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楼及附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综合楼及附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综合楼及附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综合楼及附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综合楼及附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楼及附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第二章施工部署第三章主要分布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第一节施工准备第二节主体结构施工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砌筑工程、脚手架工程、施工测量第四章装饰工程第一节装饰工程工序第二节抹灰工程外墙面砖不锈钢扶手安装复合地板安装板块地面工程门窗工程吊顶工程屋面工程第五章水、电及设备安装第一节通风空调工程第二节锅炉安装第三节水电工程钢网架施工其他措施工期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安全措施冬雨季施工环境保护措施文明施工措施降低成本措施消防措施施工进度计划、劳动力、主要施工设备配置第一章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一、工程概况本工程的地里位置位于黑龙江省**市**县。本工程为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1558.52㎡,其中,综合楼面积为918.34㎡,附属用房面积为640.18㎡。本工程由**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二、工程特点1、结构情况:框架结构,陶粒混凝土砌块围护。2、装饰情况:内墙为涂料,地面有实木复合地板、水泥砂浆地面、防滑地砖、花岗岩踏步,铝合金吊顶,外墙涂料,外墙砖等。3、机电设备情况:普通照明、动力电、消防电、通风空调等设备。4、水、暖、通风情况:给排水、采暖系统、通风空调系统、锅炉安装等。第二章施工部署一、施工组织管理机制为强化总承包管理,在推广项目法施工的基础上,经理部下设;土建工程管理部、机电工程部、装饰工程管理部、物资部、机械队等六个职能部门,对项目进行全面协调、监督、管理和验收,同时对工程质量、施工进度、临时供水供电、安全保卫、清洁卫生等实施全面管理,同时做好与其他分包单位的协作配合和服务工作。二、项目部组织机构及主要管理人员名单见图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副经理兼总调度项目副经理直气壮项目总工程师副经理兼总调度项目副经理机械部物资部装饰工程机电工程部土建工程部机械部物资部装饰工程机电工程部土建工程部各专业施工队各专业施工队各专业施工队各专业施工队各专业施工队各专业施工队土建部;经理土建部;经理工程科技术科质量科工程科技术科质量科土建部组织机构图三、项目经理部主要部门职能如下;物资部;材料和周转工具的供应,运输及保管。机械队;负责塔机、施工电梯、泵车等大型施工机具的运转、维修、保养。土建工程管理部;负责土建专业的施工组织、技术、质量、安全管理。机电工程管理部;负责机电专业的施工组织、技术、质量、安全管理。装饰工程管理部;负责装饰专业的施工组织、技术、质量、安全管理。为保证生产施工的正常进行,制定生产协调管理规定与奖罚条例,使各单位在各个生产环节、生产工序上做到权责分明,奖罚有序,达到指挥协调有力。在征得业主同意的前提下,对业主直接分包的单位的工程款的支付,由总包经理部审核后,业主方给予办理拨款手续。四、计划管理。制定严密、可行、有权威的总体建设计划。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的选择,图纸等资料的提供,材料、设备订货进场时间,劳动力部置等项目建设中的每一环节,每一工序,都纳入总体建设计划。大厦单位主持召开工程生产协调、质量安全例会。五、管理1、确定质量目标,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根据工程特点,编制详细的计划,各专业必须保证计划的100%完成。2、安全文明管理。随着大厦地上主体的进展,各专业施工队伍陆续进场,由单一工种向多工种立体化发展,人员成份复杂,施工项目互相交叉,责任难以分明;中小型机具增加,安全用电管理难度大。计对这些特点,在取得业主认可下,制定并落实各项制度完善安全文明管理规定,同各施工队签订(文明施工协议书)。根据协议规定如违犯工地安全文明生产纪律,罚款金额从工程款中扣除。重点抓随意堆放、工完场不清、用电违章。项目部成立一支文明生产机动队,工程前期由6人组成,经常检查。3、技术管理。内业资料管理,每周检查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文明等,公布结果,对违章的以教育为主,一般违章以上给予不同程度的罚款。六、施工方案施工中以主体结构为先行,机电、隔墙、粗装修、精装修相继插入,实行平行分段,立体分层,同步流水等节拍均衡施工的原则组织施工。1、结构施工。进度计划见附图;2、施工机具的选择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和进度要求,分阶段布置各种机具。1主要机具见附表;3、总平面布置(施工总平面图见附表)工程能否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理的施工平面布置,保持各设备的布局,施工现场道路的畅通将是至关重要的。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工程合理科学地布置总平面更显重要。施工总平面图对总平面管理首先建立总平面管理责任制,分段绘制施工平面图,其次严格施工平面和道路交通管理,各种作业场地,机具、材料都要按划定的区域和地点操作或堆放,车辆行驶路线也分区规划安排,避免混乱,保证行车安全和畅通,防止交通堵塞,打乱整个施工部署。施工场地硬化图,用C15混凝土,厚度150cm。第三章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第一节施工准备一、施工用水因本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现场施工用水主要用混凝土养护,消防用水,砌筑工程用水。水源主要来自现场集水井,设置两台抽水泵将水提升至地面水箱,再由一台扬程到90m、一台扬程250m多级离心泵提升至各楼层。1、生活用水;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采用市政水源,夏季每人每日按5L×1200人=6t/d考虑。2、消防用水;在集水井及市政水管处设置备用水管作为消防措施。3、施工用电3.1现场供电。整个现场实际,为保证用电安全性和可靠性,设两台分箱(1#、2#)分别施工段供电;塔吊、固定泵设置设专线。现场严格按TN-S系统供电,执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规定,并设必要的重复接地装置。土建、钢结构、机电、精装修均设专路供电,专用配电箱,配电箱周围设标志牌,出线回路设铭牌标明去向用途。现场设专职电工,持证上岗,每天检查监护,并定期测试记录。由于现场施工机具比较多,用电配置按此阶段高峰期考虑。3.2.用电计算考虑到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多,现场用电按高峰期主要设备进行估算。P1=200kW(1台塔吊+2台水泵+电渣压力焊焊机+弯曲机+切断机+调直机)P2=240kW(4台电焊机+安装)P3=30kW(现场照明)P总=1.05(0.5×200/0.75+0.5×240+30)=273kW满足现场用电要求施工期间主要大型机具明细混凝土搅拌机3.5kW2台电渣压力焊53kVW1台电焊机30kVA4台零星机具30kW照明30kW安装80kW3.3技术准备3.3.1.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进一步弄清工程特点,会审图纸,消除错、漏、缺问题,解决设计与施工技术之间的矛盾。3.3.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要兼顾全面,突出重点。以施工图、施工规范、质量标准、操作规程作为组织施工指导文件。3.3.3.编制施工预算,计算出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分析劳动力和技术力量,建立施工技术,机械管理机构,组织质量安全体系,制定详细网络活动计划。第二节主要施工方法一、模板工程本工程结构复杂,断面尺寸多变,梁板模使用12cm厚的竹夹板模板,柱模板采用组合大模板,外墙采用大模板。模板支撑采用Φ48的焊接钢管,钢管与钢管之间的连接固定采用铸铁扣件。1、支撑前的准备工作。1.1.根据控制轴线用墨斗在底板上弹出柱、墙支撑控制线,控制线距墙10cm。1.2.搭设模板支撑体系首先,用钢管和扣件搭设满堂脚手架,既作为墙模的水平支撑,又作为梁板模的垂直支撑。满堂脚手架立杆纵横间距;当层高≥4.0m时间距为0.7m,层高﹥0.4m时,间距为0.9m,梁底侧,垂直于梁轴线方向,单独设立杆支撑,间距为0.7m左右。设立三~四道(最大间距不超过1800mm)横杆,且纵横向连成整体,在柱与墙、墙与墙之间加设斜撑和剪刀撑,墙梁模板均固定在支撑体系上。2、柱模支法;柱模的安装顺序是;距柱四周1.5-2.5m处在楼板上预留长出楼面10~20cmφ12的螺纹钢筋。安装前检查站—吊装柱大模板—支撑模板固定—全面检查校正—整体固定—验收记录安装前要检查模板底部混凝土面是否平整,若不平整应先在模板下口处铺一层水泥砂浆(10~20厚)以免混凝土浇注时漏浆而造成柱底烂根。模与模的立缝用海棉条粘严以免漏浆影响混凝土的表面质量。柱大模支撑系统见图;3、墙板模支法支模顺序是;支模前检查(钢筋验收、墙线准确)—支一侧模—再支另一侧模—安装对拉螺栓—校正模板位置—紧固对拉螺栓—支撑固定—全面检查。其墙体采用竹夹板,排列方式为竖向排列,对拉螺栓采用Φ12,底部三至五排间距450mm×750mm左右,上部600mm×750mm左右。为保证外墙层与层之间的平整美观,在支上一层墙模时,下一层墙模上半部分暂不拆除,作为上一层模板的支撑点,同时将上下层模连成一体,防止出现穿裙现象。墙模及支撑见附图;4、梁模支法梁模安装顺序;复核轴线底标高及轴线位置—支梁底模(按规范起拱)—绑扎梁钢筋—支梁侧模—复核梁模尺寸及位置—与相邻梁板连接固定。当梁高小于700mm时,梁侧可用支撑板模的水平钢管顶撑,同时用一部分短钢管斜撑,当梁高大于700时,增加对拉螺栓固定。5、板模支法按规范规定起拱;两端支撑的梁或楼板L/600,悬臂梁,悬臂板L/300。满堂脚手架搭好后,根据板底标高铺设水平龙骨,间距300mm,然后安装竹夹板模板,板缝用胶带密封。楼梯踏步段靠混凝土墙处留200mm以后补浇。6、模板的拆除。6.1拆模时其强度应达到以下要求不承重的模板(如柱、墙)其强度应在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害时,方可拆除。