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教学课件_第1页
有机化学教学课件_第2页
有机化学教学课件_第3页
有机化学教学课件_第4页
有机化学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特点第四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共价键第一节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特点第四第一节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有机化合物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关系,人类对有机化合物的认识过程:

1828年,德国化学家伍勒在研究氰酸盐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有机物尿素的生成,打破了唯生命力论学说。第一节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与人类1.有机化合物的涵义

在有机化合物中,绝大多数都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有些还含有氧、硫、氮、磷、卤素等其他元素。所以,现在人们认为,有机化合物就是碳氢化合物(烃)及其衍生物。

2.有机化学的涵义

有机化学就是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在化学上,通常把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称为烃。因此,有机化学也就是研究烃及其衍生物的化学。

1.有机化合物的涵义

在有机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碳原子是以激发态共用电子对的形式与其他原子形成分子的,即以共价键形成分子的。所以有机物的主要键型是共价键。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特点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碳原子可以与其他原子相结合,也可以自身相结合。碳原子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链状,也可以是环状。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时,可以以单键、双键或三键结合。例如碳原子可以与其他原子相结合,也可以自身相结合。同分异构现象

在有机化合物中,同一分子式可以代表原子间几种不同的排列次序和连接方式的几个不同物质。如分子式C2H6O可以代表以下两种化合物:

乙醇二甲醚

这种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称为同分异构体,这种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现象这种分子式二、性质上的特点

1.易燃烧

除少数例外,一般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因此容易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大多数无机化合物,如酸、碱、盐、氧化物等都不能燃烧。因而有时采用灼烧试验可以区别有机物和无机物。

二、性质上的特点1.易燃烧

2.熔点、沸点低

无机化合物─静电力

有机化合物─范德华力NaClCH3COCH3相对分子质量58.558.08熔点/°C801-95.35

沸点/°C146556.22.熔点、沸点低

3.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水是强极性化合物。大部分无机化合物是离子键型化合物,易溶于水,不易溶于有机溶剂;有机化合物是共价键型化合物,极性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相似相溶”原理。

3.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4.反应速率慢

无机反应是离子型反应,一般反应速率都很快。有机反应大部分是分子间的反应,反应过程中包括共价键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所以反应速率比较慢。4.反应速率慢

5.副反应多,产物复杂

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大多是含多个原子结合而成的复杂分子,所以在有机反应中,反应中心可以在不同部位同时发生反应,得到多种产物。反应生成的初级产物还可继续发生反应,得到进一步的产物。因此在有机反应中,除了生成主要产物以外,还常常有副产物生成。

5.副反应多,产物复杂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共价键一、共价键的属性

(一)键长

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核之间的平均距离称为键长。一般说来,共价键越短,表示键越强,越牢固。

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共价键一、共价键的属性(一)键长(二)键角

两价以上的原子与其他原子成键时,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称为键角。

(三)键能

键能表示共价键的牢固程度。键能越大,说明两个原子结合得越牢固。(二)键角(三)键能(四)键的极性

键的极性。

键的极性是由于成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电负性差异而引起的。

CH3δ+→Clδ-

(四)键的极性键的极性。键的极性是由于二、共价键的断裂和有机反应类型

1.均裂

共价键断裂时,共用电子对平均分配给两个成键原子,生成自由基:A:B→

A·+B·通过自由基进行的反应叫自由基反应。自由基反应一般要在光照条件或高温加热下进行。

二、共价键的断裂和有机反应类型1.均裂共价键异裂生成离子而引发的反应称离子型反应。2.异裂

共价键异裂时,成键的一对电子保留在一个成键原子上。异裂有两种情况:共价键异裂生成离子而引发的反应称离子型反应。2.异裂第四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一、按碳骨架分类

1、开链化合物乙烷乙烯乙炔第四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一、按碳骨架分类

1、开链化合物

碳原子间连接成环,环内也可有双键、三键。这类化合物与开链化合物的性质相似,故统称为脂肪族化合物。2、脂环族化合物碳原子间连接成环,环内也可有双键、三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化合物。

