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医口腔内科学实验指导04窝洞的结构分类及石膏牙备洞_第1页
包医口腔内科学实验指导04窝洞的结构分类及石膏牙备洞_第2页
包医口腔内科学实验指导04窝洞的结构分类及石膏牙备洞_第3页
包医口腔内科学实验指导04窝洞的结构分类及石膏牙备洞_第4页
包医口腔内科学实验指导04窝洞的结构分类及石膏牙备洞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四

窝洞的结构分类及石膏牙备洞(4学时)[目的和要求]1掌握窝沟定义,结构,各部分名称及常用的窝洞分类方法2在石膏牙上备洞,掌握G。V。Black各类洞形分类方法

[实验用品]各类窝洞的标本,模型及挂图,不同牙位的放大数倍的石膏牙,雕刻刀,铅笔,刻度探针[实验内容]1学习窝洞定义,结构,各部名称,代表符号及牙位表示法2学习G。V。Black窝洞分类法3石膏牙备洞4完成实验报告[方法和步骤]

1学习窝洞定义,结构,各部名称,代表符号及牙位表示法1.1窝洞定义:牙齿龋洞去净龋坏组织,经手术制备的具有特定形状的洞。要求填入充填材料后,充填材料及牙齿均能承担正常咀嚼压力,不折断,不脱落。1.2窝洞结构:窝洞由洞壁,洞角及洞缘角构成a洞壁:组成窝洞的内面统称为壁。按其所在牙面部位命名如近中壁,远中壁,颊壁,舌壁,髓壁,轴壁,龈壁等。b洞角:两个洞壁相交构成的角称为线角(Lineangles),三个洞壁相交形成的角称为点角(pointangles)。线角及点角的命名均以构成他们的各洞壁名称联合命名,如颊轴线角,轴髓线角,颊龈轴点角,舌龈轴点角等。c洞缘角:(cavosurfacemargin):洞侧壁与牙齿表面的相交线称为洞缘角,也称为洞面角。

1.3窝洞的名称及符号;

a窝洞的名称:可根据窝洞所在的牙面命名。如牙合面洞,近中洞,近中牙合面洞等;也可以窝洞所包括牙面数命名,如单面洞,复面洞等。b窝洞的符号:以所在牙面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或前两个字母作为符号,具体如下:

切端为I(incisiveS。)颊侧为B(buccalS。)

舌侧为L(lingualS。)

牙合面为O(occlusalS。)

唇侧为La(1abialS。)

近中面为M(medialS。),远中面为D(distalS。)等。符号应按习惯的排列顺序书写,如近中咬合面写为MO,不写为OM,其它如DO,BO,MOD,BOD等均为习惯写法。符号记在牙位的右上方,如右上第一磨牙近中牙合面洞记为6MO(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本记录法趋停止使用)牙位记录:

恒牙:

8-1

1-8

8-1

1-8

乳牙:

Ⅴ-Ⅰ

Ⅰ-ⅤⅤ-Ⅰ

Ⅰ-Ⅴ恒牙的国际标准牙式

1817161514131211

2122232425262728

4847464544434241

3132333435363738

例:47为右下第二磨牙,21为左上中切牙乳牙的国际标准牙式

5554535251

6162636465

8584838281

7172737475

2G。V。Black窝沟分类法

第工类洞:任何牙面上的窝沟,点隙处制备的窝洞

第Ⅱ类洞:后牙邻面制备的窝洞,包括磨牙,前磨牙的邻面洞,邻牙合(颊,舌),邻牙合邻洞

第Ⅲ类洞:前牙邻面缺损未破坏切角时所制备的窝洞

第Ⅳ类洞:前牙邻面缺损已累及切角时所制备的窝洞

第V类洞:所有牙齿的唇(颊)舌(腭)面龈1/3处制备的窝洞

3.石膏牙备洞

3.1洞形设计要求

aI类洞形设计要点:底平,壁直的盒状洞形,点线角清楚,牙尖下方做倒凹形固位。窝洞应包括咬牙合面上的全部窝沟及裂隙(预防性扩展的原则),避开牙尖和嵴。洞缘角为直角,外形线要圆缓。

bⅡ类洞设计要点:邻面洞形作合向略小于龈向的梯形。龈壁位于颈缘线上,与髓壁平行;颊舌侧壁洞缘位手自洁区,洞缘角接近直角。颊,舌轴襞略向中线聚合,轴壁与牙长轴平行。咬牙合面洞形为鸠尾形。邻面洞向咬牙合面扩展,包括窝沟在内形成鸠尾洞形的膨大部。在颊舌尖之间缩窄,形成鸠尾峡部,峡部宽度为颊舌牙尖间距的1/3-1/2.鸠尾峡部与轴髓线角不能重叠,轴髓线角应圆钝。邻面洞与咬合面洞内各点线角要求清楚。洞底应达釉牙本质界下0.5mm,洞深:合面前磨牙深1.5-2.0mm,磨牙为2.0-2.5mm;龈阶宽前磨牙0.8-1.0mm,磨牙为1.0-1.5mm。c

Ⅲ类洞形设计要点:邻面洞形呈唇向略大于舌向的梯形。唇壁与唇面平行,切壁,龈壁略向舌侧聚拢,邻面轴壁与牙齿邻面平行。腭(舌)侧面洞形为鸠尾形,位于舌面窝内舌隆突上方,不过舌侧中线;鸠尾峡部位于边缘嵴内,宽度为邻面切龈向宽度的1/3.切壁不超过牙齿舌面的中1/3,龈壁不损伤舌隆突。龈壁,唇壁,切壁与邻面轴壁垂直,点,线角清楚。洞底应达釉牙本质界下0.5mm;洞深:邻面唇壁约宽1mm,舌面鸠尾深度约为1mm。

dV类洞形设计要点:洞形为肾形,位于牙齿颊面或舌面的龈1/3处,切壁止于牙面颈1/3与中1/3交界处,龈壁近龈缘,近远中壁止于轴面角处,洞底(髓壁)为一弧形平面,其弧度与牙齿唇(颊)或舌面弧度一致,洞壁与洞底垂直,线角清楚。洞底应达釉牙本质界下0.5mm,洞深约1mm。[操作步骤]1根据洞形设计要求,在石膏牙上设计窝洞外形,并用铅笔画出窝洞的外形线2将石膏牙置于仿头模上。

3使用低速手机,以平头裂钻在石膏牙上制备Ⅰ,Ⅱ,Ⅲ,Ⅳ,Ⅴ洞型。4检查并修整洞形:每完成一个洞形制备后,检查并修整窝洞使其达到以下要求:低平壁直点线角清楚。窝洞的外形线为圆缓曲线。窝洞在咬合面应包括所有的窝沟,在临面应达到自洁区,同时尽量保留牙尖,边缘嵴及斜嵴。临面洞的颊,舌侧洞缘角为直角,略向中线聚拢。鸠尾峡部的比例恰当,宽度为颊舌牙尖间距的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