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文化常识真题14篇课前普查练14(1)韦凑转(2)古代文化常识普查姓名称谓1.基本称谓古代常以字、号、籍贯、官职名、郡望、官地、书斋名及特殊称谓等来称呼一些人。(1)《师说》的作者韩愈,“退之”是他的“”。(2)陶渊明号“”,李白号“”,白居易号“”,杜牧号“”。(3)“范文正”“欧阳文忠公”是后人用来称呼和的。(4)古人常根据某人的外貌、性格、行为等特征而为其另起“名字”,即绰号。李白号称“”,项羽号称“”。字五柳先生青莲居士香山居士樊川居士谥号范仲淹欧阳修诗仙西楚霸王(5)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这是按
来称呼的。(6)“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7)“孟襄阳”是用来称呼的。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8)“王右丞”是用来称呼诗人的。韩愈,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庙号年号籍贯孟浩然张曲江官职名王维韩吏部(9)韩愈虽是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但因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故其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则因此称他为“”。(10)刘备曾任豫州刺史,世称“”;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11)古代对一些人有特殊称谓,对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如我们学过的课文中的和。还有封地加名,如。韩昌黎刘豫州贾长沙陶彭泽庖丁师襄商鞅(12)古代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黎庶、黎首、黎元、黔首、等。(13)不同类型的朋友,称谓也有所不同。贫困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称为,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称为,以平民身份交往的朋友称为,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称为。布衣庶民白丁贫贱之交刎颈之交布衣之交忘年之交2.谦敬称谓古人讲究谦敬尊卑,在称谓上有谦称、敬称,也有平称、贱称等。(1)用于称呼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词有令、、等。称呼对方父亲为“令尊”,称呼对方母亲为“”。(2)为了表示对逝者的尊敬,常在称谓前加字,表示已经去世。称已逝的皇帝为先帝,称已逝的父亲为或,称已逝的母亲为或,称已逝的有才德的人为。(3)用于对师长的敬称有君、子、公、;用于朋辈之间的称呼有、先生、执事等。尊贤令堂先先父先考先妣先慈先贤夫子足下(4)谦称自己不聪明,用;谦称自己学识浅薄,用;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用;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用;老人自谦时用、老夫等。(5)下列均是古人习用的称谓,按要求归类。(将序号填到横线上)①寡人②陛下③夫子④足下⑤臣⑥公⑦不才⑧妾⑨子⑩上⑪愚⑫下⑬君⑭孤⑮卿⑯拙⑰老妇⑱不谷表示谦称的有表示敬称的有愚鄙敝卑老朽①⑤⑦⑧⑪⑫⑭⑯⑰⑱②③④⑥⑨⑩⑬⑮3.年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常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1)孩提表示岁,垂髫表示岁,总角表示
岁。(2)豆蔻指女孩岁。(3)束发是男子岁。及笄是女子岁。(4)弱冠是男子岁。两三三四岁至七八八九岁至十三四十三四十五十五二十(5)三十岁谓之,四十岁谓之不惑之年,五十岁谓之,六十岁谓之,七十岁谓之,期颐之年则指。知非之年花甲之年古稀之年一百岁而立之年官制官职1.选官制度汉代选拔官吏制度有、两种形式,后者是汉武帝时推行的一种的选拔官吏的制度。(1)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举荐。(2)察举制又称,主要是察举孝廉。孝廉是的意思。“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中的和指的就是察举制。(3)隋唐以后选拔人才的分科考试制度称为制,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起源于,创始于,确立于,完备于,明清时达到兴盛,直至1905年才被废除。察举征辟自上而下征察举举荐制孝顺亲长,廉洁正直察举科举汉朝隋朝唐朝宋朝(4)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在明清时规定的文章格式为,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都有严格限定。文章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内容也不得超出这个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不能自由发挥。(5)古代为了取得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必须要通过,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6)童试通过之后取得资格,称为(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称茂才)。考试第一名叫。八股文破题承题童试童生生员秀才案首(7)乡试在明清两代时,每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一次,因多在秋季八月举行,故又称。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会发布正、副榜揭晓名次,称为。乡试选中的叫,第一名叫解元。《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中“举”参加的是。(8)明清两代每三年春季时,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称为,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考试由主持,故又称。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者为,第一名叫。考后揭晓名次的布告,称为。三秋闱桂榜举人乡试会试春闱礼部礼闱贡士会元杏榜(9)最高级别的考试称为,只考。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考核,以定甲第。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的称号,一甲第一名称为,第二、三名分别称为和;二甲若干名,赐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一、二、三甲统称。考试以后,会发布。假如考不中,则称为。(10)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称,多由皇帝点定,俗称,唐宋考进士都在春季,因此后世称进士考试为。考中进士就称。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殿试策问进士及第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传胪进士金榜落第黄甲皇榜春榜金榜题名同年(11)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也是教育行政机构。魏晋至明清时期,或设太学,或设,或二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的人称。(1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中的、就是古代学校的叫法。太学国子监监生庠序2.官职称谓中央官职(1)中书省的职责是,门下省的职责是,的职责是执行决议。三省的长官都是。(2)“六部”指的是吏部、
