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下:购买力平价(国际金融课件)_第1页
第三章下:购买力平价(国际金融课件)_第2页
第三章下:购买力平价(国际金融课件)_第3页
第三章下:购买力平价(国际金融课件)_第4页
第三章下:购买力平价(国际金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购买力平价第三章购买力平价一、概述研究汇率与商品价格、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有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纪,西班牙萨拉卡门学院对此做出了较大的贡献。1918年,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卡塞尔(GustavCassel)系统地提出了“购买力平价”理论,第一次清楚地分析了汇率与价格的关系。因此,人们公认购买力平价理论是由卡塞尔提出并完善的。

一、概述研究汇率与商品价格、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有关研究最早今天,虽然购买力平价在实际中是否成立受到很大怀疑,但是,对PPP基本概念的理解却是掌握更加复杂的汇率决定模型的基础。这也是我们首先介绍它的原因。

在这一章,我们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一价定律•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内容•对购买力平价的分析与评价今天,虽然购买力平价在实际中是否成立受到很大怀疑,二、一价定律(LowofOnePrice)

(一)本国(封闭)经济中的一价定律:

1.含义:在一国经济的范围内,两个完全同质的物品必须具有相同的价格。假定一共有N种商品用公式可表示为:2.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1)信息是正确的、充分的、完全公开的。

二、一价定律(LowofOnePrice)(一)本国(2)交易成本为零。

交易成本(TransactionCost):指与交易相联系的,超过实际被交换商品成本的所有成本。即商品出厂价格没有包含的但在商品交易中发生了的成本与费用。如运输费用、保险费、信息费等等。

对大宗交易而言,交易成本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常常忽略不计。

(2)交易成本为零。(3)套利活动的存在。①套利(Arbitrage):指买进或卖出某物(商品或证券)以利用差价获取无风险利润的过程。也称为无风险套利。套利活动的两个特点:不动用自有资金;以买卖差价作为收益。

②套利定价原理:指所有商品(包括证券)都得到合理定价,以至于不存在无风险套利机会。此原理是金融学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3)套利活动的存在。(二)开放经济中的一价定律:

1.含义:两个完全同质的物品在不同的国家用同一货币表示的价格是相同的。

用公式可表示为::第i种物品的本币价格;

:第i种物品的外币价格;

:单位外币的本币价格(外币使用直接标价法)。

(二)开放经济中的一价定律:用公式可表示为::第i种物品的2.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

(1)信息是正确的、充分的、完全公开的。

(2)交易成本(运输费用等)为零。

(3)不存在贸易壁垒:如关税为零(贸易壁垒分为关税贸易壁垒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关税也可以看成是一种交易成本)。(4)套利活动的存在。

2.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三、购买力平价:

在一价定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推导出购买力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又可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一)绝对购买力平价:

1.含义:不同国家的物价水平用同一种货币计算时是相等的。

(1)物价水平(P):又称为一般物价水平,是指所有物品及

劳务的加权平均价格。

三、购买力平价:在一价定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推导出购买力平其中第i种物品的权数是一国对该种物品的消费支出占该国消费支出总量的比重。用公式表示物价水平:

(2)用公式表示绝对购买力平价:

其中第i种物品的权数是一国对该种物品的消费支出占该国消(2)其中::第i种物品本国的消费支出比重(权数);

:第i种物品外国的消费支出比重(权数)。

其中::第i种物品本国的消费支出比重(权数);:第i种物品2.绝对购买力平价

成立的前提假设条件:

这里我们仅仅介绍一组充分非必要条件:①一价定律对于所有的物品与劳务都成立:②N种物品中的每一种物品占本国消费总量的份额(即该种物品在本国物价水平中的权数)与此物品占外国消费总量的份额(该物品在外国物价水平中的权数)相等:2.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的前提假设条件:这里我们仅仅介绍3.实际汇率(Therealexchangerate):

(1)定义:指外国商品和劳务与本国商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用公式表示:

:实际汇率;

:名义汇率(nominalexchangerate)。

3.实际汇率(Therealexchangerate)(2)实际汇率的作用:

①测试名义汇率偏离绝对购买力平价的程度:若绝对购买力平价

成立,则应该恒成立。值距离1越远,说明名义汇率对绝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程度越大。

②测度两国商品相对价格竞争力的强弱:表示外国产品与本国产品的相对价格水平。因此,实际汇率的高低反映了两国商品价格竞争力的大小。(2)实际汇率的作用:若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则应该恒成立实际汇率越高或上升,意味着相对于外国商品,本国商品在价格上更具有竞争力;实际汇率下降则相反。如果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意味着本国商品与外国商品具有相同的价格竞争力。

实际汇率越高或上升,意味着相对于外国商品,本国商品在价(二)相对购买力平价:1.含义:一国通胀率高于(低于)另一国的幅度与其汇率的贬值(升值)幅度是相等的。

2.相关概念:(1)物价指数(PriceIndex):物价水平的指数形态,用以反映物价的涨跌幅度。①物价指数的种类:目前物价指数主要有三种(二)相对购买力平价:•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CPI)•

