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事业单位补充招考4名服务期满“三支一扶”大学生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篇_第1页
2022年10月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事业单位补充招考4名服务期满“三支一扶”大学生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篇_第2页
2022年10月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事业单位补充招考4名服务期满“三支一扶”大学生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篇_第3页
2022年10月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事业单位补充招考4名服务期满“三支一扶”大学生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篇_第4页
2022年10月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事业单位补充招考4名服务期满“三支一扶”大学生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米宝宝科技2022年10月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事业单位补充招考4名服务期满“三支一扶”大学生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题目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综合能力拔高-押题卷(共100题)1.根据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收入不需缴纳所得税的是(

)。

A.财产租赁所得

B.劳务报酬

C.保险赔偿

D.红利所得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①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②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③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④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⑤保险赔款;⑥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⑦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⑧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⑨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⑩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2.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凸显本地文化特色至关重要。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只有文化的________,城市才能________其特色与气质。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所以我们必须切实推进有文化记忆的城镇化。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播

凸显

B.继承

形成

C.融入

定格

D.浸润

彰显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文中提到“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也就是城市会受到文化精神层面的影响。C项“融入”指融合,混入;D项“浸润”指滋润浸染,逐渐渗透。二者均能体现出文化对城市的作用。A项“传播”指广泛散布;B项“继承”指承接先代传统。二者均语义不符,排除A项和B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该空所填词语搭配“特色与气质”。D项“彰显”指鲜明地显示,能够照应首句“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凸显本地文化特色至关重要”,符合文意。C项“定格”指确定在某种状态、格式、标准上,语义不符,无法照应前文,排除C项。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从第二空入手,根据前文“凸显本地文化特色至关重要”可知,横线处表示城市显示出它的特色与气质。A项“凸显”表示清楚地显露,D项“彰显”表示鲜明地显示,均符合文意,保留。B项“形成”表示发展变化而成,C项“定格”表示固定在某一个画面上,均不符合文意,排除。

第一空,横线处搭配“文化”,根据前文“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可知,文化是深入骨髓的。A项“传播”搭配文化,强调文化传递、广泛散布,不能体现文化是灵魂这层含义,排除。D项“浸润”表示浸染、熏陶,文化经过熏陶可逐渐由表及里,体现文化是灵魂的含义,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推进有文化记忆的城镇化》3.李某深夜下班途中,见马路边一男子醉酒倒地,神志模糊,随身所携钱包洒落一旁,顿起贪念,佯装熟人将男子扶至路旁,将皮包取走(内有5000余元现金和银行卡若干),李某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

B.抢夺罪

C.诈骗罪

D.抢劫罪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分则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题干中李某趁醉酒的人没有防备,取走皮包,属于盗窃。且皮包内有5000余元现金和银行卡若干,财产金额已经超过3000元,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罪是指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行为。抢夺罪的行为模式为对物暴力,强行取财,李某的行为不符合抢夺罪的要件。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是指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李某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罪。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D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劫罪的行为模式是对人暴力、压制反抗、强行取财,本案不符合该行为模式。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4.①寺院外围有宽约200米的护城河环绕

②并开始主持修建吴哥寺

③九个世纪前,苏利耶跋摩二世统一了分裂的吴哥王国,登上王位

④吴哥寺坐落在今日暹粒市区以北5.5公里处

⑤全寺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3公里,呈四方形结构

将上述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④②⑤①③

B.⑤①④②③

C.④⑤①③②

D.③②④⑤①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观察选项,③④⑤充当首句,③阐述“苏利耶跋摩二世”登上王位,④说明“吴哥寺”的坐落位置,⑤说明“吴哥寺”长宽以及形状,根据日常逻辑顺序可知应先介绍“吴哥寺”的位置,然后再具体介绍其长宽形状,故④应在⑤之前,据此可排除B项。

②通过并列标志词“并”说明“开始主持修建吴哥寺”,对比选项只有③提到可“主持修建”的主体“苏利耶跋摩二世”,故③②可捆绑,据此排除A项。

对比C、D两项,只需确定③②和④⑤①的前后顺序即可,根据日常逻辑顺序,应该先介绍“吴哥寺”的目前的整体情况,然后再具体介绍“吴哥寺”的历史由来,据此可排除D项。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吴哥寺:神圣王权的遗迹》5.编钟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的“一钟两音”。当你敲击正鼓的时候,它会发出基频,而当你敲击侧鼓的时候,它会发出上方三度的第二基频。这是因为编钟是合瓦形结构的,提供了与钟口长短轴成正反对称的基频振动模式。所以当敲击正鼓部时,第二基频的振动和发声受到抑制,从而发出第一基频的音高;相反,敲击侧鼓部时,第一基频受到抑制。这样,“合瓦形”钟体就提供了两组振动模式、两组振动系统。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编钟的造型特点

B.一钟双音的历史起源

C.物体振动与发声的关系

D.编钟发声的秘密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了编钟的特点是“一钟两音”,第二句具体说,如何敲击产生“两音”,第三句开始进一步解释说明为什么会产生“一钟两音”。最后一句,对原因进行总结,为文段主旨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适合作为文段的标题。A选项,只提到了编钟的外形,没有涉及发声的原理,排除A选项;B选项,“历史起源”文段没有涉及,无中生有,排除;C选项,没有提到主体词编钟,排除C选项。

因此,选择D选项。

6.某校举办一场答题活动,总共10道题,每人基础分10分,答对得3分,答错扣一分,不答不得分也不扣分。问至少需要多少人参加答题,才能保证有三个人得分相同?

A.41

B.75

C.77

D.83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最值问题,属于最不利构造。

第二步,要保证有三个人得分相同,最不利的情况为每种可能的分数都只有2个人获得,故需要知道得分的所有可能情况。得分最高为10道题都答对,共40分;得分最低为10道题都答错,共0分,得分均为整数,从0分到40分,共有41种可能。枚举如下:

当答对9道题时,39、38、35三个分数无法得到,当答对题目数≤8时,分数从34开始逐渐下降至0均可得到,共计有41-3=38(种)得分情况,最不利值为38×2=76。

第三步,根据最不利构造问题:答案=最不利值+1,代入数据可得:答案=76+1=77。

因此,选择C选项。

7.燕子:迁徙

A.大象:群居

B.冬眠:狗熊

C.耐旱:仙人掌

D.骆驼:沙漠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词项间关系,明确燕子和迁徙之间的关系,选择与题干关系相同的一项。燕子具有迁徙的特点。