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下表所规定强度时拆模;项次结构跨度/m按设计强度取率/%1.板≤250>2≤8702.梁≤870>81003.悬梁≤270>2100上表中所指混凝土强度应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确定。注意;虽然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但强度尚不能承受上部施工荷载时应保留部分支撑。楼梯间模板与支撑28天方可拆模。6.2模板拆除的顺序是;柱墙、楼板模;梁侧模、梁底模。7、模板施工注意事项7.1混凝土浇注前认真复核模板位置,柱墙模板垂直度和梁板标高,准确检查预留孔洞位置及尺寸是否准确无误,模板支撑是否牢靠,接缝是否严密。7.2梁柱接头处是模板施工的难点,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此处不合格模数的部位用木模,一定要精心制作,固定牢靠,严禁胡拼乱凑。7.3所有竹模在使用前都要涂刷隔离剂,旧模在使用前要修理。7.4混凝土施工时安排木工看模,出现问题及时处理。7.5在混凝土施工前,应清除模板内部的一切垃圾,尤其是石屑和锯屑,凡与混凝土接触的面板都应清理干净。二、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工程每段浇注时将编制详细的浇注方案,这里只讲述总的施工方法。1、C30混凝土施工时须严格管理,以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混凝土的施工顺序;2、每施工流水段每层柱与墙,梁与板一次支模整体浇注,浇注时先浇柱与墙,两台泵供应混凝土,确保混凝土的连续施工。3、不同标号混凝土的分界;墙体部位,主要是C30梁板与墙柱,采用2层铁丝网,用钢筋加固分界。楼板采用木条分界,尽可能不让混凝土任意流淌,先浇注高标号,再浇注低标号混凝土,确保低标号混凝土不流淌高标号混凝土的单位内。4、原材料的要求;4.1水泥。水泥为大厂产普硅PO.325水泥,每次交付水泥时应连同测试证书,其中标明数量、运输符号索号、交付日期以及代表样本的最新测试结果。各种不同标号水泥应独立堆放或存放,且不应在同一次浇灌过程中使用。长久未用的水泥在使用前加以检测和测试。4.2细骨料与粗骨料。选用1-3cm和2-4cm碎石,选用中砂。5、混凝土浇注前的准备工作;5.1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5.2检查模板及其支撑(见模板工程)。5.3请监理人员对隐蔽部位进行验收,填好隐蔽验收记录。严格执行混凝土浇灌令制度。5.4检查混凝土浇注设备的完好性,铺设混凝土管,用钢管搭设混凝土泵架至建筑物后,用钢筋焊接支架架立泵管,泵管弯头处要将其固定牢固。6、混凝土的拌制;商品混凝土厂全自动化搅拌制,混凝土的泵送;浇注采用HBT49混凝土泵,浇注速度40~50m3/h。可泵送49m高度。泵管铺设;泵机出口要有不小于10m的水平管,和混凝土布料机,此部分泵管用钢管搭设,支架支撑。7、混凝土的振捣;柱、墙、梁、板混凝土均采用插入式振动捧。振捣厚度不能大于振动捧长度。振捣捧和振捣手的设置,按每一次混凝土的施工方案进行。8、混凝土的养护;8.1柱、墙拆模后浇水养护。8.2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能浇水养护,加塑料薄膜与麻袋养护。8.3.秋季施工时,楼板要保证在浇注后7昼夜内处于足够的湿润状态。8.4.防水混凝土湿润养护14昼夜。9、试块留置原则;9.1.每一施工段的每一施工层,不同标号的混凝土每100m3(包括不足1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组抗压试块。并留适量同条件试场块。9.2.抗渗试块的留置;浇注量为500m3,应留两组抗渗试块,每增加250~500m3留两组。其中一组标养,另一组同条件下养护。三、钢筋工程1、原材料要求;进场钢筋应有出场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每捆钢筋应有标牌。对进场钢筋按规范的标准抽样做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不正常时,应进行化学成份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2、钢筋的储存;进场后钢筋加工好的钢筋应根据钢筋的牌号,分类堆放在枕木或砖砌成的高30㎝间距2m的垄上,以避免污垢或泥土的污染。严禁随意堆放。3、钢筋的接长;钢筋的接长是钢筋工程的关健,我们将在不同部位采用电渣压力焊、闪光对焊、搭接焊、绑扎、直螺纹连接等不同的施工方法。3.1.电渣压力焊;为确保工程质量,所有柱钢筋、暗柱主筋接长均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电渣压力焊属于熔化压力焊范畴,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焊接电流通过被接钢筋的端部接触点产生电弧,熔化周围焊剂形成渣池,之后转入电渣过程,大量的电阻热使钢筋截面均匀加热,然后顶压,挤出液态金属和熔渣,冷却后经凝固、结晶开成接头。a.质量要求;首先从外观检查,接头焊包均匀,有得有裂纹,钢筋表面无明显烧伤等缺陷,接头处钢筋轴线的侧移不得超过0.1倍钢筋直径,同时不得大于2mm,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0。另外,以300个同类型接头为三个试件进行拉伸试验,抗拉强度均不能低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数值。b.施工时注意事项;钢筋正式焊接前应先做试件,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焊接的端头垂直,端面要平。上下钢筋要对正压紧,焊接过程中不允许搬动钢筋。在低温下施工时药盒要尽量晚些拆除,以确保焊头的缓冷。雨雪天不得施焊。3.2.绑扎接头,楼板、次梁部分钢筋采用绑扎接头形式,搭接长度为40d。3.3.搭接焊;梁通长筋采用,单面焊10d,焊接接头要预弯150。4、钢筋下料绑扎;4.1.认真熟悉图纸,准确放样并填写料单。4.2.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料单相等4.3.先绑扎主要钢筋,然后绑扎次要钢筋及板筋。4.4.绑扎前在模板或垫层上标出板筋位置,在柱梁及墙筋上面出箍筋及分布筋位置线,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4.5.在混凝土浇筑前,将柱墙主筋在楼面处同箍筋及水平筋用电焊点牢,以防柱墙筋移位。4.6.梁内通长钢筋需接长时,上筋接点布置在跨中,下筋布置在支座。4.7.底板上层筋及中层筋均用凳筋采用φ10钢筋,间距1.0m×1.0m。5、钢筋验收;5.1.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钢号、直径、根数、间距是否正确。特别是要检查支座负筋的位置。5.2.检查钢筋接头长度是否符合规定。5.3.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要求。5.4.检查钢筋绑扎是否牢固,有无松动现象。5.5.检查钢筋是否清洁。四、砌体工程本工程砌体墙均为陶粒混凝土砌块墙,管道井隔墙为120厚实心粘土砖墙,红砖及空心砌块进场前,必须提供出厂证明及合格证,进场后按规范要求抽验,送检测中心复试合格后方可准使用。粘土砖必须坚固、完整、煅烧良好、开状均匀一致,不含裂纹和其他问题,相当于储存样本标准。浸水24h吸水率应小于百分之二十。1、砌筑技术措施。1.1门洞口部位应采用一排实心砖。1.2陶粒砌块墙根部砌筑3皮实心砖墙。1.3陶粒砌块提前一天浇水湿润,砂浆灌缝要饱满,尤其立缝,施工过程中极易忽视,砂浆不饱满,透缝、隔音效果不好,整体性差。1.4砌体工程应紧密配合安装各专业预留预埋进行,在总包单位统筹管理下,合理组织施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2、施工要点;墙体砌筑时,砌筑前要在底板可楼面上弹出墙体线及门窗洞口线,与混凝土柱、墙连接处的拉结筋,混凝土柱、墙未予留拉结筋的,要凿出柱的箍筋或墙的水平筋,把拉结筋焊在柱箍筋或墙水平筋上。砌筑砂浆采用M5混合砂浆;水泥采用PO.32.5标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砂采用中砂,含泥量不超过5%,使用前过5mm孔径的筛;标准红砖;φ6钢筋;φ12钢筋;MA砂浆外加剂。3、施工工艺及方法。3.1砌筑前一天,应将预砌加气混凝土块及墙与混凝土柱、墙相接处,撒水湿润以保砌体粘结。砌筑当天再浇一次水,水浸入砌筑面深度为8~10mm。3.2将砌筑加气混凝土块墙部位的楼地面,剔除高出楼地面的凝结灰浆,并清扫干净。砌筑砂浆必须拌和均匀,随伴随使用,砂浆的稠度7~10cm。铺浆长度以一块长度为宜,铺浆要厚薄均匀适当、浆面平整,铺完浆立即放上砌块,砌块宜一次摆正或在砂浆失去塑性前找平,否则需取下砌块、铲去砂浆重新砌筑,灰缝厚度不得大于20cm。竖缝采用挡板封堵法填满、捣实、刮平,严禁用水冲浆灌缝。3.3地下混凝土墙根部砌筑240mm高红砖墙。墙根部应从底板砌筑840mm高红砖墙。3.4砌块砌筑前按实地尺寸和砌筑规格尺寸进行排列摆块,不够整块的可以锯成需要的规格,但不得小于砌块强度的1/3。满铺满挤砌筑,上下十字错缝。砌筑时,每皮砌块均需拉水准线,灰缝要横平竖直。3.5砌块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面又必留置的监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接槎时,应先清理基面,浇水湿润,然后铺浆接砌嵯做到灰缝饱满。3.6拉结筋为2φ6钢筋,竖向间距500mm沿墙通长铺设,铺砌时将拉结筋理直、铺平。3.7门窗洞口边上下两块,不足一整块砌块的用红砖代替。3.8厩块与楼板或梁底的联结。墙最上部一层加气块砌筑时,砌块与楼板接触面抹粘结砂浆,砌块下部水平缝仍用混合砂浆,每砌完一块用小木楔在砌块上皮贴楼板或梁底与砌块楔牢,将粘砂浆塞实,灰缝刮平,当墙上部不足一块加气混凝土块时,用红砖封堵,封堵方法同上。门窗洞口过梁两端压接部位应砌四皮红砖。4、质量要求。4.1砌块要满足强度、外观质量等技术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砂浆的品种、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4.2每道墙3皮砌块通缝不得超过三处,砌筑时上下错缝,搭接长度不得小于砌块长度1/3。无四皮砌块及四皮砌块高度以上的通缝。接槎处要砂浆密实,砌块平顺,灰缝标准厚度为10mm,过大或过小的灰缝缺陷不得大于5处。拉结筋的间距、位置、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留置位置、间距偏差不得超过一皮砌块。4.3不准在混凝土柱、墙上打射钉,然后在射钉上焊接拉结筋。接结筋搭接必须满足搭接长度,端头带弯钩。4.4墙体不准留脚手架洞眼。砌筑时搭双排砌筑脚手架。砌筑砂浆灰缝饱满度不得低于80%。4.5砌块的标准见下表,缺角掉楞不满足要求时,应把不符合要求的加气混凝土块锯方正才可使用。4.5.3.6.墙体完成后尺寸及位置的允许偏差如下表;

