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度教案-词坛飞将辛弃疾_第1页
2023学年度教案-词坛飞将辛弃疾_第2页
2023学年度教案-词坛飞将辛弃疾_第3页
2023学年度教案-词坛飞将辛弃疾_第4页
2023学年度教案-词坛飞将辛弃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标题词坛飞将辛弃疾作者姓名所属单位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邮政编码学科领域(在FORMCHECKBOX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FORMCHECKBOX思想品德FORMCHECKBOX音乐FORMCHECKBOX化学FORMCHECKBOX信息技术FORMCHECKBOX劳动与技术√语文FORMCHECKBOX美术FORMCHECKBOX生物FORMCHECKBOX科学FORMCHECKBOX数学FORMCHECKBOX外语FORMCHECKBOX历史FORMCHECKBOX社区服务FORMCHECKBOX体育FORMCHECKBOX物理FORMCHECKBOX地理FORMCHECKBOX社会实践FORMCHECKBOX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二年级所需时间课内3课时+课外4课时主题单元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在中国文学史上,辛弃疾是一位令人敬仰的文武全才。他既有戎马倥偬的传奇人生,又有风雨纷飞、鱼龙百变的笔墨文采,被后人誉为“词坛飞将”。本单元将通过鉴赏辛弃疾的词,结合辛弃疾的人生经历,走进一代词宗辛弃疾的精神世界。本单元选题源自鲁人版的《唐诗宋词选读》中的第四单元《南宋的乱世词心》,学生自初中以来已经学习了辛弃疾的多首词作,本单元将依托《水龙吟》《青玉案》等词,进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成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品读辛词,了解辛弃疾词作主要的创作内容。专题二,比较鉴赏苏轼和辛弃疾的豪放词风。专题三,走进辛弃疾的精神世界。进行班级内诗词诵读比赛,设计“词坛飞将辛弃疾”的文学评论写作,发在班级博客上,完成本单元学习的成果展示。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辛弃疾诗词创作的主要内容。2.能够比较鉴赏苏轼和辛弃疾的豪放词风。3.能够在深入品味词作的基础上,领悟词人抒发的情感。过程与方法:1.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在领会辛弃疾精神内涵的过程中,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评价人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2.感悟辛弃疾的精神魅力,培养感悟美的情怀。对应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1.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2.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3.《标准》突出强调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以体现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共同目标和价值。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对中华文化的体认,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是高中语文课程所特有的魅力,体现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广阔的人文视野。4.中国文化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基础,是使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绵延不绝的血脉之根,而中国文学记载着久远而优秀的中国文化,《楚辞》的诡谲奇丽,《诗经》的质拙朴实,唐诗的雍容华贵,宋词的典雅绮秀,都通过文学语言显现出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体现出一种民族文化精神,一脉中国气派。让学生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学,就是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使得它们与学生自己的文化保持着割不断的心理联系,形成健康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感情。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辛弃疾的诗词创作主要内容体现在那些方面?2.苏轼和辛弃疾的词风有何异同?3.辛弃疾词作流传千古的原因何在?专题划分1.了解辛弃疾诗词创作的主要内容。2.能够比较鉴赏苏轼和辛弃疾的豪放词风。3.能够在深入品味词作的基础上,领悟词人抒发的情感。专题一了解辛弃疾诗词创作的主要内容。所需课时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专题一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本次专题活动围绕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清平乐》(茅檐低小)《水龙吟》《青玉案》《》六首词展开,了解辛弃疾诗词创作的主要内容。学习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归纳,概述。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诵读辛弃疾的五首词,能够用语言比较准确地描述自己的诵读感受。2.用书面文字鉴赏一首词,通过实物投影交流文字稿。3.将这五首词按题材进行分类,并指明各自的特点。本专题问题设计1.你能够尝试将自己初读每首词的感受描绘出来吗?2.这五首词中按照抒发的感情可以分作几类?各自的特点是什么?3.你能尝试用优美的书面文字对一首词进行鉴赏吗?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常规资源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其他辛弃疾词五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四)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活动一:引导学生诵读五首词,并口头描绘初读的感受。