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质与分离复习题单项选择题1.计算溶液泡点时,若,则说明(C)A.温度偏低B.正好泡点C.温度偏高D.冷液进料2.萃取精馏时若饱和液体进料,则溶剂加入位置点:(A)A.精馏段上部B.进料板C.提馏段上部D.精馏段下部3.在一定温度和组成下,A,B混合液的总蒸汽压力为P,若,且,则该溶液(A)A.形成最低恒沸物B.形成最高恒沸物C.不形成恒沸物4.吸收操作中,若要提高关键组分的相对吸收率应采用措施是(C)A.提高压力B.升高温度C.增加液汽比D.增加塔板数5.分离过程的特征是(C) A.熵增加过程B.熵不变的过程C.熵减小的过程D.自发过程6.三对角矩阵法在求得后由什么方程来求各板的温度(A)A.热量平衡方程B.相平衡方程C.物料平衡方程7.简单精馏塔是指(C)A.设有中间再沸或中间冷凝换热设备的分离装置B.有多股进料的分离装置C.仅有一股进料且无侧线出料和中间换热设备8.下面有关塔板效率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B)A.全塔效率可大于1B.总效率必小于1C.Murphere板效率可大于1D.板效率必小于点效率9.下列哪一个是速率分离过程(C)A.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10.形成二元最高温度恒沸物的溶液的压力组成图中,P-X线是(D)A.曲线B.直线C.有最高点D.有最低点11. 当把一个常人溶液加热时,开始产生气泡的点叫作(C)A.露点B.临界点C.泡点D.熔点12.设计变量数就是(D)A.设计时所涉及的变量数B.约束数C.独立变量数与约束数的和D.独立变量数与约束数的差13.如果二元物系,γ1=1,γ2=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B)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14.下列哪一个不是吸收的有利条件(A)A.提高温度B.提高吸收剂用量C.提高压力D.减少处理的气体量15.下列关于吸附过程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C)A.很早就被人们认识,但没有工业化B.可以分离气体混合物C.不能分离液体混合物D.是传质过程1.下列哪一个是传质分离过程(
B)A.超滤B.吸收C.沉降D.离心分离2.lewis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
A)A.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3.二元理想溶液的压力组成图中,P-X线是(B)A.曲线B.直线C.有最高点D.有最低点4.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A)A.易挥发B.难挥发C.沸点高D.蒸汽压小5.当物系处于泡、露点之间时,体系处于(D)A.饱和液相B.过热蒸汽C.饱和蒸汽D.气液两相6.约束变量数就是(D)A.过程所涉及的变量的数目B.固定设计变量的数目C.独立变量数与设计变量数的和D.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数和给定的条件7.简单精馏塔是指(C)A.设有中间再沸或中间冷凝换热设备的分离装置B.有多股进料的分离装置C.仅有一股进料且无侧线出料和中间换热设备8.下列哪一个不是影响吸收因子的物理量(A)A.温度B.气体浓度C.压力D.吸收剂用量9.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xA=0.5时泡点为t1,与之相平衡的气相组成yA=0.75时,相应的露点为则(C)At1=t2Bt1<t2Ct1>t2D不能确定10.当体系的yi-yi*>0时(
B)A.