砌体结构尺寸和位置对设计的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备注1砌体厚度42楼面标高153轴线位移54墙面垂直;(1)每层(2)全高5105表面平整7用2m长度靠尺6水平灰缝平直7用10m长线拉直检查5、文明施工及安全要求。5.1砌筑时的落地灰要及时清理。砌筑要堆放整齐。5.2工人要戴好安全帽、高空砌筑时要系安全带5.3砌筑脚手架要搭设牢固,楼板上的预留洞口要封堵严密,上部严禁堆放材料。 5.4施工要做到工完场清。五、抹灰工程1、准备工作。1.1.门窗墙体及抹灰预埋件与墙体内部的各种管道安装完毕,并经检查合格。1.2.混凝土墙面处理用水泥浆做甩毛处理,先将表面尘土、污垢清扫干净,用10%火碱水将顶、墙面的油污刷掉,随之用净水将碱液冲净、凉干、然后用1:1水泥细砂浆内掺水重20%的801胶,喷到顶、墙上,喷的要均匀,终凝后浇水养护,直到水泥砂浆疙瘩全部粘到混凝土光面上,并有较高的强度,用手掰不动为止。混凝土空心砌块墙面在开始抹底层灰前刷一道801胶水溶液,配比为801胶:水=1:4。2、操作工艺。2.1.工艺流程;浇水湿润—找规矩做灰饼—设置标筋—阴角做护角—抹底层中层灰—抹面层灰—清理。2.2.找规矩、做灰饼应符合下列规定;首先,按房屋面积大小规方,如房间小,可用一间墙做基线,用方尺规方即可。如房间面积较大,应在地面先弹出十字中心线,并按墙面基层平整度在地面上弹出墙角(包括墙面),中层抹灰的准线(规方)。然后在距墙角100mm处用线锤吊直,弹出垂直线,以此直线为准,按地面上已弹出和墙角准线往墙上翻引,弹出墙角处两面墙中层抹灰面厚度,根据抹灰面厚度线每隔1.5m做好标准灰饼。2.3.灰饼做好稍干后,用砂浆在上、中、下灰饼间标筋、厚度同灰饼厚度。2.4.用1:2水泥砂浆在门窗洞口及室内阳角处做水泥砂浆护角。2.5.分别用2:1:8和1:1:6水泥石膏砂浆抹底层和中层灰。在标筋完成稍干后抹底层灰,底灰7~8成干后抹中层灰,中层灰应比两边的标筋稍厚,然后用刮杠靠住两边的标筋,由下向上刷平,并用木抹子补灰掺平。2.6.待中层灰六、七成干时用1:0.3:2.5水泥石灰膏砂浆罩面,操作应从阴角开始,用钢抹子压实擀光。3、质量要求3.1.各抹灰层之间及与基层间粘牢固无空鼓。3.2.表面光滑、洁净、颜色均匀、无抹纹,角线和灰线平直方正,清晰美观。3.3.实测允许偏差符合有关规定。六、脚手架工程本楼外脚手架用φ48钢管及铸铁扣件搭设,采用传统的双排脚手架,用架板作围护及操作平台,进行全封闭施工。混凝土浇筑时注意水平杆预埋件的留设。1、双排脚手架的搭设方法;1.1.脚手架基础a.脚手架底部应夯实辅平,并作好排水措施。b.各类金属脚手架应加设接地装置。1.2.材料钢管采用φ48mm钢管,钢管不准使用锈蚀、弯瘪,扣件选用锻铸铁制造,不得使用滑牙和锈蚀扣件。脚手板采用长4m宽20cm厚5cm的木制脚手板。安全网采用密目阻燃式安全网。2、施工技术要求脚手架设计;本工程为外防护架脚手架,采用钢管扣件组合双排脚手架,立杆是主要受力杆件,要求有足断面,立杆纵向间距为1.5m,横向间距为1.2m,双排架的内排立杆距墙面为30cm,外排架距墙为1.5m,并在立杆底部垫5cm厚的脚手板,距地20cm处加绑通长扫地杆。立杆搭接长度接头上下要错开1.5m,不应在同一步内支搭,在脚手顶部内排脚手架要低于檐口50cm以下,外排立杆要高出建筑物顶部1.5m,并绑扎三层护身拦杆,外设20cm高的档脚板。大横杆是主要传力杆件,大横杆间距为1.8m,大横的接头错开1.5m,不得把接头设在同一步内,小横杆间距为1m,立杆的偏差度不得超过1/400,大横杆的偏差度不得超过1/200,脚手架的设计荷载为200公斤。为了脚手架的稳定性,脚手架纵向4m设一拉接点,坚向3m设一拉接点,拉接点与墙埋件连接牢固。为防止架子向外倾斜,脚手架搭设三步以上设置十字撑,十字撑从底到顶设置,5根杆件设置一组,十字撑与地面夹角为45-60度,十字撑与立杆绑扎牢固。脚手架通道处设置安全出入口,并打设防护棚,高4米、宽3米并挂设安全标示,楼西侧为了行人和车辆的行驶安全设置防杂防护棚。脚手架外侧采用密目阻燃式安全网,安全网封在外排架的里侧,从底部封到顶部,脚手架两部以上支挂水平安全网,脚手板铺设要平不准有缝隙脚手架外侧设挡脚板,不准铺设探头板和飞跳板,脚手板两端要绑扎牢固。3、施工人员注意事项凡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防护用品,高空作业必须挂好安全带,安全带要高挂低操作。施工人员严禁酗酒和打闹,严禁有癫肩病的和高血压的人员从式高空作业,严禁上下抛扔物料防止伤人,施工部位要设警戒区,并设有监护人,严禁有闲杂人员进入,活完后要做到活完脚下清。4、.验收a.脚手架应有分部、分段按施工进度的书面验收报告。b.各种脚手架应在验收合格后挂牌使用。c.扣件的扭力矩应按规范要求测试,抽点验收。5、搭设注意事项;5.1按照规定的构造方案与尺寸进行搭设。5.2相邻立杆的接头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步距内,上下大横杆接长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立杆纵距中。5.3及时与结构拉结,以确保搭设过程安全。5.4扣件要拧紧。5.5有变形的钢管和不合格的扣件不能使用。5.6搭设工人必须佩带安全带,戴安全帽。5.7随时校正杆件垂直和水平偏差,避免偏差过大。七、施工测量测量定位;1、根据甲方提供的控制桩建立的地下室坐标控制网,每层定位用的控制点先用激光铅直仪将点投测上来,用经纬仪进行测角量距,平差改正后再进行放样定位。对于柱模用经纬仪结合钢尺将轴线标定在下节柱子顶部,上节柱子的定位根据下节柱子上的轴线用两台激光经纬仪控制柱子的位置及偏移情况。见图2、放样采用轴线交会法和极坐标法两种,为便于放样工作的进行,减少错误的发生,采用施工坐标系AOB,与测量坐标系XOY的转换关系如下;A=********+X×cosC+Y×sinCB=********-X×sinC+Y×cosCX=********+A×cosC-B×sinCY=********+A×sinC+B×cosCC=**℃**′**.*″3、高程测量;标高控制根据甲方提供的水准点,利用水准仪、塔尺、钢尺传递至各层楼板上来控制层高。4、误差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轴线位移不大于3mm。混凝土柱垂直度测量允许偏差﹤3mm。层高测量允许偏差﹤3mm。沉降观测;由专业测量单位负责,方案另详。第四章装饰工程第一节装饰工程程序1)外装修清理墙面→拉线贴面饼→窗安装→墙面浇水湿润→刮底糙→粉中层灰木抹打平→弹线→外墙面砖贴面→勾缝→清理。2)内装修本工程内装修大部分为白色乳胶漆涂料(厕、浴设施除外)。清理墙面→拉线贴面饼→墙面浇水湿润→刮底打平→纸筋灰罩面→涂刷白色乳胶漆涂料。3)质量要求a、要严格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尤其是贴面材料的规格要一致(面砖经挑选分类),无缺棱掉角现象,色泽要均匀一致,无色差。材料要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b、在正式施工前要先做样板间或板块,待业主和工程监理有关人员验收认可后方可大面积展开施工,做到一次性成优。c、要严格执行本公司技术质量部门制订颁发的成品保护制度。d、装饰工程的质量要求标准应符合《JGJ73-91》的规定。第二节抹灰工程施工1、抹灰砂浆品种符合设计要求。2、砂浆采用机械搅拌,施工中严格控制配合比,砂浆的配合比和稠度等经检查合格方可使用。3、砂浆的生产量和使用量相配合,严禁硬化的砂浆捣碎后再次使用。4、抹灰前,应对基底表面的平整度进行全面检查并凿毛,清除表面的积灰、污垢和油渍等,并洒水润湿。5、检查门窗框的位置是否准确,与墙连接是否牢固,连接处的缝隙用水泥砂浆分层嵌塞密实。6、室内墙面、柱面和门洞的阳角,宜用1:2水泥砂浆做护角,其高度不低于2m,每侧宽度不小于50mm。7、抹灰的程序:阴阳角找方→设置标筋→分层赶平→修整→表面压光。8、涂抹水泥砂浆每遍厚度宜为5~7mm,涂抹混合砂浆每遍厚度宜为7~9mm。9、抹灰过程中,应待前一层抹灰层凝结后,方可涂抹后一层。10、施工过程中及施工完毕应防止震动及碰撞以防止空鼓。11、抹灰工程验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质量评定标准进行验收。抹灰层空鼓超过200cm2处须及时处理。处理方法是利用手提切割机沿空鼓部位周长切割,然后将空鼓部位凿除,这样处理可防止空鼓扩大。第三节外墙面面砖施工1、铺贴多层建筑外墙面砖保证其基层垂直度和平整度是关键。2、在建筑物的阴阳角及建筑造形的曲面部位,由上至下均设置钢丝作为墙面找平层的基准线。设置钢丝时用经纬仪配合,每根钢丝分别用花篮螺栓拉紧。3、施工工艺:墙面凿毛清理及湿润→设灰饼→分层粉平找平层→弹线分格→贴面砖4、面砖表面要平整,立面、阴阳角要垂直、方正,粘贴牢固,无空鼓,表面洁净,无歪斜、缺棱、掉角和裂纹等缺陷。5、面砖接缝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填嵌密实,以防渗水。6、镶贴室外突出的檐口、窗口、雨蓬等饰面,必须设流水坡度和滴水线,滴水线设成“鹰嘴”即可。7、面砖镶贴的原则是“大面压小面,上面压下面”。c、吊顶表面应平整,不得有折裂等缺陷,接缝应均匀一致。d、搁置的罩面板不得有漏、透、翘角现象。第四节不锈钢栏杆、扶手安装本标段中楼梯扶手、屋面及走廊栏杆均为不锈钢材料,施工采取工厂加工、现场安装。1、构件按设计要求加工,并根据现场情况作出的加工草图为准,必要时需有细部节点详图,制作完成后分组、分件标明编号。2、成形制品经验收合格运至现场后,即靠放至各楼层相应部位,严禁乱堆乱放,以免制品变形走样。3、制品安装应在楼地面面层工程施工之前完成,随各楼层施工流水进行。4、焊接安装构件前,首先校核预埋铁件位置及标高,不符合要求的予以替换,安装时先将制品进行拼装,并整体试安,经矫正完毕后,再进行焊接。