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课件山东及临沂人民社会生活水平及社会保障政策_第1页
第五章课件山东及临沂人民社会生活水平及社会保障政策_第2页
第五章课件山东及临沂人民社会生活水平及社会保障政策_第3页
第五章课件山东及临沂人民社会生活水平及社会保障政策_第4页
第五章课件山东及临沂人民社会生活水平及社会保障政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山东及临沂人民社会生活水平及社会保障政策第五章第一节山东人民社会生活水平及社会保障政策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山东工作的指示精神,牢牢把握积极作为、科学务实的工作基调,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发展,民生状况不断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山东作为全国经济大省的地位得到确立和加强,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前列,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第一节山东人民社会生活水平及社会保障政策在省委

一、山东省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一)收入总量倍增,渠道拓宽我省城镇居民收入与国民经济保持了同步增长,2009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33805.3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工资性收入成倍增长。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9678元,比上年增长1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11元,增长9.2%。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人均财产性收入413元,增长19.0%;人均转移性收入3559元,增长16.0%。个体及其他劳动报酬高速增长,成为居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119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人均财产性纯收入196元,增长19.6%;人均转移性纯收入297元,增长18.2%。

一、山东省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2007200820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305元2007-2009年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265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11元2007200820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305元(二)恩格尔系数连降,消费结构更趋合理恩格尔系数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恩格尔定律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二)恩格尔系数连降,消费结构更趋合理恩格尔系山东省居民生活消费结构:

食品:提倡科学合理,注重营养健康。

20082008200920092008年山东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11007元,增长13.9%。其中食品支出3699元,增长近16.3%,恩格尔系数为33.6%2008年山东省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077元,增长12.6%。其中,食品支出1552元,增长13.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1%。2009年,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013元,增长9.1%,人均食品支出3954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9%,降低0.7个百分点。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417元,增长8.3%。人均食品支出1619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6%,降低1.5个百分点。山东省居民生活消费结构:

食品:提倡科学合理,注重营养健康

耐用品:传统家电普及,更新换代加快。消费品名称单位数量消费品名称单位数量钢琴架3.4摄像机架9.7微波炉台50.6照相机架52.8电冰箱台100.9空调器台95.2消毒碗柜台7.5固定电话部75.5淋浴热水器台87.0移动电话部190.0洗衣机台94.5健身器材套6.7彩色电视机台120.9助力车辆51.7组合音响套23.3摩托车辆35.8家用电脑台71.1家用汽车辆16.1图表:

2009年山东省城镇每百户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耐用品:传统家电普及,更新换代加快。消费品名称单位数量消费消费品名称单位数量消费品名称单位数量微波炉台8.5

家用电脑台10.8电冰箱台55

照相机架7.8排油烟机台14.9

空调器台12.6热水器台38.5

固定电话部70.7洗衣机台71.9

移动电话部141.3黑白电视机台6.6

助力车辆58.4彩色电视机台110.7

摩托车辆70.3影碟机台60.8

汽车(生活用)辆3.92009年山东省农村每百户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消费品名称单位数量消费品名称单位数量微波炉台8.5

家用

通讯:通讯事业发展迅猛。移动通讯的普及和网络通讯的不断扩张促进居民对于交通通讯的支出比例。2009年末,我省固定电话用户2256.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341.8万户,增长15.8%。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80.7部。交通:私车从无到有,出行快捷方便。2009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709.7万辆,增长18.8%,提高8.3个百分点,其中,私人轿车239.8万辆,增长41.0%,占轿车拥有量的85.2%。教育:消费持续增长,比重逐年扩大。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人力资本观念的逐步深入,人们接受教育的愿望日益高涨,城乡居民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不断加大,教育支出绝对数额、占总收入比重都在大幅度上升。住宅:居民居住越来越宽敞。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1.8平方米,增加0.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4.2平方米,增加1.3平方米。通讯:通讯事业发展迅猛。移动通讯的普及和网络通讯的不断二、山东省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

