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前动脉动脉瘤-用_第1页
大脑前动脉动脉瘤-用_第2页
大脑前动脉动脉瘤-用_第3页
大脑前动脉动脉瘤-用_第4页
大脑前动脉动脉瘤-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护理神经外科三区

第一页,共三十四页。概述颅内动脉瘤系指脑动脉壁的异常膨出局部,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以先天性动脉瘤占大局部。任何年龄可发病,40-66岁常见。80%发生于脑底动脉环前半部。第二页,共三十四页。完整脑底动脉〔Willis〕环1右侧大脑前动脉A12左侧大脑前动脉A13前交通动脉4右侧后交通动脉5左侧后交通动脉6右侧大脑后动脉P17左侧大脑后动脉P18基底动脉顶端第三页,共三十四页。形态和大小形态:大致分为囊状〔球形、葫芦形、漏斗形〕梭形及壁间动脉瘤。大小:按直径大小分为四类小动脉瘤:小于0.5cm 一般动脉瘤:大于0.5cm小于1.5cm大型动脉瘤:大于1.5cm小于2.5cm巨大动脉瘤:大于2.5cm第四页,共三十四页。病因1.先天性动脉瘤最为多见,占80%~90%,大多呈囊状。2.后天因素与动脉硬化有关,称为动脉硬化性动脉瘤;占10%~18%。

3.感染性动脉瘤又称霉菌性或细菌性动脉瘤,占0.5%~2.0%。

4.外伤性动脉瘤又称假性动脉瘤,占0.5%左右。第五页,共三十四页。临床表现1.出血病症:动脉瘤破裂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多见的原因。表现起病急,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与精神失常。脑膜刺激征多见。亦可形成颅内血肿,产生偏瘫及意识障碍。第六页,共三十四页。临床表现2.非出血病症:由动脉瘤本身对邻近神经、血管的压迫而致,多与动脉瘤的体积和部位有关。(1)颈内—后交通动脉瘤常引起患侧动眼神经麻痹,眼睑下垂,瞳孔扩大,眼球外斜,甚至视力下降。(2)前交通动脉瘤:常引起丘脑下部功能紊乱,尤见于出血时,有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消化道出血等表现。(3)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有时引起癫痫、轻偏瘫。(4)椎基底动脉瘤可出现肢体不对称的瘫痪,锥体束征,甚至可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病症。第七页,共三十四页。动脉瘤破裂出血颅内动脉瘤首次破裂出血后,有18%~30%发生再出血。死亡率为20%~50%。在首次出血后2周左右,患者病情好转后又突然加重,出现剧烈头痛、昏迷、脑膜刺激征、腰椎穿刺脑脊液又有新鲜血或CT、MRI检查脑池、脑室、蛛网膜下腔又有新鲜出血等均是再出血的诊断依据。第八页,共三十四页。术前CTA

第九页,共三十四页。手术选择开颅夹闭〔创伤大、复杂、易感染、治疗时间长〕介入栓塞〔创伤小、简便、平安、有效、并发症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病情严重的Ⅳ、Ⅴ病例是不允许做开颅手术、或手术必须延期执行。第十页,共三十四页。Hunt分级:Ⅰ级:微量出血,无病症或有轻度头痛和颈项强直。

Ⅱ级:有少量出血,清醒,头痛较重,脑膜刺激征明显,可有Ⅲ、Ⅳ、Ⅵ颅神经受累病症。

Ⅲ级:中等量出血,嗜睡或朦胧,颈项强直,有神经系统障碍和颅内压增高表现。

Ⅳ级:中等量或较大量出血,有明显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浅昏迷和颅内压增高表现。

