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_第1页
专题十-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_第2页
专题十-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_第3页
专题十-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_第4页
专题十-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2017年高二历史必修一轮复习学案第十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考点分析】考点要求14年题号及内容15年题号及内容16年题号及内容学习西方寻求变革9题维新思想的背景新文化运动13题胡适的主张36题(3)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10题新文化运动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2题马克思主义传播孙中山的三民主义8题三民主义的主张毛泽东思想13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18题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频考点】本专题包含必修三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涉及有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知识点。在近三年小高考考查内容来看,主要涉及了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对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知识点未有涉及;从题型看主要以选择、判断题为主。本专题知识理论性比较强,考试中主要以识记知识为主。2017年小高考备考中应重视学习西方寻求变革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两节。【知识梳理】考点一“师夷长技”的主张1.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1)背景①鸦片战争前后,对华冲击日益加剧。②腐朽的清王朝被迫向世界开放,加强了同世界的联系。③先进的中国人积极探寻抵御侵略、强国富民之路。(2)表现①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广州设译馆,翻译《》,编译《》,开启近代学习、研究西方的先河。②魏源编写《》,明确提出“”的主张,迈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3)核心内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4)实质:是对西方侵略挑战的积极回应。(5)意义①使“”的思想发展成为一股社会思潮。②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2.地主阶级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背景①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内忧外患。②清政府内部分裂,出现了洋务派。(2)概况①代表人物:中央以奕,地方以、李鸿章、等为代表。②主张: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③目的: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④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3)影响:迈出了中国历程的第一步。考点二维新思想康梁维新思想兴起19世纪90年代初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代表人物有、、严复等

代表康有为(1)发表《》《》,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2)影响:被称为是“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梁启超发表《》,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宣传伸民权、设议院、的思想严复主张国家属于,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后果1898年光绪帝实行,结果失败

意义(1)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的作用。(2)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考点三新文化运动【基础梳理】1.背景(1)经济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2)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但未带来真正的民主共和。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破封建牢笼,实行。(3)思想上,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西方进一步传播。(4)导火线,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掀起逆流。2.兴起(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2)阵地: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3)基地: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4)代表:、李大钊、胡适、鲁迅、等。3.内容(1)提倡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①胡适:提出文学改良的八项主张,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②陈独秀:主张推倒雕琢、陈腐、艰涩的旧文学,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③鲁迅:等文章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4.评价(1)积极性: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猛烈地冲击了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的洗礼,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也为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和文艺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提法存在着或的片面性。考点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始传播背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代表1918年,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成为主流背景1919年,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概况(1)李大钊发表《》,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2)出现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3)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传播特点(1)先进知识分子起了核心领导作用。(2)马克思主义宣传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3)马克思主义是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斗争中发展传播的后果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考点五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提出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

内容(1)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封建统治。(2)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创立民国”,就是推翻,建立资产阶级,是三民主义的核心。(3)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平均地权”,就是核定地价,现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增涨的地价归所有

评价(1)性质: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2)积极作用: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和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3)局限性: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背景(1)国际: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并得到共产国际的帮助。(2)国内:中共的帮助提出1924年,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实际上确立了“、、”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

内容(1)民族主义:提出反帝和实现国内民族一律平等的思想。(2)民权主义:提倡的民权主张。(3)民生主义:提出扶助农工,实行“”的政策

意义成为的政治基础和时期的旗帜

考点六毛泽东思想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背景鉴于以的武装斗争一再失败的教训

内容“,”的革命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

意义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新民主主义理论文章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发表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内容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影响毛泽东思想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共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革命思想七届二中全会(1)背景: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前夕。(2)内容: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转移到;提出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做了政治理论准备

社会主义建设思想(1)《》阐述了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针政策。(2)《》创造性地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意义(1)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考点七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事件及内容开始形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内容: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上来。(2)意义:我国的揭开序幕,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基本形成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特色论)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提出了理论,确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初级论)?完善发展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本质论)判断是非标准应是“三个有利于”1992年中共,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目标论)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

