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打造爆款产品的路径在用户高频行为上持续投入_第1页
腾讯打造爆款产品的路径在用户高频行为上持续投入_第2页
腾讯打造爆款产品的路径在用户高频行为上持续投入_第3页
腾讯打造爆款产品的路径在用户高频行为上持续投入_第4页
腾讯打造爆款产品的路径在用户高频行为上持续投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腾讯打造爆款产品的路径在用户高频行为上持续投入

薛军

众所周知,互联网行业有三大巨头:腾讯、百度和阿里。业界有个说法:阿里的运营最好,百度的技术最好,腾讯的产品最好。

为什么说腾讯的产品最好呢?

从数据看实力。2022年5月,App

store(苹果应用商店)Top1000的排名中,腾讯产品在前14位里占7席。这说明腾讯的产品确实足够好。

一个公司的特点由创始人决定,而创始人会被年少时的经历所影响。腾讯公司的创始人马化腾,青少年时期对比喜欢天文学,所以我们发现腾讯的产品运营与天文学有些共同的特点。

一是远距离观测。作为天文学入门的可观测物体,最近的月球距离我们也有38万公里。迄今为止,被送上月球的人屈指可数。天文学中远距离观测的特点,在腾讯的产品运营中也表达得很明显。

腾讯希望不干扰用户的思考和行为,不希望其提供的产品干扰到用户常年累月形成的习惯,所以远距离观测能够更客观地发现规律。

二是宁静思考。研究天文学首先要会观测,其次要在观测之后记录。马化腾是一个对比内向和娴静的人,他擅长远距离观测用户,然后宁静地、细心地思考规律,用规律指导做产品。就像研究天文学一样,永远要去寻觅规律。

腾讯期望通过行为寻觅到稳定的规律,观测用户内在最真实的需求,然后围绕客户内在需求做产品。腾讯的产品创新之道

腾讯靠什么做出好产品呢?

在腾讯,产品是火车头,但真正能够把产品做好的核心依靠于三个角色的全力协同:产品、研发、运营。这三个角色不仅要各司其职,还需要相互协同形成闭环。

当产品经理有一个做产品的想法时,他要迅速把想法告诉研发,研发会用最快的速度把产品做出来。然后通过用户运营勉励用户积极反馈,并在海量反馈中发现一些潜在的、没有被满足的需求,或者是之前捕获到的错误需求,从而提取关键修改看法回馈到产品经理一侧。

产品经理经过深度思考,形成需求从而启动下一个循环,周而复始地满足用户真实需求,从而取得成功。

闭环的效率越高,产品创新的速度就会越快;闭环的信息保存度越高,创新的质量就会越高。

江湖上曾经有一些声音认为腾讯做产品主要靠抄袭,但腾讯内部做产品时领导经常要求大家不要看竞品。

竞品往往只能告诉我们用户有这方面的需求,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以及最好的满足用户需求的方式是什么。而通过产品、研发、运营这样的闭环,我们可以充分了解用户需求。这也是腾讯产品创新核心的驱动点。如何做出爆品?在用户高频行为上持续投入

公园主道路旁边有一条小径,是被好多游客踩出来的。园林管理人员为了不让游客走这条小径而去走已经规划好的道路,不得已在小径的必经之路放了个栏杆。

我们在好多产品中也看到了类似现象。产品经理设计了十分完美的操作路径和画面,用户却经常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或者不符合设计本身的行为,产品经理就会让开发人员设置一些警告类的提醒。譬如,在一些网页中输入地址,你必需先输入广东省,再输入深圳市,假如你直接输入深圳市,就会弹出一个提醒框,提醒你先输入省份。

从做产品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设计很不好。假如用腾讯的产品方法来设计公园里的道路,我们会这样设计:

第一步,在公园里铺上草坪,请一些用户代表来公园走一走、玩一玩。

其次步,用户代表在公园行走时,我们会观测用户的行走路径,譬如他如何走向洗手间。

第三步,等用户代表踩踏出痕迹后,我们会把这些已经被认可的路径用鹅卵石铺得漂美丽亮,防水、防滑还美观。

通过以上努力就会发现,我们修的道路不仅美丽,而且人们会经常使用。

这个案例是想告诉大家,假如公园管理人员不改变管理思维,总认为我如何设计你就应当如何走,公园的栅栏是永远规避不了的。假如公园管理者是围绕人们如何使用公园来规划路径,把人们常走的路径拓宽、变繁华和美观,用户就会完全认可,由于用户的选择得到了尊重。

做产品时不要做加法,要做减法,做减法产品才会越做越好。

大家每天都会用到微信,假设微信这款产品只能保存一个功能或者一个主界面,它应当保存哪个界面或功能呢?绝大多数人认为是闲聊窗口,由于微信就是用来闲聊的。

我们以微信的闲聊窗口为例,来看一看微信团队过去這么多年是如何持续不断地改进闲聊窗口的。

2022年6月以前的微信版本只有三个功能:发对讲、发文字、发图片。微信最早期只能发文字和图片,大部分人认为跟没什么区别,效果也不好。直到微信团队做出改变。

2022年5月,微信开启语音闲聊后数据才开始有起色。当时的用户是这样宣传微信的:有一款打电话不要钱的软件。好多人都是由于这个原因才开始使用微信。

东方人对比含蓄,有时候在社交过程中用文字、照片和语音都不便利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时该如何解决?微信团队很快发现了这个问题,迅速补充了表情功能。表情可以很好地表达出言语和文字无法表达明了的含义,看上去也更好玩儿。

