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教学设计教材来源: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版(2017年)内容来源: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课题: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课时:1课时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2.教材分析:《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是语文人教版2017年改版后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游记散文。本单元所选文章,都是传统的游记名篇,有景趣,有情趣,有理趣,无不展现着文人的哲思和情怀。“苦难美至上主义者”马丽华以时空为序,以跟随拍摄组探险的两天行踪为线索,抒写了自己在各拉丹东游历时的所见,重点展现了自我主体精神世界对自然洪荒伟力和漫长历史的敬畏。八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把握景物描写的基本手法,对文本进行语言赏析,并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行个体化理解,且对游历散文有一定的接触。但马丽华对藏北地区有着深入骨髓的虔诚敬畏,故写景时重在刻神而非绘形,往往把主观感受、想象与客观描写融为一体。因此,教授本课时,抓住作者对藏北始终如一的“敬畏”情怀,引导学生借助图文配字评论,淡化地域隔膜,让学生“深入其境”去品语言中渗透的写作特色与敬畏之感,感受作者“苦”益敬畏的情怀。3.学情分析:憧憬美好社会生活,反思现实生存状态,是经典作品的永恒主题。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写景叙事、寄情于景类游记散文,对景物描写以及人物情感分析比较熟悉。因此本课应当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景物聚焦的语言赏析和知人论世的苦难把握,发现藏北各拉丹东长江之源的神圣壮美,感悟马丽华深受其苦却不改虔诚的敬畏情美,了解人类在自然伟力面前的探索精神。目标1.品语言,以文状景,感知敬畏。2.读苦难,知人论世,理解敬畏。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三个问题。问题一:聚焦镜头择何处。通过所见景点的快速定位,巩固“移步换景”这一写作手法;问题二:文艺配字求评论。通过小组合作品语言,学习语言赏析要点。问题三:细品神韵感敬畏。通过细品语言特色,把握写景语言中渗透的敬畏之情,为深入理解根深蒂固的敬畏情怀做铺垫。2.针对目标2,设计三个问题。问题一:藏北为何值得敬畏。通过对背景资料的微课视频的学习,让学生深刻体会藏北地区的自然、人文现实之苦以及马丽华对藏北根深蒂固的苦中敬畏;问题二:怀揣敬畏身体何苦。通过回归文本搜寻信息,把握作者在敬畏情怀下,甘心忍受的身体苦难;问题三:苦难背后思绪何为。通过对作者身体渐趋恶化时观景思绪的把握,体验作者在身体苦难中坚持心灵的行走,内心感受、理解、想象越发深刻细致,对自然无语伦比的敬畏之情愈见其诚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拓展式导入——齐读诗句人间屋脊入云中,冰塔巍峨寒雾浓;白宫红殿湛蓝天,盖世高原气万千;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雪域高原梵音袅袅,万千朝圣者,终究只能面对神圣的湛蓝,瞩目、仰视;聆听诗句的声音,我们听到了每一个匍匐过的人,双手举过头顶的,都是苦难和敬畏。今天我们跟随马丽华一起走进藏北,走进那片最接近蓝天的地域,走进《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走进苦难与敬畏。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入题。(设计意图:齐读诗句入题,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环节一:品语言,以文状景,感知敬畏1.聚焦镜头择何处问题:如果你要晒图,请问雪域画面的镜头聚焦在哪几处?2.文字配图求评论问题:请结合文本,为镜头画面配上恰当的文字和专业评论要求:小组合作完成。示例:山脚文字配图: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专业评论:①比喻,拟人②把各拉丹冬比作巨人,把风比作刀,赋予山人的动作、肖像③生动形象写出各拉丹冬峰的棱角分明与立体层次的特点④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思考:(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品析关键字词,学会思考、探索、总结的学习方法。)3.细品神韵感敬畏链接资料:“基于对这种类乎万物有灵、自然崇拜色彩的雪山精神的耳濡目染,使马丽华在下笔描绘雪域风物的时候,尤其善于捕捉它们内在的神韵。”——王杜良《马丽华:特立独行的雪域文化歌者》问题:细读语句,若用一个词来形容作者对所见的情感,你选择哪个词?思考:(设计意图:结合语句赏析,培养学生阅读文本时融入生活体验,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环节二:读苦难,知人论世,理解敬畏1.藏北为何值得敬畏问题:请观看链接视频,探究马丽华对渊源颇深的藏北最渴望什么?用一个词概括。思考:2.怀揣敬畏身体何苦问题:回归文本,找出观景时“我”经历了哪些苦难,内心体验有哪些变化思考:(设计意图:有目的性阅读文本,培养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3.苦难背后思绪何为问题:面对苦难与壮美,我的思绪发生了什么变化?请结合生活体验进行探究。要求:小组合作学习示例:看到各拉丹东主峰一现尊荣,我身体并无异样,本应惧严寒多变而退缩,反而折服于它的高峻、雄伟、变幻莫测。看到,我,本应,反而。……要求:自选角度,仿照例句,自由探究。(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并且会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去理解人物的主观体验。)总结苦难带来了什么链接资料:我始终认为,缺乏苦难,人生将剥落全部光彩,幸福更无从谈起,要有一百次机会让我选择,第一百零一次我仍然选择苦难——刘延《如风的马丽华》问题:作者被称为“苦难美至上主义者”,结合你的理解,苦难给她带来了什么?思考:链接资料:“现代人心智的杯子已经满溢,感觉也趋于饱和,要重新构建怎样的心态,方能领略和容纳这一方已为人类陌生的时空呢?”“大自然并不因谁的存在而存在,即便没有人类,它依然万古长存……大自然如此无一遗漏地包容了一切,当然包括微不足道的人类,当然也包括了更加微不足道的人类命运,以及通常我们所称之为欣悦或苦恼的幸与不幸”——马丽华问题:面对自然伟力,人如沧海一粟,作者因渴望苦难而收获了精神升华、心灵行走,那么你呢,又收获了什么呢?思考:(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感悟人生,收获精神洗礼,为人生跋涉添一滴养料,培养学生正确面对苦难、挫折,正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结束语:亲爱的同学们,正是马丽华这样渴望苦难、敬畏自然的心灵,才让我们有了一窥大自然的神秘圣洁的机缘;正是有了“这佛光闪闪的雪域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的朝圣发问,才让我们有了折服于自然苦难、成长于心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集成效果实证分析与鉴定报告
- 2025年交通设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交通服务模式创新报告
- 2025年直播平台内容监管政策与行业自律实践案例报告
- 机场停机坪租用协议合同
- 门面漏水退租协议书范本
- 汽车代卖废铁协议书范本
- 羊肉烩面店转让合同范本
- 签就业协议不填劳动合同
- 特种车玻璃采购合同范本
- 腻子清包工工程合同范本
- 对赌融资协议书范文范本
- DB42∕T 2234-2024 装配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三年制)人才培养方案
- YDT 5206-2023宽带光纤接入工程技术规范
- DL-T1474-2021交、直流系统用高压聚合物绝缘子憎水性测量及评估方法
- 2024年4月自考05424现代设计史试题
- 快速入门穿越机-让你迅速懂穿越机
- Q-GDW 12105-2021电力物联网数据中台服务接口规范
- 水利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六项机制”右江模式经验分享
- 运动与健康(山东大学)学堂云网课答案
- 《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专区设置与服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