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解析_第1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解析_第2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解析_第3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解析_第4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2013年)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总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A.结构主义学习理论B.建构主义理论C.行为主义理论D.联结主义学习理论2.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A.西周B.春秋战国C.夏朝D.殷商3.“课程不应指向活动,而应直接关注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达到这些目标而服务的”,这种观点意味着课程即()。A.教学科目B.社会改造C.经验获得D.预期学习效果4.小学教师引导学生按偏旁部首归类识字,他所运用的教学策略是()。A.精细加工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C.组织策略D.复述策略5.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A.杨贤江B.徐特立C.蔡元培D.陶行知、6.小学三(1)班班主任李老师用了一支比较别致的笔,不久全班多数同学也用上了和李老师一样的笔,这说明小学生具有()。A.依赖性B.向师性C.接受性D.可塑性7.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A.尝试与顿悟B.同化与顺应C.平衡与守恒D.刺激与反应8.发挥教育合力必须注意三种教育形态的有机结合,这三种教育形态是()。①家庭教育②学校教育③社会教育④自我教育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9.目前我国小学普遍采用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A.班级教学B.分组教学C.复式教学D.个别教学10.“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这句话出自于()。A.大学B.论语C.学记D.孟子11.将教学目标分成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教育学家是()。A.布鲁姆B.奥苏贝尔C.杜威D.布鲁纳1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新内容编制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做,以判断学生的掌握程度,他所运用的评价方法是()。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配置性评价D.甄别性评价13.JL童认知能力中,最先发展且速度最快的领域是()。A.注意B.感知觉C.思维D.记忆14.编写小学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A.课程标准B.课程目标C.课程方案D.课程计划15,目前我国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属于()。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学科课程D.融合课程16.通过儿童的日记、作文、绘画、各种作业等的分析以了解儿童的研究方法是()。A.作品分析B.文献分析C.行为分析D.调查分析17.人们常说“聪明早慧”“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具有()。A.阶段性B.互补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18.一名小学生决心改掉上课迟到的缺点,但冬天一到,他又迟迟不肯起床,结果还是频频迟到,要对该生进行教育,应着重强化其()。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行为D.道德认识19.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进步的暂停现象,这在心理学上称为()。A.挫折现象B.回退现象C.抑制现象D.高原现象20.“人只有通过适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的这句话旨在说明教育是()。A.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C.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1.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22.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23.请看下图,并回答问题。(1)图中学生在安全用电方面犯了哪些(2)你认为小学教师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安全教育?(6分)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24.在-次教研活动中,一位小学老师感慨地说:“如今的孩子,虽然年龄小,可脑子里稀奇古怪的想法却不少。他们经常在课上或课下问我一些问题,令我时常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当小学老师。比如,我在讲有关太阳和月亮的知识时,有的孩子就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出来?’对这样的问题,我还能勉强回答,但是有些问题真的让我难以回答。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地问‘老师,古代女子都是裹脚的,花木兰替父从军,晚上不洗脚吗?女人什么时候开始裹脚的呢?’我当时就懵了,不知如何回答。有的学生会兴奋地问我‘老师您想穿越到哪儿呢?’我更茫然了……”(1)试分析这位老师困惑的原因。(8分)(2)如果你面临这样的情况,你将如何对待?(12分)25.习题课上,徐老师正和同学们讨论怎么写“最喜爱的一种玩具。”丁丁坐在教室最后排,低着头,专心致忐地玩着手里的变形金刚。徐老师发现丁丁在开小差,就走到了他座位旁边,把变形金刚拿了过来,微笑着对全班同学说“要写最爱的一种玩具,必须会玩那种玩具,并且把玩的过程说清楚,写清楚下面请丁丁说一说变形金刚怎么玩。”丁丁立刻认真地跟大家讲了起来。(1)试评析徐老师对瀑程问题行为的做法。(10分)(2)面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老师可以,d那种教学策略?(10分)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小题计分,共40分)26.《海底世界》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最强烈的阳光也射不到海底,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海里的动物大约有三万种。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速度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海底有高山,有峡谷,也有森林和草地。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储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属。,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Pengpaishuoqiesuo澎湃烁窃梭Lvzaoweiyuncang旅藻微蕴藏(1)简要分析该文本的写作特点。(8分)(2)如何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教学目标,设计3道练习题,并说明设计意图。(22分)27.练习1.请在下面几个小题的括号上填上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1)试简要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8分)(2)如何指导高年级小学生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乏道练习题,并说明设计意图。(22分)201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总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一个儿童能够辨别自己的左右手,但是不能辨别他人的左右手,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个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A.前运算阶段B.形式运算阶段C.感知运动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2.小学生在课外开展的气象观察、标本制作等活动属于()。A.科技活动B.学科活动C.社会活动D.技能活动3.