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以国家为主体,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对公民在暂时或者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用以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随着我省改革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将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变化相应地也将对我省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产生重大影响。面对当前发展的新形势,我省社会保障事业不断提高保障层次和保障水平,为山东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与保障人民生活水平质量做出了贡献。二、山东省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

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社会保障各项目基金构成社会保障各项目基金构成(一)社会保障体系快速发展

1、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2009年,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661.0万人、2540.2万人、899.5万人、1064.6万人和703.0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95.2万人、686.0万人、35.4万人、199.6万人和65.0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顺利实施,19个县(市、区)列入国家首批新农保试点,139万60岁以上的农民领到基础养老金。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全面推开,参保居民1111.6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98.6%,人均筹资达103.1元,住院补偿比38.5%,门诊补偿比30.6%。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进一步提高,月人均增加143元,平均水平达到1341元。(一)社会保障体系快速发展2、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水平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逐步提高。城镇保障人数61.3万人,平均月保障标准达到每人262元,人均月补助172.6元,比上年提高34.6元。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000元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保障人数200万人,年保障标准全部提高到1000元以上,人均月补助70.2元,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现有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1713个,总床位数达到22万张,集中供养率75.3%。

2、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水平提高。3、社会救助事业稳步发展。应急救助规模扩大,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资金3.1亿元,救助和资助居民158万人,分别增长89%和43%。各级安排善款5.8亿元,继续实施朝阳助学、夕阳扶老、情暖万家、康复助医、爱心助残五大工程。已建救助管理站31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16处。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2148个,收养22.8万人。社会福利企业1480个,安置残疾人员4.0万人。3、社会救助事业稳步发展。4、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认真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5.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2.4万人,连续6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双过百万。失业人员再就业62.5万人,比上年增长20.0%,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11.8万人,增长0.9%。城镇零就业和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保持“动态消零”。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比上年降低0.1个百分点。4、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相应不足当前社会保障制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与完善。如社会保障金入不敷出,社会保障面偏窄,养老待遇不平衡,医疗保险改革难度很大等问题。(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相应不足山东省委党校人才测评与社会调查研究中心

从济南、烟台、威海、泰安、聊城、菏泽共选取近3000名城市居民样本(18岁以上)对我省目前社会保障体系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850份,通过分析整理,获得有效问卷2758份,有效率达96.8%

7.7%很差30.4%山东省委党校人才测评与社会调查研究中心

从济南、烟在我省农村,社会保障相对欠缺。面向农村的信贷.社会保障体系还未完全建立,农业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制度并不完善。目前农村以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仅在小范围实施,还没有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社会保障基金调剂范围较小,医疗保障只是社区化而不是社会化,农村社会保障功能差。而且大部分乡镇企业和私有企业以及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对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是空白。在我省农村,社会保障相对欠缺。面向农村的信贷.社会保三、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对策及具体实践经验(一)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对策1、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开辟筹资渠道,强化社会保障费用的征缴,保障基金安全。3、通过立法促进就业,增强个人自保能力。

三、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对策及具体实践经验(一)社会保障事业的发(二)山东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具体举措

山东省财政部门大力优化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各项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2009年,省级财政筹集安排对重大社会保障政策制度的资金投入达118.24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29.4%。

1、构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快职业培训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就业和创业促进机制,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投入就业专项资金5.63亿元,稳定就业局势,维护了企业、下岗失业职工、就业困难人员的切身利益。2、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加强工资集体协商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建设;规范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及负责人薪酬管理。3、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出台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续办法,推动企业养老保险省级统筹,逐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拨付企业养老保险补助、做实个人账户资金等13.7亿元,提高了社会保障基金征缴能力,不断深化全省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二)山东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具体举措

