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知识点+图文解读知识点一、交流平台读了五个小朋友说的话,我发现他们在谈论找书读的方法。第一个小朋友问大家平时是怎样找书读的,喜欢读什么书。其他小朋友谈了自己找书读的方法:沿着课文找书读;读同一类的书;读同一作者写的不同的书;读各种各样的书。第一个小朋友从中受到启发:从读一篇文章到读整本书,从读整本书到读同一类书。二、词句段运用1.读一读,说一说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①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句话把书比喻成“长生果”。②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这句话把书比喻成营养品。③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这句话把书比喻成朋友和故地。这三个都是有关带有比喻的书的名言警句,在读中不仅积累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还能知道有关读书的比喻句的用法。2.将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读一读,再抄写下来。(
1
)阅读是什么?是吸收。(
4
)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
2
)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
5
)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3
)写作是什么?是表达。三、日积月累1.作者简介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哲学朱熹家和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字元晦。祖籍婺源,生于尤溪,长于建州,从师五夫,讲学武夷,结庐云谷,授徒孝亭,葬于唐石。他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给后人留下浩如烟海的著述。他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融汇儒、释、道诸家而建构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对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学术成果,“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深得历代文人推崇和历朝皇帝褒奖封号。后人尊他为“朱文公”,评价他为“理学正宗”,是继孔孟之后的第三圣人。他一生致力倡兴教育,先后创办了考亭、岳麓、武夷、紫阳等多所著名书院,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门生,对创建中国古代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朱文公文集》。2.创作背景庆元二年(1196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3.古诗简介这两首诗是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第一首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第二首诗借助巨舰无人能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全诗寓哲理于生动形象的比喻之中,其一首的说理角度是欣赏美,其二首的说理角度是创作美,这种美学原理是带有一定普适性的。这两首诗富于理趣,一直为人传诵。4.理解诗意观书有感
[宋]朱熹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注释】①鉴:镜子。②徘徊:来回移动。③渠: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④那得:怎么会。那,同“哪”,怎么的意思。⑤如许:如此,这样。译文:半亩大的方塘犹如一面打开的镜子,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在里面来回移动。要问那方塘的水为什么会如此清澈呢?是因为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过来。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⑦巨舰一毛轻⑧。向来⑨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⑩自在行。【注释】⑦蒙冲:古代战船。⑧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⑨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⑩中流:河流的中心。译文:昨天夜里江边春水猛涨,战船巨舰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原先行船使劲推也是白费力气,今天船却能在河流的中心自在地航行。5.古诗赏析第一首诗借方塘形象地抒写自己的读书体会。诗人先描绘了池塘像镜子一样澄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中来回移动的美好景象。然后笔锋一转,发出自己的疑问,天光云影的美景从何而来呢?是因为水清澈才得以呈现。而水为什么会这么清澈呢?因为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过来。诗人以源头活水作比,揭示了只有不断汲取营养,获取新知,才能豁然开朗,融会贯通的道理。第二首诗借日常行舟的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昨夜江边春水猛涨,往日搁浅的大船变得像羽毛一样轻盈。水浅时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现在船却在江中自在地航行。“春水”比喻长期的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哈尔滨医科大学《书画装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招投标与概预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数字特效合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卫生检验综合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与操作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外国文学名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三年级湘教版语文下学期期末知识点归纳复习周末练习单
- PROMIS-评分量表-使用版
- 《柔性棚洞防护结构技术规程》
-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与处置技术规范 通则
-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 教育心理学课件(完整版)
- YYT 1898-2024 血管内导管导丝 亲水性涂层牢固度试验方法
- 2023年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试题及答案解析
- JIS-D1601-1995-汽车零部件振动试验方法
- 高血压肾病护理查房课件
- 基坑开挖影响周边环境与建筑物研究
- 《民事诉讼法》课件
- 环保合规与企业风险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