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PriceIndex(PPI)•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NPDeflator

我们以CPI为例进行介绍。

②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编制:CPI是衡量家庭和个人消费的商品和劳务价格变化的指标。它是根据居民消费的食品、衣物居住、交通、医疗保健、教育娱乐等消费品与劳务价格指数加权平均计算出的结果。•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计算公式:

:第i种商品或劳务在报告期(t)的价格;

:第i种商品或劳务在基期(0)的价格;

:第i种商品或劳务在基期的消费量;

计算公式::第i种商品或劳务在报告期(t)的价格;:第i通常人们将基期的物价指数设定为100,即

若,则表示报告期物价水平相对于基期上涨;反之,下降。

我们将上面的计算公式进行一下变形:

通常人们将基期的物价指数设定为100,即若其中:表示基期用于第i种商品或劳务的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

(2)通货膨胀率: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可以利用物价指数进行计算。

其中:表示基期用于第i种商品或劳务的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当3.相对购买力平价的数学推导:

首先,假定一价定律在基期与报告期都成立:

当3.相对购买力平价的数学推导:同时:则有:对方程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再进行微分:

同时:则有:对方程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再进行微分:(为常数)

(为常数)

建立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之上的长期汇率模型持续通货膨胀、利率平价和购买力平价货币供给以一个固定的比率增加将会导致同比例的持续通货膨胀。长期通货膨胀的变化既不影响充分就业水平的产出,也不影响各种商品和劳务之间的相对价格从长期来看,利率和货币供给是相关的.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24

建立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之上的长期汇率模型持续通货膨胀、利率平

建立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之上的长期汇率模型各国之间的利率差异等于各国预期通货膨胀率之差 R$

-R€=eUS

-e

(15-5)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25

建立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之上的长期汇率模型各国之间的利率差异等

建立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之上的长期汇率模型费雪效应若一国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最终会导致该国货币存款利率的同比例上升图15-1表明,在时点t0处,美国货币供给突然加速。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26

建立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之上的长期汇率模型费雪效应建立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之上的长期汇率模型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27斜率=+斜率=+t0MUS,t0斜率=(a)美国货币供给,MUS时间斜率=斜率=t0斜率=+t0t0R$2=R$1+R$1图15-1:美国货币供给增长率永久性提高后,美国经济变量的长期路径。(d)美元/欧元汇率,E$/€时间(b)美元利率,R$时间(c)美国价格水平,PUS时间建立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之上的长期汇率模型斜率=+

建立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之上的长期汇率模型在这个例子中,由于人们预期会出现更快的货币供给增长和美元贬值的缘故,美元的利率上升。利率上升是与更高的通货膨胀预期和未来货币贬值相联系的,其结果是货币立即贬值。图15-2证实了费雪效应的长期预测。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28

建立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之上的长期汇率模型在这个例子中,由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29图15-2:1970-2000瑞士、美国、意大利的通货膨胀与利率建立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之上的长期汇率模型图15-2:1970-2000瑞士、美国、意大利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30图15-2:接上图建立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之上的长期汇率模型

图15-2:接上图建立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之上的长期汇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31建立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之上的长期汇率模型

图15-2:接上图图15-2:接上图

购买力平价与一价定律的经验证明这些数据很少能对购买力平价和一价定律形成经验支持.即使换算为同一国家的货币,同样的商品篮子,国与国之间的价格相差也很大。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有时能比较合理的解释数据,但基本表现也同样糟糕。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32

购买力平价与一价定律的经验证明这些数据很少能对购买力平价和

购买力平价与一价定律的

经验证明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33图15-3:1964-2000年美元/马克汇率和美国/德国的相对价格水平

购买力平价与一价定律的

经验证明图15-3:1964(四)对名义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的分析:

名义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的原因是什么呢?一些经济学家从一价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入手来分析造成名义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的因素。1.同种产品的差异性:同种商品的差异性、不可比性,无疑削弱了一价定律成立的基础,进而削弱了广泛使用购买力平价决定汇率的可行性。

(四)对名义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的分析:2.交易成本的客观存在:一价定律假定交易成本为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关税、运输成本、保险费、信息费等交易成本是客观存在的。这些交易成本同样会使一价定律失效,进而导致名义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3.非关税贸易壁垒与政府贸易管制政策:这些政策直接抑制国际间的商品流通。商品套利无法进行,名义汇率就可以在偏离购买力平价的水平上长期存在。

