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数)》教学设计_第1页
新课标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数)》教学设计_第2页
新课标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数)》教学设计_第3页
新课标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数)》教学设计_第4页
新课标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数)》授课方案新课标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数)》授课方案授课目的:1.使学生经过观察、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授课内容:教科书第91页。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正方形卡片。授课过程:一、激趣引题小朋友们,小华在自己的寿辰时,亲自部署了自己的房间。你们看(电脑出示情况图),漂亮吗?房间中哪些是有规律的?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小朋友们在小华的房间中找到了那么多的规律。看来,生活中好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我们今天就连续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先出示情况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尔后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牢固旧知。]二、研究新知1.授课例7。a.规律有好多种,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我们刚刚找到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同样的地方。小朋友们真聪颖,它们都是有一组重复出现的。b.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你们看[电脑出示例7的(1)],你能找出这些图形的摆放规律吗?拿出自己的学具摆一摆,把你找到的规律与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电脑出示数字)那么,后边应怎么摆呢?(出示图形与数字)再此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c.小朋友们,刚刚我们找到的规律与我们在小华房间里找到的规律同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电脑同时出示房间中的规律和例7的(1)。]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其实不是重复出现的,而是依次增加1个图形。d.我们找到了这组图形的摆放规律。那么,这两组图形的规律大家能找出来吗?[出示例7的(2)、(3)]四人小组共同用学具摆一摆,比比哪一小组最先找到规律。哪一小组愿意将你们发现的规律告诉大家?(学生登台讲解,教师配合出示相应的数字与图形。)e.谁知道这三组图形的规律有什么同样的地方?对,它们都是依次增加同样的数。.你能创立出一些像这样的规律吗?能够用学具摆,也能够在本子上画。谁来显现一下你创立出来的规律?投影器显现,并让学生说出规律。2.授课例8。a.大家看,这是小华创立出的规律(电脑出示例8)。她创立的规律没有图形,只有数,你能找到规律吗?四人小组能够谈论一下。谁把你找到的规律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发现这个规律的?那么,后边的.数是几?为什么?(电脑出示每次增加的5和3,以及后边应填的数。)b.小朋友们这么快就找到了它们的规律。那你们知道这些数的排列规律与刚刚我们自己创立的规律有什么同样的地方吗?无论有没有图形,在数量上它们都是依次增加同样的数。找规律时,只要算出每相邻两个数的差就可以了。c.你能创立出一些规律来考一考老师吗?大家能够研究一下,看谁创立出的规律最好。学生说出自己创立的规律,教师板书,并与学生共同参加,一起找规律。三、牢固深入1.完成书上第91页做一做及第92页第4题。要修业生说出规律和找规律的方法。2.出示第92页思虑题。比一比,谁是聪颖的孩子,最先找出规律。授课反思:经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依照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经过涂色、摆学具、部署教室的活动,涵养学生的着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领悟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经过观察、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培养了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学弈》授课方案《学弈》授课方案授课目的:1、能依照课后说明劝导全文,认识故事内容。2、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3、从课文中领悟到学习必需聚精会神、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授课重难点:朗诵、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是授课的重点;把理解“之”字作为授课的难点。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同学自读自悟,合适指导朗诵和理解文章内容学法:自读自悟,使用说明,遇到困难请教老师,熟读成诵,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感觉。