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课程课件:第二讲-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_第1页
《区域经济学》课程课件:第二讲-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_第2页
《区域经济学》课程课件:第二讲-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_第3页
《区域经济学》课程课件:第二讲-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_第4页
《区域经济学》课程课件:第二讲-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第二讲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1重点问题:区域经济的均衡与非均衡增长理论区域经济开发的模式理论区域经济空间转移理论重点问题:2第一节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一、区域经济增长的概念(一)区域经济增长的定义1、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指一个区域内社会总财富的增加,它是区域经济增长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部分.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表示,指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第一节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一、区域经济增长的概念32、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1)经济总量的增加+人口规模的控制与人均产值的增加+产品需求量的增加。(2)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长的时间表序列过程。2、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1)经济总量的增加+人口规模的控制与43、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3、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5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劳动力资本生产要素生产环境资源技术硬环境软环境基础设施条件相关产业布局条件生活环境经济制度(政策)管理方式(政府服务质量与效率)生产组织形式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劳动力资本生产要素生产环境资源技术硬环6(二)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1)投入高效率产业的杠杆(2)投入高效率地区的杠杆

2、中间投入的拉动机制3、产业部门的拉动机制4、先行地区的拉动机制

(二)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7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主要包括三种理论:均衡增长、非均衡增长新增长理论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主要包括三种理论:8(一)均衡增长理论1、低水平均衡的描述(1)内尔森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从人口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人口增长会抵消经济增长的努力,因而会出现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因此必须从制度和投入上来打破这种低水平均衡.(一)均衡增长理论1、低水平均衡的描述9(2)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供给角度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需求角度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引诱低生产率低产出低资本形成(2)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供给角度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102、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均衡增长理论1(1)赖(莱)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2)纳克斯的部门平衡地投资理论(3)罗森斯坦一罗丹的大推进理论2、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均衡增长理论1(1)赖(莱)宾斯坦11(二)非均衡增长理论1、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战略2、区域产业部门的连锁效应(二)非均衡增长理论1、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战略12(三)新增长理论1、外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阿罗模型罗默的理论卢卡斯观点(三)新增长理论1、外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132、收益递增和经济增长理论克鲁格曼模型:以劳动和技术表示的总量生产函数Y=F(L,A)具有收益递增的性质。技术进步具有正的外部性。卢卡斯模型:则将技术换成人力资本。这样,经济增长的快慢,就与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本的状况有直接的关系。2、收益递增和经济增长理论克鲁格曼模型:以劳动和技术表示的总143、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后,创新就成为左右经济增长的关键性行动。人力资本的开发是通过创新表现出来的。反映在五个方面(1)使用一种新的技术,(2)开发一种新产品,(3)运用一种新的工艺,(4)开拓新的市场(5)尝试一种新的组织形式。3、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增长15三、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区域经济增长的模型,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部分:第一部分;总量增长等于各区域增长之和。第二部分:区域经济增长是由要素投入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决定的。三、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区域经济增长的模型,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部16第一部分;总量增长等于各区域增长之和如果以Q表示国民生产总值,qi表示i区域的生产总值,则有公式:如果我们用Gv代表总产值的增长率,Gvi表示i区域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ai为i区域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份额,即ai=qi/Q,则总量增长与各区域增长的关系是;第一部分;总量增长等于各区域增长之和如果以Q表示国民生产总值17公式的政策含义

要求我们的区域政策,对两类地区进行重点扶持,一是qi(生产总值)值较大的区域二是Gvi

(GNP增长率)值较大区域。公式的政策含义要求我们的区域政策,对两类地区进行重点扶持18第二部分:区域经济增长是由要素投入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决定的。美国经济学家肯德里克认为,以前只注意产量与资本与劳动投入量之比,只能叫部分生产率。这不能表示生产效率的全部变化,因为投入量结构的变化会影响效率的变化。第二部分:区域经济增长是由要素投入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决定19全要素生产率:衡量全部投入量的节约或衡量生产效率的变化,必须使用“全要素生产率”,即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使用“全要素生产率”,主要是强调人力资本与科技进步的作用全要素生产率:衡量全部投入量的节约或衡量生产效率的变化,必须20模型设计