山东省财4、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共投入资金33.53亿元,初步构建起了全民医疗保障的框架。加大对公共卫生项目的投入力度,拨付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大疾病控制项目、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等医疗卫生专项资金14.53亿元,进一步完善了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缓解了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5、研究制定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下拨专项资金6948万元,使广大农民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可靠的养老保障,实现了由农民自我保障向社会保障的历史性转变,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对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重大积极的影响。6、提高重点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水平,下拨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优抚医疗、安置等专项资金33.91亿元,维护了社会稳定。落实对城乡低保对象、城乡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投入社会救助资金11.94亿元,为他们的基本生活提供了可靠保障。4、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第二节临沂市人民生活水平及社会保障政策第二节临沂市人民生活水平及社会保障政策

在《2008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临沂位居中国城市增长竞争力第五,成为全国唯一进入前10名的革命老区。这个曾“内货不出,外货不入”的地方,建成了全国第二、江北第一、万商云集的批发市场;这里曾“四塞之崮,舟车不通”,现在确成为全国18个连片扶贫地区唯一宣布脱贫的老区。临沂市整体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普遍提高。

在《2008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临沂位居中2008年全国GDP城市排名:1、上海市13698亿元(沪)2、北京市10488亿元(京)3、广州市8215亿元(广东1)4、深圳市7806亿元(广东2)5、苏州市6701亿元(江苏1)6、天津市6354亿元(津)7、重庆市5096亿元(渝)8、杭州市4781亿元(浙江1)9、青岛市4409亿元(山东1)10、无锡市4400亿元(江苏2)20、烟台市3460亿元(山东2)21、济南市3017亿元(山东3)29、潍坊市2500亿元(山东4)31、淄博市2300亿元(山东5)37、东营市2065亿元(山东6)39、济宁市2000亿元(山东7)42、临沂市1958亿元(山东8)2009临沂市实现生产总值2110.18亿元济南市实现生产总值3351.36亿元青岛市实现生产总值4890.33亿元2008年全国GDP城市排名:近年来,临沂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居民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06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83元,比上一年增长13.4%,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农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达到2456.2元,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8.4平方米,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占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重降到了39.2%,农民总体生活水平迈进富裕线。近年来,临沂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人口占绝大多200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72元,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849元,增长12%,其中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81元,增长9.6%;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034元,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5882.5元,增长9.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3586.68元,增长8.28%。城乡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分别达到26.5平方米和31.6平方米,分别比上年提高0.9和1.5平方米。

参考数值:2009年,全国的城镇居民收入是17175元,比前年涨了8.8%。2009济南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21元。2009年青岛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68元。人均消费性支出16080元。200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72元,

2010年一季度临沂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单位统计显示,一季度全市商品消费热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穿、用类商品需求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6.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长36.8%;日用品类增长29.5%。

二是收入增长和消费观念也有新的变化,消费结构升级较快,高档享受型商品及与消费结构升级相关的商品销售继续活跃。化妆品类零售额增长33.8%,金银珠宝类增长36.8%,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55.1%,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增长35.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31.6%。

三是办公用品等增长平稳。一季度,办公用品类增长15.9%,家具类增长12.8%,书报杂志类增长10.8%,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同比下降37.5%。

2010年一季度临沂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单位统计

四是汽车消费显旺。3月份,全市销售消费型汽车1.8万辆,实现零售额15.4亿元,同比增长62%,环比增长39.1%,同比增幅高于去年36.2个百分点,拉动当月全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8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市销售消费型汽车3.3万辆,实现零售额39.4亿元,同比增长39.6%,环比增长64.2%,同比增幅高于去年20.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个百分点,其相关产品石油及制品类3月份实现零售额5.8亿元,同比增长55.4%,一季度实现零售额18.3亿元,同比增长51.9%,3月份增幅快于2月份增幅12.5个百分点。