2.交易成本的客观存在:4.非贸易商品的存在:非贸易商品(Non-tradedgoods):指价格差异不能通过套利消除的商品。一般指劳务(如理发、汽车修理、管道修理、医疗服务)与不动产(如房屋)。4.非贸易商品的存在:对于非贸易商品,人们无法对其进行国际间套利,因而同种商品的价格差异无法得到消除,一价定律对于非贸易商品是不成立的,至少是不完全成立的。那么基于一价定律推导出来的购买力平价也只适用于贸易商品。然而,我们在推导购买力平价时,并没有区分贸易商品与非贸易商品,所使用的物价水平与物价指数既包括了贸易商品,也包括了非贸易商品。这样就有可能造成名义汇率对购买力平价的系统性偏离。

对于非贸易商品,人们无法对其进行国际间套利,因而同种商首先,我们作两个假定:

第一,整个经济只有两种商品()。一种是贸易商品,一种是非贸易商品。价格分别为:(T:贸易、N:非贸易、*:外国)。

第二,两种商品在本国与外国的消费比重相同:贸易商品的消费比重为,非贸易商品为。首先,我们作两个假定:第二,两种商品在本国与外国的消费比重(1)名义汇率对绝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

根据一般物价水平的定义:(1)名义汇率对绝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因为商品国际间套利只存在于贸易商品中,所以一价定律、购买力平价只适用于贸易商品,名义汇率也只由贸易商品的物价水平决定:

:本国贸易商品物价水平;

:外国贸易商品物价水平;

只有一种贸易商品,一种非贸易商品

因为商品国际间套利只存在于贸易商品中,所以一价定律、:本国贸第三章下:购买力平价(国际金融课件)由此可知,当时,如果

则:名义汇率将偏离绝对购买力平价。

,由此可知,当时,如果则:名义汇率将偏离绝对(2)名义汇率对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

:贸易商品的通胀率;

:非贸易商品的通胀率。

变形得:

(2)名义汇率对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贸易商品的通胀率;因为相对购买力平价只适用与贸易商品,所以:

由此可知:当时,若,名义汇率将偏离相对购买力平价。

因为相对购买力平价只适用与贸易商品,所以:由此可知:当总结:由于非贸易商品的存在,且本国与外国的贸易商品与非贸易商品价格之比不等,则名义汇率偏离绝对购买力平价;本国与外国的贸易商品与非贸易商品的通胀率之差不等,则名义汇率偏离相对购买力平价。

总结:那么,会有哪些因素会使两国的价格比与通胀率之差不相等呢?一些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其中以Balassa-SamuelsonEffect/Hypothesis(巴拉萨-萨缪尔森命题)最为著名(两人独立地于1964年提出对此问题的类似解释,因此他们的解释被称为巴-萨命题)。

那么,会有哪些因素会使两国的价格比与通胀率

解释购买力平价出现的问题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47图15-4:价格水平和实际收入(1992)

解释购买力平价出现的问题图15-4:价格水平和实际收入(3)巴拉萨-萨缪尔森命题:一个简化的模型

①假设前提:(a)世界经济中存在两个国家,本国为发展中国家,外国为发达国家。(b)两国都只生产两种商品,一种为贸易商品,一种为非贸易商品,且两种商品在两国的消费比重相等,分别为

。(3)巴拉萨-萨缪尔森命题:一个简化的模型①假设前提:(a(c)劳动L是生产中唯一的投入,从而工资构成唯一成本。

:本国生产贸易商品所支付的工资,单位是元/人;

:本国生产贸易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单位是个(件)/人;

(c)劳动L是生产中唯一的投入,从而工资构成唯一成本。:本(d)一国内部不存在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从而一国国内生产贸易商品与非贸易商品支付的工资相等(当然,这是以“劳动力是同质的”这一假设为前提):

(d)一国内部不存在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从而一国国内(e)在贸易商品生产中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在非贸易商品生产中两国劳动生产率相同:

,(e)在贸易商品生产中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发展中,②用巴-萨命题解释名义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

绝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

而:②用巴-萨命题解释名义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绝对购买力平价的即名义汇率偏离绝对购买力平价。即名义汇率偏离绝对购买力平价。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

而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而同理可得:同理可得:即名义汇率偏离相对购买力平价。

即名义汇率偏离相对购买力平价。总结:由此可见,巴-萨命题是在存在非贸易商品的条件下,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商品劳动生产率差异来解释名义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的原因。前提条件(e)起了重要作用。

总结:不难看出,上述四个方面的因素——同种产品的差异性、交易成本的客观存在、非关税贸易壁垒与政府贸易管制政策、非贸易商品的存在——都是从购买力平价和一价定律本身来解释名义汇率对购买力平价关系的偏离。

不难看出,上述四个方面的因素——同种产品的差异性、我们已经指出,购买力平价关系最多只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大于10年)汇率变化的一种均衡趋势。从短期汇率变化和名义汇率对购买力平价关系的显著偏离看,外汇市场上的投机、套利活动和资本项目的变动对名义汇率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这样,在汇率决定理论中,购买力平价就需要利率平价作为必不可少的补充。购买力平价是从国际贸易与经常项目来说明汇率是如何决定的;利率平价是从国际资本流动和资本项目来研究汇率的决定。