孔子主张学习过程应包含四个基本环节,它们是().,A.导、学、习、行B.学、思、习、行C.闻、行、忠、信D.知、情、意、行4.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甚至摆脱社会影响的法国教育家是()。A.杜威B.卢梭C.裴斯泰洛奇D.洛克5.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有人善于言辞,有人长于数理运算,上述现象表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A.顺序性B.连续性C.不均衡性D.差异性6.教《新型玻璃》时,为了丰富小学生对玻璃的认识,张老师带领学生去玻璃厂观看玻璃的生产流程,这种教学方法是()。A.实验法B.参观法C.实习法D.演示法7.在按年龄编班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的发展变化进行分组教学,这种分组属于()。A.内部分组B.外部分组C.交叉分组D.综合分组8.某寄宿制小学一位学生睡觉时突然小腿抽筋,生活老师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A.让学生下床,站直抽筋的腿B.让学生下床,用冷水冲洗抽筋的腿C.让学生平躺,按摩抽筋部位D.让学生平躺,在其抽筋部位贴上止痛膏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1.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22.简述教育报告的一般结构。23.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筒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法的理解。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24.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有趣的试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一辆完好地停放在一个中产阶级集聚的街区,另一辆则摘掉车牌、打开顶棚,停放在相对杂乱的街区,结果发现停放在中产阶级集聚街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还完好无损,而打开顶棚的那一辆,不到一天就被偷走了。于是,该研究者把完好无损的那辆汽车敲碎一块玻璃。结果发现,刚过了几个小时,这辆汽车就不见了。因此,有研究者以该试验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破窗理论”、问题(1):基于上述材料,请从教育学、心理学视角谈谈你对“破窗理论”的理解。(8分)问题(2):试述“破窗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12分)25.请观看小学高年段《落花生》教学片断,并按要求回答问题。问题(1):请结合本教学片断评析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10分)问题(2):试论述教师课堂提问的功能。(10分)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2小题,请任选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小题计分,40分)26.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黄山奇石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的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他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他们起名字呢。Dangbolfzhuqiang当脖蹄著抢tanqinxingzhuangydn弹琴形状岩我会认区尤其仙盘峰胳膊巨当脖著形状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2)(3)。(1)试对上文进行文本解读。(10分)(2)若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8分)(3)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写话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22分)27.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在进行“三角形面积”教学时,指导面积计算公式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见图1),另一个是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剪拼成平行四边形(见图2-1)或折叠成长方形(见图2-2)。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2)(3)。问题(1):试分析上述两种方法所蕴含的数学思想。(8分)问题(2):若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问题(3):根据你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讲授的部分教学活动。(22分)答案详解201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试题专家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解析: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其在教学上的意义是提倡研究性学习、直接教学、情境教学、合作学习。2.【答案】C。解析:我国古代最早在夏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学校教育形态——庠。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定义。在几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这种观点认为课程不应该指向活动、而应该直接关注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即要把重点从手段转向目的。这要求课程事先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达到这些目标服务的。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认知策略,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应用组织策略可以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的加工,进而促进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与精细加工策略相比,组织策略更侧重于对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的建构。5.【答案】C。解析:毛泽东称蔡元培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6.【答案】B。解析:学生的向师性是指学生都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此题中小学生模仿老师,体现了向师性。7.【答案】B。解析: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认为,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到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分为同化和顺应。8.【答案】C。解析:三种教育形态分别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9.【答案】A。解析:目前我国小学普遍采用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10.【答案】C。1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根据布鲁姆等人的主张,教育目标包括三个主要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并按照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顺序把每个目标领域再细分为多个层次和水平.1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评价的类型。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称为终结性评价。配置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分班、分组。故本题选A。13.【答案】B。解析:在婴儿的认知能力中,感知觉是最先发展且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领域,在婴儿认知活动中一直占主导地位。1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内容。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1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的类型。