A项,大象具有群居的特点,与题干关系相同。

B项,狗熊具有冬眠的特点,前后顺序与题干相反,与题干关系不同。

C项,耐旱是仙人掌的特点,前后顺序与题干相反,与题干关系不同。

D项,骆驼生活在沙漠里,与题干关系不同。

故本题选A。8.若某月周六、周日共9天,并且这个月的最后一天为周六,那么该月可能是(

)。

A.第一天为周四的9月

B.第一天为周四的5月

C.第一天为周五的7月

D.第一天为周三的2月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每月1-28号共28天,对应完整的4个星期,有周六、周日共计天。

方法一:该月周六、周日共9天且最后一天为周六,则该月1-28号以外的几天中仅有1个周六且无周日,分情况讨论:

若该月共有29天,则29号即为周六,那么1号与29号相同,也为周六,D项排除。

若该月共有30天,则29号、30号分别为周五、周六,那么1号为周五,A项排除。

若该月共有31天,则29-31号分别为周四、周五、周六,那么1号为周四,C项排除,B项当选。

方法二:代入排除法。

代入A项,若9月的第一天为周四,则29号也为周四,30号(即该月最后一天)为周五,与题干所给条件矛盾,排除。

代入B项,若5月的第一天为周四,则29号也为周四,31号(即该月最后一天)为周六,满足题意,当选。

C、D项无需再代入验证。

故正确答案为B。9.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事业经营者均未能________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如梦方醒,结果往往是请来了名气很大的“空降兵”也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意识于事无补

B.体会无力回天

C.观察无济于事

D.认识一事无成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辨析第一空备选词语的侧重点,排除与文段语境不符的词语。第三步,辨析第二空备选词语的含义,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第一空,比较四个词语,都含有认识事物的意思,但“观察”仅仅是认识具体事物的表象,范围较窄,用在此处不合适,排除C。“体会”一般用于对某种境界或事物的感受,“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不是一种感受,排除B。

第二空,“于事无补”意为对事情毫无补益;“一事无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句中说的是未能认识到“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等到造成重大损失后再花大力气去补救已经没有用了,“于事无补”符合句意,而“一事无成”明显与此意不符,排除D。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等到……才如梦方醒”可知,前文表达的意思是很多事业经营者未觉察到这个道理,填入的词应有“觉察、知道”之意。A项“意识”指觉察;D项“认识”指能够确定某一人或事物,二者均符合文意。B项“体会”侧重体验之后的感受;C项“观察”指仔细察看。二者均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和C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造成了重大的损失……请来了名气很大的‘空降兵’也________”可知,即使请名气很大的人也弥补不了损失。A项“于事无补”指事情做完后有不好的结果想补救也没法补救,符合文意。D项“一事无成”侧重讲一个人做事毫无成就,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实词和成语的混搭。

第一空,可从前后照应和搭配范围的角度来考虑。“经营者”与“决策”中存在的风险或隐患之间不能用“观察”和“体会”,所以B、C排除,在AD中选择。

第二空,题干的意思是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就算请来名气很大的人帮忙也对事情毫无补益,“于事无补”完整表达了这个意思,当选。而“一事无成”是指连一件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不符合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A。10.甲、乙、丙三辆汽车分别从A地开往千里之外的B地。若乙比甲晚出发30分钟,则乙出发后2小时追上甲;若丙比乙晚出发20分钟,则丙出发后5小时追上乙。若甲出发10分钟后乙出发,当乙追上甲时,丙才出发,则丙追上甲所需时间是:

A.110分钟

B.150分钟

C.127分钟

D.128分钟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相遇追及类。

第二步,设甲、乙、丙三辆汽车的速度分别为x、y、z。由于甲行驶30分钟的路程,乙需要2小时才能追上,则30x=(y-x)×2×60,化简得x∶y=4∶5。又因乙行驶20分钟的路程,丙需要5小时才能追上,则20y=(z-y)×5×60,化简得y∶z=15∶16。所以三辆汽车的速度x∶y∶z=12∶15∶16。

第三步,赋值甲、乙、丙的速度分别为12、15、16,甲出发10分钟后乙出发,则乙追上甲的时间为(分钟),故丙出发时甲已经行驶10+40=50(分钟),设丙追上甲所需时间是t分钟,可得方程12×50=(16-12)×t,解得t=150。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设甲车速度为x,乙车速度为y,丙车速度为z,由题意可得,(y-x)120=30x,(z-y)300=20y,(y-x)t=10x,化简得(y-x):x=1:4,(z-y):y=1:15,令y=15、x=12、z=16,则t=分钟,说明丙出发时甲已经出发了50分钟,所以追上甲的时间为分钟。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此处的追及距离为某辆车早出发的时间行驶的距离,所以直接用速度表示题干的等量关系即可。根据题干条件可知,0.5V甲=(V乙-V甲)×2,V乙=(V丙-V乙)×5,化简得V甲∶V乙∶V丙=12∶15∶16。若甲先出发10分钟,则乙追上甲时,甲走过的时间为小时,此时丙出发追上甲需要时间

小时=150分钟。11.有甲、乙、丙三种花卉,分别是玫瑰、郁金香、风铃草,这三种花卉是从三个不同的国家运来的,分别是A国、B国和C国。下列条件是已知的:(1)花卉乙不是风铃草;(2)花卉乙不是从C国运来的;(3)花卉丙不是从A国运来的;(4)玫瑰不是从B国运来的;(5)风铃草是从A国运来的。

根据上述条件,可以推出花卉乙是:

A.玫瑰

B.郁金香

C.玫瑰或郁金香

D.无法判断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涉及花卉乙信息较多,可关联同维度信息进行解题。结合(1)(5)可知,花卉乙不来自A国;再结合(2)可知,花卉乙来自B国;结合(4)可知,花卉乙非玫瑰,再结合(1)可知,花卉乙是郁金香。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根据条件(4)(5),可得风铃草是从A国运来的,郁金香是从B国运来的;玫瑰是从C国运来的;

根据条件(1),可得乙不是风铃草不来自A国,那么乙可能是郁金香或玫瑰;

再根据条件(2),可得乙不是玫瑰,所以,乙是郁金香。

因此,选择B选项。12.“五岳归来不看山”,以下选项与上述推理方式最相近的是:

A.疑是银河落九天

B.桂林山水甲天下

C.稻花香里说丰年

D.二月春风似剪刀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推理方式最相近”,确定为平行结构。

第二步,分析题干推理形式。

五岳归来不看山:看过五岳之后不用看其他的山,表示五岳是山中景色最好的,但是得出该结论的人没有看过全部的山的景色,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疑是银河落九天:采用比喻的修辞方式,与题干的推理形式不同,排除;

