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襄阳市襄樊第四十六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湖北省襄阳市襄樊第四十六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湖北省襄阳市襄樊第四十六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湖北省襄阳市襄樊第四十六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湖北省襄阳市襄樊第四十六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湖北省襄阳市襄樊第四十六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一位学者写道:“武王肇创、周公所奠定的封建帝国,维持了约莫七百年。”维持这个:“封建帝国”的前提因素是A.王位世袭B.分封制度C.礼乐制度D.小农经济参考答案:B【详解】由“武王肇创、周公所奠定”的“封建”帝国,可知西周初期实行封邦建国的分封制,形成地域政治,建立起“拱卫王室”的共主帝国所以B项正确。A项在夏朝己存在,只是一种继承制,不是“帝国”维持的前提;C项是辅助、协调统治阶级秩序和关系的。D项是春秋战国时期才开始出现的。所以,只有B项符合材料主旨。2.31.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有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B.通过霍利——斯幕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护农产品价格

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参考答案:D3.右图反映的英国国王与议会的权力关系出现在()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 B.英国光荣革命以前C.《权利法案》颁布以后 D.责任内阁制形成以后参考答案:从图示中可以看出,国王和议会的关系,国王的权力受到了议会的制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国王权力大于议会,故A项错误;英国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在这之前以前国王权力大于议会,故B项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以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国王权力受到了议会的制约,故C项正确;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是在18世纪,故D项错误。C4.严复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该战之后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B、中国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C、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D、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参考答案:C5.下列同一时期的四幅图表均体现了()A.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失误

B.工作重心实现转移C.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D.人民公社化的危害参考答案:A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分别看四幅图,图一体现主观主义盲目性,图二体现大跃进,图三体现人民公社共产风,图四体现浮夸风,以上这些盛行于1958年前后,都是经济建设中的“左”倾思想的结果,故A项正确;经济重心的转移不能从图中看出,故B项错误;以上错误延缓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进程,故C项错误;图一和图二与人民公社无关,故D项错误。6.1866年,左宗棠奏准在福州设马尾船政局,局内设有船政学堂。学堂开设的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画法等;同时,课外要读《圣谕广训》、《孝经》,兼习策论。该学堂的创设

A.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

B.揭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

C.开启了西式教育的先河

D.迈出了师夷长技第一步参考答案:A7. 1949年到1963年,阿登纳接连四次担任德国总理,以“铁肩”支撑危局,使一个战败的、几乎气息奄奄的民族经受住了考验。他在任期内所做的努力有①废除中央统制经济②推动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③用收入调节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④通过缩减政府开支解决赤字问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参考答案:A【详解】阿登纳政府废除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制经济;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用收入调节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推动欧洲煤钢共同体在1952年建立。①②③说法正确,故答案为A项。阿登纳政府没有实行通过缩减政府开支解决赤字问题的政策,排除含有④的B、C、D项。【点睛】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来解答。联系史实可知,联邦德国阿登纳政府没有实行通过缩减政府开支解决赤字问题的政策,即④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含有这一说法的选项,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8.1908年,上海《图画日报》刊载了一则小故事:一位乡下私塾先生前往城里的新式学校任教,把电灯当作鬼火,吓得彻夜未眠;讲解新教材的课文时牵强附会地把孟德斯鸠当作曹操(字孟德)。下列对材料不正确的是A.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

B.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传人中国C.启蒙思想在中国传播

D.西式教育取代了中国的私塾教育参考答案:D从材料中电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这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故选A、B都正确。材料中“孟德斯鸠”在课文中出现以及时间,这些表明启蒙思想在中国传播,故C正确。D项显然错误。9.下图《公告》反映了(

A.国民政府苛捐杂税的增多 B.日本“委托经营”的加强C.官僚资本加强了经济垄断 D.美国扩大了在华经济特权参考答案:C10.史书记载:“行中书省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材料反映了行省A.代表中央治理地方 B.是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C.与都省相互制衡 D.是征收赋税的专门机构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朝行省制度的相关内容。由材料可以看出行省收取税赋除一部分留作地方备用,其余都上交中央,可见行省代表中央治理地方。中书省是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B项排除;材料信息认为行省和中书省互为表里,不是相互制衡的关系,C项排除;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D项排除,故答案选A。11.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B.古代希腊人缺乏人民主权观念C.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D.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参考答案:D智者学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本题考查智者学派主张的局限性。分析选项,从材料信息“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中,可以解读出,智者学派安提丰虽然承认法律的约束力,但却不承认它有道德约束力。法律和道德都可违反,唯一不能违反的是人的自然本性。反映了智者学派忽视法律和社会道德建设。即D项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符合题意,故选D。其余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12.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