5、不锈钢铁件相连处必须用相应的不锈钢电焊条施焊,焊接安装完毕后,将焊缝去除焊皮并用磨光机打磨,预埋铁件表面涂刷沥青防腐漆二度。执行规范:GBJ201-83《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08-8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208-83《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3-83《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95《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7-94《屋面工程技术规范》JGJ73-91《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JGJ13-82《多层砖房设置钢筋砼构造柱抗震设计与施工规范》JGJ18-96《钢筋焊接与验收规程》GBJ301-88《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预制砼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GJ33-8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操作规程》JGJ94-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第五节复合木地板工程现浇钢筋砼板结构层施工完成之后,待表面有6~7成干时,涂刷素水泥浆一道,20mm厚1:2水泥砂浆找平层完毕后,铺设复合木地板.复合木地板采用悬浮式铺设,铺设顺序应从内至外。铺设地板之前要检查原地面平整度,并核查地板加底垫的厚度是否能使门轻松地打开。铺设时先铺设一层塑料泡沫垫层,铺设木板块时预留约10mm的缝隙,将第一块木地板槽沟一侧向着屋角铺设,在墙和木地板之间安置膨胀楔子,以保证有10mm的膨胀缝隙,用木地板块排直并检查夹角,在木地板块两个侧面的槽沟里填满白胶,为保证粘结牢固,要在槽沟里注入足够的胶水,(严禁一点隔一点地加),用湿布或海绵尽快擦掉过多的胶水.装好地板后在墙边用一根橇铁使木板块咬合牢固,放上楔子以保证墙边留有10mm的缝隙.把楔子留在膨胀缝隙里等待干燥,12小时之后再取出楔子。在铺设地板面积超过50平方米或当侧面长度超过7米时,取每60平方米预留一膨胀缝(约10mm,一般设置在门口或柱的脚位)。第六节板块地面施工1、首先地砖按照颜色和花纹分类。把有裂缝、掉角和表面上有缺陷的板块剔出,用于裁割半砖。为避免色差,地砖一次备足,不同批号不能混用。2、施工前必须将基层清理干净,不能有杂物及灰尘。用水冲洗干净并保持基层湿润。3、铺贴地砖前对铺贴范围尺寸进行实测,绘制排块图。4、定出大面的纵横向中心线,根据排板图放出每一板块的定位线。5、铺贴前对板块进行精选,剔出尺寸偏差超限的板块,用水浸泡不少于12小时,取出阴干备用。6、施工中先用纯水泥浆刷浆,要边刷边贴。7、施工中要保证平整度,保证缝隙均匀。8、铺地砖时气温应在5℃以上,铺好后待砂浆强度达到70%以上方可行走。第七节门窗工程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塑料门窗安装工程。2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硬PVC塑料门窗的规格、型号、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适用于负荷不超过800N/m2。2.1.2门窗框连接件(铁脚)与洞口墙体连接,一般采用机械冲孔胀管螺栓固定;或预埋木砖螺丝固定;应根据需要备齐。2.1.3门窗小五金应按门窗规格、型号配套。2.1.4门窗安装时应准备木楔、钢钉。2.1.5密封膏应按设计要求准备。并应有出厂证明及产品生产合格证。2.1.6嵌缝材料的品种应按设计要求选用。2.1.7目攻螺丝、木螺丝根据需要准备。2.1.8水泥:325号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砂:过5mm筛子,筛好备用。豆石:准备少许。2.1.9主要机具:线坠、粉线包、水平尺、托线板、手锤、扁铲、钢卷尺、螺丝刀、冲击电钻、射钉枪、锯、刨子、平锹、小水桶、钻子等。2.2作业条件:2.2.1结构工程已完,经验收达到合格标准,已办好工种之间的交接手续。2.2.2按图示尺寸弹好门窗位置线,并根据已弹好的+50cm水平线,确定好安装标高。2.2.3校核已留置的门窗洞口尺寸及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有问题的应及时改正。2.2.4检查塑料门窗安装时的连接件位置排列是否符合要求。2.2.5检查塑料门窗表面色泽是否均匀。是否无裂纹、麻点。气孔和明显擦伤。2.2.6准备好安装时的脚手架及做好安全防护措施。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弹线找规矩→门窗洞口处理→安装连接件的检查→塑料门窗外观检查→按图示要求运到安装地点→塑料门窗安装→门窗四周嵌缝→安装五金配件→清理3.2本工艺应采用后塞口施工,不得先立口后搞结构施工。塑料门窗框装连接件见图8-4。3.3检查门窗洞口尺寸是否比门窗框尺寸大3cm,否则应先行剔凿处理。3.4按图纸尺寸放好门窗框安装位置线及立口的标高控制线。3.5安装门窗框上的铁脚。3.6安装门窗框,并按线就位找好垂直度及标高,用木楔临时固定,检查正侧面垂直及对角线,合格后,用膨胀螺栓将铁脚与结构牢固固定好。3.7嵌缝:门窗框与墙体的缝隙应按设计要求的材料嵌缝如设计元要求时用沥青麻丝或泡沫塑料填实。表面用厚度为5~8mm的密封胶封闭。3.8门窗附件安装:安装时应先用电钻钻孔,再用自攻螺丝拧入,严禁用铁锤或硬物敲打,防止损坏框料。3.9安装后注意成品保护,防污染,防电焊火花烧伤,损坏面层。4质量标准4.1保证项目:4.1.1塑料门窗及其附件和玻璃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4.l.2塑料门窗必须安装牢固,预埋铁件的数量、位置、埋设和连接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4.1.3塑料门窗安装位置及开启方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4.2基本项目:4.2.1塑料门窗扇关闭紧密,开关灵活,无阻滞回弹,无变形和倒翘。4.2.2塑料门窗附件安装齐全,安装牢固,位置正确、端正,启闭灵活,适用美观。4.2.3塑料门窗框与墙体间的缝隙填嵌饱满密实,表面平整,嵌塞材料符合设计要求。4.2.4塑料门窗表面洁净、平整,颜色一致,无划痕碰伤,无污染,拼接缝严密。4.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8-5。5成品保护5.1窗框四周嵌防水密封胶时,操作应仔细,油膏不得污染门窗框。5.2外墙面涂刷、室内顶墙喷涂时,应用塑料薄膜封挡好门窗,防止污染。5.3室内抹水泥砂浆以前必须遮挡好塑料门窗,以防水泥浆污染门窗。5.4污水、垃圾、污物不可从窗户往下扔、倒。5.5搭、拆、转运脚手杆和脚手板,不得在门窗框扇上拖拽。5.6安装设备及管道,应防止物料撞坏门窗。5.7严禁在窗扇上站人。5.8门窗扇安装后应及时安装五金配件,关窗锁门,以防风吹损坏门窗。5.9不得在门窗上锤击、钉钉子或刻划,不得用力刮或用硬物擦磨等办法清理门窗。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运输存放损坏:运输时应轻拿轻放,存放时应在库房地面上用方枕木垫平,并坚直存放,并应远离热源。6.2门窗框松动:安装时应先在门窗外框上按设计规定的位置打眼,用自攻螺丝将镀锌连接件紧固;用电锤在门窗洞口打孔,装入尼龙胀管,门窗安装后,用木螺丝将连接件固定在胀管内;单砖及轻质墙,应砌混凝土块木砖,以增加和连接件的拉结牢固程度,使门框安装后不松动。塑料门窗安装允许偏差表8-5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门窗框两对角线长度差≤2000mm>2000mm35用钢卷尺检查2平开窗窗扇与框搭接宽度差1用深度尺或钢板尺检查3平开窗同樘门窗相邻扇的横端角宽度差2用拉线和钢板尺检查4门扇开启力限值扇面积≤1.5m2≤40N用100N弹簧秤钩住拉推拉扇门扇开启力限值扇面积>1.5m2≤60N手处启闭5次取平均值5门窗扇与框或相邻扇立边平行度2用1m钢板尺检查6门扇对口缝或扇与框之间立横缝留缝限值2~47弹簧门扇门扇与地面间隙留缝限值2~78门扇对口缝关闭时平整2用深度尺检查门窗框(含拼樘料)正、侧面垂直≤2000mm2用1m托线板检查9门窗框(含拼樘料)正、侧面垂直>2000mm3用1m托线板检查10门窗框(含拼樘料)水平度2用1m水平尺和楔形塞尺检查11门窗框标高5用钢板尺检查,与基准线比较12双层门窗内、外框、梃(含拼樘料)中心距4用钢板尺检查6.3门窗框与墙体缝隙未填软质材料:应填入泡沫塑料或矿棉等软质材料,使之与墙体形成弹性连接。6.4门窗框安装后变形:填缝时用力过大,使之受挤变形,不得在门窗上铺搭脚手板。6.5门窗框边未嵌密封胶:应按图纸要求操作。6.6连接螺丝直接锤入门窗框内:没按规矩先用手电钻打眼,后拧螺丝。6.7污染:保护措施不够,清洗不认真。6.8五金配件损坏:由于安装后保管不当,使用时不注意。7质量记录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7.1门窗产品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7.2五金配件的合格证。7.3保温嵌缝材料的材质证明及出厂合格证。7.4密封胶的出厂合格证及使用说明。7.5质量检验评定记录。第八节吊顶工程龙骨安装

