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三国志-和洽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1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三国志-和洽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2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三国志-和洽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3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三国志-和洽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三国志•和洽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和洽字阳士,汝南西平人也。举孝廉,大将军辟,皆不就。与亲旧俱南从表。太祖定荆州,辟为丞相掾属。时毛玲、崔琰并以忠清干事,其选用先尚俭节。洽言日:“天下大器,在位与人,不可以一节俭也。俭素过中,自以处身则可,以此节格物,所失或多。夫立教观俗,贵处中庸,为可继也。今崇一概难堪之行以检殊涂,勉而为之,必有疲瘁。古之大教,务在通人情而已。凡激诡之行,则容隐伪矣J魏国既建,为侍中。后有白毛玲谤毁太祖,太祖见近臣,怒甚。洽陈玲素行有本,求案实其事。罢朝,太祖令日:”和侍中比求实之,所以不听,欲重参之耳。”洽对日:“如言事者言,玲罪过深重,非天地所覆载。臣非敢曲理玲以枉大伦也,以玲出群吏之中,特见拔擢,显在首职,历年荷宠,刚直忠公,为众所惮,不宜有此。然人情难保,要宜考核,两验其实。今圣恩垂含垢之仁,不忍致之于理,更使曲直之分不明,疑自近始。”太祖日:“所以不考,欲两全玲及言事者耳J♦♦洽对日:“玲信有谤上之言当肆之市朝若玲无此言事者加诬大臣以误主听二者不力口检核更笏不安"太祖不听。明啬茄莅「进封西陵乡侯,邑二百户。太和中,散骑常侍高堂隆奏:“时风不至,而有休废之气,必有司不勤职事以失天常也。”诏书谦虚引咎,博咨异同。洽以为“民稀耕少,浮食者多。自春夏以来,民穷于役,农业有废,百姓嚣然,时风不至,未必不由此也。消复之术,莫大于节俭。方今之要,固在息省劳烦之■役,损除他余之务,以为军戎之储。三边守御,宜在备豫。料贼虚实,蓄土养众,算庙胜之策,明攻取之谋,详询众庶以求厥中。若谋不素定,轻弱小敌,军人数举,举而无庸,古人之诫也。”后转为太常,清贫守约,至卖田宅以自给。明帝闻之,加赐谷帛。薨,谥日简侯。(选自《三国志》卷二十三,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玲信有谤上之/言当肆之市朝/若玲无此/言事者加诬大臣以误主听/二者不加检核/臣窃不安/B.雄信有谤上之言/当肆之市朝/若玲无此/言事者加诬大臣以误主听/二者不加检核/臣窃不安/C.雄信有谤上之/言当肆之市朝/若圻无此/言事者加诬大臣以误主/听二者不加检核/臣窃不安/D.玲信有谤上之言/当肆之市朝/若玲无此/言事者加诬大臣以误主/听二者不加检核/臣窃不安/.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大将军辟,皆不就”与“金就砺则利”(《劝学》)两句中的“就”字含义不同。“魏国既建”与“肴核既尽”(《赤壁赋》)两句中的“既”字含义相同。“所以不听”与“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两句中的“所以”含义相同。“方今之要”与“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两句中的“之”字用法不同。.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毛玲和崔琰都忠正清廉受到曹操重用,他们选拔官吏以节俭为首要条件,和洽不同意这种做法。B.对于毛玲诽谤曹操的事件,和洽认为要分辨是非曲直,对事件要调查确实,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C.和洽认为消除天气反常的办法在于节俭,关键是减省劳务繁杂的徭役,减免其他的多余事务。D.和洽信守节操,为官清廉,家里贫穷以至于靠出卖田宅生活。魏明帝知道后,加赐给他粮谷绢帛。.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俭素过中,自以处身则可,以此节格物,所失或多。译文:(2)若谋不素定,轻弱小敌,军人数举,举而无庸,古人之诫也。译文:.和洽推测毛玲可能没有诽谤曹操,而是被人诬陷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答案】BCB(1)过于注重俭约朴素,作为自己的处世原则是可以的,但若只以这个方面作为衡量人和物的标准,失掉的人才或许会很多。