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复习学案_第1页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复习学案_第2页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复习学案_第3页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复习学案_第4页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复习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1必修2复习学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高考目标定位】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点搜索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十一届三中的背景、内容、意义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意义②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意义了解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原因、表现及意义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新时期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特点和意义【基础知识梳理】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1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①“文革”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奠定思想基础。③邓小平的讲话确立指导思想(2)主要内容:确立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3)历史意义: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经济体制改革(1)原因:计划经济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2)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质: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环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内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城市——国有企业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竞争机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4)作用: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5)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改革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促进改革进一步深化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1)过程:①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③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创新。④2000年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2)特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进行市场配置为主的经济形式。(3)意义:社会主义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原则和目的独立自主的方针,平等互利的原则。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2过程(1)1980年起开放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2)1984年开放天津、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3)1985年后将长江三角洲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进一步开放沿海、沿江、内地城市等;在沿海开放城市和其他开放城市,划定经济技术开发区。(4)1990年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20世纪末,实施对外开放“走出去”的战略3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演讲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4意义: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适应了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中国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要点名师精解】1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怎样逐步展开的【点析】(1)展开: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安徽和四川两省率先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被中央肯定和推广,农村改革广泛开展起来。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1992年,中共“十四大”决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2)措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城市——先是增强企业活力,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效果: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典例】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指A、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的改革B、下放权力C、精简机构D、按价值规律办事【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史实的能力,该试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准确再认再现课本相关史实就能得出正确答案。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是对落后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进行改革;B、C、D三项是A项的具体措施。答案:A

2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和条件【点析】原因:“文革”导致中国的经济、科技、管理水平、政治体制等多个方面明显落伍于世界,而当今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因此我国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才能紧跟时代步伐,以期与时俱进。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拨乱反正并制订大政方针是政治条件;东南沿海多侨乡、侨胞是历史因素;优良港湾众多,毗邻港澳台是地理优势;国家给予的特殊条件则是政策保障。【典例】深圳、珠海等地是我国的第一批经济特区,其特殊性表现在A、突破了计划经济的限制B、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对外关系可以独立自主D、具有特别的行政权力【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阐释历史概念的能力,做题的关键是从“特区”概念的内涵入手考虑,“特区”“特”就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但它在政治上仍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央政府完全行使主权的行政区。“特区”的含义即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这就打破了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答案:A

【感悟高考真题】1(2022·四川高考)图8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发表在1979年6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这一现象的积极作用包括①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②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中外合作生产③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变革企业经营模式④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注意时间“1979年”,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根据图片信息“承接国内外用户直接订货”,推理产品可以走向国际市场,意味着“企业产品质量”必须不断提高,产品市场化即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所以“促进企业技术革新,变革企业经营模式”、“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正确,也意味着“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变革企业经营模式”正确。①③④符合题意。“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中外合作生产”极具迷惑性,“开拓国内国际市场”,但是“实现中外合作生产”,材料信息并没有体现,答案:C2.(2022·全国卷2)表11978、1979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年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1978199717.9表1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解析】:从图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1978年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到1997年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答案:D3(2022·全国卷2)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193个,199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解析】:从题干所给的内容看,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数量增加很快,这主要应该是从原有的农村发展而来,应是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的结果。经济特区只是四个城市;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只是促进原有城市的发展,并不是形成新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城市内部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城市数量增长无关。答案:B4(2022·上海高考)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2022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解析】:考查用比较的方法解释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变迁。难度较大。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四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尤其是民族振兴是民族崛起的基础。答案:C。5.(2022·福建高考)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C注意题干的时间“1984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扩大企业自主权。答案:C6.(2022·江苏高考)分析右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③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间贸易的发展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此表格反映中美贸易状况。①、④项与该图表没有直接关系。答案:B