、
、兵部、刑部、
。各部长官的正职是
,副职是,下有
、、
等。(3)掌管官吏任免、考绩、升降和调动的是;掌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的是;掌管典礼、科举、学校等的是
;掌管全国军政的是;掌管刑法、狱讼的是;掌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的是。决策审议尚书省宰相户部礼部工部尚书左右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4)
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总理全国政务的人。封建时代对君主负责的人称为宰相,宰是的意思,相是
的意思。(5)御史本为史官,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诸事。先秦时期,负责掌管朝廷礼仪及档案文件等事宜,自秦朝开始,职责演变为
性质,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6)秦代置
之官,专掌议论。隋唐仍置此官,分属门下省与中书省,另设补阙和拾遗。唐代时,此官有权力驳回明显不合理的诏书。(7)奉车都尉,主要负责。宫中掌管车辆马匹的官,称为;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称为。弹劾、纠察官员过失监察丞相主持辅佐谏议大夫掌管皇帝的车马黄门驸马教坊(8)专门管理某部门的官吏被称为
。(9)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称
,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教学人员称为
、
、、
等。是一种学官名,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称为
,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有司祭酒司业教授博士助教教授博士地方官职(1)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称为
,掌管地方郡一级行政单位。(2)“司马”是州刺史的副职,唐朝时为有职无权的闲职,就曾被贬为江州司马。(3)明清时负责巡视各地军政、民政的大臣,称为,又称
;清朝时,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主管一省军政、。(4)刺史,“刺”是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太守白居易巡抚抚台民政检核问事(5)《孔雀东南飞》中,“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一句中,是古代的佐官名,一般为主官的副职,是古代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6)古代办事的官吏称为,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
。”(7)校尉是古代一种官名,意思是
。校是
。尉是。(8)古代负责统辖一省陆路或水路官兵的武官官职称为。(9)主管乡学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统称为。丞主簿执事执事部队长军事编制单位军官提督学官3.官职任免(1)古代官职变动有专用词语。是授予名位或官职,是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2)迁是。左迁是
。
是两次升迁,是两次调动官职。(3)官员刚到任叫,官员到职工作叫。(4)“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黜”是
的意思,“陟”指。(5)官员退休称为,还可称为
、
、等。拜辟升官贬官再迁再转下车视事贬斥、废除官员晋升致仕致事休致致政(6)署表示代理、暂任官职,
、
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则表示暂代官职。表示代理的词语还有
,如指代替国君处理国政。(7)比喻始任官职的词是,意思是脱去平民的粗布衣服。(8)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在大臣死后,会追授给大臣一个较高的官职或称号,这一做法称为。兼领代理官职假摄摄政释褐赠(9)掌握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专用词语对理解古文和古人生平事迹有很大帮助。阅读下面的词句,把其中表示官职变化的句子的序号填入恰当的表格中。①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②拜为上卿③予左迁九江郡司马④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⑤是夕始觉有迁谪意⑥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⑦再迁为太史令⑧滕子京谪守巴陵郡⑨屈原既黜⑩上书乞骸骨授予官职调动官职提升官职降低官职罢免官职辞去官职①②④⑥⑦③⑤⑧⑨⑩地理常识1.地区名(1)文言文中有很多表示地理方位的名词。《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和《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中的“山东”顾名思义,指山的东面,这里“山东”之“山”指
。(2)“江表英雄咸归附之”中“江表”指的是
的地区。(3)“江东子弟”的“江东”是指。(4)“沛公欲王关中”一句中,“关中”是指
的地区。(5)“山东豪杰”中“山东”指的是
的地区。崤山长江以南长江下游江南一带函谷关以西函谷关或潼关以东(6)指的是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黄河流经山西省境内,自北向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
。(7)位于函谷关以西,大散关以东,武关以北,萧关以南的地区称为。(8)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也没有深入调查,往往用
、
、、、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把居住在长江以南各地区的民族,统称为百越。如“南取百越之地”的“百越”,也叫“