Ⅴ级:严重出血,昏迷,对刺激无反响,有一侧或两侧瞳孔散大、去脑强直和病理呼吸等濒危状态。

第十一页,共三十四页。动脉瘤栓塞属于介入治疗方法,采取经皮穿刺股〔或颈〕动脉,插入导引管,再经导引管插入微导管至动脉瘤内或载瘤动脉,经微导管送入栓塞材料〔如球囊、微弹簧圈〕,将动脉瘤或载瘤动脉闭塞的方法。

第十二页,共三十四页。禁忌症1.对造影剂过敏者2.严重高血压,收缩压大于200mmHg,舒张压大于110mmHg,未能控制血压者。3.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明显凝血功能障碍者。4.近期有心肌梗死和严重心肌疾患、心力衰竭及心率不齐者。5.甲状腺机能亢进及糖尿病未能控制着。第十三页,共三十四页。术前准备配合医生完善各项术前检查术前禁食12小时、禁水8小时备腹股沟、会阴部及右侧大腿根部皮肤导尿左脚打一大号套管针

第十四页,共三十四页。术前准备PS:清醒病人还应做好心理护理及宣教工作向患者介绍动脉瘤栓塞术的目的、方法及本卷须知,消除疑虑心理,给予心理抚慰,防止精神紧张;嘱咐患者注意休息,绝对卧床休息,防止情绪冲动,以免引发血压升高;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防止大便干结。第十五页,共三十四页。手术流程

动脉穿刺造影导管造影经导引导管将微导管置瘤腔填塞弹簧圈第十六页,共三十四页。第十七页,共三十四页。目的①防止或减少动脉瘤出血的时机;②保证正常的脑血液循环,尽可能不发生脑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第十八页,共三十四页。术后

第十九页,共三十四页。病史患者,女性,52岁,因突发神智不清,而由家属送入二院,CT示:基底池及侧池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为求进一步治疗,而由120送入我院,查CTA示: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动脉瘤(HuntⅣ级),而于9-7收入我科监护室,当时GCS4〔E1V1M2〕,双瞳孔3mm,对光反射均迟钝的,带入气管插管、尿管各一根固定在位通畅的,T36.5℃,P8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四肢肌力2级。第二十页,共三十四页。病史患者因病情危重,于9-8在全麻下行“DSA+右侧前动脉A1段动脉瘤栓塞术〞。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四页。栓塞术后护理要点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活动性出血,鞘组是否固定在位。严格执行“三不准〞,严密观察患肢活动情况,穿刺肢体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持续予以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律、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四页。栓塞术后护理要点拔鞘后加压按压30分钟,按压过程中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按压后给予沙袋持续加压12h,同时观察有无出血、渗血情况。患肢制动24h,严密观察肢体的血运情况,观察穿刺肢体的皮肤温度和颜色。根据医嘱给予抗血管痉挛药物的使用。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四页。尼莫地平常用抗血管痉挛药物——尼莫地平PS:使用本卷须知1、避光保存,输注时注意避光。2、使用微泵输入,以维持有效、恒定的血药浓度,利于发挥疗效。3、保持输注通畅,防止管道脱落、扭曲。4、观察血压变化,血压低于预定值时遵医嘱减少输注量。5、注意配伍禁忌,防止与其他钙离子拮抗剂合用。6、含有一定浓度乙醇,对血管有一定的刺激,注意观察有无静脉炎发生。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四页。主要护理诊断/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动脉瘤再破裂、脑血管痉挛。清理呼吸道低效:与意识障碍有关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意识障碍、卧床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四页。护理措施P1:潜在并发症:动脉瘤破裂再出血、脑血管痉挛I1:1、严密监测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2、严密观察有无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的发生,如出现剧烈头痛、头胀、恶心、呕吐、癫痫、意识障碍,严重者可发生同侧颅内出血,发现异常应立即汇报医生。3、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操作轻柔,防止外源性刺激。4、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必要时使用缓泻剂。5、给予抗血管痉挛药物使用。O1:患者未出现以上并发症。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四页。护理措施P2:清理呼吸道低效:与意识障碍有关I2:①密切观察病人呼吸、面色、意识、瞳孔变化。②每2h给予翻身、叩背、吸痰,随时去除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③妥善固定气管插管,保持呼吸机有效通气。④随着意识的恢复,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咳嗽。