(1)检查安装吊顶龙骨的基体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

(2)根据吊顶的设计标高在四周墙上弹线。弹线应清楚,位置准确,其水平允许偏差K5MM。

(3)。

(4)

(5)吊杆应通直并不足够的承载能力。当预埋的吊杆需接长时,必须搭接焊牢,焊缝均为饱满。

(6)

(7)根据板材布置的需要,应事先准备尺寸合格的横撑龙骨与通长次龙骨的间隙不得大于1MM。

(8)边龙骨应按设计要求弹线,固定在四周墙上。

(9)全面校正主、次龙骨的位置及水平度。连接件应错位安装。明龙骨应目测无明显弯曲。通长次龙骨连接处的对接错位偏差不得超过2MM。校正后应将龙骨的所有吊挂件、连接件拧夹紧。

(10)检查安装好吊顶骨架,应牢固可靠。

石膏板安装

(1)板材应在自由状态下进行固定,防止出现弯棱、凸鼓现象;

(2)纸面石膏板的长边(即包封边)应沿纵向次龙骨铺设;

(3)自攻螺钉与、纸面石膏板边距离;面纸包封的板边以10-15MM为宜,切割的板边以15-20MM为宜;

(4)固定石膏板的次龙骨间距一般在300-600MM;

(5)钉距以150-170MM为宜,螺钉应与板面垂直。弯曲、变形的螺钉应剔除,并在相隔50MM的部位另安螺钉;

(6)石膏板的接缝,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板缝处理;

(7)纸面石膏板与龙骨固定,应从一块板的中间向板的四边固定,不得多点同时作业;

(8)螺钉头宜略埋入板面,并不使纸面破损。钉眼应作防锈处理并用石膏腻子抹平;

(9)拌制石膏腻子,必须用清洁水和清洁容器。

板材安装

金属装饰板安装(包括各种金属条板、金属方板和金属格栅)

(1)条板式吊顶龙骨一般可直接吊挂,也可增加主龙骨,主龙骨间距不大于1.2M,条板吊顶龙骨形式应与条板配套;

(2)方板吊顶次龙骨分明装T型和暗装卡口两种,根据金属方板式样选定次龙骨,次龙骨与主龙骨间用固定件连接;

(3)