3、芳香族化合物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化合物。3、芳香族化合物

4、杂环化合物

碳原子与氧、硫、氮等其他原子组成的环状并具有与苯类似结构特点的化合物。

噻吩嘌呤嘧啶呋喃4、杂环化合物噻吩二、按官能团分类官能团名称分类名>C=C<双键烯烃—C≡C—三键炔烃-X(F,Cl,Br,I)卤素卤代物—OH羟基醇(脂肪族)或酚(芳香族)—O—醚键醚—CHO醛基醛>C=O酮基酮—COOH羧基羧酸—SO3H磺基磺酸—NO2硝基硝基化合物—NH2氨基胺—CN氰基腈二、按官能团分类官能团名称分类名>C=C<双键烯烃—C≡C—例如例如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一、教学目标的设定课标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成因联系城市地域结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材内容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第三节城市和城市化(一)依据大纲,比照教材一、教学目标的设定课标要求教材内容(一)依据大纲,比照教材(二)新旧教学背景对比新(增)点集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不是从聚落角度切入的)(二)新旧教学背景对比新(增)点集中:(不是从聚落角度切入的(三)教材结构关系分析城市与城市化城市城市化单个群体功能分区地域结构规模大小等级体系城市化概念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教材结构关系分析城市与城市化城市单个功能分区规模大小城(四)课时安排:共6课时第一节2课时第二节1课时第三节2课时问题研究1课时(四)课时安排:共6课时第一节2课时参考书目:《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生活•社会•地理》参考书目: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城市的外部轮廓在形成过程中与地理环境中的地形、河流等条件的关系。(以成都、兰州、重庆为案例)2.

在图上结合北京的实例了解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3.在图上结合香港、纽约曼哈顿、常州市等实例掌握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的形成过程及其在城市中的分布特点。

4.学会合作学习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本节认知线索:城市形态城市土地利用(由外向内)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本节认知线索:城市形态城市土地利用(由外向内)城市功能分区城[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简要教程]导入:教师自己或请学生描绘第一次从飞机上鸟瞰所在城市的形状。(最好有教师自己拍摄的照片。注意着重引导或抓住学生对城市轮廓的描绘)[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简要教程]导入:教师自己或请有机化学教学课件有机化学教学课件有机化学教学课件一、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1、城市形态是指占据一定空间的城市所具有的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

据3图讨论1:城市外部轮廓形状的形成因素?(地形、水系、交通线等)平原山区或丘陵谷地团状分散型条带状2.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一、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1、城市形态是指占据一定空间的城市所具城市形态除了包括其外部形态外,还有哪些?城市形态除了包括其外部形态外,还有哪些?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合作探究:在北京市图上找出人们有哪些利用土地的方式?1、城市土地利用的分类:(1)商业用地(2)工业用地(3)政府机关用地(4)住宅用地(5)休憩及绿化用地(6)交通用地(7)农业用地[归纳乘转]: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合作探究:在北京市图上找出人们1有机化学教学课件有机化学教学课件

2、城市功能分区:(1)住宅区(2)商业区(3)工业区(4)行政区(5)文化区

周末实践作业:从自己家出发向经过市中心的另一个方向步行判断并记画所经过的城市功能区

2、城市功能分区:周末实践作业:从自己家出发[第2课时教学目标]

1.明确城市地域结构的含义是不同功能区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2.结合实例并参照城市地域结构的三种模式解释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3.结合实例掌握引起城市地域结构变化的因素[第2课时教学目标]

[第2课时]承转:“不同功能区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总结并拼装、呈现同学们作业图[第2课时]承转:“不同功能区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1、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像什么?为什么?1、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像什么?像什么?为什么?像什么?像什么?为什么?像什么?2、形成因素经济因素地租交通便捷程度距市中心远近2、形成因素经济因素地租交通便捷程度距市中心远近还有哪些因素呢?历史与文化民族与宗教工资水平还有哪些因素呢?历史与文化民族与宗教工资水平3、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3、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课时[教学目标]

1、明确城市人口规模通常是划分城市等级的主要依据。2.掌握城市的等级从小到大一般可以划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3明确到城市购物、就医或寻求其他服务的顾客的来源范围即城市的服务范围,也包括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4、能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并结合枣强镇、上海市的实例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课时[教学目标]