五是九大类商品是支撑我市消费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一季度,月销售额过亿元的商品12大类,共实现销售额207.4亿元,增长39%,占全部限上批发零售单位销售额的89.1%。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日用品类、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中西药品类、石油及制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和汽车类共9大类商品是支撑我市消费市场的主要力量,1-3月共实现零售额179.2亿元,增长39.5%,占了全部限上批发零售单位零售额的77%,拉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2.5个百分点。四是汽车消费显旺。3月份,全市销售消费型汽车1.8万辆,二、临沂市社会保障事业近些年的发展成果临沂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通过健全完善政策,狠抓扩面征缴,强化激励约束机制,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建立了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的激励约束机制。按照“先纳入、后规范”的原则,制定完善了个体私营企业、灵活就业人员以及困难企业和困难群体的参保办法。二、临沂市社会保障事业近些年的发展成果2008年临沂市参保情况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达53.1万人,净增3.8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2.6万。参加失业保险45.3万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16196人。城填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2.6万人,城镇职工参保人数79.7万人,其中农民工12.4万人,城镇居民参保人数62.9万人,工伤保险人数63.2万人,参保率达到了73%。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10.8万人。职工医保基金收入44439万元,支出33315万元。居中民医保基金收入2063万元,支出786万元,全市居民医保住院享受待遇人数3641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6.1万人,更多居民受到了医保的益处。2008年临沂市参保情况再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坚持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并举,把扩大就业和控制失业率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积极构建符合我市实际的就业再就业工作政府责任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2009年,全市共实现城镇新增长就业再就业46972人,完成年度计划的69%,4050困难群体再就业2637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9万人,完成年度讲划的84.9%。再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三、社会保障事业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一)我市社会保障事业目前仍存在覆盖范围不广、工作机制不活、保障能力不强的问题。以医疗保险为例,优势企业不愿参保、困难企业无力参保的问题仍比较突出。社会保险扩面难度增大和部分参保缴费人员流失的问题并存。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的比例还不高。医疗保险制度衔接还尚不完善,部分人群参保问题没有解决。截止2008年底,全市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33968人,未参加医疗保险24453人,破产集体企业退休人员8426人,未参加保险5993人,困难企业职工71316人,未参加医疗保险51988人,其中退休人员15925人,在职36063人。在社会保障方面,全市统算社会保险基金收大于支,但是各县区之间不平衡。劳动关系不规范的问题突出,改制破产国有企业职工安置遗留问题较多。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缺乏力度,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仍很艰巨。与此同时,全市领取失业保险人员增加,失业保险基金面临较大支付压力。三、社会保障事业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二)解决对策1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要形成以基本养老保险为核心,以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为辅助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不断扩大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多渠道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建立稳定可靠的基金筹措机制。2、农村养老保险。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行农保政策模式,扩大参保覆盖面,在全市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3、失业保险。一是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加强基金征缴工作,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二是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实行市级统筹。三是在确保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职业介绍补贴和职业培训补贴支出在基金总支出中的比重,细化两项补贴使用办法,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四是加强基础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重点是全面建立个人缴费记录,实现失业人员街道(社区)管理。五是加强失业调控工作,建立失业保险预警制度。调控失业人员总量和结构,稳定就业局势,保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二)解决对策1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要形成以基本养老保险为4、医疗保险。进一步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扩大覆盖面。规范和完善企业参保办法及个体从业人员参保办法,逐步实施公务员医疗补助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大力发展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对无力参保的城镇贫困人员给予医疗救助,鼓励有条件的人员参加商业医疗保险。加强医疗服务管理,在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中全面推行信用等级制度,加强协议管理,完善医疗费用结算办法,为参保人员提供质优价廉医疗服务。

5、生育保险:按照劳动保障部“三统三分”的工作要求,积极推进生育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的统一管理,逐步提高生育保险待遇支付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6、社会保险基金。建立“资金来源多元化”的社会保险基金筹措机制,努力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加大基金的征缴和清欠力度。增加财政资金投入,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7、就业方面,要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控制适度的失业率,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实现城乡统筹就业;社会保障方面,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保基金风险防范机制;劳动关系方面,主要是保持劳动关系基本和谐稳定,建立劳动关系协调长效机制,在企业一级普遍推行集体协商制度,建立适应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分配机制;职业教育方面,要实现从人口大市到人力资源强市的转变,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工作。4、医疗保险。进一步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扩大覆盖面。规范再见再见