意义祖国统一提出“”的伟大构想,阐述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等思想(1)理论:科学回答了、怎样的问题。(2)实践: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考点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背景:(1)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局势发生许多新变化。(2)在新时期,中共面临新的问题。2、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①代表__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__②代表_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_,③代表__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___3、发展历程:(1)2001年,正式提出(2)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4、意义:(1)三个代表思想涵盖政治、经济、思想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2)它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3)它_进一步_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_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_的问题。【典型例题】1.(2015•江苏•9)1901年梁启超首先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五四运动之后“中华民族”一词逐渐普及,几乎家喻户晓。“中华民族”概念从产生到被认同的背景应该是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B.维新思想初见端倪C.传统文化备受冲击D.军阀割据战火连年答案:A。2.(2015•江苏•13)美国《展望杂志》曾推选全世界“百名闻人”,胡适当选。当选理由“曾经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这主要是基于他A.创办《青年杂志》B.主张文学改良C.倡导“民主与科学”D.发表《狂人日记》答案:B。3.(2016•江苏•8)1903年,孙中山在给朋友的信中写到:“所询社会主义,乃弟所极思不能须臾忘者……欧美今日之不均,他时必有大冲突。”为此,他主张A.社会革命,平均地权B.政治革命,建立民国C.民族革命,推翻帝制D.土地革命,废除剥削答案:A。4.(2014•江苏•13)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深刻研究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殊国情的基础上,捕捉和把握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革命“两步走”的战略构想,形成了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答案:B。5.(2015•江苏•18)毛泽东在论述社会主义建设时指出:“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原子弹)。怎么办呢?可靠的办法就是……增加经济建设的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这段论述出自A.《论持久战》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C.《论十大关系》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答案:C。6.(2014•江苏•32)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答案:正确7.(2010•江苏•32)毛泽东先后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等文章,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思想。答案:错误8.(2015•江苏•36)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与发展的根系所在,其传承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而“礼”文化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他(孔子)以“仁”做为礼乐精神的内核,“对中国文化而言,是承先启后的一大开创。”……礼乐的推行对个体而言,是为了道德的完善,成为仁德之人;对群体而言,是为了“爱人”,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赵玉敏《以“仁”释礼,援“仁”入乐》材料二宋明理学又进一步把社会秩序的礼等同于“天理”。……具有浓厚宗教性的“礼”与统治者所宣扬的“天命信仰”、“王权神授”相结合,同时也就上升为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从精神上对人们进行思想控制的官方意识形态。——蒋传光《略论中国古代社会的“礼治”秩序》材料三近代以来,一些人认为中国的落后主要源于以“礼”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保守,并为此发起了批判旧文化的运动。……但对传统文化“弃”之过激而“扬”之不足,……从文化与民族的关系看,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借鉴西方礼仪的精华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但如果失去了民族的自尊,那么,本民族的传统礼仪就会被淹没。——郭瑞民《中国的礼仪文化》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是如何丰富“礼”内涵的?归纳“礼”的价值追求。(3分)(2)材料二中的宋明理学家是如何解释“礼”的?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3分)(3)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初“批判旧文化的运动”是什么?作者认为它存在什么局限?(2分)(4)“礼”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材料三,指出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使中华传统文化不被“淹没”?(2分)【答案】(1)以仁为内核;(1分)完善道德;和谐人际关系。(2分)(2)解释:礼等同于“天理”;(1分)目的:维护君主专制;思想控制。(2分)(3)运动:新文化运动;(1分)局限:对传统文化“弃”之过激而“扬”之不足。(1分)(4)做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或保持民族自尊;)借鉴吸收西方文化。(2分)9.(2012•江苏•37)一部思想解放史,就是一部互融交流的文明发展史;也是一部除旧布新的改革史;更是一部荡气回肠的革命斗争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而黑暗未尝稍减。其原因之小部分,则为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并此虎头蛇尾之革命未有焉。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也。——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2卷材料二三纲之根本义,阶级制度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与阶级制度极端相反。此东西文明之一大分水岭也。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相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第1卷材料三由《新青年》卷起的新文化运动狂飙,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伦理观念及建构其上的政治意识,运动本身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认识中西文化差距问题上,已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西方思潮的大量引入,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中国革命未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了深化革命,陈独秀等知识分子以什么为旗帜掀起思想解放运动?(3分)(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根源是什么?材料二认为束缚中国民主的最大阻碍是什么?(2分)(3)材料三提出,学习西方历经了“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演进。以“器物”层次为例,概括指出思想领域里的两个史实依据。(2分)(4)材料三对于新文化运动作用的评价,你是否赞同?请说出相应的理由。(2分)答案:(1)根深蒂固封建思想未能清除。(1分)旗帜:民主与科学。(2分)(2)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1分)障碍:封建伦理纲常。(1分)(3)林则徐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分)(4)答案之一:赞同。(1分)理由:新文化运动促使了民众的觉醒,使人们受到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或唤起了人们对国家事务的关心)。(1分)答案之二:不赞同(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1分)理由: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片面性。(1分)【能力巩固】1.(2016苏州模拟)右图著作是林则徐第六代嫡孙、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林岷女士耗时13年写成,在书中写到的内容不可能有 BA.林则徐组织人员翻译外国报刊,了解西方B.林则徐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富国强兵C.林则徐主张整顿水师,抵抗外国侵略D.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2.(2016苏州模拟)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使用了很多新词语,如政治(politics)、进口(import)、出口(export)、新闻纸(newspaper)、铁路(railway)、铁辙(track)、火轮机(1iterature)等。