发生解吸过程B.发生吸收过程C.发生精馏过程D.没有物质的净转移11.如果二元物系有最高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一定12.下列关于吸附过程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C)A.很早就被人们认识,但没有工业化B.可以分离气体混合物C.不能分离液体混合物D.是传质过程13.从塔釜往上逐板计算时若要精馏段操作线方程计算的比由提馏段操作线方程计算得更大,则加料板为(A)A.j板B.j+1板C.j+2板14.当蒸馏塔的在全回流操作时,下列哪一描述不正确(D)A.所需理论板数最小B.不进料C.不出产品D.热力学效率高15.如果二元物系,A12<0,A21>0,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C)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1.下列哪一个是机械分离过程(C)A.蒸馏B.吸收C.离心分离D.膜分离2.一个多组分系统达到相平衡,其气液平衡条件表示正确的为DA.ƒi=ƒiB.ƒiL=ƒjVCμi=μjDμiL=μiV3.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A)A.易挥发B.难挥发C.沸点高D.蒸汽压小4.逆流填料吸收塔,当吸收因数A<1且填料为无穷高时,气液两相将在哪个部位达到平衡(B)A塔顶B塔底C塔中部D塔外部5.当蒸馏塔的在全回流操作时,下列哪一描述不正确(D)A.所需理论板数最小B.不进料C.不出产品D.热力学效率高6.下列哪一个过程不是闪蒸过程(D)A.部分气化B.部分冷凝C.等含节流D.纯组分的蒸发7.下列关于简捷法的描述那一个不正确(C)A.计算简便B.可为精确计算提供初值C.计算结果准确D.所需物性数据少8.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当达到汽液平衡时,溶液的蒸气压力小(
A)A.只与温度有关B.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各组分的浓度有关C.不仅与温度和各组分的浓度有关,还与溶液的数量有关9.气液两相处于平衡时(
B)A.两相间组份的浓度相等B.只是两相温度相等C.两相间各组份的化学位相等
D.相间不发生传质10.对一个恒沸精馏过程,从塔内分出的最低温度的恒沸物(
D)A.一定是为塔底产品得到B.一定是为塔顶产品得到C.可能是塔项产品,也可能是塔底产品D.视具体情况而变11.当把一个常人溶液加热时,开始产生气泡的点叫作(C)A.露点B.临界点C.泡点D.熔点12.平衡常数较小的组分是(
D)A.难吸收的组分B.最较轻组分C.挥发能力大的组分D.吸收剂中溶解度大的组分13.对一个恒沸精馏过程,从塔内分出的最低温度的恒沸物(B)A.一定是为塔底产品得到B.一定是为塔顶产品得到C.可能是塔项产品,也可能是塔底产品D.视具体情况而变14.在吸收操作过程中,任一组分的吸收因子Ai与其吸收率Φi在数值上相应是(C
)A.Ai<ΦiB.Ai=ΦiC.Ai>Φi15.只有重非关键组分时,则以何处为起点逐板计算(B)A.塔顶往下B.塔釜往上C.两端同时算起1.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由物料组成计算出的,且,该进料状态为(C)A.过冷液体B.过热气体C.汽液混合物D.饱和液体2.易吸收组分主要在塔的什么位置被吸收(C)A.塔顶板B.进料板C.塔底板D.不确定3.下列关于简捷法的描述那一个不正确(D)A.计算简便B.可为精确计算提供初值C.所需物性数据少D.计算结果准确4.选择的萃取剂最好应与沸点低的组分形成(A)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饱和液5.当把一个气相冷凝时,开始产生液滴的点叫作(A)A.露点B.临界点C.泡点D.熔点6.吸收塔的汽、液相最大负荷处应在(A)A.塔的底部B.塔的中间C.塔的顶部D.进料板处7.当蒸馏塔的在全回流操作时,下列哪一描述不正确(D)A.所需理论板数最小B.不进料C.不出产品D.热力学效率高8.当物系处于泡、露点之间时,体系处于(
D)A.饱和液相B.过热蒸汽C.饱和蒸汽D.气液两相9.如果二元物系,γ1=1,γ2=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B)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10.下列哪一个不是吸收的有利条件(