第五章

山东及临沂人民社会生活水平及社会保障政策第五章第一节山东人民社会生活水平及社会保障政策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山东工作的指示精神,牢牢把握积极作为、科学务实的工作基调,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发展,民生状况不断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山东作为全国经济大省的地位得到确立和加强,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前列,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第一节山东人民社会生活水平及社会保障政策在省委

一、山东省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一)收入总量倍增,渠道拓宽我省城镇居民收入与国民经济保持了同步增长,2009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33805.3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工资性收入成倍增长。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9678元,比上年增长1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11元,增长9.2%。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人均财产性收入413元,增长19.0%;人均转移性收入3559元,增长16.0%。个体及其他劳动报酬高速增长,成为居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119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人均财产性纯收入196元,增长19.6%;人均转移性纯收入297元,增长18.2%。

一、山东省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2007200820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305元2007-2009年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265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11元2007200820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305元(二)恩格尔系数连降,消费结构更趋合理恩格尔系数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恩格尔定律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二)恩格尔系数连降,消费结构更趋合理恩格尔系山东省居民生活消费结构:

食品:提倡科学合理,注重营养健康。

20082008200920092008年山东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11007元,增长13.9%。其中食品支出3699元,增长近16.3%,恩格尔系数为33.6%2008年山东省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077元,增长12.6%。其中,食品支出1552元,增长13.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1%。2009年,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013元,增长9.1%,人均食品支出3954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9%,降低0.7个百分点。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417元,增长8.3%。人均食品支出1619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6%,降低1.5个百分点。山东省居民生活消费结构:

食品:提倡科学合理,注重营养健康

耐用品:传统家电普及,更新换代加快。消费品名称单位数量消费品名称单位数量钢琴架3.4摄像机架9.7微波炉台50.6照相机架52.8电冰箱台100.9空调器台95.2消毒碗柜台7.5固定电话部75.5淋浴热水器台87.0移动电话部190.0洗衣机台94.5健身器材套6.7彩色电视机台120.9助力车辆51.7组合音响套23.3摩托车辆35.8家用电脑台71.1家用汽车辆16.1图表:

2009年山东省城镇每百户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耐用品:传统家电普及,更新换代加快。消费品名称单位数量消费消费品名称单位数量消费品名称单位数量微波炉台8.5

家用电脑台10.8电冰箱台55

照相机架7.8排油烟机台14.9

空调器台12.6热水器台38.5

固定电话部70.7洗衣机台71.9

移动电话部141.3黑白电视机台6.6

助力车辆58.4彩色电视机台110.7

摩托车辆70.3影碟机台60.8

汽车(生活用)辆3.92009年山东省农村每百户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消费品名称单位数量消费品名称单位数量微波炉台8.5

家用

通讯:通讯事业发展迅猛。移动通讯的普及和网络通讯的不断扩张促进居民对于交通通讯的支出比例。2009年末,我省固定电话用户2256.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341.8万户,增长15.8%。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80.7部。交通:私车从无到有,出行快捷方便。2009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709.7万辆,增长18.8%,提高8.3个百分点,其中,私人轿车239.8万辆,增长41.0%,占轿车拥有量的85.2%。教育:消费持续增长,比重逐年扩大。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人力资本观念的逐步深入,人们接受教育的愿望日益高涨,城乡居民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不断加大,教育支出绝对数额、占总收入比重都在大幅度上升。住宅:居民居住越来越宽敞。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1.8平方米,增加0.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4.2平方米,增加1.3平方米。通讯:通讯事业发展迅猛。移动通讯的普及和网络通讯的不断二、山东省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

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以国家为主体,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对公民在暂时或者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用以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随着我省改革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将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变化相应地也将对我省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产生重大影响。面对当前发展的新形势,我省社会保障事业不断提高保障层次和保障水平,为山东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与保障人民生活水平质量做出了贡献。二、山东省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

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社会保障各项目基金构成社会保障各项目基金构成(一)社会保障体系快速发展