B项:桂林山水甲天下:看过桂林的山水之后认为其是天下最美的,但是得出该结论的人没有遍览天下山水,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与题干推理形式相同,符合;

C项:稻花香里说丰年:空气中散发着稻花的香味,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采用的是陈述的方式,与题干的推理形式不同,排除;

D项:二月春风似剪刀:采用的是比喻的方式,与题干的推理形式不同,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13.宋词的代表流派主要有两个派别,婉约派和豪放派。下列属于豪放派代表人物的是(

)。

A.晏殊

B.曾巩

C.苏轼

D.柳永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张先、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等(一般也包括晚唐五代时期的温庭筠和李煜);豪放派,是形成于中国宋代的词学流派之一。豪放词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苏轼、苏辙、辛弃疾、王安石等。

A项错误,晏殊,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B项错误,曾巩,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C项正确,苏轼,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D项错误,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故正确答案为C。14.食品的保质期是指其:

A.最终食用期

B.最佳食用期

C.出厂日期

D.制作日期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第二步,食品的保质期是指食品的最佳食用期,通俗地讲,食品的保质期其实就是食品的寿命。食品保质期是指食品在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保质期由厂家根据生产的食品特性、加速实验或测试结果进行确定,相当于企业针对产品对消费者给出的承诺——在此期限内,食品的风味、口感、安全性各方面都有保证,可以放心食用。保质期不是识别食物等产品是否变质的唯一标准,可能由于存放方式,环境等变化造成食物过早变质。所以食物等尽量在保质期未到期就及时食用。

因此,选择B选项。

15.某班学生选择兴趣班,规定每个学生必须选择1-2个兴趣班。其中有28人选奥数班,有26人选体育班,有30人选音乐班,同时选奥数和体育班的有12人,同时选奥数和音乐班的有16人,同时选体育和音乐班的有8人,则只选了1个兴趣班的学生人数是(

)人。

A.10

B.11

C.12

D.13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根据三集合容斥原理:,可知,解得,即学生总数人,则只选了1个兴趣班的学生人数人。

故正确答案为C。16.火︰热情︰态度

A.水︰急速︰速度

B.木︰温柔︰女性

C.土︰肥沃︰贫瘠

D.松︰高洁︰品质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火”象征“热情”,“热情”是一种“态度”,即题干逻辑为,第二项是第一项的象征意义,第二项与第三项构成属性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中,“急速”是“水”的一种流动状态,不是象征意义,不符合题干逻辑;

B项中,“木”和“温柔”不构成象征意义的逻辑关系,不符合题干逻辑;

C项中,“肥沃”是“土”的一种属性,不是象征意义,不符合题干逻辑;

D项中,“松”象征“高洁”,“高洁”是一种“品质”,符合题干逻辑。

故正确答案为D。17.病虫害一直以来都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之一,每年在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难以估量。科学家发现,经常暴发病虫害的森林大多是一些:

A.阴生树种为主的次生林

B.阳生树种为主的次生林

C.种群简单、树种单一的人工林

D.种群复杂、种类繁多的自然林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了解次生林的相关内容。次生林是通过采伐或其他自然因素破坏后,自然恢复的森林,且无论是阳生还是阴生树种为主其生态系统都较种群简单、树种单一的人工林更复杂更稳定,抵御生态灾害的能力和自愈能力更强。知道此概念即可推测选C。近几十年中国森林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工林面积迅速扩大。由于所建立的人工林多为单一树种、单一结构的纯林,这样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因此,有害生物一旦传入发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造成大面积的暴发流行,从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态系统。

第二步,人工林是通过人工措施形成的森林,树种选择、空间配置及其他造林技术都是按照人们的要求来安排。人工林的特点是生态结构比较单一,食物链不完整,抵抗力和稳定性弱,容易爆发病虫害。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病虫害常对农、林、牧业等造成不良影响。种群简单、树种单一的人工林更经常暴发病虫害。

故正确答案为C。18.某公司为度过暂时的经济危机决定减少业务员的数量,公司董事会计划首先解雇效率较低的业务员,而不是简单按照业务员业务多少决定解雇哪些业务员。

以下哪项是公司董事会做出这个决定的前提?

A.业务员的报酬是根据业务量决定的多少决定的

B.最具有业务经验的业务员是最好的业务员

C.一个业务员的效率不会与另一个业务员相同

D.董事会有能比较准确地判定业务员效率的方法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公司董事会计划首先解雇效率较低的业务员。

论据: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业务员的报酬与论点中业务员效率的高低无必然联系,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无关选项。业务经验决定业务员好坏,与论点中业务员效率的高低无必然联系,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不明确项。论点为计划解雇效率低的人,即使两个业务员的效率相同,也不影响该计划的实行,不具有加强作用。

D项:补充前提。公司想要解雇效率低的业务员,首先得能确定如何计算业务员的效率,否则就无法依此解雇员工,可以作为前提,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

19.不仅仅是用人单位,劳动者也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以下选项中劳动者无权解除劳动合同的是(

)。

A.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B.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保

C.劳动者在职期间证明不符合用人条件的

D.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劳动保护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劳动法。

ABD项正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C项错误,劳动者在职期间证明不符合用人条件的,不属于劳动者解除合同的法定情形。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20.法官自由裁量应力求达到合法与合理高度统一,尽可能的减少法律适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杜绝司法擅判与专横。(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知识。

第二步,法官刑事自由裁量权,是指酌情做出决定的权力,并且这种决定在当时情况下应是正义、公正、正确、公平和合理的。法律常常授予法官以权力或责任,使其在某种情况下可以行使自由裁量权。有时是根据形势所需,有时则仅仅是在规定限度行使这种权力。从性质上看,法官自由裁量权是法律赋予的有限的司法选择权。所以,法官自由裁量应力求达到合法与合理高度统一,尽可能的减少法律适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杜绝司法擅判与专横。题干表述无误。

因此,本题正确。

21.长为8宽为5的长方形内有一内接阴影四边形(如图所示),则阴影四边形的面积是:

A.15.5

B.21.5

C.20.5

D.20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平面几何类。

第二步,根据题意,要求解阴影四边形的面积,可做如下图所示的辅助线,由图形可知除去中间矩形ABCD面积1×3=3以外,其余阴影部分面积和空白部分面积相等。则剩余阴影部分面积为,故阴影四边形的面积为18.5+3=21.5。

因此,选择B选项。22.中国彩陶很注意图案纹样与器型的关系,

而统一协调,也注意彩陶图案在不同

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这种以彩绘纹样与造型

完美结合的艺术手法,同时也成为传统雕塑和工艺美术极有特色的表现手法。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交相辉映角度天衣无缝