A)A.提高温度B.提高吸收剂用量C.提高压力D.减少处理的气体量11.平均吸收因子法(C)A.假设全塔的温度相等B.假设全塔的压力相等C.假设各级的吸收因子相等D.假设全塔的气液相流率相等。12.吸附等温线是指不同温度下哪一个参数与吸附质分压或浓度的关系曲线(A)A平衡吸附量B吸附量C满吸附量D最大吸附量13.当体系的yi-yi*=0时(D)A.发生解吸过程B.发生吸收过程C.发生精馏过程D.没有物质的净转移14.与板式塔相比,不属于填料塔的特点的是(A)A.塔效率较高且稳定B.液气比适应范围较小C.持液量较小D.压降小。15.以下过程的浓差极化现象的规律为(C)A.反渗透>微滤>超滤B.微滤>反渗透>超滤C.微滤>超滤>反渗透D.超滤>微滤>反渗透1.计算溶液露点时,若,则说明(C)A.温度偏低B.正好泡点C.温度偏高D.正好露点2.实际分离因子和理想分离因子的关系是(C)A.αsij﹤αijB.αsij=αijC.αsij﹥αijD.不确定3.闪蒸是单级蒸馏过程,所能达到的分离程度(B)A.很高B.较低C.只是冷凝过程,无分离作用D.只是气化过程,无分离作用4.平均吸收因子法(C)A.假设全塔的温度相等B.假设全塔的压力相等C.假设各级的吸收因子相等D.假设全塔的气液相流率相等。5.当把一个气相冷凝时,开始产生液滴的点叫作(A)A.露点B.临界点C.泡点D.熔点6.吸收塔的汽、液相最大负荷处应在(A)A.塔的底部B.塔的中间C.塔的顶部D.进料板处7.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C)A.沸点高B.难挥发C.易挥发D.蒸汽压小8.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由物料组成计算出的,且,该进料状态为(C)A.过冷液体B.过热气体C.汽液混合物9.选择的萃取剂最好应与沸点低的组分形成(A)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饱和液10.当精馏塔的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时(B)A.液相不能汽化B.不能完成给定分离任务C.气相不能冷凝D.无法操作11.下列关于简捷法的描述那一个不正确(D)A.计算简便B.可为精确计算提供初值C.所需物性数据少D.计算结果准确12.对多组分物系的分离,应将最困难分离的组分(C)A.最先分离B.中间分离C.最后分离D.与顺序无关。13.关于吸收的描述下列哪一个不正确(D)A.根据溶解度的差异分离混合物B.适合处理大量大气体的分离C.效率比精馏低D.能得到高纯度的气体14.关于萃取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那一个不正确(B)A.气液负荷不均,液相负荷大B.回流比提高产品纯度提高C.恒摩尔流不太适合D.是蒸馏过程15.下列关于吸附分离机理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A)A.孔径大小B.位阻差异C.动力学差异D.平衡差异多项选择题16.相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有(ABC)A、状态方程法B、活度系数法C、逸度系数法D、NRTL方程法17.下列属于膜分离的操作是(ABCD)A、超滤B、反渗透C、电渗析D、渗析E、萃取18.气液传质设备的效率表示方法有(ABC)A、全塔效率B、默弗里板效率C、点效率D、板效率19.影响萃取塔效率的因素有(ABCDE)A、分散相液滴尺寸B、液滴内的环流C、液滴的凝聚和再分散D、界面现象E、轴向混合20.在初步设计多组分分离的方法有(ABC)A、图解法B、经验法C、近似算法D、严格算法16.分离过程中的约束关系式主要有(ABCE)A、物料平衡式B、能量平衡式C、相平衡D、速率平衡式E、化学平衡式17.对于平衡分离过程用于表示相平衡关系(ABCD)A、相对挥发度B、相平衡常数C、吸收因子D、相对挥发度E、增强因子18.气液传质设备的效率表示方法有(ABC)A、全塔效率B、默弗里板效率C、点效率D、板效率19.影响设备处理能力的因素有(ABCD)A、液泛B、雾沫夹带C、压降D、停留时间E.塔效率20.评价膜分离透过特性的指标有(ABC)A、渗透通量B、分离效率C、通量衰减系数D、热稳定性16.下列属于机械分离的有(ABCD)A.过滤B.沉降C.离心分离D.旋风分离E.吸收分离17.