活动二:引导学生按照情感抒发的不同进行分类,并指明各自的特点。辛弃疾的传世佳作,大致可分三类:英雄气:《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水龙吟》慷慨激昂雄伟豪放乡村语:《清平乐》(茅檐低小)《》清新闲适儿女情:《青玉案》蕴藉柔媚小组内交流,班内交流,教师引导。活动三:选取你最喜欢或体会最深的一首词,进一步品味,用书面文字进行赏析,通过实物投影交流文字稿。小组交流,班内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布置作业:背诵五首词。教学评价(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1.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2.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专题二比较鉴赏苏轼和辛弃疾的豪放词风。所需课时课内1课时+课外2课时专题二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自古以来论豪放派词者,都以“苏辛”并称,作为豪放词派的杰出代表,二人的风格又不尽相同,从以下几首词中,探讨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的异同。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苏轼、辛弃疾词风的相同点2.苏轼、辛弃疾词风的不同点3.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4.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本专题问题设计1.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和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在风格上的共同点是什么?2.苏轼的《定风波》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风格上的不同点是什么?3.苏轼、辛弃疾词风有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常规资源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其他(一)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二)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的《定风波》(四)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呑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猩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活动一:检查专题一五首词的背诵情况。活动二:探究思考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和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在风格上的共同点是什么?引导:从两个人的代表作中,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豪迈的气势,一改之前绮丽婉约的词风,在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苏轼创立了豪放词,而辛弃疾将其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苏轼的《定风波》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风格上的不同点是什么?引导:苏轼、辛弃疾词的这种超脱与执着、旷达与悲愤的区别,从他们的作品中大量的表现了出来。苏轼的豪放风格主要表现为面对人生挫折时流露出来的达观情怀。而辛弃疾词的豪放风则主要表现为对抗金复国的强烈执着与英雄失路的苦闷悲愤的情怀。活动四:集中讨论:苏轼、辛弃疾风格有差异的原因引导:其一,是两个人生活的时代不同。其二,是两个人思想上的不同。活动五:(课下)提供文学评论的范例,介绍撰写文学评论的基本原则与写作格式。指导学生撰写评论文章:走进辛弃疾的精神世界。放到班级博客上进行交流。教学评价(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1.能够背诵辛弃疾的诗词;2.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智慧共享;3.撰写文学评论,能够抒发自己对人物的独到认识;能够在博客圈内对同学博文给予认真、合理的点评。专题三走进辛弃疾的魅力情怀所需课时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专题三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本专题主要检测学生对辛弃疾词的掌握情况,举行诗歌配乐朗诵比赛,并设计一次博文展示活动。本次活动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班内展示评比的方式。首先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朗诵代表,全班同学进行投票,选出优胜小组和优胜个人。最后,举行全班博文展示评比。完成对整个单元学习的汇报总结。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通过诗歌配乐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对诗词的热爱。2.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3.通过对辛弃疾词的鉴赏学习,领悟辛弃疾的魅力情怀。本专题问题设计1.你最喜欢辛弃疾的哪一首词?2.辛弃疾的词流传千古的原因何在?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多媒体常规资源班级博客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其他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活动一:课前布置诗歌朗诵的任务。小组讨论所选诗词和推荐人选,每组不少于2人。(1)诵读内容:辛弃疾的诗词。(2)诵读形式:脱稿,配乐,追求进入诗歌意境,恰当抒发诗歌情感。活动二:全班分四个组课下交流博文,每组推选两篇优秀博文,参加全班评选。全班展示交流。根据评价量表评出优胜小组和优胜个人。活动三:辛弃疾的词为什么流传千古魅力不减?活动四:教师作单元学习总结。辛弃疾之所以能够独树一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