B.五彩缤纷位置错落有致

C.千变万化方向有目共睹

D.相辅相成视角浑然一体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横线前文可知此处形容的是“中国彩陶图案纹样与器型的关系”,且根据后文“统一协调”、“完美结合的艺术手法”可知,横线处表达二者关系是相互配合的,D项“相辅相成”指相互补充,相互促成,置于文段体现出二者的关系是紧密的,符合文意,保留;A项“交相辉映”指各种光亮、色彩等相互映照,形容美好的景象;B项“五彩缤纷”形容色彩繁多艳丽;二者均不能形容图案纹样与器型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千变万化”指变化无穷,文段并非有变化之意,与文意不符,排除,锁定D项。

第二空,代入验证,“视角”指的是观察物体时不同的角度,置于文段体现出彩陶图案在不同的角度都有不同的效果,符合文意。

第三空,代入验证,“浑然一体”指融合成为一个整体,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多用于诗文、绘画等,置于文段符合艺术表现的语境,体现出纹样与造型的完美结合,符合语境。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新石器时代的彩绘陶,引导了中国美术的意象表现之路》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从第一空入手,此处所填词语用于形容“图案纹样与器型的关系”,排除不能修饰该关系的A、B。由“统一谐调”可知,所填词语表示二者相互配合,排除C。第三步,验证后两空。第一空,根据横线前的内容可知,此处所填词语用于形容“图案纹样与器型的关系”。“交相辉映”指相互映照,多用来形容各种光亮、彩色等。“五彩缤纷”形容色彩繁多而艳丽。二者均不能用来形容“图案纹样与器型的关系”,排除A、B。由“统一谐调”可知,所填词语表示二者相互配合的意思。“千变万化”形容变化无穷,填入与句意不符,排除C。“相辅相成”指两种事物互相辅助,互相促进,缺一不可,填入此处用以形容两者的关系,恰当。

验证后两空,“视角”填入此处用以表现彩陶从不同角度观察有不同效果,恰当。“浑然一体”指融成一体,完整不可分,填入与后文的“完美结合”对应恰当。

故本题选D。23.意大利国家男子足球队长期屹立在世界足坛,其最为称道的就是该队钢筋混凝土般的防守体系,

填入括号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固若金汤

B.坚如磐石

C.颠扑不破

D.稳如泰山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根据“最为称道的就是该队钢筋混凝土般的防守体系”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应体现足球队防守体系坚固之意,A项“固若金汤”形容城池和阵地非常坚固,侧重跟“防守”有关的城镇、阵地、防线等的牢固,符合文意,当选。

B项“坚如磐石”比喻极为坚定,不可动摇,多形容建筑物等的坚固,不可动摇,也比喻集团、国家的坚强,不可战胜,与文意不符,排除;

C项“颠扑不破”比喻言论、学说等牢固可靠,永远不会被驳倒推翻,与文意不符,排除;

D项“稳如泰山”指稳定牢固如泰山一般,不可动摇,多形容高大建筑物的坚固,不可摧毁,也形容人在紧急情况下的镇定、坚强,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24.下列四种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A.胆汁

B.唾液

C.血液

D.胃液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

第二步,通常情况下,pH值是一个介于0和14之间的数,当pH<7的时候,溶液呈酸性,当pH>7的时候,溶液呈碱性,当pH=7的时候,溶液呈中性。pH值愈小,溶液的酸性愈强;pH值愈大,溶液的碱性也就愈强。D项胃液是胃内分泌物的总称,包括水、电解质、脂类、蛋白质和多肽激素,其pH值为0.9-1.5,酸性很强。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胆汁分为肝胆汁和胆囊胆汁,其pH值分别是7.4和6.8。胆汁,由肝细胞分泌的分泌液。因胆汁分泌是持续不断的,在非消化期,胆汁经肝管转入胆囊内贮存;在消化期,胆汁可直接由肝脏和胆囊大量排到十二指肠,促进脂肪的消化分解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胆汁在十二指肠内可中和一部分胃酸。

B项:唾液,被人们俗称为口水、哈喇子,其pH值为6.6到7.1,呈中性、弱碱性或弱酸性。唾液是一种无色且稀薄的液体,被人们俗称为口水、哈喇子,虽然在古代被称为“金津玉液”,现代却向来给人有不洁不雅之感。

C项:血液一种红色不透明的粘稠液体,其pH值为7.3-7.4,呈弱碱性。血液是流动在人的血管和心脏中的一种红色不透明的粘稠液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一升血浆中含有900—910克的水,65—85克的蛋白质和20克的低分子物质,低分子物质中有多种电解质和有机化合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类细胞。

D项:胃液,胃内分泌物的总称。包括水、电解质、脂类、蛋白质和多肽激素。纯净胃液为无色透明液体,pH0.9~1.5,比重为1.006~1.009,每日分泌量为1.5~2.5升,含固体物约0.3~0.5%,无机物主要为Na+、K+、H+和Cl-。

25.发散思维是指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答案的思维模式。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太可能属于发散思维的是(

)。

A.周芬认为自己在公司付出的努力比别人多,应该得到比别人更多的报酬

B.某房地产开发商在新建小区修建屋顶花园,以增加绿化面积,减少占地,改善环境,净化空气

C.莱特兄弟从蜻蜓飞行的身上受到启发,发明了飞机

D.司马光为了救出掉进缸里的小孩,举起石头砸破了水缸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从多方面寻找答案”。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周芬认为自己在公司付出的努力比别人多,应该得到比别人更多的报酬,周芬只是从个人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努力,不符合“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不符合定义,当选;

B项:房地产开发商在新建小区修建屋顶花园,是从美观、环保等角度为小区居民考虑,符合“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符合定义,排除;

C项:莱特兄弟从蜻蜓飞行的身上受到启发,发明了飞机,是通过观察生物形态,从仿生学角度进行发明创造,符合“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符合定义,排除;

D项:司马光为了救出掉进缸里的小孩,考虑的是只要缸里没有水的话小孩就不会被淹死,符合“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符合定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26.最近一项针对职业病致病原因的调查显示,在所有接受调查的职业病患者中,有69.2%的职业病患者每天工作达9.7个小时,其中74.8%的患者每天工作达12个小时。这种长时间密集的与有毒有害物质的接触,使罹患职业病的风险提高。这表明,通过减少工作时间,可以大幅降低劳动者患上职业病的风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断?

