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配画》教学设计-小学《信息技术1》第17课_第1页
《古诗配画》教学设计-小学《信息技术1》第17课_第2页
《古诗配画》教学设计-小学《信息技术1》第17课_第3页
《古诗配画》教学设计-小学《信息技术1》第17课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古诗配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通过“古诗配画”活动,让小学生体会到图、文结合不但美观,而且更能深刻表达主题的中心意思,学会在OfficeWord插入图片、编辑图片,形成图文并茂的文稿。有利于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OfficeWord这个功能强大的文字及图片处理和排版软件。学生分析:学生已掌握如何输入文字及对文字的编辑,但是对配有各式各样图画的书籍,学生总是带着渴望的眼神,图片是如何编辑的呢?带着学生急切的心情,我们进行了如下教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在OfficeWord插入图片、编辑图片,编辑图文并茂的文稿。能力目标: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利用电脑进行创作的能力。情感目标:1.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2.能体会到图、文结合不但美观,而且更能深刻表达主题的中心意思。3.对诗文的理解与诵读,身临其境感受到商洛的美景,加强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教学重点:如何在Word中插入图片并设置图片格式教学难点:如何调整古诗与图片的位置教学方法:对比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等教学准备:配有图画的古诗PPT和没有图画的古诗PPT各一张每个学生准备一首《送李太守赴上洛》这首诗,并保存电子稿。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展示“配有图画的古诗图片和没有图画的古诗图片各一张”提问:这两张图片有哪些不同?预设:带有图画较美观,更能深刻这首诗所表达主题的中心意思。利用对比法说出两张图片不同。让学生理解我们不仅要处理文字,有时还需要在文中插入图片,编辑图文并茂的文稿。谈话:对于一首诗,如果只是白纸黑字,我们看了觉得非常的乏味。提问:我们以前学习了输入文字及对文字的编辑,大家能不能对你最喜欢的那首诗配上一幅画?学生打开保存的电子稿,《送李太守赴上洛》。利用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兴趣。提问:我们怎样向这首古诗中放入图片呢?请同学们自主学习并网页浏览查找合适的图片。教师巡视。两人一组,尝试插入图片的方法,1、复制——粘贴2、找工具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小组合作,把时间交给学生。提问:对插入的图片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预设:内容被图片遮盖或图片离内容太远等。找出不足,激发学生探索欲望。提问:我们如何将图片调整到我们满意的程度呢?教师巡视。小组合作学习,试一试内容。自主探究法进行查漏补缺。谈话:接下来进行成果展示,将学生作品展示出来,比比谁做的最好?学生将自己满意的作品上传给老师。学生展示自我的同时又获得成功体验。讨论:你们如何评价将一首诗配上一幅画?有什么优点?学生自由发言,会有许多发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板书:《古诗配画》1、复制——粘贴2、找工具插入——图片——来自文件。课后反思:《送李太守赴上洛》是唐代王维写的一篇诗词,脍炙人口,流传至今,描写商洛商山的美景,暗喻领会了四皓会在商山隐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