时,停靠站应设在该车道展宽段之后至少15m,并将拓宽车道加上公交站台长度后作一体化设计;2)进口道右侧无展宽增加的车道时,停靠站位置应在右侧车道最大排队长度后15~20m处,停靠站长度可按照实际确定。5.公交停靠站设置在交叉口下游时,离开(对向车流进口道)停车线距离:下游右侧展宽增加车道的情况下,应设在展宽段向前至少15m处;下游右侧不展宽需设停靠站时,停靠站在干路上距停车线不应小于50m,支路不应小于30m。6.公交停靠站的布置方式,按其设置的位置,分为沿人行道边缘及沿机动车在机动车道分隔带设置两种;按几何形状又分为港湾式和非港湾式两类。停靠站台的布置方式选择原则如下:(1)机非混行道路,采纳沿人行道边布置停靠站或专设机非分隔带布置停靠站;机动车专用道,采纳沿人行道边布置停靠站;有机非分隔带的道路,沿分隔带设置停靠站。(2)新建交叉口,公交停靠站应布置成港湾式;(3)改建交叉口,在进出口道为干路的道路上设公交停靠站时,应布置成港湾式;(4)改建交叉口,在进出口道为支路的道路上设公交停靠站,在满足港湾式停靠站最小设计尺寸时(见图3.3.3.2.7-5),宜布置成港湾式。7.公交港湾式停靠站类型(1)机非混行道路或机动车专用道路,可沿人行道设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见图3.3.3.2.7-1;利用人行道多余宽度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间设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见图3.3.3.2.7-2。图3.3.3.2.7-1沿人行道设置的港湾式停靠站图3.3.3.2.7-2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间设置的港湾式停靠站(2)沿机非分隔带设置公交停靠站,在分隔带宽度≥4m时,港湾式停靠站设置方法如图3.3.3.2.7-3所示;在分隔带宽度<4m而人行道有多余宽度时,港湾式停靠站设置方法如图3.3.3.2.7-4所示。图3.3.3.2.7-3沿机非分隔带设置的港湾式停靠站形式(1)图3.3.3.2.7-4沿机非分隔带设置的港湾式停靠站形式(2)(3)当机非分隔带不能改造时(如有大树),同时慢车道较宽(≥4m),车流量较小时,可从快车道变道到慢车道,短时借用慢车道设置公交停靠站8.公交港湾式停靠站的几何尺寸(1)公交港湾式停靠站最小几何尺寸见图3.3.3.2.7-5。图3.3.3.2.7-5公交港湾式停靠站最小设计尺寸(2)公交港湾式停靠站候车站台的高度宜取15~20m;站台的宽度应取2.0m;改建及综合治理交叉口,当条件受限时,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25m。(3)一辆公交车停车长度以15~20m为准,多辆公交车停靠的站台长度可按下式确定:式中:Lb-公交停靠站站台长度n-公交停靠站同时停靠的公交车辆数,当无实测数据时,取n=公交线路数+1;lb-公交车辆长度。(4)新建交叉口,公交停靠站车道宽度为3.0m;改建或治理交叉口,受条件限制时,最窄不得小于2.75m;相邻通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25m。(5)人行道宽度确有多余时,可压缩人行道设置公交停靠站;人行道的剩余宽度应保证大于行人交通正常通行所需的宽度,最小宽度不宜小于2.50m,必要时可在停靠站局部范围内拓宽道路红线。9.多条公交线路合并设站时,应依照公交车到站频率和站台长度确定最多并站的线路数,最多不宜超过5条,专门情况下不应超过7条。当线路数超过规定的要求时,应分开设站,站牌间距应满足下游停靠站台长度加上25.0m长。10.站点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并不得大于200m。