以Gvi为i区域的产出增长率Gai为i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βki为i区域的资本弹性系数Gki为i区域的资本增长率βli为i区域的劳动弹性系数且βki+βli=1

Gli为i区域的劳动增长率模型设计以Gvi为i区域的产出增长率21式中设α表示规模收益,当α>l时,规模收益递增,当α<l时.规模收益递减,当α=l时规模收益不变。α所决定的规模收益的变化,使产业的聚集出现不同的情况,区域经济增长就表现在产业部门的发展和聚集上.式中设α表示规模收益,当α>l时,规模收益递增,当α<l时22第二节区域经济开发模式

一、区域经济开发概论(一)区域开发的含义(二)区域开发的特征1、开发对象的位置、范围的明确性。

2、开发的时效性。

3、开发行动的综合性。

4、开发目标要达到区域的普遍增长第二节区域经济开发模式一、区域经济开发概论23(三)区域开发的内容——开发模式构建——产业部门更替——产业部门间转移。

(三)区域开发的内容24二、区域经济开发模式(一)区域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区域总产值性=经济乘数×主导部门产值以Y为区域总产值,X为主导部门产值,K为经济乘数则有模型Y=KX其中经济乘数=1/(1—消耗系数)以C为消耗系数,即可表示为K=1/(1—C)。二、区域经济开发模式(一)区域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25《区域经济学》课程课件:第二讲-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26(二)增长极模式

增长极——主导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命名。增长极的特点:极化效应——增长极形成后,吸纳周围的生产要素,使本身日益壮大,使周围的区域成为极化区域。(回波效应)扩散效应——增长极扩张到足够强大时,会产生向周围地区的扩散作用,将生产要素扩散到周围的区域从而带动周围区域的增长。(二)增长极模式

增长极——主导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27这种扩散强度有一个公式可以计算。式中:Sγ为离增长极γ远的扩散强度,So为增长极的扩散强度,α为距离衰减系数.γ为距离。这种扩散强度有一个公式可以计算。式中:Sγ为离增长极γ远的扩28增长极模式——通过培育增长极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这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最有效手段,是把区域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到主导部门的发展上来,通过对主导部门的投入激活产业链条,扩大区域市场需求,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增长极模式——通过培育增长极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29(三)发展轴模式

发展轴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扩展。发展轴——(或称为“点轴),由于增长极数量的增多,增长极之间也出现了相互联结的交通线,这样两个增长极及其中间的交通线就具有了高于增长极的功能,理论上称为发展轴。——发展轴同样存在着聚集和扩散效应,而且效应的强度更强,对周边的影响更大。——发展轴在不断地丰富之后,力量更强大最后将成为一条发展地带。发展带是发展轴的成长结果及其演化的最后形式。(三)发展轴模式发展轴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扩展。30(四)网络型模式由若干紧密联接交叉的发展轴集合而成的网络状的区域发展模式。是一种由其规模经济所产生的更具辐射效应的高级区域发展模式。(四)网络型模式由若干紧密联接交叉的发展轴集合而成的网络状的31三、区域开发中产业部门的更替模式(一)区域产业部门更替的基本原理区域经济增长依靠要素的投入,但要素投入必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才能够获得产值的增长。如果主导部门和与之相关的其他部门在区域内已经形成经济的继续增长,就必须要靠将投入从生产率低的部门转移到生产率高的部门。三、区域开发中产业部门的更替模式(一)区域产业部门更替的基本32产业部门的生命过程创新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发展部门成长部门成熟部门衰退部门兴旺部门衰退部门产业部门的生命过程创新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发展部门成33(二)判定产业部门的兴旺或衰落的方法1、第一种方法:按照产业部门的增长率进行判定。但缺乏区域比较。A发展部门B发展部门C成熟部门D衰退部门

前一时期产业部门年产值增长率后一时期产业部门年产值增长率前一时期各部平均平均增长率后一时期各部门平均平均增长率(二)判定产业部门的兴旺或衰落的方法1、第一种方法:按照产342、第二种判定方法:评分法英国经济地理学家埃斯塔尔根据美国1947—1967年的资料,综合各产业部门职工人数的增长率、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工业部门在国家工业结构中的比重等三个因素,来对各工业部门进行评分。兴旺部门——10分-7分之间。停滞部门——6.9-3.5分之间,衰退部门——3.4分以下者结构如表3-2所示。