A.在所有接受调查的职业病患者中,26%的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少于9.7个小时

B.在所有接受调查的职业病患者中,26%的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少于12个小时

C.在所有接受调查的职业病患者中,31%的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少于9.7个小时

D.在所有接受调查的职业病患者中,31%的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少于12个小时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题干论断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论据为“调查显示”后面的内容,论点为“这表明”后面的内容。要支持该论断,可以说明减少工作时间确实能降低患职业病的风险。题干通过对职业病患者的调查数据得出“减少工作时间可以大幅降低劳动者患上职业病的风险”的观点。

A项,说明工作时间少于9.7个小时的劳动者在职业病患者中的比例较低,说明工作时间减少,患职业病的风险也随之降低,加强了题干观点。

B项,工作时间少于12个小时,包含了工作时间少于9.7个小时和工作时间为9.7~12个小时这两种人,但不知道这两种人的具体比例,无法支持题干论断。

C项,每天工作时间少于9.7个小时的劳动者所占的比例越小,越能说明减少工作时间可以降低劳动者患职业病的风险,就越能支持题干论断,该项的31%大于A项的26%,因此该项的支持力度不如A项。

D项,工作时间少于12个小时,包含了工作时间少于9.7个小时和工作时间为9.7~12个小时这两种人,但不知道这两种人的具体比例,无法支持题干论断。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

论点:通过减少工作时间,可以大幅降低劳动者患上职业病的风险。

论据:调查结果显示职业病患者中有69.2%的职业病患者每天工作达9.7个小时,其中74.8%的患者每天工作达12个小时。这种长时间密集地与有毒有害物质的接触,使罹患职业病的风险提高。即患病概率越大的患者群体中工作时间越长。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B都涉及到26%的劳动者,而题干中的74.8%的患者是指69.2%中的74.8%,即占总体劳动者的50%左右,26%的数据为迷惑选项,排除;

C说明除了剩下的31%劳动者工作时间少于9.7小时,即患病率不高的工作时间少,加强论点;

D少于12小时但不知道是不是少于9.7小时,不明确,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通过减少工作时间,可以大幅降低劳动者患上职业病的风险。

论据:在职业病患者中,69.2%的职业病患者每天工作达9.7个小时,其中74.8%的患者每天工作达12个小时,工作时间越长罹患职业病风险越大。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不明确项。“26%”劳动者工作时间少于9.7小时,与题干中“69.2%的职业病患者每天工作达9.7个小时”,相加之后不足100%,说明被调查的人中有一部分工作时间不明确,不能严谨地说明工作时间与患病率的关系,不具有加强作用。

B项:不明确项。该项包含了工作时间为9.7-12小时的那部分劳动者,且具体比例不明,不具有加强作用。

C项:增加论据。“31%”说明了被调查的剩余的劳动者工作时间少于9.7小时,即工作时间短的劳动者在整个职业病患者中的比例低,具有加强作用。

D项:不明确项。该项包含了工作时间为9.7-12小时的那部分劳动者,且具体比例不明,不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C选项。27.题后四个选项中,哪一个选项中可由左边的图形展开形成?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为六面体折纸盒题型。

第二步,分析选项。

观察题干图形,4个梯形面均为空白面,2个正方形底面中的黑色三角形为平行相对面关系,且黑色三角形直角指向同一条棱,A、B、C项均不符合题干图形的位置关系,只有D项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28.仪态万方∶美丽多姿

A.风度翩翩∶富富有余

B.腰缠万贯∶富甲一方

C.其貌不扬∶荣华富贵

D.仪表堂堂∶身无长物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仪态万方”形容容貌、姿态各方面都很美,“美丽多姿”也是形容姿态很美,二者属于近义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风度翩翩”形容举止洒脱,气质不凡,“富富有余”形容东西量多,满足需要外还有富余,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B项:“腰缠万贯”形容人极富有,“富甲一方”指拥有的财物在某地方上居第一位,比喻十分富有,二者属于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其貌不扬”指人的外貌不漂亮,“荣华富贵”比喻兴盛或显达,形容有钱有势,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D项:“仪表堂堂”形容人外表端正、举止大方、姿态威严,“身无长物”意为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借以形容贫穷,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29.下列关于高血压的说法与文意相符的是:

A.高血压是心血管病的诱发因素

B.高血压年轻化的趋势正被有效遏制

C.在我国南方生活的人更不易患高血压

D.男性高血压比例更高是基因选择的结果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第一段“随着高血压……正面临心血管病大流行的风险”及第二段“高血压在中国一直是导致心血管病的最重要因素”可知,高血压是心血管病的诱发因素,符合原文。B项,对应第四段“高血压患病率的增加趋势,年轻人群比老年人更明显”可知,高血压年轻化的趋势并未得到遏制,不符合原文,排除。C项,对应第四段“我国高血压发病率有北方高于南方的特点”可知,并不代表南方生活的人更不易患高血压,因为高血压发病有多重因素导致,所以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D项,文中并未提及“基因选择的结果”属于无中生有,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30.(

)对于

红酒

相当于(

)对于

照片

A.酒庄;模特

B.果汁;胶卷

C.葡萄;风景

D.酒杯;相册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逐一代入选项。

A项:酒庄是生产红酒的地点,二者为地点对应关系,照片中有模特,照片是模特的载体,二者为载体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果汁和红酒都是饮品,二者为并列关系,胶卷可以用来冲印照片,二者为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葡萄是制作红酒的原材料,二者为原材料对应关系,照片中有风景,照片是风景的载体,二者为载体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酒杯可以装红酒,二者为功能对象的对应关系,相册可以装照片,二者为功能对象的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31.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帝国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上确定这次大战爆发的事件是:

A.意大利进攻埃塞俄比亚

B.德国进攻波兰

C.德国进攻法国

D.日本进攻我国北京郊区卢沟桥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世界史知识。

第二步,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开始。德军集中强大的兵力,在大批飞机、坦克的配合下,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波兰军队奋力抵抗,但军队陈旧的武器装备和落后的战术,根本无法抵挡德国法西斯的“闪电战”。波兰军队节节败退,很快大片土地沦陷。两天后,英国与法国对德国宣战。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意大利以1934年12月一次意属索马里与埃塞俄比亚的边界冲突为借口,拒绝埃方的所有和解请求,于1935年10月3日发动入侵埃塞俄比亚的军事行动,最终埃色俄比亚战败。A项错误。

C项:1939年德国征服波兰后,希特勒提出和平建议,但为英法所拒绝。1940年5月德国开始进攻法国及比利时、荷兰等地国家,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法国便被纳粹德国击败。C项错误。

D项:1937年7月7日,日本进攻我国北京郊区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D项错误。