授课准备:1、安排同学认识孔子孟子的一生资料。2、指导同学按要求预习课文,试一试理解文章意思。3、测试题。授课过程:(一)导入新课,读通全文,掌握学法。1、教师范读全文,再领读。(以范读感染同学,领读时有意识让同学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师:学古文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朗诵。请同学们各自再读读课文。2、同学自由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3、指名读,教师指导断句。4、同学掌握正确读法后,指导同学练习熟读。(二)检查预习,结合说明,理解全文马虎。1、导学:师:学古文重在理解。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在自学的过程中是怎样学古诗的`,怎样理解的?(同学自由说)师引导:学文言文,能够比较说明课文里的说明好多,大家能够“对号入座”,把说明的内容简单地注明在课文中相应字的旁边。注好了连起来读一读,看看该怎么说,句子畅达不畅达。2、检查预习:1)理解题意:“奕”是什么意思?“学奕”呢?你是怎么知道的?2)同学自读课文,在预习的基础上理解每一句话,尔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3)同桌互讲,互相纠正补充,把在自学过程中不懂的语句记下来。4)小组合作,劝导文意。5)指名复述全文马虎。(三)引导同学正确理解课文。师:同学们发现了吗?在这篇文言文中,“之”字出现六次,有三种不一样的讲解,大家连忙找出来。课件出示带有“之”字的句子:4、教师指导学生研读“之”字的不一样讲解。报告交流:说说“之”的意思。5、还有哪些字不理解,需要帮助解决的吗?(其、以)6、解决问题,正确理解文意。(出示问题)(四)、课堂小测课堂练习1、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词语。课堂练习1、比一比,组词语。俱()援()诲()缴()惧()缓()悔()激()2、写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近义词:曰()通国()鸿鹄()弗若()反义词:非()善()作业安排选一则寓言背诵,用自己的话说说寓言的道理。《学会看病》特级教师授课方案《学会看病》特级教师授课方案【授课目的】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词典理解打蔫、艰涩、残忍、滔滔不停、火上加油、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领悟母亲对儿子的爱。【授课过程】一、创立情境,说母爱1、欣赏《懂你》:同学们,你们知道满文军的这首歌要献给谁的吗?(献给母亲的歌。)2、表达母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都从前有过这样的领悟,请大家把你知道的或你亲自体验到的有关母爱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可引导学生从电视电影,课外阅读,自己经历等方面去说。)3、导入新课:母爱是无私的',是体谅入微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热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仅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终究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二、阅读课文,懂母爱1、一读课文:⑴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自读课文时,能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默读,朗诵,速读尔后让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谈论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打蔫,艰涩,残忍,滔滔不停,火上加油,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⑵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采用两种方式解决:同学间互相解决,留待深入阅读时理解。)2、二读课文:⑴按要求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述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⑵把画出的句子多读几遍,领悟母亲的感情变化: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忧──勇气上涨⑶深入理解感悟:(重视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句子。)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母亲内心矛盾,爱子之心昭然若揭。)我想我必然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仅不帮助他,还给他火上加油。(深深自责,足见爱子之切。)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但我的心还是难过地缩短成一团。(度日如年的感觉只因母子情深。)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磨练的是意志,表现的是至爱。)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起初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正确,但这是我的责任。(负责任的爱是真爱。)3、三读课文:母爱是广袤深远的,母爱的表达也是异彩纷呈的。