我们已经指出,购买力平价关系最多只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与一价定律的关系一价定律适用于单个商品的情况,而购买力平价理论则适用于普遍的价格水平。如果一价定律对所有商品都成立,那么只要用来计算不同国家价格水平的基准商品篮子是一样的,那么购买力平价就成立。购买力平价认为,即使一价定律不成立,其背后隐藏的经济力量也会最终使各国货币的购买力趋于一致。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60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与一价定律的关系第三章下:购买力平价(国际金融课件)

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实际汇率一国商品和劳务价格相对于另一国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概括性度量。它有名义汇率和价格水平确定.美元对欧元实际汇率是欧洲商品篮子相对于美国商品篮子的美元价格: q$/€=(E$/€

xPE)/PUS

(15-6)例如:设想欧洲一个基准商品篮子值100欧元,一个美国商品篮子值120美元,名义汇率是1.20$/€,则美元对欧元实际汇率是1美国篮子/1欧洲篮子。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62

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实际汇率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美元对欧元的实际贬值美元对欧元实际汇率的上升这意味着一美元在欧洲境内的购买力相对于在美国时的购买力下降了。换句话说,相对于欧洲产品,美国产品的购买力下降了。美元对欧元的实际升值与欧元对美元的实际贬值使相对的。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63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美元对欧元的实际贬值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需求供给和长期实际汇率在购买力平价不成立时,实际汇率的长期值如同其他使市场出清的相对价格一样,取决于供求情况,这一点并不奇怪。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64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需求供给和长期实际汇率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有以下两个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长期实际汇率的价值可以改变:对美国产品的世界相对需求的变动。对美国产品的世界相对需求的增加,促使美元对欧元的长期实际升值。相对产品供给的变动美国产品供给的相对扩大会使美元对欧元长期实际贬值;而欧洲产品的相对扩大则使美元对欧元长期实际升值。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65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有以下两个原因可以解释为什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长期均衡中的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一国货币供求变动在长期将导致名义汇率同比例波动,而且,正如一价定律所预测的,各国价格水平之比也会发生同样的波动。

从公式(15-6)中得到,美元对欧元的名义汇率等于美元对欧元的实际汇率诚意美德两国价格水平之比。 E

$/€=q$/€

x(PUS/PE) (15-7)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66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长期均衡中的名义汇率和实际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等式(15-7)表明,一旦给定美元对欧元的实际汇率,欧洲或者美国的货币供求变动就会影响美元对欧元的长期名义汇率。这一点与货币分析法的结论一致。但是长期实际汇率的变动也影响长期名义汇率。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67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等式(15-7)表明,一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决定长期名义汇率变动的重要因素(假设所有的经济变量最初都处在其长期水平之上):相对货币供给水平的变动相对货币供给量增长率的变动相对产品需求的变动相对产品供给的变动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68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决定长期名义汇率变动的重要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如果所有的经济冲击均是货币性的,那么汇率长期符合相对购买力平价.从长期看,货币性冲击只影响一国货币的购买力.购买力的这种变化会使以国内和国外商品来衡量的该国货币价值发生同样的改变。当经济冲击发生在产品市场时,汇率波动则不大可能会符合相对购买力平价,即使在长期中也是如此。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69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如果所有的经济冲击均是货币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70Table15-1: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变动对美元/欧元长期名义汇率E$/€的影响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Table15-1:货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71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图15-5:美元/日元实际汇率,1950-2000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图15-5:美元/日元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72图15-6:1970-1985年部门的生产率增长与非贸易品相对价格的变化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图15-6:1970-1985年部门的生产率增长与国际利差和实际汇率在一般情况下,国家之间的利率差异不仅取决于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之差,而且还取决于预期的实际汇率的变动.我们得到实际汇率的预期变动、名义汇率的预期变动和预期通货膨胀率三者之间的关系:(qe$/€-q$/€)/q$/€=[(Ee$/€-E$/€)/E$/€]–(eUS

-eE)

(15-8)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73国际利差和实际汇率在一般情况下,国家之间的利率差异不仅取决于国际利差和实际汇率将等式(15-8)与利率平价条件合在一起可以得到下列公式:R$-R€=[(qe$/€-q$/€)/q$/€]+(eUS

-eE)

(15-9)因此,是以下两个因素的总和:美元--欧元的利率差别预期的美元对欧元的实际贬值率预期的美国和欧洲的通货膨胀率之差当市场预期的相对购买力平价普遍存在时,美元--欧元的利率差正好是欧美预期的通胀率之差。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74国际利差和实际汇率将等式(15-8)与利率平价条件合在一起实际利率平价在经济学中,人们一般认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之间存在着重大区别:名义利率货币衡量的收益率实际利率以实际指数即一国实际产出来衡量的收益率通常指预期的实际利率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75实际利率平价在经济学中,人们一般认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之间存实际利率平价预期的实际利率(re)等于名义利率(r)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