2、第二种判定方法:评分法英国经济地理学家埃斯塔尔根据美国135《区域经济学》课程课件:第二讲-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36四、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模式

(一)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的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取决于区域资本和劳动的投入。但这种投入,会有流动性,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有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本能。而一个区域资本投入与一个国家的资本投入最大的区别,是区域资本的流动性强,区域之间如同不存在贸易壁垒的阻隔,资本与劳动等要素会向收益率高的区域流动。

四、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模式(一)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37流动性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分析流动性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分析38区域发展的目标预期与环境的影响除了产业部门的转移受到资本收益率和工资率的影响外,区域之间产业部门的转移还要受区域发展的目标预期和软硬环境的影响,如基础设施、政府的发展战略、政策措施和管理制度等等。产业部门的转移实际上要受收益预期的影响。因为资本收益率和工资率现期收益率可能不会高,但会由于产业的转移和要素的集聚而提高,这里很可能是发展环境开始转变而产生了目标收益的预期。

因此发展环境有时起非常重要的前导作用。区域发展的目标预期与环境的影响除了产业部门的转移受到资本收益39(二)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的规律高梯度地区——经济发达——以人工成本为主的生产成本增高——出现向低梯度地区转移的趋势

低梯度地区的两种情况:

一是经济落后——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有接受资金技术转移的需求和主动性。二是低梯度的资源型地区,随着资源耗竭,需要发达地区转移新的产业来重新开发。(二)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的规律高梯度地区——经济发达——以40结论通过梯度转移来调整地区经济结构,对落后地区来说.其目的是接收先进产业,提高经济结构的水平;对先进地区来说,其目的是淘汰衰退产业,改变要素投入方向。如果先进与落后地区的技术水平相差并没有那么大,这种转变就没有多大意义。由于比较利益原则的作用,对于落后地区来说,相对适用且投资回报率高的产业,将从先进地区转移到落后地区,成为提升落后地区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结论通过梯度转移来调整地区经济结构,对落后地区来说.其目的是41第三节区域经济发展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区域经济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第二,以技术水平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

第三,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增长注重量的增加,发展的核心是质的提高。第三节区域经济发展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42二、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性首先表现在其发展进程所呈现出的阶段性二、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43钱纳里对34个准工业国的经济发展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会规律性地经过6个阶段.1传统社会2工业化初期3

工业化中期6现代化社会4工业化后期5后工业化社会2、3、4合称工业化阶段,是一个地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渡的阶段。钱纳里对34个准工业国的经济发展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任何国家和44案例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轨迹

案例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一、改革开放以来中45中国东中西代表性区域不同时期增长指数位次变化图(倒序)中国东中西代表性区域不同时期增长指数位次变化图(倒序)461980-2000年三大区域GDP份额变化1980-2000年三大区域GDP份额变化47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二)资源配置趋向合理,地区优势得以发挥(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四)对外开放深入发展,西部和东北成为新的热点,中部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区域经济发展将获得新的活力(五)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区域贸易将会更快发展,区域关系更趋紧密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发48第二讲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第二讲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49重点问题:区域经济的均衡与非均衡增长理论区域经济开发的模式理论区域经济空间转移理论重点问题:50第一节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一、区域经济增长的概念(一)区域经济增长的定义1、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指一个区域内社会总财富的增加,它是区域经济增长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部分.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表示,指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第一节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一、区域经济增长的概念512、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1)经济总量的增加+人口规模的控制与人均产值的增加+产品需求量的增加。(2)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长的时间表序列过程。2、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1)经济总量的增加+人口规模的控制与523、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3、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53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劳动力资本生产要素生产环境资源技术硬环境软环境基础设施条件相关产业布局条件生活环境经济制度(政策)管理方式(政府服务质量与效率)生产组织形式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劳动力资本生产要素生产环境资源技术硬环54(二)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1)投入高效率产业的杠杆(2)投入高效率地区的杠杆