”“诸越”。所谓“四夷”,即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的合称。(9)是对我国西部各族的称呼。汉民族自称。河内河东关中蛮夷戎狄四夷戎夏2.政区名(1)八州与八荒,泛指
。(2)九州,在古代指,即冀州、、青州、徐州、扬州、
、
、梁州、雍州。(3)郡是古代的行政区域。秦分天下为郡。如《过秦论》中说“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4)汉代诸侯王的封域,称为,是行政区,区域略大于郡,所以郡国连称。如《张衡传》中的“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中国天下兖州荆州豫州三十六国(5)唐代的是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宋代的最初是负责征收赋税、转运漕粮的,后来带有
的性质。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6)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简称
,后来成为正式的行政名称,简称。(7)
是古代地方基层行政区域。(8)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
、。(9)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区,称为,负责管辖京都及其附近地区。道路行政区和军区行省省县家乡同乡三辅3.山川关隘(1)文言文中将山之水之称为“阳”,山之水之称为“阴”。如《游褒禅山记》:“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2)“汉阳”是指汉水之
,“衡阳”是指衡山之
,“江阴”是指长江之,“洛阳”是指洛水之。(3)文言中的“江”一般专指
,“河”一般专指
。(4)《过秦论》中“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中的“河”指的是
。南北北南北南南北长江黄河黄河(5)王勃《滕王阁序》中有“襟三江而带五湖”,其中“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古时长江流过彭蠡(今鄱阳湖),分成三道入海,故称“三江”。“五湖”泛指区域的湖泊。(6)“势拔五岳掩赤城”中的“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分别是东岳、南岳、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太湖泰山衡山嵩山4.别称(1)西安,古称
。(2)苏州,又称
、吴门。(3)扬州,又称
、
、。(4)
,又称京口。(5)北京古称
、
、北平。(6)南京,古称
、、江宁、
等。“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中的“白下”,也指南京。长安姑苏广陵江都维扬镇江燕京大都建康金陵石头城(7),又称临安、钱塘、武林。(8)元代的大都就是今天的
。(9)汉代的“两都”,又叫。指
、。(10)东汉的“三都”指的是东都、西都、南都。(11)唐代的“三都”指东都
、北都和京都。(12)杜甫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一句中的“锦官城”指的是。杭州北京两京长安洛阳洛阳长安宛洛阳晋阳长安成都天文历法1.古代天文(1)古人为观测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运行而划分成二十八个星区,称为二十八宿。分别为:东方七宿:角、亢、、房、
、尾、箕,其动物形象是;北方七宿:斗、牛、
、虚、
、室、壁,动物形象是
;西方七宿:奎、娄、胃、
、毕、觜、参,动物形象是;南方七宿:、鬼、
、
、张、、,动物形象是。《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牛宿、斗宿都是星区。二十八宿氐心苍龙女危玄武昴白虎井柳星翼轸朱雀(2)古人常用天象变化来占卜吉凶祸福,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或州的分野。如《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又如《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是益州(今四川)的分野,是雍州的分野,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极高的山上,人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翼轸参宿井宿2.古代历法(1)中国古代历史上纪年方式多种多样,主要的纪年法有:帝王年号纪年法、
、
。(2)我国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
,如“周平王元年”,依次以元年、二年、三年的顺序计算;春秋战国时,以诸侯即位年次纪年。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3)古人常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作为每年的序号,这种纪年法叫“
”。1995年是农历年,1996年是农历年,1997年是农历年。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干支纪年法乙亥丙子丁丑(4)《梅花岭记》中写道:“顺治二年乙酉四月(1645年2月),江都围急。”此处采用的纪年方式是。(5)
,又称阴历,是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
来定月,平年十二个月,六个大月各三十天,六个小月各二十九天,全年三百五十四天。十二个朔望月比太阳回归年差不多少十一天,积三年就差一个月左右。古人用设立的方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年号干支兼用法农历朔望的周期闰月(1)我国古代纪月法主要有三种:序数纪月法、
、时节纪月法。(2)所谓地支纪月,是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字,如“荒村建子月”。(3)在时节纪月法中,用“”“”“”分别表示一季中的三个月份,即“”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
”表示第二个月,“”表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如“”指春季的第一个月。《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一句中,“孟冬”指的是农历;陶渊明《拟古九首》中有“仲春遘时雨”,“仲春”指的是农历。纪月法地支纪月法建孟仲季孟仲季孟春十月二月(4)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有“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一句,“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月、月、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冬两季依此类推。正二三四月五月六月(1)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三种:序数纪日法、