O2:患者未发生肺部感染。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四页。护理措施P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意识障碍、卧床有关I3:1、翻身并按摩骨突部,每2小时1次。2、保持衣被清洁、枯燥,床单平整。3、及时更换汗湿、渗湿的衣被。4、向病人家属讲述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如局部长期受压,汗液、渗出液浸渍等。O3:患者皮肤完整,未发生皮肤破损。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四页。护理措施P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I4:1、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指导家属有关营养知识。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饮食。3、病人意识慢慢恢复后,尽量选择适合病人口味的食物,鼓励病人少食多餐。

4、监测病人体重,每周1次。5、遵医嘱检查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清钙,并追查检查结果,以指导治疗。O4:患者营养状况良好。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四页。术后效果患者术后第一天GCS由4分升至7分(E2V1M4),双瞳孔3mm,对光反射均灵敏,于术后第四天GCS升至9〔E2V3M4〕,术后14天就能与家属正常沟通。第三十页,共三十四页。出院指导1、注意休息,防止劳累。2、合理饮食,多食粗纤维食物,多食蔬菜水果,防止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3、控制不良情绪,保持心态平衡,防止情绪波动。4、半年内防止参加剧烈运动及危险工作。第三十一页,共三十四页。出院指导5、按时服药,出院后需要继续服用阿司匹林、泰嘉,而这两种药为抗血小板药物,可能会引起血细胞下降,因此要定期抽血化验。6、定期门诊随访,一般半年后复查DSA,了解动脉瘤栓塞术后的变化情况。第三十二页,共三十四页。

谢谢聆听!第三十三页,共三十四页。内容总结一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护理。大小:按直径大小分为四类。允许做开颅手术、或手术必须。3.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明显凝血功能障碍者。术前禁食12小时、禁水8小时。常用抗血管痉挛药物——尼莫地平。4、观察血压变化,血压低于预定值时遵医嘱减少输注量。O3:患者皮肤完整,未发生皮肤破损。谢谢聆听第三十四页,共三十四页。小儿急腹症

小儿急腹症小儿急腹症泛指需要紧急处理的各类腹部疾病,基本病理改变包括炎症、梗阻、穿孔和出血,依原因分为不需外科手术的内科性和需外科治疗的外科性两大类。随年龄不同而好发疾病不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于误诊。一病史

1、腹痛的起病方式①若患儿病前无任何症状而突然发作濒死样(暴发性)腹痛,最可能是空腔脏器之游离穿孔或血管意外。②若腹痛起病迅速--开始中度严重而很快恶化--考虑急性胰腺炎,肠系膜血栓形成、肠绞窄或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③渐进性起病,缓慢加重之腹痛是腹膜炎之特征,阑尾炎常是这种起病。

2、腹痛性质①持续性疼痛,多为炎性病变引起,常见有急性阑尾炎、腹膜炎、憩室炎、急性胆囊炎、内脏穿孔。②阵发性疼痛多为梗阻病变引起,常见有肠套叠、单纯性肠梗阻、嵌顿性疝、胆绞痛和肾绞痛。③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重,多为炎性病变合并梗阻引起。常见有梗阻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绞窄性肠梗阻或胆道感染。④疼痛部位牵涉或转移常有特殊意义,胆道痛常牵涉至右肩胛,输尿管痛常牵涉至会阴部。急性阑尾炎常有从脐周转移至右下腹的过程。