(4)金属板吊顶与四周墙面所留空隙,用露明的金属压缝条或补边吊顶找齐,金属压缝材质应与金属面板相同。第九节屋面工程彩钢板安装(1)加工压制金属板原材料应有生产厂商的质量证明书,对原材料的品质按有关规定做抽样检查,其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或定货合同的要求。压型金属板和泛水板、包角板成型后,其基板不得有裂纹。加工时要避免出现漆模裂纹剥落和露出金属基板等缺陷。(2)压型金属板后按合同文件的要求包装出厂,包装必须可靠,避免损伤压型金属板。每个包装箱均应设置标签,标明压型金属板的材质、板型、板厚、板长、板号、数量、和生产日期。(3)装卸无外包装的压型金属板时,应采用吊具起吊,严禁直接使用钢丝绳起吊。压型金属板的长途运输应采用集装箱装载。用车辆运输无外包装的压型金属板时,应在车上设置衬有橡木胶垫的枕木,其间距不宜大于3000MM。金属板及泛水板、包角板为了避免板面的任何损伤,应做到以下几①属板必须对方紧固以免相互滑移对板面涂层的破坏。②开金属板必须用尼龙绳和专用提开工具。③板长超过6M时,每隔3M应设一道尼龙绳。④每米尼龙绳应设比板略宽的垫块做支撑。⑤提开金属板时每货盘金属板的数量不宜超过12张。在安装中,始终是粉笔线作出铅孔及打自攻钉或拉铆钉的位置,这可以保证板面的外观美观,减少钻孔遗漏造成结构的薄弱环节。在每个作业时的结尾,用松软的刷子清楚板面上的垃圾如拉铆钉头、钻孔及切割产生的残渣、废弃钉子等铁制品。因为如这些垃圾不及时清理,易在板面上产生锈板,最终影响工程质量。板材固定时应遵循以上两条原则:①面板固定时,自攻钉固定在波峰上。②面固定时,自攻钉固定在波谷上。当在屋面板上行走时,避免踩在波峰上,只能踩在波谷上。特别沿着檩条线,因为踩在波峰上可能造成板材连接及板材本身的损伤,导致结构上形成薄弱环节。避免在板上运输或作业,如果这种情况因现场条件需要无法避免,应在板面上铺木跳板,且跳板的两端一定支撑在檩条上。运输或作业只允许在跳板形成的道路上进行,因为直接在板面上运输或行走会引起板面的变形,最终影响板面的外观及结构。为了更好的防水,在屋面板安装完工后,用专用工具把屋面板靠屋脊、处折3CM,约800。在运输到屋架上的屋面板当天工作日没能全部安装完毕,用采用搭结使其牢固的固定在钢屋架上,具体实施可采用棕绳或8#铅丝将其绑扎牢固,这将避免在大风天气对屋面板的任何损伤。屋脊盖板应尽可能在顶板完工后立即施工,若不能立即施工,应用塑料布将屋脊处保温材保护起来,防止阴雨天影响保温效果。屋脊盖板施工时应保证其与屋面之间,屋脊盖板之间密封可靠。再吊放屋面扳至屋架上准备安装时,注意应将屋面板的母肋部分朝向首先按装的方面,如非母肋应立即调整过来,一定要确保第一块板安装位置的正确检查其对屋脊顶天沟的垂直度,确保所有尺寸准确无误后,固定第一块底板,用同样的手法安装随后的底板,始终用定位县保证屋面板端部整齐的在一条直线上。屋面板的安装(1)垂直运输板材,确保母肋朝向安装开始的方法,安装第一排固定支架与屋面附檩条固定,调整其位置,确保第一张顶板位置的准确无误,固定第一排固定支架。(2)将第一块屋面板,依照与天沟正交的方向,排放在已固定后的固定支架上,先将中间肋对准固定支架的弯角,用脚肋或木檩将中间肋及母肋扣和在固定支架上,并检查是否完全扣紧。(3)将第二行固定支架扣住已安装完毕的屋面板公肋,安装在每一支架件上。(4)将第二张屋面板的母肋与第二排固定支架固定,同样从中间向两端方向紧固,用同样的方法安装以后的屋面板,注意连接要可靠紧固,并随时检查屋面在天沟处成一条直线,对天沟的垂直度等位置的准确性。(5)在安装过程中,始终在板端用定位线保证屋面板自身的平行度及其对天沟的垂直度。在安装过程中以下几点要特别注意:(1)作支撑用的檩条,其顶部必须在同一平面上,可按实际情况需要,使用拍打或放松的方式,调整其位置以达到这项要求,千万不能直接排击固定支架的下方来企图调整屋面的坡度或位置,将屋面板正确的安放,可以确保其有效的扣合,相反,如果屋面板安放时没有对正恰当,将会影响屋面板的扣合效果,尤其是接近支撑中心点部分。(2)为了避免因施工不当而使屋面板形成扇状或散开或使屋面下缘参差不齐,安放在屋面板时应随时检查屋面板是否对正恰当,随时测量屋面板上下两端之边缘至天沟的距离是否相等以避免屋面板出现斜。(3)安装后即刻清理残留于屋面上的披水碎片,拉铆钉杆,废弃紧固件等金属碎屑,因为这些金属碎屑会引起屋面板的腐蚀。包角、泛水等附件的施工(1)板面一定干净、平整、包角、泛水和其他附件的整洁对于建筑物的外观尤为重要。(2)用粉笔线保证附件等平直。(3)用铅垂线保证附件等垂直。(4)经常清理施工现场。(5)熟悉所提供的施工图的包角、固定节点,注意自攻钉和拉铆钉的规格的、间距,严格按图纸要求施工。(6)检查所有的密封件是否安装完毕,对需要打密封胶的地方一定做好密封。(7)熟悉图纸的说明这一影响施工的重要因素。(8)按生产厂家的指导正确使用连接件及密封件。施工基本工序如下:屋面板的铺设:屋面板采用机器直接压制成型,一次到施工位置,减少搭接缝及搬运磕碰,保证施工质量。〈2〉、屋面板在铺设前首先检验其规格、防水性等,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并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且符合图纸的要求。安装所需的自攻丝、拉铆钉等配件满足使用要求。〈3〉、屋面及围护铺设工艺流程:钢结构主体检验→屋面及围护钢檩条固定→屋面及围护铺设底板→铺设保温棉→铺设顶板→开口处处理→周边处理→局部防水处理。(采光、通风、门、窗及附属工程穿插进行)〈4〉、铺设钢板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板材边缘应平整,无毛刺;B.成型后的压型钢板、泛水板、包角板不得有裂纹;C.涂层应光洁,无肉眼可风驳落、擦痕、色要均匀无缺陷。D.压型钢板表面应干净、无油污泥沙及明显凹凸和皱褶。〈4〉、为确保屋面板纵横方向通直整齐,在檐口拉线平行于屋脊。铺檐口第一排板时,板峰应注意与檐口线垂直,不得歪斜。〈5〉、铺设顺序:板应从檐口开始自下而上进行。〈6〉、在屋面板的安装过程中,应定段检测,检查两端平直度、板的平直度,以保证安装质量。〈7〉、板在长度方面如一定要接搭,搭接一般采用在支撑构件上,搭接长度应符合图纸要求。2、保温棉的铺设:铺设前应检查保温棉的厚度是否均匀,并查验质保书及合格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铺设保温棉时要求铺设严密,保温棉间不得有缝隙并及时固定。3、顶板的铺设:屋面内外板铺设时,各边缘的搭接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搭接,檐口部位安装时要结合底板及玻璃棉确定安装位置,由檐口开始自下而上顺序铺设,定段检测,检查两端平直度、板的平直度、以保证安装质量。4、在屋脊、天沟等局部的软防水可采用SAR-PVC防水卷板铺设,其可有效解决由于彩板结构防水无法解决的缝及积水渗漏的问题。PVC卷材的固定点确保固定在压型板的峰面上,保证使固定件受力合理及防水结构合理。5、压型钢板安装控制:①压型金属板安装应平整、顺直,板面不应有施工残留物和污物。檐口和墙面下端应呈直线,不应有未经处理的错钻孔洞。②检查数量:按面积抽查10%,且不应少于10㎡。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压型金属板安装的偏差:压型金属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检查数量:檐口与屋脊的平行度:按长度抽查10%,且不应少于10m。其他项目:每20m长度应抽查1处,不应少于2处。⑦检验方法:用拉线、吊线和钢尺检查。压型金属板安装的允许偏差(mm)项目 允许偏差屋面 檐口与屋脊的平行度 12.0 压型金属板波纹线对屋脊的垂直度 L/800,且不应大于25.0 檐口相邻两块压型金属板端部错位 6.0 压型金属板卷边板件最大波浪高 4.0墙面 墙板波纹线的垂直度 H/800,且不应大于25.0 墙板包角板的垂直度 H/800,且不应大于25.0 相邻两块压型金属板的下端错位 第五章水、电及设备安装第一节通风空调工程工程概况大楼设有中央空调,根据用房功能分别设有全空气系统,分体空调及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方式,以满足夏天制冷,冬天烘热的要求。主楼空调风管采用无机不燃玻璃钢保温复合管道。空调水管采用两种管材,管径小于DN80管材选镀锌钢管丝接,管径大于DN80管材选无缝钢管。空调水管采用25~50mm厚超细玻璃棉保温,外贴铝箔玻璃丝布。空调送风管管材采用镀锌铁皮。