学科课程是单科形式,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其课程的主导价值是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1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作品分析法又叫产品分析法,是对调查对象的各种作品,如笔记、作业、日记、文章等进行分析研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把握特点和规律的方法。1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速度和程度的不同。“聪硼早慧…‘大器晚成”指的就是人与人在能力发展的时间早晚和到达程度上的不同。18.【答案】B。解析: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19.【答案】D。解析:练习的进步是先快后慢的,到中期出现暂时停顿现象,即练习成绩保持一定的水平不}上升甚至呈下降的趋势,心理学称为高原现象。2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孽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二、简答题21.【答案要点】(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22.【答案要点】(1)了解和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建立学生档案;(4)开展班会活动;(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6)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7)撰写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23.【答案要点】(1)图一,高压电线下方放风筝可能使风筝缠绕在电线上,高压电线与大地产生回路,导致学生严重触电。图二,湿手插电座会造成电流回路,造成学生触电。图三。由于电压箱电压较大,阴天下雨或保养不良会发生漏电现象,在高压变电箱附近攀爬,学生有触电的隐患。图四,用湿抹布擦插座,如果没有及时关闭电源,也存在着触电的安全隐患。(2)首先,用直观生动的方式向小学生介绍触电的原因、危害,提高学生对触电事故的认识。其次,向学生讲授安全用电的常识,培养良好的用电习惯。另外,利用趣味活泼的实验活动向学生介绍有关电的知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三、材料分析题24.【答案要点】(1)这位教师的困惑,一方面在于他不够了解小学生发展的特点: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另一方面,该教师缺乏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习惯和意识。材料中的老师因自己的知识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需要和追求,才会产生困惑。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学生的知识领域日益丰富,对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教师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作为教师所应不断提高各方面专业素质。总之,材料中的老师在专业化发展上有待进步.(2)作为一个教师面临这样的情况,应该采取多种途径去提高自己。第一,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优秀教师在授课方式和对学生问题的处理方法上都有值得老师去学习的地方。每一位教师只有在不断地向优秀教师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够使自己积累更多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第二,反思教学经验。教学反思是有助于教师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实践性知识,为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提供有效的途径。教师只有通过反思才能不断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细致冷静地总结,对后续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三,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教师既要掌握丰富的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也要积累灵活完成教学实践活动所必备的实践性知识以及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25.【答案要点】(l)徐老师正确运用r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体现了高超的教学机智,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基础上纠正了丁丁的问题行为,促进了课堂的有序进行。首先,徐老师通过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来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充分尊重学生,用一种温和亲切又不失机智的方式纠正了丁丁的问题行为,实现了师生间的情感互动。其次,徐老师创设了一个活动情境让丁丁参与进来,以纠正其问题行为,并维护了课堂的有序进行。(2)教师要减少和控制问题行为,确保课堂活动有序而有效地开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教学策略着手:首先,运用先人为主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其次,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再次,运用行为矫正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四、教学设计题26.【参考设计】1.写作特点:本文是一篇说明文。通过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的写作方法,细致有序地描写了海底世界。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查字典理解注音字的含义,会用“窃窃私语”“景色奇异”等词语造句,流利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学习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写作手法的使用,初步感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与他人合作讨论学习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描述,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索失自然奥妙的兴趣.3.依据三维教学目标,设计三个题目如下:设计题目1:用“窃窃私语”“景色奇异”“澎湃”“蕴藏”造句。设计意图:通过造句,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会运用本课中的词语进行简单的写话。设计题目2:让学生按照语文小组的形式讨论第二段和第三段围绕哪些中心句展开的,分别写到了哪些动物,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设计意图:通过分小组讨论的形式讨论文章的核心段落,一方面锻炼了学生表达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掌握了文章的核心内容。设计题目3:海底世界生物的种类还有很多,你所知道的海底生物有哪些呢,课后搜集一些你了解的海洋的资料,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所知道的海底生物。设计意图:通过搜集海底生物的信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的能力,并体会到跟大家分享自己成果的喜悦。27.【参考设计】1.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2.教学目标:(I)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把一个分数化成用指定的分母做分母或指定的分子做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为学习约分和通分打下基础。(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经历预测猜想——实验分析——合情推理——探究创造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它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3)情感态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是互相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让学生体验到数学验证的思想,培养敢于质疑、学会分析的能力。