有时候几个朋友通过微信约下午茶,可又找不到餐厅位置就会十分麻烦。假如用户能把确切的位置共享出去,好友就可以更快地找到对方。这在PC时代是不可能实现的,微信研发的位置共享功能很符合用户的需求也突出了手机的独特性。

“您可能发送的照片〞功能,是在点击输入框后自动展示出刚截屏的照片或是刚拍的照片。我采访过身边的朋友,用户主观感受特别好,好多人认为至少节省了三步操作,其实细心算下来只省了一步操作。

这说明假如能够很好地把握用户的使用场景做创新,就会带给用户很好的使用体验,而这种极大的满足感会让用户的主观感受与客观评价差异十分大。

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数据分析后我们发现,发文字、语音和表情是三件同等重要的事情。可是在交互上,表情在点击加号按钮之后才会出现,所以表情发送必需从二级菜单调整到一级菜单。

当我们把表情按钮上移后发现,这样的排版并不美观,还简单错误操作。原来的一级菜单有4个按钮,添加了表情功能后要恢复成4个功能,也就是说必需砍掉一个功能。最终我们选择砍掉发送按钮。

发送按钮去哪里了呢?在安卓手机上是加号,当你输入了文字后,加号会自动变成发送;在IOS手机中,发送按钮会在键盘里出现。我们发现,去掉发送按钮的成本十分大,设计很繁杂,IOS和安卓的处理手法不同,代价很高。但我们还是坚持做了这件事情,核心原因是,用户对表情的依靠程度很高。

微信不会增加一些不必要的功能,只在核心功能,即用户最经常使用的功能上进行优化。这是腾讯的特点。所以,真正的做减法就在用户高频行为路径上持续投入,这也是做减法的本质。

产品的任何优化,用户都可以立刻感受到。当用户的感受十分好时,他会认为你一直在尽心尽力地帮他做事,会更大程度地信任你。一旦应当离开这个路径去关注其他功能,往往都是在做加法。

当你真正关注其他功能时会发现,好多产品最大的问题在于每一个版本都添加了新功能,却由于不在高频路径上,用户很少使用,也就无法体会新版本的价值。如何做好产品研发?灵巧开发、小步快跑

腾讯是中国软件行业最早实现灵巧转型的,所以在腾讯内部用的是灵巧研发的模式。

灵巧开发

灵巧研发的模式有两个圆环,中间的小圆圈被称为迭代,每一个版本的研发都会把它分成若干个迭代,持续进行。

寻常来说,大一点的版本迭代不会超过3个月,在这3个月内假如迭代周期为2周,大约可以做5次左右的发布,最终形成一个稳定的版本;假如迭代周期为1周,大约可以做11次左右的发布。

在此过程中,团队会根据市场和用户的反馈与变化不断调整产品设计。所以,一致时间内迭代次数越多,产品改进的频率就越快,用户的感受就越好,所以迭代的周期要尽可能足够短。

小步快跑

小步快跑有两种不同的研发状态。

第一种,只是完成团队内部的功能,不用搭理,也没有时间搭理用户需求的改变。他们认为用户的想法虽然有价值,但是会打乱团队原定的工作内容。

其次种,在迭代1进行的同时,还在做自己的事情。但是从迭代2开始,不断受到用户的挑战,最终甚至为了用户放弃原先确定的用户需求。

从腾讯的角度来讲,更推崇其次种。由于产品经理在软件开发之初,设定的好多产品功能都不是用户想要的,而产品最终又是服务用户的,所以需要跟着用户不断调整。

因此,要把整个研发过程变成若干个迭代来做,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下次迭代时及时收集上次迭代所做的工作对用户造成的影响,然后迅速做出调整,从而更快、更好地适应用户的需求和想法。运营:发现问题,形成闭环

微信语聊和摇一摇这两个功能,最大的优势是产品的外显性。

当你身边某个人用微信語聊或者摇一摇的时候,假如你不知道他在干什么就会产生好奇。遇到一两次后可能会忍不去问,对方会说这是微信语聊,很好用,你很可能就会下载使用。这就是产品的外显性。

2022年5月,微信推出了附近语音闲聊,数据量有上涨趋势。后来为了满足用户的好奇心,微信又做了一个功能——附近的人。

开启附近的人,你可以看到周边100米、200米、500米、1500米的朋友,好多用户很喜欢这个功能。但微信团队觉得用户对于“附近的人〞这个功能的使用体验对比普通,于是思考:假如要提升体验,有没有一种更炫酷的方式让大家找到附近的人?基于这样的思路,摇一摇上线了。

摇一摇上线后,微信有喜有忧。喜的是好多人在用,而且好多人会摇好多次,比附近的人次数要多。但是从搭讪的成功率来看,摇一摇要比附近的人低好多。

这种状况应当如何解决?微信好多关键的算法和重要参数在后台都是可以调控的。微信团队通过不断调整距离,发现当调到500公里以上时,搭讪成功率火速上升。这一发现的应用让摇一摇完全火爆起来。

由此看来,功能的成功依靠于上线之后的运营。通过运营可以发现问题,然后迅速调整,形成闭环,最终实现质的飞跃。

为什么通过摇一摇摇到的用户不闲聊,附近的用户就闲聊呢?从用户心理上来看,摇一摇是一种不稳定态,由于你不确定你摇出来的会是谁。但附近的人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