、月相纪日法,即用“朔、望、既望、晦”等特称来纪日。(2)古代农历每月十九称为
,在汉代,每月这一天是妇女欢聚的日子。如《孔雀东南飞》:“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3)古代每月第一天叫,月中叫望,望之后的一天叫
。每月最后一天叫。纪日法干支纪日法下九朔既望晦(1)古人根据一天中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创制出
。(2)古人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称为地支纪时法,与今天的序数纪时法有一定对应关系,每个时辰恰好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如子时,相当于
;卯时,相当于。(3)十二时辰指的是:夜半、、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4)古人把一夜分成五个时段,因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或五鼓,也称五夜。一更即戌时,相当于19:00-21:00,依此类推。纪时法十二时辰纪时法23∶00—1∶005∶00—7∶00鸡鸣黄昏人定五更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以及所引起的的演变次序,把一年的天数平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二十四个节气,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二十四节气位置变化地面气候宗法礼俗1.宗法(1)宗法是根据来区分嫡庶亲疏的一种等级制度,核心是,基本点在大宗、小宗的区分。(2)古代帝王、诸侯或士大夫为维护宗法制度而建造的祭祀其祖先的礼制性建筑,称为。其正殿叫,后殿叫
,合称。(3)宗庙的等级有严格规定,周天子为,即后稷、文王、武王三庙和四亲庙。诸侯为,大夫为,士为。不准设庙。(4)宗庙的位置也有规定,天子、诸侯庙设于,大夫则庙
而寝,庶民则在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血缘关系嫡长子继承制宗庙庙寝寝庙七庙五庙三庙一庙庶人门中左侧左右2.祭祀(1)古代祭祀时要用牲畜,色纯为“”,体全为“”。(2)古人常把用于祭祀的
、、
称为“三牲”。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时,三牲全备,称为“”;诸侯祭祀用、各一头,叫“”。(3)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称为,等同于郊祀。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家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
、。牺牲牛羊猪太牢羊猪少牢郊祭地祇人鬼3.宗族(1)古代讲究礼仪,重视孝悌。孝指
,悌指。(2)古书中所说的“三族”“九族”,各家解释不同。一般认为,九族是指同姓亲族的、
、祖、父、自己、子、孙、
、
。(3)中国古代丧礼制度,等级分明。同样是“死”,说法就尊卑有别,天子称,诸侯称
,大夫称
,士称
,庶人才称死。丧礼也有不同的等级。对父母的孝敬、顺从对兄长的敬重、友爱高祖曾祖曾孙玄孙崩薨卒不禄4.拜礼(1)古代行礼有“九拜”,一曰
,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
,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
,八曰褒拜,九曰
。(2)宗庙祭祀拜祖先,郊祀拜天拜神,以及臣拜君,子拜父,学生拜老师,新婚夫妇拜天地、拜父母,都行礼。平辈同级之间,拜迎、拜送、拜望、拜谒,行礼。对于卑者的稽首礼,尊者以礼答拜。稽首振动奇拜肃拜稽首顿首空首5.位次(1)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秩序严格。官高为尊,居位;官低为卑,处位。(2)古人尚,以为尊,室内最尊贵的座次是
,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下的是
。(3)战国时期车骑座次以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上下右右坐西面东坐东面西左虚左饮食器用(1)我国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
,指的是
、
、
、
、。(2)古代食器种类很多,如簠(fǔ),是一种长方形的盛装食物的器具。豆的形状像高脚盘,用来盛。皿是盛饭食的用具,两边有耳。(3)我国古代炊具有鼎、、甑等。镬是无足的鼎,主要用来烹煮之类的食物;甑是蒸饭的用具;鬲只用作,形制与鼎相近。稻麻黍稷麦菽肉酱与肉羹镬鬲鱼肉炊具(4),古代酒器的通称,作为专名是一种盛酒器,敞口,高颈,圆足。(5)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后代用“”表示军队受人民拥护和爱戴。箪食壶浆尊1.音律(1)我国古代把乐器统称为,具体指金、石、、革、、木、匏、。(2)古人把音从高到低排列起来,形成一个五声音阶,称为、
、角、徵、。后来再加上变宫、变徵,就形成七个音阶。如《荆轲刺秦王》中:“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八音土丝竹宫商羽其他2.典籍(1)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有“七略四库,天子之书”之说,“四库”是按
、
、、四部来分类的图书。(2)二十四史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精华,而“前四史”则是二十四史中的精华,指《》《》《》《三国志》。(3)古代主要的古籍注释体例有传、、、义疏、笺等。传主要用于解释经书,阐明经义。《左传》是“五经”之一,全名《》,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所作。经史子集史记汉书后汉书注记春秋左氏传编年体左丘明(4)古代有“四书”“五经”“六艺”之说,“四书”由南宋著名理学家提出,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指《》《
》《论语》和《》。“五经”指《诗经》《》《》《周易》和《
》。“六艺”指的是礼、乐、、、书、。(5)我国古代史书编排体例分为
、、;根据编排的年代跨度情况,史书又分为
和
。《史记》属于
体史书,《左传》属于体史书,《战国策》属于
体史书,《汉书》属于体史书。朱熹大学中庸孟子尚书礼记春秋射御数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通史断代史纪传编年国别断代1.基本称谓姓名称谓一张图学透2.其他称谓姓名称谓襁褓(0~1岁)孩提(2~3岁)齿龀(7~8岁)黄口(10岁以下)豆蔻年华(女子13~14岁)束发(男子15岁)笄年(女子15岁)弱冠(男子20岁)而立(30岁)不惑(40岁)知非(50岁)花甲(60岁)古稀(70岁)耄耋(80~90岁)期颐(100岁)3.年龄称谓姓名称谓1.选官官职官制1.选官官职官制2.职官官职官制2.职官官职官制3.官职变动官职官制地理常识地理常识纪年法古代历法纪月法古代历法纪日法古代历法纪时法古代历法宗法礼俗饮食器用(1)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有名有字。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亲命名,供长辈呼唤。字是男子二十岁加冠时所取,用于与人交往时自称。B.陛下,原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姓名,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D.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E.从弟即堂弟。唐宋以后,以同祖父不同父且比自己年幼的同辈男性为从弟。四组题讲透