(2)如果计划不能预先明确,轻视小看敌方的实力,军队多次行动,出动后毫无成效,这正是古人所警戒的。14.①因为毛玲素来信守节操、刚直忠诚公正,为很多官员所忌惮。②因为毛玲出身于一般官员,受到特别的提拔,多年来一直受到宠信,应该不会诽谤曹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毛玲如果确实有诽谤您的话,就应当处死暴尸街头;如果毛玲没有这样的事,禀告事情的人就要加上诬陷大臣而迷惑主上视听的罪名;两方面都不加以考查,我私下里感到不安。“有”作谓语,“谤上之言”作宾语,构成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误”作谓语,“主听”作宾语,构成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故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就”,就任,就职。/接近,靠近。句意:大将军幕府征其为官,皆不就任。/金属在磨石上磨砺就会锋利。含义不同。B.“既”在两句中的含义均为“……之后,已经“。句意:魏国建立后。/下酒的饭菜已经吃完了。含义相同。C.“所以”,表原因,……的原因。/表凭借,用来。句意:我没有同意的原因。/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含义不同。D.“之”,助词,的。/动词,至h句意:如今的关键。/项伯就在夜里骑马飞奔到沛公的军营。含义不同。故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错误,曲解文意。根据“洽对日:‘玲信有谤上之言,当肆之市朝,若玲无此,言事者加诬大臣以误主听,二者不加检核,臣窃不安'太祖不听”可知,太祖最终也没有听从他的建议。故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过中”,超过适当的限度;“格”,衡量;“所失”,所字结构,失掉的人才。“素”预先;“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轻视小看;“举二行动;“庸”,功勋,功劳。.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根据“洽陈玲素行有本,求案实其事”“刚直忠公,为众所惮”可知,从毛玲的人品来看,他素来信守节操、刚直忠诚公正,很可能为很多官员所忌惮,因而遭受诋毁。根据“以玲出群吏之中,特见拔擢,显在首职,历年荷宠”可知,从毛玲的仕途境遇来看,他一直受到曹操的赏识和提拔,身居要职,诽谤曹操的可能性很小。【参考译文】和洽,字阳土,汝南郡西平县人。被举为孝廉,大将军幕府征其为官,皆不就任。于是与亲戚故旧都向南投靠刘表。曹操夺取荆州,征辟和洽为丞相掾属。当时毛玲、崔琰都以忠正清廉受到重用,他们选拔官吏以节俭为主要条件。和洽进言说:“国家大政,在于权位与人才,不能只凭节俭一个方面来衡量。过于注重俭约朴素,作为自己的处世原则是可以的,但若只以这个方面作为衡量人和物的标准,失掉的人才一定会很多。设立教令,观察风俗,贵在合度适宜,这样才可以推广。如今一概推崇难以做到的作法来检核官吏,勉强能够做到,也一定会有很多弊端。古代推行大政教化,务必使其通达人情而已。凡是偏激过分的作法,都容易使人隐瞒真情J魏国建立后,和洽被任命为侍中。后来发生了毛玲诽谤曹操的事件,曹操见到近臣时,极度愤怒。和洽陈述说,毛玲素来信守节操,请求调查确实。退朝后,曹操下令说:”和侍中近来请求调查确实,我没有同意的原因是要重新考虑这件事。”和洽应对说:“如果确实如告发者所说,毛玲的确罪过深重,不是天地所能承载。臣下并不是胆敢歪曲天理、偏袒毛玲,以此来破坏天理人伦。只是认为毛玲出身于一般官员,受到特别的提拔,处于显要地位,多年来一直受到宠信,刚直忠诚公正,为很多官员所忌惮,不应该有不良行为。然而人心难保不变,应该明确妥当地考察复核,从两个方面验证属实。如今圣上恩德地、含忍污垢地施加仁义,不会忍心因为涉及到君臣伦理,而使是非曲直分辩不清,疑虑就从现在开始了J曹操说:“我之所以不加以考查,只是想使毛玲和禀告事情的人两方面都得以保全罢了。”和洽说:“毛玲如果确实有诽谤您的话,就应当处死暴尸街头;如果毛玲没有这样的事,禀告事情的人就要加上诬陷大臣而迷惑主上视听的罪名;两方面都不加以考查,我私下里感到不安。”曹操没有听从。魏明帝即位后,又进封为西陵乡侯,食邑二百户。太和年间,散骑常侍高堂隆上奏:“到了季节,还没有风,却有荒废的气象,一定是官员们不勤于自己的职责,而使天气反常J皇帝下诏谦虚地反省自己的过失,广博地咨询不同意见。和洽认为“民众不多,耕地且少,白吃饭的人很多。自春夏以来,百姓为徭役所困扰,农业被荒废,而百姓叫苦不迭,季节风不来,未必不是由于这个原因,消除天气反常的办法,莫过于节俭。如今的关键,就在于减省劳务烦杂的徭役,减免其他的多余事务,以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