这段材料表明魏源 AA.关注西方的新知识、新技术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C.号召国人全面学习西方D.力图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3.(2016宿迁模拟)请观察下边两幅人物及其活动的照片。它们所包含的历史主题应该是D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B.思想创新成果丰硕C.共和观念深入人D.思想解放潮流涌动4.(2016南京模拟)下图为邱炯的名为“为什么开不快”的漫画,形象地反映了晚清时期清政府向西方学习、追赶世界潮流的活动及结局。造成这一结局的根本原因是 DA.清朝内部不同政治势力的内讧B.清朝皇帝没有实权C.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破坏D.没有彻底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5.(2016扬州模拟)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先进的中国人通过第二次反思得出的启示是CA.只引进西方技术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B.要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C.要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D.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6.(2016届南通中学模拟)梁启超在《自勉》中说“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誓起民权移旧俗,更研哲理牖新知。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犹狂欲语谁?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材料中“誓起民权移旧俗”的准确含义是A.设议院,定宪法B.实行君主立宪制,反对封建专制C.兴民权,易旧俗D.实现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7.(2016南通模拟)下面是某同学学习近代历史某一专题后的总结,该历史专题的主题是 Beq\x(师夷长技以制夷)→eq\x(设议院,行君宪)→eq\x(废君制,建共和)→eq\x(民主与科学)A.抗争 B.探索 C.屈辱 D.复兴8.(2016淮阴模拟)二十世纪初,《浙江潮》载文《民族主义论》有“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之说。这一说法反映了当时中国 CA.政党力量多元化 B.政权更替频繁C.社会思潮演进加快 D.民主革命进程加速9.(2016届无锡一中模拟)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CA.民族危机的困境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C.文学革命的影响 D.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10.(2016苏州模拟)学者费正清认为:“军阀时代既是乱世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1916年之后的十年中形形色色的思想实践和试验毫无拘束地涌现出来。”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A①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②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③孙中山提出“节制资本” ④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11.(2016常州模拟)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DA.武装夺取政权B.走十月革命道路C.建立责任内阁D.实行新三民主义12.(2016苏州模拟)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在民权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因为它CA.提出反帝和国内民族平等B.倡导自由、平等、博爱C.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D.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13.(2016扬州模拟)孙中山先生说:“急兴农学,讲究树艺”。1979年五届人大六次会议决定:把每年的3月12日(孙先生逝世纪念日)定为“植树节”。由此可见“植树节”的设立A①反映孙先生十分重视林业建设②为了缅怀孙先生的丰功伟绩③实现了孙先生三民主义思想④符合植树的自然时节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②D.①②③④14.(2016淮阴模拟)1“凡有识见的人,皆知道社会革命,欧美是决不能免的,这真是前车之鉴。”孙中山想在中国进行“社会革命”的目的是CA.不愿少数满洲人专权B.不愿君主一人专制C.不愿少数富人专利D.不愿欧美列强统治15.(2016扬州模拟)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D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16.(2016届前黄中学模拟)“在今天的中国,这种新的……国家形式,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形式。它是抗日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又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统一战线的。”材料出自毛泽东的 C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新民主主义论》D.《论十大关系》17.(2016届启东中学模拟))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C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C.“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8.(2016扬州模拟)“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大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BA.国民革命时期 B.井冈山时期C.延安时期 D.过渡时期19.(2016届常州模拟)下面漫画反映的是票证在不同时期价值观的变化,从理论根源上看,导致这种变化的是B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20.(2016届南通中学模拟)电影《建党伟业》于2011年6月15日正式公映,片中“毛泽东”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把敌人的人搞的少少的,把自己的人搞的多多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下列哪种做法不能印证“毛泽东”的这句台词。A.进行土地改革B.团结各民主党派C.组建革命统一战线D.“文化大革命”21.(2016届南通一中模拟)毛泽东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是D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C.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22.(2016届无锡一中模拟)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这两次讲话都 DA.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B.深化了体制改革C.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D.冲破了思想樊篱23.(2016届无锡锡山高级中学模拟)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BA.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C.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24.(2016届镇江中学模拟)2011年6月22日求是理论网认为:“邓小平……最伟大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这种“新的理论”主要是指B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二、判断题25.新文化运动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载入我国史册。B26.梁启超的思想被称为是“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B27.近代前期,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可分为新思想的萌发、洋务思想、维新思想、革命思想和新文化运动等阶段。A28.中共十二大召开,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A29.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B30.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阐述,成为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最重大的理论成果。B31.1992年春,邓小平的“南方谈话”,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B三、材料题32.(2016届无锡一中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把黄老刑名等百家之言排斥于官学之外,以优厚待遇延揽儒生数百人进入政府。……他根据董仲舒、公孙弘的建议,在首都长安建立太学(国立大学),教授五经,从学官弟子里选拔官吏。——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孔教”本失灵之偶像,过去之化石……妄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迄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