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第一章课件_第1页
城市地理学第一章课件_第2页
城市地理学第一章课件_第3页
城市地理学第一章课件_第4页
城市地理学第一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教师:车晓翠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人文地理学专业电子邮箱:chexc475@

电话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课程城市地理学1、城市地理学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基础、作准备。与城市总体规划内容密切相关。2、城市地理学是相关专业研究生考试的必考内容。理论性强,应用性广。1.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需要掌握和运用城市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解决规划和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是必须掌握的理论工具。实践意义理论意义学习目的(Why)

要学习城市地理学,需要了解城市地理学是做什么的,主要研究哪些内容,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要学习及怎样学习等问题。绪论城市概述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化城市产生城乡划分城市地域分类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任务、内容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关系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简史中国城市地理学发展简史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提出城市职能结构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城镇体系规划流程和工作方法城市化涵义、动力机制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城市化的近域推进和郊区化城市化历程进程城市地理学课程结构(※What)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城市中心商务区城市开发区、城中村教材与参考书教材: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许学强等主编《城市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参考书:1、周一星主编:《现代地理科学理论丛书: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2、理查德.P.格林等主编:《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3、杂志:A、《经济地理》;B、《人文地理》;

C、《城市规划》;D、《地理学报》;

F、《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H、《地理研究》。推荐两本书什么是地理学?研究地理环境及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

第一节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也称地理壳、景观壳、地球表层,是地球表面各个圈层——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相互交接的界面,具有一定的面积和厚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第一节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一、城市地理学的学科种类和学科性质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政治地理学1、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范畴内的三级学科,是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在我国,地理学属自然科学,城市地理学划为自然科学中的社会科学;在一些发达国家,把城市地理学完全划归为社会科学。三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区域

其他过程机理格局条件城市形成发展条件城市问题、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城市生长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外部空间组织第一节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城市

城市动力机制区域

城市

四、城市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城市空间组织(管理学)经济活动空间单元(地理学)城市内部联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学其他学科城市规划学城市空间结构一是以单个城市为研究客体,探讨其内部的结构、功能以及发展的一般规律。二是以若干城市为研究客体,探讨城市之间的空间组织问题。第二节城市地理学的发展与主要学派一、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1、城市地理学(形成)的孕育(启蒙)—(雏形形成)时间:产业革命-二次大战(20世纪50年代)

背景:工业革命使世界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对城市的观察、研究活动随之增长,关于城市的各种理论和学说相继问世。一、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3、城市地理学成熟时期时间:1950-1970年,空间学派兴起;1970年以来,人文学派、行为学派、激进学派出现。

背景:50年代中期以后到60年代初,地理学的“数量革命”达到高潮;克里斯塔勒中心地学说的影响迅速扩大。二、城市地理学的主要学派1、区位学派

(古典区位论、近代和现代区位理论)

2、行为学派

3、空间分析学派

4、人文主义学派

5、激进城市地理学派1、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奴隶社会时代的一些早期典籍,如《尚书》、《礼记》、《周礼》、《诗经》、《管子》等,就已经记载奴隶主阶级的城邑、聚落的相关地理知识。在漫长的封建时代,除了《史记·货殖列传》、《汉书·地理志》和大量的地方志中包含有大量城市的描述外,也有许多描述单个城市的著作,诸如《洛阳伽蓝记》、《汴京遗迹志》、《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唐两京城坊考》、《日下旧闻考》等,大都记载都城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建筑、风俗、掌故等,内容庞杂,难以称作城市地理学著作。中国近现代城市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始于20世纪,其间随着整个人文地理学的沉浮历经坎坷,其发展大体可以分为5个阶段。(1)1949年以前的兴起阶段(2)1949—1966年的相对萧条阶段(3)1967—1976年的停滞阶段(4)1976年—1980年代末的振兴阶段(5)1990年代初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综上,中国城市地理学从20世纪初期自西方国家引进以来,经历了一条在艰辛曲折中奋进的道路。和过去相比,是前进了一大步,但和同期的国际先进水平比,差距还很大。从立足于本国的研究到着眼世界;从引进国外的理论和方法到创立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从重于描述到定性定量的高度结合;从重于现状研究到精于预测和政策、决策的研究,真正形成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研究的生动活泼的局面,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中国有世界上最多的城镇人口,最庞大而复杂的城镇体系,城市化的发展方兴未艾,完全可以期望,我国的城市地理学在未来一段时间有更快的发展。3、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趋势(1)对理论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我国城市地理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学科理论不断充实和提高,但由于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起步较西方晚,在很多研究领域多是翻译和借鉴西方的经验,尚未形成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到目前,我国城市地理学方面的实践工作已经在多方面展开,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进行理论的概括、科学的推论和模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使得进一步研究成为可能。(2)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的研究将加强

经济的全球化正推动着新的世界体系的形成,这就需要我们从世界体系的视野、从深入研究生产、贸易、投资跨国流动的和人民利益出发的本地化出发,揭示世界城市体系、城市带和大都市连绵区形成演变规律、机制及对策、以应对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3)对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将加强城市空间是在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互相制约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城市已经出现社会极化的现象,并进一步对城市的居住空间分布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面对城市移民与非正规经济,如何维持城市经济发展、社会秩序与空间匹配之间的有效平衡,将是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从城市社会学层面进行城市社区组织结构、城市婚姻与家庭、城市社会阶层、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城市犯罪等社会问题及小城镇等方面的研究;从城市社会结构的角度描述和解释社会空间要素,理解和认识社会群体对空间的利用而产生的结构模式,以及这一结构形成和变化的过程;从城市问题层面强化对现代城市社会环境、城市人类生态系统、城市社会区与社会极化、新城市富裕阶层、新城市贫困现象、城市异质社区、街角帮犯罪、城市社会冲突与融合及城市空间分异等进行实证研究。(4)对新领域和新方法的研究将加强虽然,对城市地理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很快。但从总体上看,新领域和新方法的研究比较零散,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而且,大多停留在介绍国外的理论和方法或仅在少数大城市的进行实践研究的水平上,虽然研究广度不断拓宽,但研究的深度也明显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相关学科第三节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技术科学,偏重空间组织和设计,工程性较强城市形态学城市景观:街道布局、建筑风格、土地利用。侧重各部分的联系和形态演化城市生态学城市生态系统。城市中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生物群落与人类社会,物理生物过程与社会经济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

城市经济学城市财政、城市管理、城市建设投资城市社会学城市结构、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社会组织参考文献:1严重敏.城市地理学李旭旦人文地理学论丛.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许学强,朱剑如.现代城市地理学.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1988:225—248.3周一星.城市地理学.现代地理科学理论丛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HerbertDT.Urbangeography:afirstapproach.Chicester:JohnWiley&Sons,1982:1—25.5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3:1—14.6许学强,周素红.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经济地理,第23卷第4期,2003年7月.7阎小培.近年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地理学报,1994年,49:533—542.8段杰,李江.知识经济时代与城市地理研究的新视角.人文地理.第16卷第4期,2001年8月.9顾朝林,徐海贤.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地理科学.第19卷第4期,1999年8月.10顾朝林.科学发展观与城市科学学科体系建设.规划师,2005年第25期,第21卷.11姚士谋,王成新,朱振国.城市地理学研究新的领域思考.经济地理,2003年9月.12杨永春.近二十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兰州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