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课件_第1页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课件_第2页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课件_第3页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课件_第4页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体条件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思想历程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创立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一、经济和社会条件:产业革命及其推动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发展以及社会关系的急剧变化。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三、自然科学前提:以“三大发现”为代表的十九世纪自然科学成就二、阶级基础:十九世纪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四、思想来源: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主要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一、经济和社会条件:产业革命及其推动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发展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论四、思想来源:(一)德国古典哲学的优秀成果

黑格尔费尔巴哈四、思想来源:四、思想来源:(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贡献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富论》四、思想来源: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四、思想来源:(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贡献1、第一次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联系,初步探讨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2、提出了劳动价值论,为马克思创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理论基础3、在地租、利润和利息等具体形式上研究了剩余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起源4、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作了初步探讨四、思想来源:1、第一次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生产四、思想来源:(三)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成就探寻公正的理想国ExplorethefairUtopia

法·圣西门法·傅立叶英·欧文四、思想来源:探寻公正的理想国Explorethefai四、思想来源:(三)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成就其思想包括四个方面:1、把人类社会看作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的进步论历史观。2、对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批判。3、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具有意义的构想。四、思想来源:其1、把人类社会看作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的进步论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缺陷:傅立叶(1772—1837)的“和谐社会”构想(1)唯心主义历史观:把理性或人的自然本性看作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2)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主要是道德的批判而不是历史的批判。(3)把变革社会的希望寄托于统治阶级和社会贤达的帮助,看不到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

(4)热衷于实验和宣传,反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空想社会主义傅立叶(1772—1837)的“和谐社会”构想(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体条件1、体格特征2、性格特征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体条件1、体格特征2、性格特征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课件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思想历程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二、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三、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四、社会革命道路与策略的理论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思想历程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起点:黑格尔哲学(二)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两个转变: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起点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起点:黑格尔哲学马克思的故乡——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摩塞尔河畔的德国古城特里尔,位于当时德国政治、经济最发达的莱茵省。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起点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的聪明人、出色的诗人,但他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17岁的马克思中学毕业考试中的作文作文引起了他的老师的注意,文章中深刻的思想内容为教师们所惊叹,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KarlMarx1818-1883

17岁时进入波恩大学就读于法律系,之后转入柏林大学。重点学习历史和哲学,1841年4月从耶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证书。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Kar马克思在柏林上学时,参加青年黑格尔派,主张激进的无神论。1842年起担任《莱茵报》撰稿人,24岁任主编。很快成为其最年轻的精神领袖。柏林大学旁听生(油画)

恩格斯在业余时间,常常到柏林大学旁听哲学,把哲学看成是“一切科学的灵魂”。1840年左右的柏林大学马克思在柏林上学时,参加青年黑格尔派,主张激进的无神论。181841年3月,马克思大学毕业时写作哲学博士论文《德漠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显露了初步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和无神论思想,含有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

1841年3月,马克思大学毕业时写作哲学博士论文《德漠克利特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二)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两个转变: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1、《莱茵报》时期的政治活动。2、《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对黑格尔国家观的批判。3、《德法年鉴》时期的理论探索。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二)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两个二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新世界观的第一次理论探索(二)《神圣家族》:唯物史观形成的前夜(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四)《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初步的系统阐述二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二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新世界观的第一次理论探索1、异化劳动理论2、对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批判改造3、对共产主义的经济学—哲学论证4、《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上史上的历史地位二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二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二)《神圣家族》:唯物史观形成的前夜首先,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把现实问题归结为观念问题的主观唯心主义,揭露了一切思辨哲学的认识论根源,唯物辩证的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其次,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提出了物质生产是社会历史的基础和决定力量的观点。再次,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英雄史观,提出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决定作用和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一作用将不断扩大的原理。二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二)《神圣家族》:唯物史观形成的前二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第一,规定了实践的科学含义,并把实践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旧哲学的根本特征。第二,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第三,把实践看做理解人的本质的关键。第四,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论断。第五,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和实践性的根本特点。二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新世界二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四)《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初步的系统阐述1、对施蒂纳的利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批判。2、对“真的正社会主义”的批判3、对费尔巴哈人本学唯心主义的批判4、对唯物史观的全面制定二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四)《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初三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一)《哲学的贫困》: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公开阐述(二)《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三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一)《哲学的贫困》:马克思主义的三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一)《哲学的贫困》: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公开阐述1、批判蒲鲁东的经济学的唯心主义的和形而上学的哲学基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重要原理。2、批判蒲鲁东的价值学说,初步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3、批判蒲鲁东的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阐述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思想蒲鲁东的政治立场是小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是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三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一)《哲学的贫困》:马克思主义的三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二)《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1、唯物史观是《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2、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3、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4、阶级斗争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思想。5、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思想。6、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7、《共产党宣言》的伟大历史地位三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二)《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创四、社会革命道路与策略的理论1、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阶级斗争理论2、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3、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说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四、社会革命道路与策略的理论1、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阶级斗争理四、社会革命道路与策略的理论1、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阶级斗争理论(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四、社会革命道路与策略的理论1、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阶级斗争理四、社会革命道路与策略的理论2、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1)提出“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的论断,充分肯定了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推动作用。(2)提出了“不断革命”的策略,科学阐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3)提出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保证的论断四、社会革命道路与策略的理论2、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四、社会革命道路与策略的理论3、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说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在总结欧洲1848年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