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好好领悟母亲的感情。(读好描述母亲语言,心理等句子是重点,读出感情的变化是重点。)三、联系实质,赞母爱1、教师引导:母爱的主题是永远的,是共同的。但每个人从母亲那处感觉到的爱是各不同样的,能不能够把你自己感觉到的母爱用自己独到的方式表达出来呢?能够写首诗,能够唱支歌,能够说几句话,也能够制作一份小礼物2、独自准备。3、交流共享。四、拓展延伸,谢母爱今天,我们经过阅读课文,走进了作者的心灵,让她告诉我们母亲怎样恩赐儿女爱;同时我们也走近了母亲的世界,她让我们深深地感觉到被爱是同样的深重。学会看病不但是我们自己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也是对母爱的最好报答。母亲对儿女的爱的表达能够是多种多样的,同样我们对母爱的报答也不要如出一辙。让我们在此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时时用自己的实质行动来报答它!【板书设计】学会看病母亲──冷漠办理尽责的爱儿子──独自看病路线图小学一数《6、7的认识》授课方案小学一数《6、7的认识》授课方案教材简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授课(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是学生已经认识了0~5各数此后进行的,是一次数的扩展。教材中供给给学生数数的资源比较明显、丰富,数椅子数、课桌数、数人数还可以够从不一样的角度去数。人数的内容为了有利于学生从图抽象出数和发展6和7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教材安排了主题图——会集圈——点子图——抽象出数——用小棒摆一摆。学生解析班上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起点相差比较大,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甚至更小的时候,已经会数甚至会读、写20以内各数,有一部分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进行20以内数的加减,对6、7的认识早已不在话下,但学生对数看法的建立还是不完满的、比较浅陋的,若是随机抽取一个数,让学生数出相应的物体,相当一部分会有困难。还有在认识1~5的序数意义时,有一些不足,有一部分学生对几和第几的看法还是比较模糊。还有班上学生观察能力比较弱,需注意培养。目标预设1、领悟6、7的基数含义。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7。

6、7

的物体2、认识6和7在自然数中的排列序次,会比较

0~7

各数的大小,知道6、7的序数含义。3、经过用不一样方法数数、拼摆、拨珠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4、结合数数、写数的过程,培养学生优异的学习、书写习惯,向学生浸透环保教育和珍爱小动物的教育。授课重、难点领悟6、7的基数及序数含义。授课准备教具准备:主题图、金鱼图、点子图、直尺图、计数器学具准备:7个小圆片授课流程一、创立学习情境师:我们一起做一个拍手游戏。(教师拍3下)你们刚刚听到老师拍了几下?生:老师拍了3下。(请三个小朋友回答,要求回答完满)教师拍6下,生回答,出示课题6。教师拍7下,生回答,出示课题7。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6和7。(出示完满课题:6和7)二、6、7的基数含义(我感觉教科书中主题图供给数数的资源诚然比较丰富,但搅乱相比较较大,本班学生观察能力比较弱,需要逐渐培养,再加上操作上的`需要所以对教科书中的主题图进行了更正,一条河;河里有5只小鸭,岸上有1只;草地上又6棵树;天空飞着6只小鸟,树上停着1只小鸟;草地上有7只蘑菇。)1、观察主题图出示主题图师:小朋友们,在这幅图上你们发现了什么?它们的数量又是多少呢?看哪位小朋友能用最快的速度,正确的把它们的数量数出来。(学生经过数数后,开始报告,教师予以必然)师:你是按什么序次数的?(生: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等)师:我们按这种序次边数,边把这些可爱的小动物请出了。(把河里的小鸭,空中的小鸟移到黑板上)2、从会集图抽象到点子图请小朋友说说,图上的东西,你最喜欢哪个?师:你喜欢的东西有多少呢?不用嘴告诉老师,而用小圆片来表示,你喜欢的东西有多少你就摆多少个小圆片。学生摆完后报告(教师提问你摆了多少个小圆片?依照学生报告的个数,教师连续追加问题,你为什么摆这么多?)提问两个学生师:小朋友们猜一猜,他摆的是什么呢?师:6只小鸭,也能够表示6棵树,都能够用6个小圆片表示,我们此后就把它记做“6”(板书:6)。7个小圆片能够表示7只小鸟,也能够表示7朵花,我们此后就把它记做“7”(板书:7)。3、生活中的数师:生活中哪些东西还可以够用6表示呢?学生观察、回忆报告师:哪些东西能够用7表示呢?学生观察、回忆报告4、6、7的写法师:这么多东西能够用6、7表示,那你们会写6、7吗?在我们生活中有好多东西长得想6、7的形状。你们想到了什么?说说看(哨子、锄优等)教师示范,学生在书上描红,每个数字描述两个。三、6、7的序次1、出示计数器师:我们在计数器上怎样拨出“6”呢?6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呢?师:我们能够看出“6”舔上1就是“7”,“7”去掉1就是“6”。2、出示直尺图(小黑板出示)(对教科书上的直尺图做出了更正,经过填空让学生对7以内的数序有更深刻地领悟,并给学生供给了一个推理、猜想的空间,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师:1与3之间填几?为什么填2?最后两个应该填几?师:我们一起把这几个数字读一读,倒过来会读吗?师:1的后边是几?像这样的问题你们会提吗?指明提问回答,同桌互提互答。四、比较5、6、7的大小出示点子图(幻灯片出示)师:这三幅点子图分别用什么数字表示?你使用什么方法数出图中的点数的?师:从这三个数中任意选出两个数比较它们的大小,用“>”“<”连接起来。要求每个学生独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