1、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2009年,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661.0万人、2540.2万人、899.5万人、1064.6万人和703.0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95.2万人、686.0万人、35.4万人、199.6万人和65.0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顺利实施,19个县(市、区)列入国家首批新农保试点,139万60岁以上的农民领到基础养老金。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全面推开,参保居民1111.6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98.6%,人均筹资达103.1元,住院补偿比38.5%,门诊补偿比30.6%。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进一步提高,月人均增加143元,平均水平达到1341元。(一)社会保障体系快速发展2、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水平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逐步提高。城镇保障人数61.3万人,平均月保障标准达到每人262元,人均月补助172.6元,比上年提高34.6元。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000元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保障人数200万人,年保障标准全部提高到1000元以上,人均月补助70.2元,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现有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1713个,总床位数达到22万张,集中供养率75.3%。

2、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水平提高。3、社会救助事业稳步发展。应急救助规模扩大,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资金3.1亿元,救助和资助居民158万人,分别增长89%和43%。各级安排善款5.8亿元,继续实施朝阳助学、夕阳扶老、情暖万家、康复助医、爱心助残五大工程。已建救助管理站31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16处。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2148个,收养22.8万人。社会福利企业1480个,安置残疾人员4.0万人。3、社会救助事业稳步发展。4、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认真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5.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2.4万人,连续6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双过百万。失业人员再就业62.5万人,比上年增长20.0%,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11.8万人,增长0.9%。城镇零就业和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保持“动态消零”。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比上年降低0.1个百分点。4、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相应不足当前社会保障制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与完善。如社会保障金入不敷出,社会保障面偏窄,养老待遇不平衡,医疗保险改革难度很大等问题。(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相应不足山东省委党校人才测评与社会调查研究中心

从济南、烟台、威海、泰安、聊城、菏泽共选取近3000名城市居民样本(18岁以上)对我省目前社会保障体系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850份,通过分析整理,获得有效问卷2758份,有效率达96.8%

7.7%很差30.4%山东省委党校人才测评与社会调查研究中心

从济南、烟在我省农村,社会保障相对欠缺。面向农村的信贷.社会保障体系还未完全建立,农业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制度并不完善。目前农村以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仅在小范围实施,还没有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社会保障基金调剂范围较小,医疗保障只是社区化而不是社会化,农村社会保障功能差。而且大部分乡镇企业和私有企业以及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对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是空白。在我省农村,社会保障相对欠缺。面向农村的信贷.社会保三、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对策及具体实践经验(一)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对策1、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开辟筹资渠道,强化社会保障费用的征缴,保障基金安全。3、通过立法促进就业,增强个人自保能力。

三、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对策及具体实践经验(一)社会保障事业的发(二)山东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具体举措

山东省财政部门大力优化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各项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2009年,省级财政筹集安排对重大社会保障政策制度的资金投入达118.24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29.4%。

1、构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快职业培训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就业和创业促进机制,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投入就业专项资金5.63亿元,稳定就业局势,维护了企业、下岗失业职工、就业困难人员的切身利益。2、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加强工资集体协商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建设;规范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及负责人薪酬管理。3、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出台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续办法,推动企业养老保险省级统筹,逐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拨付企业养老保险补助、做实个人账户资金等13.7亿元,提高了社会保障基金征缴能力,不断深化全省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二)山东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具体举措

山东省财4、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共投入资金33.53亿元,初步构建起了全民医疗保障的框架。加大对公共卫生项目的投入力度,拨付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大疾病控制项目、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等医疗卫生专项资金14.53亿元,进一步完善了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缓解了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5、研究制定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下拨专项资金6948万元,使广大农民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可靠的养老保障,实现了由农民自我保障向社会保障的历史性转变,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对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重大积极的影响。6、提高重点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水平,下拨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优抚医疗、安置等专项资金33.91亿元,维护了社会稳定。落实对城乡低保对象、城乡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投入社会救助资金11.94亿元,为他们的基本生活提供了可靠保障。4、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第二节临沂市人民生活水平及社会保障政策第二节临沂市人民生活水平及社会保障政策