32.4.3,8.6,12.12,16.24,20.48,(

A.24.72

B.32.96

C.32.64

D.24.96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非整数数列中的小数数列。

第二步,将原数列分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整数部分:4,8,12,16,20,是一个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20+4=24;小数部分:3,6,12,24,48,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下一项为48×2=96。故所求项为24.96。

因此,选择D选项。

33.当某一类文化借助媒介传播成为公众关注的事情时,它就成了文化现象,文化现象无时无处不在。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文化由人创造并为人所特有

B.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D.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物质手段

参考答案:AB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知识。

第二步,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因此,选择ABC选项。

D项:人们认识世界的物质手段是实践的手段,而非文化,故D项排除。

34.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________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________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________的诱惑。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遵循

坚不可摧

林林总总

B.顺应

牢不可破

形形色色

C.依照

固若金汤

五花八门

D.顺遂

坚如磐石

应有尽有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该空应体现按照自己的天性走之意。A项“遵循”指遵从,依照,搭配的对象一般是固定的规律、制度等,不能搭配“天性”,排除A项。B项“顺应”指顺着某种趋势去适应,符合文意。C项“依照”用以引出行为,动作的依据,相当于依,符合文意。D项“顺遂”指事情合乎人愿,强调最后的结果与自己的愿望相符,而此处强调的是过程,排除D项。

第二步,分析第三空。该空搭配“诱惑”。B项“形形色色”形容事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C项“五花八门”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二者均有繁多之意,但“形形色色”搭配的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五花八门”搭配的对象一般是具体的,文中“诱惑”属于抽象事物,排除C项。答案锁定B项。

第三步,验证第二空。该空形容“家园”。B项“牢不可破”指坚固、紧密不能摧毁或拆开,与“家园”搭配得当,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B选项。

坚不可摧:非常坚固,摧毁不了。固若金汤:形容城池和阵地非常坚固。坚如磐石:比喻不可动摇。林林总总:形容众多。应有尽有:形容很齐全。

35.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的、最高的标准是:

A.社会生产系的性质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状况

D.人们的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知识。

第二步,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这是因为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生产力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条件,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

因此,选择B选项。

36.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A.不以为然:不屑一顾

B.目无全牛:鼠目寸光

C.师心自用:固执己见

D.不孚众望:众望所归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只涉及两个词项间的关系,分析发现两者存在近义关系。结合选项选出与题干关系一致的一项。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指鹿为马与颠倒黑白为近义词。

A项,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不屑一顾是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两者并非近义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目无全牛指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形容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鼠目寸光比喻目光短浅,缺乏远见。两者并非近义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师心自用与固执己见为近义词,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众望所归形容某人威望很高,受到大家敬仰和信赖。两者并非近义词,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37.苗苗是某少儿舞蹈班学生,她喜欢民族舞。对于该舞蹈班学生,她们或者喜欢拉丁舞,或者喜欢芭蕾舞;喜欢民族舞的,则不喜欢芭蕾舞。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可推出苗苗喜欢街舞这一结论?

A.舞蹈班有些喜欢拉丁舞的学生也喜欢街舞

B.舞蹈班学生中,喜欢拉丁舞的都喜欢街舞

C.舞蹈班学生喜欢的舞蹈只局限于民族舞、拉丁舞、芭蕾舞和街舞

D.民族舞和街舞比芭蕾舞更容易学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翻译题干:

①苗苗喜欢民族舞

②喜欢拉丁舞或芭蕾舞

③喜欢民族舞→不喜欢芭蕾舞

结合①③可以推出苗苗不喜欢芭蕾舞,再根据②否一推一,可以推出苗苗喜欢拉丁舞。要想得到苗苗喜欢街舞的结论,只需让“不喜欢芭蕾舞的喜欢街舞”成立,或者让“喜欢拉丁舞的喜欢街舞”成立即可。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或者……或者……”,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苗苗喜欢民族舞

②喜欢拉丁舞或芭蕾舞

③民族舞→¬芭蕾舞

第三步,进行推理。

由①③根据“肯前必肯后”可得到,苗苗不喜欢芭蕾舞;由②根据“否定肯定式”,可得到,苗苗不喜欢芭蕾舞,那就喜欢拉丁舞。

A项:翻译为:有的喜欢拉丁舞→喜欢街舞,无法与上述结论进行递推,得出“苗苗喜欢街舞”,排除;

B项:翻译为:喜欢拉丁舞→喜欢街舞,与上述结论进行递推得出“苗苗喜欢街舞”,可以推出;

C项:翻译为:民族舞或拉丁舞或芭蕾舞或街舞,无法与上述结论进行递推,得出“苗苗喜欢街舞”,排除;

D项:“更容易学”与题干无关,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题干中包含“或者……或者……”一类的词,可以结合复言命题的推理规则进行解题。要推出苗苗喜欢街舞这一结论,需根据题干信息明确苗苗喜欢哪种舞蹈,再在这一舞蹈和街舞之间建立联系。题干最后一句话的逻辑关系:喜欢民族舞→不喜欢芭蕾舞。根据苗苗喜欢民族舞,可以肯定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前件,推出肯定的后件,即苗苗不喜欢芭蕾舞。

根据该舞蹈班学生或者喜欢拉丁舞,或者喜欢芭蕾舞,相容选言命题否定一个选言肢,可以肯定剩下的选言肢,即根据苗苗不喜欢芭蕾舞可知,苗苗喜欢拉丁舞。

由此可知,苗苗喜欢民族舞和拉丁舞。要想推出苗苗喜欢街舞这一结论,则需要建立民族舞与街舞之间的联系,或者拉丁舞与街舞之间的联系,即保证喜欢民族舞的都喜欢街舞,或者喜欢拉丁舞的都喜欢街舞。选项中只有B项符合条件。

故本题选B。38.万众创新,需要不拘一格的包容,让各种类型的人才脱颖而出;需要自由宽松的环境,让各种新奇的探索互相____;需要体制变革的____,让全社会每一个细胞的生命活力充分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砥砺激励释放

B.磨砺激发施展

C.竞争鼓励发展

D.磨合鼓动绽放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搭配“体制变革”,根据文意可知,横线处表达体制变革对全社会展现创新活力的积极作用,A项“激励”、B项“激发”、C项“鼓励”均符合文意,保留;D项“鼓动”指用言语或行为激励他人使有所行动,与“体制变革”搭配不当,且感情色彩偏消极,与语境不符合,排除。

第三空,搭配“活力”,表达让全社会的生命活力充分表达出来之意,A项“释放”符合文意,且“释放活力”为常见搭配,符合文意,当选;B项“施展”指运用,通常与才华、抱负搭配,与“活力”搭配不当,排除;C项“发展”通常搭配经济、生产,与“活力”搭配不当,排除。