3、食欲不振,恶心及呕吐食欲不振,恶心及呕吐是急腹症的常见症状。儿童此消化道症状较成人表现更为明显,仔细分析这些症状的特征对获得正确的诊断有很大价值。4、

腹泻、便秘

在多数急腹症病例中,肠功能有某些改变是常见的,但其变化却是无定的。若能十分肯定患儿在24-48小时内未曾排气排便,即有一定程度的肠梗阻。若无呕吐及无腹胀,则肠梗阻的诊断可能性不大。腹泻是胃肠炎的典型表现,但它也可是盆腔阑尾炎的一个主要症状。二、

体格检查

检查注意点

1、争取患儿的合作。要掌握患儿的心理活动,耐心接近患儿,取得患儿的信任及合作。2、使用镇静剂。对完全不能合作的患儿,可使用镇静剂(不能使用镇痛药),待患儿安静后检查。3、检查手法轻柔。检查手法过重,常出现假阳性体征。检查方法是轻柔地将手放在腹壁上,并轻轻地、缓慢地下压,比较各部位不同的变化及病儿的反应。4、反复检查。小儿腹部体征掌握较困难。临床上很难肯定诊断的,为防止误诊及漏诊,需反复多次检查,反复比较,方能确定诊断。

小儿患腹痛,可按腹痛发作部位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上腹正中痛:多为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急性胰腺炎、胸膜炎、大叶性肺炎、胆道蛔虫症等。

2、右上腹痛:多为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肠蛔虫症、胆道蛔虫症。

3、左上腹痛:多为脾脏创伤等。

小儿患腹痛,可按腹痛发作部位分为以下几种类型4、脐周围痛:多为肠蛔虫症、肠痉挛、急慢性肠炎、过敏性紫癜等。

5、右下腹痛:多为急性阑尾炎、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结核等。

6、左下腹痛:多为痢疾、粪便堵塞、乙状结肠扭转等。

7、脐部痛:多为肾盂肾炎、输尿管结石等。

从年龄看腹痛新生儿(先天畸形多见,如肠闭锁,胎粪梗阻,胎粪性腹膜炎,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无肛。新生儿生后呕吐,无腹胀,无胎粪——高位闭锁。如呕吐并腹胀但无胎粪——肛门直肠畸形,先天性巨结肠。一月左右反复呕吐,消瘦——(不含胆汁)肥厚型幽门狭窄,(含胆汁)肠旋转不良。从年龄看腹痛8-12月肥胖者突发哭闹——肠套叠。2-3岁阵发哭闹呕吐——粘连梗阻或嵌疝。4-5岁阑尾炎,蛔虫梗阻,胆道蛔虫,腹外伤多见。)婴儿肠胀气表现为婴儿突然大声啼哭,腹部膨胀,两拳紧捏,两腿间及腹部蜷曲。多见于一岁内的小婴儿,因过食奶类、糖类或腹内吞人了大量气体产生腹胀而导致腹痛。肠痉挛X线检查

为最常用的诊断方法,如立位平片有膈下积气,应考虑消化道穿孔。有阶梯状液平面,结肠内无气为机械性肠梗阻;腹膜脂肪线消失,肠间隙增宽为炎症。钡剂灌肠在肠套叠时显示充盈缺损,钡餐检查食道静脉曲张等。

B超检查

B超具有无创伤、可重复、影像清晰、简单易行的优点,是一重要的诊断方法。B超诊断不受器官功能的影响,故对腹腔内病变能很好显示,不影响其正确性。一些急腹症,如肝脾肾外伤破裂以及并发症如阑尾脓肿、美克尔憩室脓肿、肠间隙脓肿、肠套叠、卵巢囊肿扭转等,肿物直径在2~3CM以上者均可探及,并可在B超指示下行脓肿穿刺。但有些急腹症不能被超声波探及,如消化性溃疡、肠梗阻、大量气腹等。