采用密度大于48kg/m3的带夹筋铝箔的离心玻璃棉板材进行保温,保温层厚25mm。本标通风空调系统设备安装包括新风机组1台,空调机组2台无机玻璃钢保温风管1820m2,玻璃风管113m2,镀锌铁皮风管50m2。风冷热泵机组和水泵都设于设备间。通风管的施工方法1、玻璃钢通风管现场无法制作,选用专门厂家集中加工制作,镀锌铁皮风管,由现场制作。2、风管、管件连接采用法兰连接,法兰平面的不平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mm。3、风管、管件等按实测尺寸进行加工制作。制作好的风管,管件按系统进行编号。做好标记,防止运输和安装时发生差错。4、风管系统安装前,应进一步核实风管及送回(排)风口等,标高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并检查土建预留孔洞。预埋件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5、施工现场已具备安装条件时,应将预制加工的风管、部件按照系统编号,以及设计图纸进行预组装。复核无误后方可正式安装。6、风管安装时,为了安装方便,尽量在地面上进行连接,一般可接至10~12m长左右,在风管连接时不允许将可拆卸的接口装设在墙或楼板内。7、风管连接时,法兰垫料厚度为3~5mm,垫料材质采用橡胶板,垫料不得挤入风管内,否则会减少风管的有效面积。8、穿过楼板或墙内的风管要预埋钢制套管。钢制套管的内径尺寸,应能穿过风管的法兰及保温层为准,其壁厚不应小于2mm。9、风管穿墙、楼板的预留洞,安装完毕要封堵,防漏水、漏风,防火阀穿墙处需用耐火材料堵塞。10、水平风管安装后的不平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3mm/m;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垂直风管安装后的不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mm/m;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11、风管安装严禁出现倒坡、错接、松动、堵塞、渗漏等现象。12、各种调节阀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部位。13、防火阀是通风空调的安全装置,防火阀有水平、垂直、左式或右式之分,安装时不能弄错,为防止防火阀易熔片脱落,易熔片应在系统安装后再安装。14、各类风口安装应横平竖直,表面平整。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露于室内部分应与室内线条平行,各种散热器的风口面应与顶棚平行。有调节和转动的风口,安装后应保持原来的灵活程度,为了使风口在室内保持整齐,室内安装的同类型风口应对称分布。同一方向的风口,其调节装置应在同一侧。15、柔性短管的安装应松紧适当,不能扭曲,安装在风机入口的柔性短管可绷紧一些,防止风机启动被吸入而而减小截面尺寸。16、空调冷热水管施工方法本工程的空调冷热水由风冷热泵机组和模块化冷热泵机组提供;热水管最高点要设自动排气阀,最低点设放水阀;冷凝水管安装应顺坡安装,其坡度不小于0.008;水管、冷凝水管均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25倍,一小时内降压不大于0.5%;施工完毕后,应做好管内清洗工作;水管保温采用密度>40kg/m3的离心玻璃棉管壳保温,保温层面带有夹筋铝箔贴面,保温层厚度为DN80~DN350时采用50mm,管径为DN20~DN80时采用40mm,凝水管采用20mm厚的保温层。设备安装工程1、本工程设备有模块化风冷热泵机组,风冷热泵机组、水泵、轴流风机、风机盘管、新风机组等。2、各类设备到现场后,合同业主及监理进行开箱详细检查,认真清点装箱物品与清单是否相符,外观是否完好无损。3、集中试空调系统空气处理设备安装应按各生产厂家的说明书进行,装配式空调器各段在施工现场组装时,坐标位置应准确。并找正找平,连接处要严密、牢固可靠,喷水段不能渗水,喷水段的检视门不应漏水,凝水的引流应畅通。4、整体式空气调节机组,安装前应认真熟悉施工图纸,设备说明书及有关的技术资料。根据设备清单会同建设单位对制冷设备、零件、部件、附属材料及专用工具额定规格数量逐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制冷设备充有保护气体时,应检查无漏气情况。5、设备安装前应对基础进行全面检查,并校对基础、地脚螺栓位置、标高符合设计要求。6、风机盘管吊装,需保持水平,以防止冷凝水外溢,冷凝水管不可压扁、折弯,保证冷凝水排出畅通。7、风机盘管与风管、回风管及风口的连接处应严密。8、水泵安装就位后,应正确地将减振部件安装好,应按要求调整设备,找平找正后方可进行设备的配管工作。9、所有设备安装就位后,调整固定后,应加盖防水护罩,以防其他施工造成污染设备和损坏设备表面。10、设备安装经找平后,方可进行管道连接,管道与设备连接不得强行组对。设备调试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通风与空调系统调试及运行。2、施工准备2.1仪器仪表要求及主要仪表工具:2.1.1通风与空调系统调试所使用的仪器仪表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和鉴定文件。2.1.2严格执行计量法,不准在调试工作岗位上使用无检定合格印、证或超过检定周期以及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仪器仪表。2.1.3必须了解各种常用测试仪表的构造原理和性能,严格掌握它们的使用和校验方法,按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测试。2.1.4综合效果测定时,所使用的仪表精度级别应高于被测对象的级别。2.1.5搬运和使用仪器仪表要轻拿轻放,防止震动和撞击,不使用仪表时应放在专用工具仪表箱内,防潮湿防污秽等。2.1.6测量温度的仪表;测量湿度的仪表;测量风速的计仪表;测量风压的仪表;其它常用的电工仪表、转数表、粒子计数器、声级仪、钢卷尺、手电钻、活扳子、改锥、克丝钳子、铁锤、高凳、手电筒、对讲机、计算器、测杆等。2.2作业条件2.2.1通风空调系统必须安装完毕,运转调试之前会同建设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全部符合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才能进行运转和调试。2.2.2通风空调系统运转所需用的水、电、汽及压缩空气等,应具备使用条件,现场清理干净。2.2.3运转调试之前做好下列工作准备:2.2.3.1应有运转调试方案,内容包括调试目的要求,时间进度计划,调试项目,程序和采取的方法等;2.2.3.2按运转调试方案,备好仪表和工具及调试记录表格;2.2.3.3熟悉通风空调系统的全部设计资料,计算的状态参数,领会设计意图,掌握风管系统、冷源和热源系统、电系统的工作原理。2.2.3.4风道系统的调节阀、防火阀、排烟囱、送风口和回风口内的阀板、叶片应在开启的工作状态位置。2.2.4通风空调系统风量调试之前,先应对风机单机试运转,设备完好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调试工作。3、操作工艺3.1调试工艺程序如下:资料整理编制交工调试报告空调系统综合效果测定空调器设备性能测定与调整自动调节系统及检测仪表联动校验通内空调系统的风量测试与调整调节器及检测仪表单体性能校验通内空调系统运转调试前的检查空调自动调节系统控制线路的检查准备工作资料整理编制交工调试报告空调系统综合效果测定空调器设备性能测定与调整自动调节系统及检测仪表联动校验通内空调系统的风量测试与调整调节器及检测仪表单体性能校验通内空调系统运转调试前的检查空调自动调节系统控制线路的检查准备工作3.2准备工作:3.2.1熟悉空调系统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风量、冷热负荷、恒温精度要求等,弄清送(回)风系统、供冷和供热系统、自动调节系统的全过程。3.2.2绘制通风空调系统的透视示意图。3.2.3调试人员会同设计、施工和建设单位深入现场,查清空调系统安装质量不合格的地方,查清施工与设计不符的地方,记录在缺陷明细表中,限期修改完。3.2.4备好调试所需的仪器仪表和必要工具,消除缺陷明细表中的各种毛病。电源、水源、冷、热源准备就绪后,即可按计划进行运转和调试。3.3.