本题考查理解并识记古代文化常识。A项错误,古人的字是用来让别人称呼的,不是用来自称的。故答案为A项。解析:A小积累小积累课内链接(2)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B.古文中的“江左”多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江东。C.古代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D.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E.《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F.“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2)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本题考查理解并识记古代文化常识。
D项错误,“京”在旧时用来指京城、首都,可以联想课文《琵琶行》中“我从去年辞帝京”一句,其中“京”就是京城的意思。而“师”单用往往是指老师、军队、民众等,没有国都的意思。故答案为D项。解析:D
这类题往往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某一概念进行简要解说,一般会在细处设错,设错点小,解题时要仔细审题,警惕陷阱。(3)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B.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C.告老,本指古代官员因年老而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D.吏部,为六部之一,掌管所有官员的任免、考核、调动等职事,长官称为吏部尚书。E.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F.刺史、守,皆指古代地方官职,如《陈情表》中曾提到“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3)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吏部,为六部之一,掌管所有官员的任免、考核、调动等职事,长官称为吏部尚书。
本题考查理解并识记古代文化常识。
D项错误,说法过于绝对,吏部掌管的是文官的任免、考核,武官的任免由兵部负责。故答案为D项。解析:D官职官制记忆歌诀三省六部职责清,中书门下尚书省。草拟诏旨中书令,中书舍人侍郎下。审核诏书黄门监,黄门侍郎给事中。诏命执行尚书令,左右仆射做副手。吏部天官管文官,户部地官收赋税。礼部春官看典章,祭祀科举加外交。兵部夏官选武官,军饷钱粮户部给。刑部秋官掌法律,刑狱诉讼他决断。工部冬官兴土木,屯田水利工程多。小积累官职官制记忆歌诀手工制造大司空,司马太尉主邦政。租税钱谷大司农,均输盐引创收支。皇帝顾问大学士,记录言行起居注。谏官保氏文王创,规劝皇帝拾遗责。禁宫守卫执金吾,翰林院里庶吉士。刺史别驾乘传车,郡守俸禄二千石。太子洗马侍东宫,侍中侍郎枢密使。宦海沉浮经历过,乞身告老归故里。解官致仕乞骸骨,请老移疾是婉辞。小积累(4)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干支纪年法中的“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B.帝王纪年法分为年号纪年和按照帝王即位年次纪年两种,例如“永元二年”就属于后一种。C.至和、元丰都是宋朝皇帝的年号,用以纪年;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新皇帝登位都必须改换年号。D.古人会依据月相纪日,如“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晦”指农历每月三十。E.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萌芽于西汉初,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以后。例如乙亥年的下一年为丙午年。(4)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B.帝王纪年法分为年号纪年和按照帝王即位年次纪年两种,例如“永元二年”就属于后一种。C.至和、元丰都是宋朝皇帝的年号,用以纪年;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新皇帝登位都必须改换年号。
本题考查理解并识记古代文化常识。B项错误,“永元二年”属于年号纪年,而“鲁隐公十四年”则属于后一种。C项错误,一个皇帝可有多个年号。解析:(4)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D.古人会依据月相纪日,如“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晦”指农历每月三十。E.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萌芽于西汉初,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以后。例如乙亥年的下一年为丙午年。
D项错误,“晦”指的是农历每月最后一天。E项错误,乙亥年的下一年为丙子年。故答案为A项。解析:A古代特定名称纪日正月初一:鸡日正月初二:狗日正月初三:猪日正月初四:羊日正月初五:牛日正月初六:马日正月初七:人日正月初八:谷日小积累(5)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姻亲,指由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是血亲中的一部分。B.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C.“庶”旧指宗族中嫡亲以外的支属,与“嫡”相对,如“庶子”指非正妻所生的儿子。D.古代祭祀用羊、牛、猪各一头叫“少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太牢”。因此,古人又把牛叫“太牢”,羊叫“少牢”。E.薨,古代用以称诸侯之死,《礼记》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后世皇帝的宠妃以及没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可称薨。F.顿首,一种跪拜礼,以头叩地即抬起而不停留,常用于书简表奏结尾,表示感谢。(5)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姻亲,指由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是血亲中的一部分。B.