1、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课时[教学目标]13.了解一个地区不同级别的等级城市在空间的组合构成了该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4.明确一定区域内,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以及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较近。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课时[教学目标]13.本节认知线索:城市的不同人口规模城市的不同等级不同等级的服务功能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及其应用本节认知线索:城市的不同人口规模城市的不同等级不同等级的服务[教学方法]案例法导入:“上海货”的故事讨论:假如你是一个小镇比如枣强镇的居民,选择下列日常生活行为[教学方法]案例法导入:“上海货”的故事讨论:假如你是一个小有机化学教学课件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1、城市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

(人口规模)2、主要的城市等级

3、城市服务范围的概念

4、不同等级的城市具有的不同的服务范围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1、城市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人口规模)讨论:比较上海和德国慕尼黑(据图)讨论:比较上海和德国慕尼黑(据图)有机化学教学课件1、城市等级体系的含义?2、城市的空间分布对其服务范围的空间分布的影响?3、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的特征?4、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关系?

1(一个地区不同级别的等级城市在空间的组合构成了该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一定区域内,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以及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较近。)

1、城市等级体系的含义?1(一个地区不同级别的等级城市在空间探究作业:用六边形嵌套理论解释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延伸:用学会的方法为所在城市的升级提供相应的规划探究作业:用六边形嵌套理论延伸:用学会的方法为所在城市的升级本节认知线索:城市化的现象和过程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的特点和标志城市化的阶段特征城市化的地域特征城市化与环境本节认知线索:城市化的现象和过程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的特点和标第三节城市化(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会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过程的实例,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2。理解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和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3.明确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城市化水平的标志。4.掌握以伦敦市为实例的城市化特征主要有: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增加。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教学方法]案例法第三节城市化(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导入案例:“Manchester”和“ManchesterCity”(城区变化大小和结果的描绘)[在案例中解决以下问题:]导入案例:“Manchester”和(城区变化大小和结果的描有机化学教学课件一、城市化的现象(过程)共同概括为: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用学过的人口迁移的因素知识讨论人们离开乡村的因素和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二、推动城市化的动力

三、城市化水平的标志一、城市化的现象(过程)共同概括为: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四、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四、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四、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四、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四、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四、世界城市化的进程-ing/-ed-ing/ed-ing/-ed-ing/-ed[第2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所处的阶段及其特点。2、明确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土地质量、水质水量和地下水、城市气温等的不良影响。3、了解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以及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等方面的有利影响。4、明确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目标。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活动法[第2课时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活动法[教学过程]导入:依据所学讨论、推测本市城市化所经历的过程出具本地城市化的历史照片,共同描绘变化景象阅读p3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概括中国城市化进程。[教学过程]导入:依据所学讨论、推测本市出具本地城市化的历史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起步晚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讨论1:假设你是在一个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如果人口增加1%,推测将会带来哪些问题?讨论2:假如你所在的城市占用了周边10%的乡村,又将带来哪些影响?[总结讨论,得出结论(略)]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讨论1:假设你是在一个百万人口的特1、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2、建设生态城市(方案规划)1、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2、建设生态城市(方案规划)第7课时问题研究----我的购房提案购房:第一,是地点;第二,是地点第三,还是地点。(梁凤仪)例举地点恰当的种种益处;不恰当的种种不便及后果。第7课时问题研究----我的购房提案购房:第一,是地点;活动一:楼盘调查楼盘推荐方案活动二:顾客调查住房选择因素活动一:楼盘调查楼盘推荐方案活动二:顾客调查住房选择因素谢谢!谢谢!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特点第四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共价键第一节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特点第四第一节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有机化合物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关系,人类对有机化合物的认识过程:

1828年,德国化学家伍勒在研究氰酸盐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有机物尿素的生成,打破了唯生命力论学说。第一节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与人类1.有机化合物的涵义

在有机化合物中,绝大多数都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有些还含有氧、硫、氮、磷、卤素等其他元素。所以,现在人们认为,有机化合物就是碳氢化合物(烃)及其衍生物。

2.有机化学的涵义

有机化学就是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在化学上,通常把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称为烃。因此,有机化学也就是研究烃及其衍生物的化学。

1.有机化合物的涵义

在有机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碳原子是以激发态共用电子对的形式与其他原子形成分子的,即以共价键形成分子的。所以有机物的主要键型是共价键。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特点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碳原子可以与其他原子相结合,也可以自身相结合。碳原子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链状,也可以是环状。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时,可以以单键、双键或三键结合。例如碳原子可以与其他原子相结合,也可以自身相结合。同分异构现象