(e).因此,美欧之间的预期实际利率差异为:reUS–reE=(R$-eUS)-(R€-eE)将等式(15-9)变形和上式联立,可得出理想中的实际利率平价条件: reUS–reE=(qe$/€-q$/€)/q$/€

(15-10)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76实际利率平价预期的实际利率(re)等于名义利率(r)减去实际利率平价实际利率平价是通过两国实际汇率的预期变化来解释两国间预期的实际利率差异的。只要人们预期产品市场将发生变动,预期实际利率在不同国家间就不会相等,即使从长期角度看也一样.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77实际利率平价实际利率平价是通过两国实际汇率的预期变化来解释两提要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任何国家中人以一种货币的购买力相等。相对购买力平价认为汇率的百分比变化等于不同国家之间的通货膨胀率之差。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础之一是一价定律.在自由竞争并且没有贸易障碍的情况下,一种商品在世界各地的售价是一样的。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78提要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任何国家中人以一种货币的购买力相等。提要汇率的货币分析法试图通过购买力平价来解释由货币供求所引起的长期汇率行为。费雪效应认为,长期国际利率差异源于各国通货膨胀率的差异.近来的研究表明,购买力平价和一价定律缺乏实证支持。在现实世界中,他们之所以出现缺陷与贸易壁垒的存在,非自由竞争,和国际间价格水平计量的差异有关。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79提要汇率的货币分析法试图通过购买力平价来解释由货币供求所引起提要对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偏差,可以被看作是一国实际汇率的变化。一国货币供给的逐步增加将最终引起其价格水平的同比例增加和其货币汇率的同比例下降,这正符合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预测。根据利率平价的条件,不同国家名义利率的差异将等于预期名义利率变化的百分比,实际利率平价使预期的实际利率差异与预期的实际汇率变化相等。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80提要对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偏差,可以被看作是一国实际汇率的变化。感谢大家的聆听!THEEND感谢大家的聆听!第三章购买力平价第三章购买力平价一、概述研究汇率与商品价格、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有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纪,西班牙萨拉卡门学院对此做出了较大的贡献。1918年,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卡塞尔(GustavCassel)系统地提出了“购买力平价”理论,第一次清楚地分析了汇率与价格的关系。因此,人们公认购买力平价理论是由卡塞尔提出并完善的。

一、概述研究汇率与商品价格、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有关研究最早今天,虽然购买力平价在实际中是否成立受到很大怀疑,但是,对PPP基本概念的理解却是掌握更加复杂的汇率决定模型的基础。这也是我们首先介绍它的原因。

在这一章,我们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一价定律•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内容•对购买力平价的分析与评价今天,虽然购买力平价在实际中是否成立受到很大怀疑,二、一价定律(LowofOnePrice)

(一)本国(封闭)经济中的一价定律:

1.含义:在一国经济的范围内,两个完全同质的物品必须具有相同的价格。假定一共有N种商品用公式可表示为:2.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1)信息是正确的、充分的、完全公开的。

二、一价定律(LowofOnePrice)(一)本国(2)交易成本为零。

交易成本(TransactionCost):指与交易相联系的,超过实际被交换商品成本的所有成本。即商品出厂价格没有包含的但在商品交易中发生了的成本与费用。如运输费用、保险费、信息费等等。

对大宗交易而言,交易成本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常常忽略不计。

(2)交易成本为零。(3)套利活动的存在。①套利(Arbitrage):指买进或卖出某物(商品或证券)以利用差价获取无风险利润的过程。也称为无风险套利。套利活动的两个特点:不动用自有资金;以买卖差价作为收益。

②套利定价原理:指所有商品(包括证券)都得到合理定价,以至于不存在无风险套利机会。此原理是金融学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3)套利活动的存在。(二)开放经济中的一价定律:

1.含义:两个完全同质的物品在不同的国家用同一货币表示的价格是相同的。

用公式可表示为::第i种物品的本币价格;

:第i种物品的外币价格;

:单位外币的本币价格(外币使用直接标价法)。

(二)开放经济中的一价定律:用公式可表示为::第i种物品的2.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

(1)信息是正确的、充分的、完全公开的。

(2)交易成本(运输费用等)为零。

(3)不存在贸易壁垒:如关税为零(贸易壁垒分为关税贸易壁垒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关税也可以看成是一种交易成本)。(4)套利活动的存在。

2.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三、购买力平价:

在一价定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推导出购买力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又可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一)绝对购买力平价:

1.含义:不同国家的物价水平用同一种货币计算时是相等的。

(1)物价水平(P):又称为一般物价水平,是指所有物品及

劳务的加权平均价格。

三、购买力平价:在一价定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推导出购买力平其中第i种物品的权数是一国对该种物品的消费支出占该国消费支出总量的比重。用公式表示物价水平:

(2)用公式表示绝对购买力平价:

其中第i种物品的权数是一国对该种物品的消费支出占该国消(2)其中::第i种物品本国的消费支出比重(权数);