3.3.3.2.8公共交通专用道在交叉口进出口道的处理1.进口道处的设置公交专用道宜沿最右侧机动车道设置,公交专用道在交叉口进口道处的设置应遵循如下原则:(1)当无右转机动车交通流,或另设右转专用道时,公交专用道可直接设置至停车线;当右转交通量较大时,可采纳图3.3.3.2.8-1所示的方法设置公交专用道和右转专用车道;当相邻交叉口间距无法满足右转专用道车辆与公交车交错段长度要求时,可按照图3.3.3.2.8-2所示的方法设置公交专用道和右转专用车道。图3.3.3.2.8-1设置右转专用道左侧的公交专用进口道图3.3.3.2.8-2设置在路侧的公交专用进口道(2)当有右转机动车流且流量不大时,公交专用道设置至进口道右转车道末端,如图3.3.3.2.8-3所示,其中交错段长度宜大于40m。若右转车受信号操纵时,进口道右转车道的长度不应小于右转车的最大排队长度与交错段长度之和。在无流量资料的情况下,进口道右转车道的长度应大于50m。图3.3.3.2.8-3公交专用道与右转车道结合布置2.出口道处的设置出口道公交专用道的起点离开对侧进口道停车线延长线的距离lr(如图3.3.3.2.8-4所示),应大于相交道路进口道驶入口的右转车辆变换车道所需的距离,一般可取30~50m;交错段长度宜取40m。图3.3.3.2.8-4设置在路侧的公交专用出口道3.3.3.2.9交叉口行人过街设施设计1.行人过街横道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应设在车辆驾驶员容易看清晰的位置,尽可能靠近交叉口中,与行人的自然流向一致,并尽量与车行道垂直。(2)进出口道机动车道达6条时,应在中间设置行人安全岛;新建交叉口岛宽应大于2.0m,改建、治理交叉口应大于1.0m。(3)行人过街横道宽度与过街行人数及信号显示时刻相关,顺延干路的行人过街横道宽度不宜小于5m,顺延支路的行人过街道横道宽度不宜小于3m,以1m为单位增减。(4)行人过街横道应平行于路段人行道的延长线并适当后退(见图3.3.3.2.9-1中a=1m部分),在右转机动车容易与行人发生冲突的交叉口,该后退距离宜取3~4m(见图3.3.3.2.9-1的b=3~4m部分)。(5)人行道的转角部分(见图3.3.3.2.9-1的C部分)长度不应小于小车的车身长6.0m,并应设置护栏等隔离设施。(6)有中央分隔带的道路,行人横道应设在分隔带端部向后1~2m处(见图3.3.3.2.9-1的d部分)。(7)Y型交叉口可结合导向岛设置行人横道(见图3.3.3.2.9-2),若行人流量较少时,可不设A段行人横道。(8)T型交叉口的行人横道布置可如图3.3.3.2.9-3所示,当交通量或行人较少时,可不设A或B段行人横道。(9)高架路桥墩设在平面交叉口附近,在条件受限制时,应在桥墩所处的分隔带上如图3.3.3.2.9-4所示设置行人横道,必要时,增设行人(两次过街)专用信号。图3.3.3.2.9-1行人过街横道的设置示意图3.3.3.2.9-2Y形交叉口行人过街横道设置示意图3.3.3.2.9-3T形交叉口行人过街横道设置示意图3.3.3.2.9-4高架路下的行人横道设置示意2.行人过街横道及与之衔接的人行道或交通岛交接处应做成坡道,且不得有任何阻碍行人行走的障碍物。3.行人过街横道进出口两侧沿路缘石30~120m的距离内,宜设行人护栏,或采纳具有分隔作用的灌木带等设施,将行人与车辆在空间上分离;干路取上限,支路取下限,次干路取中间值。4.行人穿越主次干路的流量较大而又不宜设置行人过街天桥或地道的交叉口,可设行人过街专用相位,相位时长应依照过街行人所需过街时刻而定。5.符合下列条件时,应布设人行天桥或人行地道:(1)横过交叉口的一个路口的步行人流量大于5000人次/h,且同时进入该路口的当量小汽车交通量大于1200辆/h时;(2)通过环形交叉口的步行人流总量达18000人次/h,且同时进入环形交叉的当量小汽车交通量达到2000辆/h时;(3)行人横过都市快速路时;(4)铁路与都市道路相交道口,因列车通过一次堵塞步行人流超过1000人次或道口关闭的时刻超过15分钟时。