多组分分离严格算法中逐级计算法的基础是(ABC)A.物料衡算B.相平衡关系C.热量衡算D.速率平衡18.影响气体膜分离的渗透通量与分离系数的因素有(ABCD)A.膜材质B.膜厚度C.温度D.压力E.膜类型19.液膜分离的类型有(ABCD)A.选择性渗透B.内相有化学反应C.偶合同向迁移D.偶合逆向迁移20.分离的最小功主要决定于(ABCD)A.被分离混合物的组成B.被分离混合物的温度和压力C.分离产品的组成D.分离产品的压力和温度16.精馏过程热力学不可逆性主要是由(ABCDE)原因引起的。A、一定压力梯度的动量传递B、一定温度梯度的热量传递C、不同温度物流直接混合D、一定浓度梯度的质量传递E、不同化学位物流的直接混合17.反应精馏的工艺条件是(ABCE)A、加料位置B、回流比C、停留时间D、塔板数E、催化剂18.吸收过程的类型有(ABCD)A、物理吸收B、带可逆过程的吸收C、带不可逆过程的吸收D、化学吸收19.影响设备处理能力的因素有(ABCD)A、液泛B、雾沫夹带C、压降D、停留时间20.板式塔和填料塔的选择应考虑(ABC)A、系统的物性B、塔的操作条件C、塔的操作方式D、塔的结构16.下列属于机械分离的有(ABCD)A、过滤B、沉降C、离心分离D、旋风分离E、吸附分离17.影响气体膜分离的渗透通量与分离系数的因素有(ABCD)A、膜材质B、膜厚度C、温度D、压力E膜类型18.影响设备处理能力的因素有(ABC)A、液泛B、雾沫夹带C、压降D、停留时间E.塔效率19.分离过程中的约束关系式主要有(ABCDE)-A、物料平衡式B、能量平衡式C、相平衡D、速率平衡式E、化学平衡式20.板式塔和填料塔的选择应考虑(ABC)A、系统的物性B、塔的操作条件C、塔的操作方式D、塔的结构判断题21.当被分离混合物中各组分相对挥发度差别较小时可采用闪蒸或部分冷凝满足分离要求。(B)22.分离因子与1的偏离程度表示组分i和j之间分离的难易程度。(A)23.当气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非理想液体时Ki值不仅与T、P有关,与x无关。(B)24.多组分精馏中,关键组分的浓度分布有极大值。(A)25.实际回流比的选择主要依据经济方面的考虑。(A)26.在气液接触的板式塔中,液泛气速随L/V的减小和板间距的增加而增大。(A)27.接触相在设备内停留时间愈长,则级效率愈高,处理能力愈低。(B)28.填料塔可以处理易聚合或含有固体悬浮物的物料。(B)29.分离最小功的数值主要决定于分离混合物与分离所得产物的的组成、压力、温度。(A)30.压力差是超滤过程的推动力,压差越高效果越好。(B)21.平衡分离的分离媒介可以是能量媒介也可以是物质媒介。(A)22.超滤是一种以浓度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操作。(B)23.用硫酸溶液吸收氨的过程属于化学吸收。(A)24.任何逆流流动的分离设备的处理能力都不受液泛的限制。(B)25.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与进料中易挥发组分含量无关。(A)26.压力差是超滤过程的推动力,压差越高效果越好。(B)27.接触相在设备内停留时间愈长,则级效率愈高,处理能力愈低。(B)28.化学吸附就是伴随有化学反应的吸附过程。(B)29.分离最小功的数值主要决定于分离混合物与分离所得产物的的组成、压力、温度。(A)30.多组分精馏中,关键组分的浓度分布有极小值。(B)21.对拉乌尔定律有偏差的物系一定是恒沸体系。(B)22.绝热闪蒸过程,节流后的温度降低。(A)23.在精馏操作中回流比是可调设计变量。(A)24.任何逆流流动的分离设备液泛是其处理能力的极限。(B)25.分离因子为1时,表示两组分不能用精馏方法将其分离。(B)26.在气液接触的板式塔中,液泛气速随L/V的减小和板间距的增加而增大。(A)27.接触相在设备内停留时间愈长,则级效率愈高,处理能力愈低。(B)28.填料塔不能处理易聚合或含有固体悬浮物的物料。(A)29.分离最小功的数值主要决定于分离混合物与分离所得产物的的组成、压力、温度。(A)30.压力差是超滤过程的推动力,压差越高效果越好。(B)21.分离过程是将化合物分离成为组成互不相同的两种产品的操作。(B)22.结晶过程可分为溶液结晶、熔融结晶、升华和沉淀四类。(A)23.超滤是一种以浓度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操作。(B)24.热场扩散分离主要应用于分离同位素、高粘度润滑油等。(A)25.当被分离混合物中各组分相对挥发度差别较小时可采用闪蒸或部分冷凝满足分离要求。