在有机化合物中,同一分子式可以代表原子间几种不同的排列次序和连接方式的几个不同物质。如分子式C2H6O可以代表以下两种化合物:

乙醇二甲醚

这种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称为同分异构体,这种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现象这种分子式二、性质上的特点

1.易燃烧

除少数例外,一般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因此容易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大多数无机化合物,如酸、碱、盐、氧化物等都不能燃烧。因而有时采用灼烧试验可以区别有机物和无机物。

二、性质上的特点1.易燃烧

2.熔点、沸点低

无机化合物─静电力

有机化合物─范德华力NaClCH3COCH3相对分子质量58.558.08熔点/°C801-95.35

沸点/°C146556.22.熔点、沸点低

3.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水是强极性化合物。大部分无机化合物是离子键型化合物,易溶于水,不易溶于有机溶剂;有机化合物是共价键型化合物,极性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相似相溶”原理。

3.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4.反应速率慢

无机反应是离子型反应,一般反应速率都很快。有机反应大部分是分子间的反应,反应过程中包括共价键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所以反应速率比较慢。4.反应速率慢

5.副反应多,产物复杂

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大多是含多个原子结合而成的复杂分子,所以在有机反应中,反应中心可以在不同部位同时发生反应,得到多种产物。反应生成的初级产物还可继续发生反应,得到进一步的产物。因此在有机反应中,除了生成主要产物以外,还常常有副产物生成。

5.副反应多,产物复杂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共价键一、共价键的属性

(一)键长

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核之间的平均距离称为键长。一般说来,共价键越短,表示键越强,越牢固。

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共价键一、共价键的属性(一)键长(二)键角

两价以上的原子与其他原子成键时,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称为键角。

(三)键能

键能表示共价键的牢固程度。键能越大,说明两个原子结合得越牢固。(二)键角(三)键能(四)键的极性

键的极性。

键的极性是由于成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电负性差异而引起的。

CH3δ+→Clδ-

(四)键的极性键的极性。键的极性是由于二、共价键的断裂和有机反应类型

1.均裂

共价键断裂时,共用电子对平均分配给两个成键原子,生成自由基:A:B→

A·+B·通过自由基进行的反应叫自由基反应。自由基反应一般要在光照条件或高温加热下进行。

二、共价键的断裂和有机反应类型1.均裂共价键异裂生成离子而引发的反应称离子型反应。2.异裂

共价键异裂时,成键的一对电子保留在一个成键原子上。异裂有两种情况:共价键异裂生成离子而引发的反应称离子型反应。2.异裂第四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一、按碳骨架分类

1、开链化合物乙烷乙烯乙炔第四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一、按碳骨架分类

1、开链化合物

碳原子间连接成环,环内也可有双键、三键。这类化合物与开链化合物的性质相似,故统称为脂肪族化合物。2、脂环族化合物碳原子间连接成环,环内也可有双键、三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化合物。

3、芳香族化合物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化合物。3、芳香族化合物

4、杂环化合物

碳原子与氧、硫、氮等其他原子组成的环状并具有与苯类似结构特点的化合物。

噻吩嘌呤嘧啶呋喃4、杂环化合物噻吩二、按官能团分类官能团名称分类名>C=C<双键烯烃—C≡C—三键炔烃-X(F,Cl,Br,I)卤素卤代物—OH羟基醇(脂肪族)或酚(芳香族)—O—醚键醚—CHO醛基醛>C=O酮基酮—COOH羧基羧酸—SO3H磺基磺酸—NO2硝基硝基化合物—NH2氨基胺—CN氰基腈二、按官能团分类官能团名称分类名>C=C<双键烯烃—C≡C—例如例如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一、教学目标的设定课标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成因联系城市地域结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材内容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第三节城市和城市化(一)依据大纲,比照教材一、教学目标的设定课标要求教材内容(一)依据大纲,比照教材(二)新旧教学背景对比新(增)点集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不是从聚落角度切入的)(二)新旧教学背景对比新(增)点集中:(不是从聚落角度切入的(三)教材结构关系分析城市与城市化城市城市化单个群体功能分区地域结构规模大小等级体系城市化概念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教材结构关系分析城市与城市化城市单个功能分区规模大小城(四)课时安排:共6课时第一节2课时第二节1课时第三节2课时问题研究1课时(四)课时安排:共6课时第一节2课时参考书目:《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生活•社会•地理》参考书目: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城市的外部轮廓在形成过程中与地理环境中的地形、河流等条件的关系。(以成都、兰州、重庆为案例)2.