【考点精题精练】:一、选择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为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所采取的措施有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发展乡镇企业③调整农村产业结构④发展农业科学技术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③D.①②③【解析】:A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解决三农问题,党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科技,大大推动者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在全国普遍推进的根本原因是A、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B、党作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C、适应了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D、适应了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解析】: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适应了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从而存进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A.中共八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析】: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78年初,双水村大队第一生产队在队长孙少安主持下,制订了一份“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准备实行包产到组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但此时合同被村支书看到后,大叫“走资本主义道路”,迅速反映到公社,后又交由县委讨论,最后又有地区革委会主任下达指示:坚决制止!以下观点中有可能正确的是①小说是经过艺术性加工的,带有作者的主观意图,故此段描写有可能是虚构史实②中央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进行,农民不可能有这样的独创性③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但左倾思想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④文革结束后,人们的思想已经在逐渐地解放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B本题可用排除法。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故③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安徽、四川两省率先在农村实行优惠政策,开始实行包产到户,故②错误。(2022·安徽省皖北协作区高三模拟)“语录粮票”是时代的产物,他们产生于“红海洋”年代,每个票上都印有毛主席语录,多数为“备战、备荒、为人民”、“厉行节约、严禁浪费粮食”等。语录粮票不仅是凭证,而且是一种政治宣传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语录粮票就陆续收回,予以销毁,这种粮票也便成了历史文物。这说明国的粮食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②中国逐渐改变了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③政府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④中国已经实现小康社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④【解析】:B注意题干中的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而中国的粮食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是在20世纪90年代未;2022年中国可实现小康社会;故排除①④。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种情况说明了A.民营企业的恢复与发展B.企业自主权得到扩大C.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解析】:B1985年开始,我国在城市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大中型企业改革的中心是增强企业活力。题中信息反映出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企业可以自主管理本企业的生产。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合作化与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点是①都给农民一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②都是生产关系的调整③都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④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C农业合作社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属于公有制,故排除③1988年底,山东临沂九曲乡农民禇延泽承包的72亩田喜获丰收,被授予“全国售粮大户”的荣誉称号,他高高兴兴地贴出一副春联:“吃陈粮烧陈柴承包政策好,迎新春迈大步科技威力大”,横批是“展翅高飞”。这幅对联本质上反映了A.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生产关系的变革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C.农业合作化运动给农民带来了新的希望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起来【解析】:B1988年农业的丰收反映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说明B项正确。农村经济体制开始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A项是在1958年,C项是在1953-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期间,D项1992年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右图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柱状图,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基础地位的下降B.人口增长速度放缓C.改革开放与科技进步D.借鉴西方国家经验【解析】:C改革开放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迅速飞跃发展,同时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引进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促成了本国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大发展。历史照片与宣传画往往能折射出一段历史。以下图片反映同一历史时期的是

图①图②

图③图④A.图①、图②B.图②、图④C.图①、图③D.图②、图③、图④【解析】:B图①是社会主义改造期间,图②图④是改革开放以后,图③是文革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流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大缓解了粮食紧张状况C.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D.广东省率先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析】:D率先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是四川和安徽,D项错误。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请判断以下农家百姓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②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③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②①③【解析】:B①是在1958年,人民公社运动时期;②是在1978年;③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成绩显著,有学者曾经形象的把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其中“弓箭弦”是指①14个沿海开放城市如弓②长江中下游如箭③京九铁路如弦④京广铁路如弦⑤小浪底工程如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④⑤D.①③⑤【解析】:A主要抓住改革开放后东部的发展,即可得出正确答案。1978—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以上数据变化最能说明我国A.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B国民经济高度繁荣C.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发展迅速【解析】:D从图表的时间看是从1978年开始,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迅速增长,联系当时的背景分析,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正确。(2022·北京市崇文区高三模拟)1986年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来华访问时,送给邓小平的礼物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章和证券样本,而邓小平回赠了他中国刚刚上市的上海飞乐音像公司的股票。邓小平回赠“飞乐股票”的深刻寓意是 A.中国将要进行改革开放 B.中国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中国音响制造业达到美国水平 D.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解析】:B根据时间可以判断A错误。上海飞乐音像公司股票的出现,说明股份制企业出现,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表现。二、非选择题:(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79年2月,国务院批准由香港招商局在蛇口2.14平方公里土地上建立我国大陆第一个出口加工工业区。7月8日,蛇口工业区基础工程建设正式破土动工。材料二1984年,深圳对粮食、棉布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取消粮票刚开始时,深圳不少人发慌,……由于发挥了价格机制和供求平衡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