(B)26.用硫酸溶液吸收氨的过程属于物理吸收。(B)27.任何逆流流动的分离设备的处理能力都受到液泛的限制。(A)28.接触相在设备内停留时间愈长,则级效率愈高,处理能力愈低。(B)29.分离最小功的数值主要决定于分离混合物与分离所得产物的的组成、压力、温度。(A)30.一般来说采用能量分离剂的过程,其热力学效率较高。(A)21.从物理意义上讲,逸度可视为各相中组分的热力学压力。(A)22.超滤是一种以浓度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操作。(B)23.全部组分均匀存在于进料板上,进料板浓度等于进料浓度。(B)24.任何逆流流动的分离设备的处理能力都受到液泛的限制。(A)25.填料塔可以处理易聚合或含有固体悬浮物的物料。(B)26.一般来说采用能量分离剂的过程,其热力学效率较高。(A)27.多组分精馏中,关键组分的浓度分布有极小值。(B)28.实际回流比的选择主要依据经济方面的考虑。(A)29.热场扩散分离主要应用于分离同位素、高粘度润滑油等。(A)30.当被分离混合物中各组分相对挥发度差别较小时可采用闪蒸或部分冷凝满足分离要求。(B)名词解释题31.分离过程32.理想流体33.边界层34.吸附过程31.实际流体32.湍流33.传质分离过程34.萃取精馏31.机械分离过程32.相平衡33.反渗透34.稳态流动31.传质分离过程32.精馏过程33.吸收过程34.稳态流动31.萃取剂的选择性32.相对挥发度33.半透膜34.理论板五、简答题35.简述精馏过程最小回流比和全回流时的特点36.工艺角度简述萃取剂的选择原则。37.吸附过程的优点。38.简述工业生产中的吸收过程有哪些?35.比较使用ESA与MSA分离方法的优缺点36.闪蒸过程主要分为哪两种类型?该两种类型有何异同?37.简述萃取塔操作要注意的事项。38.简述吸附剂的选择原则35.说出4种恒沸剂的回收方式。36.怎样判断混合物在T,P下的相态37.影响气液传质设备处理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8.简述精馏和吸收过程的主要不同点。35.怎样判断混合物在T,P下的相态。36.工艺角度简述萃剂的选择原则。37.吸附过程的优点。38.说明精馏过程回流比对分离费用影响。35.简述绝热闪蒸过程的特点36.简述工业生产中的吸收过程有哪些?37.确定精馏操作的操作压力要考虑哪些因素?38.简述膜分离过程的特点六、计算题39、含45%(摩尔分数,以下同)的苯一甲苯混合液用连续精馏进行分离,每小时处理料液量5000kg。要求塔顶馏出液中含苯98%,塔釜产物中含甲苯95%。料液在饱和液体下加入塔中,操作回流比R=2.5。试应用简捷算法进行估算分离所需的理论级数和加料位置。苯与甲苯的平均相对挥发度a=2.41。附图吉利兰关联图解:(1)计算Nm==7.8(2)计算Rm==1.48(3)计算N=,查吉利兰关联图:解得:N=12.5有一精馏过程如下图所示,已知塔顶冷凝器换热负荷QD=5000kJ/s,塔顶气体冷凝温度为65℃,所用冷却剂温度为30℃;塔釜再沸器换热负荷为QR=6500kJ/s,塔釜液体沸腾温度为120℃,所用加热剂温度为160℃;环境温度为25℃。(1)试求过程消耗的净功?(2)若该过程系统有效能改变值为420kJ/s,求此过程的热力学效率。解:(1)根据精馏过程的净耗功公式:=1944kw热力学效率:=21.6%要求在常压下分离环己烷(1)(沸点80.8℃)和苯(2)(沸点80.2℃),它们的恒沸组成为苯0.502(摩尔分数),恒沸点77.4℃,现以丙酮为恒沸剂进行恒沸精馏,丙酮与环己烷形成恒沸物,恒沸组成为0.60(环己烷摩尔分数),若希望得到几乎纯净的苯,试计算:(1)所需恒沸剂量;(2)塔顶、塔釜馏出物各为多少(以100kmol/h进行计算)解:以100kmol/h进料为基准,设丙酮恒沸剂的用量为Skg,恰好与料液中的环己烷组成恒沸物,进料量和塔顶恒沸物的量和组成分别为F、D,Xm,XiD对环己烷作物料衡算:DX1,D=F×X1F;D===83kmol/h恒沸剂S的用量S=83×0.40=33.2kmol/h由于塔斧希望得到几乎纯净的苯,100×0.502=50.2kmol/h40.拟进行吸收的某厂裂解气的组成及在吸收塔内操作压力为1MPa操作温度为308K下的相平衡常数如下表:组分甲烷乙烷丙烷异丁烷yN+126.56.54.512.5Ki193.61.20.53计算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15倍时异丁烷组分被吸收90%时所需的理论级数;(2)丙烷的吸收率。