CT

怀疑肝脾胰损伤时可选用,如肝破裂显示脾断裂像及脾周围液体存在。急性胰腺炎表现胰腺肿大,炎症浸润及坏死所致低密度区等,但小儿脂肪少,胃肠道含气多,不合作,易使CT出现假象,故在诊断小儿急腹症时作为辅助方法选择应用。儿内科疾病腹内疾病:急性胃炎、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痉挛性绞痛、肠及胆道蛔虫症、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坏死性肠炎、病毒性肝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各种胰腺炎、各种腹膜炎、肝脓肿、膈下脓肿、尿路感染,细菌性痢疾等。.腹外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大叶性肺炎、急性胸膜炎)、心血管疾病(急性心力衰竭、心包炎、心肌炎)、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紫瘢、荨麻疹、哮喘)、神经系统疾(肋间神经痛、腹型癫痫)、代谢性疾病(低血糖症、尿毒症、卟啉病)、传染病(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及败血症、带状疱疹、铅中毒等儿外科疾病急性阑尾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机械性肠梗阻、肠套叠、肠系膜动脉栓塞、急性肠扭转、回肠憩室炎并发穿孔,梗阻、原发性或继发性腹膜炎、嵌顿性腹股沟疝、泌尿道结石、肾盂积水、肝破裂、脾破裂、卵巢囊肿扭转、睾丸蒂扭转、髂窝脓肿等。四、外科急腹症的诊断线索

1)任何患儿急性腹痛持续6小时以上,应认为有外科情况,直至被否定为止。2)疼痛、呕吐及发热在许多急性腹痛中是常见的,有外科情况时疼痛常出现于呕吐及发热之前,而在非外科情况疼痛常在它们之后。3)腹部体征有明确的压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者多为外科疾病或内科疾病引起的外科问题,需外科处理。

4)腹部外伤后出现的急性腹痛。5)腹部有肠型及肿块。6)腹痛有固定的位置、固定的压痛、固定的性质,说明组织或器官有器质性病变,多为外科疾病。婴幼儿阑尾炎10-12岁多见,小于3岁者发病率低。易误为上感或肠炎。因为一旦堵塞易坏疽穿孔,应早期手术。常有上感咽炎扁桃体炎肠炎史,春秋季多见,高热恶心呕吐腹泻是早期最常见症状,多大于38度,可伴有惊厥。恶心呕吐多在腹痛后数小时,但也有先呕吐的,即可以呕吐为首发症状,盲肠后位盆位阑尾炎多无呕吐。频繁呕吐和持续腹泻-——可以脱水酸中毒。查体方法:允许左手自由活动,医生两手同时按左右下腹,如果患儿左手去抓医生右手说明有压痛,此时左手用力按左下腹,患儿置之不理说明余腹无压痛。查体压痛点比**高,有腹肌紧张(如无紧张可以摸到髂动脉搏动)。婴幼儿阑尾炎要重复检查(就诊时,查血后,入院后),三次一致,可以确认,如果有一次无压痛,不能确诊。入睡后查体比较准确,可以10%水合氯醛口服,1岁8-10ml每次,3岁12-15ml每次。查体看:浅层-肠形有无,中层-腹膜刺激征,深层-深压痛。指检可以在镇静剂后进行,感觉直肠右侧壁有无触痛和灼热感。必要时腹穿。不明原因发热,呕吐,腹泻,小心阑尾炎。随诊观察很重要。可以用B超。肠套叠80%小于2岁的肥胖儿,4-10月最多,小于三月极少。男多于女,春季多。上感腹泻高热断奶添加辅食病毒感染可促发。**多为憩室肿瘤息肉等。回-盲型多见占90%。少见套有阑尾套,盲肠袋套,乙-直套吻合口套。突发阵发剧痛,发作时有数分钟(随病程进展有变化),有间歇期,20-60分。腹痛开始后不久呕吐早期较频,吐乳汁-胃液-胆汁-粪水(渐近过程),病後4-6小时有便血。可及腹块,右下腹空虚。晚期腹胀。精神差,淡漠而不被重视。肠套叠查体:左手托右腰,右手按右侧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