2、中间投入的拉动机制3、产业部门的拉动机制4、先行地区的拉动机制

(二)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55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主要包括三种理论:均衡增长、非均衡增长新增长理论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主要包括三种理论:56(一)均衡增长理论1、低水平均衡的描述(1)内尔森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从人口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人口增长会抵消经济增长的努力,因而会出现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因此必须从制度和投入上来打破这种低水平均衡.(一)均衡增长理论1、低水平均衡的描述57(2)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供给角度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需求角度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引诱低生产率低产出低资本形成(2)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供给角度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582、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均衡增长理论1(1)赖(莱)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2)纳克斯的部门平衡地投资理论(3)罗森斯坦一罗丹的大推进理论2、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均衡增长理论1(1)赖(莱)宾斯坦59(二)非均衡增长理论1、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战略2、区域产业部门的连锁效应(二)非均衡增长理论1、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战略60(三)新增长理论1、外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阿罗模型罗默的理论卢卡斯观点(三)新增长理论1、外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612、收益递增和经济增长理论克鲁格曼模型:以劳动和技术表示的总量生产函数Y=F(L,A)具有收益递增的性质。技术进步具有正的外部性。卢卡斯模型:则将技术换成人力资本。这样,经济增长的快慢,就与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本的状况有直接的关系。2、收益递增和经济增长理论克鲁格曼模型:以劳动和技术表示的总623、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后,创新就成为左右经济增长的关键性行动。人力资本的开发是通过创新表现出来的。反映在五个方面(1)使用一种新的技术,(2)开发一种新产品,(3)运用一种新的工艺,(4)开拓新的市场(5)尝试一种新的组织形式。3、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增长63三、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区域经济增长的模型,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部分:第一部分;总量增长等于各区域增长之和。第二部分:区域经济增长是由要素投入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决定的。三、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区域经济增长的模型,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部64第一部分;总量增长等于各区域增长之和如果以Q表示国民生产总值,qi表示i区域的生产总值,则有公式:如果我们用Gv代表总产值的增长率,Gvi表示i区域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ai为i区域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份额,即ai=qi/Q,则总量增长与各区域增长的关系是;第一部分;总量增长等于各区域增长之和如果以Q表示国民生产总值65公式的政策含义

要求我们的区域政策,对两类地区进行重点扶持,一是qi(生产总值)值较大的区域二是Gvi

(GNP增长率)值较大区域。公式的政策含义要求我们的区域政策,对两类地区进行重点扶持66第二部分:区域经济增长是由要素投入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决定的。美国经济学家肯德里克认为,以前只注意产量与资本与劳动投入量之比,只能叫部分生产率。这不能表示生产效率的全部变化,因为投入量结构的变化会影响效率的变化。第二部分:区域经济增长是由要素投入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决定67全要素生产率:衡量全部投入量的节约或衡量生产效率的变化,必须使用“全要素生产率”,即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使用“全要素生产率”,主要是强调人力资本与科技进步的作用全要素生产率:衡量全部投入量的节约或衡量生产效率的变化,必须68模型设计

以Gvi为i区域的产出增长率Gai为i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βki为i区域的资本弹性系数Gki为i区域的资本增长率βli为i区域的劳动弹性系数且βki+βli=1

Gli为i区域的劳动增长率模型设计以Gvi为i区域的产出增长率69式中设α表示规模收益,当α>l时,规模收益递增,当α<l时.规模收益递减,当α=l时规模收益不变。α所决定的规模收益的变化,使产业的聚集出现不同的情况,区域经济增长就表现在产业部门的发展和聚集上.式中设α表示规模收益,当α>l时,规模收益递增,当α<l时70第二节区域经济开发模式

一、区域经济开发概论(一)区域开发的含义(二)区域开发的特征1、开发对象的位置、范围的明确性。

2、开发的时效性。

3、开发行动的综合性。

4、开发目标要达到区域的普遍增长第二节区域经济开发模式一、区域经济开发概论71(三)区域开发的内容——开发模式构建——产业部门更替——产业部门间转移。

(三)区域开发的内容72二、区域经济开发模式(一)区域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区域总产值性=经济乘数×主导部门产值以Y为区域总产值,X为主导部门产值,K为经济乘数则有模型Y=KX其中经济乘数=1/(1—消耗系数)以C为消耗系数,即可表示为K=1/(1—C)。二、区域经济开发模式(一)区域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73《区域经济学》课程课件:第二讲-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74(二)增长极模式