40、解:关键组分为异丁烷(1)(2)=45.7%39.试求将下列溶液在等温、等压下分离成纯组分所需的最小分离功:(假设溶液为理想溶液,环境温度为20℃,101.3kPa条件下)。(1)含苯44%的苯一甲苯溶液;(2)含苯5%的苯一甲苯溶液;解:由于假设溶液为理想溶液:-在等温条件下,将其分离成纯组分时所需最小功为:,若nF=1kmol/h(1)=-8.314×298×[0.44ln0.44+0.56ln0.56]=1699.44kJ/kmol(2)=-8.314×298×[0.05ln0.05+0.95ln0.95]=491.84kJ/kmol40.某原料气组成如下表:组分CH4C2H6C3H8i-C4H10n-C4H10i-C5H12n-C5H12n-C6H14y0(摩尔分率)0.7650.0450.0350.0250.0450.0150.0250.045现拟用不挥发的烃类液体为吸收剂在板式塔吸收塔中进行吸收,平均吸收温度为38℃,压力为1.013Mpa,如果要求将i-C4H10回收90%。试求:①为完成此吸收任务所需的最小液气比。②操作液气比为组小液气比的1.1倍时,为完成此吸收任务所需理论板数。解:由题意知,i-C4H10为关键组分由P=1.013Mpa,t平=38℃查得K关=0.56(P-T-K图)①在最小液气比下N=∞,A关=中关=0.9=0.560.9=0.504②.=1.10.504=0.5544所以理论板数为39.有一精馏过程如下图所示,已知塔顶冷凝器换热负荷QD=5000kJ/s,塔顶气体冷凝温度为65℃,所用冷却剂温度为30℃;塔釜再沸器换热负荷为QR=6500kJ/s,塔釜液体沸腾温度为120℃,所用加热剂温度为160℃;环境温度为25℃。(1)试求过程消耗的净功?(2)若该过程系统有效能改变值为420kJ/s,求此过程的热力学效率。39.解:(1)根据精馏过程的净耗功公式:=1944kw热力学效率:=21.6%40.某裂解气组成如下表所示。组分H2CH4C2H4C2H6C3H6i-C4H10∑0.1320.37180.30200.0970.0840.01321.000现拟以i-C4H10馏分作吸收剂,从裂解气中回收99%的乙烯,原料气的处理量为100kmol/h,塔的操作压力为4.052Mpa,塔的平均温度按-14℃计,求:①为完成此吸收任务所需最小液气比。②操作液气比若取为最小液气比的1.5倍,试确定为完成吸收任务所需理论板数。在4.052Mpa和-14℃下各组分的相平衡常数列于下表。组分H2CH4C2H4C2H6C3H6i-C4H10∑Ki/3.150.720.500.1450.05640.解:(1)最小液气比的计算在最小液气比下,,(2)理论板数的计算操作液气比关键组分的吸收因子为39.乙醇-苯-水系统在101.3kPa,64.86℃形成恒沸物,其组成为22.8mol%乙醇a.,53.9mol%苯b.和23.3mol%水c.,利用恒沸点气相平衡组成与液相组成相等这样有利条件,计算在64.86℃等温分离该恒沸混合液成为三个纯液体产物所需的最小功。解: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将其分离成纯组分时所需最小功为设为理想溶液,,若40.用烃油吸收含85%乙烷,10%丙烷和平演变%正丁烷(摩尔百分率)的气体,采用的油气比为1,该塔处理的气体量为100kmol/h操作压力为3大气压,实际板数为20块,板效率为25%.计算:(1).平均温度为多少,才能回收90%的丁烷;(2)各组份的平衡数。(3)吸收因子、吸收率;操作务件下各组分的平衡常数如下:乙烷:K=0.13333t+5.46667丙烷:K=0.06667t+1.3333正丁烷:K=0.02857t+0.08571(t的单位为℃)40、解:(1)求平均温度
解得t=26.09℃
(2)各组份的平衡常数
K1=0.13333×26.09=5.46667=8.945
K2=0.06667×26.09+1.13333=2.873
K3=0.02857×26.09+0.08571=0.831(3)吸收因子、吸收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A4、c5、c6、a7、c8、b9、c10、d11、c12、d13、b14、a15、c1、B2、A3、B4、A5、D6、D7、C8、B9、A10、B11、A12、C13、A14、D15、C1、C2、D3、A4、B5、D6、D7、C8、A9、C10、B11、C12、D13、B14、C15、B1、C2、C3、D4、A5、A6、A7、D8、D9、B10、A11、C12、A13、D14、A15、C1、C2、C3、B4、C5、A6、A7、C8、C9、A10、B11、D12、C13、D14、B15、A多选题16、ABC17、ABCD18、ABC19、ABCDE20、ABCABCE17、ABCD18、ABC19、ABCD20、ABC16、ABCD17、ABC18、ABCD19、ABCD20、ABCD 