:第i种物品外国的消费支出比重(权数)。

其中::第i种物品本国的消费支出比重(权数);:第i种物品2.绝对购买力平价

成立的前提假设条件:

这里我们仅仅介绍一组充分非必要条件:①一价定律对于所有的物品与劳务都成立:②N种物品中的每一种物品占本国消费总量的份额(即该种物品在本国物价水平中的权数)与此物品占外国消费总量的份额(该物品在外国物价水平中的权数)相等:2.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的前提假设条件:这里我们仅仅介绍3.实际汇率(Therealexchangerate):

(1)定义:指外国商品和劳务与本国商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用公式表示:

:实际汇率;

:名义汇率(nominalexchangerate)。

3.实际汇率(Therealexchangerate)(2)实际汇率的作用:

①测试名义汇率偏离绝对购买力平价的程度:若绝对购买力平价

成立,则应该恒成立。值距离1越远,说明名义汇率对绝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程度越大。

②测度两国商品相对价格竞争力的强弱:表示外国产品与本国产品的相对价格水平。因此,实际汇率的高低反映了两国商品价格竞争力的大小。(2)实际汇率的作用:若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则应该恒成立实际汇率越高或上升,意味着相对于外国商品,本国商品在价格上更具有竞争力;实际汇率下降则相反。如果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意味着本国商品与外国商品具有相同的价格竞争力。

实际汇率越高或上升,意味着相对于外国商品,本国商品在价(二)相对购买力平价:1.含义:一国通胀率高于(低于)另一国的幅度与其汇率的贬值(升值)幅度是相等的。

2.相关概念:(1)物价指数(PriceIndex):物价水平的指数形态,用以反映物价的涨跌幅度。①物价指数的种类:目前物价指数主要有三种(二)相对购买力平价:•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CPI)•

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PriceIndex(PPI)•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NPDeflator

我们以CPI为例进行介绍。

②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编制:CPI是衡量家庭和个人消费的商品和劳务价格变化的指标。它是根据居民消费的食品、衣物居住、交通、医疗保健、教育娱乐等消费品与劳务价格指数加权平均计算出的结果。•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计算公式:

:第i种商品或劳务在报告期(t)的价格;

:第i种商品或劳务在基期(0)的价格;

:第i种商品或劳务在基期的消费量;

计算公式::第i种商品或劳务在报告期(t)的价格;:第i通常人们将基期的物价指数设定为100,即

若,则表示报告期物价水平相对于基期上涨;反之,下降。

我们将上面的计算公式进行一下变形:

通常人们将基期的物价指数设定为100,即若其中:表示基期用于第i种商品或劳务的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

(2)通货膨胀率: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可以利用物价指数进行计算。

其中:表示基期用于第i种商品或劳务的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当3.相对购买力平价的数学推导:

首先,假定一价定律在基期与报告期都成立:

当3.相对购买力平价的数学推导:同时:则有:对方程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再进行微分:

同时:则有:对方程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再进行微分:(为常数)

(为常数)

建立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之上的长期汇率模型持续通货膨胀、利率平价和购买力平价货币供给以一个固定的比率增加将会导致同比例的持续通货膨胀。长期通货膨胀的变化既不影响充分就业水平的产出,也不影响各种商品和劳务之间的相对价格从长期来看,利率和货币供给是相关的.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105

建立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之上的长期汇率模型持续通货膨胀、利率平

建立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之上的长期汇率模型各国之间的利率差异等于各国预期通货膨胀率之差 R$

-R€=eUS

-e

(15-5)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106

建立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之上的长期汇率模型各国之间的利率差异等

建立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之上的长期汇率模型费雪效应若一国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最终会导致该国货币存款利率的同比例上升图15-1表明,在时点t0处,美国货币供给突然加速。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107

建立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之上的长期汇率模型费雪效应建立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之上的长期汇率模型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108斜率=+斜率=+t0MUS,t0斜率=(a)美国货币供给,MUS时间斜率=斜率=t0斜率=+t0t0R$2=R$1+R$1图15-1:美国货币供给增长率永久性提高后,美国经济变量的长期路径。(d)美元/欧元汇率,E$/€时间(b)美元利率,R$时间(c)美国价格水平,PUS时间建立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之上的长期汇率模型斜率=+

建立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之上的长期汇率模型在这个例子中,由于人们预期会出现更快的货币供给增长和美元贬值的缘故,美元的利率上升。利率上升是与更高的通货膨胀预期和未来货币贬值相联系的,其结果是货币立即贬值。图15-2证实了费雪效应的长期预测。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109

建立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之上的长期汇率模型在这个例子中,由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110图15-2:1970-2000瑞士、美国、意大利的通货膨胀与利率建立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之上的长期汇率模型图15-2:1970-2000瑞士、美国、意大利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111图15-2:接上图建立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之上的长期汇率模型

图15-2:接上图建立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之上的长期汇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112建立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之上的长期汇率模型