第一空,代入验证,A项“砥砺”指磨练、勉励之意,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创新的根基在文化》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三空。根据语境,第三空搭配对象为“生命活力”。A项“释放”指把所含的物质或能量放出来,符合文意,且“释放活力”为常用搭配。B项“施展”指运用,多与“才华、魅力、技术、拳脚”搭配,与“活力”搭配不当,排除B项。C项“让活力发展”搭配不当,排除C项。D项“绽放”指开放,与“活力”不搭,排除D项。答案锁定为A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和第二空。第一空搭配“各种新奇的探索”,“砥砺”有磨练、勉励之意,此处表达各种新奇的探索互相磨练、勉励的意思,符合语境。第二空搭配“体制变革”,强调体制变革能够促使全社会释放生命活力,“激励”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选项中的词语意义相近,需要根据文段和选项,通过辨析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阅读文段和选项,第一空辨析略难,暂不做选择。先看第二空,“鼓励”多用于形容对某个人的激发、勉励。“鼓动”指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他们行动起来,含贬义。二者用在这里均不恰当,排除C、D。

第一空,“砥砺”指磨练锻炼,也可表示相互之间勉励;“磨砺”比喻人经受磨练或锻炼。与“让各种新奇的探索互相”搭配,“砥砺”更恰当,排除B。

第三空,“释放活力”为习惯搭配。

故本题选A。39.按顺序排列下列句子,组合成语义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无边的青色草浪,在风中起伏。草是竹节草和黑麦草,簇拥着翻卷。

①这里是初夏的香油洲——鄱阳湖最大的草洲,有近200平方公里。

②我站在草浪中间远眺,不远的地平线下,是茫茫的湖水。

③远处的岛屿,像隐现在烟雨之中的帆船。

④晌午后的微雨,也是青黛色。

再过两个月,这里将一片江洋,草洲消失,被日渐上涨的湖水完全浸吞。水下的草甸将成为鱼类觅食的殿堂。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④①②③

D.②①③④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文段开头“无边的青色草浪......”描述了青色的草原。观察选项,①、②和④充当首句,①“这”指代词指代前文,衔接恰当;②“我站在草浪中间远眺......”与前文草浪话题一致;④“晌午后的微雨,也是青黛色”,“也”表示并列,前文应该出现青色事物与其并列,衔接恰当,但是观察可知只有文段开头出现了青色草浪,故④作为首句衔接最恰当,排除A、D两项。

观察尾句,尾句①和③,后文提到“这里将一片汪洋,草洲消失”,①提到地点“草洲”,衔接恰当,B项当选。③将“岛屿”比喻为“帆船”,围绕岛屿展开论述,无法与后文衔接,排除C项。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候鸟是大地上的另一种节气》

解题思路:通读题干所给的句子,发现④中出现了“也是青黛色”,由此可知其上一句应提到青黛色,①、②、③三居中均未出现有关颜色的描写,只有题干给出的开头出现了“青色草浪”,据此判断④应该紧跟在题干给出的开头之后,位于选项的首句,排除A、D。

“这里是”提示①描写的是近景,②描写“我站在草浪中间远眺”,③描写远处的岛屿,因为④描写的也是近景,可判断文段的描写顺序是由近及远,①、②、③三句的顺序是①②③,排除B。

故本题选C。40.“丝绸之路”是西汉时中国与中亚、西亚以及印度之间的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其不经过甘肃省。(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西汉“丝绸之路”经过甘肃,其中著名的“阳关”“玉门关”均位于甘肃敦煌。

故表述错误。41.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的调查报告,多用于:

A.报道突发事件

B.介绍经验

C.揭露问题

D.反映基本情况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写作知识。

第二步,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是针对存在的问题展开调查,以揭示这一问题的深层原因为主要目标的调查报告。它的主要功能是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由此可见,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采用“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

因此,选择C选项。

42.(

)是指声波在一个周期的时间内传播的距离:

A.振幅

B.频率

C.波长

D.波数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

第二步,波长是指波在一个振动周期内传播的距离,也就是沿着波的传播方向,相邻两个振动位相相差2π的点之间的距离。同一频率的波在不同介质中以不同速度传播,所以波长也不同。由此可知,声波在一个周期里传播的距离叫波长。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B项:声音有三种特性,响度、音调、音色。①响度:也就是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由“振幅”和人离声源的距离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人和声源的距离越小,响度越大。②音调:也就是声音的高低(高音、低音),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人耳听觉范围20~20000Hz。20Hz以下称为次声波,20000Hz以上称为超声波)。③音色:也就是每个声音发出的波形不同,自然有特殊的音色,音色也是我们辨别声音的一种方式。A项、B项错误。

D项:波数指原子、分子和原子核的光谱学中的频率单位。等于真实频率除以光速,即波长的倒数。从相位的角度出发,可理解为:相位随距离的变化率。即波长越大波数越小。D项错误。

43.12,23,35,48,62,(

A.85

B.80

C.77

D.75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

第二步,做差如图所示:

差数列是一个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下一项为14+1=15,所求项为62+15=77。

因此,选择C选项。

44.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即使已付劳动的,用人单位也可以不向劳动者支付报酬。(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劳动合同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八条,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因此,本题错误。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合同的效力随之终止。但是,劳动者在被确认无效的劳动合同履行期间是付出了劳动的,对劳动者已经付出的劳动,《劳动合同法》作了支付劳动报酬的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的劳动报酬的数额,参考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这是由于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合同中原有的有关劳动报酬的规定也就失去了效力,这时在计算劳动者应得的劳动报酬时,应当按照与劳动者相同或者相近岗位的其他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45.心理会计是指人们在心里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并对结果(尤其是经济结果)加以编码、分类和估价的过程,且不同的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账方式和心理运算规则。小到个体、家庭,大到企业集团,都有一套或隐或显的心理账户系统,其心理记账方式与经济学和数学的运算方式都不相同,因此经常以非预期的方式影响着决策,使个体的决策违背最简单的理性经济法则。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心理会计现象的是:

A.小陈已经攒够购买相机的钱,但他一定要等领到年底奖金再买相机

B.整日忧心忡忡的小李将自己全部存款的四分之三用于购买人寿保险

C.小王在两家不同银行都有储蓄卡,但他总是去离家更近的银行取款

D.小刘因公司奖励出游某地感觉不错,后来自费重游此地却感觉不佳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