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本题考查理解并识记古代文化常识。A项错误,无中生有,血亲与姻亲是不同的概念,并非同中有异。B项错误,偷换概念,我国古代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皇位由嫡妻所生的长子继承,而不是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解析:(5)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D.古代祭祀用羊、牛、猪各一头叫“少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太牢”。因此,古人又把牛叫“太牢”,羊叫“少牢”。E.薨,古代用以称诸侯之死,《礼记》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后世皇帝的宠妃以及没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可称薨。F.顿首,一种跪拜礼,以头叩地即抬起而不停留,常用于书简表奏结尾,表示感谢。
D项错误,“太牢”指“猪、牛、羊”三牲全备,“少牢”指“猪、羊”各一头。E项错误,“没有封爵”说法错误。F项错误,顿首,不是表感谢,而是表敬意。故答案为C项。解析:C小积累姻亲与血亲小积累古人对“死”的讳称小积累古代“九拜”稽首九拜中最隆重。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缓缓至地,停留一段时间。顿首俗称叩头。头碰地即起,多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空首屈膝跪地,拱手于胸前,与心相平,然后举手到地,接着俯头至手。振动两手相击,振动其身而拜。“振动”是丧礼相见中最隆重的跪拜礼。吉拜正拜,男尚左,女尚右。小积累古代“九拜”奇拜奇为单数,“奇拜”即拜一次。凶拜居丧期间答拜宾客的礼节。先“顿首”拜,然后“空首”拜。肃拜古代女子跪拜礼的一种。屈膝跪地,两手先着地,再拱手,同时低下头去,碰到手为止。褒拜行拜礼后,为回报他人行的礼而进行再拜。(6)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菽水,豆和水,指粗茶淡饭。多形容清贫者对长辈的供养,如成语“菽水承欢”。B.鼎,形制多为圆腹三足两耳,在我国古代被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C.仓廪,指贮藏米谷的仓库,如《史记》记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D.席,古人专用的坐具,不用作卧具,用草或苇子编成。古人习惯在地上铺席,坐在席上。E.刍粮,粮草。多指供军队用的饲料和粮食,与漕粮在用途上有相同之处。F.课本中“箪食壶浆”“一尊还酹江月”“觥筹交错”提到的壶、尊、觥等都是盛酒的器具。G.鼎、镬、鬲、甑、釜都是古代蒸或煮东西的器具。豆、笾、箪都是盛东西的器具。(6)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席,古人专用的坐具,不用作卧具,用草或苇子编成。古人习惯在地上铺席,坐在席上。
本题考查理解并识记古代文化常识。D项错误,席,并非专用坐具,也可用作卧具。故答案为D项。解析:D
记忆古代文化常识时,可采用表格的形式,分门别类,分组对比,巧妙记忆,这样印象会更加深刻,避免落入设错“陷阱”。方法便笺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设错类型①混淆考试级别名第考查科举制度时,往往将科举考试的不同级别及其对应名第混淆在一起,迷惑考生。②扩大官职职权范围考查某一官职或部门的职责时,添加了不属于它的职责,扩大了职权范围。③打乱典籍对应搭配考查典籍知识时,将几种不同典籍的信息打乱,随意搭配,让考生难以区分。④弄错祭祀等级标准考查关于祭祀礼仪知识时,将天子祭祀与诸侯祭祀的等级或牺牲标准弄错。方法便笺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设错类型⑤混淆名字称谓常识将古人的字、号用法混淆,或将帝王的年号、谥号、庙号的说法张冠李戴。⑥古今地名识别不清考查古代地理常识时,常常用今天的地理知识去阐释古代地理知识,弄错古代地名的说法或范围。⑦混淆官职任免词语考查官职知识时,往往会将涉及官职任免的文言词汇混淆,如将表示任官与升迁的词混为一谈。彭时,字纯道,是安福人。正统十三年,考中进士第一名(状元),被授予修撰彭时,字纯道,安福人。正统十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彭时极力推辞,皇上不同意,于是接受任命。当官一年多就参与大政,这是前所未有的。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第(7)题。的职位。第二年,郕王监国,命令(彭时)与商辂进入内阁参与要务。过后听说继母去世,明年,郕王监国,令同商辂入阁预机务。闻继母忧,力辞,不允,乃拜命。释褐逾年参大政,前此未有也。天顺元年,徐有贞已经获罪,岳正、许彬也相继被罢免。皇上坐在文华殿天顺元年,徐有贞既得罪,岳正、许彬相继罢。帝坐文华殿召见彭时,说:“你不是我所提拔的状元吗?”彭时叩头。第二天皇上仍然命他进入内阁,召见时,曰:“汝非朕所擢状元乎?”时顿首。明日仍命入阁,兼任翰林院学士。兼翰林院学士。五年,彭时因病请求离职。过了三个月,皇上催他到内阁办理政事,免除朝参。畿辅、五年,得疾在告。逾三月,帝趣赴阁视事,免朝参。畿辅、彭时在朝三十年,勤勉为国,力持正理,保全大体,公事回来后从不对子弟谈论政事。山东、河南大旱,京城米贵,彭时请求朝廷发出仓库储米五十万石来平卖。皇上都听从了。
时立朝三十年,孜孜奉国,持正存大体,公退未尝以政语子弟。有论奏和推荐,不让当事人知道。平时安居没有懒惰的仪容,服饰车马用具(日常生活)有所论荐,不使其人知。燕居无情容,服御非常俭约,没有声伎歌舞的享受,不合大义的东西不取,有古代大臣的风采。俭约,无声乐之奉,非其义不取,有古大臣风。山东、河南旱,京师米贵,请发仓储五十万石平粜。并从之。(节选自《明史·彭时传》,有删改)(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是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即会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B.母忧,为“丁母忧”的省写。“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C.“褐”,衣服。释褐,就是脱去衣服,即卸职。文中指彭时辞官守丧。D.入阁,明清时期翰林院的官员加殿阁大学士衔,进入内阁草拟诏谕,参与朝廷大政。E.“得疾在告”,即告疾,指古代官吏因病请求退休,类似的说法还有致仕、乞骸骨、致休、下车等。F.“山东、河南旱”,这里的山东,与今天的山东省不同,指的是泰山以东的地区。(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是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即会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B.母忧,为“丁母忧”的省写。“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