16、ABCDE17、ABCE18、ABCD19、ABCD20、ABC16、ABCD17、ABCD18、ABC19、ABCDE20、ABC判断题21、b22、a23、b24、a25、a26、a27、b28、b29、a30、b21、A22、B23、A24、B25、A26、B27、B28、B29、A30、B21、B22、A23、A24、B25、B26、A27、B28、A29、A30、B21、B22、A23、B24、A25、B26、B27、A28、B29、A30、A21、A22、B23、B24、A25、B26、A27、B28、A29、A30、B四、名词解释31、分离过程:将一股式多股原料分成组成不同的两种或多种产品的过程。32、理想流体:完全没有粘性的流体称为理想流体。33、边界层:壁面附近区域存在着一层薄的流体层在该层流流体中与流动相垂直方向上的速度梯度很大。这一层称为边界层。34、吸附过程:当用多几性的固体处理流体时,流体的分子和原子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叫吸附过程。31、实际流体:具有粘性的流体称为实际流体。32、湍流:流体的质点杂乱无章地在各个方向以大小不同的流速运动,流体质点强烈地混合。33、传质分离过程:将一股式多股原料分成组成不同的两种或多种产品中有物质传递的过程。34、萃取精馏:向相对挥发度接近于1或等于1的体系,加入第三组分P,P体系中任何组分形成恒沸物,从塔底出来的精馏过程。31、机械分离过程:原料本身两相以上,所组成的混合物,简单地将其各相加以分离的过程。32.相平衡: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持着物理平衡而共存的状态。从热力学上看,整个物系的自由焓处于最小状态,从动力学看,相间无物质的静的传递。33.反渗透:当用半透膜隔开不同浓度的溶液时,纯溶剂通过膜向低浓度溶液流动的现象叫反渗透。34.稳态流动:流体流过任一截面时,流速、流率和其他有关的物理量不随时间变化称为稳态流动。31、传质分离过程:传质分离过程用于均相混合物的分离,其特点是有质量传递现象发生。按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原理不同,工业上常用的分离过程又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类。32、精馏过程:将挥发度不同的组分所组成的混合物,在精馏塔中同时多次地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使其分离成几乎纯态组成的过程。33、吸收过程:按混合物中各组份溶液度的差异分离混合物的过程叫吸收过程。34、稳态流动:流体流过任一截面时,流速、流率和其他有关的物理量不随时间变化称为稳态流动。31、萃取剂的选择性:加溶剂时的相对挥发度与未加溶剂时的相对挥发度的比值。32、相对挥发度:两组分平衡常数的比值叫这两个组分的相对挥发度。33、半透膜:能够让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分通过而其他组分不能通过的这种选择性膜叫半透膜。34、理论板:离开板的气液两相处于平衡的板叫做理论板。五、简答题35、简述精馏过程最小回流比和全回流时的特点答:最小回流比是馏的极限情况之一,此时,未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所需要理论经板数无穷多,如果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则无论多少理论板数也不能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全回流是精馏的极限情况之一。全回流所需的理论板数最少。此时,不进料,不出产品。36、工艺角度简述萃取剂的选择原则。答:a.容易再生,即不起化学反应、不形成恒沸物、沸点高;b.适宜的物性,互溶度大、稳定性好;c.价格低廉,来源丰富。37、简述吸附过程的优点。答:a.选择性高;b.吸附速度快,过程进行的完全;c.常压压操作,操作费用与投资费用少。38、简述工业生产中的吸收过程有哪些?答:(1)净化或精制气体为除去原料气中所含的杂质,吸收是最常用的方法。