在《2008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临沂位居中国城市增长竞争力第五,成为全国唯一进入前10名的革命老区。这个曾“内货不出,外货不入”的地方,建成了全国第二、江北第一、万商云集的批发市场;这里曾“四塞之崮,舟车不通”,现在确成为全国18个连片扶贫地区唯一宣布脱贫的老区。临沂市整体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普遍提高。

在《2008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临沂位居中2008年全国GDP城市排名:1、上海市13698亿元(沪)2、北京市10488亿元(京)3、广州市8215亿元(广东1)4、深圳市7806亿元(广东2)5、苏州市6701亿元(江苏1)6、天津市6354亿元(津)7、重庆市5096亿元(渝)8、杭州市4781亿元(浙江1)9、青岛市4409亿元(山东1)10、无锡市4400亿元(江苏2)20、烟台市3460亿元(山东2)21、济南市3017亿元(山东3)29、潍坊市2500亿元(山东4)31、淄博市2300亿元(山东5)37、东营市2065亿元(山东6)39、济宁市2000亿元(山东7)42、临沂市1958亿元(山东8)2009临沂市实现生产总值2110.18亿元济南市实现生产总值3351.36亿元青岛市实现生产总值4890.33亿元2008年全国GDP城市排名:近年来,临沂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居民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06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83元,比上一年增长13.4%,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农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达到2456.2元,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8.4平方米,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占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重降到了39.2%,农民总体生活水平迈进富裕线。近年来,临沂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人口占绝大多200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72元,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849元,增长12%,其中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81元,增长9.6%;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034元,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5882.5元,增长9.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3586.68元,增长8.28%。城乡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分别达到26.5平方米和31.6平方米,分别比上年提高0.9和1.5平方米。

参考数值:2009年,全国的城镇居民收入是17175元,比前年涨了8.8%。2009济南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21元。2009年青岛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68元。人均消费性支出16080元。200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72元,

2010年一季度临沂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单位统计显示,一季度全市商品消费热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穿、用类商品需求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6.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长36.8%;日用品类增长29.5%。

二是收入增长和消费观念也有新的变化,消费结构升级较快,高档享受型商品及与消费结构升级相关的商品销售继续活跃。化妆品类零售额增长33.8%,金银珠宝类增长36.8%,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55.1%,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增长35.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31.6%。

三是办公用品等增长平稳。一季度,办公用品类增长15.9%,家具类增长12.8%,书报杂志类增长10.8%,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同比下降37.5%。

2010年一季度临沂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单位统计

四是汽车消费显旺。3月份,全市销售消费型汽车1.8万辆,实现零售额15.4亿元,同比增长62%,环比增长39.1%,同比增幅高于去年36.2个百分点,拉动当月全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8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市销售消费型汽车3.3万辆,实现零售额39.4亿元,同比增长39.6%,环比增长64.2%,同比增幅高于去年20.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个百分点,其相关产品石油及制品类3月份实现零售额5.8亿元,同比增长55.4%,一季度实现零售额18.3亿元,同比增长51.9%,3月份增幅快于2月份增幅12.5个百分点。

五是九大类商品是支撑我市消费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一季度,月销售额过亿元的商品12大类,共实现销售额207.4亿元,增长39%,占全部限上批发零售单位销售额的89.1%。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日用品类、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中西药品类、石油及制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和汽车类共9大类商品是支撑我市消费市场的主要力量,1-3月共实现零售额179.2亿元,增长39.5%,占了全部限上批发零售单位零售额的77%,拉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2.5个百分点。四是汽车消费显旺。3月份,全市销售消费型汽车1.8万辆,二、临沂市社会保障事业近些年的发展成果临沂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通过健全完善政策,狠抓扩面征缴,强化激励约束机制,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建立了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的激励约束机制。按照“先纳入、后规范”的原则,制定完善了个体私营企业、灵活就业人员以及困难企业和困难群体的参保办法。二、临沂市社会保障事业近些年的发展成果2008年临沂市参保情况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达53.1万人,净增3.8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