练习古代文化常识题,是为了了解命题规律,明白命题导向,从而指导自己积累古代文化常识,掌握积累方法。(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是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即会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B.母忧,为“丁母忧”的省写。“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
本题考查理解并识记古代文化常识。A项错误,张冠李戴,科举制度最后一级考试是殿试。B项错误,说法过于绝对,古代丁忧制度中有“夺情”,即皇帝下令免除官员丁忧,继续做官。解析:
解答古代文化常识题时,如遇到生僻或难以判断的词,可将其置于原文中,结合语境判断正误。(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C.“褐”,衣服。释褐,就是脱去衣服,即卸职。文中指彭时辞官守丧。E.“得疾在告”,即告疾,指古代官吏因病请求退休,类似的说法还有致仕、乞骸骨、致休、下车等。F.“山东、河南旱”,这里的山东,与今天的山东省不同,指的是泰山以东的地区。
C项错误,“释褐”指脱去平民衣服,比喻始任官职。文中指彭时做官刚一年。E项错误,混淆概念,“下车”指官员初到任。F项错误,混淆范围,古代山东多指崤山以东,不是泰山。故答案为D项。解析:D方法便笺语境分析法上文已有“母忧”,又说“乃拜命”,即没有守丧而接受了任命。后文又有“参政”,故不可能是辞官守孝之意,应该是做官。(节选自《明史·李东阳传》,有删改)【注】①戍籍:有罪充军至某地所记的户籍。李东阳,字宾之,是茶陵人,凭借戍籍居住在京城。四岁时就能写直径一尺的文字,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以戍籍①居京师。四岁能作径尺书,《尚书》大义,符合皇帝心意,命他进入太学学习。天顺八年,(李东阳)十八岁,成为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3题。景帝召见考核他,非常喜欢,把他抱过来放在膝上,赐给他果品钱钞。后来两次召他讲解景帝召试之,甚喜,抱置膝上,赐果钞。后两召讲《尚书》大义,称旨,命入京学。天顺八年,年十八,成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官编修。多次晋升后任侍讲学士,充任东宫讲官。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
天顺十七年,重建阙里庙落成,他奉命前往祭祀。
十七年,重建阙里庙成,奉命往祭。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岁能作径尺书
书:图书B.景帝召试之
试:考核C.充东宫讲官
充:充任,担任D.重建阙里庙成
成:落成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A项错误,将“图书”代入选项,即“四岁就能写直径一尺的图书”,不合逻辑,根据语境以及“书”的常用义可知,这里的“书”指文字,不是指图书。B、C、D三项解释正确。故答案为A项。解析:A2.判断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的正误。A.京学,指的是京师的太学,是明代最高学府。()B.天顺八年,属于帝王年号纪年。末段“十七年”即“天顺十七年”。()C.庶吉士、编修、侍讲学士和讲官都是官职名称,各自承担的职能不一样。()D.迁,可以表示升官,也可以表示贬官。文中指贬官。()
本题考查理解并识记古代文化常识。A、B、C三项表述正确。D项,结合语境分析可知,“迁”指升官,不是贬官。解析:√√√×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帝王死后,朝廷会据其事迹给予褒贬善恶的谥号。文中“景帝”的“景”是表扬性的谥号。B.《尚书》,“四书”之一,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尚”即“上”,意为上古之书。C.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殿试者,录取为进士。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D.古代重视祭祀,帝王通常亲自祭祀,有时也会委托臣子代替自己,文中李东阳“奉命往祭”,正是如此。
本题考查理解并识记古代文化常识。A、C、D三项表述正确。B项错误,《尚书》简称《书》,是“五经”之一,“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平时记忆文史典籍时要细心辨析,不能混淆典籍概念。故答案为B项。解析:B4.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部,我国古代的官署名,主要掌管国家礼仪与学校教育、科举考试以及文职官员的考察、选拔、嘉奖等事务。B.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称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以及封王贵族的死亡。C.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如《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D.日昃,古人根据太阳的影子来确定时间,如太阳正中叫作日中,而太阳偏西,下午两点左右时,就叫作日昃。
本题考查理解并识记古代文化常识。A项错误,礼部主要掌管国家礼仪、学校教育、科举考试以及接待外宾等事务。文职官员的考察、选拔、嘉奖等事务属于吏部的职权范围,不属于礼部。故答案为A项。解析:A
江逌,字道载,陈留圉人也。曾祖蕤,谯郡太守。祖允,芜湖令。父济,安东参军。逌少孤,与从弟灌共居,甚相友悌,由是获当时之誉。逌避乱屏居,绝弃人事,翦茅结宇,耽玩载籍,有终焉之志。本州辟从事,除佐著作郎,并不就。征北将军蔡谟命为参军,何充复引为骠骑功曹。以家贫,求试守,为太末令。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3题。
江逌,字道载,是陈留圉人。曾祖江蕤,是谯郡太守。祖父江允,是芜湖令。父亲江济,是安东参军。江逌自幼父亲去世,与堂弟江灌共同居住,彼此十分友爱,因此获得当时人的称誉。江逌因躲避叛乱隐居,不与世人来往,修剪茅草建造屋宇,潜心研究典籍,有终老于此的志向。本州征召他为从事,授予佐著作郎的职位,他都不就职。征北将军蔡谟任命他为参军,何充又推荐他为骠骑功曹。因为家境贫穷,请求试用,任太末令。
中军将军殷浩十分器重他,升任江逌为长史。殷浩正要修复洛阳,治理荒凉闭塞的地方,就让江逌为上佐,在匡正辅佐方面非常有益处。晋哀帝因为天文方面的法度缺失,想依照《尚书》隆重祭祀的旧制,在太极前殿亲自恭敬谨肃地执礼祭祀,希望用这种办法来免灾。哀帝让太常召集博士起草祭祀的仪制,江逌上疏劝谏说:“增修道德礼教,那么殷朝的国运就得以隆盛。这是古代的成功经验,