图15-2:接上图图15-2:接上图

购买力平价与一价定律的经验证明这些数据很少能对购买力平价和一价定律形成经验支持.即使换算为同一国家的货币,同样的商品篮子,国与国之间的价格相差也很大。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有时能比较合理的解释数据,但基本表现也同样糟糕。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113

购买力平价与一价定律的经验证明这些数据很少能对购买力平价和

购买力平价与一价定律的

经验证明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114图15-3:1964-2000年美元/马克汇率和美国/德国的相对价格水平

购买力平价与一价定律的

经验证明图15-3:1964(四)对名义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的分析:

名义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的原因是什么呢?一些经济学家从一价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入手来分析造成名义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的因素。1.同种产品的差异性:同种商品的差异性、不可比性,无疑削弱了一价定律成立的基础,进而削弱了广泛使用购买力平价决定汇率的可行性。

(四)对名义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的分析:2.交易成本的客观存在:一价定律假定交易成本为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关税、运输成本、保险费、信息费等交易成本是客观存在的。这些交易成本同样会使一价定律失效,进而导致名义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3.非关税贸易壁垒与政府贸易管制政策:这些政策直接抑制国际间的商品流通。商品套利无法进行,名义汇率就可以在偏离购买力平价的水平上长期存在。

2.交易成本的客观存在:4.非贸易商品的存在:非贸易商品(Non-tradedgoods):指价格差异不能通过套利消除的商品。一般指劳务(如理发、汽车修理、管道修理、医疗服务)与不动产(如房屋)。4.非贸易商品的存在:对于非贸易商品,人们无法对其进行国际间套利,因而同种商品的价格差异无法得到消除,一价定律对于非贸易商品是不成立的,至少是不完全成立的。那么基于一价定律推导出来的购买力平价也只适用于贸易商品。然而,我们在推导购买力平价时,并没有区分贸易商品与非贸易商品,所使用的物价水平与物价指数既包括了贸易商品,也包括了非贸易商品。这样就有可能造成名义汇率对购买力平价的系统性偏离。

对于非贸易商品,人们无法对其进行国际间套利,因而同种商首先,我们作两个假定:

第一,整个经济只有两种商品()。一种是贸易商品,一种是非贸易商品。价格分别为:(T:贸易、N:非贸易、*:外国)。

第二,两种商品在本国与外国的消费比重相同:贸易商品的消费比重为,非贸易商品为。首先,我们作两个假定:第二,两种商品在本国与外国的消费比重(1)名义汇率对绝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

根据一般物价水平的定义:(1)名义汇率对绝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因为商品国际间套利只存在于贸易商品中,所以一价定律、购买力平价只适用于贸易商品,名义汇率也只由贸易商品的物价水平决定:

:本国贸易商品物价水平;

:外国贸易商品物价水平;

只有一种贸易商品,一种非贸易商品

因为商品国际间套利只存在于贸易商品中,所以一价定律、:本国贸第三章下:购买力平价(国际金融课件)由此可知,当时,如果

则:名义汇率将偏离绝对购买力平价。

,由此可知,当时,如果则:名义汇率将偏离绝对(2)名义汇率对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

:贸易商品的通胀率;

:非贸易商品的通胀率。

变形得:

(2)名义汇率对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贸易商品的通胀率;因为相对购买力平价只适用与贸易商品,所以:

由此可知:当时,若,名义汇率将偏离相对购买力平价。

因为相对购买力平价只适用与贸易商品,所以:由此可知:当总结:由于非贸易商品的存在,且本国与外国的贸易商品与非贸易商品价格之比不等,则名义汇率偏离绝对购买力平价;本国与外国的贸易商品与非贸易商品的通胀率之差不等,则名义汇率偏离相对购买力平价。

总结:那么,会有哪些因素会使两国的价格比与通胀率之差不相等呢?一些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其中以Balassa-SamuelsonEffect/Hypothesis(巴拉萨-萨缪尔森命题)最为著名(两人独立地于1964年提出对此问题的类似解释,因此他们的解释被称为巴-萨命题)。

那么,会有哪些因素会使两国的价格比与通胀率

解释购买力平价出现的问题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128图15-4:价格水平和实际收入(1992)

解释购买力平价出现的问题图15-4:价格水平和实际收入(3)巴拉萨-萨缪尔森命题:一个简化的模型

①假设前提:(a)世界经济中存在两个国家,本国为发展中国家,外国为发达国家。(b)两国都只生产两种商品,一种为贸易商品,一种为非贸易商品,且两种商品在两国的消费比重相等,分别为

。(3)巴拉萨-萨缪尔森命题:一个简化的模型①假设前提:(a(c)劳动L是生产中唯一的投入,从而工资构成唯一成本。

:本国生产贸易商品所支付的工资,单位是元/人;

:本国生产贸易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单位是个(件)/人;