A.反对郡县制

B.主张郡县制

C.反对中央集权

D.主张中央集权参考答案:A13.“公民大会犯下的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在超出其成员个人知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上所做的决策。”这一观点(

)A.直接否定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B.客观地指出了公民大会存在的问题C.说明集体决策具有不可行性

D.表明了直接民主的不可行性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公民大会犯下的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在超出其成员个人知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上所做的决策。”说明了雅典直接民主的民主政治存在缺陷,其指不具有政治管理才能的人进入了雅典的管理体系,不利于雅典民主的长远发展。故选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特点1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评价:“辛亥革命的悲惨结果可由以下因素来解释:组成官僚的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尽管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其变化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其他国家。部分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由于他们建立的制度……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材料指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包括(

)①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

②向西方学习的进程缓慢③照搬西方体制

④民族资本主义孱弱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考点:本题意在考查辛亥革命.据材料“组成官僚的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可知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故①正确;据材料“但其变化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其他国家”可知向西方学习的进程缓慢,故②正确;据材料“部分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可知照搬西方体制,故③正确;材料未涉及民族资本主义孱弱,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15.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评价某运动时说“从一开始便具有反传统主义的文化品格……更重要的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这场运动应是()A.洋务运动 B.维新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参考答案:考点:新文化运动.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解答:“从一开始便具有反传统主义的文化品格”指的是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儒家传统文化,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6.唐朝时,波斯和大食商人把珠宝玉石等奢侈品带到(长安)西市来卖,然后购买丝绸、瓷器等中国特产运回转卖,西市的繁荣超过了东市。下列诗句的描写符合右图所反映的西市场景的是唐朝长安城胡商云集的西市A.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B.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C.五陵少年金市东……笑入胡姬酒肆中D.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参考答案:C17.赫鲁晓夫1956年提出了“三和”思想,即通过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及和平过渡,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这一思想A.体现了苏联经济的劣势地位B.有利于苏联赢得外交主动C.推动了苏联工业化的进程D.迎合了欧洲国家的政治需求参考答案:B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国力的增强,苏联要求与美国平起平坐,美苏争霸开始,“三和”思想的提出有利于苏联取得外交上的优势,B正确。1937年,苏联完成“二五计划”,成为仅此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苏联经济的劣势地位”与史实不符,排除A。材料“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还是一种美苏争霸、冷战思维,不利于苏联工业化进程,C错误。材料中未体现欧洲国家的政治需求,排除D。18.依据下面战前态势图(局部)可以推断,这场战事应

A.卢沟桥抗战B.百团大战C.辽沈战役D.平津战役参考答案:D【详解】由图中的“华北‘剿总’”以及作战区域可知,此次战役是平津战役,故D项正确;卢沟桥抗战没有波及到张家口,故A项错误;百团大战针对的是交通线和工事,故B项错误;辽沈战役是在东北地区,故C项错误。19.图6是土地革命时期的红军宣传画《工人、农民暴动起来打土豪分田地》。这一作品A.说明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B.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力C.奠定了统一战线的社会基础D.反映出红军宣传具有通俗性参考答案: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红军宣传画,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红军通过通俗易懂的宣传画达到宣传革命的目的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20.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十年,它既是国民政府相对有较大作为和建设的“黄金十年”,又是共产党对国民党统治抗争的十年。这应指的是A.1912~1921年

B.1922~1931年

C.1928~1937年

D.1938~1947年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史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材料反映的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即1927-1937年,故A、B错误。D错在此时是国民经济衰退时期。而C是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也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的十年。21.苏联制定“二五”计划时,规定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投资分别增长0.97倍、1.4倍、1倍。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重、轻、农投资分别增长了1.4倍、l倍、0.54倍。这说明A.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愿望强烈C.经济危机严重影响苏联经济 D.个人崇拜左右国家经济体制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材料中苏联在实际执行“二五”计划时,重、轻、农投资相对于制定时数据,重工业大增而轻工业、农业大减,可见苏联仍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表明其实现工业化的强烈愿望,故选B。A、D项在材料中无体现,C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22.“现代经济之父”亚当斯密在1759年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不得人心,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他这样说主要是为了防止A.城乡差别的扩大

B.工人运动的兴起

C.经济危机的发生

D.垄断现象的出现参考答案:B23.诸葛忆兵教授在《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中指出: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这三个阶段依次是:A.三公制、三省制、军机处B.三公制、六部制、内阁制C.三公制、三省制、六部制D.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参考答案:D24.1969年,中共高层对国际问题达成普遍认识:“反华大战不致轻易发生,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基于该认识,中国(

