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举头望明月,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上生明月,水调歌头——苏轼水调歌头——苏轼《水调歌头》是词牌名,相传隋(suí)炀(yáng)帝在开凿运河的时候,曾创作《水调歌》,唐代发展为大曲(古代歌曲的一种,即大型歌舞曲),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所以为《水调歌头》,以它为词牌的词有很多,这一篇的题目是《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水调歌头》是词牌名,相传隋(suí)炀(yáng)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诗、词、文皆独步一时。其词雄阔超旷横放杰出,开豪放一派。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写作背景:词前小序。本词写作的时间、目的:时间在丙辰年的中秋节,当时41岁的苏轼任密州太守,他在政治上处境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又与他的弟弟苏辙(字子由)六七年没有见面。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写下这首《水调歌头》,一方面来表达复杂、矛盾的心情,又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写作背景:词前小序。本词写作的时间、目的:时间在丙辰年的中秋前人曾有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
前人曾有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
朗读训练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读准字音quèshèng(旧读shēng)qǐqióngchánjuāngé朗读训练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朗读训练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划分节奏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另外也要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如:朗读训练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朗读训练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划分节奏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另外也要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如:朗读训练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理解诗意上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端起酒杯月中宫殿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经受不住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哪里比得上理解诗意上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上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明月从何时才有?我端起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乘着清风回到天上去,又恐怕在那月中宫殿里,经受不住高处的寒冷。月下起舞,清影翩翩,天上哪里比得上人间啊。上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下片: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雕花的窗户为什么指月亮在只是希望不能入睡下片: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下片: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时候,月有阴晴圆缺的时候,这些事自古以来就难以周全。希望人们能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下片: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品味欣赏(1)开头四句发出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2)怎样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此句表面在写回到月宫去,但又怕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言外之意是指词人的政治遭遇而言,指作者想回到朝廷去,又怕党争太激烈了,难以容身。品味欣赏(1)开头四句发出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表现了词人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也显示了他积极的人生态度。(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4)找出词中蕴含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
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体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
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的祝福之情。(4)找出词中蕴含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上片写饮酒问月,由向往天上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写词人的想象,他在天上、人间徘徊、矛盾,从中也提示了作者退隐与做官的抉择和困惑。下片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化为探求人生哲理,表达美好的祝愿。全词想象丰富,意境深远,哲理深刻,反映了作者政治失意而想归隐,但积极的心态,终于战胜了消极避世的念头,表现了他洒脱、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心态。上片写饮酒问月,由向往天上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写词人的想象,水调歌头词前小序:时间、目的上片饮酒问月向往天上不忍离世下片对月怀人离情惆怅心胸开阔情景交融蕴含哲理洒脱、旷达、乐观水调歌头词前小序:时间、目的上片饮酒问月下片对月怀人情景交融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时常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的事情,我们应该像作者一样积极乐观地去面对,正视失败,迎接挑战,我们的人生,定会成功!读诗歌谈启示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时常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的3、从二百二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三百一十。二百二十、二百三十、二百四十、二百五十、二百六十、二百七十、二百八十、二百九十、三百、三百一十。要看清要求,仔细数呀!边拨珠边数数,我最棒!3、从二百二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三百一十。二百二十、二百三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1000以内的数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1000以内的数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收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举头望明月,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上生明月,水调歌头——苏轼水调歌头——苏轼《水调歌头》是词牌名,相传隋(suí)炀(yáng)帝在开凿运河的时候,曾创作《水调歌》,唐代发展为大曲(古代歌曲的一种,即大型歌舞曲),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所以为《水调歌头》,以它为词牌的词有很多,这一篇的题目是《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水调歌头》是词牌名,相传隋(suí)炀(yáng)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诗、词、文皆独步一时。其词雄阔超旷横放杰出,开豪放一派。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写作背景:词前小序。本词写作的时间、目的:时间在丙辰年的中秋节,当时41岁的苏轼任密州太守,他在政治上处境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又与他的弟弟苏辙(字子由)六七年没有见面。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写下这首《水调歌头》,一方面来表达复杂、矛盾的心情,又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写作背景:词前小序。本词写作的时间、目的:时间在丙辰年的中秋前人曾有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
前人曾有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
朗读训练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读准字音quèshèng(旧读shēng)qǐqióngchánjuāngé朗读训练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朗读训练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划分节奏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另外也要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如:朗读训练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朗读训练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划分节奏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另外也要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如:朗读训练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理解诗意上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端起酒杯月中宫殿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经受不住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哪里比得上理解诗意上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上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明月从何时才有?我端起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乘着清风回到天上去,又恐怕在那月中宫殿里,经受不住高处的寒冷。月下起舞,清影翩翩,天上哪里比得上人间啊。上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下片: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雕花的窗户为什么指月亮在只是希望不能入睡下片: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下片: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时候,月有阴晴圆缺的时候,这些事自古以来就难以周全。希望人们能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下片: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品味欣赏(1)开头四句发出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2)怎样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此句表面在写回到月宫去,但又怕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言外之意是指词人的政治遭遇而言,指作者想回到朝廷去,又怕党争太激烈了,难以容身。品味欣赏(1)开头四句发出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表现了词人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也显示了他积极的人生态度。(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4)找出词中蕴含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
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体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
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抒发了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儿童绘本课件图片
- 【公开课】正数和负数+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 交通安全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 露天矿设备项目安全评估报告
- 摩托车反光镜项目可研报告市级立项用(定制版)-图文
- 2025年中国门窗配件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超大行程机床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2024-2030版)
- 儿童素描课件(十岁)
- 中国塔式起重机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 仿生学课件教学课件
- 关于员工廉洁培训课件
- 2025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
- 2024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白皮书
- 测绘生产困难类别细则及工日定额
- 湖南省长郡中学“澄池”杯数学竞赛初赛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 消防系统施工总进度计划
- 2022年广东省中山市纪念中学三鑫双语学校小升初数学试卷
- JJG30-2012通用卡尺检定规程
- 人教版八年级下英语单词测试卷
- 《卫所武职选簿》所反映的郑和下西洋史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