增长极——主导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命名。增长极的特点:极化效应——增长极形成后,吸纳周围的生产要素,使本身日益壮大,使周围的区域成为极化区域。(回波效应)扩散效应——增长极扩张到足够强大时,会产生向周围地区的扩散作用,将生产要素扩散到周围的区域从而带动周围区域的增长。(二)增长极模式

增长极——主导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75这种扩散强度有一个公式可以计算。式中:Sγ为离增长极γ远的扩散强度,So为增长极的扩散强度,α为距离衰减系数.γ为距离。这种扩散强度有一个公式可以计算。式中:Sγ为离增长极γ远的扩76增长极模式——通过培育增长极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这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最有效手段,是把区域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到主导部门的发展上来,通过对主导部门的投入激活产业链条,扩大区域市场需求,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增长极模式——通过培育增长极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77(三)发展轴模式

发展轴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扩展。发展轴——(或称为“点轴),由于增长极数量的增多,增长极之间也出现了相互联结的交通线,这样两个增长极及其中间的交通线就具有了高于增长极的功能,理论上称为发展轴。——发展轴同样存在着聚集和扩散效应,而且效应的强度更强,对周边的影响更大。——发展轴在不断地丰富之后,力量更强大最后将成为一条发展地带。发展带是发展轴的成长结果及其演化的最后形式。(三)发展轴模式发展轴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扩展。78(四)网络型模式由若干紧密联接交叉的发展轴集合而成的网络状的区域发展模式。是一种由其规模经济所产生的更具辐射效应的高级区域发展模式。(四)网络型模式由若干紧密联接交叉的发展轴集合而成的网络状的79三、区域开发中产业部门的更替模式(一)区域产业部门更替的基本原理区域经济增长依靠要素的投入,但要素投入必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才能够获得产值的增长。如果主导部门和与之相关的其他部门在区域内已经形成经济的继续增长,就必须要靠将投入从生产率低的部门转移到生产率高的部门。三、区域开发中产业部门的更替模式(一)区域产业部门更替的基本80产业部门的生命过程创新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发展部门成长部门成熟部门衰退部门兴旺部门衰退部门产业部门的生命过程创新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发展部门成81(二)判定产业部门的兴旺或衰落的方法1、第一种方法:按照产业部门的增长率进行判定。但缺乏区域比较。A发展部门B发展部门C成熟部门D衰退部门

前一时期产业部门年产值增长率后一时期产业部门年产值增长率前一时期各部平均平均增长率后一时期各部门平均平均增长率(二)判定产业部门的兴旺或衰落的方法1、第一种方法:按照产822、第二种判定方法:评分法英国经济地理学家埃斯塔尔根据美国1947—1967年的资料,综合各产业部门职工人数的增长率、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工业部门在国家工业结构中的比重等三个因素,来对各工业部门进行评分。兴旺部门——10分-7分之间。停滞部门——6.9-3.5分之间,衰退部门——3.4分以下者结构如表3-2所示。

2、第二种判定方法:评分法英国经济地理学家埃斯塔尔根据美国183《区域经济学》课程课件:第二讲-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84四、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模式

(一)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的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取决于区域资本和劳动的投入。但这种投入,会有流动性,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有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本能。而一个区域资本投入与一个国家的资本投入最大的区别,是区域资本的流动性强,区域之间如同不存在贸易壁垒的阻隔,资本与劳动等要素会向收益率高的区域流动。

四、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模式(一)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85流动性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分析流动性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分析86区域发展的目标预期与环境的影响除了产业部门的转移受到资本收益率和工资率的影响外,区域之间产业部门的转移还要受区域发展的目标预期和软硬环境的影响,如基础设施、政府的发展战略、政策措施和管理制度等等。产业部门的转移实际上要受收益预期的影响。因为资本收益率和工资率现期收益率可能不会高,但会由于产业的转移和要素的集聚而提高,这里很可能是发展环境开始转变而产生了目标收益的预期。

因此发展环境有时起非常重要的前导作用。区域发展的目标预期与环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