在图上结合北京的实例了解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3.在图上结合香港、纽约曼哈顿、常州市等实例掌握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的形成过程及其在城市中的分布特点。

4.学会合作学习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本节认知线索:城市形态城市土地利用(由外向内)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本节认知线索:城市形态城市土地利用(由外向内)城市功能分区城[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简要教程]导入:教师自己或请学生描绘第一次从飞机上鸟瞰所在城市的形状。(最好有教师自己拍摄的照片。注意着重引导或抓住学生对城市轮廓的描绘)[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简要教程]导入:教师自己或请有机化学教学课件有机化学教学课件有机化学教学课件一、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1、城市形态是指占据一定空间的城市所具有的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

据3图讨论1:城市外部轮廓形状的形成因素?(地形、水系、交通线等)平原山区或丘陵谷地团状分散型条带状2.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一、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1、城市形态是指占据一定空间的城市所具城市形态除了包括其外部形态外,还有哪些?城市形态除了包括其外部形态外,还有哪些?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合作探究:在北京市图上找出人们有哪些利用土地的方式?1、城市土地利用的分类:(1)商业用地(2)工业用地(3)政府机关用地(4)住宅用地(5)休憩及绿化用地(6)交通用地(7)农业用地[归纳乘转]: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合作探究:在北京市图上找出人们1有机化学教学课件有机化学教学课件

2、城市功能分区:(1)住宅区(2)商业区(3)工业区(4)行政区(5)文化区

周末实践作业:从自己家出发向经过市中心的另一个方向步行判断并记画所经过的城市功能区

2、城市功能分区:周末实践作业:从自己家出发[第2课时教学目标]

1.明确城市地域结构的含义是不同功能区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2.结合实例并参照城市地域结构的三种模式解释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3.结合实例掌握引起城市地域结构变化的因素[第2课时教学目标]

[第2课时]承转:“不同功能区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总结并拼装、呈现同学们作业图[第2课时]承转:“不同功能区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1、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像什么?为什么?1、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像什么?像什么?为什么?像什么?像什么?为什么?像什么?2、形成因素经济因素地租交通便捷程度距市中心远近2、形成因素经济因素地租交通便捷程度距市中心远近还有哪些因素呢?历史与文化民族与宗教工资水平还有哪些因素呢?历史与文化民族与宗教工资水平3、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3、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课时[教学目标]

1、明确城市人口规模通常是划分城市等级的主要依据。2.掌握城市的等级从小到大一般可以划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3明确到城市购物、就医或寻求其他服务的顾客的来源范围即城市的服务范围,也包括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4、能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并结合枣强镇、上海市的实例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课时[教学目标]

1、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课时[教学目标]13.了解一个地区不同级别的等级城市在空间的组合构成了该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4.明确一定区域内,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以及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较近。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课时[教学目标]13.本节认知线索:城市的不同人口规模城市的不同等级不同等级的服务功能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及其应用本节认知线索:城市的不同人口规模城市的不同等级不同等级的服务[教学方法]案例法导入:“上海货”的故事讨论:假如你是一个小镇比如枣强镇的居民,选择下列日常生活行为[教学方法]案例法导入:“上海货”的故事讨论:假如你是一个小有机化学教学课件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1、城市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

(人口规模)2、主要的城市等级

3、城市服务范围的概念

4、不同等级的城市具有的不同的服务范围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1、城市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人口规模)讨论:比较上海和德国慕尼黑(据图)讨论:比较上海和德国慕尼黑(据图)有机化学教学课件1、城市等级体系的含义?2、城市的空间分布对其服务范围的空间分布的影响?3、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的特征?4、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关系?

1(一个地区不同级别的等级城市在空间的组合构成了该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一定区域内,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以及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较近。)

1、城市等级体系的含义?1(一个地区不同级别的等级城市在空间探究作业:用六边形嵌套理论解释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延伸:用学会的方法为所在城市的升级提供相应的规划探究作业:用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