通风空调系统运转前的检查:3.3.1核对通风机、电动机的型号、规格是否与设计相符。3.3.2检查地脚螺栓是否拧紧、减振台座是否平,皮带轮或联轴器是否找正。3.3.3检查轴承处是否有足够的润滑油,加注润滑油的种类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3.3.4检查电机及有接地要求的风机、风管接地线连接是否可靠。3.3.5检查风机调节阀门,开启应灵活、定位装置可靠。3.3.6风机启动可连续运转,运转应不少于两个小时。3.3.7通风空调设备单机试运转和风管系统漏风量测定合格后,方可进行系统联动试运转,并不少于8h时。3.4通风空调系统的风量测定与调整:3.4.1按工程实际情况,绘制系统单线透视图、应标明风管尺寸,测点截面位置,送(回)风口的位置,同时标明设计风量、风速、截面面积及风口外框面积(图3.4.1)。图3.4.13.4.2开风机之前,将风道和风口本身的调节阀门,放在全开位置,三通调节阀门放在中间位置(图3.4.2)空气处理室中的各种调节门也应放在实际运行位置。图3.4.23.4.3开启风机进行风量测定与调整,先粗测总风量是否满足设计风量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下步调试工作。3.4.4系统风量测定与调整,干管和支管的风量可用皮托管、微压计仪器进行测试。对送(回)风系统调整采用“流量等比分配法”或“基准风口调整法”等,从系统的最远最不利的环路开始,逐步调向通风机。3.4.5风口风量测试可用热电风速仪、叶轮风速仪或转杯风速仪,用定点法或匀速移动法测出平均风速,计算出风量。测试次数不少于3~5次。3.4.6系统风量调整平衡后,应达到:3.4.6.1风口的风量、新风量、排风量,回风量的实测值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值不大于10%。3.4.6.2新风量与回风量之和应近似等于总的送风量,或各送风量之和。3.4.6.3总的送风量应略大于回风量与排风量之和。3.4.6.4系统风量测定包括风量及风压测定,系统总风压以测量风机前后的全压差为准;系统总风量以风机的总风量或总风的风量为准。3.4.7系统风量测试调整时应注意的问题。3.4.71测定点截面位置选择应在气流比较均匀稳定的地方,一般选在产生局部阻力之后4~5倍管径(或风管长边尺寸)以及局部阻力之前约1.5~2倍管径(或风管长边尺寸)的直风管段上(图3.4.71)。图3.4.713.4.7.2在矩形风管内测定平均风速时,应将风管测定截面划分若干个相等的小截面使其尽可能接近于正方形;在圆形风管内测定平均风速时,应根据管径大小,将截面分成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同心圆环,每个圆环应测量四个点。3.4.7.3没有调节阀的风道,如果要调节风量,可在风道法兰处临时加插板进行调节,风量调好后,插板留在其中并密封不漏。3.5空调器设备性能测定与调整。3.5.1喷水量的测定和喷水室热工特性的测定应在夏季或接近夏季室外计算参数条件下进行,它的冷却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3.5.2过滤器阻力的测定、表冷器阻力的测定、冷却能力和加热能力的测定等应计算出阻力值及空气失去的热量值和吸收的热量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3.5.3在测定过程中,保证供水、供冷、供热源,作好详细记录,与设计数据进行核对是否有出入,如有出入时应进行调整。3.6空调自动调节系统控制线路检查:3.6.1核实敏感元件、调节仪表或检测仪表和调节执行机构的型号、规格和安装的部位是否与设计图纸要求相符。3.6.2根据接线图纸,对控制盘下端子的接线(或接管)进行核对。3.6.3根据控制原理图和盘内接线图,对上端子的盘内接线进行核对。3.6.4对自调节系统的联锁,信号,远距离检测和控制等装置及调节环节核对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3.6.5敏感元件和测量元件的装设地点,应符合下列要求:3.6.5.1要求全室性控制时,应放在不受局部热源影响的区域内;局部区域要求严格时,应放在要求严格的地点;室温元件应放在空气流通的地点。3.6.5.2在风管内,宜放在气流稳定的管段中心。3.6.5.3“露点”温度的敏感元件和测量元件宜放在挡水板后有代表性的位置,并应尽量避免二次回风的影响。不应受辐射热、振动或水滴的直接影响。3.7调节器及检测仪表单体性能校验:3.7.1敏感元件的性能试验,根据控制系统所选用的调节器或检测仪表所要求的分度号必须配套,应进行刻度误差校验和支特性校验,均应达到设计精度要求。3.7.2调节仪表和检测仪表,应作刻度特性校验,调节特性的校验及动作试验与调整,均应达到设计精度要求。3.7.3调节阀和其他执行机构的调节性能,全行程距离,全行程时间的测定,限位开关位置的调整,标出满行程的分度值等均应达到设计精度要求。3.8自动调节系统及检测仪表联动校验:3.8.1自动调节系统在未正式投入联动之前,应进行模拟试验,以校验系统的动作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无误时,可投入自动调节运行。3.8.2自动调节系统投入运行后,应查明影响系统调节品质的因素,进行系统正常运行效果的分析,并判断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3.8.3自动调节系统各环节的运行调整,应使空调系统的“露点”、二次加热器和室温的各控制点经常保持所规定的空气参数,符合设计精度要求。3.9空调系统综合效果测定是在各分项调试完成后,测定系统联动运行的综合指标是否满足设计与生产工艺要求,如果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在测定中作进一步调整。3.9.1确定经过空调节器处理后的空气参数和空调房间工作区的空气参数。3.9.2检验自动调节系统的效果,各调节元件设备经长时间的考核,应达到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3.9.3在自动调节系统投入运行条件下,确定空调房间工作区内可能维持的给定空气参数的允许波动范围和稳定性。3.9.4空调系统连续运转时间,一般舒适性空调系统不得少于8h;恒温精度在±1℃时,应在8~12h;恒温精度在±0.5℃时,应在12~24h;恒温精度在±0.1~0.2℃时,应在24~36h。3.9.5空调系统带生产负荷的综合效能试验的测定与调整,应由建设单位负责,施工和设计单位配合进行。3.10资料整理编制交工调试报告。将测定和调整后的大量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和整理,应包括下列内容:3.10.1通风或空调工程概况。3.10.2电气设备及自动调节系统设备的单体试验及检测、信号,联锁保护装置的试验和调整数据。3.10.3空调处理性能测定结果。3.10.4系统风量调整结果。3.10.5房间气流组织调试结果。3.10.6自动调节系统的整定参数。3.10.7综合效果测定结果。3.10.8对空调系统做出结论性的评价和分析。4、质量标准4.1一般规定4.1.1系统调试所使用的测试仪器和仪表,性能应稳定可靠,其精度等级及最小分度值应能满足测定的要求,并应符合国家有关计量法规及检定规程的规定。4.1.2通风与空调工程的系统调试,应由施工单位负责、监理单位监督,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参与和配合。系统调试的实施可以是施工企业本身或委托给具有调试能力的其他单位。4.1.3系统调试前,承包单位应编制调试方案,报送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调试结束后,必须提供完整的调试资料和报告。4.1.4通风与空调工程系统无生产负荷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应在制冷设备和通风与空调设备单机试运转合格后进行。空调系统带冷(热)源的正常联合试运转不应少于8h,当竣工季节与设计条件相差较大时,仅做不带冷(热)源试运转。通风、除尘系统的连续试运转不应少于2h。4.1.5净化空调系统运行前应在回风、新风的吸入口处和粗、中效过滤器前设置临时用过滤器(如无纺布等),实行对系统的保护。净化空调系统的检测和调整,应在系统进行全面清扫,且已运行24h及以上达到稳定后进行。洁净室洁净度的检测,应在空态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