中军将军殷浩甚重之,迁长史。浩方修复洛阳,经营荒梗,逌为上佐,甚有匡弼之益。哀帝以天文失度,欲依《尚书》洪祀之制,于太极前殿亲执虔肃,冀以免咎。帝使太常集博士草其制,逌上疏谏曰:“德礼增修,则殷道以隆。此往代之成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3题。不易之定理。顷者星辰颇有变异,陛下祗戒之诚达于天人,在予之惧,忘寝与食,仰虔玄象,俯凝庶政,嘉祥之应,实在今日。而犹朝乾夕惕,思广兹道,诚实圣怀殷勤之至。然洪祀有书无仪,不行于世,询访时学,莫识其礼。且其文曰:‘洪祀,大祀也。阳曰神,阴曰灵。不变的定理。近来星辰颇有些异常变化,陛下敬畏自戒的诚意通达天人,担心问题出在自己的身上,忘记了睡觉与饮食,仰望、敬畏天象,俯首专注于各种政务,吉祥的应验,其实在今天。可还是从早到晚勤奋谨慎,兢兢业业,不敢懈怠,想要弘扬大道,圣心确实是殷勤到极点。然而隆重的祭祀有记载没有仪制,不在世上通行,询问访求当时的学者,没有人知道怎么行礼。而且那文章说:‘洪祀,是大祭祀。阳叫作神,阴叫作灵。课后提分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3题。举国相率而行祀,顺四时之序,无令过差。’今案文而言,皆漫而无适,不可得详。若不详而修,其失不小。”帝犹敕撰定,逌又陈古义,帝乃止。逌在职多所匡谏。著《阮籍序赞》《逸士箴》及诗赋奏议数十篇行于世。病卒,时年五十八。(选自《晋书·列传第五十三》,有删改)全国相继进行祭祀,顺着四季的顺序,不要让时令有差错。’现在根据文字来看,都宽泛无边,不能得知详尽的做法。假若不知道详尽的做法却编纂,那误失不小。”皇帝还是命令编定,江逌又陈述古义,皇帝才停止做这件事。江逌在任上多有匡正劝谏之举。著《阮籍序赞》《逸士箴》和诗赋奏议数十篇,流行于世。因病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课后提分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3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逌少孤
孤:孤苦B.与从弟灌共居从
弟:堂弟C.帝使太常集博士草其制
博士:古代学校的主持和讲授者D.逌上疏谏曰
疏:臣子向皇帝进言使用的文书的统称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A项错误,“逌少孤,与从弟灌共居”中“孤”的释义有“幼年丧父,孤单,厌弃”,语境是说江逌幼年父母双亡,与堂弟一家生活在一起,故理解为“孤苦”错误。还可运用联想法,联想“鳏寡孤独”中的“孤”指年幼丧父或父母双亡。B、C、D三项正确。故答案为A项。解析:A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职责是管理百姓、处理诉讼案件、引进贤才等。欧阳修曾任滁州太守。B.“友悌”中的“友”是指友爱、亲爱;悌,是指尊重、孝顺长辈。如“申之以孝悌之义”,就是古代五伦封建等级观念的体现。C.辟是表示古代任用官员的词语。一般由中央官署进行征聘,然后向上荐举,最后任以官职。D.洛阳,拥有多年建都史,西周、东周、东汉、西晋、隋朝等先后有多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国古都之一。
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B项错误,“悌”应该指“尊敬兄长”。古代重视孝悌,“孝”指的是孝顺父母,“悌”指敬爱兄长。平时学习时要注意积累此类知识。A、C、D三项正确。故答案为B项。解析:B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逌避乱屏居,绝弃人事,翦茅结宇,耽玩载籍,有终焉之志。(2)哀帝以天文失度,欲依《尚书》洪祀之制,于太极前殿亲执虔肃,冀以免咎。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1)句采分点:“屏”,应读作bǐng,意为“隐藏,屏居”,此处可译为“隐居”;“人事”,古今异义词,人世间的事情,这里指与人来往;“翦”意为“修剪”;“耽”可联想诗句“无与士耽”,意为“沉迷”,“玩”,意为研究,故“耽玩”可理解为潜心研究;“焉”,兼词,解析: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逌避乱屏居,绝弃人事,翦茅结宇,耽玩载籍,有终焉之志。(2)哀帝以天文失度,欲依《尚书》洪祀之制,于太极前殿亲执虔肃,冀以免咎。
意为“于此”,在这里。每点1分。(2)句采分点:“以”,介词,“因为”;“洪祀”,意为“隆重祭祀”;“冀”,意为“希望”;“咎”意为“过失,罪过”,这里指的是“天文方面的法度缺失而带来的灾难”;“虔”,意为“恭敬,严肃”。每点1分。解析: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逌避乱屏居,绝弃人事,翦茅结宇,耽玩载籍,有终焉之志。(2)哀帝以天文失度,欲依《尚书》洪祀之制,于太极前殿亲执虔肃,冀以免咎。江逌躲避叛乱隐居,不与世人来往,修剪茅草建造屋宇,潜心研究典籍,有终老于此的志向。晋哀帝因为天文方面的法度缺失,想依照《尚书》隆重祭祀的旧制,在太极前殿亲自恭敬谨肃地执礼祭祀,希望用这种办法来免灾。令狐德棻,是宜州华原人。德棻广涉文史书籍,很早就已出名。唐高祖李渊进入长安,(他)被引荐担任大丞相府记室。武德元年,(他)担任起居舍人,武德五年升任秘书丞,和陈叔达等人受诏写《艺文类聚》。高祖问德棻,说:“男子戴帽、女子梳髻,互相争着高大,这是为什么呢?”德棻回答道:“帽和发髻在人头上,(互争高大)是国君(威严)的表现。晋朝将灭亡时,国君弱小而臣子强大,所以江左一带的男子、妇女,
令狐德棻,宜州华原人。德棻博涉文史,早知名。高祖入关,引直大丞相府记室。武德元年,转起居舍人。五年,迁秘书丞,与侍中陈叔达等受诏撰《艺文类聚》。高祖问德棻曰:“丈夫冠、妇人髻,竞为高大,何也?”对曰:“在人之身,冠为上饰,所以古人方诸君上。昔东晋之末,君弱臣强,江左士女,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皆衣小而裳大。及宋武正位之后,君德尊严,衣服之制,俄亦变改。此即近事之征。”高祖然之。时承丧乱之余,经籍亡逸,德棻奏请购募遗书,重加钱帛,增置楷书,令缮写。数年间,群书略备。德棻尝从容言于高祖曰:“窃见近代已来,多无正史,梁、陈及齐,犹有文籍。至周、隋遭上衣小,裙子大。等到宋武帝受天命成为皇帝,国君的气象尊严,衣裳随之也改变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出租车公司股权结构优化与调整协议3篇
- 2025年度基础设施建设合同预付款协议书3篇
- 2024版联合养鸡协议范本及指导纲要版B版
- 2025年度幼儿园安全窗帘采购与安装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跨国并购股权整合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航空航天用变压器研发生产合同范本3篇
- 2024物权担保期限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树木种植基地合作与市场推广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矿业权转让与环境保护责任书3篇
- 基于二零二五年度业绩的企业扩张合同2篇
- 【云南省中药材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11000字(论文)】
- 服装板房管理制度
- 2024年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学》题库及完整答案(考点梳理)
- 河北省兴隆县盛嘉恒信矿业有限公司李杖子硅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 第七章力与运动第八章压强第九章浮力综合检测题(一)-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 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2022含注释)
- 微视频基地策划方案
- 光伏项目质量评估报告
- 八年级一本·现代文阅读训练100篇
- 2023年电池系统测试工程师年度总结及下一年计划
- 应急预案评分标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