(5)人行天桥或地道设计应符合都市景观的要求,并与附近地上或者下建筑物紧密结合;人行天桥或地道的出入口处应规划人流集散用地,其面积不宜小于50m2。3.3.3.2.10交叉口非机动车交通处理1.交叉口左转非机动车的流量较大且用地条件许可时,宜采纳非机动车两次过街的方式处理;左转非机动车待行区的设计,应在面积上满足非机动车停车的需要,位置上应保证非机动车的安全并符合其行驶轨迹的要求,且不应阻碍其它各类交通流的通行。2.左转非机动车的流量较小时,可利用行人过街横道两次过街;行人过街横道须相应增加必要的宽度。3.在右转非机动车流量较大,且交叉口用地条件许可时,应给右转非机动车交通流划出专用通行区或通行车道,以绿化岛、交通岛或隔离墩等与其它非机动车的行驶空间加以区分;非机动车右转专用道入口离交叉口停车线的距离,视红灯期间直行及左转非机动车排队等候长度而定。图3.2.3.2.10非机动车右转专用道示意3.3.3.2.11对干路平面交叉口有阻碍的高架道路、地道或互通立交匝道的处理1.规划、设计高架道路、地道或互通立交时,其匝道出入口宜远离附近干路的平面交叉口。2.高架道路、地道或互通立交的出口匝道,对附近的干路平面交叉口交通运行有阻碍者,宜按以下要求布设:(1)出口匝道的位置宜按出匝道车辆左、右转交通量的大小布置:左转交通量大时,宜布置在靠近平面交叉口进口道左转车道与直行车道之间的位置上;反之,则宜布置在靠近右转车道与直行车道之间的位置上;(2)出口匝道近地面段宜分成两条车道以上,按车辆出匝道后左、右转及直行交通量的大小划分出口段的车道功能;(3)出口匝道的出口段离下游平面交叉口进口道展宽渐变段起点宜大于80m;此段距离不足80m且使匝道车流与干路车流换车道交错有困难时,可在交叉口进口道部分分不设置地面进口道展宽与匝道延伸部分的左转车道、直行车道和右转车道,但对此类进口道的信号相位必须采纳双向左转专用相位;(4)出口匝道左转交通量较大,对下游交叉口通车阻碍较大且干路中央分隔带(包括高架道路墩位中央带)较宽时,可对匝道或交叉口进口道采取全然上左转、在交叉口下游做远引左转的布设(图3.3.3.2.11):在中央分隔带侧必须有一条左转车道,左转车转弯的入口应在对侧进口道展宽段和展宽渐变段的范围以外,同时在交叉口进口道上游及出口匝道上须设有下游交叉口禁止左转标志及分车道悬挂的指路标志。图3.3.3.2.11利用中央分隔带做远引左转的布设3.高架道路、地道或互通立交的入口匝道靠近干路的平面交叉口时,匝道的且符合以下要求:(1)入口匝道的位置宜按进入匝道车辆来自上游交叉口左、右转交通量的大小布置:来自左转的交通量大时,宜布置在靠近左转车来向与直行车来向之间的位置上;反之,则宜布置在右转车来向与直行车来向之间的位置上;(2)入口匝道的入口段宜布置在交叉口出口道展宽渐变段的下游,且最小距离不宜小于80m。3.3.3.2.12环形交叉口设计1.环形交叉口适用于多条道路交汇或转弯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相邻道路中心线间夹角宜大致相等。快速路或交通量大的主干路上均不应采纳环形平面交叉。坡向交叉口的道路纵坡度大于或等于3%时,不宜采纳环形平面交叉。规划需修建立体交叉时,环形平面交叉可作为过渡形式,预留改建为环形立体交叉的可能性。2.规划交通量超过2700pcu/h的交叉口不宜采纳环形交叉口;环形交叉口中任一交错段上规划的交通量1500pcu/h时,应改建交叉口。3.环形交叉口进出口道路中间应设置交通导向岛,并延伸到道路中央分隔带。4.环形平面交叉差不多要素与要求中心岛的形状和尺寸中心岛形状应依照交通流特性采纳圆形、椭圆形或卵形等,其尺寸应满足最小交错长度和环道计算行车速度的要求。最小半径应符合表3.3.3.2.12的规定。最小交错长度lw不应小于计算行车速度4s的运行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