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周生物周测题目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2分〕1.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了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以下表达正确的是()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2.亮氨酸的密码子有如下几种:UUA、UUG、CUU、CUA、CUG,当模板链中编码亮氨酸的碱基GAC突变为AAC时,这种突变对该生物的影响是〔〕A.一定是有害的B.一定是有利的C.有害概率大于有利概率D.性状不发生改变3.如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不可能反映的是()A.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B.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片段互换C.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D.该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4.以下变异的原理一般认为属于基因重组的是()A.将转基因的四倍体与正常的二倍体杂交,生产出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苗B.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某些血红蛋白病C.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D.高产青霉素的菌株、太空椒等的培育5.依据基因重组概念的开展判断以下图示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6.以下关于基因突变的表达中,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B.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局部改变而发生的C.基因突变可以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引起D.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并且都是有害的7.以下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②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或改变导致生物性状改变③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减半④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⑤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A.③④⑤B.②④C.①②④D.③⑤8.下面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比拟中,表达不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是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异B.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C.基因重组没有产生新基因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最终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9.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缺失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增加C.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染色体片段缺失、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10.以下有关单倍体的表达中,不正确的是()①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②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④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⑤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⑥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是含本物种配子的染色体数A.③④⑤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11.通过对胎儿或新生儿的体细胞组织切片观察,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A.苯丙酮尿症携带者B.21三体综合症C.猫叫综合症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1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B.体细胞中含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必定是多倍体C.六倍体小麦花粉离体培育成的个体是三倍体D.八倍体小黑麦花粉离体培育成的个体是含有4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13.人们试图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乙种生物生产甲种生物的一种蛋白质。生产流程是:甲生物的蛋白质→mRNAeq\o(→,\s\up7(①))目的基因eq\o(→,\s\up7(②))与质粒DNA重组eq\o(→,\s\up7(③))导入乙细胞eq\o(→,\s\up7(④))获得甲生物的蛋白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①过程需要的酶是逆转录酶,原料是A、U、G、CB.②要用限制酶切断质粒DNA,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在一起C.如果受体细胞是细菌,可以选用枯草杆菌、炭疽杆菌等D.④过程中用的原料不含有A、U、G、C14.以下关于基因工程的表达,正确的是()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C.通常用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处理运载体DNAD.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15.萝卜和甘兰杂交,能得到的种子一般不育,如果要得到可育的种子,你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哪种措施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 B.利用染色体数目加倍技术C.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D.利用诱变育种技术16.生物世界广泛存在着变异,人们研究并利用变异可以培育高产、优质的作物新品种。以下能产生新基因的育种方式是()A.“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通过杂交筛选技术培育出高产的超级水稻B.用X射线进行大豆人工诱变育种,从诱变后代中选出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C.通过杂交筛选和人工染色体加倍技术,成功培育出抗逆能力强的八倍体小黑麦D.把合成β胡萝卜素的有关基因转进水稻,培育成可防止人类VA缺乏症的转基因水稻17.关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的描述是〔〕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18.最近为了防止滥用抗生素,上海等地区规定普通感冒不准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会使人体内细菌形成耐药性,如果真的细菌感染,那么往往由于体内细菌能够抵抗各种抗生素而无药可救。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性〞细菌优选出来B.细菌中本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长期使用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下降C.“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引起病菌发生了进化D.基因频率虽然改变了,但是新的病菌〔物种〕不一定产生19.以下观点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环境的变化可引起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C.狮和虎可以交配并繁殖后代,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在同一环境中共同进化的结果20.狼和鹿是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鹿开展的作用B.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狼的进化D.鹿的进化速度比狼的进化速度快21.以下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生物的突变和基因重组B.②是自然选择C.③是自然选择学说D.④是物种多样性22.以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根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C.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23.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局部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是()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那么b和d是同一物种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那么c和d是不同物种24.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假设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l,那么A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A.30%,2l%B.30%,42%C.70%,2l%D.70%,42%25.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26.以下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表达是()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二.非选择题〔每空三分,共48分〕27.下面①~⑤列举了五种育种方法,请答复相关问题:①甲品种×乙品种→F1→F1自交→F2→人工选择→自交→F3→人工选择→自交……→性状稳定遗传〔新品种〕.②甲品种×乙品种→F1→F1花药离体培养→假设干幼苗→秋水仙素处理芽尖→假设干植株→人工选择→新品种.③正常的幼苗→秋水仙素处理→人工选择→新品种.④人造卫星搭载种子→返回地面种植→发生多种变异→人工选择→新品种.⑤获取甲种生物的某基因→通过某种载体将该基因携带入乙种生物→新生物个体(1)第①种方法属常规育种,一般从F2代开始选种,这是因为.(2)在第②种方法中,我们假设只考虑F1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n对等位基因,那么利用其花药离体培育成的小苗应有种类型〔理论数据〕.(3)第③种育种方法中使用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促使染色体加倍,其作用机理是.(4)第④种方法中发生的变异一般是基因突变,卫星搭载的种子应中选用萌发的〔而非休眠的〕种子,试阐述原因.(5)第⑤种方法培育的新生物个体可以表达出甲种生物的遗传信息,该表达过程包括遗传信息的.此遗传工程得以实现的重要理论根底之一是所有生物在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决定氨基酸的是相同的.28.现有两个小麦品种,一个纯种麦性状是高杆(D),抗锈病(T);另一个纯种麦的性状是矮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右图所示Ⅰ、Ⅱ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问:〔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是,依据的变异原理是;另一种方法的育种原理是。〔2〕图中①和④基因组成分别为。〔3〕(二)过程中,D和d的别离发生在;(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四)过程常用的化学药剂是。〔4〕(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体占;如果让F1按(五)、(六)过程连续选择自交三代,那么⑥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5〕如将方法Ⅰ中获得的③⑤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自交,那么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第八周周测生物答案12345678910BDCCCDDDCB111213141516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