(c)劳动L是生产中唯一的投入,从而工资构成唯一成本。:本(d)一国内部不存在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从而一国国内生产贸易商品与非贸易商品支付的工资相等(当然,这是以“劳动力是同质的”这一假设为前提):

(d)一国内部不存在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从而一国国内(e)在贸易商品生产中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在非贸易商品生产中两国劳动生产率相同:

,(e)在贸易商品生产中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发展中,②用巴-萨命题解释名义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

绝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

而:②用巴-萨命题解释名义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绝对购买力平价的即名义汇率偏离绝对购买力平价。即名义汇率偏离绝对购买力平价。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

而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而同理可得:同理可得:即名义汇率偏离相对购买力平价。

即名义汇率偏离相对购买力平价。总结:由此可见,巴-萨命题是在存在非贸易商品的条件下,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商品劳动生产率差异来解释名义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的原因。前提条件(e)起了重要作用。

总结:不难看出,上述四个方面的因素——同种产品的差异性、交易成本的客观存在、非关税贸易壁垒与政府贸易管制政策、非贸易商品的存在——都是从购买力平价和一价定律本身来解释名义汇率对购买力平价关系的偏离。

不难看出,上述四个方面的因素——同种产品的差异性、我们已经指出,购买力平价关系最多只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大于10年)汇率变化的一种均衡趋势。从短期汇率变化和名义汇率对购买力平价关系的显著偏离看,外汇市场上的投机、套利活动和资本项目的变动对名义汇率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这样,在汇率决定理论中,购买力平价就需要利率平价作为必不可少的补充。购买力平价是从国际贸易与经常项目来说明汇率是如何决定的;利率平价是从国际资本流动和资本项目来研究汇率的决定。

我们已经指出,购买力平价关系最多只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与一价定律的关系一价定律适用于单个商品的情况,而购买力平价理论则适用于普遍的价格水平。如果一价定律对所有商品都成立,那么只要用来计算不同国家价格水平的基准商品篮子是一样的,那么购买力平价就成立。购买力平价认为,即使一价定律不成立,其背后隐藏的经济力量也会最终使各国货币的购买力趋于一致。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141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与一价定律的关系第三章下:购买力平价(国际金融课件)

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实际汇率一国商品和劳务价格相对于另一国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概括性度量。它有名义汇率和价格水平确定.美元对欧元实际汇率是欧洲商品篮子相对于美国商品篮子的美元价格: q$/€=(E$/€

xPE)/PUS

(15-6)例如:设想欧洲一个基准商品篮子值100欧元,一个美国商品篮子值120美元,名义汇率是1.20$/€,则美元对欧元实际汇率是1美国篮子/1欧洲篮子。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143

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实际汇率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美元对欧元的实际贬值美元对欧元实际汇率的上升这意味着一美元在欧洲境内的购买力相对于在美国时的购买力下降了。换句话说,相对于欧洲产品,美国产品的购买力下降了。美元对欧元的实际升值与欧元对美元的实际贬值使相对的。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144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美元对欧元的实际贬值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需求供给和长期实际汇率在购买力平价不成立时,实际汇率的长期值如同其他使市场出清的相对价格一样,取决于供求情况,这一点并不奇怪。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145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需求供给和长期实际汇率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有以下两个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长期实际汇率的价值可以改变:对美国产品的世界相对需求的变动。对美国产品的世界相对需求的增加,促使美元对欧元的长期实际升值。相对产品供给的变动美国产品供给的相对扩大会使美元对欧元长期实际贬值;而欧洲产品的相对扩大则使美元对欧元长期实际升值。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146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有以下两个原因可以解释为什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长期均衡中的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一国货币供求变动在长期将导致名义汇率同比例波动,而且,正如一价定律所预测的,各国价格水平之比也会发生同样的波动。

从公式(15-6)中得到,美元对欧元的名义汇率等于美元对欧元的实际汇率诚意美德两国价格水平之比。 E

$/€=q$/€

x(PUS/PE) (15-7)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147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长期均衡中的名义汇率和实际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等式(15-7)表明,一旦给定美元对欧元的实际汇率,欧洲或者美国的货币供求变动就会影响美元对欧元的长期名义汇率。这一点与货币分析法的结论一致。但是长期实际汇率的变动也影响长期名义汇率。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148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等式(15-7)表明,一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决定长期名义汇率变动的重要因素(假设所有的经济变量最初都处在其长期水平之上):相对货币供给水平的变动相对货币供给量增长率的变动相对产品需求的变动相对产品供给的变动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TJUFE2K6Slide15-149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决定长期名义汇率变动的重要超越购买力平价:长期汇率的一般模型如果所有的经济冲击均是货币性的,那么汇率长期符合相对购买力平价.从长期看,货币性冲击只影响一国货币的购买力.购买力的这种变化会使以国内和国外商品来衡量的该国货币价值发生同样的改变。当经济冲击发生在产品市场时,汇率波动则不大可能会符合相对购买力平价,即使在长期中也是如此。InternationalTradeDepartmen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