②并对结果(尤其是经济结果)加以编码、分类和估价。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年终奖和平时攒的钱都属于收入,用来买相机时这两类财富并无区别,但小陈一定要领到年终奖后才买相机,说明小陈“在心里无意识地”将平时攒的钱和年终奖“划归到了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符合定义;

B项:小李将存款的四分之三用来购买保险,是有意识地将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不符合定义;

C项:小王在两家不同银行都有储蓄卡,属于现实层面的不同账户,而不是“心理上的”,不符合定义;

D项:小刘获得的是公司的出游奖励,但出游只是活动,不属于小刘的“财富”,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题干定义心理会计是一种财富管理过程,分析其方式和特点,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心理会计的定义要点:①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并加以编码分类;②使个体的决策违背最简单的理性经济法则。

A项,将全部存款的四分之三用于购买保险,不符合要点①。

B项,小陈已经有了买相机的钱,但还是要等领到年底奖金后再买,即在心里把现在的钱和奖金进行了划分和分类,现在钱已经足够但不买,符合定义。

C项,小王去银行取款,不涉及心理会计,不符合要点①②。

D项,两次旅游没有体现出不同的心理账户,不符合要点①②。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人们在心里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对结果(尤其是经济结果)加以编码、分类和估价”、“不同的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账方式和心理运算规则”、“个体的决策违背最简单的理性经济法则”。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小李将自己存款的四分之三用于购买人寿保险,这是有意识对财富进行支出和管理,并未体现“人们在心里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小陈已经攒够购买相机的钱,但他一定要等领到年底奖金再买相机,无论是现在的存款还是年终奖都是小陈自己的财富,而且无论是现在买还是之后买都是等价的商品。但是工资和年终奖金性质有所不同,所以小陈在心里上认为有差别,“心理账户”就不一样了,符合“人们在心里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而且也“违背最简单的理性经济法则”,符合定义,当选;

C项:小王选择去哪家银行根据的是距离远近而非财富本身,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小刘对公司奖励的出游某地感觉很满意,但是对自费出游某地感觉不佳,第二次出游是小刘自费,涉及了对自己财富的管理,而第一次出游是公司的奖励,不涉及小刘对自己财富的管理,无法体现“人们在心里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且D项中没有涉及小刘的决策“违背最简单的理性经济法则”,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46.南山区图书馆向区政府请示增加经费,并抄送该区人社局、财政局。(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文种。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南山区图书馆是区政府投资兴建的公共图书馆,则南山区政府欲增加经费可向南山区政府采用请示请求拨款,同时请示作为上行文,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

故表述正确。47.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图形均为汉字,且均为合体字,结构存在共性,优先考虑静态位置。

第二步,九宫格,横向规律较为常见,优先考虑。

从左至右观察各图形,第一行汉字结构依次为左右结构、全包围结构、上下结构;第三行汉字结构依次为全包围结构、上下结构、左右结构;两行中汉字均出现左右、全包围、上下三种汉字结构,第二行,应用规律,图1为上下结构,图3为包围结构,问号处应填入左右结构的汉字,只有C项符合。

因此,选择C选项。

48.孩子:IQ和EQ哪个更重要?您能不能跟我说一下?

父亲:孩子你去店里问一下关于IQ和EQ的书,哪类书卖的更好,哪个就更重要,

以下哪项与题干中的问答方式最为相似(

A.小北:情人节那天我准备给女朋友买份礼物你说是送花好,还是巧克力好?小天:你在情人节前一天去花店看一下,看看买花的人多不多不就行了嘛。

B.游客:我们前面有两条山路,走哪条更好?导游:你仔细看看,哪条山路上车马的痕迹深,我们就走哪一条。

C.学生:我正在准备期末复习,是做教材上的练习重要,还是理解教材内容更需要?老师:你去问问高年级得分高的同学,他们是否经常背书做练习。

D.顾客:我准备买这件外套,你看是白色好看还是黑色好看呢?店员:这个需要结合自己的性格穿衣习惯,各人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与喜好。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论证方式最为相似”,确定为平行结构。

第二步,分析题干推理形式。

题干为问答式,问:A与B哪个重要,答:通过比较A和B,得到哪个更重要,突出比较。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问:送巧克力还是花好,答:看花店的买花的人多不多,这个回答没有比较巧克力还是花好,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

B项:问:走哪条路更好,答:比较车马痕迹深浅来选择,该选项有对两条路进行比较,与题干推理形式相同,符合;

C项:问:练习还是理解重要,答:是否背书做练习,这个回答没有体现练习与理解的比较,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

D项:问:白色还是黑色好,答:根据自己的性格与穿衣习惯,该回答没有比较黑色与白色,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49.互联网经常被称为虚拟空间,但活跃其中的,依然是现实世界中的人,有人的地方就应当有规则和秩序,这早已是人类社会的共识,现实世界如此,虚拟空间也是如此,互联网的无限开放性,使得它比现实世界更容易出现无序。

作者通过以上文字试图引出的论点是:

A.现实世界离不开规则和秩序

B.互联网世界也要建立和完善规则和秩序

C.人类社会离不开规则和秩序

D.互联网空间与人类现实世界有共同之处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由提问可知本题为中心理解题。

文段中主要描述虚拟空间如同现实空间一样会出现无序,而有人的地方就需要规则和秩序,也就意味着网络也需要规则和秩序,对应B项。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通过“有人的地方就应当有规则和秩序”和“现实世界如此,虚拟空间也是如此”两句话说明虚拟空间即互联网需要规则,而最后提到的互联网比现实世界更无序,则进一步强调互联网需要建立和完善规则和秩序。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A项强调的主体是“现实世界”,C项强调的主体是“人类社会”,而文段强调的主体是“互联网世界”,两项均与文段主体不一致,排除A项和C项。D项“共同之处”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排除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为引出话题—提出观点—反面论证的结构。文段先指出在互联网中活跃的仍然是现实世界中的人。然后指出有人的地方就应该有规则和秩序,因此互联网也应该有规则和秩序。最后指出网络世界比世界更容出现无序。故文段想要说的是互联网世界需要建立规则和秩序,与此表述一致的为B。

A、C两项未涉及“互联网”这个论述主体,排除。D项未点明“共同之处”是什么,不如B项合适。

故本题选B。50.区块链

对于(

相当于

对于

核电站

A.密码学;反应堆

B.比特币;放射性

C.云平台;常规岛

D.物联网;原子能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项:

“区块链”可能应用到“密码学”的知识,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反应堆”一般指核反应堆,是能维持可控自持链式核裂变反应,以实现核能利用的装置,与“核电站”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比特币”运用了“区块链”技术,“核电站”具有“放射性”物质,前后均属于对应关系,但是对应方式不同,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