3.依据三维教学目标,设计三个题目如下:设计题目一:将下面两组数据根据要求进行转化。第一组:争,},÷转化为同分母的分数。第二组:詈一,},争转化成同分子的分数。设计意图:通过同分母和同分子的转化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设计题目二:仔细观察一下第一组数据}'4'8这些分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大小完全相同,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呢?试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的意识,让学生在思考、假设猜想的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设计题目三:让学生按照数学小组的形式讨论分数基本性质与之前学过的哪部分内容有一定联系,怎样联系的?设计意图:逐渐向学生渗透事物之间联系的思想,让学生初步尝试建立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201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试题专家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解析:处于前运算阶段(2—6、7岁)的儿童“自我中心主义”突出,即考虑一切事情都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自己为中心,总是从一个角度来观察事物,不考虑别人的意见。他们还不能从事物的变化中掌握事物概念的守恒性和可逆性。如这个阶段儿童只能辨别自己的左右手,知道A=B,B=C,但不能得出A=C。2.【答案】A。解析:科技活动有多种形式,如科技班会、科学知识讲座、参观、调查、科技演示、科技知识竞赛、科技游戏等。气象观察、标本制作等属于科技活动。3.【答案】B。解析:孔子主张学习过程包括学、思、习、行。4.【答案】B。解析: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爱弥儿》一书中。5.【答案】D。解析:题中表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差异性。6.【答案】B。解析:老师带领学生去玻璃厂观看玻璃的生产流程属于参观法。7.【答案】A。解析: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分组。8.【答案】C。解析:小腿抽筋时轻轻按摩抽筋的部位可缓解不适。9.【答案】B。解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所反映的是冈材施教原则,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10.答案】C。解析:衡量学生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要素是道德行为。11.【答案】A。解析:《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12.【答案】D。解析:社会发展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如生产力制约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教育内容和手段,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而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如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科学文化知识。13.【答案】A。解析:安置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目的是为了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14.【答案】B。解析:实习作业法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校内外一定场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活动,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这种方法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数学课的测量练习、生物课的植物栽培等。15.【答案】A。16.【答案】B。17.【答案】D。解析: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效应。18.【答案】D。解析: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教书育人。19.【答案】C。20.【答案】D。解析: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二、简答题21.【答案要点】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分别是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中,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等,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2.【答案要点】教育报告的一般结构包括报告的题目、引言、正文、结论以及参考资料和附录。题目是指报告的标题或者课题名称;引言往往简明扼要地说明目的、背景、价值和意义;正文是报告的主体部分,一般要求客观、真实地对研究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结论就是对问题给出答案;参考资料和附录是对报告中所引用的资料注明出处来源。23.【答案要点】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三、材料分析题24.【答案要点】问题(1):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看,“破窗理论”体现了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教育中,学生们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4破窗理论”体现了群体心理中的从众心理,人都存在一种潜意识的模仿。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状态很容易相互影响,致使一些消极因素,在学生群体中形成恶性的“传染”。问题(2):“破窗理论”对班级日常管理有非常重要的启示。首先,班主任要从班级文化建设人手,塑造良好班级氛围,陶冶学生性情,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美德。其次,班主任要注重用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及时制止学生出现的个别不良行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不良行为出现而没有被制止,就像汽车被打破车窗,会暗示和诱导更多的人做出进一步的破坏,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警惕并及时修补“破窗”。25.【答案要点】(1)本题为观看视频题,考查对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的评价。建议考生从以下角度回答:提问时机是否恰到好处、提问内容的设计是否有梯度、提问后是否关注了对学生回答的评价等。(2)课堂提问技能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支配下,激起学生心智活动,使他们很快把心理活动定向和集中在某个特定的概念和观点上,从而激发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为课堂教学活动创造积极的条件。②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提问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考层次:启迪思维,发展各种思维能力,是教学提问艺术最主要的功能。③反馈评价,调控教学。学生通过教师对回答的反应与评价,获得反馈信息,得到积极的强化。④提供参与机会,发展表达能力。教学提问的目的,在于为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学会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锻炼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灵活性,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提问是良好交流的基础。通过提问,课堂教学信息能由单向的传递变为双向或多向的传递,增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四、教学设计题26.【参考设计】(1)课文大量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对黄山奇石的生动描述,表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