)A.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争取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D.加入不结盟组织共同反霸参考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中美关系,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可知当时处于美苏冷战背景之下,中苏矛盾重重,基于此背景中国表示出对美国关系的缓和,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一边倒”是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排除A项;B项是在1953年提出的,不结盟运动是1961年成立的,排除D项。25.据研究,自明初到清末的500余年间,尽管全国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但城市人口数量几乎没有变化,城市化进程陷入停滞。其根源在于A.君主专制的强化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C.闭关锁国的政策

D.宋明理学的消极影响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自然经济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下,城市及其(手)工业、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市场、商品、自由劳动力等受到束缚;ACD三项对城市化进程有影响,但非根源。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城市化26.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据此可知,苏格拉底主张A.美德即知识B.拯救人类心灵C.认识你自己D.追求生命价值参考答案:C“美德即知识”强调人的内心是有善性存在的,但是要通过学习知识才能体现,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心灵的信息,故B项错误;“返求于己,研究自我”表明了主张理性地看待自己,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真理的追求,不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故D项错误。27.对“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批评先后出现在(明)都穆《听雨纪谈》、(清)黄宗羲《高元发三稿类存序》和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这反映了A.社会转型时期更需务实学风的支持

B.经世致用是历代主流文化理念C.儒家思想革新的进取性不强

D.空谈导致了封建社会的衰落参考答案:A28.1596年,一个叫巴伦支的荷兰船长,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但是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8个月。在恶劣的险境下,17名水手中有8个人死去。但他们私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最终,幸存的商人把货物完好无损地送到委托人手中。从上述事实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商业成功取决于诚实B.人性的启蒙迫在眉睫C.地理大发现仍在继续D.唯利是图是商人的本性参考答案:C根据材料的时间“1596年”,以及巴伦支船长“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而实际上北面航线很难走通,表明地理大发现仍在继续。29.《史记·货值列传》云:“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水陆交通要地),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这表明西汉初期

A.政策的松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B.重商政策推动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C.交通的便利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D.农副产品成为国内贸易的主要商品参考答案:A30.成书于春秋晚期的《考工记》记载,周朝都城采取“左祖右社”的布局,“祖”为宗庙,是供奉周王室祖先的地方,“社”为社稷,是国家举行大典祭祀土地神和谷神的地方。这一布局反映了当时:A.森严的宗法等级关系B.“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统治思想C.“君权神授”思想萌芽D.“天人合一,时空一体”的哲学思想参考答案:B“左祖右社”体现的是家国同构,家国一体,即这一布局反映了当时“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统治思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等级关系和君权神授,所以选项A、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家国同构,家国一体”而非“天人合一,时空一体”,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点睛:此题难度一般,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主旨含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社会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社会生活,古今中外统治者都重视社会问题的解决。材料一

(康熙帝说):“本朝自统一区宇来六十七八年矣,百姓俱享太平,生育日以繁庶,户口虽增,而土田并无所增,分一人之产供数家之用,其谋生焉能给足?……不可不为之筹也。”——《圣祖实录》卷240材料二(雍正帝)朕临御以来,宵旰忧勤……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瞻给,偶遇荒歉,民食为艰。将来户口日滋,何以为业?惟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裨益。

——《世宗实录》卷六材料三在美国历史上,很少有像胡佛那样受到老百姓讽刺、憎恶的……(当时)窝棚称为“胡佛别墅”,窝棚区称为“胡佛村”;失业者手中拿的破口袋称为“胡佛袋”,在公园长板凳上过夜的流浪汉身上盖的旧报纸叫着“胡佛毯”……

——摘自《罗斯福》上册298页(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当时产生了什么社会问题?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解决此问题当时所能采取的措施有哪些?(2)依据上述材料说明胡佛时期出现了什么严重的社会问题?原因是什么?(2分)(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及其后继者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以解决这些问题?