(2)分离气体混合物用以得到目的产物或回收其中一些组分。(3)将最终气态产品制成溶液或中间产品将气体中需用的组分以指定的溶剂吸收出来,成为液态的产品或半成品。(4)废气治理。35、比较使用ESA与MSA分离方法的优缺点答:当被分离组分间相对挥发度很小,必须采用具有大量塔板数的精馏塔才能分离时,就要考虑采用萃取精馏(MSA),但萃取精馏需要加入大量萃取剂,萃取剂的分离比较困难,需要消耗较多能量,因此,分离混合物优先选择能量媒介(ESA)方法。36、闪蒸过程主要分为哪两种典型类型?该两种类型有何异同?答:闪蒸过程主要分为等温闪蒸和绝热闪蒸过程;等温闪蒸:进料温度=闪蒸温度,Q≠0,进料压力>闪蒸压力计算之前要核实闪蒸问题是否成立;绝热闪蒸:Q=0,进料温度>闪蒸温度,进料压力>闪蒸压力计算分为宽沸程混合物和窄沸程混合物分开计算37、简述萃取塔操作要注意的事项。答:a.气液相负荷不均,液相负荷远大于气相负荷;b.塔料的温度要严控制;c.回流比不能随意调整。38、简述吸附剂的选择原则答:a.选择性高;b.比表面积;c.有一定的机械强度;d.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35.说出4种恒沸剂的回收方式。(1)冷疑分层回收(2)过冷分层回收(3)变压精馏回收(4)萃取回收(5)盐析回收36.怎样判断混合物在T,P下的相态对进料作如下检验。=1进料处于泡点,>1>可能为汽液两相区,>0<1<进料为过冷液体,=1进料处于露点,>1<可能为汽液两相区,<1<1>进料为过热蒸汽37.影响气液传质设备处理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液泛(2)雾沫夹带(3)压降(4)停留时间38.简述精馏和吸收过程的主要不同点。答:(1)原理不同。吸收是根据各组分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的。精馏利用组分间相对挥发度不同使组分分离。(2)塔形式不同。(3)传质形式不同。吸收是单向传质,精馏是双向传质。(4)温度范围、变化不同。(5)物料的预分布不同。(6)精馏有两个关键组分,吸收只有一个关键组分。(7)组分分布不同。36.工艺角度简述萃剂的选择原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费贷款购车合同(3篇)
- 2025年棉花加工成套设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理财顾问实习报告范文
- 2025年饲料营养型添加剂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特种丝制品项目合作计划书
- 教育技术终身学习的助推器
- 2025年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物理高二下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智慧城市管理与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 国际合作在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中的贡献
- 专题04 读后续写精彩结尾及主题升华仿写(测试)原卷版-2025年高考英语二轮复习
- 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网络空间发挥作用研究
- 2025年云南省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 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及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化妆初期培训课件
- 2025年东航食品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公司业绩考核管理制度
- 餐厅运营与管理制度
- DB31/T 908-2018地理标志产品松江大米
- 2025届云南省昆明盘龙区联考七下数学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企业海关AEO认证流程优化与通关效率提升策略
- 燃气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