这对现代资本主义发展有何主要影响?参考答案:(1)社会问题:人口膨胀,人多地少,粮食出现了危机。措施:开垦荒地增加土地面积;提高耕作技术,增加粮食亩产量;引进作物新品种,提高土地利用率;发展粮食替代产品。(2)社会问题:失业问题、人民的贫困化问题、流离失所问题。原因:经济危机的影响;胡佛自由放任政策使问题更加严重。(3)措施:罗斯福举办救济,以工代赈;加强立法,保护劳工权益;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肯尼迪和约翰逊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影响: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变化,纷纷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以稳定社会。32.关于中外近代史的开端,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有一批人鉴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危亡的感情使他们感觉到帝国主义的侵略才是中国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应从1860年代的洋务运动开始。我提出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基于社会结构的转型这一角度的。材料二我国1962年出版的世界近代史教材《世界通史·近代部分》的第一章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而1992年出版的《世界史·近代史编》的第一章是“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1)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推断这两种观点各自所用的角度,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2)试从政治结构转型的角度,说明“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3)推断材料二两种教材关于世界近代史开端各自所用的史观,分别分析其史实依据。(4)据材料并结合对以上问题的回答,谈谈你对历史分期的认识。参考答案:(1)鸦片战争:革命(侵略与反侵略、民族主义、民族危机、社会形态改变)的角度。鸦片战争打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大门,一系列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务运动:近(现)代化(文明)的角度。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的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创办近代工业,推动了中国早期的现代化;创办新式海军和学堂;选派留学生,开近代教育先河。(答对2点即可)(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3)1962年教材:革命史观。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资本主义的新时代。1992年教材:全球(整体)史观16世纪,新航路开辟,世界从分散孤立走向统一整体。(4)历史分期可以从不同的史观或角度来标示或划分;历史事实是客观的,但史学家对历史分期的叙述和认识却带有主观色彩。(言之有理,皆可得分。答对1点即可)(1)这一题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首先要确定两种观点的角度,然后用事实说明即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最大的变化是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相应的,这之后,中国开始了侵略与反侵略的较量,民族危机也是从这时开始的),所以把鸦片战争作为近代史的开端所用的角度是革命(侵略与反侵略、民族主义、民族危机、社会形态改变)的角度。具体来说,根据所学知识,鸦片战争使得打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大门,中国战败后,一系列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而且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把洋务运动作为近代史的开端这一观点,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前后中国最主要的变化是开始了各方面的近代化,所以这是从近(现)代化(文明)的角度来确定的。具体来说,根据所学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国的技术近代化;创办近代工业,推动了中国早期的现代化;创办新式海军和学堂;选派留学生,开近代教育先河。(2)题目是要求“从政治结构转型的角度”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角度分析洋务运动的结果和影响即可。通过辛亥革命,中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与此同时,我们还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以上都是从政治转型的角度来考虑的。(3)材料二两种教材关于世界近代史开端分别是1962年教材认为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992年教材认为是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具体来说,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英国进入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期,所以用的是革命史观;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从分散孤立走向统一整体,所以这里用的是全球(整体)史观。(4)题目要求“据材料并结合对以上问题的回答”来思考。上述关于历史分期的问题问的是用了什么角度或者史观,这可以得出历史分期可以从不同的史观或角度来标示或划分;根据上述不同的观点可以得出,历史事实是客观的,但史学家对历史分期的叙述和认识却带有主观色彩。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张謇全集》中,记录了中国近代史上众多的历史现象,现摘录部分,整合如下:张謇,江苏常熟人,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1896年,张謇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经过数年的经营,大生纱厂逐渐壮大,到1911年为止,大生一、二两厂已经共荻净利约370余万两。1914年,张謇在台城南门口河南创办了泰属贫民工场一所,建房80余间,占地30亩,雇工进行毛巾、藤器、缝纫等项工艺的生产。1913年以后,和其他地方的纺织企业一样,大生一厂、二厂连年赢利,兴旺一时,仅1919年两厂赢利就高迭380多万两,创下最高纪录。总计从1914年后的几年间,大生两个厂的利润有1000多万两。但是1919年以后,张謇的企业日益艰难,“实业救国”的梦想最终未能实现。结合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历史记录,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经济史上的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历史记录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参考答案:示例:历史记录:1913年以后,和其他地方的纺织企业一样,大生一厂、二厂连年赢利,兴旺一时。历史现象:这一历史记录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概述与评价: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方针政策,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辛亥革命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实业救国”思想有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基础。一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让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在这期间,轻工业发展显著。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了对华资本输出和商品倾销,整个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实业救国”虽成难圆之梦,但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同时也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示例答案只做评卷参考,不做评卷标准,学生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回答,言之有理即可)【详解】本体属于开放题型,依据材料信息“1913年以后,和其他地方的纺织企业一样,大生一厂、二厂连年赢利,兴旺一时”提取历史信息,依据所学从“这一历史记录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来说明历史现象;第三小问依据所学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表现以及影响等角度概述与评价。【点睛】开放式论述题确定论题至关重要,拟定论题的最基本的原则是要对所选论题非常熟悉,自己头脑中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来支撑自己所选论题。自己掌握的史实越多,论证起来就越容易、越充分,得分率也就越高。34.(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万历至清道光末的人口和粮食情况估计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